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助式教学"为模式改革运动生理学教学
“先学后教,自主互助”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先学后教,自主互助”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ac3224392af90242a895e554.png)
1 “ 新”—— 新颖 的教学设 计
起完成这些动作 , 同时告知学生 , 及 时 向 教 师 提 问 不 了解 的 动 作 ,
只有 在 工 作 中做 好 充 分 的 准 备 , 根 据 学 生 不 同 的 兴 趣 爱 好 来 让 教 师 再 进 行 讲 解 , 而 有 一 些 学生 会在 自主 练 习 阶 段 将 自己 的疑 制 定 相应 的教 学 模 式 , 进行 不 同的 课 堂 活 动 才可 以 彻 底 落 实 好 “ 先 惑 进 行 提 问 , 这 样 可 以 使 学 生 提 高 学 习效 率 。 学后教 , 自主 互 助 ” 课堂教学的方针 。 2 . 2引 导学 生 “ 讨论”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 学生 小 组 讨 论 也 是 重 要 的 学 习 环 节 , 本环 节 中 要尽 可 能 为 每 个 学 生提 供 发 言 的 机会 , 鼓 励 不 善 言 谈 的学 生 ,
这 样 的 氛 围 下学 生 在 学 习 中 体 会 的 学 习 的 乐 趣 , 更 加 喜 爱体 育这 门学科 , 逐 步 树 立 终 身 学 习 的 目标 。
1. 3 转 变学 法让 学 生 “ 体 ”动起 来
习, 体 验 技 能 的获 得 过 程 及 运 动带 给 身 体 和 心 灵 的愉 悦 感 。 好 的 学
入手 , 能 够 学 会 控 制 自 己身 体 姿 势 、 提 高 身 体 灵活 性 协 调 性 。 可 以
充 分 利 用 当 下 最 流 行 的音 乐 比 如江 南s t y l e 、 利 用 同 学们 喜 爱 的工
小组的代表 , 在 学 习 讨 论 中让 听 者 心 服 口服 , 让听者想听 、 爱 听 并
2 01 5年 ( 第 5 卷 )第 0 6期
合作学习在运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在运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6bfa0acf524ccbff12184b7.png)
一
1 — 92
合理划分小组。 合作小组的组建, 既要依据学生
共 同的兴趣 、 特长等个性倾 向, 也要考虑学生个 性差异 ,让每个 学生在小组中都能发挥独特的 作用 , 到扬长避短 , 尽其 才 , 小组 合作学 做 人 使 习互动增值 , 补共效 。3 . 充分发挥教师的 互 .3 2 主导作用 。合作 ” “ 不等于单纯 的小组讨论 , 也不 等于简单的互助式学习 , 教师的作用必须充分 发挥 , 了合作前的分组和对合作的评价外 , 除 合 作学习过程 中也少不了教师的适时引导 。教师 对于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 发现 ,并根据具体情况集 中解决或个别进行辅 导 。 .4 3 . 对合作学习的评 价要全面、 2 客观 , 多给 予激励。合作学习偏要有一个 目 标评价体系做
为一个学 期或学 年的学 习单 位 。1 . .2阶段分 学 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 2 组。 阶段性的小组持续 的时间 比较短 , 只在 一般 3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中常见的问题 与策略 合作学 习是 为了提高学生 的学 习效果 , 更 个教学单元教学 中采用 , 一旦单元教学结束 , 标 培养学生团结 协作精 小组也随之解散 , 让学生成为课 堂的主体 , 加强 加有效 地实现学习 目 , 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 ,培养学生 良 的合 作精 神与能力 , 好 以达到相互学习, 同提高的 目的的 共 神, 改善了人际关 系。 . 3 1 . 灵活分组。 活分组 种学习方式 ,但在具体 的实施 中也出现 了一 2 灵 的联 系与渗透。 合作 的形式是丰富多采的, 而培 与阶段分组 相似, 效果相同 , 不同的是持续 时间 些问题。 养学 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 能力是合作 的前提 , 更短 , 仅在一节课 中出现 , 随之即被 解散 。 31 见 的问题 .常
“互助式”训练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互助式”训练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8063e4f3f705cc17552709bb.png)
“互助式”训练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作者:杨建廷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年第05期一、“互助式训练法”的教学原则1. 培养兴趣和锻炼习惯的原则。
要想让学生们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是学校体育教育要达到的重要目标。
因为学生只有真正地养成习惯,他们才能自觉地坚持锻炼,才能切实地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也只有这样才会使体育锻炼成为他们未来生活中一个不可合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原则。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十分关注和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和学生的情感体验,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从有利于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需要出发,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展现学生的个性与特性,从而充分调动学生进行体育项目学习的自觉自愿性。
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选择自己所喜爱的方式方法和环境条件进行主动学习和锻炼,既丰富了多彩的文化生活,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满足了学生对个性与特性发展的诉求。
3. 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原则。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不同性别、个性、学习能力、身体素质水平等条件以及教学条件与进程,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二、互助式训练法的教学形式与程序1. 分组。
在教学前进行,分组方式一种是按学生已有住宿寝室进行分组,5~8人为一组,教师协助与引导进行,由技术优良和有一定组织能力者任小组长,也可由学生推举或自荐,教师应注意不要让各方面条件不太好的学生找不到组,要引导其积极加入人数少的组。
2. 互助式训练法在教学进程中的运用。
在教学中,教师先组织大家一起进行探究式学习训练,将基本内容讲解示范完毕,此段时间不超过一次课的一半时间,学生即分组训练。
各小组在教师可视范围内自定场地学习训练,教师轮番巡视与解惑,亦可参与小组讨论与训练,主要由小组长组织该小组的互助学习进程和方式方法。
3. 检查与总结。
教师在分组训练中进行检查和参与小组讨论、解惑,及时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平等身份与口气进行,不要当裁判和领导,应以建议或疑问引导的方式方法,以免回归成教师主导课。
浅谈互助合作式教学在小学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互助合作式教学在小学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b39706eb0508763231121240.png)
浅谈互助合作式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专题发言在21世纪的体育教学中,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正确引导,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落后阻碍着新时代的教育,多学生的心理、生理以及个性的和谐发展有不利影响。
所以现阶段,我国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要有合作、自主、探究的特点,这些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同时还是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这种理念的前提下,要求消除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出的机械训练的弊端,以及强调学生的接受能力的观念,要从根本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合作探究、亲身实践、主动参与,这样学生方式的变革才会得以实现,因此研究和探索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互助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互助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互助合作式学习的优势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有利于放大学生的智力,让学生的思维产生共振,使得学习效益有所提高。
在这种互助合作式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克服一些小问题小困难,同学之间互相启发、评价、激励,取长补短,另外在课堂上,学生之间还可以交流各自的信息,达到共享资源的目的。
在体育教学中,老师还可以因材施教,对于身体素质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进行教学,让同学练习一些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可以把有着相同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的同学分为一组进行学习,同学之间可以进行更好的交流,老师也可以深入到小组内部进行教学,学生会得到更多的机会来施展自己的强项,有更多的发言权,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向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使得班级教学制下教学的局限性得到弥补。
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运用这种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得学生的交往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尽情的创新,对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养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因此应该大力提倡体育教学中的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并且进行广泛使用。
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互助学习(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互助学习(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cf5b45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8.png)
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互助学习第一篇范文: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互助学习本文以初中体育教学为背景,探讨了课堂互助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互助学习理论,结合实际教学案例,阐述了互助学习对提高初中生体育技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同时,提出了实施课堂互助学习的策略和建议,为初中体育教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在当今社会,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人们逐渐意识到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课堂教学在这一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互助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将互助学习应用于初中体育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堂互助学习理论互助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互动。
互助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性过程,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共同构建知识体系。
在体育教学中,互助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团队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教学案例分析以我国某初中学校的篮球教学为例,探讨课堂互助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相互协作,完成篮球技能的学习。
在小组内,学生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如组织者、执行者、观察者等,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互助学习,学生不仅提高了篮球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1.提高篮球技能:在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实践和反思,逐步掌握了篮球基本技能。
例如,在投篮教学中,学生相互观摩、交流,探讨投篮技巧,从而提高投篮命中率。
2.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篮球是一项团队运动,学生在互助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协作、沟通,共同完成任务。
例如,在防守教学中,学生需要密切配合,分工合作,才能有效地阻止对方进攻。
互助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互助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c8b8dd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a.png)
互助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教师作为课堂中的引导者,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责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为学生传授知识,从而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但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时间是有限的,并不可能完全尽善尽美的去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
采用互助教学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充分的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中。
帮助教师增强体育课堂中的活力,让小学生更充分的去感知体育课堂中的乐趣。
关键词:互助教学法;小学体育;应用方式互助教学法是当前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体育课堂中应用,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并且能够在玩的过程中去学习教师所传达的知识。
有利于在课堂中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助学习指的是上学让学生主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参与到班级活动中从而去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教学目标。
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只起到主导作用,而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整体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1互助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必要性1.1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新课改的提出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
而互助教学法的应用刚好能够符合这一要求,在课堂中学生能够与其他学生互帮互助、互相成长与进步。
这改变了传统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教师在课堂中只起到组织者和配合者的作用。
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进来,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2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心理年龄比较小,所以他们对于性别等因素其实并没有明显的区分。
并且小学阶段的学生天生就比较单纯和活泼,他们对于其他同学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展开互助式教学活动能够达到互相帮助的效果。
并且有些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教师的权威性,不太愿意与教师主动的去沟通和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同学的意见和帮助就能够发挥极大的效用。
1.3能够满足学生被需要的心理小学生虽然身体素质虽然远远达不到成人的水平,但是小学生在学校实践活动中,还是希望能够得到他人认可。
互助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及实践运用
![互助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及实践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a68340b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78.png)
互助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及实践运用摘要:随着我国体育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进步,互助教学法越来越受到小学体育教师们的重视。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很难满足现如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互助教学法作为一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新颖教学方式,对于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效果起到了极佳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来详细探讨互助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实践应用,希望能对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长远发展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
关键词:互助教学法;小学体育;相互合作引言:小学生由于其生理年龄原因普遍活泼好动,并且乐于参加各种活动,尤其是和其他小伙伴共同参与。
互助教学法是进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优秀方法之一。
在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互助合作,能使教学效果提升一个台阶。
随着教育部下达的“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互助教学法已经被很多小学体育教师运用到体育教学之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果。
一、互助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采用互助教学模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还能帮助其不断突破自我,从而更好地掌握基础运动技能。
教师通过互助教学法结合班级里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具有针对性地教学,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改正自身的错误,然后通过针对性学习来最大化课堂教学效果。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会使学生的学习状态长期处于被动,很难激发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而运用互助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能纠正以上教学方法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可以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运动技能水平,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二、互助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互助监督相互合作实行互助教学法的基本条件就是团队之中各个成员精诚协作,小学体育教师应当以学生的优缺点、学习能力以及身体素质为分组依据,将本班学生分成若干个比赛小组,并且组织学生进行友谊赛。
体育比赛具有很高的竞技性,学生如果想在比赛中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就要拒绝偷懒并刻苦练习。
关于互助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互助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e80e0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e.png)
关于互助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关键词:互助教学法;小学体育教学;团队精神引言: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也是未来的希望。
因此,对于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不可忽视的,除了需要文化教育还应该重视体育教育,因为少年强,则国强。
一个民族要想真正的强大身体素质要摆在首位。
体育课作为院校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都有着严格要求。
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互助式”体育教学方法可以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热爱运动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
一、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采取互助教学法的作用互助式教学法的作用就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并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体育细胞,与学生的思维产生共鸣,提高学习效率。
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身体素质与兴趣不同的学生,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教学,让学生多练习一些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将具有相同身体素质和兴趣的学生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授课,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激励、扬长避短,克服一些小问题和困难。
而教师也可以深入到小组中进行教学,学生会得到更多的机会来展示自己的优势,有更多的发言权,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向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制度下的局限性。
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运这采用种互助合作的学习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提倡并广泛应用互助合作的学习模式。
二、互助式教学法运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一)设立小组长针对小学生的自主控制能力较弱、专注性缺乏等情况,休育教师必须确立组员负责制,在一个班级内设小组长一名,统一领导各班级学生协作学习。
但如果互助学习小组不能统一领导,将会造成教学工作的严重分散。
所以,为了能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体育运动的机会,教师需要挑选出身体素质能力较优秀的学生担任学习小组负责人,同时也要正确培养小组长的领导权威。
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小组体育活动种,让学生感受到团队的力量远远高于个人力量,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核心竞争力。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互助式教学法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互助式教学法](https://img.taocdn.com/s3/m/4c8766affd0a79563c1e725c.png)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互助式教学法【摘要】“互助式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为了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教师利用互助式学习教学,让学生在一起学习和探讨,通过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互助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还可以从同伴身上获取知识,使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最佳化。
下面本人浅谈一下互助式学习在优化生物课堂教学方面的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生物;互助式教学法1.互助式学习的生物教学模式“互助式学习”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实施需要借助和应用一定的具体方法和载体,本人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采用了以下模式:1.1互助式学习分组的方法。
根据南县六中为普通高中的实际情况,生物互助式学习的分组方法一般采用差异分组,即小组内各成员间要有性别、学习成绩和能力方面的差异,并兼顾家庭、性格、脾气等差异,使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每个小组都是全班的缩影。
组内差异为互助合作提供了可能,而组间相同的起点又为保证全班各小组间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互助小组的人数为6至8人(据每班学生人数而定),教师可以从2人或4人相邻同学互助学习开始,循序渐进,取得经验后再深化发展。
1.2互助式学习的要求。
教师要明确小组互助式学习的程序和规则,如小组内要有分工,人尽其才,安排好组内角色(如:组长、主持人、记录员等),学生每讨论一次,角色互换一次,让学生都有充当不同角色的机会,实现小组角色的互相依赖,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首先教师全班集中讲授,分配小组任务,然后要求学生在讨论前一定要独立思考,最后学生通过相互探讨和总结来到达最佳学习效果。
如学习“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一课时,可安排互助小组讨论会,来完成免疫学在免疫预防、免疫治疗、器官移植的应用。
1.3互助式学习的步骤。
步骤如下:教师情景导入----分层次展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小组记录、汇报和补充----教师点评。
如我讲“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时,针对艾滋病这一知识点,互助式学习的步骤如下:⑴分组、组内角色定位和任务范围。
互助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互助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76a12c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2.png)
互助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互助教学法是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一种新教学方法,指的是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作为一个整体,不断的将同学们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在不断地练习中形成一种默契的合作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将互助教学法运用到小学体育教学当中,能够有效地协助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个人素质得到整体的提升。
关键词:互助教学法;小学体育;运用互助教学法,指的是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学习方式,互助教学法在许多课程中都,尤其适用于体育教学上。
教师将学生作为一个主体来进行引导、组织和控制,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合作去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与理念。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合作互助学习,有效地提高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推动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合作互助学习。
一、互助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一)有利于增强学生团队精神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提升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在进行体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然后针对学生们的性格特点进行分组教学,使每名学生都参与到体育实践活动中去。
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们充分地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还可以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促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提升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而且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在小学阶段,学生们的年龄较小,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弱,不善于与别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
因此,互助教学法的推行,能够很好的为学生们创造特定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通过以团队形式的活动项目作为后盾,促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加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中学体育教学互助学习法应用探析
![中学体育教学互助学习法应用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884d094afe04a1b171deaf.png)
中学体育教学互助学习法应用探析作者:刘用通概要:互助学习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在提升学生自身能力、素质以及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均有明显效果,使学生全面了解自身体育素质,找到有效的、合适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在快乐的教学中发现体育的美,激发对于体育课堂的兴趣,实现素质教育的真正意义,达到教学目的,适合大范围全面推广使用。
一直以来,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传统的教师授课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代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进程。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互助教学法,体育教师把教学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主动性。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制定学习目标,互帮互助,遇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自我管理约束能力、集体荣誉感以及团队的凝聚力,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
(一)互助学习法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在中学体育教学的互助教学中,对于新的教学动作,教师只需将动作教给每个小组的组长,由小组长教会其他组员,教师对其进行侧面指导,对于领悟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指导。
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
另一方面,小组长承担起教师的职责和任务,会培养其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在学习中发掘自身潜力。
其他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和教师的帮助下,能够更充分的意识到自身的身体素质和需要改善的方面。
对自身的体育素养做好正确的评估和判断。
(二)互助学习法培养学生建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人们对于体育的越来越重视,体育教学也被学校重视起来。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不能够满足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建立。
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互助学习法,能够使学生在学习和运动结合中发掘自身潜力,了解自身的体育综合素质和有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在体育课堂上發现体育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让体育课堂在活动中更加生动,师生直接关系更加融洽,最后达到终身体育的目标。
《运动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运动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5a85f0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7.png)
《运动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研究作者:王雪芹李庆学来源:《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05期摘要:对《运动生理学》课程進行教学改革,以“课程思政”建设为目标,通过课程思政内容建设,提升课程育人质量体系,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本研究的目的。
本文通过分析《运动生理学》课程和学生特点、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思政元素,创新性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并将案例融入课程教学。
课程的主要教学案包括新冠肺炎与健康教育、健康中国战略与全民健康、冠军事迹、女排精神、最美逆行者、绿色发展观和通过现象看本质等。
思政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互动交流式教学法、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结合案例开展思政教学,为培育和饯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运动生理学》;教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德育教育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808(2021)05-0028-06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arry out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of exercise physiology,take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as the goal, improve the quality system of curriculum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moral education of students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 of the course. This paper designe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case by the analysis of “exercise physiology” course and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teaching objectiv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he course. The main teaching cases included China’s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and health education, health China strategy andnational health, champion deeds, women volleyball spirit, the most beautiful reverse traveler,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phenomena.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mainly adopted case teaching method,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 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 project driven teaching method, participatory teaching method,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experimental teaching method and other teaching methods. The teaching of “exercise physiology” combined with cases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has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cultivating and preserv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taking on the responsibility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Key words:《Exercise physiology》; Teaching; Curriculum thought and politics; Teaching cases; Moral education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浅谈高中生物“互助式学习”模式
![浅谈高中生物“互助式学习”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7b18bae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6.png)
浅谈高中生物“互助式学习”模式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感到比较枯燥,因为生物知识的掌握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理解。
而互助式学习模式可能是一种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生物学习的方法。
互助式学习模式是指学生们相互帮助、相互配合进行学习的方式。
下面将从学习效果、团队协作和社交关系三个方面浅谈互助式学习模式的优势。
互助式学习模式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们在互助式学习模式中可以互相讨论问题,对知识进行解释和复述。
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互助式学习模式也可以解决个别学生在某些知识点上的困惑。
在小组内部,强者可以帮助弱者,弱者也能提出问题让大家一起解决。
这种互相帮助,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互助式学习模式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在互助式学习模式中,学生们需要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这样,学生们就能够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们能够互相借鉴和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互助式学习模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因为每个小组需要有一个负责人来组织和管理学习活动。
互助式学习模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社交关系。
在互助式学习模式中,学生们需要相互交流和沟通。
通过交流和沟通,学生们可以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认识。
互助式学习模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学生们在合作中互相尊重和理解对方。
这样,学生们就能够培养出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初中体育课堂中如何进行互助式教学
![初中体育课堂中如何进行互助式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944e3b4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f.png)
初中体育课堂中如何进行互助式教学摘要:为了促进初中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参加体育爱上体育。
初中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应该重视师生两大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
在推进师生互助、生生互助、课内外互助的教学实践中,强化互助效果。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上好体育课,进入体育世界,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在与教师的双向互动下大大提高。
互助式教学的关键在于互动,双向交流、沟通、感受、共享。
它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不同于单一的、沉闷的单向输入。
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上。
在互动中,有效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进课堂,然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在体育课上利用互助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呢。
一、趣味交流生活中的热点新闻,实现师生有效交流互动,达到有效教学(1)渗透热点体育新闻教师的语言选择是师生互动交流的重要载体。
语气、语调、语言都是直接影响学生与教师互动效果的。
教师利用有兴趣的语言直达学生内心深处,与学生交流,可以叩开学生的心门,使学生不自觉地随着老师语言的变化,实现初步互动。
一堂课开始后,我会以热情的姿态和同学们谈论最近发生的体育事件。
例如,讲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也可以从火热的生活开始讲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这样,课堂上的互动氛围初步奠定了,教师的后续教学活动会进行的很顺利。
(2)重视科学趣味性的演示教学体育课中的很多内容都需要教师进行演示,学生们进行模仿学习。
通过进行单一的演示,学生容易出现“照葫芦画葫芦”的学习状态,学生学习不深,技能学习停留在表面。
因此,教师需要重视科学示范。
示范要辅助一定讲解,利用整体肢体与学生们进行互动。
在做三级跳远运动中,我要做正确的跳跃姿势,让学生模仿。
在模仿的同时,我辅助讲解,教学生像青蛙下蹲一样的动作,让学生跟着我摇摆,然后在我示范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
通过调整型的动作变化,可以知道学生做出正确的身体动作,在科学的演示教学下,利用肢体与学生们之间最直接的互动,削弱学生的抵触情绪,使学生从过去的被动模仿中进行主动改变。
浅谈高中生物“互助式学习”模式
![浅谈高中生物“互助式学习”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9b859bc4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1.png)
浅谈高中生物“互助式学习”模式
高中生物“互助式学习”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追求合作、互助、共同提高的学
习方式。
它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帮助学生在深入学习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
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具体谈谈高中生物“互助式学习”模式。
高中生物“互助式学习”模式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
师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在互助式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共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生物“互助式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在传统的教学模
式中,学生只需要掌握和记忆教材中的知识点即可。
而互助式学习模式强调学生对问题的
透彻理解和分析,通过合作和互相讨论来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
性思维,使其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互助式学习模式还鼓励学
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新潜力。
以“互助式教学”为模式改革体育保健学教学
![以“互助式教学”为模式改革体育保健学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2f7a9de0941ea76e58fa049e.png)
以“互助式教学”为模式改革体育保健学教学【摘要】在体育保健学的教学中引入了“互助式教学”模式,研究表明,“互助式教学”模式下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融洽了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并发现学习小组能促进优生与后进生共同进步。
【关键词】互助式教学;改革;体育保健学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体育保健学是体育院校的主干课程,它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方面有着其他体育课程不可取代的优势。
现代高校体育专业是为了培养多能一专复合型人才,实现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素质三者的统一。
传统的体育保健学教学侧重于教师对基本理论的讲授、播放多媒体实验课件等方式教学,忽略学生思维能力、创新素质的培养。
依据建构主义的理论,体育保健学教学的核心应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前提下注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主动性学习能力和社会的互助性学习。
班内小组互助式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观念,着眼于全体学生在异质学习小组中彼此互助,有利于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交流。
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使师生的力量得到整合,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不仅能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可以促进和发展学生的情感品质和其他非智力品质,最终使学生形成优良的素质,使学生成为适应当今信息社会全面发展的人才。
1.“互助式教学”模式下的学习小组应优化配置对学生互助式学习小组应该优化配置。
优化配置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是指合作学习小组在构成上应体现班的缩影,根据性别、心理特征、成绩、个性特点、遵守纪律等状况的不同而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以此保证组内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并促进课堂教学过程中组内成员的主动参与和互助合作。
“组间同质”是指各小组的水平要基本相当,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进行公平竞赛。
体育教学互助计划实施方案
![体育教学互助计划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25ffa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1b.png)
体育教学互助计划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而,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因此,我们制定了体育教学互助计划,旨在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施目标。
1. 提高学生的体育课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精神。
3. 提高体育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水平。
4. 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实施步骤。
1. 制定互助小组,在每个班级内,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制定互助小组,每个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助,共同进步。
2. 设立学习目标,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3. 合作学习,在体育课上,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项体育活动和训练,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4. 互助评价,每个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助评价,及时发现问题,相互提出改进建议,共同提高。
5.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成员在体育课结束后,分享自己的收获和进步,激励他人,也激励自己继续努力。
四、实施保障。
1. 教师引导,老师在互助计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及时指导和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进互助计划的顺利实施。
2. 学校支持,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需要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配合,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保障互助计划的有效实施。
3. 家长配合,家长需要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支持学生参与互助计划,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五、实施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体育教学互助计划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学生的体育课参与度和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体育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精神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六、总结。
体育教学互助计划的实施,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互助计划,不断改进和完善,为学生营造更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成长。
初中体育课小组内“1+1”互助学习实践研究
![初中体育课小组内“1+1”互助学习实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88d1e8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f.png)
初中体育课小组内“1+1”互助学习实践研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于健康意识的提高,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活动。
在初中阶段,体育课程被视为一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进一步发展其个人以及社会技能的学科。
在体育课上,学生可以通过运动和团队活动培养出团队精神和领导力等重要的社交技能。
因此,进行“1+1”互助学习实践研究,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体育发展和团队精神,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交际能力。
“1+1”互助学习实践研究是一种小组内互相帮助和相互学习的行为。
通过这种方法,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支持和帮助,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
此外,这种方法还可以提高学生与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让他们在体育课上更加合作,一起达成共同目标。
2.实践与案例分析本次研究开展了一次小组内的“1+1”互助学习实践。
该研究共由5名学生参与,他们在体育课中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完成课程内容。
每个学生都被分配一个伙伴,两个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和解决体育问题,同时,整个小组结成一个团队,共同完成任务。
下面是该研究的实践与案例分析:2.1 实践在体育课中,当学生进行困难和复杂的任务时,他们可以寻找他们的伙伴的帮助和支持。
伙伴可以给予建议和指导,同时可以对每个学生的进步和处理能力进行评估和反馈。
这种合作关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同时也为整个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变得更加总体和有条不紊的。
他们可以独立工作,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整合每个人的知识和技能。
在体育项目中,小组平均分数明显上升,同时也减少了因疏忽而造成的失败。
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在伙伴之间不断地交流和展示技能,从而加强了彼此的联系。
3.总结“1+1”互助学习实践研究是一种有益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更加独立、合作和自信。
而且,这种研究方法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交际能力,让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更多学生在体育课上采用“1+1”互助学习实践研究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力 方面有着其他体育课程不可取代 的优 势。现代高校 体育专业 1 0分钟时 间阅读新 内容 , 在小 组讨 论 中充分理解 肌肉收缩 的张力
是为 了培养多能~专复合型人才 , 实现理论知识 、 专业技 能和素质 与 负荷成正 比 , 即是负荷越 大 , 肉的张力越 大 , 也 肌 但是肌 肉收缩 二 _者 的统 一。传统 的运动生理学教学侧重 于教 师对基本理论 的讲 的速度 随着张力 的增 大 , 速度却越来越小 。 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与运 授 、 放多媒体 实验课 件等方式教 学 , 略学生思 维能力 、 新素 动实践 , 播 忽 创 对此原理 的理解越发深入 。 每小组根据 讨论的结果进 行对
质 的 培养 。 据 建 构 丰 义 的 理 论 , 动 生理 学 教 学 的 核 心 应 在 加 强 比 、 总 。 师 应 对 小 组 的 成 果 进 行 分 析 、 依 运 汇 教 点评 , 后 让 学 生 进 行 最
基础训练 的前提下 注意学生在 学习 中的主体地位 , 注重培养 学生 我 总 结 。 经 过 学 生 自己讨 论 和 教 师 的 点 拨 不 仅 提 高 了 学 生 的 学
高教 前 沿
2 1— 1 02 0
¨ 助 式 教 学 ¨ 模 式 改 革 , 劝 生 理 学 教 学 互 为 园
文/ 华福 陈 何 远梅 郭 观 池
摘
要: 在运动生理学 的教学 中引入 了“ 互助式教 学” 式, 究表 明,互助式教 学” 模 研 “ 模式下促进 了学生的学 习主观 能动性 , 发挥系, 有利于 学生的创造 性学习, 并发现学 习小组能促进 优生与后进生共同进步。
关 键 词 : 助 式教 学 ; 革 ; 动 生理 学 互 改 运
建构 主义认 为 , 知识不足通过教师传 授得到 , 而是学 习者在一 式 , 学 生 了解 新 课 的 内 容 , 问互 答 , 新 的 概 念 、 理 、 制 、 让 互 对 机 机 乐 定 的情境 即社会文化 背景下 , 借助 其他人 ( 包括教 师和 学 习伙伴 ) 音 、 后果 各抒 己见 , 正确表 达对知识 的理解 ; 通过教师 的点评和完
三 、 互 助 式 教 学 ” 式 下 教 师 的主 导 作用 “ 模 在 “ 助 式 教 学 ” , 师 主 要 是 组 织 学 生 进 行 集 体 学 习 , 分 互 中 教 充
班 内小组 互助式 学习作 为一种新 的教学观念 , 荇眼 于全 体学 发 挥 每 个 学 生 在 小 组 中 的 作 用 。 先 教 师 是课 堂 的 总 设 计 师 , 师 首 教
“ 助 式 教 学 ” 式 下 的 学 习小 组 应 优 化 配置 互 模
快肌纤维 的百分 比组成高 ,而优秀的耐力运动 员慢肌纤维百 分 比
对学生互助式学 习小组 应该优化配置 。 优化配置的原则是 “ 组 组成高 。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 也有极少数快肌纤 维比例高的运动员 内异质 、 组间同质” 组 内异质 ” 。“ 是指合作学 习小组在构成上应 体 在耐力运动 中取得优异成绩 。 这些都说 明了什么? 各小组学生在阅 现班 的缩 影 , 根据性 别 、 心理特 征 、 绩 、 成 个性特点 、 守纪律等状 读 了课 程 的新 内容 后 , 教 师 的 指 导 下 , 过 充 分 地 ‘ 、 习 , 遵 在 经 论 学 认 况 的不 同而建 立的相对 稳定 的学 习小组 , 以此 保证组 内成员之 间 识 了肌 纤 维 百 分 比组 成 的概 念 , 解 快 肌 纤 维 、 肌 纤 维 的 解 剖 学 理 慢 的差异性 和互 补性 , 并促进课 堂教学 过程 中组 内成员 的主动参 与 特 征 、 理代谢特征 、 液供 应特征 、 氧氧化酶 与无氧氧化 酶的 生 血 有 最终掌握 了快肌纤维百分比高的运动员适宜从 和互助合作 。 组间同质” “ 是指 各小组的水平要基本相 当, 从而保证 活性 的不 同等 内容 ,
各小组之 间进行 公平竞赛。教师按上述原 则将学生 分成 6 8个学 事速度型 、 量型运动项 目, ~ 力 而慢肌纤 维 百分 比高 的运 动员适 宜从
的独 主 动性 学 习 能 力 和社 会 的互 助 性 学 习 。 因此 在 运 动 生 理 学 兴 趣 , 且 加 深 了他 们 对 教 学 内 容 的理 解 。 而
教学 中建 也以小组合作 的互 助式 教学模 式有利 于发挥 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 , 增强学生 的动手能力和学生间的互助合作 。
生 在 异 质 学 习小 组 中 彼 此 互 助 , 利 于师 生 、 生 问 的 多 向交 流 。 优化课堂设计一般采取教师提出问题或展示 问题 的背景或展示 目 有 生
符合 大学生心理发展 的需要 , 使师生的力量得 到整合 , 人力资源得 标思考题一小组讨论和实践一教师总结或精讲 知识点一学生完成 到充分利用 , 不仅能大面积地提高学生 的学业成 绩 , 而且可 以促进 当堂达标检测题~小组评价和奖励 。 和发展学 生 的情感 品质和其他 非智力 品质 , 最终使 学生形 成优 良
如 在 教 学 “ 纤 维 百 分 组 成 与选 材 的 关 系 ” , 师 提 出 问 题 : 肌 时 教 什 么 叫做 “ 纤 维 百 分 比组 成 ” 然 后 举 例 历 史 一 秀 短 跑 运 动 员 肌 ? h优
的素质 , 使学 生成为适应 当今信息社会全 面发展 的人 才。
一
、
的帮 助 , 利用必要 的学 习资料 , 通过意义建构 的方式 而获得。
成 堂上检测题来 纠正错误和加深 对教学 内容的了解 ; 从而 达到教
运动生理 学是体育 院校 的主干课程 , 它在 培养学生 的思 维和 学 目的 , 成 教 学 要求 。 讲 到 “ 张 力 与 速 度 的关 系 ” , 学生 完 如 肌 时 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