2012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时练:第10讲铜及金属材料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练习(鲁科版)第10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及实验热点第68练以性质为主的探究类
1.Ⅰ.金属镁性质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反应,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根据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推测Mg 也能在NO 2中燃烧,可能产物为MgO 、N 2和Mg 3N 2。
通过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验证反应产物(夹持装置省略,部分仪器可重复使用)。
已知:NO 2气体能被NaOH 溶液吸收,Mg 3N 2极易与水反应。
(1)实验中,装置依次连接的顺序为A________(填字母);装置B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来检验N 2的实验装置为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设计实验证明产物中存在Mg 3N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工业上以菱镁矿为原料(主要成分为MgCO 3,还有SiO 2、FeCO 3等杂质)制备纳米氧化镁。
(4)根据反应流程要求,先除去FeCO 3,采用先酸浸再氧化的方法,其中加入H 2O 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在一定条件下CO(NH 2)2可与H 2O 反应生成CO 2和一种弱碱,流程后期,当除杂完成后,再加入CO(NH 2)2开始沉淀Mg 2+,该过程中发生的两个主要反应为(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2·安徽芜湖模拟)硫代硫酸钠(Na 2S 2O 3)可用作分析试剂及还原剂,受热、遇酸易分解。
某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模拟古法制硫酸,同时利用生成的SO 2气体制备硫代硫酸钠。
【通用版】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专练(10)金属及其化合物微流程
(10)金属及其化合物微流程1.铬酸铅()4PbCrO 通常用作着色剂,一种以32CrCl 6H O ⋅和()32Pb NO 等为原料制备铬酸铅的流程如图。
已知3Cr(OH)不溶于水,与3Al(OH)类似,具有两性绿色溶液的主要成分为2NaCrO ;()()222724Cr O H O2H 2CrO -+-++橙色黄色;碱性条件下2Pb +可形成2Pb(OH)沉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实验室进行溶解、过滤操作时,均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烧杯、玻璃棒B.第①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22Cr4OH CrO 2H O +--++C.第②步中溶液变为黄色后,仍须煮沸溶液一段时间,其目的为除去过量的22H OD.第③步中加入醋酸溶液的目的是使溶液中的24CrO -转化为227Cr O -2.某废催化剂含58.2%2SiO 、21.0%ZnO 、4.50% ZnS 和12.8% CuS 及少量的34Fe O 。
某同学用15.0g 该废催化剂为原料,回收锌和铜。
设计实验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同学在实验完成之后,得到1.50 g 42CuSO 5H O ⋅,则铜的回收率为30%B.检验滤液1中是否含有2Fe +,可以选用KSCN 和新制的氯水C.步骤②操作中,应先加6%22H O ,再在加热搅拌下缓慢加入1.0124mol L H SO -⋅D.步骤①④都需要用到蒸发皿、酒精灯、漏斗、烧杯等玻璃仪器3.工业氧化铍可用于制作铍合金及特殊陶瓷。
由绿柱石(主要成分是32618Be Al Si O 及铁等微量元素)和方解石(主要成分是3CaCO )为原料生产氧化铍的工艺流程如图:已知:铍化合物的性质与铝化合物的性质相似。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绿柱石的组成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2323BeO Al O 6SiO ⋅⋅ B.“酸浸渣”受热后的主要成分是2SiO 和4CaSO C.“碱浸”时可以使用廉价的氨水,降低生产成本D.“水解”时调节pH 发生反应的主要离子为22BeO -4.铋(Bi )与氮同主族,在中性及碱性环境下常以BOCl (s )的形式存在,铋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电子、医药等领域。
金学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配套铜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资料PPT学习教案
)
3.CuSO4与Zn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u2++S2- CuS↓(
)
4.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
)
5.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 溶液时 阴极上 依次析 出Cu、 Fe、Al(
)
×
√ ×
× ×
第9页/共47页
6.所有不锈钢都只含有金属元素(
)
7.将铜屑加入Fe3+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
(4)bd
(5)4H++O2+4e-
2H2O
高温
=====
第17页/共47页
1.物质A~G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 系(部分 反应物 、生成 物没有 列出) 。其中A为某金 属矿的 主要成 分,经 过一系 列反应 可得到 B和C 。单质C 可与E的浓溶 液发生 反应, G为砖 红色沉 淀。
第18页/共47页
低 硬度
强度
铁、锰、铬
第7页/共47页
(2)生铁和钢。 生铁和钢都是铁、碳合金,钢是用量 最大、 用途最 广泛的 合金。
合金 生铁 普通钢
成分 含C(2%~4.3%)、S、P 含C(0.3%~2%)
锰钢 含C、Mn 特
种 钨钢 含C、W
钢
不锈 钢
含Cr、Ni
性能
硬、脆
硬而韧,有弹性 坚硬、强韧、不容易 磨损 耐热、熔点高、坚硬
Cu+2H2SO4(浓)
△
CuSO4+SO2↑+2H2O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_C_u_+__4H__N_O_3_(浓__)______C_u_(_N_O_3_)2_+__2_N_O_2_↑_+_2_H_2_O___
_3_C__u+__8_H_N_O__3(_稀__) _____3_C_u_(N__O_3)_2_+_2_N_O__↑_+_4_H_2_O_
第10讲 氯及其化合物(讲)-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原卷版)
第10讲氯及其化合物1.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结合实例认识卤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多样性,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认识物质及其转化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价值。
【核心素养分析】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氯原子的结构理解Cl2的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氯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及性质实验的设想,培养勇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
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依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获得卤素单质的提取方法。
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认识氯及其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形成绿色环保的意识。
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了解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关系.具有绿色化学观念。
勇于承担责任,权衡利弊,积极参与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知识点一一、氯气的性质1.氯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毒性密度特性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重易液化【特别提醒】实验室里闻有毒气体及未知气体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2.从氯的原子结构认识氯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依据氯气的氧化性完成下列方程式:(1)与金属反应①Fe :2Fe +3Cl 2=====点燃2FeCl 3,棕红色烟。
②Cu :Cu +Cl 2=====点燃CuCl 2,棕黄色烟。
(2)与非金属反应H 2:H 2+Cl 2=====点燃2HCl ,苍白色火焰;H 2和Cl 2的混合气体光照时会发生爆炸。
(3)与还原性无机化合物反应:①与碘化钾溶液反应:Cl 2+2KI===2KCl +I 2。
②与SO 2水溶液反应:Cl 2+SO 2+2H 2O===H 2SO 4+2HCl 。
③与FeCl 2溶液反应:Cl 2+2FeCl 2===2FeCl 3。
人教版高中化学一轮课后习题(含答案)课时规范练9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课时规范练9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基础巩固1.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有着遍及的应用。
下列关于金属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金的性质与其组成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B.火烧孔雀石[Cu2(OH)2CO3]制得铜也属于还原法C.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D.工业上金属Mg、Cu都是用热还原法制得的2.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于“火法”冶炼锌的工艺记载:“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 )A.该冶炼锌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煤炭中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CC.冶炼Zn的反应方程式为ZnCO3+2C Zn+3CO↑D.倭铅是指金属锌和铅的混合物3.(2019黑龙江哈尔滨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纯铁易被腐化,可以在纯铁中混入碳元素制成“生铁”,以提高其抗腐蚀能力B.我们使用合金是因为它比纯金属具有更优良的化学性质C.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的拦阻索是特种钢缆,属于金属材料D.Na、Al、Cu可以分别用电解冶炼法、热还原法和热分解法得到4.(2020广西南宁模拟)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Ⅰ:铜铝混合物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方案Ⅱ:铜铝混合物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B.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C.溶液A和B均可选用稀硝酸D.实验室中方案Ⅱ更便于实施5.(2019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u→CuO→Cu(OH)2每步转化均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B.铝合金是一种混合物,它比纯铝的熔点高C.金属铜放置在潮湿的氛围中会被锈蚀,生成绿色的铜锈——碱式碳酸铜D.金属铝、铁、铜都有肯定的抗腐蚀性能,其抗腐蚀的原因都是外貌形成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6.(2020江西九江调研)某同学利用下列实验探究金属铝与铜盐溶液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实验1可以得出结论:金属铝的活泼性弱于金属铜B.实验2中生成红色物质的离子方程式为Al+Cu2+Al3++CuC.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同是导致实验1、2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D.由上述实验可推知:用砂纸打磨后的铝片分别与H+浓度均为0.2 mol·L-1的盐酸和硫酸反响,后者更剧烈7.铜是一种关键的金属元素,其单质、合金和化合物具有遍及的用途。
2013届高考化学总复习(第1轮)第10讲_碳、硅及其化合物
2.稳定性规律:酸<酸式盐<正盐,如: H2CO3<NaHCO3<Na2CO3。 3.溶解度:一般规律:酸式盐>正盐,如: Ca(HCO3)2>CaCO3;特例:NaHCO3<Na2CO3。
4.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滴加顺序不同的产生不 同的现象。 ①向盐酸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 开始有气体放 出:Na2CO3+2HCl===2NaCl+CO2↑+H2O。 ②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开始无气体放 出: 2CO3+HCl===NaHCO3+NaCl, Na 继续滴加有气 体放出:NaHCO3+HCl===NaCl+H2O+CO2↑。
高温
CaSiO3+CO2↑ 高温 Na2SiO3+CO2↑
主要成分:制造玻璃的原料中,石英是过量 的,所以,普通玻璃是CaSiO3、Na2SiO3和SiO2熔 化在一起得到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4, 因此玻璃可表示为:Na2O· CaO· 6SiO2。 主要性质:硬而脆,受热时在一定温度范围 内逐渐软化,没有一定的熔点,故作玻璃态物质, 耐酸腐蚀(HF除外)。
6.关于 Na2CO3 和 NaHCO3 的说法正确的是 ( BC ) A.在水中的溶解性:NaHCO3>Na2CO3 B.与同一种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溶液反应 的速率:NaHCO3>Na2CO3 C.热稳定性:NaHCO3<Na2CO3 D.Na2CO3 是小苏打,而 NaHCO3 是苏打
【解析】溶解性 Na2CO3>NaHCO3, A 错误;Na2CO3 是苏打,NaHCO3 是小苏 打,D 错误。
D.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
【解析】 SiO2 不溶于水,也不与H2O反应, 所 以 水 溶 液 不 显 酸 性 。 H2CO3 的 酸 性 强 于 H2SiO3,所以B项的反应可以发生。Na2CO3与 SiO2的反应之所以能发生是因为:①反应是在 高温无水条件下进行的;②反应后生成的CO2 脱离反应体系。SiO2虽为酸性氧化物,但是它 可与HF反应。
高考化学第一轮精练复习测试题及答案
1.下列事实能说明A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B元素强的是( )A.将金属C分别放入A盐和B盐的溶液中,只有A析出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A元素原子失去的电子比B原子多C.B阳离子的氧化性比A阳离子氧化性强D.A能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而B不能解析:依据金属性强的金属可以从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性弱的金属这一事实,可知选项A中的金属强弱顺序为:B>C>A。
而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根本依据是失电子能力的大小,与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如钠原子只失一个电子,而铝可失三个,而钠的金属性强于铝,故B错。
一般情况下,非变价金属元素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强,其金属性越弱,但对变价金属,这一规律例外,如:Fe3+的氧化性强于Cu2+,但金属性Cu弱于Fe,故C错。
答案:D2.金属的下列性质与金属晶体无关的是( )A.良好的导电性B.反应中易失电子C.良好的延展性D.良好的导热性解析:金属有许多共同性质,像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等。
这些性质都与金属晶体有关,而反应中易失电子属于金属原子的性质,与金属晶体无关。
答案:B3.下列各种冶炼方法中,可制得相应的金属的是()A.加热氧化铝B.加热碳酸钙C.电解熔融氯化钠D.氯化钠与铝粉高温共热解析:铝为活泼金属,氧化铝受热很难分解,加热氧化铝不能制得铝,A不正确。
钙的化学性质活泼,加热碳酸钙可得到分解产物氧化钙,无法制得金属钙,B不正确。
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可制得金属钠,钠比铝活泼,氯化钠与铝不反应,D不正确。
答案:C4.铝能用于冶炼难熔的金属,这是因为()A.铝具有两性B.铝具有低熔点性质C.铝具有导电性好的性质D.铝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冶炼反应中能放出大量的热解析:难熔的金属一般化学性质较不活泼,其离子的氧化性较强,易被还原性强的金属铝还原,且在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使其熔化。
答案:D5.H2作还原剂和金属作还原剂相比,制得金属的纯度说法正确的是()A.用H2的高B.用金属的高C.二者相同D.无法比较解析:氢气和金属虽然都可作还原剂制得金属,但金属作还原剂时的过量金属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多为固体,易使制得的金属中含有杂质,而H2的氧化产物为水,则不会引入杂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人教版):铜、金属材料、金属冶炼
第18讲 铜 金属材料 金属冶炼[复习目标] 1.了解铜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2.理解含铜重要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及过程。
3.了解金属冶炼的原理和方法。
考点一 铜及其化合物1.熟记铜及其常见化合物的颜色物质 颜色物质 颜色 Cu 紫红色 CuSO 4 白色 CuO 黑色 CuSO 4·5H 2O 蓝色 Cu 2O 砖红色 Cu 2(OH)2CO 3 绿色 Cu 2S黑色Cu(OH)2蓝色2.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1)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锈[Cu 2(OH)2CO 3]:2Cu +O 2+CO 2+H 2O===Cu 2(OH)2CO 3。
(2)常用灼热的铜粉除去N 2中的O 2,用灼热的CuO 除去CO 2中的CO 。
(3)新制的Cu(OH)2常用来检验醛基。
(4)CuSO 4遇水蒸气变为蓝色晶体(CuSO 4·5H 2O),可用于检验H 2O 。
(5)过量的Cu 和浓HNO 3反应,得到NO 2和NO 的混合气体,再加入稀H 2SO 4,Cu 继续溶解。
(6)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此反应中当Cu 过量时,H 2SO 4也不能完全反应。
此反应不适用于制备CuSO 4,因为会产生污染性气体SO 2且H 2SO 4的利用率低。
1.CuO 是黑色固体,与水反应生成Cu(OH)2( ) 2.将铜片置于干燥的空气中,不易被腐蚀( ) 3.CuSO 4·5H 2O 失去结晶水属于物理变化( ) 4.常温下Cu 和浓H 2SO 4反应生成CuSO 4( ) 5.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一定没有一氧化氮生成( ) 答案 1.× 2.√ 3.× 4.× 5.×一、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1.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加热,反应完后把水加入反应器中,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D.将表面有铜绿的铜器放入稀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答案 D解析A项,应将反应后的液体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B项,应将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到红热后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C项,CuCl2水解生成的盐酸易挥发,加热蒸干CuCl2溶液得不到无水CuCl2固体。
2012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时复习题(含答案和解释)
2012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时复习题(含答案和解释)2012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时练:第14讲氮的氧化物和硝酸一、单项选择题 1.(2010年兰州一模)向硝酸钠溶液中加入铜粉不发生反应,若加入某种盐,则铜粉可以逐渐溶解,符合此条件的是( ) A.Fe(NO3)2 B.ZnSO4 C.NaHCO3 D.NaHSO4 解析:由3Cu+8H++2NO-3===3Cu2++2NO↑+4H2O,只有D能提供H+。
答案:D 2.关于硝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浓硝酸与浓盐酸一样,在空气中出现白雾 B.硝酸见光分解和受热分解产物相同,都是NO2、O2和H2O C.NO2与水反应有硝酸生成,所以NO2是硝酸酸酐 D.硝酸与金属反应,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解析:3NO2+H2O===2HNO3+NO,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NO2不是酸性氧化物,HNO3的酸酐是N2O5。
答案:C 3.(2011年邵阳模拟)如图所示,相同条件下,两个容积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满NO2和NO气体,分别倒置于水槽中,然后通过导管缓慢通入氧气,边通边慢慢摇动试管,直到两个试管内充满液体。
假设试管内的溶质不向水槽中扩散,则两个试管内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1 B.5∶7 C.7∶5 D.4∶3 解析:两试管中含N原子相等,全部转化生成的HNO3相等。
答案:A 4.下列反应中,浓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①浓硝酸中滴入石蕊试液并微热②氧化亚铁与浓硝酸反应③氢氧化铝与浓硝酸反应④碳与浓硝酸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5.(2011年山东师大附中模拟)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法可快速改善SARS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
病毒学研究证实,一氧化氮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
下列对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 B.一氧化氮的摩尔质量为30 C.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 D.一氧化氮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答案:C 6.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②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③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④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解析:由C+2H2SO4(浓)=====△CO2↑+2SO2↑+2H2O知,气体X为SO2、CO2的混合物,由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可知,气体Y为NO2,其中SO2、NO2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NO2+SO2+H2O===H2SO4+NO,产生的H2SO4又可与BaCl2发生反应:BaCl2+H2SO4===BaSO4↓+2HCl,而NO遇空气又被氧化成为红棕色的NO2。
【VIP专享】2012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时练:第10讲铜及金属材料
:金属的冶炼是将化合态的金属还原成金属单质,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金属冶炼的方法有热分解法、热还原法和电解法,多数反应不是置换反应;还原法所用的还原剂、活泼金属等;金属的活动性越弱,越容易以游离态形式存在于自然界,金属
由此推出本次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产物是( )
A.Cu B.Cu2O C.一定有Cu,可能有Cu2O D.一定有膜是一种塑料
10 g该合金中含Al 8.0 g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的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上表,请回答下列问题:7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中,Mg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时要用到的硅酸盐质仪器有_________。
的成分是________。
②图中x=________。
1 O 16 Mg 24 Cl 35.5
;相对分子质量:KCl·MgCl2·6H2O 277.5)
+、Cu2+在pH至7时已沉淀完全,而Mg2+在
的目的是除去Fe3+和Cu2+;难溶性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为氧化镁,的成分为氧化镁和氯化钾;由图知:
(三)背景资料
(四)请你参与以下探究
(1)实验A反应速率明显比B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铜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之后,与稀盐酸不反应,而在实验C中加热时又
解析:(1)实验B中,铜、锌及浓盐酸一起组成了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所以实验反应速率明显比B小。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铜及其化合物 金属材料
基础课时4 铜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时间:45分钟)1.(2014·吉安质检)“东方之冠”的主体结构是用国产Q460钢制成的。
下列有关Q460钢的说法可能不正确的是()。
A.硬度比纯铁大B.性能优于普通钢C.熔点比纯铁高D.属于合金解析合金的硬度比其组分金属的大,熔点比其组分金属的低,故选C。
答案 C2.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关于金属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金的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B.工业上金属Mg、Cu都是用热还原法制得的C.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D.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解析合金的化学性质与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略有不同,A 正确;Mg在工业上用电解法冶炼,Cu用热还原法冶炼,B错误;金属冶炼的实质是M n++n e-===M,C正确;金属越活泼,则金属离子的氧化性越弱,越难被还原,D正确。
答案 B3.(2014·宝鸡中学测试)下列关于金属的冶炼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解析钠一般是由电解熔融NaCl的方法来制取,而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的是NaOH、H2和Cl2。
同时注意,此题易误选C,一般认为铁是由CO还原Fe2O3制得,但在实际生活中,在铁轨焊接等方面时,是用铝热反应来制取的。
答案 D4.某合金与铁的物理性质的比较如下表所示:A.导线B.门窗框C.炉具D.飞机外壳解析该合金熔点高,硬度大,密度小,B、C、D项中的应用均适合,但导电性仅为Ag的0.023倍,不适合作导线。
答案 A5.硝酸铜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化学上有很多方法可以制取硝酸铜:①将铜溶于硝酸中、②先将铜与O2反应生成CuO,再溶于硝酸中、③将铜溶于N2O4的乙酸乙酯(溶剂,不参加反应)溶液中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
下列认识或判断错误的是()。
A.方法③是最经济和环保的B.方法①中,若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考虑,用稀硝酸比用浓硝酸好C.方法②需要消耗能源,对环境不产生污染D.方法③中N2O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解析①、③都生成污染性气体,②不生成污染性气体且HNO3全部转化为Cu(NO3)2。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三章 第3课时 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 课时练含解析
第3课时金属材料复合材料[课型标签:知识课基础课]知识点一铜及其化合物1.单质铜(1)物理性质:紫红色固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
(2)化学性质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①2Cu+O2+CO2+H2O Cu2(OH)2CO3(绿色固体)②S+2Cu Cu2S③Cu+2H2SO4(浓)CuSO4+SO2↑+2H2O④Cu+2Fe3+2Fe2++Cu2+2.铜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铜和氧化亚铜名称氧化铜氧化亚铜颜色黑色砖红色与酸反应(H+)CuO+2H+Cu2++H2OCu2O+2H+Cu2++Cu+H2O与H 2反应CuO+H2Cu+H2OCu2O+H22Cu+H2O 转化关系4CuO2Cu2O+O2↑(2)氢氧化铜①物理性质:蓝色不溶于水的固体。
②化学性质及应用(3)铜盐①Cu2(OH)2CO3的名称为碱式碳酸铜,是铜绿的成分,是铜在潮湿的空气中被锈蚀的结果,其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H2O+CO2↑。
②CuSO4·5H2O为蓝色晶体,俗称蓝矾、胆矾,其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 CuSO4+5H2O,蓝色晶体受热转化为白色粉末。
无水CuSO4遇水变蓝色(生成CuSO4·5H2O),可作为水的检验依据。
[名师点拨] (1)通常利用反应:2Cu+O22CuO除去混合气体中的少量O2。
(2)Cu与稀H2SO4不反应,但在通入O2的条件下,Cu可在稀H2SO4中逐渐溶解:2C u+ O2+2H2SO42CuSO4+2H2O。
(3)无水CuSO4只能作为检验水的试剂,不能作为水蒸气的吸收试剂而用于除杂。
(4)铜盐溶液有毒,主要是因为Cu2+作为一种重金属离子能与蛋白质作用,使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理活性,因此人们利用了它的这一性质用胆矾、熟石灰、水配成了波尔多液,用来杀灭植物病毒和病虫害。
1.(2019·湖北安陆一中月考)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C )A.将铜粉与硫粉混合均匀加热以制取CuSB.向Cu与过量浓硫酸反应后的试管中加水以观察 CuSO4溶液的颜色C.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充分灼烧以制取CuOD.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H2SO4微热,再加少量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产生红色沉淀解析:由于硫的氧化性弱,所以只能将铜氧化成+1价,故A错误;常温下铜与浓硫酸不反应,因此观察不到现象,故B错误;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产生氢氧化铜沉淀,过滤、洗涤并灼烧,氢氧化铜分解生成氧化铜,故C正确;葡萄糖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该反应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微热,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所以实验不成功,故D错误。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基础课时练37 铜 金属材料与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基础课时练(三十七) 烃的含氧衍生物1.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还原、加成、消去四种反应的是( )A.CH3—CH===CH—CHOB.C.HOCH2—CH2—CH===CH—CHOD.答案:C2.(2018·邯郸大名一中月考)香草醛用作化妆品的香精和定香剂,也是食品香料和调味剂,还可作抗癫痫药。
香草醛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香草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8H6O3B.遇FeCl3溶液会显紫色C.最多能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与香草醛有相同官能团且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的香草醛的同分异构体(包括香草醛)有10种解析:选A 根据结构简式知,其分子式为C8H8O3,A错误;分子中含酚羟基,则加FeCl3溶液显紫色,B正确;苯环和醛基均能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与香草醛有相同官能团且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的同分异构体中,如果酚羟基和醛基处于邻位,有4种结构,如果处于间位,有4种结构,如果处于对位,有2种结构,所以符合条件的(包括香草醛)同分异构体有10种,D正确。
3.(2018·济南检测)桂皮酸、布洛芬和阿司匹林均为某些药物的有效成分,其结构简式如下:以下关于这三种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都能与Na 2CO 3溶液反应放出CO 2B .一定条件下,均能与乙醇发生取代反应C .只有桂皮酸可以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D .1 mol 阿司匹林最多能与1 mol NaOH 反应解析:选D 三种有机物中均含有—COOH ,均能与Na 2CO 3溶液反应放出CO 2,均能与乙醇发生取代反应,A 、B 正确;三种有机物中只有桂皮酸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C 项正确;阿司匹林中含有羧基和酚酯基,所以1 mol 阿司匹林最多能与3 mol NaOH 反应,D 项错误。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2讲 铜及其重要化合物金属材料课时作业试题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第12讲 铜及其重要化合物、金属材料(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6分) 1.铅的冶炼大致过程如下:①富集:将方铅矿(PbS)进行浮选; ②焙烧:2PbS +3O 2=====高温2PbO +2SO 2; ③制粗铅:PbO +C=====高温Pb +CO↑; PbO +CO=====高温Pb +CO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浮选法富集方铅矿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B .方铅矿焙烧反应中,PbS 是还原剂,还原产物只有PbOC .整个冶炼过程中,制取1 mol Pb 共转移2 mol 电子D .将1 mol PbS 完全冶炼成Pb 理论上至少需要6 g 碳 答案 D解析 富集方铅矿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A 错;B 项中还原产物除PbO 外还有SO 2;整个冶炼过程中,制取1 mol Pb 共转移8 mol 电子,C 错。
2.硝酸铜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化学上有很多方法可以制取硝酸铜:①将铜溶于硝酸中;②先将铜与O 2反应生成CuO ,再溶于硝酸中;③将铜溶于N 2O 4的乙酸乙酯(溶剂,不参加反应)溶液中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
下列认识或判断错误的是( )A .方法③是最经济和环保的B .方法①中,若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考虑,用稀硝酸比用浓硝酸好C .方法②需要消耗能源,对环境不产生污染D .方法③中N 2O 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答案 A解析 ①、③都生成污染性气体,②不生成污染性气体且HNO 3全部转化为Cu(NO 3)2。
3.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 B .合金的熔点比成分金属高 C .合金的硬度比成分金属小 D .青铜器所用材料属于合金 答案 D解析 由一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熔合也可以形成合金,A 项错误;合金的熔点一般比成分金属的低,B 项错误;合金的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的大,C 项错误。
4.下列有关Al、Fe、Cu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答案 C解析Al对应的氧化物为氧化物,A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讲铜及金属材料一、单项选择题1.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
下列有关金属冶炼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肯定发生的是置换反应B .肯定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C .只能用金属作还原剂冶炼金属D .如图表示了三种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解析:金属的冶炼是将化合态的金属还原成金属单质,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金属冶炼的方法有热分解法、热还原法和电解法,多数反应不是臵换反应;还原法所用的还原剂有H 2、CO 、活泼金属等;金属的活动性越弱,越容易以游离态形式存在于自然界,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越容易被还原为金属单质,因而冶炼越容易。
答案:B2.冶炼金属一般有下列四种方法:①焦炭法;②水煤气(或氢气,或一氧化碳)法;③活泼金属置换法;④电解法。
四种方法在工业上均有应用。
古代有(Ⅰ)火烧孔雀石炼铜;(Ⅱ)湿法炼铜;现代有(Ⅲ)铝热法炼铬;(Ⅳ)从光卤石中炼镁,对它们的冶炼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Ⅰ)用①B .(Ⅱ)用②C .(Ⅲ)用③D .(Ⅳ)用④解析:(Ⅰ)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 2(OH)2CO 3,加热分解:Cu 2(OH)2CO 3=====△2CuO +H 2O +CO 2↑火烧时,使用的木柴变为木炭,CuO 再与木炭反应,产生铜,属于焦炭法。
C +2CuO=====高温2Cu +CO 2↑ 符合①(Ⅱ)湿法炼铜是我国西汉时期用铁从某些含铜化合物的溶液中臵换出铜的方法,属活泼金属臵换法。
Fe +CuSO 4===FeSO 4+Cu 适合于③(Ⅲ)是使铝粉和Cr 2O 3的混合物在高温下反应,臵换出铬,反应产生的热量使铬熔化而分离。
2Al +Cr 2O 3=====高温Al 2O 3+2Cr 适合于③(Ⅳ)从光卤石(KCl·MgCl 2·6H 2O)中可得到六水合氯化镁晶体,再采用通电分解熔融的氯化镁的方法制取镁。
MgCl 2(熔融)=====电解Mg +Cl 2↑ 符合④。
答案:B3.(2009年高考广东理基)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B .生铁、普通钢和不锈钢中的碳含量依次增加[来源:学,科,网]C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D .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解析:硬币强度大、性能好,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B 项含碳量依次减少,强度依次增大;D 项铝易与空气中的O 2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保护内部金属。
答案:B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不锈钢都只含有金属元素B .我国流通的硬币材质是金属单质C .广东正在打捞的明代沉船上存在大量铝制餐具D .镁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均高于纯镁 解析:A 项可能含有碳、硅等非金属;B 项为合金;C 项明代不可能有铝的冶炼技术,不会出现铝制餐具。
答案:D5.工业生产中常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熔合,冷凝后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熔合物——合金。
这是制取合金的常用方法之一。
根据下表数据判断,不宜用上述方法制取合金的是( )金属Na Al Cu Fe 熔点(℃)97.81 660 1 038 1 535 沸点(℃)883 2 467 2 567 2 750A.Fe —Cu 合金 B .Cu —Al 合金 C .Al —Na 合金 D .Cu —Na 合金解析:欲将两金属熔合制得合金,任一成份的熔点都必须低于另一成份的沸点,否则,一成份还未熔化,另一成份就已经气化,无法使二者熔合。
分析表中有关的熔、沸点数据,Na 的沸点(883 ℃)<铜的熔点(1 038 ℃),钠、铜不宜制成合金。
答案:D6.已知酸性条件下有如下反应:2Cu +===Cu 2++Cu 。
由于反应温度不同,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可能产生Cu 或Cu 2O ,两者都是红色固体。
一同学对某次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所得的红色固体产物作了验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由此推出本次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产物是( )A .CuB .Cu 2OC .一定有Cu ,可能有Cu 2OD .一定有Cu 2O ,可能有Cu 解析:H 2还原CuO 生成红色固体,可能是Cu 和Cu 2O 中的一种或两种,加入稀H 2SO 4变蓝和得到红色固体,证明原固体中含Cu 2O ,而Cu 不能证明其有无。
答案:D7.(2011年济南模拟)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体育场“鸟巢”被《泰晤士报》评为全球“最强悍”工程。
“鸟巢”运用了高强度、高性能的钒氮合金新钢和884块ETFE 膜,并采用新一代的氮化镓的高亮度LED 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合金的熔点通常比组分金属高,硬度比组分金属小B .已知Ga 处于第ⅢA 族,可推知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 3N 2C .工业上可用金属铝与V 2O 5在常温下冶炼矾,铝作还原剂D .ETFE 膜是一种塑料解析:A 项熔点低,硬度大;B 项为GaN ;C 项应在高温下冶炼。
答案:D8.14 g 铜、银合金与足量的某浓度的硝酸反应,将生成的气体与1.12 L(标准状况下)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为( )A .3.2 gB .1.6 gC .9.6 gD .6.4 g解析:由题意知Cu 、Ag 与HNO 3反应生成NO x ,NO x 再与O 2反应又转化成HNO 3,相当于Cu 、Ag 将电子转移给了O 2,设Cu 、Ag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 、y mol ,则根据电子守恒有:⎩⎪⎨⎪⎧2x +y =1.1222.4×464x +108y =14解得x =0.05 y =0.1 合金中铜的质量为0.05 mol ×64 g·mol -1=3.2 g 。
答案:A二、双项选择题9.(2009年高考广东化学)出土的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常有Cu 2(OH)3Cl 覆盖在其表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B .在自然环境中,锡青铜中的锡对铜起保护作用C .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快D .生成Cu 2(OH)3Cl 覆盖物是电化学腐蚀过程,但不是化学反应过程解析:本题考查合金的性质及电化学腐蚀的知识。
锡青铜属于合金,根据合金的特性,熔点比任何一种纯金属的低可判断A 错;由于锡比铜活泼,故在发生电化学腐蚀时,锡失电子保护铜,B 正确;潮湿的环境将会加快金属的腐蚀速率,C 正确;电化学腐蚀过程实质是有电子的转移,属于化学反应过程,D 错。
答案:BC10.(2011年临川一中模拟)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施罗克等人发现金属钼的卡宾化合物可以作为非常有效的烯烃复分解催化剂。
工业上冶炼钼的化学原理为①2MoS 2+7O 2=====高温2MoO 3+4SO 2; ②MoO 3+2NH 3·H 2O===(NH 4)2MoO 4+H 2O ;③(NH 4)2MoO 4+2HCl===H 2MoO 4↓+2NH 4Cl ;④H 2MoO 4=====△MoO 3+H 2O ;⑤用还原剂将MoO 3还原成金属钼。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oS 2煅烧产生的尾气可直接排空B .H 2MoO 4是一种强酸C .MoO 3是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D .利用H 2、CO 和铝分别还原等量的MoO 3,所消耗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3∶2 解析:由反应①知MoS 2煅烧的尾气中含有SO 2,不能直接排空,A 项错;由反应③知酸性H 2MoO 4<HCl ,是一种弱酸,B 项错;由反应②知MoO 3是一种酸性氧化物,C 项正确;还原等量的MoO 3转移的电子数相等,即2n (H 2)=2n (CO)=3n (Al),则n (H 2)∶n (CO)∶n (Al)=3∶3∶2,D 项正确。
答案:CD三、非选择题11.某课外活动小组,收集了一种合金进行研究。
(1)外观暗灰色,表面光滑;(2)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绿色;合金片熔化,但不滴落;(3)取刮去表皮的金属10.0 g ,放入足量H 2SO 4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H 2 9.96 L ;(4)另取刮去表皮的金属10.0 g ,放入足量NaOH 溶液中,也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H 2 9.96 L 。
试据此判断,合金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写元素符号);下列元素可能含有的是________(填选项编号)。
a .Agb .Mgc .Nad .Fe如果该合金中,只含2种元素,它们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
解析:灼烧,火焰呈绿色,合金中含有铜;等量的合金与稀H 2SO 4或与NaOH 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量相等,合金中含有铝,不可能含Mg 或Fe ,可能还含有Ag ,Na 的沸点较低,不能与高熔点的金属形成合金,所以该合金中一定含有Al 和Cu ,可能含有Ag ,不可能含有Mg 、Na 、Fe 。
x =54 g ×9.96 L 67.2 L=8.0 g ,即10 g 该合金中含Al 8.0 g 则含Cu 10 g -8 g =2 g ,m (Cu)∶m (Al)=2 g ∶8 g =1∶4。
答案:(4)Al 和Cu a m (Cu)∶m (Al)=1∶412.(2011年金华一中模拟)Fe 2O 3和Cu 2O 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
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红色”粉末是Fe 2O 3还是Cu 2O 或二者混合物。
探究过程如下:【查阅资料】Cu 2O 是一种碱性氧化物,溶于稀硫酸生成Cu 和CuSO 4,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
【提出假设】假设1:红色粉末是Fe 2O 3假设2:红色粉末是Cu 2O假设3:红色粉末是Fe 2O 3和Cu 2O 的混合物【设计实验】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 试剂。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滴加KSCN 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三氧化二铁。
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述你的理由(不需写出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滴加KSCN 试剂时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是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呈红色(2)不合理 当原固体粉末为Fe 2O 3和Cu 2O 的混合物时,加入稀H 2SO 4后Cu 2O 生成Cu 和CuSO 4,产生的Fe 3+与Cu 反应生成Fe 2+,滴加KSCN 溶液后也可以不变红色 (3)Fe 2O 3和Cu 2O Fe 2O 3+6H +===2Fe 3++3H 2O ,Cu 2O +2H +===Cu +Cu 2++H 2O , 2Fe 3++Cu===2Fe 2++Cu 2+13.(2011年广州模拟)工业炼镁排放大量废渣,其主要成分是MgCl 2、KCl 和少量MgO 、BaCl 2、FeCl 3、CuCl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