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药源性上消化道出血五例报告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
1. 慢性出血,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2. 急性失血,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
四、氮质血症:
上消化道出血时 下消化道出血时
血BUN/Cr>100(87%) 血BUN/Cr<100(95%)
五、其它:腹痛,发热
诊断
一、确定是否消化道出血
应当排除下列情况:
1、口腔、牙龈、鼻咽部出血、被吞咽后 出现的黑便、隐血阳性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
(概述)
1、是儿科常见急症:
2、对儿童的危害大于成人:
由于儿童的血容量比成人少,因此同样的出血量对 成人来讲可能只属于少量出血,而对儿童则可能是大出 血、甚至危及其生命。
3、确诊率大大提高:
由于儿童胃镜的开展,使得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的 确诊率大大提高。
定义: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
1、禁食
原则:呕血停止即可进食冷的流质、活动性出血停止后逐渐恢 复正常饮食。但如果是静脉曲张出血,则应待出血停止 2-3天后才开始进食冷的流质饮食。
2、绝对卧床休息 保持安静
3,严密观察病情
包括:面色、血压、脉搏、尿量、末梢循环,呕血黑便的次数和 颜色,监测血球压积、Hb。
4,放置胃管
目的:1、观察抽出液颜色、判断出血活动情况 2、充分减压 3、灌注止血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等。
2、Hb<70g/L时
胃、十二指肠炎
急性胃粘膜病变
食管 静脉 曲张
幽门梗阻
原因不明
合
计
例数 13 10 4 3
1 3 34
百分比(%) 38.2 29.4 11.8 8.8
2.9 8.8 99.9
小结:
1、儿童上消化道出血占消化道出血的80%。 2、儿童上消化道出血前三位原因依次是:溃疡
消化道出血护理病例分析报告
消化道出血护理病例分析报告病例背景本次报告将对一名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和护理报告。
患者姓名为李先生,男性,67岁,既往病史中无消化道相关疾病或手术史。
他因为突发呕血及黑便,于入院后进行了一系列检查。
病情描述李先生入院时主要症状为呕血及黑便,伴有乏力、恶心、上腹部不适等。
在初步检查中,血液常规检查显示贫血,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范围,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均降低。
胃镜检查发现大量胃内凝血块,而结肠镜检查则显示梗阻物。
诊断与治疗鉴于李先生的症状以及检查结果,经过综合判断,医生对其进行了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进一步检查发现出血部位在胃和结肠,且出血程度较为严重。
为减轻出血和维持李先生的体力状况,医生立即采取了综合治疗方案:1.检查血型和交叉配血,以备紧急输血时使用;2.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准备输血血液制品;3.高压氧治疗,改善组织血氧供应;4.实施护理措施,包括卧床休息,避免体力活动等。
确诊后,医生立即安排给予李先生胃黏膜保护药物,并开始用药止血。
同时,由于消化道出血涉及整个消化道,医生还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结果显示,出血部位为胃窦幽门部和乙状结肠部。
护理目标与措施护理目标1.控制消化道出血,减轻病情;2.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3.减轻并发症的风险。
护理措施1.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2.定期检测和记录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等指标;3.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包括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胃肠道营养支持;4.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出血的程度和颜色的变化;5.定期更换导尿管和叶酸管,保持导尿通畅;6.保持患者心理稳定,进行心理护理和支持。
护理效果评估经过护理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管理,患者的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
经过近一个星期的治疗,患者的出血状况明显减轻,呕血和黑便的程度也在逐渐减少。
血常规检查显示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的数值均有所提高,恢复到正常范围。
护理总结与建议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严重且危险的疾病,需要及时发现和治疗。
有关上消化道出血的专题报告
有关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专题报告一. 病史资料1基本资料患者:龚丰星,男,44岁, 因"便血1天。
"于2014.6.18日入院,患者于昨晚约5时许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便血,当时量少,大便颜色呈黑色,到目前共解四次大便,,量约200-300ml左右,患者神清精神萎,全身皮肤苍白,粘膜无明显黄染,未见皮疹、瘀点、瘀斑。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无头痛、头晕,有恶心,无呕吐、呕血,无咳嗽、无心慌、胸痛、胸闷,无腹痛,小便量少,近期患者无发热、腹痛,饮食、睡眠不佳,近期无明显体重减轻。
患者于6.22日20:55患者出现呕血,色偏暗红,量约300ml,约20分钟后,患者解约100ml黑色血便。
约21:30患者再次呕血约500ml,色暗红,伴有出汗,心电监护提示血压95/75mmHg,心率约110次/分,神志清楚,呼之能应答,全身皮肤黏膜苍白,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四肢温暖,肠鸣音无亢进。
6.24 患者约11:10出现呕血,量约800ml,针对以上情况与其家人说明病情,内科止血效果极差,予以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7.3.患者暂时未出现呕心及黑便.2专科检查2014年06月18日血常规示:白细胞,2.9*10^9/L,红细胞,2.34*10^12/L,血红蛋白,58g/L,血小板,34*10^9/L,血凝常规2示:PT,22.8s,国际标准化比率,1.94,凝血酶原时间比率,2.0,凝血酶原时间活度,50%,,44.5s,纤维蛋白原,APTT0.7g/L,凝血酶时间,26s;2014年06月23日11时02分血常规示:红细胞,1.74*10^12/L,血红蛋白,46g/L血凝常规示:PT,33.8s,APTT,55.0s,凝血酶时间,23.8s,纤维蛋白原,0.41g/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比率,1.6,凝血酶原时间活度,24%,凝血酶原时间比率,2.582014年06月25日血常规示:白细胞,1.6*10^9/L,红细胞,1.90*10^12/L,血红蛋白,55g/L,血小板,21*10^9/L;2014年06月28日血常规示:白细胞,2.2*10^9/L,红细胞,2.10*10^12/L,血红蛋白,64g/L ,血生化示:钾,3.36mmol/L,钙,1.87mmol/L,总蛋白,52.3g/L,白蛋白,30.3g/L,二:相关资料1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严重者导致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病人生命。
上消化道出血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上消化道出血实训,使学生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提高学生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诊疗水平及护理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2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医院消化内科四、实训内容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5岁,因“上腹部疼痛、呕吐、黑便3天”入院。
患者3天前开始出现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有少量鲜血。
大便呈黑色,无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
既往有胃溃疡病史。
2. 诊断方法(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
(2)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胃镜、CT等。
(3)其他检查:心电图、胸片等。
3.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禁食、禁饮,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营养支持等。
(2)药物治疗:抑酸、止血、促进胃黏膜修复等。
(3)手术治疗:对于出血量大、持续出血、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4. 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腹痛、呕吐、大便颜色等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体位: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3)禁食禁饮:遵医嘱给予禁食禁饮,保持胃腔空虚,有利于止血。
(4)药物治疗护理:遵医嘱给予抑酸、止血、促进胃黏膜修复等药物治疗,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5)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6)健康教育: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辛辣、油腻、过热等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
五、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掌握了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2.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对病例进行分析,提高诊疗水平。
3.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能力。
4.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与医生、护士密切配合,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小儿消化道出血54例临床论文
小儿消化道出血54例临床【摘要】目的:分析引起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病理原因。
方法:对2009-2~2010-4在我院就诊的54例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的儿童进行实验室检查,出血量判断,病因、病情诊断及治疗。
结果: 消化道出血主要发生在1个月~1周岁,1周岁~3周岁,3周岁~7周岁这三个年龄段;0岁~1个月小儿多为少量出血(62.5%),1个月~1周岁小儿中量出血(35.7%),大量出血(21.4%)比例增加;1周岁~3周岁小儿中量出血(37.5%),大量出血(25%)比例在各年龄段中最大;3周岁~7周岁小儿中量出血(30%),大量出血(20%)比例较大;7周岁~12周岁小儿以少量出血为主(66.7%)。
各年龄段小儿以上消化道出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炎,食道溃疡,贲门撕裂)为主,胃溃疡所占比例最大。
结论: :各年龄段小儿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其中以胃溃疡为首要病因。
【关键词】小儿消化道出血;出血量判断;病因诊断【中图分类号】r6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215-01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消化内科病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黑便,但如果不及时正确的处理,往往会导致出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对疾病的反应差,而且对身体不适的表述常有困难且不准确,所以经常不能及时发现病症,使得病情延误,错过最好的治疗时期,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及今后的生长发育[3]。
以下是对2009-2~2010-4在我院治疗的54例患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的儿童进行的临床观察,希望能为今后的小儿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观察选择2009-2~2010-4在我院就诊的54例经大便潜血试验诊断为消化道出血的儿童,54例患者资料如下:男性31例,女性23例;年龄分布0岁~1个月:8例,1个月~1周岁:14例,1周岁~3周岁:16例,3周岁~7周岁:10例,7周岁~12周岁:6例。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查房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查房报告人:护理人员A日期:xx年xx月xx日一、病情概述患儿,男/女,x岁,住院号:xxxxx。
主诉:呕血x次,便血x次。
现病史:患儿于xx年xx月xx日入院,入院时呕血x次,便血x次,精神差,食欲减退。
既往史:无。
过敏史:无。
二、体格检查1.神经系统:患儿精神差,颅内压力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等。
2.心血管系统:患儿脉搏x次/分钟,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
3.呼吸系统:患儿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异常呼吸音。
4.消化系统:腹部平坦,无压痛,未触及肿块,肝脾未触及。
5.皮肤粘膜:患儿皮肤苍白,口唇贫血。
三、生命体征监测1. 血压:xxxx mmHg。
2. 心率:xxxx 次/分钟。
3. 呼吸:xxxx 次/分钟。
4. 体温:xxxx 摄氏度。
四、相关检查结果1.血常规:血红蛋白xg/L,白细胞计数xX10^9/L,血小板xX10^9/L。
2.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比值、纤维蛋白原水平正常。
3.便常规:隐血试验阳性。
4. 体重:xxx kg,较入院时下降xx kg。
5.内镜检查:上消化道黏膜充血出血,未见活动性出血灶。
五、护理诊断1.气道清晰,维持排痰通畅。
2.饮食调理,维持肠内清洁。
3.安全防护,防止伤口感染。
4.神经监测,及时评估神经功能变化。
六、护理措施1.气道管理:观察患儿呼吸情况,保持喉部通畅,预防分泌物引起气道梗阻。
避免激怒喉部黏膜,避免进食固体食物。
2.饮食调理:禁食4-6小时,给予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禁止任何口服药物,保持肠管清洁。
根据医嘱定期监测患儿体重和血常规指标。
3.安全防护:保持好手卫生,每次护理前后及接触患儿之前进行洗手。
严密观察伤口是否有感染迹象,每天记录伤口状态。
4.神经监测: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意识水平变化以及颅内压力增高的症状如头痛、呕吐等。
每天监测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上报医生。
七、护理效果及医嘱1.患儿气道通畅,呼吸稳定。
上消化道出血病历
石洞沟乡卫生院
诊断证明
姓名:薛桂英性别:女年龄:68岁职业:农民临床诊断:1、上消化道出血
处理意见:抗炎、止血、保护胃黏膜、支持对症治疗医师:贺建杰
单位:石洞沟乡卫生院
2012年6月10日
石洞沟乡卫生院入院证
姓名:薛桂英性别:女年龄:68岁职业:农民住址:石洞沟乡石洞沟村联系电话:
初步诊断:1、上消化道出血
医师:贺建杰
2012年6月10日
石洞沟乡卫生院出院证
姓名:薛桂英性别:女年龄:68岁职业:农民
住址:石洞沟乡石洞沟村联系电话:
入院时间:2012年06月10日
出院时间:2012年06月15日
住院天数:5天
入院诊断:1、上消化道出血
出院诊断:1、上消化道出血
治疗状况:好转出院
处理::抗炎、止血、保护胃黏膜、支持对症治疗
医师:贺建杰
2012年6月10日
住院病案首页
石洞沟乡卫生院住院病历。
上消化道出血示例
第31页
三(四)腔二囊应用护理:
熟练操作和插管后亲密观察及细致护理 是到达预期止血效果关键。插管至65cm 时抽取胃液, 先向胃囊注气约150-200ml, 至囊内压约50mmHg(6.7kPa),如未能止血, 继向食管囊注气约100ml至囊内压约为 40mmHg(5.3 kPa)并封闭管口, 管外端 以绷带连接0.5kg沙袋。
上消化道出血示例
第32页
出血停顿后, 放松牵引, 放出囊内气体, 保留管道继续观察24h,
拔管前口服液状石蜡20-30ml。 气囊压迫普通以3-4天为限, 继续出血者可适度延长。
上消化道出血示例
第33页
有受伤危险: 创伤、窒息、误吸
(1) 防创伤: 气囊充气加压12-24h应放 松牵引,放气15-30min,以免食管胃底 粘膜受压时间过长而发生糜烂、坏死。
呕血 可 少 可 无 可 无
便血 + + + + + +
颜色 鲜红 暗或黑 鲜红 暗或黑 鲜红 暗或黑
上消化道出血示例
第9页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头昏、心悸、冷汗、
口渴、黑朦、晕厥、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急性失血后贫血: 面色苍白、心动过速、 四肢无力等。但出血二十四小时后,外周血和 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才下降。
第25页
护理办法
(1) 体位与保持呼吸道顺畅 (2) 治疗护理: 马上建立静脉通道。 (3) 饮食护理: 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
吐者应禁食。 (4)心理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示例
第26页
(1) 病情监测
监测指标: ①生命体征;②精神和意识状 态;③观察皮肤和甲床色泽,肢体温暖 或是湿冷,周围静脉尤其是颈静脉充盈 情况。④准确统计出入量;⑤观察呕吐 物和粪便性质、颜色及量。⑥定时复查 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 网织红细胞计数、血尿素氮、大便隐血, 以了解贫血程度、出血是否停顿。⑦监 测血清电解质和血气分析改变。
儿童药源性上消化道出血五例报告
药物 ( S I 阿司 匹林 ) 肾上 腺 皮质 激 素类 药 物 ( N A D, 、 泼 尼松 ) , 等 此外 利 血 平 、 凝 药 物 、 些 抗 生 素 和 化 疗 抗 某
( 0mg 每 日3次 ) 吲哚 美辛 ( 5m , 日 3次 ) 1 , 、 2 g 每 等药 物治 疗 。次 日出现 上腹部 疼痛 、 厌食 , 当时未 引起 家长
导 致上 消化 道 出血 的原 因很 多 , 常见 的 原 因是 最
消化性 溃疡 。文 献报 道在 51 1例上 消 化 道 出血 病 例 9 中, 由消化性 溃疡 引起 者 占 4 . %… 。不 恰 当的使 用 87 某些 药 物则 是 导 致 或诱 发 消 化 性 溃 疡 的 主 要 原 因 之
曹明祥 , 曹斌 ( 天水 市第 二人 民 医院 , 肃 天水 7 1 2 ) 甘 400
关键词 : 胃肠 出血 ; 源 性 ; 童 ; 化 性 溃 疡 ; 上 腺 皮 质 激 药 儿 消 肾 素 ; 甾 体 类 抗 炎 药物 非 中 图 分 类 号 : 7 57 R 2 . 文献 标 识 码 : B
管 炎 2例 , 上呼 吸道感 染 3例 。
【 2 男 , 。人 院前 4天 因 流 涕 、 热 、 例 】 3岁 发 咳 嗽 , 当地予复 方磺 胺 甲唑 ( . , 日 2次 ) 泼 尼松 在 05g每 、
( , 日 3次 ) 阿 司匹林 ( . 5g 每 日 3次 ) 治 5mg 每 、 0 1 , 等
故 未行 病理 诊 断 。
2 讨 论
有 呕血史 ( 例 来 院时 已处 于失 血 性 休 克 状 态 ) 该 。人
药物所致上消化道出血22例分析
的体格 检查 。拓宽 思路 , 局 部 人 手 , 体 结 合 , 从 整 综 合分 析 。凡 是 突发 休 克 、 重 心律 失 常 、 严 心力 衰
竭, 突发 上腹 痛及 颈 、 、 痛而无 相 应 局部 体 征 , 肩 牙
突 发意 识 障碍 排 除 脑 血管 疾 病 者 , 应 想 到 心 肌 都 梗 死 的可能 。对 于 中老 年患 者持 续 性胸 闷而心 电 图无特 异性 改变 者 , 也要 注 意本病 的 可能 , 动态 观 察 心 电图 和心肌 酶谱 的变化 , 以明确诊 断 。
N C 及林 格 氏液补 液 , a1 必要 时输 血 以纠 正 血 容量 I
不 足。
例, 因类风湿性关节炎及 痛风 口服非 甾体抗炎药
( S D) l N A 者 3例 , 因类 风 湿 性关 节 炎 和其 他 免 疫
疾病 口服强的松 4 。服药 1 发病 1 ,d 例 d 例 3 后发 病 4例 , 服药 1周起 病 5例 , 个 月 以上 者 1 。 1 2例
支循 环形 成 , 出现新 的小梗 死病 灶 而无 疼痛 症 状 ;
性代谢产物刺激迷走 神经产生对 胃的反 射作用 , 表 现 为腹痛 、 恶心 、 吐 的症状 。多见 于 急性 下壁 呕
心 肌梗 死 。
另外. , 患者由于合并末梢 神经炎或心脏 自主神经 纤维 变 性 、 断裂 , 量 减 少甚 至 消 失 , 可 出现 无 数 亦 痛性 急性 心肌 梗死 。
咸 宁学 院学报 ( 医学 版 )02年第 2 21 6卷第 4期 [oraoXan g n ei( eilcne) Ju lf i i i  ̄t M daSi c ] n n n U v y c e s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150例病因分析
血液 系统疾 病 引起 的消化 道 出血不 列入 。 注 :2 V胃粘膜 脱垂 2 , 例 胃血 管瘤 1 , 胃食 管裂 例
孔 疝2 例。Ⅵ 胃重复畸形4 ,胃粘膜异位3 , 例 例 X=
1 . P< 01 377, 0. 。
多为大量出血伴有不同程度的腹水 ; 病因以乙肝病
毒 感染 多见 , 次为 巨细胞 病毒 性肝 炎 。 其 23 胃镜 与 钡餐 检 查 - / J 上 消化 道 出血 的病 因 ]L ,
诊断与辅助检查密切相关 , 本组病例中 胃镜确诊率
9 . 钡 餐6 .%, 统计 学处 理 , 者具 有显 著 差 64 %, 96 经 两 异性 。虽然X线 阳性 率较 胃镜 稍低 ,但该 检查 痛 苦
垦
例数( 例)
百分比( %)
丝遂 堕 丝亟 壁 鱼型 基 : 遨 垒 堡 旦 丝:
5 9
3. 9 3
3 8
2. 53
2 1
1 4
2 0
1. 3 3
1 2
8
注 : 胃重复畸形4 , “ 例 胃粘膜异位3 , 例 胃粘膜 脱垂2 , 例 胃血管瘤2 , 例 胃食管裂孔疝1 。 例
其中 : 重症肺炎 1例 , 5 吸人性肺炎 1例 、 内感 染7 1 颅 例、 败血症3 、 例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 例。 1 治疗与预后 . 4 10 ,L 5 例d J 上消化道出血经 内科 综合治疗 , 大部分达到满意止血 , 例应激性溃疡 除3 ( 重症肺炎) 家长放弃治疗 、 食道裂孔疝 ) l 例( 转外科 治疗外 , 全部病例均痊愈或好转出院。
维普资讯
大理学院学报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42例临床分析论文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42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定位诊断、探讨相应治疗方案。
方法结合42例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胃镜、x线钡餐检查进行分析。
结果小儿上消化道出血原因排在前三位分别是消化性溃疡、食物过敏、应激性溃疡。
7d至1岁组以食物过敏、应激性溃疡为常见病因,7-14岁组以消化性溃疡多见。
结论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儿的诊断应详细采集病史、完善血清iga、ige、igm、igg检查、胃镜、x线钡餐检查等全面的辅助检查,然后针对病因,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收到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儿童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12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73-01小儿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急症,短期内大量出血常及生命,查明出血部位和病因对于及早救治至关重要。
且小儿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症状没有成人典型,易被忽视而延误诊治。
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就2006年6月——2012年7月在我院因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的患儿42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31例,女11例,男女比例为2.8:1。
年龄7d 至13岁,其中7d至1岁组13例,1-3.4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常有明显诱因,如药物及不当饮食。
本组病例中有因服用解热镇痛药(apc)引起出血2例,apc口服对胃粘膜有直接刺激作用,可引起恶心呕吐、胃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急性糜烂性胃炎、溃疡及出血。
因此,婴幼儿或有溃疡病史的小儿应尽量避免服用apc,而可选用毒副作用小不引起胃肠道出血的乙酰氨基酚作为退热药。
另使用激素也应慎重,激素具有增强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降低胃粘膜的抵抗力,阻碍组织修复的副作用,易形成溃疡,常表现为突发性呕吐、便血甚至穿孔等症状,文中有使用激素引起应激性溃疡出血2例。
3.5 由于小儿对病史无法陈述或陈述不清,大多数由家长代述,但病情变化快,只有在密切观察病情下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及时查明出血部位和病因。
儿童上消化道出血309例临床分析的开题报告
儿童上消化道出血309例临床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已经成为了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儿童的胃肠道疾病已经成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上消化道出血较为严重,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还会危害到孩子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因此,对于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进行临床分析,提高对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的认识,为临床科研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研究将选取2015年至2021年期间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309例儿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史、体格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系统分析,分析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四、预期结果
本研究预计可了解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情况、病因分布及病理类型等相关信息,探讨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特点,了解其不同类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
五、研究意义
通过对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对该疾病的认识,提高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对于有效控制和治疗儿童上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于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分析,也有
助于优化儿童的日常饮食、生活习惯和预防措施等方面,提高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水平。
药物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65例临床分析
[ 中图分 类号】 7 . R5 32
f 文献标 识 码】B
【 文章 编 号】1 7 — 7 1 2 1 ) 3 a 一 6 - 2 6 4 4 2 (0 00 ( )0 1 0
上 消化 道 出血 系指 屈 氏韧 带 以上 的 消化 道 ,包 括食 管 、 胃、 二 指肠 或 胰胆 等 病 变 引起 的 出血 . 十 空肠 吻合 术 后 的空 肠病 变 出血亦 属此 范 围 。 上消 化道 出血是 临床 常 见 的致命 性 急症 , 死亡 率 达 1%左 右 , 就要 求 临 床 医 师要 有 足 够 的 临 0 这
上 述患 者 均在 4 8h内行 胃镜 检查 , 对 患 者 的服 药史 、 并
基 础疾 病 , 以及 年 龄 、 性别 、 烟饮酒 情 况进 行 分析 。 吸
青 年组 以十 二指 肠 溃疡 多 见 . 4 .%。出现 这 种差 异 的可 占 05 能 原 因有 : 年人 胃黏膜 下血 管壁 增 厚 、 细 . 致 局部 血 流 老 变 导 减 少 , 胃黏 膜 屏 障 和营 养 作 用 降低 , 外老 年 人 伴 发 病较 使 另
的上 消 化道 出血 2 3例 , 中 . 物 引起 的上 消化 道 出血 患 8 其 药 者6 5例 , 其临 床分 析如 下 : 对
慢 , 原 因可 能为 溃 疡位 置上 移 或胸 膜壁 脏 器 的感 觉神 经纤 其
维 在体 壁和 皮肤 上 的定 位相 互 重叠 之 故田 。老年 人上 消化道
出血 患 者 中 , 道 肿 瘤 、 食 胃部 肿 瘤 、 胃溃 疡 明显 高 于 中 青年 人 。 中青年 人上 消 化道 出血患 者 中十 二指 肠 溃疡 多见 , 于 高 老年 人 。因此 , 年人 胃溃疡 有迁 延 难愈 、 易复 发 的倾 向 。 老 极 随 着对 消化 性 溃 疡 的发 病 机 制 的认 识 及 药 物 治疗 消 化 性 溃 疡 的进 展 .大多 数 消化 性溃 疡 可 以通 过药 物 治疗 获得 治 愈 。 服 药前 有 胃病 史者 服药 后 出血 概率 增 加 , 引起 上 消 化道 出 在
与用药有关的上消化道出血42例临床分析
止 肺 泡 萎 陷 和肺 不 张 , 助 无 纤 毛 区 痰 液 的 运 送 , 可 清 除 协 还
氧 自由 基 , 制 组 胺 、 抑 白三 烯 等 炎 性 因 子 的释 放 , 制 白 细 胞 抑
和 肺 泡 巨 嗜 细胞 释放 细 胞 因子 , 止 肺 损 伤 ” 。 与 抗 生 素 同 防
维普资讯 httpΒιβλιοθήκη //・4 ・ 6
中 国现 代 药 物 应 用 20 0 8年 3月 第 2卷 第 5期
C i JMo rgA p, r 0 8 V 12, o5 hn dDu p lMa 0 , o. N . 2
动 , 护 上 呼 吸 道 的 自净 机制 , 止 有 害 因 素 的损 伤 ; 复 气 维 防 恢 道 黏 膜 的正 常分 泌 , 变 分 泌 物 的 浆 液 ( 液 ) 改 黏 比值 , 而 改 从 变 痰 液 的 流 变学 , 低 黏 痰 对 气 道 壁 的 黏 附 , 利 于排 痰 ; 降 有 沐
舒 坦 能 刺激 肺 泡 Ⅱ型 细 胞 合 成 和 分 泌 肺 泡 表 面 活 性 物 质 , 防
造成供氧不足 , 疗效不满意。 致 沐舒坦可从多方面促进毛细支气 管炎炎性反应 的吸收 , 改善 临 床 症 状 , 短 病 程 , 良 反应 少 , 发 现 毒 副 作 用 , 缩 不 未 临 床疗 效 显 著 , 们 观 察 沐 舒 坦 治 疗 组 患 儿 喘 憋 、 我 咳嗽 、 绀 、 发 哮鸣音消失时间 , 率恢 复正常及 住 院时间均 少于对 照组 , 心 总 有 效率 高 于 对 照 组 , 得 理 想 疗 效 。 取
与 用药 有 关 的上 消 化 道 出血 4 2例 临床 分 析
郑瑞 华 赵佃 同
2 分 析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目的:探讨广州地区14岁以下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为防治小儿消化道出血提供依据。
方法:病例来源于2002~2007年14岁以下有上消化道出血并经胃镜检查诊断为食道、胃十二指肠疾病合并出血患儿118例,并同时以无上消化道出血的14岁以下住院儿童101例为对照组,采用小儿消化道出血影响状况调查表收集被调查患儿相关资料,并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e回归分析。
结果:睡眠质量差、不按时进餐、饮食不规律、医疗支付方式问题、豆制品及酸奶食用过度、用药史因素,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052、4.217、3.025、2.347、2.208和0.505)。
而家族史、饮食嗜好为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111和0.230)。
结论:养成良好饮食卫生习惯,按时进餐,适量摄食豆制品、酸奶,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质量,不滥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激素、抗生素等药物,同时逐步实行全民覆盖基本医疗体制,及时诊治疾病,可更好预防小儿消化道出血发生。
标签:小儿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病例对照小儿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较多见,这些患儿均有呕血、黑便或呕血伴、黑便,大便潜血试验呈阳性。
自新生儿到儿童期任何年龄阶段均可发生。
小量出血可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大量出血可导致休克,严重危害小儿健康。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为消化性溃疡,其次为出血糜烂性胃炎和相关性炎症性疾病,以及食道炎、食道胃底曲张破裂出血。
但还有很多因素或协同因素在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作为一种多因素病变,掌握其危险因素,可以预防、控制其发展。
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病例组和对照组共219例,均选自广州市儿童医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住院病人,病例组为上消化道出血并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道炎食道静脉胃底曲张患儿,共118例,占54%,对照组为无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患儿,共101例,占46%。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发病趋势及病因分析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发病趋势及病因分析作者:伍小鱼冯小丽李凤陈小燕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8年第30期[摘要] 目的通过对不同年份、不同年龄的儿童上消化道出血(UGIB)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近年来小儿UGIB的发病趋势及病因,为临床干预、诊治及预后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和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伴有UGIB症状的51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5例(61.5%),女197例(38.5%),男女比例为1.6︰1。
按年龄将患儿分为5个时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观察分析2013~2017年小儿UGIB发病情况、变化趋势、发病原因及发病时间,比较各病因在性别、年龄和年份方面的差异。
结果除学龄期外,各年龄段UGIB的发病率,不同年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年份推移均呈下降趋势;败血症、血友病、重症肺炎、紫癜和胃炎为小儿UGIB最常见的病因;男性和女性UGIB病因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儿童各年龄段病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败血症、血友病、重症肺炎、代谢性酸中毒的占比逐步下降,但紫癜、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凝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其他不明病因的占比逐步上升;不同年份的病因发生率情况各有不同,以败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为代表的小儿UGIB的全身性疾病病因占比呈下降趋势,而以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为代表的炎症和溃疡类病因占比呈上升趋势。
结论近年来小儿UGIB发生率有所下降,但病因仍较为复杂,应注意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时期的病因防治重点。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小儿;发病趋势;病因[中图分类号] R72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8)10(c)-0052-06[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data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UGIB) in children in different years and ages, and to explore the pathogenesis and etiology of UGIB in children in recent year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intervention,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512 children with symptoms of UGIB in 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Ziyang and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7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which within male 315 cases (61.5%),female 197 cases (38.5%), the ratio of male to female was 1.6︰1.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five periods: infancy, early childhood, preschool, school age and adolescence according to the age. The incidence, change trend, etiology and onset time of UGIB in children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and the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etiologies in gender, age and year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UGIB in each period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different years (P < 0.05), except for school age,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over the years. Septicemia,hemophilia, severe pneumonia, purpura and gastritis were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UGIB in childre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in UGIB etiology (P >0.05). The differences in etiology of children at different stag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proportion of septicemia, hemophilia, severe pneumonia and metabolic acidosis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the age of the children, however, the proportion of inflammation and ulcer-like diseases such as purpura, gastritis, duodenal ulcer, coagulation, leukemia, aplastic anemia and other unknown causes gradually increased. Conclusion In recent years, the incidence of UGIB in children has decreased, but the etiology is still complicated, and the focu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 different ages and different period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Key words]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Children; Incidence trend; Etiology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UGIB)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胰管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是儿童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达到6.4%[1],在儿童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
小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PART 02
临床表现
REPORTING
症状表现
01
02
03
04
呕血
多为咖啡色或暗红色,严重时 可呕出大量鲜红色血液。
黑便
多为柏油样或糊状,有时为暗 红色血便。
上腹部疼痛
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上腹部 疼痛。
头晕、乏力、心悸
大量出血可导致贫血、血压下 降,出现头晕、乏力、心悸等
症状。
体征表现
皮肤苍白、湿冷
X线钡剂造影:可了解 消化道病变情况,但需 谨慎使用,以免加重出
血。
05
尿常规:潜血试验阳性 。
02
腹部超声:可排除肝、 胆、胰等器官的病变。
04
PART 04
治疗原则与方法
REPORTING
一般治疗
休息与体位
患儿需卧床休息,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防止呕吐物误吸。
饮食护理
出血期间禁食,出血停止后逐渐恢复饮食, 从流质、半流质到软食逐渐过渡。
。
禁食禁水
出血严重时应禁食禁水,待出血 停止后再逐渐恢复饮食。
补充营养
出血停止后,根据患儿情况逐步 恢复饮食,给予营养丰富的食物
。
注意事项
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患儿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应立即 就医。
避免剧烈运动
患儿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出血。
定期复查
治疗结束后应定期复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消化性溃疡出血
多有慢性腹痛、反酸等症状,胃镜检 查可见溃疡病灶。
胃癌出血
多见于年长儿,可有食欲不振、体重 下降等症状,胃镜检查可见胃癌病灶 。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50—257. [4] 梅丹,徐君,李大魁.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促肾上腺皮质激
素[M]//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15版.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64—575. [5] 张大禄.四环素类药物[M]//吴景时.药理学.3版.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5—38.
查血红蛋白85 g/L。初步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失血 性休克、失血性贫血,出血原因首先考虑消化道溃疡。 立即停止使用上述药物,予禁食、抗休克、止血、抗酸、 保护胃黏膜、纠正贫血及对症治疗等。患儿症状明显 好转,休克得到及时纠正,病情趋于平稳。于人院第4 天行纤维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继续治疗2 周,痊愈出院。出院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球 部溃疡。
射痛4周入院。4周前行背部皮脂腺囊肿切除,于门
诊肌内注射青霉素预防感染,注射时即感局部剧烈疼
痛,次日发现该部位有一核桃大小肿块,压痛明显,无
皮肤发红及皮温升高。中止肌内注射,予局部热敷。3
天后感右下肢后外侧放射痛,伴跛行,不能平卧或右侧
卧,来我院就诊。考虑为右臀部医源性血肿,局部穿刺
未抽出积血,理疗2周后包块无变化,下肢放射痛无改
参考文献: [1] 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会.关于上消化道急性出血的诊断和
治疗问题座谈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1979,18(4):305. [2] 尹朝礼.上消化道出血若干诊断方法的评价[J].中华内
科杂志,1984,23(4):211—213. [3] 郑钦岳.肾上腺皮质激素[M]//李端.药理学.4版.北
药物相关的上消化道出血也时有报道,但在儿科却并 不多见.现将我院收治的小儿药源性上消化道出血5
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5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3
例,女2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0岁。原发病:支气
管炎2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
1.2临床表现及治疗人院时4例排柏油样便,1例
有呕血史(该例来院时已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入 院后有3例经胃镜检查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
放射痛加剧,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30。,加强试验
阳性,右侧“4”字试验阳性,双下肢肌力V级,感觉对
称,病理征未引出。行肿块切除术。术中发现肿块大
部分位于肌肉组织内,部分突人皮下组织,为增生的纤
维组织及瘢痕组织包裹,与周围组织粘明显,并有丰
富的血管连接,剖开肿块见中心为暗红色组织。术后
病理诊断为滑膜囊肿伴出血。2天后可下床正常行
儿童药源性上消化道出血五例报告
曹明祥,曹斌(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天水741020)
关键词:胃肠出血;药源性;儿童;消化性溃疡;肾上腺皮质激
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429(2007)06-0056—02
上消化道出血为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与临床治疗
善。行B超检查示注射部位皮下软组织内有一
3.8 am×1.2 am x 2.6 am的中等回声区,形态欠规
则,边界模糊,内光点粗,分布不均匀,未见液性暗区及
异物,考虑为血肿。遂以右臀部血肿收入院。查体:右
臀部可触及一4.0 i2m×3.0 am×2.0 am大小的质硬
包块,表面光滑,边界清,轻压痛,触压时右下肢后外侧
【例2】 男,3岁。入院前4天因流涕、发热、咳 嗽,在当地予复方磺胺甲唑(0.5 g,每日2次)、泼尼松 (5 mg,每日3次)、阿司匹林(0.15 g,每日3次)等治 疗。用药第4天开始排柏油样便,急送我院。查体:患 儿精神萎靡,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实验室检查粪隐血 试验强阳性,结合病史以及检查情况考虑为药源性上 消化道出血。予止血、抗酸、保护胃黏膜、纠正贫血及 对症治疗,痊愈出院。因患儿年龄小不配合胃镜检查, 故未行病理诊断。 2讨论
(收稿时间:2007-03-02)
臀部滑膜囊肿医源性破裂致下肢根性痛
向君华,曾获洵,陈建军(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医院,长沙410073)
关键词:滑膜囊肿;臀;破裂;下肢;痛
中图分类号:R68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429(2007)06-00574}1
1病例资料
男,69岁。因右臀部肌内注射后肿痛伴右下肢放
民军医出版社,2005:1593. [2]Sypert G w,Leech R W,Harris A B.Posttraumatic lumbar
epidural true synovial cyst Case report[J].J Neurosurg, 1973,39(2):246—248. [3] 李思忠,王险峰.注射性神经损伤的应用解剖学基础[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2743.
1.3典型病例
【例1】 男,10岁。因头痛、发热、咳嗽1天到当
地诊所就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予土霉素(0.5 g,
每日4次)、安乃近(0.25 g,每日3次)、泼尼松
(10 mg,每日3次)、吲哚美辛(25 mg,每日3次)等药
物治疗。次日出现上腹部疼痛、厌食,当时未引起家长
注意。第3天晨起突感头晕、恶心,呕吐200 ml鲜红
(上接55页)参考文献: [1] 四川美康医药软件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药物临床信息参
考[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8—109. [2] 任风英,李媛珍,张德胜.静滴头孢地嗪钠致精神症状1
例[J].药学实践杂志,2006,24(1):45.
·56· 万方数据
[3] 成蓓,曾尔亢.老年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9—
色血液,急诊人我院。既往无消化道疾病史。查体:体
温37.8℃,脉搏130/min,呼吸48/min,血压
70/40 mmHg。患儿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四
肢发凉。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平软,未触及包块,
肝脾未触及,剑突下有轻压痛,全腹无反跳痛,肝、肺浊
音界存在,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存在,未引出病理征;
走,下肢放射痛及跛行消失,9天后伤口拆线出院。
2讨论
滑膜囊肿分恒定和继发性2种¨。,多数独立存在,
少数与关节相通。滑膜囊肿起自滑膜囊,常见于腕、
膝、踝、足等关节附近,病因不清。Sypert等旧’认为创 伤在囊肿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本例滑膜囊肿位于臀 部外上区,较为少见。分析本例的处置存在2点失误: ①肌内注射药物时未能及时发现该肿块,并将药物误 注入囊肿导致其破裂。根据术中所见、既往史以及囊 肿形成的可能机制分析,本例囊肿应该在注射之前就 已存在。追问病史,3个月前曾在该处发现一花生米 大小的包块,因无症状未予重视。②漏诊滑膜囊肿,病 史询问不详细,对本病缺乏警惕,过分依赖医技检查。 忽略了既往发现肿块的病史,主观地将其归结为肌内 注射所致血肿,B超检查考虑为血肿,使临床医生顺理 成章地做出了相应的诊断,从而忽略了其他疾病的可 能。注射性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并发症∞1。本例于 注射后出现症状、体征,易误诊为医源性坐骨神经损 伤,提示临床应注意两者的鉴别。该病最好采取手术 治疗的方式,但应注意彻底止血、充分引流、术后加压 包扎。本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医护人员详细地询问病 史、细致地查体、综合考虑病情,是减少临床失误的根 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3版.北京:人
例粪隐血检查均为强阳性,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上消
化道出血。经详细询问病史,本组在此次上消化道出
血之前,均无消化性溃疡或消化道出血史,此次患病先
后使用泼尼松、吲哚美辛、阿司匹林等。即停止原用药
物,使用抑酸剂、止血剂、胃黏膜保护剂、抗幽门螺旋杆
菌以及纠正贫血和支持治疗等,予抗休克治疗1例。
本组5例均痊愈出院。
(收稿时间:2007-04-21)
万方数据
·57·
39.
[4] 李源.老年病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
9—13.
(收稿时间:2007_03—11)
!堕壅堡!坌堡堕丝竺堑!旦篁垫童篁!塑
篁!墅型竺!!!里曼竺!堂垒竺!兰竺!!些』竺竺!!!!:兰竺!:!些些!:!
戮
胃蛋白酶的分泌,提高对炎症反应的痛阈,减少病人的 自觉症状和早期就诊的机会,导致部分患者可突发大 出血和穿孔;。肾上腺皮质激素还可降低胃黏膜对胃酸 的抵抗力,诱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发生出 血或穿孔,有“甾体激素溃疡”之称¨’4。。使用四环素 类抗生素可出现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不良反应而加 重溃疡患者的症状¨1。本组均有大剂量使用NSAID 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病史,4例同时使用了其他对胃 肠黏膜刺激作用比较大的药物,考虑消化道出血与用 药有直接关系。本组1例上消化道出血并失血性休 克,提示不合理用药不仅不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反 而给患者造成更大的损害,应引起我们的反思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