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一步之遥
第九课一步之遥防微杜渐、过则勿惮改
![第九课一步之遥防微杜渐、过则勿惮改](https://img.taocdn.com/s3/m/c59edaec524de518964b7d57.png)
第四单元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第九课一步之遥——防微杜渐,过则勿惮改八年级教科版新授课主备:王伟朵参考:党为琴【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防微杜渐、有错必改的生活态度。
能力目标: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知识目标:知道防微杜渐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懂得在成长过程中要过则勿惮改。
【学习重点难点】树立防微杜渐、过则勿惮改的生活态度是学习重点和难点。
因为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有了正确的思想作为指导,才会有正确的行为。
因此,只有当我们树立了防微杜渐、过则勿惮改的生活态度,才能杜绝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也才能避免由一般违法行为发展到犯罪行为。
【自主学习】根据课本93-96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的学习一、青少年预防违法犯罪的方法1. ,勿以恶小而为之,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
要从克服各种小缺点、小错误、坏习气、坏作风开始,防患于未然,把违法、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
2. 增强。
克服因年龄小而犯罪就不会被判刑,只要不犯大错误、犯点小错误没关系的错误思想。
二、为什么过则勿惮改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人都可能犯这样或那样的过错,所不同的是,人们对待过错的。
2.如果成长中有了过错,一定要并勇于改正。
过则勿惮改,过而能改,脚踏实地地走向正道。
这种光明磊落的、真诚坦率的、知耻近乎勇的是我们青少年应当拥有的品质。
【要点探究】一个农民留下了一筐苹果,当时苹果只是个别溃烂,有人建议他把烂的部分扔掉,农民舍不得,每次都先挑烂苹果吃,把烂的部分削去,把剩余的好部分吃掉。
结果他不但总吃烂苹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筐苹果全都烂光了,再也不能吃了。
好苹果和烂苹果放在一起,都会成了烂苹果。
我们应该把好苹果与烂苹果分开来,可以避免好苹果被烂苹果拖累,把好苹果挑出来,把烂苹果坚决地扔掉,吃也吃得痛痛快快开开心心。
一个烂苹果,如果不能被及时的发现并被剔除丢弃,就会烂一大箱好苹果,而且如果我们不舍得把烂苹果坚决地扔掉,我们吃的将会一直都是烂苹果,这就是著名的“烂苹果效应”。
《一步之遥》教学设计
![《一步之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43061230066f5335a8121f1.png)
《一步之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1、课标要求1.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2.6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3.4 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3.5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2、教材分析第九课《一步之遥》通过青少年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对比,引导青少年认识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再到违法乃至严重违法犯罪的过程。
区分了一般违法和犯罪的不同,介绍了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以及对违法犯罪的制裁。
但是,区分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违法、犯罪不是本课的最终目标,区分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引导学生领悟“不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培养自律的意识。
对于青少年而言,防微杜渐是最好的方法,有错即改,远离违法和犯罪。
●学情简要分析1.中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抵御诱惑的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不良的诱惑,而诱惑和犯罪密切相关。
2.对于违法犯罪,他们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但是对于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关系、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联系的认识却很模糊,尤其是中学生比较容易冲动,容易受到不良诱惑,很多的青少年犯罪都是在一时冲动之下酿成严重后果,有的甚至在上囚车后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有什么错。
3.无知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和预防犯罪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0%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通理解本节课的内容;10%的学生通过小组的帮扶能够接受本节课的内容;10%的学生是学困生,需要小组的多多帮扶和老师课堂上多加关注,给予点拨和讲解。
学习优势:学生知道很多的明星,对违法行为有着简浅的认识.学习有着一定的优势。
●教学目标分析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拒绝不良诱惑的信心,远离违法犯罪;养成正确、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九课一步之遥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九课一步之遥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https://img.taocdn.com/s3/m/6c244a29ed630b1c59eeb5d1.png)
第九课课题:一步之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八年级政治学讲练测稿主备人:宋丽萍审核人宋丽萍王翠霞时间 2011 11一预习并自学 1画出本课的知识树。
2回答下列问题:青少年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二讲案1、导入:播放《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认识到小错小恶的危险性,大错大恶的危害性,懂得大错大恶往往都是由小错小恶逐步发展而来的。
小错与大错、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行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2.第一层次: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只有一步之遥案例分析法。
展示某少年因受到不良诱惑,从不良行为发展到违法犯罪的真实案例,或选取教材上的案例、漫画。
让学生找出“哪些是不良行为?哪些是严重不良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思考“从该少年一步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过程中能得出什么结论?”说明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犯罪三者之间的联系。
使学生懂得一个人走向犯罪道路,往往有一个从染上坏思想、坏习气开始,逐步发展到违法犯罪的演变过程。
从而远离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提高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
3.第二层次:违法行为的分类运用教材89页“探究”与“实践”中的表格和图例与正文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讨论,明确违法的含义,分析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知道一般违法与犯罪在对社会危害程度、触犯的法律、应受的处罚三个方面都是不同的。
4.第三层次:违法犯罪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于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在处罚方面的区别。
搜集与每一种制裁相对应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行为各属于哪类违法行为?应受什么制裁?为什么?”然后课件展示几种法律制裁的比较,明确我国规定的违宪制裁、行政制裁、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
通过比较、对照,分析违宪制裁、行政制裁、民事制裁、刑事制裁之间的区别,说明根据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性质,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但无论何种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5.第四层次:模拟庭审模拟庭审活动。
案例可以从教材中选取,也可使用师生自己搜集的案例。
学年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九课一步之遥第一课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导学案
![学年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九课一步之遥第一课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ee4f28eff9aef8951e0602.png)
第九课一步之遥第一课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树立正确健康的生活态度。
2. 能力目标:掌握预防不良行为的方法,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掌握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概念,认识违法犯罪的危害,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认识我国四种不同法律制裁以及法律惩处犯罪分子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掌握预防不良行为的方法【学习方法】:教师启发与自主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等相结合。
【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检查预习一、复习回顾1.我们身边的不良诱惑,哪些可能导致我们违法犯罪?2.美好诱惑可能导致我们违法犯罪吗?3.查阅《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4.查阅《刑法》二、预习引导看书P85-92,完成以下问题并自己提出相应的问题或疑惑1.身边哪些是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2.严重不良行为违法了吗?3.什么是违法行为(或者违法)?按照违反的法律可以分为哪几类?4.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5.一般无法和犯罪有什么区别和联系?6.犯罪有什么危害?惩处犯罪分子有何作用?7.我国不同法律制裁有哪四种?课堂研讨与展示活动一:说一说,身边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活动二:讨论,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用表列出。
活动三:把违反的四种类型和对应的四种制裁用表画出。
活动四:讨论,惩处犯罪分子有何作用。
活动五:议一议,有点不良行为没有关系吗?课堂达标测评单项选择题1.小黄因偷窃同事的手提电脑被公安机关破获并逮捕,法院认定其已构成盗窃罪,但因其未满16周岁被免予刑事处罚,带回家有家长进行管教,于是他到处宣扬说:“受到刑法处罚才是犯罪,一般违法无所谓。
”对此,正确的观点应该是()①小黄未受到刑法处罚,他的行为不是犯罪②未成年人犯罪虽因年龄免于刑法,同样也是犯罪③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改正,会发展向犯罪,应高度重视④小黄的观点是对的A、①②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2.俗话所说的“从小偷针,到大偷金”,这句话告诉我们()A、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B、一般违法必然发展为犯罪C、一般违法和犯罪的本质是相同的D、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3.属于一般违法和犯罪的相同点有()①都是违法行为②都有社会危害性③都触犯了刑法④都应受到法律制裁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①②③④4.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法律制裁。
第九课一步之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第九课一步之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https://img.taocdn.com/s3/m/d9b8bd106bd97f192279e9b8.png)
⑴小刚参与打架斗殴、持刀抢劫分别属于什么和为?
小刚沉迷网络游戏、经常逃课是不良行为; 多次打架斗殴、敲诈学生是严重不良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而持刀抢劫则属于 犯罪行为(严重违法行为或刑事违法行为)。
※当堂检测 1.A 2.C 3.B 【课后作业】 1.A 2.A 3.D
⑵假如你遇到被他人敲诈钱物的情况,你应该怎么办
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 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 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 以下罚款。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 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 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 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活动二:说一说
小赵和小高是某中学八年级学生,由于受网络游戏的 诱惑,无心学习,老师多次教育仍不悔改,而且还由迟到、 逃课、旷课 早退发展到逃课、旷课。只要有钱,他俩一定会拿去网吧 消费。为了有钱上网,他俩由开始的自己省钱发展到主动 多次向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财物 找钱,多次向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财物。后来甚至发展到 多次入室行窃 多次入室行窃,而且盗窃财物数额较大。最后,他俩为了 弄到更多的钱,持刀入室抢劫一位老奶奶,并将老奶奶砍 持刀入室抢劫 成重伤。 砍成重伤。
我会巧妙地与坏人周旋,勇敢地指出 他的行为是违法的,能跑则跑,能呼 救则呼救;若遭到暴力胁迫就暂时把 钱给他,然后马上打110报警,或者 事后告诉老师和家长。
C组
⑴上述案例中,小阳的哪些行为属于违纪行为? 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 违纪行为:旷课逃学,沉迷于上网、偷家里的钱。 一般违法行为: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件。 犯罪行为:参与打群架,把对方刺成重伤。 ⑵小阳从违纪到一般违法到犯罪之间的过程说明了什 么?①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小阳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置纪律于不顾, 无视法律,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 受到法律的制裁。②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有法 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做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和守纪律的好公民。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节《一步之遥》课件 教科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节《一步之遥》课件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4f028fb9d528ea81c77915.png)
。。。。。。
1、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是预防 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 2、增强法律意识
(多关注法治报道,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贪污案件
审理未成年人盗窃案 法庭引入社会调查环节
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拟最高处罚2000元
千里之堤, 以蝼蚁之穴溃; 百尺之室, 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任何人都要犯错误,人从 降生的那一天起,便不断 地在犯错误(小孩子的弄 火伤手、吃东西、戏水等, 都是一串犯错误的过程), 只有在不断地错误、不断 地碰钉子的过程中,才能 逐渐懂得事情。
(3)违法犯罪行为要承担相应 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制裁。
阅读与思考 阅读91页,归纳四种法律制裁及其内容, 并思考惩处犯罪分子的作用。
①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
违宪制裁、行政制裁、民事制裁、刑事制裁
②法律制裁对惩处犯罪分子的作用: A: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保卫国 家安全,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违法和犯罪本质上相同的是( A)
A.对社会有严重危害 C.都要受到刑罚制裁 B.都是违法行为 D.都要由人民法院处理
2、一般违法和犯罪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但是在( D )
A.违法情节和认错态度上有所不同
B.违法动机和产生的后果有所不同 C.违法手段和犯罪场合有所不同 D.危害程度和处罚方法有所不同
在浙江金华老家给村里人的印象就是“老 实”、“听话”。而义乌劫案的详情更是清楚印 证其犯罪性格:内心残忍,反侦查能力强。
2011年7月2日,他在浙江省义乌市绑架杀害 一对青年男女,并抢走一辆黑色凌志轿车及银行 卡,随后驾车逃逸。7月5日又在揭阳枪杀两名交 警,手段残忍,连开6枪几乎枪枪致命。7月8日中 午在福建厦门被警方抓获,关押在揭阳市看守所。
第九课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导学案
![第九课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9097d004a1b0717fd5ddae.png)
第九课一步之遥第课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班级:姓名:评价:【学习目标】1.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认识违法犯罪的危害性。
2.掌握预防不良行为的方法,培养明辨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的关系;认识我国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以及法律惩处犯罪分子的意义。
学习重点:犯罪的基本特征。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指导】1、结合学习目标,认真研读教材页,独立勾画课本基础知识,并用色笔做好问题标注。
2、认真完成学案,并记录个人疑难,以备课上讨论。
3、小组长要做好对成员的督促和指导,保证按时高质量完成导学案。
4、学案中的问题要认真思考,积极讨论。
【自学提示】(一)小错与大错、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关系(书)请写出来:(二)违法的含义及其分类.违法是指或,违法行为要。
.违法行为根据的不同,可分为:行为、行为、行为和。
根据违法行为和的性质,法律制裁的种类有: 、、和四种。
. 行为和行为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因此被称为一般违法行为(三)犯罪的含义及其特征.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又叫。
.犯罪是指具有、触犯并依法应受到的行为。
.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条)(四)刑法的任务.我国刑法就是保护和的利益、的法律。
(五)惩治犯罪分子的目的?()【课堂探究】. 书小赵、小高是怎样由小恶发展到大恶,最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的?分析他们各种行为的性质。
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严重违法或犯罪行为:、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挤在两个座位上,起哄、打闹、吹口哨,并模仿影片中的音乐和对话大声哼唱、喊叫。
周围观众和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
为了维护公共场所秩序,影院工作人员给派出所打了电话,民警赶来后将这三个人带走。
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给予李某等三人“警告”处罚。
问:公安机关为什么给予李某等三人以警告的处罚?、案例中四名导购员的行为违法吗?为什么?月日中午点半左右,金先生不慎将装有现金及存折共计万元的皮包落在了西单商场四层厕所的洗手台上。
从不良行为、一般违法到犯罪的启示
![从不良行为、一般违法到犯罪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b41972f158fafab069dc02a3.png)
释放之后,仍不思悔改,在社会上游手好闲。 后来为了满足自己花天酒地的生活,和几个“朋友” 组成盗窃集团入室盗窃,后被公安机关抓获。经人 民法院审理,刘某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
材料中刘某的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四单元 第九课 一步之遥
名人名言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Hale Waihona Puke 小而不为。———《三国志》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第四单元 第九课 一步之遥
从不良行为、一般违法到犯罪 的启示
观看视频
第四单元 第九课 一步之遥
这个视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 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 事不注意,会造成大乱子。 它告诉有了不良行为如果 不及时改正,极有可能走 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第四单元 第九课 一步之遥
1、漫画中的少年是怎样一步步走上违法犯罪道的? 2、少年的经历给我们哪些警示?
第四单元 第九课 一步之遥
1、少年是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一 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2、警示:少年的行为说明中学生,从不 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再到严重违法犯 罪行为只有一步之遥。我们要防微渐, 有了不良行为要及时改正。
第四单元 第九课 一步之遥
案例分析
中学生刘某喜欢打游戏、上网,后来逐渐成瘾, 为了筹措上网的花费,多次在学校偷窃同学的自行 车卖掉换钱。结果被公安机关拘留。
9课一步之遥之里之堤,溃于蚁穴
![9课一步之遥之里之堤,溃于蚁穴](https://img.taocdn.com/s3/m/33b775cc89eb172ded63b7ac.png)
关键就在于看这个违 法行为是不是同时具备了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犯罪的基本特征是哪些?
见书87页下。
你来判判案
• 分析书中88页徐某的行为 是否违法?我们应吸取什 么教训?
资料提供:书中88页下面。
违法行为 情节 社会 违反的 危害 法律 性 一 般 违 法 行 为 严 重 违 法 行 为
例如
明辨是非:下面观点对吗?
• 1、偶尔做错一次是没关系 • 2、自己年龄还小,即使犯罪也 不会被判刑 • 3、大错不犯,犯点小错也没有 什么关系
你赞成吗?
• 见书96页:你赞成主人公的做
法吗?你有这样的经历吗?给我 们什么启发?
1、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2、本节课我有什么体会?
作业设计
想一想、做一做
看图4-9完成87页的探究
• • • • •
一、根据违犯的法律,违法行为可分为 1、行政违法行为: 2、民事违法行为: 3、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4、违宪行为
进入网吧
(不良行为)
损友 怂恿
吸毒
(一般违法) 满为 足了 毒获 瘾得 毒 资
贩毒 抢劫
(犯罪)
怎样判断一个违法行为 是不是犯罪呢?
欠债不还、拾物 民事违法 民事法 不还、拒不赡养 轻微 较小 行为 律法规 父母等 行政管 携带管制刀具屡教 行政违法 理法律 不改、偷窃、吸毒、 轻微 较小 行为 多次殴打他人等 法规 杀人、抢劫、盗窃、 犯罪行为 严重 大 刑法 贩毒、贪污等 违宪行为 宪法 强迫公民信仰某宗教
你来审一审
• 看89页图哪些属于什么违 法行为?
第九课
一步之遥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自学提纲
• 1、未成年人身上的不良行为有哪些?严 重不良行为有哪些?并说说他们的区别? • 2、根据违犯的法律,违法行为可分为? • 3、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可 分为? • 4、犯罪的基本特征? • 5、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的区别、联 系。 • 6、惩罚犯罪分子的目的、意义
八年级思品上册第九课一步之遥-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八年级思品上册第九课一步之遥-经典教学教辅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90ca7f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e.png)
《一步之遥》教学设计八年级思想品德(上)《一步之遥》是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我与别人的关系”两部分中“学法用法”“权利与义务”的教学内容而设置的,经过这一课帮助中先生逐渐构成顺应古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认识,能够学会在复杂社会条件下保存与发展。
学情分析:古代中先生虽然具备必然的法律认识,但是由于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思上还不成熟,存在“渴望独立与理想依赖”“心思闭锁与求得理解”的矛盾,认知发展程度和自我认识能力还不够完善,是人生旅程中遵法犯罪的高风险期。
而法律规范具有强制性属性,对这些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中先生讲授法律知识则必须充分考虑其可承受能力,选择怎样的实例比较合适,确真实备课中仔细探求。
前段工夫读过这么一句话:“教育最复杂的任务之一,就是把服从法律的强制性向教育孩子擅长动用本人的自在权力结合起来。
孩子只需不做有害于本人和别人的事,就该当让他们有行动的自在,不要硬去改变孩子的志愿。
要让孩子懂得,他们只需为别人提供达到目的的可能性,才能达到本人的目的。
——伊曼努尔•康德。
”我忽然有所领悟,教先生建立法律认识不能从枯燥的名词术语动手,这样只能引发先生的厌学情绪,从先生的实践需求出发才是讲授这一课的起点。
设计思绪:从先生的需求出发:1认知的需求:经过具体实例的分析,增长见识,促进心智的发展。
2技能学习和训练的需求:经过学习能够进步融入集体生活,促进先生集体生活的能力,学会与别人相处。
道德与法制教育的终极目标并不仅仅是培养道德高尚的人,道德高尚只是培养的目标之一,更多的精力该当让先生懂得这样的道理——只需为别人提供达到目的的可能性,才能达到本人的目的,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怎样做到“利人又利己”。
教育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不良行为有可能发展为犯罪,了解普通遵法与犯罪的区别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在社会生活中该当养成盲目遵法的良好习气,这是健康成长的需求,也是全面发展的需求,在情感上建立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有效兵器。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防微杜渐 过则无禅改优秀课件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防微杜渐 过则无禅改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7f6acfaf45b307e9719700.png)
阆中天宫乡中心 邓端
〔八年级上册〕
一个死刑犯的忏悔
刘明前往家属会见室和父母见最后一面。 华西都报:因为毒品,我眼前这个米的帅气男孩,曾经的足球尖子,就将走向人 生的终点。他说自己心里早有准备,但还放不下三件事:那封准备寄给父母的信只 写了一半,成年后没能与父母照张全家福,一年未来信的女友是否会来给他送行。 昨日早上7点30分,随着一阵“咣当〞的铁门响声,26岁的刘明〔化名〕走进了 讯问室。在椅子上坐定后,刘明点头笑了笑,想表现得轻松一些,但他已经预感到 将要面对的事情。 有人小声说:“没想到是看起来这么阳光的小伙子。〞如果不是因为义气沾染了 毒品,如果不是制造了数十公斤的毒品,他应该会走上更长久而阳光的人生路。
吸毒后 入不敷出就自学制毒 。 刘明记得第一次吸毒是20xx年。当时在一个酒吧,有人拿出K粉,每个人都吸了一口。朋友圈子里一直扮演着“讲义气大哥〞角色的刘明,抹不开面子,也跟着吸了一口。后来他就时常参与这样的聚会。在酒吧里,认识了同样吸毒的女友。渐渐入不敷出的刘明在与朋友的交谈中,接 触到一些制造毒品的方法和经过,“制毒在我的那个圈子里,被看作是一个可以炫耀的事情。〞 很快他在网上找到了制造冰毒的方法并开始实验。原材料价格不菲,刘明反复实验屡次都没有成功,投进了不少钱。但他一心想要制出毒品,“其实是为了钱和炫耀。〞如今在他看来,这样的理由已经显得太幼稚。
过了不到两个月,刘明就被抓获。经统计,在刘明的制 毒场内,共发现了两万多克毒品。昨日早上,刘明等来了最 高院的死刑复核裁定和执行死刑的命令。
据省高院统计,今年初至5月底,全省法院新收毒品案 件1300余件,同比上升15%。省高院要求,各级法院要在今 年的“禁毒日〞期间加强宣传力度。
• 7:30 • 对话记者 • 给父母的信只写完了一半 • 早上7点30分,坐在讯问室里的刘明,试图显得淡然一些。但对于人世,对于父母,他心中还
第9课 一步之遥--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第9课 一步之遥--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https://img.taocdn.com/s3/m/dbbc389fd0d233d4b14e6945.png)
(2)它是违法行为中的哪种违法行
为?应受到什么处罚?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 罚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故意损 毁路灯、邮筒、公用电话或者其他 公用设施,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五 十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违 法 行 为
违宪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违宪制裁 民事制裁 行政制裁
严重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刑事制裁 犯罪 思考:为什么要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 ①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 ①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基本 ②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 ②保障国家安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特征 ③为了遏制、教育犯罪分子,使其悬崖勒马, ③刑罚当罚性。(必然结果) ④震慑某些有不良动机的人。
用图来表示可以这样:
不良 诱惑 不良 行为 严重不 良行为 一般违 法行为
犯罪
材料1: 中学生李某和高某,平时学习不专心,一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 有空就练弹弓。他们趁晚上行人稀少的时候, 罚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故意损 偷偷地用弹弓射路灯,致使 12 盏路灯被毁坏。 公安机关给予这两位中学生警告处罚,并责令 毁路灯、邮筒、公用电话或者其他 其父母赔偿了全部经济损失。
公用设施,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五 公安机关为什么给两位中学生警告处罚, 十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并责令其父母赔偿了全部经济损失?
因为他们做了法律所禁止的,是一种违 法行为。
材料2:
在一小学,8名学生无故退学。经调查得知,8名学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 的家庭有足够的条件供应其子女上学,家长让子女退学 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 是为了让孩子外出打工挣钱。学校及镇教委多次做其家 长的工作让孩子复学,但未能成功。最后由镇政府依法 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 对8名学生强制执行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责令每位家长 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 督促孩子尽快返校,并处以 500元的罚款。
一步之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一步之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https://img.taocdn.com/s3/m/47d458d2524de518964b7d3b.png)
【行政违法行为】 1、含义:行政违法行为是指公民、法人或 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应由行政机关 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 行政法规包括:治安管理处罚法、交通 管理法规、税法、计划生育法规、城市管理 法规等。 2、裁决机关: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局、 质量监督局、环保局、交警大队等。常见的 行政违法行为:偷税漏税、交通肇事、扰乱 公共秩序等行为。 3、受到的制裁:行政制裁。
第四单元
第九课
一步之遥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第二层次:一般违法与犯罪
二: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类别
1、违法行为的含义: 法律规定应该做而不做的行为 (1) 法律规定不能做而去做的行为 (2) 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 违法行为的含义: 所禁止的行为。
如何避免违法行为发生?
凡是法律规定应当做的事,我们每个公民都应当依法履行; 凡是法律规定不能做的事,我们每个公民都坚决不能做。
案例五: 2001 年 6 月 13 日傍晚 6 时许,马某趁 本村14岁少女李某一人在家中,溜至李家对其进 行侮辱,遭李拼命反抗。马怕事后遭告发,遂用 一车轴狠压李颈部致其窒息,后来又用车轴猛力 戳击其双眼,致李某颅脑损伤身亡。
《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 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 致人重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 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事违法行为】 1、违犯刑法 2、裁决机关:人民法院。 3、受到的制裁:刑罚处罚。
违法行为的判断方法
【违宪行为】 1、含义:违犯宪法的行为。 2、举例: 非法剥夺他人合法选举权 强迫他人不得信仰宗教等 3、受到的制裁:违宪制裁。
和 社 会 危 害 程 度
( ) 根 据 违 法 情 节
防微杜渐
![防微杜渐](https://img.taocdn.com/s3/m/0d23be2a5727a5e9856a6181.png)
知识链接
提高法律意识、道德修养、 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克服 错误思想。如“因年龄小即 使犯罪也不会被判刑”、 “只要不犯大错误,犯点小 错误也没关系”。
故事续写
一个小男孩,小学时不思进取,到中学时已经 发展到门门功课不及格,而且沾染上不少恶习。一 次,因为偷钱被学校开除了。后来……
他结识了惯盗跟随他们到处游荡。等他回到家 中,父亲已被活活气死了,左邻右舍都纷纷指责 他,再后来,甚至没有一个人愿意理他。他…… 家庭的冷遇、人们的歧视,给他带来极大的 精神压力。然而,正是在这种压力下,他幡然悔 悟。从此,他刻苦学习,高中毕业时成绩已名列 前茅,入大学后更是发愤努力,直至成为母校的 首席医药教授。他就是著名的西班牙医学家拉桑 雅哥,因创立神经细胞学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左传· 宣公二年》 任何人都要犯错误,人从降生的那一天起,便不断地在 犯错误(小孩子的弄火伤手、吃东西、戏水等,都是一串犯错 误的过程),只有在不断地错误、不断地碰钉子的过程中,才 能逐渐懂得事情。 ——刘少奇:《人为什么犯错误?》 之。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焉,人皆见之。更之,人皆仰
好玩的?看 还是不看?
上述事实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不是一下子就变坏的。人的 堕落往往是从贪小便宜、小偷小摸等不良行为开始的。从小偷 小偷发展到大偷,从吸烟发展到吸毒,从吸毒到盗窃、抢劫, 从赌博到经济法罪和暴力犯罪等,是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大致 过程。因此,要从克服各种小缺点、小错误、坏习惯、坏作风 开始,防患于未然,把违法、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
———《论语》 浪子回头金不换。
——— 俗语
知错能改,知耻近乎勇, 是青少年应当拥有的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5、违法行为可分为一般违法和犯罪。关于一般 违法行为和犯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是违法行为,都应 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B、犯罪是违反刑法的严重违法行为,要受到 刑罚处罚,而一般违法行为只是违反了刑法以 外的法律法规 C、违法就是犯罪,犯罪也就是违法 D、一般违法和犯罪的界 限
根 据 违 法 情 节 和 社 会 危 害 程 度
一般违法行为
(情节轻微,对 社会危害性不 大。)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 处罚的行为。)
基本特征
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 一定违法。
区 别
社会危害 性 违法性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情节轻微,危害性不大 严重危害社会 违反刑法以外的法律
① ③
②
②
①②③中,哪个是不良行为,哪个是 一般违法行为,哪个行为是犯罪?
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有: 违法犯罪行为有:
沉迷于网吧 纠集他人结伙 偷窃 携带刀具拦截他人, 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 为,从一般违法到刑事犯罪, 只有一步之遥。如果经常犯小 错,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 就极有可能一步步地走向违法 犯罪的深渊。
第九课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树立正确、健康的生活态度。
•掌握预防不良行为的方法,培养明辨是非和分析问题的 能力 •了解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展过 程。掌握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概念,认识违 法犯罪的危害性。
)
违宪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对社会的危害性 较小 一般违法行为 •没有触犯刑法 •违法情节较轻微
刑事违法行为— •应受刑罚处罚 —犯罪 (严重违法) •触犯刑法
•严重危害社会
\
单项选择题。
1、下列行为属于严重不良行为的有( ) ①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②吸食、注射毒品 ③多次偷窃 ④校外实践活动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下列行为属于犯罪行为的是( ) A、中学生小张经常进入网吧 B、中学生小王在家不孝敬父母 C、小李骑车闯红灯 D、小赵贩卖海洛因
C
教师寄语
孩子们,你们正值花样年华, 你们是父母的骄傲、祖国的 希望,愿善与美和你们一生 相伴。 切记“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违法的含义:
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 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违法 要承担法律责任。
在我们的社会中还有哪些行 为属于违法行为? 杀人、抢劫他人财物、赌博、吸食、 注射毒品、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 制品、闯红灯、纠集他人结伙滋事, 扰乱治安等。
违法行为的分类
根 据 所 违 犯 的 法 律 分 类
是指违犯国家行政管理法律、 行政违法行为 法规的行为。
案例二:八年级学生赵某无心向学,多次手持刀具抢劫9名小 学生的财物,得赃款400多元。不久被公安机关抓获,人民法 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案例三:司机张某无视交通规则,当红灯亮起时,他驾车强 行闯红灯,被交警当场抓住,后被交警部门予以暂扣驾照3个 月和罚款300元的处罚。
上述三个案例中的行为各属于哪类违法行为? 应受到什么样的法律制裁?
民事违法行为 是指违犯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也称犯罪,是指触犯刑法的行为。 违宪行为 是指违犯宪法的行为。
下列案例各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1、工商登记干部对申请符合颁发工商执行 证的公民刁难不发。( 行政违法行为 )
2、堵住邻居的排水管道,不让雨水从自家 屋边流过,违反相邻权。( 民事违法行为 ) 3、A偷B家现金5万元,侵犯公民合法的财产 权。( 刑事违法行为 ) 4、干涉他人依法发表言论,违反宪法的言 论自由权等。( 违宪行为 )
违反刑法
应受处罚 承担刑法以外的法律责 应受刑罚处罚 性 任
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有着密切 联系:
的联系。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严重不良 行为已属违法行为,离犯罪仅有一步之遥。
案例一:上海一位18岁的女大学生在一家超市遭搜身后愤然 起诉。上海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在10日内登报向女大学 生赔礼道歉,并赔偿2.5万元精神损失费等费用。
违宪制裁是对违宪行为所实施的法律制裁。
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 察看、开除。 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拘留、劳动教养等。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害、返还财产、赔偿损 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刑事制裁
惩处犯罪分子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 权益不受侵害,保卫国家的的安全, 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另 一方面也是为了遏制、教育犯罪分 子,使其悬崖勒马,同时对某些有 不良动机的人也是一种震慑。
通过慧眼之旅后,大 家收获很多,让我们 来分享一下吧!
违 法 行 为 ( 定 义 分 类
社会青年刘某搭乘公共汽车不买 票,售票员验票时坚持让他补票, 他不但不补,还辱骂售票员。在遭 到周围乘客的谴责后,他竟动手打 人,使车内秩序混乱。后来司机将 车开到派出所,把刘某交给民警处 理。刘某的行为扰乱了公共秩序, 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 处罚法》,受到罚款和行政拘留的 处罚。
思考与讨论: 请同学们找找刘某 哪些行为是不妥的。
•案例一中超市的行为属民事违 法行为,应受到民事制裁。 •案例二中赵某的行为属刑事违 法行为,应受到刑事制裁。
•案例三中张某的行为属行政违 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制裁。
处罚 违宪制裁 行政制裁 民事制裁
违法犯罪行为要承担相应的 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制裁。根 据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性质,我 国规定了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 法律制裁的形式
D
D
3、下列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的是( A、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D、触犯刑法的行为
C
)
4、王某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开始小偷 小摸,后来发展到结伙抢劫,最后走上了犯罪道路。这说 明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的关系( ) A、都是一般违法行为 B、违法行为没有社会危害性 C、一般违法就是犯罪 D、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学习重点、难点:
•犯罪的基本特征 ;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违法犯罪 的发展过程。
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1、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 安;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2、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3、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强行索 要他人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4、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 品等;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 5、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 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动;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 6、多次偷窃; 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 7、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 8、吸食、注射毒品; 的不良行为。 9、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