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大课堂寻找名人足迹
寻找名人足迹分解
![寻找名人足迹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c74dfd15cf84b9d528ea7ab6.png)
跳水女皇,创造了7年高敏时代
四川的张海迪——赖雨
写无 绚臂 烂书 人法 生家
胡
林
用
口
书
胡 林 的 字 画
这是一位大国总理流下的眼泪。这是用大声 的啼哭也无法取代的、发自心灵深处的心痛的泪。
“你们幸存活下来,就好好活下去!”
我 惦 记 记 你 , 我 惦 记 灾 区 所 有 的 孩 子 们 !
吴玉章: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马 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新中国教育的 开拓者,中国人民大学的创始人。1948年任华北大
学校长,1950年至1966年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钱学森:著名物理学家,被誉为 “航 天之父”、“火箭之王”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 人们习惯称她江姐,以表敬爱之情。
“我对四川人民很有感情”
中国首善,一个有灵魂的民营企业家——陈光标
1、 交流搜集的内容 2、交流搜集的经过 3、交流整理的资料 4、交流活动的感受
评一议
内容是否翔实; 选择事迹是否突出鲜明; 是否能展现这个名人的特色; 是否有自己对这个名人的客观评价。
实践活动延伸
1、以小组为形式,互相再精选材料,修改 自己的介绍文章。
邓萍,1908年生于自贡市凉高山的一个盐工 家庭 ,1926年底考入黄埔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 校, 彭德怀的亲密战友。在遵义战役前线指挥作 战时英勇牺牲,年仅27岁。
卢德铭(1905-1927)自贡沿滩区仲权镇人。我 党年轻的将才,英勇善战,屡立战功。秋收起义 的总指挥,为掩护后续部队,不幸中弹牺牲,年 仅22岁。
2、将整理后的文章收集在一起,以“寻找 名人的足迹”为主题办一次语文实践活动 的展板,大家共同浏览,并评选星级。
语文大课堂寻找名人足迹
![语文大课堂寻找名人足迹](https://img.taocdn.com/s3/m/9646278a8762caaedd33d4de.png)
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大课堂寻找名人的足迹》的教学设计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板桥乡波浪渠小学丁跃华教案背景:1、面向全体学生:五年级学生。
2、课时:一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1)利用学校图书馆、书店或互联网,还可以访问长辈、熟人来搜集需要的资料或线索,最好能搜集一些照片、印象、音像等方面的资料。
(2)动手制作图文并茂的手抄报(名人故事、名人名言)(3)各小组准备别具一格的汇报资料(故事、诗歌、快板)教学课题:通过搜集整理资料,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道德情操,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实践的能力。
教材分析:“寻找名人的足迹”是s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中的“语文大课堂”中的主题,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中华文化,它通过对历史上五位中华名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大书法家柳公权、传奇人物黄帝、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严谨治学的唐代高僧玄奘的事迹的记叙,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这次“语文大课堂”安排了以“寻找名人的足迹”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目的也在配合本单元学习内容的主题,引导学生表达对名人的崇敬、赞颂之情,并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学生在交流时要把文字讲述与图像展示结合起来,并以文字介绍为主,重点讲述名人的情况,教师将中华名人与家乡名人有机结合,使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通过学校图书馆(《宁夏古今名人故事》等书籍)、书店或互联网,还可以访问长辈、家长、熟人来搜集自己需要的资料或线索。
除了搜集有关的文字资料,最好搜集一些照片音像等方面的资料。
自己可以选择其中的典型事例,整理出一篇介绍这位名人的文章,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活动经历:调查了解、交流搜集内容---收集资料阶段、交流搜集经过搜集---展示评比阶段、交流内容---跟随名人(制作与写话结合)语文实践活动目的:1、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认识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上各个领域的名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情感。
寻找名人足迹(白雪0
![寻找名人足迹(白雪0](https://img.taocdn.com/s3/m/a0018561a98271fe910ef910.png)
钱学森பைடு நூலகம்
钱学森,男,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国 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 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 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 勋奖章获得者之一。曾任美国麻省理 工学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曾 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 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 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 重要职务。
钱学森
钱老一贯坚持把基础理论、技术科学、 应用技术统一起来的考虑专业教学的内容。 他提出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人— 机结合优势互补的长处。而大成智慧人才培 养的关键,还在于学生的品德与精神。因此 要靠伟大的科学精神和崇高品德的教育与熏 陶,要靠自觉地追求真理的兴趣与激情,要 靠人在与计算机优势互补中对知识的有效集 成与积累,要靠在社会实践中长期的锻炼, 才可能培养出真正高端的智慧人才。钱老高 度重视了哲学的意义:“一个科学家,他首 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人生观、宇宙观,必须 掌握一个研究科学的科学方法!这样,他才 能在任何时候都不致迷失道路;这样,他在 科学研究上的一切辛勤劳动,才不会白费, 才能真正对人类、对自己的祖国做出有益的 贡献。”
钱学森
《工程控制论》、 《物理力学讲义》、 《星际航行概论》、 《论系统工程》、 《关于思维科学》、 《论地理科学》、 《科学的艺术与艺 术的科学》、《论 人体科学与现代科 技》、《创建系统 学》、《论宏观建 筑与微观建筑》、 《论第六次产业革 命通信集》。
钱学森
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4年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学习。 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 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 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 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并从事火箭研究。 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当时一位美国海军的 一位高级将领金布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 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 不能让他离开。”因此钱学森受到美国政府迫害, 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
寻找名人足迹(马悦)
![寻找名人足迹(马悦)](https://img.taocdn.com/s3/m/efdc2756312b3169a451a416.png)
毛泽东 毛泽东的一言一行都透露 出一种非凡气质。在人们心 中,他是一位领袖、一位政 治家、一位军事家,又是一 位学者,一位诗人。毛泽东 是位伟人,他的气质具有感 人的魅力。
毛泽东 抗日战争开始后,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坚 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努力发动 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大 块的抗日根据地。这些抗日根据地大部分 是在华北山区,但也有的是在河北平原和 苏北平原。1938年10月,在中共扩大的 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指导原则。在抗日战争时 期,他发表 《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 《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1942年, 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纠正主观主义和 宗派主义,使全党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 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 相结合的基本方向,为夺取抗日战争和2.26— 1976.9.9),伟大的马克 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 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字润之。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 者和领导人。
毛泽东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 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 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 于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 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 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 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 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 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 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
毛泽东
毛泽东诗词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写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 桑。”这就是说,宇宙间无穷无尽 的事物都要经历产生--发展--消亡的 过程,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正 如恩格斯所说,“世界不是一成不 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 合”,人类社会同样是如此。沧海 与桑田总是更迭着的,新生也总是 战胜腐朽。正是“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一唱雄鸡天 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12fd7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0.png)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分析:这是一次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多种方式。
活动旨在深入研究第五单元的内容,拓展对中华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的了解。
通过搜集、整理和展示名人资料等活动形式,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动脑、动手、动笔、动口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课标要求五年级学生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研究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
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引导学生学会整理、汇总资料,并启发学生根据本组收集的名人资料,灵活选用独特的方式展示活动成果。
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书店或互联网等途径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2.以本次活动展示为契机,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3.围绕第五单元研究内容的主题,引导学生表达对名人的崇敬、赞颂之情,增强学生对名人的了解,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汇总、整理所收集到的名人图片、音像等资料,以独特的呈现方式编排活动。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编写教案、指导学生整理资料。
活动流程:一、揭示活动主题老师向学生们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并询问学生们是通过哪些途径去了解名人的。
二、明确活动要求1.出示活动展示的具体要求,包括向同学们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名人的情况,并展示搜集到的照片、音像等方面的资料,说一说搜集这些资料的途径和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
2.学生自读,明确活动展示要求。
三、展示活动成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成果展示。
展示内容包括中华伟人和文学家两个部分。
1.中华伟人:中心发言人整体汇报所搜集到的中华伟人的资料及搜集资料的途径和本小组的展示方式。
小组成员全员参与,汇报展示本组的活动成果。
教师针对学生的展示方式、汇报内容或伟人身上所具备的崇高精神品质等进行针对性地小结。
2.文学家:同样,中心发言人整体汇报文学家的资料及搜集资料的途径和本小组的展示方式。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百花园五 语文大课堂:寻找名人的足迹|语文S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百花园五 语文大课堂:寻找名人的足迹|语文S版](https://img.taocdn.com/s3/m/8d59ef4559eef8c75fbfb391.png)
《语文大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练朗读诗歌。
2.找出“诗眼”,借助注释,想象画面,体会诗人从不同方面表达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达到背诵。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找到诗眼,理解诗眼的基本概念,体会诗歌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自读自悟方面的学习能力,常常会在课堂上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来理解诗文内容,谈自己的认识。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我认为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应当以层层递进,注重对诗文的整体把握,反复诵读悟诗情为教学主线,紧紧抓住诗眼“愁”字,通过引导学生对诗中“月落”、“乌啼”、“寒霜”、“钟声”等景物的想象和体验,感受诗人的愁绪。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其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情引趣1.课件出示《村居》、《静夜思》配图,学生猜诗。
2.引导学生回顾这两首诗歌所表达情感:《村居》赏景喜爱之情、《静夜思》思乡之情。
3.相机引出本课主要内容:《枫桥夜泊》(板书)二、初读感知,体会意境。
1.检测预习成果【正字音】①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②根据学生检测情况,相机指导诗歌中易读错的字词音。
③学生再次完整朗读,巩固字音。
2.有节奏朗读①出示带节奏诗歌②指名朗读展示总结梳理: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
三、紧扣“诗眼”,想象悟情1.明确“诗眼”,体会诗境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愁绪满怀、孤独、凄凉、寂静)。
读《枫桥夜泊》,有人读出的是忧愁,有人读出的是寂寞,有人读出的是凄凉,也有人读出的是寂静。
古人写诗作词,都要反复推敲,以达到用字精妙,像诗中的这个“愁”字,精练传神、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就是诗词的“眼”。
2.紧扣“诗眼”,细悟诗意学习提示:紧扣“诗眼”,借助注释,想象画面,体会诗人从不同方面表达出的情感。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45a9d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d.png)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综合实践活动是现阶段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寻找名人的足迹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寻找名人足迹的过程中体验到不同的文化和历史。
活动起因这个活动可以由老师安排,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实践。
1.老师安排老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课程安排选择需要进行此次活动的学科,比如历史、地理、语文等。
同时,老师也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名人,让学生对该名人实地进行足迹寻找。
2.学生自组学生自组实践需要具备一些前期的准备,如确定活动目标、确定时间、确定名人等。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制定路线和方案。
这种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活动地点活动的地点可以选择与名人有关的地方,如名人居住的小区、名人所服务的单位、名人常去的咖啡馆等。
也可以选择与名人有关的历史遗迹、文化场所等。
活动流程1.准备工作:确定活动目标、确定路线、分组、了解名人故事等。
2.实地寻找:根据确定的路线,学生到达指定地点进行寻找。
可以通过询问当地居民、查找历史文献等方式,逐渐找出名人的足迹。
3.记录:在寻找过程中,学生需要记录下所见所闻,可以通过拍照、录音、写日记等方式记录下来,以备后续分析和总结。
4.归纳总结:回到学校后,学生需要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和分析,并进行归纳整理。
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展示,相互交流学习。
活动效果通过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学生可以获得许多收获。
首先,学生可以了解到名人的生平事迹,了解他们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其次,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感受历史和文化,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学生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最后,此类活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名人足迹寻找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能力。
寻找名人的足迹教学设计.docx
![寻找名人的足迹教学设计.docx](https://img.taocdn.com/s3/m/0067026e240c844769eaeec5.png)
《寻找名人的足迹》教学设计小学教师苗儿青青《寻找名人的足迹》教学设计活分析:是一次整合了、作、口交等多言践方式的合性学活,拓展了解中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通搜集、整理、展示名人料等活形式,提高学生取信息、理信息以及、手、笔、口的文合践能力。
活目:1、通次践活,引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整理料。
2、提高学生搜集和理信息的能力、面表达能力和口表达能力。
3、引学生表达名人的崇敬和之情。
活准:学生:以小位搜集、、整理所收集到的各种名人料,以独特的方式展示出来。
教:指学生整理料,教充料。
活流程:一、情境,板。
泱泱中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多少文人志士,有思想家、科学家、事家、文学家⋯⋯他像璀璨的晨星,装点着民族史的天空。
他家、祖国做出杰出献,他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富。
今天,我一起找名人的足迹。
二、分合作,探究主。
1、:前,我大家行了,把大家搜集的料行整理分类,于是形成了五个组。
请各组宣布自己组的名称。
歌曲组、绘画组、故事组、诗词组、名言组2、小组内交流资料,选派代表上台展示成果,教师巡视并做相关的指导。
三、全班汇报,展示成果。
(一)歌曲组1、学生用黑板展示歌曲的名称及歌曲赞颂的名人。
2、会唱的歌学生唱出来,不会唱的歌学生用录音机或播放器放出来。
3、教师进行补充并小结。
教师补充绣金匾等歌曲。
(二)诗词组1、师:古人说:“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一首首诗词是无数作者用心血凝聚成的大千世界,这些诗词反映了这些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质。
让我们用走进诗词的世界。
2、学生诵读自己搜集的诗词。
讨论、交流这些诗词表达的感情及从中感受到的作者的内心世界。
3、小结:诗词反映了诗人丰富的情感,有理想,有无奈,有欣喜,有悲伤,让这些美妙的诗词永远弥漫在我们心中,让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向前行!( 三) 名言组1、学生读分好类的名人名言,例如爱国名言。
2小结:历史上的名人,有的推动了历史的进程,有的弘扬了中华文明。
他们的一些言语深入人心,给我们深深的启迪。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语文百花园五 语文大课堂:寻找名人的足迹|语文S版 (共13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语文百花园五 语文大课堂:寻找名人的足迹|语文S版 (共1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3cb1d5676c66137ee061994.png)
黄帝
秦始皇
唐太宗李世民
范仲淹
武则天
包拯
文天祥Βιβλιοθήκη 郑成功在中华名族的发展史上, 涌现了多少名人啊!思想家、 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 当代英雄……他们就像颗颗璀 璨的星辰,装点着民族历史 的天空。
毛 泽 东
孙 中 山
孔 子
鲁 迅
雷 锋
张 衡
课外延伸
展示手抄报收集的古代 名人资料。
评比获奖,谈论收获
1、寻找文人名人足迹及 著作。
2、阅读名人作品,学习名 人的优秀品质。
——寻找名人足迹
新三字经(节选) 华夏史,似长河。五千年,豪杰多。 炎黄德,尧舜继。禹治水,周制礼。 秦始皇,四海一。汉武帝,托疆域。 唐太宗,贞观治。清康熙,多建树。 苏武节,骨铮铮。直谏镜,有魏征。 范仲淹,怀天下。宋包拯,助横霸。 岳家军,复河山。文天祥,寸心丹。 威家军,煨单寒。郑成功,复台湾。 举先贤,难尽说。如薪火,传不绝。
《寻找名人的足迹》教学反思
![《寻找名人的足迹》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3c3b402524de518964b7dff.png)
《寻找名人的足迹》教学反思这是一次整合了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多项语言实践方式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目的在于进一步围绕该单元课文的重点,拓展了解对中华文化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通过搜集、整理、展示名人资料等活动形式,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动脑、动手、动笔、动口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师重视学生全员参与,引导学生合作交流,精心准备汇报材料,有特色地汇报展示成果。
整个实践活动从读名人、议名人到学名人,师生不仅沐浴了名家思想的洗礼,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寻找名人的足迹》基于“寻找”。
课前,教师引导学生主要通过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来收集资料,因为它的便捷、全面、高效,为学生开启了知识的高速列车。
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为百度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快速有效地拓展知识,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形成冲击力,学生的感官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从而拨动起兴趣的心弦,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在“视”中感受形象美,在“听”中感受音韵美,在“想”中感受意境美。
既陶冶情操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分析能力,从而促进了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本节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
教师不是活动的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领导者,而且还要与学生共同探究实践的过程。
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活动中方法的指导以及交流形式和总结整合的指导。
在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多种技能。
课堂不是培养少数学生特长,同样要面向全体学生。
因此,除了从“激发兴趣”出发,“鼓励+赞赏”的教学理念是全员参与的重要保障,给予每一个学生自主活动的机会,鼓励每一个学生大胆展示自己,赞赏每一个学生的点滴所得,都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在活动中可以发现一些有组织能力的学生,一些有才艺的学生,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提高了综合素质。
本课利用百度辅助教学,实现了语文课堂的生动化,它不仅是语文教学的科学延伸,更是课内外语文学习活动相结合的最佳实践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20f63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67.png)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发掘名人的足迹,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
了解,并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活动内容
1. 活动前期
(1)教师介绍活动要求和流程,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名人。
(2)学生在网上或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选定名人的生平事迹、所处时代背景、经历等。
(3)进行调研,搜集名人的足迹相关资料,包括生前所住地、
旅行轨迹、重要场地等。
2. 实地探索
(1)学生在小组内将名人的足迹资料整合,制定实地探索计划,包括交通、住宿、景点等安排。
(2)利用周末或假期前往名人相关地点,实地考察。
学生要认
真观察场所的历史、地理、文化等特征,并结合名人的生平历程加
深对名人的了解。
(3)学生可以通过拍照、录音等方式收集证据。
3. 结束总结
(1)学生回到学校后,讨论并总结缺失的足迹资料。
(2)每个小组分享自己发现的足迹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见解和感悟,给其他组员提供启示或参考。
三、活动效果
通过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名人和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并将自己的思考、判断和发现分享给其他人,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
交流能力。
此外,学生还能够从活动中获得实际经验,提高团队协
作和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勇于探索和积极寻找的精神。
名人的足迹
![名人的足迹](https://img.taocdn.com/s3/m/bae7693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2.png)
名人的足迹第一篇:名人的足迹名人的足迹学生课前准备:1.利用网络、图书馆、报刊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并汇总、整理资料。
2.动手制作精美的名人档案,摘抄名人故事、名人语录等,书写读后感。
3.各小组准备别具一格的汇报材料。
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辈出的人才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增强学生对名人文化的积绽,陶冶道德情操。
2、培养学生的收集资料、汇报展示的能力3、追寻名人的足迹,激活成才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查阅资料、整理资料的兴趣,能自信地汇报出自己收集的成果。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课前准备的名人资料教学过程:(一)激情谈话,渗入活动。
1、谁是我们班小有名气的同学?(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理由)2、这些同学的确很优异,但仅仅在班级或学校里有名气。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是,我们淮海地区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被载入史册的名人。
上周,同学们收集了不少相关名人的资料。
老师想知道你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名人的?3、各小组协力制作了不同风格的汇报方式,请一展身手吧!(二)小组展示,各显神通。
1、第一小组出示课件(1)组长向同学们简要介绍近代英雄人物、革命领袖及他们的贡献。
(2)着重介绍周恩来(出示课件)学生甲:周恩来简介。
学生乙:周恩来总理热爱人民、勤政为民,他甘当人民公仆。
他曾经说过“应该像条牛一样努力奋斗”,“为人民服务而死”,学生丙:他为自己立下的座右铭是“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学生丁:周恩来有着卓越贡献,但功劳越大,他越是虚怀若谷。
他常说“我们每一个人,不管过去做了多少工作,现在担任什么职务,没有党和人民,就既不会有过去的成绩,也不会有今天的职务。
党和人民是伟大的,我们个人是渺小的”。
……组长:周恩来同志以其谦虚谨慎、广纳善策、平易近人、平等待人的风范,赢得了党内外由衷的信赖和爱戴,是中国共产党人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优良作风的最好榜样。
(3)教师评价2、第二小组展示科学家展示图(在百度图片里搜索出科学家的图片,……,彩印出来制作成展板向同学们汇报)(1)学生轮流介绍(2)教师评价3、第三小组用手抄报的形式收集古代名人资料。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ad87f5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0.png)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活动名称: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目的:通过参与者寻找名人的足迹,加深对名人事迹的认识和了解,体验历史名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增加参与者的历史文化素养和交流能力。
活动对象:初中学生活动时间:一个半天活动地点:市内名人故居、博物馆等历史场所活动流程:1. 组织成员集结(9:00-9:30)在指定地点组织参与者集结,进行简单的活动说明和分组。
2. 寻找名人的足迹(9:30-11:30)分组进入市内的名人故居、博物馆等历史场所,寻找历史名人的足迹,班级成员相互交流、发掘历史名人的故事和背景。
3. 分享发现与经验(11:30-12:00)活动结束后,班级成员进行经验交流和分享,分享自己发现的名人足迹、认识到的新知识和收获。
4. 回报学校和社会(下午)班级成员综合活动收获和体会,撰写心得体会,制作小型展板或宣传海报,回报学校和社会。
活动要求:1. 注意安全,活动期间听从指导。
2. 尊重历史场所、文物和名人。
3. 建立团队合作意识,珍惜机会认真探究。
4. 保持环境整洁,不乱扔垃圾。
活动评价: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感知历史文化的同时,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和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活动实行分组形式,使每个团队进行相互交流与协作,分享其发现和经验。
此外,活动通过学生们的参与和互动,增加了参与者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感,活动中,参与者学习了名人的风采,掌握了名人事迹,同时也体验到了历史文化的深度和魅力。
最后,通过回报学校和社会的形式,让学生们整理归纳所学,分享感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学生今后的人生增添更多亮丽色彩。
综合实践活动《寻觅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寻觅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0bc63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a.png)
综合实践活动《寻觅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活动背景综合实践活动《寻觅名人的足迹》旨在通过参观名人故居、墓地或相关场所,让学生亲身感受名人的生活与创作环境,提升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活动目标- 培养学生对名人的尊敬与崇拜的意识;- 激发学生对名人事迹的兴趣和好奇心;-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提升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和文化背景。
活动内容1. 名人故居参观:安排学生参观知名文学、艺术或历史名人的故居,了解他们的生平、创作及生活环境。
2. 名人墓地探访:组织学生前往名人的墓地,向他们致以敬意,并了解他们的贡献和影响。
3. 名人讲座或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或名人的亲属,对学生进行名人事迹介绍和交流互动。
4. 制作小组展板: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所选名人,设计制作展板,展示名人的成就与贡献。
5. 学生演讲分享:鼓励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名人,撰写演讲稿,向全校师生进行演讲并分享名人事迹。
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活动将在一周内的周末进行。
- 参与人员:全校师生。
- 地点安排:根据所选名人的相关场所确定。
- 物资准备:制作展板所需材料,演讲稿纸张等。
活动评估- 评估方式:通过学生的展板设计、演讲内容及表现进行评估。
- 评估标准:内容准确、表达流畅、创意独特、团队合作等。
注意事项1. 活动前请提前与名人故居、墓地或相关场所预约并确认参观时间。
2. 活动期间请确保学生的安全和秩序,做好人员统筹和安全管理工作。
希望此次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名人的足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通过此次活动,希望能够培养学生对名人的崇拜与敬意,以及对艺术与文化的欣赏与理解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b63824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5.png)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名人的
事迹和贡献,不断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
的勇气、毅力和探索精神。
二、活动内容
1. 活动前期准备
(1)确定活动地点和时间:选择和名人相关的历史场所和时间,比如名人故居、纪念堂、博物馆等。
(2)组织学生学习名人的生平事迹:为活动做前期准备,老师
应该带领学生学习名人的生平事迹,对名人的重要贡献、爱国精神
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
(3)制定活动任务:老师应该为学生制定活动任务,明确框架
和目标,并确保所有学生都有明确的任务。
(4)安排活动日程:定好时间和地点后,老师应该安排好活动
日程,确保所有环节顺畅无误。
2. 活动实施
(1)到访名人故居:选择经过历史性事件的名人故居,让学生
感受名人生活的真实情况。
(2)参观名人博物馆:参观名人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让
学生了解名人的具体成就和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大课堂寻找名人足迹
语文实践活动目的:
1、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认识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上各个领域的名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情感。
2、培养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搜集、汇总、整理资料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搜集自己最想了解的名人的资料。
实践活动过程:
三、交流搜集内容。
1、同学们,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涌现了多少名人啊!他们像璀璨的星辰,装点着民族历史的天空。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搜集、整理,你能告诉大家你今天想为大家介绍的这位名人是谁?并用几句简洁的话语来为大家描述他。
2、同学发言之后,大家评议,谁介绍的语言最精炼,最能让大家了解这位名人的特点。
(此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后学会抓重点,提炼精华,而不是面面俱到。
)
四、交流搜集经过。
1、以四人一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搜寻这位名人的事迹资料采取了哪些途径。
(图书馆、书店、互联网、询问长辈、直接采访等。
)
(此举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拓宽搜集平台和途径。
)
2、在你搜集资料过程中用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或有没有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教师总结:过程是艰难的,也是快乐的,回头看,我们要好好珍惜,更要吸取经验,以免下次出现同样的问题,在积累和反思中成长。
3、请同学介绍自己是用以什么方式来整理搜集来的资料的。
(普通文本,剪贴报,小报,电子版ppt等)
五、交流搜集内容
1、先在组内交流,每个人将自己整理的资料向大家介绍。
2、各组选出最有特色的在全班汇报。
3、大家评议,
内容是否翔实;
选择事迹是否突出鲜明;
是否能展现这个名人的特色;
是否有自己对这个名人的客观评价。
六、师生交流如何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成介绍这位名人的文章。
1、以21---25课为例,想一想,这些传记类的文章,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人物的精神气质,使主人公成为独特的“这一个”,而不是千人一面。
(2)将史料的真实性与描写的生动性有机结合,力求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换言之,要有文学性。
(3)择要介绍,不必面面俱到。
可以介绍人物的主要贡献,成长经历,所受影响。
生平经历,(或取一个截面)只要能突出主题就行。
2、以小组为形式,互相再精选材料。
作业:将整理后的文章放在班里的名人网站上,大家共同浏览,并评选星级。
一、教学“语文大课堂”。
1.激发参与热情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涌现了多少名人啊!看——(多媒体出示名人肖像)他们就像颗颗璀璨的星辰,装点着民族历史的天空。
2.小组内讨论:你知道哪些中华名人?你的家乡有哪些名人?你最想了解哪一位?你已经了解他哪些方面的情况,还想了解他哪些方面?你打算通过什么方式去了解?
3.介绍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4.布置任务:寻找名人的足迹。
收集、整理的时间为十天,可以是个人收集,也可以是小组分工收集后集中整理。
十天后向同学们介绍你了解的名人的情况,并展示自己收集的照片、音像等方面资料,说说你搜集这些资料的途径好方法。
可以有以下专题:名人档案、名人故事、名人足迹。
5.交流活动成果。
交流的方式:口头交际。
可先在小组内,再选代表在全班进行。
交流的内容有:
△你了解到的名人的情况(档案、故事、足迹……);
△你搜集到的名人照片、音像等方面资料(可用“名人肖像”为小题目,展现名人的音容笑貌);
△你获取名人资料途径的好方法。
交流好似最后把文字的讲述和图像展示结合起来,并以文字介绍为主,重点讲述名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