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1框中国担当教案+教学反思新人教版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 第1课时 中国担当》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 第1课时 中国担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6e3677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b.png)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1课时中国担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的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的第一课时《中国担当》。
本课教材主要阐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国如何担当起相应的责任。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角色,增强国家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国情认识,但对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具体作用和担当,可能还缺乏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例出发,分析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表现,从而深化对中国担当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中国如何担当起相应的责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具体实例,培养学生从事实出发,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国家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担当的具体表现。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提炼出中国担当的内涵,并内化为自身的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担当。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从事实出发,理性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关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具体案例,用于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国际新闻,引导学生关注国际事务,并提问:“你们认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关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具体案例,如一带一路倡议、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等,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中国在该案例中的作用和担当,并准备进行分享。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1课时《中国担当》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1课时《中国担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6d90b0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5.png)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1课时《中国担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1课时《中国担当》教材,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担当,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国际事务的了解相对有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认识到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担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教材案例的理解,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思考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和担当。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增强学生对我国在国际事务中担当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担当。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我国在全球治理中担当的理解。
3.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担当。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1课时《中国担当》。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3.案例材料:收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典型案例。
4.视频资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下2.3.1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中国担当》说课稿(第一课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下2.3.1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中国担当》说课稿(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0c301c7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2.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下2.3.1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中国担当》说课稿(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下2.3.1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中国担当》的教材内容,主要围绕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和担当展开。
通过分析教材内容,我们可以发现,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际事务的公民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事例,展示了我国在国际援助、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领域的突出贡献,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们对国际事务有一定的了解,但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对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有一个模糊的认识,但对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具体贡献和担当,了解不够全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担当。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际事务的公民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担当。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感受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担当。
2.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视频播放: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表现和贡献。
4.PPT展示:运用PPT课件,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和要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1框中国担当》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1框中国担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ef567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4.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1框中国担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与世界紧相连》是中国担当这一主题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通过分析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担当,让学生理解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如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国际地位和作用、全球性问题的应对等多个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增强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国际事务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担当,理解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如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培养他们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担当。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担当。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教材内容,搜集相关案例,准备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时刻,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担当。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案例,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4.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成果,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教案附教学反思板书设计3.1 中国担当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教案附教学反思板书设计3.1 中国担当](https://img.taocdn.com/s3/m/dc921956f18583d0496459e8.png)
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1课时中国担当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认同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紧密相连;感受我国的大国担当,增强国家认同感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国际沟通与交往能力知识目标知道中国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对世界发展的担当与贡献【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积极有作为。
教学难点:贡献中国智慧。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军队参与维和行动,不仅制止冲突、维护秩序,还注重改善当地民生。
多年来,中国维和部队以工程兵、医疗、运输等保障部队为主,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超越时空和血亲的大爱在中国维和军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名维和战士在出国前的志愿书上曾这样写道:只要能为世界和平作出一点贡献,再苦再累,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想一想:中国维和部队向世界展现了什么?提示:在战乱中点燃和平的火炬,在风浪中扬起前行的风帆,在贫穷中播种美好的希望,中国军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中国“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积极有作为(一)中国担当,积极作为1.教师提问:阅读教材“运用你的经验”,分析对于中国担当的几种不同理解,说说你眼中的中国担当是怎样的。
提示:在多元、开放的背景下,各国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密不可分。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好自身,是承担世界责任的重要体现。
同时,中国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世界承担更多的责任。
2.材料展示:2018年9月28日,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发生强烈地震。
灾难发生后,中国政府、当地中资企业、中国志愿者团体等开展了积极有效的救援工作。
中国驻印尼使馆表示,为帮助印尼应对灾害,中国红十字会灾后即刻向印尼方面提供20万美元紧急现汇援助,中国驻印尼使馆也在当地购买了一批灾民急需的生活物资用于赈灾。
中国商务部与印尼方有关部门密切沟通,快速备妥援助物资。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1《中国担当》教学反思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1《中国担当》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5c4cab5d0d233d4b14e6988.png)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1《中国担当》教学反思
本节课用新闻报道展示中国海军的大国担当与责任,让学生关注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担当的表现。
学生在本节课主要学习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中国积极有为表现,教学上选取中国援助西非典型的材料引导学生与教师一起讨论互动,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国际上树立起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同时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意识。
通过多媒体教学,如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让学生更加形象地认识到中国在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化解区域危机、对外经济援助、全球环境保护、各种灾难救援及高致死性传染病与瘟疫的防控等各个领域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为解决国际社会各种难题与危机的化解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通过小组讨论,表达观点,让学生把教材内容与时事新闻联系思考,组织答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最后,通过课堂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基础知识,达到学以致用效果。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3.1《中国担当》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3.1《中国担当》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9f1fb5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6a.png)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3.1《中国担当》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国担当》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作用,并培养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国际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他们对国际事务有一定的了解,但深入性和全面性还不够。
在学习这一课时,学生可能会对一些具体案例感兴趣,但也可能会对一些复杂的国际关系问题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复杂的国际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2.培养学生对国家荣誉感和国际责任感。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辩证思考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理解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3.培养学生对国家荣誉感和国际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考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复杂的国际关系,培养学生对国家荣誉感和国际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素材,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用于展示和讲解。
3.准备课堂讨论表格,用于学生分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吗?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和讲解,呈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的案例。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1框中国担当教案3新人教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1框中国担当教案3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84b2b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c.png)
- 拓展阅读:认真批改学生的拓展阅读作业,指出存在的问题,如阅读理解不准确、观点不鲜明等,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进行肯定和鼓励。
3. 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内容,因此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可以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一些舒适的座椅和桌子,方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此外,可以准备一些展示板或白板,以便学生能够及时记录和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5. 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教学工具,以便教师能够有效地展示教学内容,提供生动有趣的教学体验。
4.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 中国通过参与国际组织和开展国际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板书设计
1. 教学内容: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的第1框中国担当。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 第1框 中国担当教案3 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的第1框中国担当。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了解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所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1框中国担当教案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1框中国担当教案新人教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32d067e2482fb4daa48d4b49.png)
北师大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与世界紧相连第 1 课时中国担当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为世界做了哪些担当,展现了哪些中国智慧。
能力目标理解贡献“中国智慧”说明了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中国在世界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教学重难点重点: 1. 中国的积极作为。
2.担当有智慧。
难点:共商共建共享发展理念。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
1课时。
1.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相关图片等。
2.针对中国担当做好课前调查。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师:出示图片,介绍中国国际维和部队。
1992 年 4 月,中国军队向联合国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派出由400 名官兵组成的工程兵大队,开创了我军派遣成建制部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先河。
我军共有10 支维和分队 1 546 人部署在 4 个联合国任务区,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官兵最多的国家之一。
一名维和战士在出国前的志愿书上曾这样写道:“只要能为世界和平作出一点中国军人的贡献,就是再苦再累,哪怕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正是这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造就了一支打不垮、拖不烂的维和力量,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展现了什么?学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这一话题,展开学习——《中国担当》。
自主预习梳理新知1.积极有作为:①中国全方位参与__全球治理 __,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②在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化解__区域危机 __、对外经济援助、全球__环境保护 __、各种灾害救援及高致死性传染病与瘟疫的防控等各个领域,都活跃着中国人的身影;③中国基本解决了世界上约五分之一人口的__温饱问题 __,让七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这是对世界发展的重大贡献;④事不避难,勇于担当。
2.贡献中国智慧:①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__共商共建共享 __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②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__积极探索 __、 __有效行动 __,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③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__尽力而为 __,又 __量力而行 __。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下2.3.1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中国担当》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下2.3.1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中国担当》教学设计(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d1516e8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8.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下2.3.1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中国担当》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下2.3.1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中国担当》教材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出发,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担当和贡献,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责任感。
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的意义、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为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但对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国际合作等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增强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的意义,知道我国为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实例,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的意义,我国为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担当。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担当。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的意义。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1课时中国担当》说课稿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1课时中国担当》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c51e0a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7.png)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1课时中国担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与世界紧相连》是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三课《中国担当》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责任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表现、中国担当的原因和意义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但对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具体表现和作用,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表现,理解中国担当的原因和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意义。
2.教学难点:中国担当的原因和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引导发现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照片或事件,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展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中国的表现和作用。
3.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中国担当的理解和看法。
4.引导发现: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担当的原因和意义,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识。
5.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6.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中国担当的小论文,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与世界紧相连地位和作用原因和意义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3.1 中国担当 》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3.1 中国担当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cb6c53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5.png)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3.1 中国担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1 中国担当》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是如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的。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担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国家、国际事务等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全球视野、国家地位和作用等方面的认识还存在局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使学生理解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是如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的。
3.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中国的全球治理观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的贡献。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实际作用。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深入理解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
3.问题教学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展示和分析。
2.设计好讨论问题和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中国的国际事务案例,如一带一路、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等,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中国担当》。
2.呈现(15分钟)展示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是如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的。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深入理解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是如何形成的?”“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中国担当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中国担当](https://img.taocdn.com/s3/m/106a38a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02.png)
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1课时中国担当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积极有作为。
教学难点:贡献中国智慧。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军队参与维和行动,不仅制止冲突、维护秩序,还注重改善当地民生。
多年来,中国维和部队以工程兵、医疗、运输等保障部队为主,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超越时空和血亲的大爱在中国维和军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名维和战士在出国前的志愿书上曾这样写道:只要能为世界和平作出一点贡献,再苦再累,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想一想:中国维和部队向世界展现了什么?提示:在战乱中点燃和平的火炬,在风浪中扬起前行的风帆,在贫穷中播种美好的希望,中国军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中国“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积极有作为(一)中国担当,积极作为1.教师提问:阅读教材“运用你的经验”,分析对于中国担当的几种不同理解,说说你眼中的中国担当是怎样的。
提示:在多元、开放的背景下,各国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密不可分。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好自身,是承担世界责任的重要体现。
同时,中国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世界承担更多的责任。
2.材料展示:9月28日,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发生强烈地震。
灾难发生后,中国政府、当地中资企业、中国志愿者团体等开展了积极有效的救援工作。
中国驻印尼使馆表示,为帮助印尼应对灾害,中国红十字会灾后即刻向印尼方面提供20万美元紧急现汇援助,中国驻印尼使馆也在当地购买了一批灾民急需的生活物资用于赈灾。
中国商务部与印尼方有关部门密切沟通,快速备妥援助物资。
思考: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并结合材料,分析西非与中国远隔万里,中国为什么坚持参与这一救援行动,中国为什么要积极开展印度尼西亚地震的救援工作。
提示:上述材料反映出来,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危机与灾难时常出现。
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1框中国担当教案教学反思新人教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1框中国担当教案教学反思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cc173e880eb6294dc886c0b.png)
中国担当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关注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全球观念,培养世界眼光,增强大国责任意识。
能力目标提高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增强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趋势的探索能力,提高运用多种方式收集、分析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资料与信息的能力。
知识目标认识我国爱好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知道中国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了解中国为化解国际社会的各种难题与危机贡献了中国智慧。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是爱好和平、负责任的大国。
突破方法:分析时政热点,使学生从课堂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总结、感悟、升华。
通过分析真实的国际事件,见证一桩桩中国行动,感受中国担当,进而增强大国责任意识,树立全球观念。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离不开中国。
突破方法分组探究与课堂展示相结合,由学生合作收集中国为化解国际社会各种难题与危机而贡献的“中国方案”,并在课堂上展示探究成果,分享自己的见解与感悟,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也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情境教学法、时政分析法、分组探究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归纳。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教学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自主预习教材;小组合作搜集中国为国际社会各种难题与危机的化解贡献的“中国方案”;分组探究中国方案“为解决世界难题带来的影响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变革世界,中国担当》视频片段。
提问:1.你认为一个有担当的人应该具备哪些特征?2.一个有担当的国家应该具备哪些特征?谈谈你对“中国担当”的理解。
教师总结:从支援西非对抗埃博拉疫情到远赴苏丹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再到全方位地参与全球治理在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面前,都活跃着中国人的身影,中国正在以文明古国的智慧和新兴大国的责任,对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3.1中国担当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3.1中国担当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126b98a300a6c30c229ffa.png)
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1课时中国担当1教学分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同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紧密相连;感受我国的大国担当,增强国家认同感能力目标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国际沟通与交往能力知识目标知道中国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对世界发展的担当与贡献教学重点:积极有作为。
教学难点:贡献中国智慧。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军队参与维和行动,不仅制止冲突、维护秩序,还注重改善当地民生。
多年来,中国维和部队以工程兵、医疗、运输等保障部队为主,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超越时空和血亲的大爱在中国维和军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名维和战士在出国前的志愿书上曾这样写道:只要能为世界和平作出一点贡献,再苦再累,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想一想:中国维和部队向世界展现了什么?提示:在战乱中点燃和平的火炬,在风浪中扬起前行的风帆,在贫穷中播种美好的希望,中国军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中国“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积极有作为(一)中国担当,积极作为1.教师提问:阅读教材“运用你的经验”,分析对于中国担当的几种不同理解,说说你眼中的中国担当是怎样的。
提示:在多元、开放的背景下,各国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密不可分。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好自身,是承担世界责任的重要体现。
同时,中国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世界承担更多的责任。
2.材料展示:2018年9月28日,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发生强烈地震。
灾难发生后,中国政府、当地中资企业、中国志愿者团体等开展了积极有效的救援工作。
中国驻印尼使馆表示,为帮助印尼应对灾害,中国红十字会灾后即刻向印尼方面提供20万美元紧急现汇援助,中国驻印尼使馆也在当地购买了一批灾民急需的生活物资用于赈灾。
中国商务部与印尼方有关部门密切沟通,快速备妥援助物资。
思考: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并结合材料,分析西非与中国远隔万里,中国为什么坚持参与这一救援行动,中国为什么要积极开展印度尼西亚地震的救援工作。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教学反思(中国担当、与世界深度互动)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教学反思(中国担当、与世界深度互动)](https://img.taocdn.com/s3/m/7757482402768e9951e738b4.png)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教学反思中国担当教学反思在当今世界,面对各种危机与难题,中国主动担责,在文化、经济、世界格局中全方位参与,积极作为,为国际社会的发展贡献智慧,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初三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较之前有所提高,加之因获得信息的渠道、方式越来越多元,使他们对中国与世界关系有所了解。
但在由于他们社会阅历较浅,受思维局限性影响,部分学生看待问题时,容易片面化,要引导学生学会以全球视野与辩证的眼光认识并正确对待中国对世界的责任与担当,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的意识与愿望。
让学生感受到今日中国对世界的深远影响,树立民族自信心;同时又看到中国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新风险、新挑战、新机遇,增强忧患意识,愿意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课时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学好本课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材料,引导学生深读材料,积极合作探究,当堂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能力。
引导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中国与世界关系认知教育,引导学生学会以全球视野与辩证的眼光认识并正确对待中国对世界的责任与担当,増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岀贡献的意识与愿望。
与世界深度互动教学反思本课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华文化、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
二是认识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初三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对于变化发展的世界的认知能力在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能够看到中国的发展,能够认识到中国在文化、经济、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听到更多中国的声音,并且有很多学生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旅游,切身感受到中国的影响,感受到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
学生虽然有很多感性的认知,却缺少一定理性的思考,在看待社会现象时,容易偏激,不能全面辨证地看待问题。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 中国担当》教案_9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 中国担当》教案_9](https://img.taocdn.com/s3/m/d22ab82c1eb91a37f1115cad.png)
《中国担当》的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学习中国担当,包括两目:“积极有作为”和“贡献中国智慧”。
第一目“积极有作为”主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担当的积极作为有哪些表现,以及中国在哪些领域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现中国担当。
第二目“贡献中国智慧”,主要引导学了解中国为世界发展提出的中国方案,贡献的中国智慧,并引导青少年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做出积极的行动。
二、学情分析作为祖国的未来,青少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在现实生活中,九年级的学生对我国的国情还缺乏较为全面的了解,对中国在促进世界发展、应对全球性危机和挑战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关注不多。
基于此,设计本课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以全球视野和辩证的眼光看待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关系,了解中国对世界发展作出的贡献,理解中国的责任与担当,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努力和贡献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紧密相连;感受我国的大国担当,增强国家认同感;培养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增强国际合作意识,能够主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国际沟通与交往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世界发展的担当与贡献,知道中国担当的积极作为有哪些表现,以及中国在哪些领域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现中国担当;了解中国为世界发展提出的中国方案,贡献的中国智慧,并引导青少年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做出积极的行动。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国担当的积极作为有哪些表现。
教学难点:中国为世界发展提出的中国方案,贡献的中国智慧。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助手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主动承担责任积极作为参与全球治理发展本国经济中国担当中国智慧影响青少年八、教学反思1.教法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的双向互动过程,应体现“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理念,基于此,本课教学方法有:设问法(在学生感受与体验中国担当的基础上,针对材料设问,以引导学生探究);讨论法(结合给出的材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分析中国为什么要援助西非国家);体验法(在学生搜集的材料中,体验中国为世界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1框中国担当教案1新人教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1框中国担当教案1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6822a2ad02de80d5d84010.png)
中国担当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为世界做了哪些担当,展现了哪些中国智慧。
能力目标:理解奉献“中国智慧〞的相关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我国在世界扮演的重要角色,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积极作为难点:奉献中国智慧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学用具一体机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阅读感悟〕中国正在以文明古国的智慧和新兴大国的责任,对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开展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国同世界的关系越来越严密。
中国的开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师总结:我国作为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严密。
那么,在世界开展的大潮中,我国应怎样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中国担当〞的内容。
(二)新课探知情景探究:对于中国担当,有不同的理解。
观点一:中国开展了,就应该对世界承当更多的责任。
观点二:中国开展好自身,就是承当了对世界的责任。
观点三:中国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世界承当尽可能多的责任。
问:你赞成哪一个观点?为什么?〔学生探讨并交流发言〕师总结:我们要有责任意识、全球意识,主动承当起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要积极有作为。
第一目积极有作为情景探究:2021年,西非地区出现来势凶猛的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
中国政府先后向疫区派出千余名医务人员,并提供多轮援助,为疫情控制作出了突出奉献。
提出问题:西非与中国远隔万里,中国为什么坚持参与这一援助行动?〔学生讨论并交流发言〕师总结:面对区域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当起相应的责任。
师讲解:通过情景探究的讨论并得出结论,得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即:〔知识点〕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当起相应的责任。
情景探究:2021年3月1日,中国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与当地居民联合举办了主题为“展望和平2021〞文化交流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担当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关注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全球观念,培养世界眼光,增强大国责任意识。
能力目标
提高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增强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趋势的探索能力,提高运用多种方式收集、分析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资料与信息的能力。
知识目标
认识我国爱好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知道中国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了解中国为化解国际社会的各种难题与危机贡献了中国智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是爱好和平、负责任的大国。
突破方法:
分析时政热点,使学生从课堂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总结、感悟、升华。
通过分析真实的国际事件,见证一桩桩中国行动,感受中国担当,进而增强大国责任意识,树立全球观念。
教学难点:
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离不开中国。
突破方法
分组探究与课堂展示相结合,由学生合作收集中国为化解国际社会各种难题与危机而贡献的“中国方案”,并在课堂上展示探究成果,分享自己的见解与感悟,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也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
情境教学法、时政分析法、分组探究法。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归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收集教学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自主预习教材;小组合作搜集中国为国际社会各种难题与危机的化解贡献的“中国方案”;分组探究中国方案“为解决世界难题带来的影响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变革世界,中国担当》视频片段。
提问:1.你认为一个有担当的人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2.一个有担当的国家应该具备哪些特征?谈谈你对“中国担当”的理解。
教师总结:从支援西非对抗埃博拉疫情到远赴苏丹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再到全方位地参与全球治理在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面前,都活跃着中国人的身影,中国正在以文明古国的智慧和新兴大国的责任,对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共同感受中国担当。
(设计意图:用时政资料导入新课,使陌生的概念立体化,拉近了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问题的设置上,由个体担当延伸到国家担当,由学生熟知的生活常识问题引申到较为生疏的政治概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让学生有话可说又有利于其更好地接受新知识。
)
二、讲授新课
(一)积极有作为
活动一:时政分析,感受中国责任
多媒体展示时政热点:中国蓝盔,在战火中托举和平希望
2018年是联合国开展维和行动70周年,也是中国参与海外维和行动28周年。
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派出维和人员3.6万多人次,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杨钊是北部战区陆军某合成旅的一名单和战士,他回忆了自己从军以来第一次身临战场的经历。
那次直面战场发生在他们外出巡逻的一个临时营地,附近原本还热闹的集市,转眼间就空空荡荡。
这个临时营地仅是50平米的一个小院子,90多人在那个小院子里面避难。
在危急关头,指战员下达了子弹上膛、准备作战的命令。
战士们在各自的掩体里做好防护,几位指挥员坚守在营地最前沿。
这次交战一直持续了3天,但因为中国维和军队的存在,却让这座50米见方的临时营地成了战火中当地老百姓唯一的生命庇护所!
为了守护这些无的生命,带给他们和平的希望,中国维和官兵远离祖国,远离了自己的家,经历了无数次这样的生死考验。
首批700位中国维和官兵在参加苏丹维和行动后被联合国授予和平荣誉勋章!一枚枚维和勋章,是联合国对中国蓝盔在战火中托举和平希望的褒奖。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你认为中国维和官兵在守护什么?
2.中国为什么积极参与联合国安理会的维和行动?
3.你知道中国人的身影还活跃在国际社会的哪些领域吗?
教师小结:在应对世界危机与灾难时,中国不推语、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国积极采取行动,化解区域危机,进行对外经济援助,彰显大国担当。
(设计意图:分析时政热点,既打开了学生的眼界,又能够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政治事件中感受到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
活动二:数据分析,认识中国担当
多媒体展示数据:
学生活动:分析数据,回答问题。
1.中国在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方面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作出了哪些贡献?
2.中国将如何应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谋求未来的发展?
教师小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本解决了世界上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让七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这是对世界发展的重大贡献。
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需要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设计意图:将国际数据引入课堂供学生分析,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课本知识更加立体化。
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数据,自然而然地得出“中国为世界消除极端贫固和饥饿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结论,加深了其对中国爱好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的认同,这样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悄无声息地内化为自身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寓教于无形。
)
(二)贡献中圆智慧
活动三:翻转课堂,共享中国智慧
学生活动:1.学生分组完成课前预习任务。
2.课前探究:各小组以合作探究的形式了解中国为国际社会各种难题与危机的化解所贡献的“中国方案”,并进一步探究本组所发现的“中国方案”将如何影响世界。
3.课堂展示:每组派一名同学将本组收集的资料展示分享,限时两分钟。
教师总结:当今世界的发展,需要新思路与大智慧的引领。
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进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不断发挥负责任的大国作用,为
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设计意图: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和机会,学生课前合作完成收集资料、
分析整理资料、形成自身观点的任务,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也使
学生更深入地走近自已的国,了解“中国方案”,共享中国智慧。
)
三、课堂小结
学生分享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教师寄语:同学们,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正不断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
事不避难、勇于担当,未来的中国将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板书展示】
中国担当
一、积极有作为
1.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2.全球发展的贡献者爱好和平、负责任的大国
3.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二、贡献中国智慧
1.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2.为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课堂作业】
1.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积极参与并推动全球治理,向世界不断
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从“一带一路”倡议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再到提出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这说明我国
①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处于领导地位②是一个热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③必然会受到世
界各国的赞同与支持④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2.“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这是中国对外开放的追求。
”这表明
A.中国已经成为引领世界发展的核心力量
B.共享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唯一理念
C.中国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D.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已经位于世界第一
3.中国担当向世界展现了大国风范,显示了中国智慧。
下列选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面对世界经济难题,中国提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②在全球气候治理中,中国主张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③中国坚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成功打造了世界级港口群(为解决伊朗核危机,中国建设性参与了全面协议谈判全过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对“中国担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面对国际危机与难题,中国应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B.中国自身发展好就是承担了对世界的责任
C.中国积极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D.中国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
参考答案:
1.C
2.C
3.D
4.B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时政色彩,从教学目标来看,不仅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认识中国热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国责任感。
为了使知识更加立体化,更利于学生接受,我在授课过程中大量引入了时政热点新闻,旨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案例中去发现、去感受,产生共鸣进而形成自发的认知。
此外,课前及授课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课前探究到课堂展示,这一过程为学生的自学、群学提供了平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总结归纳、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但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环节较单薄,使用的时政案例大多取自教材,缺乏创新,应进一步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