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说
弗雷德里克森归纳的新公共行政的五个模型
![弗雷德里克森归纳的新公共行政的五个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34bcb39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e.png)
弗雷德里克森归纳的新公共行政的五个模型引言在现代公共管理领域,弗雷德里克森提出了新公共行政的五个模型,这些模型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对这五个模型进行深度分析,并探讨它们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第一模型:管理-治理转变弗雷德里克森的第一个模型是管理-治理转变。
在这个模型中,管理作为一种传统的行政方式逐渐转变为治理,强调的是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强调参与性和共治。
这个模型的重点是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和协作,实现了政府的公平和民主,赋予了公民更多的权利和责任。
在当今社会,政府不再是权力的唯一来源,而是要与其他社会组织、利益集团和个人进行合作,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模型:社会学习和演进第二个模型是社会学习和演进。
在这个模型中,公共管理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演进和学习。
政府和公共组织需要不断从实践中学习、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这个模型强调的是适应性和灵活性,政府和公共组织需要不断改进和调整自己的政策和行为,以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变化。
第三模型:治理网络第三个模型是治理网络。
在这个模型中,政府不再是单一的决策者,而是要与各种利益相关者形成一个多元的治理网络,共同解决各种公共问题。
这个模型强调的是协调和合作,政府需要与各种利益相关者进行对话和协商,形成共识并合作解决问题。
这种多元治理的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各种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形成合力,提高政府的决策效果和实施力度。
第四模型:市场和竞争第四个模型是市场和竞争。
在这个模型中,政府不再是一切的供给者,而是要与市场进行竞争和合作,在一定范围内引入市场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
这种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的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和期望。
第五模型:社区伙伴关系第五个模型是社区伙伴关系。
在这个模型中,政府要与社区形成紧密的伙伴关系,共同解决社区的问题。
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说
![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3778903967ec102de2bd8934.png)
生平简介
新公共行政
评价
启迪
对于这种建立在政治一行政二分法基础之上的公共行政学科的发展状况,新 公共行政学派极其不满。 他们指出,由于传统行政学的政治一行政二分法观念使行政学研究局限在一 个非常狭窄的领域内,尤其把研究焦点放在行政机关预算、人事、组织以及大量 其他的所谓“中性”问题上,相反却很少重视与社会、政治密切相关的政策制定 与政策分析等问题的研究,致使公共行政游离于社会政治现实之外,远远不能满 足解决社会问题、处理社会危机的需要。传统的公共行政研究事实上承认了现行 体制的合理性,忽视了政治因素对管理过程的影响,将丰富多彩的行政管理活动 简单化。 在新公共行政学看来,政治——行政二分法只是一种理论虚构,而在现实的 政治与行政的实践中,当代西方国家政治与行政相互渗透的事实证明,传统的政 治——行政二分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实际上国会、总统或其他政治机构对于政策 问题往往只是提供原则性目标,而具体的政策方案则是由行政机构及其行政人员 制定并通过行政机关人力、物力、财力规划而得以落实或实施的。
生平简介
新公共行政
评价
启迪
新公共行政学认为,民主行政、实现“社会公平”并不是空洞的伦理道德, 亦不是乌托邦的梦幻,它完全可以通过行政改革得以实现。因此,新公共行政学 派没有停留于理论的思辨和各种假说之中,他们以推动政府行政改革为己任,努 力寻求发展公共行政的良方,从而使新公共行政不仅是一种社会思潮,同时也逐 渐成为一种社会运动。 由此可见,新公共行政学者所理解和倡导的“社会公平”价值观,旨在通过 理论的应用、制度的设计以及政策的执行来促使人们都能够心悦诚服地生活,从 而达到美好的境界。 因此,新公共行政学倾向于抛弃传统的过于稳定的官僚组织体制,寻求具有 灵活性的行政组织结构或官僚组织形式。这样,分权、权力下放、项目、组织发 展、责任扩大、冲突和顾客至上是新公共行政学分析组织问题的一些基本概念。 新公共行政学对于社会公平的承诺蕴涵着一种更强大的行政或执行的政府,即汉 密尔顿所说的“执行机关的力量”,政府行政部门的政策制定力量日益被认识。 新公共行政管理不仅寻求有效地、经济地执行立法授权,而且寻求影响和执行那 些更一般地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政策。
5.3 弗雷德里克森与新公共行政学(终版)
![5.3 弗雷德里克森与新公共行政学(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599fdab0960590c69ec376ba.png)
提倡——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
社会公平的内涵 公平:收入与付出相符合、贡
献与报酬相一致、权利与义务 相对称,也就是责任权利相结 合。 使 其 得 到 社 会 意 义
社会公平:包含着对
包括组织设计、管理形 态在内的一系列价值取 向的选择。
提倡——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
社会公平的内涵
政府提供服务的平等性
社 会 公 平
的基本观点。
主要观点
弗雷德里克森与新公共行政学 1 2
3 4
批判——传统“效率至上”观 提倡——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 突破——传统政治行政二分法 重释——动态、开放的组织观
批判——传统“效率至上”观
批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统“效率至上”观
一、效率的两种类型 机械性效率:可以用具体数字表示的投入与产出之比率,强 调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的效 率观。 社会性效率:以社会价值观为目标,规范的予以衡量的效 率——新公共行政学的兴起。
Oy:比较对象的 收入 Iy:比较对象的 付出 Ox:个人收入 Ix:个人的付出
关心个人的收入和付出
收入:工资标准、奖金数量、工作成绩的认可等 付出:经验、用于工作的时间、精力和其他消耗
关心自己的收入及付出与别人的收入及付出 的关系
不仅关心个人努力所得到的绝对报酬量,而且还关心自己的报酬 量与别人报酬量之间的关系,即相对报酬量。
让最少受惠的社会成员获得最大利益,要改革社 会和经济的不公平状况,避免由于资产和财富不 均而导致社会中的较不利者不能有效行使他们那 一份与别人相同的影响力。
一种参与、影响政治过 程的公平机会 在机会平等的条件下职业和 地位向所有人开放 社会所有成员享有参与 政治的公平权利
弗雷德里克森
![弗雷德里克森](https://img.taocdn.com/s3/m/f54e2e200066f5335a8121a3.png)
⏹简评⏹1、理论方面的贡献⏹(1)其对公共行政意义与价值的关注超越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模式;⏹(2)使公共行政学摆脱了对政治学与管理的附庸地位,迈开了独立发展的步伐;⏹(3)它着眼于建立公共哲学,倡导行政民主,扩大了公共行政的研究范围;⏹(4)其对公共行政组织目标和意义的重新界定给公共行政组织理论赋予了一种规范性的基础,从而完善了公共行政组织理论的内容。
⏹2、对当代公共行政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减少层级节制、分权、参与、民主行政、对社会民众的需求作出积极回应以及面对面沟通等观念和主张,在美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的行政改革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弗雷德里克森生平⏹弗雷德里克森,是美国新公共行政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对传统公共行政思想⏹提出了激烈的批评,并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阐述了新公共行政学的基本思想。
⏹1977年曾当选为美国公共行政学会主席。
⏹其著作及学术论文主要有:《论新公共行政学》(1971年)、《社会公平和公共行政》(1974年)、《新公共行政学沿革》(1977年)和《新公共行政学》(1980年)等。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连续出现一系列社会、经济与政治危机,政府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说面临严峻挑战。
对此,西方行政学界做出了积极、有力的回应。
他们反观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固有缺陷,开始用全新的视角、全新的理性价值审视和研究公共行政的今天以及未来的发展,从而引发了新公共行政学运动,并形成了一个新的公共行政学流派——新公共行政学派。
⏹1968年,由沃尔多所发起,一群青年行政学者在锡拉丘兹大学(雪城大学)密诺布鲁克会场举行研讨会,会议的目标是弄清公共行政学的相关问题以及这个学科如何改变以迎接70年代的挑战。
该会议的召开视为新公共行政运动的开始和新公共行政学派的形成。
会议论文于1971年以《走向一种新公共行政学:明诺布鲁克观点》为书名出版,该书可以说是“新公共行政学”的宣言。
弗雷德里克森的新公共行政学
![弗雷德里克森的新公共行政学](https://img.taocdn.com/s3/m/99f7c4e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9.png)
中的责任与义务; ▪ 3. 社会公平强调公共行政管理的变革; ▪ 4. 社会公平强调对公众要求作出积极的回应而不是
以追求行政组织自身需要满足为目的; ▪ 5. 社会公平还强调在公共行政的教学与研究中更注
18
▪ (四)新公共行政学的组织理论(系统论观点)
▪ ▪ 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注重研究行政组织本身,特别是
研究政府内部的组织与管理,如预算、人事、编制等;
▪ 新公共行政学则把政府的内部行政管理置于次要地 位,它运用行政生态学的广阔视角去认识组织的运作和 对行政现象的分解。
▪ 公共行政组织中存在着分配过程、整合过程、边际 交换过程和社会情感过程这四种基本的运作过程:
10
▪ (2)传统公共行政的效率观以机械性效率为标准
来评估公共服务的绩效。 ▪ 这些行政学者被训练得如同专业的经济学家,专注
于成本利益分析。 ▪ (3)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过分迷信效率,造成了
长远性的缺乏效率并且已经明显地造成了更多的问题。
11
▪
新公共行政学者们认为,效率虽然在某种层次上
有其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公共问题的解决上却一筹莫展:
▪ (一)新公共行政学对传统公共行政学“效率至上”观 的反思和批判
▪
▪ 1、新公共行政学主张公共行政不仅仅是执行政策 的工具,而且还是对广大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决 定性影响的重要因素,它担负着广泛的社会责任。
8
▪ 新公共行政学采取解释学和批判理论的模式进行研
究,以期超越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所谓“理性模式”。
▪ 3. 让最少受惠的社会成员获得最大的利益,要改革 社会和经济的不公平状况,避免由于“资产和财富分布 上的不均等”而导致“社会中的较不利者”“不能有效 地行使他们那一份与别人相同的影响力。”
公共行政的精神
![公共行政的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9930d30f87c24028915fc3ee.png)
《公共行政的精神》作者H·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是新公共行政学派领军人物。
本书是他继《新公共行政》之后,在新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进一步阐述公共行政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著作。
全书从公共行政的本源——“公共性”谈起,对涉及公共行政领域的公正、公平、公民精神、行政自由裁量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指出当代公共行政在动荡的变革环境下,必须在政治、价值与伦理方面进行恰当的定位,从而构建公共行政官员所应遵循的价值规范与伦理准则,以建立现代民主政府,并确保政府治理的有效性。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作者在本书最后一章提出的公共行政的八条原理,值得每一位研究公共行政的专家、学者以及对公共行政感兴趣的读者加以研读与思考。
1. 治理、政治和公共20世纪60年代以来,传统公共行政学不断受到学术界的质疑,尤其是对官僚制以及效率至上观的反思与批判,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新公共行政学的观点,试图以一种新的行政理论解决政府出现的各种问题。
而公共行政的精神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它从美国公共行政的现实亟待解决的问题出发,从价值层面反思公共行政的趋向。
例如如何有效和平等地管理社会,公共行政应该更加关注信念、价值和习惯问题等。
1.1公共行政中的公共作者开篇首先探讨了公共行政中的公共的寓意。
通过对“公共”的含义以及有关公共行政中的公共问题的哲学的、经验的、和理论的观点回顾,讨论比较了社会科学中关于公共的五种观点:1、公共是利益集团(多元主义的观点);2、公共是理性选择者(公共选择的观点);3、公共是被代表者(立法的观点);4、公共是顾客(服务提供的观点);5、公共是公民。
之后提出了一个关于公共行政中的公共的一般性理论。
为了理论本身的发展和指导公共服务的实践需要,公共行政的公共理论必须是独特的,具有实践上的可操作性,还能促进公众的普遍利益,作者指出了公共理论的四个构成要件:1、宪法;2、品德崇高的公民;3、对集体的和非集体的公共的回应;4、乐善好施与爱心。
行政学大师弗雷德里克森治理理论
![行政学大师弗雷德里克森治理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4a2e531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4.png)
治理理论(Theories of Governance)·作者介绍: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教授(1934-)是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代表人物,曾任《公共行政理论与研究》杂志的主编,美国公共行政学会会长。
1987年起出任堪萨斯大学埃德·斯滕尼特聘教授之职。
此前,他还担任华盛顿大学校长十年,同时担任密苏里大学公共与社区服务学院院长,印第安纳大学公共与环境事务学院副院长等职。
自1991年以来,弗雷德里克森一直担任《公共行政研究与理论》(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ory)杂志的主编,并曾担任过美国公共行政学会的主席。
1990年获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和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学院全美联合会共同颁发的“杰出研究奖”。
1992年获美国公共行政学会为公共行政专业研究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颁发的“德怀特·沃尔多奖”。
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理论(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发展了社会公平理论,认为经济和效率不是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核心价值应是社会公平(social equity),主张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强调公共行政组织变革的终极目标是建立民生行政之模型,强调公共行政的顾客导向。
新公共行政学派对威尔逊以来的“政治—行政”二分法的观点进行了批评与唾弃。
他们认为,建立在这种二分法基础之上的公共行政研究局限在一个非常狭窄的领域——执行政策上,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政府机关预算、人事、编制等内部事务以及大量其他的所谓“中性”问题上,相反却很少重视与社会、政治密切相关的政策制定与政策分析等问题的研究,致使公共行政游离于社会现实之外,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问题、处理社会危机的需要。
新公共行政强调公共行政不能保持价值中立,应当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不仅要关注以经济的、有效的方式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更重要的是要把社会公平作为追求的价值目标。
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具体内容及意义
![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具体内容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a5a8b30b90d6c85ec3ac648.png)
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具体内容及意义弗雷德里克森著有《公共行政的精神》一书,该书是一主要阐述公共行政学的重要著作。
作为“新公共行政”的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森的正义观具有非常典型的特征:他认为“社会正义”是除了效率和经济之外的公共行政学的第三个规范性支柱,促使“社会公平成为公共行政的精神”。
弗雷德里克森直接从美国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和伦理学家约翰·罗尔斯的“作为公平的正义”思想体系中获取坚定的理论依据。
弗雷德里克森认为,在一个技术复杂的背景下公平地对公民进行回应要求具有原则性的思想和负责任的行动。
约翰·罗尔斯的《一种正义理论》可以提供指导。
弗氏认为,尽管罗尔斯意图为所有社会提供一种正义的理论,他的方法却特别适应于我们这样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社会。
罗尔斯认为,社会结构和社会政策应该这样建构:它们允许存在的任何不平等有利于社会地位低下的群体。
罗尔斯是通过以下方式得出这个结论的。
他认为,如果将我们当中的任何人至于一种“原始状态”而没有意识到我们在社会中所处的特定地位(其他事情除外),我们将选择这个原则作为建构社会结构和政策的指导。
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个原则,是因为如果我们最终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我们将希望社会按照这种方式建构起来。
罗尔斯利用我们自己的理性自利的本性,诱导我们与社会弱势群体站在同一立场并同情他们。
在美国,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的叙事从未真正被广大学者和实践者们当成是该领域合法化的叙事而接受。
新公共行政被一些人看成是进行范式转换的伟大尝试:一次失败的尝试。
”[5]不过,近年来的登哈特夫妇提出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新公共行政学的某些观点,新公共行政成为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想来源和概念基础的四个方面的内容之一。
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提出的“社会公平”观念,在公共行政学界起到了重要影响,但是,在美国公共行政实践界就没有那么大的影响了,而在大西洋彼岸的欧陆各国的行政改革中,却得到了高度的回响。
5.第十九本:公共行政的精神
![5.第十九本:公共行政的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bf437d52a8956bec0975e3ce.png)
《公共行政的精神》读书笔记一、作者简介H·乔治·弗雷德里克森(H. George Frederickson),美国当代著名公共行政学家、新公共行政学派领军人物,堪萨斯大学埃德温·斯滕尼公共行政专业特聘教授。
他曾担任东华盛顿大学校长、密苏里大学公共与社区服务学院院长和印第安纳大学公共与环境事务学院副院长,并曾任教于雪城大学、南加州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马里兰大学。
弗雷德里克森教授是美国著名公共行政学术期刊《公共行政研究与理论》(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的主编,并曾担任美国行政学会会长;著有《新公共行政》、《公共行政的精神》、《公共行政与社会正义》等多部享有盛誉的著作;1990年荣获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和全美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学院联合会共同颁发的杰出研究奖,1992年荣获美国公共行政学会颁发的德怀特·沃尔多奖。
二、写作背景1.时代背景20世纪60年代世界格局动荡,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为了解决出现的新的问题,人们的思想趋向寻求变革。
同时期的美国社会充满着激荡和变革的压力,黑人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反战运动、水门事件、能源危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风起云涌,这些问题从根本上使公众对政府丧失了信心。
在当时这些批判主要集中在:对于社会和组织的变革关注不够;过分信赖专业化和组织的能力,对于官僚体制的运作缺乏反思;对于公民的需要和要求、以及政治的回应性关注不够;对于政府和行政的作用盲目乐观。
2.学术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来,传统公共行政学不断受到学术界的质疑,尤其是对官僚制以及效率至上观的反思与批判,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新公共行政学的观点,试图以一种新的行政理论解决政府出现的各种问题,而公共行政的精神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它从美国公共行政的现实亟待解决的问题出发,从价值层面反思公共行政的趋向,例如如何有效和平等地管理社会,公共行政应该更加关注信念、价值和习惯问题。
《新公共行政》读书笔记
![《新公共行政》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78da6e5d1f34693daef3eb7.png)
《新公共行政》读书笔记弗雷德里克森个人简介H·乔治·弗雷德里克森,美国当代著名的公共行政学家、西方新公共行政学派的旗帜性人物。
他曾先后执教于雪城大学、南加州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和马里兰大学,还是堪萨斯大学埃德温·斯滕尼公共行政专业特聘教授。
在学术职务方面他曾担任美国公共行政学会会长、美国著名公共行政学术期刊杂志《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的主编。
在行政职务方面曾担任东华盛顿大学校长、密苏里大学公共与社区服务学院院长、印第安纳大学公共与环境事务学院副院长。
同时,也是《新公共行政》、《公共行政的精神》、《公共行政与社会正义》等多部享有盛誉的公共行政学专著的作者。
基于弗雷德里克森在公共行政学领域的卓越贡献,他于1990年荣获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和全美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学院联合会颁发的特别研究奖,于1992年荣获美国公共行政学会颁发的德怀特·沃尔多奖。
《新公共行政》是弗雷德里克森的扛鼎之作,这部著作最大的特色在于这是国内外首次对新公共行政思想进行总结和评价。
20世纪60年代,在动荡不安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科学,也面临着时代的挑战,学者们都在反思传统的公共行政,研究公共行政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远景,谋求变革与创新成为必然趋势。
弗氏在新公共行政的发展中一直起着核心的作用,他于1980年在总结了自己数十年对公共行政的思考的基础上,出版了《新公共行政》一书。
书中系统的阐述了新公共行政的理论,将一些新的理念和观点引入到公共行政中,其中社会公平就是新公共行政的一个核心理念。
弗氏的《新公共行政》对于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与理论借鉴意义。
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理论的核心观点(一)社会公平复合理论社会公平复合理论是弗氏新公共行政思想的重要内容,他以社会个体的公平问题作为理论原点,进而从更为广阔的视野进一步阐释公平理论。
弗氏认为社会公平包括单纯的个人公平、分部化的公平、集团的公平、机会的公平和代际之间的公平。
公共行政经典选读系列--6 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
![公共行政经典选读系列--6 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cebfbbf004a1b0717fd5dd67.png)
公平及其适用:关于《公共行政的精神》内容要点的一个思考一、写作背景成书于1997年的《公共行政的精神》是新公共行政学派代表人物乔治·弗雷德里克森(H .George Frederickson)的代表作之一。
新公共行政学派是对传统公共行政的反思与破解。
传统公共行政弊端饱受诟病,如对环境反应不足、滞后,对构建新的理论和观念无所作为,对社会和组织变革关注不够,过分信赖专业化和组织的能力,对官僚体制运作缺乏思考,对公民的需要和要求、以及政治回应性不够等等。
1968年,在公共行政学大师沃尔多(D.Waldo)的倡导下,一批年轻的公共行政学家在锡拉丘兹大学的明诺布鲁克中心召开专题会议,反思传统公共行政,并提出了一些新的主张,标志着新公共行政学派和行政理论的诞生。
新公共行政的历史性影响在于:1、公共行政的研究重点从组织理论、管理理论转移到政策的议题和政策的建议上;2、公共行政从单纯地强调效率和经济,到强调社会的公正;3、公共行政从价值中立到思考公共行政的价值和信仰问题;4、政府的伦理、诚信、责任问题成为公共行政强调的重点;5、变革而非成长成为公共行政重要的理论问题;6、有效率的公共行政是在主动参与的公民意识的网络中加以界定的;7、理性模型的正确性和官僚模型的有用性,受到质疑和批评;8、多元主义虽长期被用来解释权力运作,但是无法成为公共行政实践的标准。
《公共行政的精神》成书于20世纪末,它既是对传统公共行政弊端的反思,也是对流行语20世纪50年代左右的行为主义、多元主义的反思,更是对流行语20世纪80年代左右的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回应。
二、全书的脉络概括《公共行政的精神》本质上是一本关于价值的书。
传统公共行政关注两个问题,即在现有的资源下尽可能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和如何以最少的花费维持服务的水平两个问题,而弗雷德里克森认为还应该加上第三个问题,即这个服务能促进社会公平吗?这个问题是对传统公共行政工具理性的一种反思和破解。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思想述评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思想述评](https://img.taocdn.com/s3/m/ed69625083d049649a665848.png)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思想述评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教授是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提出的公共行政正义观具有非常典型的特征,他认为社会正义是效率和经济之外,公共行政学的第三个原则,促使“社会公平成为公共行政的精神”。
对乔治·弗雷德里克森的行政学思想及影响进行概述和讨论,并就我国的行政价值取向变革提出了一些看法。
标签: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平;行政1 相关背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了一系列社会危机,社会要求改革的呼声不断,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此,西方行政学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对此作出了积极有力的回应。
1968年在美国行政学家沃尔多的倡导下,32位年轻的行政学者聚集在美国纽约州雪城大学的明诺布鲁克会议中心,试图通过反思和总结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历程,探讨公共行政学发展所面临的問题,寻求公共行政的未来发展方向。
会议提出了“新公共行政学”。
新公共行政学提出了政府在公共行政过程中除了追求经济,效率外,更要考虑社会公平与社会责任。
2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的行政思想2.1 主张入世的公共行政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理论缺乏活力,完全脱离实际,完全建立在技术理性的基础之上,这样就使得行政学的视野十分狭窄,新公共行政学认为应当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与社会现实相关的问题上来,而不是那些理论与学术相关的问题。
其名言是“关心国防部,更关心国防”。
公共行政学的目的是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
2.2 对传统政治——行政二分法的突破十九世纪末,公共行政学的创始人、美国著名行政学家伍德罗.威尔逊提出将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剥离出来,成立一门独立的学科。
他认为政治的职能是制定政策,行政的职能是执行政策,首次提出了政治行政二分的思想。
随后,另一位著名行政学家古德诺将威尔逊思想系统化。
对于建立政治行政两分的公共行政学科的发展状况,以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教授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派是极其不满,他们认为传统的两分法观念把公共行政学研究局限在非常狭窄的领域内,远远不能满足解决社会问题、处理社会危机的需要。
第十四章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理论
![第十四章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95d6f7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7.png)
从实践方面来看,新公共行政学认为:
首先,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所强调的指挥统一、层 级节制等原则虽然促进了效率,但它们却面临着发 展的困境,而且由于社会的急剧变迁,传统公共行 政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已经无法承担 起社会责任,更缺乏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自然也 就无法有效地改善人民的生活。
其次,传统公共行政的效率观使得一些行政学研究者 以机械性效率为标准来评估公共服务的绩效,专注于 成本收益分析,导致了总体上的无效率,如PPB(计
划项目预算 )。
最后,传统公共行政过分迷信效率,造成了长远性的 缺乏效率并且已经明显地造成了很多问题,如 “水门 事件”。
总之,在新公共行政学看来,效率虽然在某种层次 上有其积极作用,但如果只考虑机械性的量化概念, 不顾及社会公平,其结果往往促使社会上的有组织 者、有权势者以及既得利益者受益最多,从而造成 社会的不公平。传统行政学强调的实现以较少的投 入换取较大的产出即经济与效率目标固然是公共行 政的价值追求与目标之一,但不应该是其核心价值 和惟一的终极价值。
新公共行政学者正是在伦理学和政治哲学意义上讨 论“公平”概念的。
新公共行政学派对社会公平的含义作了更为具体的解 释,赋予它作为核心价值的意义。弗雷德里克森在 《新公共行政学》指出:“社会公平包含着意味着对 包括组织设计和管理形态在内的一系列价值取向的选 择。 强调政府提供服务的平等性; 强调公共管理者在 决策和组织推行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 ;强调公共管理 的变革;强调对公众要求做出积极回应而不是以追求 行政组织自身需要满足为目的…”
新公共行政学对此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批判。
从理论上来看,传统公共行政学强调“效率至 上”,使个人则失去了自我反思与自我了解的意 识,缺乏创造精神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甚至造成 组织成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疏远与隔离,进而失 去了组织的社会价值与责任。
第三章 五、 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
![第三章 五、 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https://img.taocdn.com/s3/m/aeb911dab14e852458fb577c.png)
(1)分配过程 是指行政管理必须关心分配形式,必须依 据从公共行政项目中获得的效益来处理相 关群体中的人的物质和服务的分配问题, 并均衡各方面的利益。 成本-效用或成本-效益分析是试图理解分配 过程结果的主要技术。
(2)整合过程 是指通过权威层级来协调组织中成员的工 作过程,而其中每个成员都可看成是该层 级中扮演的角色,其各自的任务通过权威 层级联系在一起,目的在于建构一个有凝 聚力的有效实现目标的组织整体,并使它 的运行机制更有利于各种行政工作的研究 和开发。
(二)新公共行政学对传统行政学的 批判
1.对传统行政理论效率至上观的批判 (1)从理论上进行批判 传统公共行政学强调“效率至上”,强调非人性 化和客观化的所谓理性效率,促使组织对人与人 之间的互动采取机械式的控制,个人只是惯性地 服从并且专注于生产或工作过程,人与人之间则 变成了工具般地相互操纵,以追求有效率地完成 组织目标;而个人则失去了自我反思与自我了解 的意识,缺乏创造精神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甚至 造成组织成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疏远与隔离,进 而失去了组织的社会价值与责任。
弗雷德里克森的社会公平观: (1)行政人员并不是价值中立的,他们应 当致力于良好的政府管理和作为价值观和 原则的社会公平。 (2)新公共行政寻求变革,试图系统地变 革那些阻止社会公平的政策和结构。
(3)新公共行政对社会公平的承诺暗示着 一个强有力的行政和执行政府。 (4)更关注国防而不是国防部:关注行政 机构的人力需要,也关注整个社会的就业 需要;更多关注设计解决公共问题的替代 性措施而较少关注构建组织。
4.社会责任感
美国人生活的质量和稳定性取决于公务员 的辛勤工作。公务员不应当对公众的需求 漠不关心或一无所知。 公共管理者应当有道德意识。公务员应当 以公众利益为准绳,履行他们的誓言和民 事责任。通过公共服务的道德和民事责任 体现出其社会责任。
弗雷德里克森:论新公共行政学
![弗雷德里克森:论新公共行政学](https://img.taocdn.com/s3/m/aa100bffc8d376eeaeaa312d.png)
论新公共行政学弗雷德里克森乔治本文是关于新公共行政学的论文,我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它的风险性。
本文的首要目的是在明罗布鲁克新公共行政学会议上介绍我对新公共行政学的解释和综合概括。
本文的第二个目的在于说明我对新公共行政学的这种解释和综合概括与范围更为广泛的行政管理的思想和实践有何关系。
本文的第三个目的在于解释新公共行政学对于组织理论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以及后者对于前者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新”表现在织成的无论是哪一种事物,若对其贴上“新”的标签,都是有风险的事情。
在赋予观念、思想、概念、范例和理论以新的意义时,更具有双重的风险。
那些宣称有新思维的人往往把以前的思想看作是陈旧的或不成熟的,甚至看作是二者兼而有之的。
那些以前的思想的创始人则会做出防御性的反应,他们往往会说:“除了在早期思想外面包上一层新的词汇外,所谓的新思维实际上几乎没有新东西。
”因此,我接受这种防止误解的警告。
新公共行政学的基本构成成分是得到柏拉图、霍布斯、马基雅维里、汉密尔顿、杰斐逊和许多现代研究行为的科学家们承认的不管使用的多么旧。
布方面,而不一定表现在所使用的线方面,并且,“新”也表现在关于使用布的论点方面年版。
①来源: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学》,选自《论新公共行政学:明罗布鲁克观点》,弗兰克勒出版公司《论新公共行政马里尼编,钱德一、什么是新公共行政学公共行政学这块布的线是众所周知的。
赫伯特考夫曼简单地把这些线描述为对这样一些价值的追求:代议制政治中立权限和行政领导。
这些价值在不同的时期中分别受到最突出的强调。
代议制是杰克逊时代的杰作,最终的反应是强调中立权限和行政领导的改革运动。
现在,随着我们对代议制的新模式进行的研究,我们正在证明一种与这些价值相对立的观点。
有些人认为,公共行政的变化类似于在行政效率和政治反应之间进行的一种零和博奕。
行政效率方面的任何增加最重要的结果是导致政治反应的降低。
我们正在进入这样一个时期,政治反应将是以行政效率为代价换取来的。
浅论弗雷德里克森的新公共行政学思想
![浅论弗雷德里克森的新公共行政学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d82dc10002020740be1e9b14.png)
弗雷德里克森的新公共行政学思想Ⅰ. 弗雷德里克森的新公共行政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所谓新公共行政学是相对于传统公共行政学而言的。
传统公共行政学指的是以1887年美国的威尔逊发表的《公共行政之研究》和1900年古德诺出版的《政治与行政》为标志的,以政治与行政二分和韦伯的官僚制为理论基础的,以效率至上为追求目标的,在二战之前居于主流的行政学理论。
然而在二战结束之后,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社会、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迅猛发展,政府职能急剧膨胀,政府结构趋于臃肿和无效率;另一方面,科学研究的态度促使人类原有的终极信仰转变为对客观知识和工具理性的信仰,导致意义的沦丧,形成现代人内在的空虚感,促使人类社会更加功利化、世俗化;科技的发展还造成当代规范体系的混乱,原有的价值规范丧失权威,而新的价值规范尚未形成,于是便导致了现代人对价值的无所适从。
面对诸多领域的巨大变化,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再也无法有效的指导政府如何去解释和解决上述问题的出现。
因为传统行政学理论是实证科学的产物,它也就无法应付现代科技的发展所导致的诸多社会问题带来的危机。
但是同时,传统公共行政学陷入危机也为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创造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随着1968年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明诺布鲁克广场会议的召开和《明诺布鲁克——走向一种新公共行政学》论文集的出版、社会公平理论在全世界的兴起等一系列的事件的发生,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产生,并成为二战之后的主流行政学理论。
Ⅱ. 弗雷德里克森的新公共行政学思想创立的基点之所以称为新公共行政学,是因为该理论的创立是建立在对传统行政学理论的全面批判地的基础之上的。
最主要的是对传统公共行政学的重要理论基础进行的批判。
首先是政治与行政二分思想的批判。
严格说起来,自威尔逊和古德诺相继提出和完善政治与行政二分思想之后,就不断遭到行政学者的批判,诸如罗伯特〃达尔提出的“行政与行政二分所导致的三个问题”,赫伯特〃西蒙的“行政谚语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公共 行政学
6
弗雷德里克森的新公共行政思想集中体现在《论新公共行政学》一 文中。所谓“新公共行政学”是相对于“传统公共行政学(古典公共行 政学)”而言的。 在弗雷德里克森等人看来,传统公共行政学是指自威尔逊、古德诺 提出“政治、行政二分法”和马克斯·韦伯提出科层制组织制度以来到“ 二战”后60年代形成的一场新的公共行政运动之前的公共行政理论,而 新公共行政学则是指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产生的运用现象学方法 、本土方法论、符号互动论以及解释学和批判理论等新的研究方法并且 强调以公共行政的“公共”部分为研究重心的公共行政学理论。
生平简介
新公共行政
评价
启迪
新公共行政学力图摈弃传统行政的权威主义和以效率为中心的取向 ,而试图建立以公平为中心的民主行政。 新公共行政认为应当研究与动荡不安时代,与公众的日常生活和与 公共行政管理者实践相关的议题。它强调政治与行政的连续性,将道德 价值概念注入行政过程,将社会公平注入传统的经济与效率目标;强调 政府公平,对公众需要负责而不是对公共机构负责,以及公共项目应当 对决策和执行负责。它强调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相关控制、分权授权 、组织发展、顾客至上和民主工作环境。 新公共行政所倡导的价值观,如社会公平、代表制、回应性、参与 和社会责任等,推动了公共行政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它为新公共管理的 产生做了理论准备。
生平简介
新公共行政
评价
启迪
边际交换过程是指公共行政组织与其他相关组织及目标群体之间建立共生关 系的过程。与公共行政组织相关联的组织有立法机构、辅助参谋机构、上级行政 长官以及利益集团等。由于公共行政组织处于一种竞争的环境中,各级政府也有 相互依存的关系,它们都需要上述那些关联组织的支持。因此,边际交换过程不 仅要求由行政机构与立法机构的领导人发展共生关系,而且鼓励在各级政府之间 建立新型的关系,同时还要重视少数群体的参与,这样有利于缓和和减少相关群 体的社会冲突与挫折。
△ 曾任教于雪城大学、南加州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和马里兰大学。
△ 是美国著名公共行政学术期刊《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的主编。 △ 著有《新公共行政》、《公共行政的精神》等多部享有盛誉的公共行政 学专著。 △ 1990年荣获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和全美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学院联合会颁 发的特别研究奖。 △ 1992年荣获美国公共行政学会颁发的德怀特·沃尔多奖。
生平简介 新公共行政 评价 启迪
新公共行政学也称为新公共行政运动,是相对传统公共行政学而言 的,但是它也仅是在某些价值理念上与传统公共行政学有所区别,并且 也无法根本改变官僚制的管理体制。 新公共行政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批青年行政学者对传统行政 学提出挑战而形成的“新”理论。它强调公共行政学以公平与民主作为 目的及理论基础,主张政治与行政、事实与价值关联;重视人性和行政 伦理研究,倡导民主主义的行政模式以及灵活多样的行政体制研究。然 而,由于“新公共行政学”缺乏概念和理论上的连贯性,并未最终生根 立足,未能最终立足而取代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范式”。
生平简介
新公共行政
评价
启迪
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试图回答如下的两个问题中的一个问题:一是我 们如何在可供利用的资源的条件下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效率),或者 二是我们如何少花钱而保持特定的服务水平(经济)。 平? 新公共行政学则增加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种服务是否增加值中立的,他们应该担负起对 社会的责任,应当把出色的政府管理与社会公平作为一种新的公共行政 的基本原则、应履行的必要职责和应遵循的社会准则,而且社会公平这 一社会准则本身又赋予了新的公共行政以新的使命,即它有责任改革那 些在制度上、功能上、效果上妨碍社会公平的政策与影响实现社会公平 目标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换言之,新公共行政学的使命是对影响与削 弱社会公平、出色管理、经济的和有效率的各种因素和组织结构进行变 革。
生平简介
新公共行政
评价
启迪
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是把效率和经济作为公共行政的两个基本原则的。所谓效 率是指利用有限的资源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而所谓经济则是指花费更少的资金 保持和提高服务水平。 在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视野中,经济特别是效率无可置疑地是公共行政的出发 点和终极目标。 新公共行政学提出了与此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实现以较少的投入换取较 大的产出即经济和效率目标固然是公共行政的价值追求和目标之一,但决不是其 核心价值,更不是唯一的价值准则和终极目标。
生平简介
新公共行政
评价
启迪
“效率”是一个既十分重要又颇具歧义的概念。19世纪末期,效率 的特定意义只应用于工程方面,自20世纪初起,效率便开始应用于经济 界和企业界。由于政府资源的有限而且人民的需求日益增长,效率观念 也逐渐地在公共行政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 即使是在公共行政领域;人们对效率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如果将各种不 同的意见加以归纳,对效率的解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基本类型: 1.机械性效率:是指可以用具体数字表示的投入与产出之比率,它强调 的是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这种效率亦称 “技术效率”或“生 产效率”。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效率观大致就属于此类。 2.社会性效率:是指以社会价值观念为目标,规范地予以衡量的效率, 也就是说,效率必须与公共利益、个人价值、平等自由等价值目标结合 起来才有意义。新公共行政学的兴起即代表着这类效率观的发展。
生平简介
新公共行政
评价
启迪
对于这种建立在政治一行政二分法基础之上的公共行政学科的发展状况,新 公共行政学派极其不满。 他们指出,由于传统行政学的政治一行政二分法观念使行政学研究局限在一 个非常狭窄的领域内,尤其把研究焦点放在行政机关预算、人事、组织以及大量 其他的所谓“中性”问题上,相反却很少重视与社会、政治密切相关的政策制定 与政策分析等问题的研究,致使公共行政游离于社会政治现实之外,远远不能满 足解决社会问题、处理社会危机的需要。传统的公共行政研究事实上承认了现行 体制的合理性,忽视了政治因素对管理过程的影响,将丰富多彩的行政管理活动 简单化。 在新公共行政学看来,政治——行政二分法只是一种理论虚构,而在现实的 政治与行政的实践中,当代西方国家政治与行政相互渗透的事实证明,传统的政 治——行政二分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实际上国会、总统或其他政治机构对于政策 问题往往只是提供原则性目标,而具体的政策方案则是由行政机构及其行政人员 制定并通过行政机关人力、物力、财力规划而得以落实或实施的。
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说
新公共行 政理论
评价
生平 简介
启迪
生平简 介
3
H· 乔治· 弗雷德里克 森(H.George Frederickson)是 美国当代著名的公 共行政学家。 美国著名公共行政 学术期刊《公共行 政理论与实践》的 主编。
生平简介
新公共行政
评价
启迪
△ 美国当代著名的公共行政学家、西方新公共行政学派的领军人物,堪萨 斯大学埃德温·斯滕尼公共行政专业特聘教授。 △ 曾担任美国公共行政学会会长、东华盛顿大学校长、密苏里大学公共与 社区服务学院院长和印第安纳大学公共与环境事务学院副院长
生平简介
新公共行政
评价
启迪
新公共行政学主张,在民主社会中,对行政人员决策地位的认识应该采取积 极的态度,这样有助于提高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的自觉意识,即除在执行政策 中尽职尽责外,还应以主动的态度设计政策议程,并且善于运用自由裁量权来发 展公共政策,使政策能更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 因此,新公共行政学要求行政学的研究应该跳出政治——行政二分法的狭窄 视野,以更加开放的和广阔的行政系统观念来研究行政组织遇到的社会问题,不 仅研究行政组织的内部管理问题,而且要研究行政组织的外部管理问题。
社会情感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情感训练的过程,它也可以被视为行政管 理体制改革的一种基本工具,还可以被视为一种技术,例如敏感性训练以及组织 开发方法等。社会情感训练能使行政人员降低对权威层级的依赖,能接受各种风 险的挑战,也能对各方袭来的冲突采取宽容大度的态度以提高行政机构整体适应 各种社会环境的能力。
生平简介
新公共行政
评价
启迪
新公共行政学正是在不断地对传统公共行政的所谓“效率至上”原 则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公共行政学对传统公共行政 学的“效率至上”原则的反思和批评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的。 (1)从理论上来看,新公共行政学主张公共行政不仅仅是执行政策的 工具,而且还是对广大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重要因 素,它还担负着广泛的社会责任。
生平简介
新公共行政
评价
启迪
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注重研究行政组织本身,特别是研究政府内部的组织与管 理,如预算、人事、编制等,而新公共行政学则把政府的内部行政管理置于次要 地位,它运用行政生态学的广阔视角去认识组织的运作和对行政现象的分解。他 们认为,公共行政组织中存在着分配过程、整合过程、边际交换过程和社会情感 过程这四种基本的运作过程。 分配过程是指新的公共行政必须关心分配形式,必须依据从公共行政项目中 获得的效益来处理人的物质的和服务的分配问题,成本—效用分析和成本—效益 分析是其最常用的方法。 公共行政组织内部的权力、资金与利益的分配形式是组织理论的系统内容,由此 引发的分配过程的分析也必然和组织的决策方式联系在一起。 整合过程是指通过权威层级来协调组织中成员的工作的过程,而其中每个成 员都可以视为在该层级中扮演的角色,其各自的任务通过权威层级联系在一起, 整合的目的在于建构一个有凝聚力的、能够有效实现目标的组织整体,并使其运 行机制更加有利于各种行政任务的完成。
生平简介
新公共行政
评价
启迪
新公共行政学认为,民主行政、实现“社会公平”并不是空洞的伦理道德, 亦不是乌托邦的梦幻,它完全可以通过行政改革得以实现。因此,新公共行政学 派没有停留于理论的思辨和各种假说之中,他们以推动政府行政改革为己任,努 力寻求发展公共行政的良方,从而使新公共行政不仅是一种社会思潮,同时也逐 渐成为一种社会运动。 由此可见,新公共行政学者所理解和倡导的“社会公平”价值观,旨在通过 理论的应用、制度的设计以及政策的执行来促使人们都能够心悦诚服地生活,从 而达到美好的境界。 因此,新公共行政学倾向于抛弃传统的过于稳定的官僚组织体制,寻求具有 灵活性的行政组织结构或官僚组织形式。这样,分权、权力下放、项目、组织发 展、责任扩大、冲突和顾客至上是新公共行政学分析组织问题的一些基本概念。 新公共行政学对于社会公平的承诺蕴涵着一种更强大的行政或执行的政府,即汉 密尔顿所说的“执行机关的力量”,政府行政部门的政策制定力量日益被认识。 新公共行政管理不仅寻求有效地、经济地执行立法授权,而且寻求影响和执行那 些更一般地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