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识别模型构建
我国上市公司盈的余管理研究可编辑
![我国上市公司盈的余管理研究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44b155998762caaedd33d45c.png)
瞎压斜技大学论文题目: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学科门类: 管理学一级学科: 工商管理管理学院培养单位:王瑞丽硕士生:导师: 上官鸣年月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摘要在我国,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上市公司数目的逐步增多,证券市场已成为我国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平台,然而,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事例屡见不鲜,个别公司因为出具虚假报告或者对会计信息进行造假而遭到监管部门的处罚或停牌。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对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的影响愈来愈大,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证券市场发展会产生~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有必要对盈余管理相关课题进行深入探讨。
盈余管理的研究对完善我国法律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盈余造假问题,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对盈余管理工具的研究也有助于监管机构设定相应的监管程序和方法, 及时并准确的发现违法行为,从而促进证券市场的稳定有序发展。
本文在以往研究成果之上,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盈余管理进行分析。
论文第一部分是针对目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引出本文选题背景与意义,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研究框架与内容。
第二部分通过构建盈余管理相关理论体系,阐述其本质内容、动机与目的, 并总结国内外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
第三部分运用规范研究方法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及其工具的选择做出理论上的分析。
第四部分是本文重点,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呈现出的新动向进行研究,通过构建模型实证研究其选择偏好,以将规范研究得到的结论具体化;然后将同种偏好的上市公司进行归类汇总,发现其存在的规律性。
最后,本文第五部分综合上述研究结论, 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建议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基于各种动机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变更会计政策与估计、利用资产减值的计提、利用公允价值计量、利用收入和费用确认条件的会计处理,还包括关联交易方式、债务重组与资产重组方式、资产评估方式、金融工具的计量方式以及通过地方政府的支持等各种方式,但随着经济社会因素的发展变化,资产的价值也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因此作为影响盈余管理的主要因素之一??资产评估,已成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又一种新工具,它的运用不仅与我国会计准.幂监管政策有关,而且与专业人员素质和公司治理水平密不可分,本文通过选取年公布资产评估报告书的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数据,在实证分析中发现发现负债权益和固定资产的评估是其操纵的重点。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8864628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3.png)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盈余管理是指公司通过不同的财务手段和方法来影响其财务报告,以达到控制盈余水平或影响投资者对公司财务健康状况的认知的行为。
盈余管理不仅会影响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透明度,也会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深远影响。
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有必要深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
一、盈余管理的手段1. 计提准备金计提准备金是一种常见的盈余管理手段,公司可以利用计提准备金来调节当期盈余。
通过增加准备金的数额,公司可以降低当期盈余,从而在未来的盈余较低的时期转回准备金,实现盈余平稳化。
2. 销售及回购安排销售及回购安排是指公司通过与其他公司签订虚假的销售合同来控制盈余水平。
公司可以通过虚构的销售合同来增加收入,以提升盈余。
而在收到通知后,再通过回购产品或退款的方式将收入恢复,从而实现控制盈余水平的目的。
3. 改变会计估计改变会计估计是一种很有效的盈余管理手段,公司可以通过改变会计政策和估计来调控盈余水平。
改变折旧年限、减少资产减值准备或者调整坏账准备,来调整当期盈余。
4. 资本开支控制公司可以通过控制资本开支来实现盈余管理的目的。
通过延迟或提前资本支出,公司可以调整当期盈余水平。
如果公司需要增加盈余,可以提前进行大额资本支出,如果需要降低盈余,可以将资本支出推迟至未来。
5. 公允价值调整公司可以通过公允价值调整来影响盈余水平。
公允价值调整是指对于投资收益或者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升值或者降值,从而影响盈余水平。
1. 管理层意识形态管理层意识形态是影响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公司的管理层对于盈余管理的观念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如果管理层追求短期收益,并且对于盈余管理不够重视,那么盈余管理的行为就会相对来说更加难以遏制。
2. 法律法规约束法律法规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约束也是影响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法律法规对盈余管理行为强制力度不够或者执法不严,那么公司就更容易通过盈余管理手段来调节盈余水平。
《2024年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行业视角》范文
![《2024年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行业视角》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ed4cb5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d.png)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行业视角》篇一一、引言在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上市公司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盈余管理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合理有效的盈余管理不仅能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也是资本市场的信息透明度和有效性的重要体现。
本文旨在从行业视角出发,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理论及其实证研究。
二、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1. 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人员通过会计政策选择和真实交易活动的调整来改变财务报告盈余的行为。
其目的在于向外部信息使用者传达有利的会计信息。
2. 盈余管理的方式:通常,盈余管理可以分为两大类:合法的策略,即在不违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和违法的行为,如伪造信息、瞒报或误导信息等。
3. 行业视角的特殊性: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由于其业务特点、经营模式、政策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其盈余管理的方式和策略也存在差异。
三、行业视角下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1. 行业间的盈余管理程度比较:本文以XX家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在不同行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发现,高竞争行业的公司由于面临着较大的盈利压力和不确定性,往往更加注重利用合法合规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
2. 行业特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行业特性的差异如周期性、成长性等对公司的盈余管理策略有着显著影响。
例如,处于成熟期的行业往往更倾向于采取稳健的会计政策来规避风险;而处于快速成长期的行业则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创新和投资来提高其盈利水平。
3. 行业间盈余管理的效果评估:结合行业数据和市场反应来看,适当的盈余管理可以帮助公司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有效性,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和股东权益。
然而,过度的盈余管理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如过度调整或滥用会计政策可能导致企业出现潜在的财务风险或信誉风险。
四、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建议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 企业应明确合理进行盈余管理的必要性,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其合法合规性。
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
![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https://img.taocdn.com/s3/m/642dd11714791711cc791745.png)
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罗丽萍摘 要:盈余管理现象一直是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
利用会计准则的漏洞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方法,盈余管理行为与会计准则的制定密切相关。
新会计准则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又为会计准则的恶意误用留下了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为抑制盈余管理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并要求管理机构加强监管,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识别方法,进而加以有效抑制,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可用性。
关键词:会计准则 盈余管理 识别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75(2009)03-104-03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利用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的漏洞或未涉及到的领域,有目的地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的行为。
作为一种技术规范,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能够从源头上很大程度抑制盈余管理,但任何会计准则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会计准则也为盈余管理提供机会。
所以新会计准则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又为会计准则的恶意误用留下了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为抑制盈余管理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必然要求管理机构加强监管,研究上公司盈余管理识别方法,进而加以有效抑制,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可用性。
一、盈余管理识别方法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的方法有:(1)对会计信息进行时间序列分析。
利用会计分期的特点跨期间调节利润是盈余管理的常用方法,通过分析企业较长期间的利润情况,可以发现企业是否进行了利润平滑,是否存在不合理的业绩波动。
如提前确认收入和利润就会引起下期收入和利润降低,推迟确认费用必然引起下期费用升高,这种收入与费用变化率过大、配比扭曲现象,说明企业可能蓄意进行了利润调整。
(2)分析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对企业一定期间内经营投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状况的动态反映。
进行现金流入、流出结构分析以及现金流入与流出比率分析,并与其历史同期进行比较,可以揭示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原因,判断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和识别方法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和识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e794ae3856a561252d36f6c.png)
( 三)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择和 变更 管理盈余 由于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还不够详细具体 ,而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又具有总括性和灵涪 l,这就 生 为企业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择和变更而管
收稿 日期 :20 0 —2 06— 3 1 作者简介 :刘雅 漫 (98一) 16 ,女 ,汉族 ,辽宁盘锦人 ,盘锦 职业技 术学院讲 师。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和识别方法
刘 雅
文摘编号 :10 9 3 (06 6 03 A 05— 1X 20 )0 —08 一C
漫
(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盘锦 1 00 2 1) 4 摘 要:文章通过对我 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常用的手段进行分析,提出了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有效方法及
一
、
这是一种涉及交易安排的盈余管理方法 ,如企 业为提高报告盈余 ,推迟 固定资产的购入以减少折 旧费用 ,或在年终 时改变信用政策,以大量赊销的 方式增加应计收入 ,或利用关联交易管理盈余 。 以前我国上市公司最常采用的手段就是利用关 联交易管理盈余 ,主要方法有 :利用关联购销人为 抬高上市公司的业务规模 ;利用不等价交换方式粉 饰利润 ;通过 “ 早涝保收”的委托经营或受托经营 调节利润 ;利用费用分摊方式和标准的改变管理盈 余等。但 自20 年财政部颁 布 了 《 联方 之间出 01 关 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 规定》 ,对显失公 允的交易价格部分作 了不得确认为当期利润的规定 后 ,不公允 关联 交易 在一 定 程度 上得 到 了遏 止 ,而 随之又出现了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现象 ,即将实质上 的关联交易转化为形式上的非关联交易 , 利用形式 上的非关联交易为上市公 司输血或从上市公 司抽
Ab ta t hspsaefradsmev l to sie tyn upu ng met n smesr fh s dc mpne yaay・ sr c :T i asg ow r o ai meh d ni igsrlsmaae n di aueo elt o aisb n ls d d f a t t ie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成因手段及识别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成因手段及识别](https://img.taocdn.com/s3/m/bb9e3ec40508763231121236.png)
价值工程1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成因基于我国特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环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成因主要表现在政治前途动机和资本市场动机等方面。
1.1资本市场动机1.1.1股票首发动机我国股票的发行上市有严格的条件限制。
公司发行新股主要有4个条件:①前一次发行的股份已募足,并间隔1年以上;②公司在最近3年内连续盈利,并可向股东支付股利;③公司在最近3年内财务会计报表无虚假记载;④公司预期利润率可达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1.1.2配股动机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达到以下标准有配股资格:上市公司在最近三个完整会计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属于农业、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高科技类的公司可以降低但不低于9%),上述指标计算期内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
公司预期净资产收益率达到或超过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水平,即本次配股募集资金后,公司预测的净资产税后利润率应达到同期银行个人定期存款利率以上。
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条件:公司在最近三年内连续盈利并可向股东支付股利,在最近三年内财务文件无虚假记载,公司预期利润率可达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为了达到配股资格,上市公司存在明显的盈余管理动机。
1.1.3避免停、退市动机公司出现最近三年连续亏损的情形,证券交易所应暂停其股票上市。
公司股票暂停上市后,在法定期限内披露暂停上市后的第一个半年度报告,并且半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已经盈利,可向证券交易所提出恢复上市申请。
如果未在期限内消除上述情况,不具备上市条件的,将被退市。
在壳资源非常稀有的情况下,这将意味着壳资源的丧失,这无疑会给上市公司本身、股东、管理者、债权人等相关利益群体带来巨大的损失。
为了保住壳资源,他们会采用盈余管理的手段,避免出现被退市的情况。
1.2避税动机“合理避税”成为可能的原因:一是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二是企业管理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
企业合理避税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税收在企业盈利中占有的比重越大,其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就越强。
新准则实施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研究
![新准则实施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39a0afcba0d4a7302763a85.png)
新准则实施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研究摘要:为检验我国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的变化问题,笔者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一方面降低了上市公司管理者运用会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另一方面又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允价值计量模式。
关键词:会计变更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盈余管理理论界对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的变化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一部分研究结论认为新准则提高了对财务报表附注等方面的要求,企业管理者运用会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减少,另有部分研究则认为新准则环境下,利用会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依然存在,同时新的盈余管理方式——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越来越“受宠”,更有甚者认为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企业盈余管理方式依然没变。
为解争议,本文进行了实证研究。
一、研究设计(一)研究假设的提出新准则的实施规范了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了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减少了管理者运用旧准则的漏洞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
据此,本文提出第一个研究假设:1、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有所减小新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认定方法的主观性,使其可能成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新手段。
特别是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各界人士更是认为公允价值是公司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罪魁祸首。
因此,本文提出第二个研究假设:2、新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计量与公司盈余管理正相关虽说新准则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管理者运用会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但是它并不能完全消除管理者以此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因此,笔者提出如下假设:3、新准则实施后会计变更仍然与公司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新准则的实施一方面减少了管理者运用会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另一方面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又为管理者带来了新的盈余管理方法。
在这种新旧方法更替的背景下,企业管理者更愿意用新方法进行盈余管理。
据此,本文提出了第四个研究假设:新准则实施后管理者更愿意利用公允价值手段进行盈余管理(二)实证模型的设计在本研究中,笔者选择了观察样本企业净利润指标在2007年前后的变化情况(即净利润标准差)来判断新准则在防控盈余管理方面的实施效果,具体计算模型如下:△ni=■(1)为衡量企业盈余管理程度,笔者选择了学术界众多公认的修正jones模型[5],具体模型表述如下:tat/at=al(1/at)+a2△revt/at+a3(ppet/at)+ εt (2)ndat=al(1/at—1)+a2(△revt-△rect) +a3(ppet)(3)dat=tat-ndat (4)其中:tat为第t年总的应计利润,at为第t年平均总资产,△revt为第t年的主营业务收入相对于第t-1年的变化程度,ppet 为第t年的固定资产平均水平,ndat为第t年的非操控应计利润项目,△rect为第t年的应收账款净额相对于第t-1年的变化水平,dat 为第t年企业的可操控应计利润,即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
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及防范
![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及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2186a0186edb6f1aff001fbb.png)
口 大连 薛 静
盈余管理的存在是以上市公司管 损益表与母公司合并报表比较。将上市 款、 开办费等可能产生潜亏的项 目, 以
理层具有主观动机为前提的,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市 公司的损益表与其母公 司编制的合并 及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 ,这些资产基
公司精心策划的结果 , 具有合法、 隐蔽 会计报表进行对 比分析 。通过对 比分 本不能或很少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 的特性。 对于投资者而言 , 他们处于信 析 , 如果发现母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利 利益, 我们把它们统称为不 良资产。 利 息不对称的劣势一方 ,如何发现上市 润总额 ( 应剔除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 用不良资产作为“ 蓄水池” 进行盈余管 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避免投资过程 大大低于该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 , 就意 理是企业的惯用手法。我们在分析资 中的投资陷阱就成为投资者关注的一 味着母公司可能通过关联交易将利润 产负债表时 , 对不 良资产应尤为关注。 个重要问题。识别一个企业是否进行 包装注入上市公司, 也就是上市公司通 ① 比较每股净资产与剔除不 良资产后 了盈余管理不能仅从一方面人手 , 不 过关联交易进行了盈余管理。 的每股净资产, 二者差额越大 , 企业 在 能根据单一因素进行判断 , 而要综合 、 2 o 上市公司资产负 债表分析。() 1应 过去几年因人为夸大利润而存在“ 资产 ①应收款项。 应收款项 泡沫” 全面地分析 ,才能对上市公司是否进 收及预付款项。 的可能性就越大 , 盈余 管理存在 行 了盈余管理做 出最为科学的把握。 包括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 其他应收款 的可能性亦越大。 ②将当期不 良资产的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识别 三部分。其中, 后两部分是主要形式。 增加额和增减幅度与当期的利润总额 ( ) 一 财务报表 、 表附注和相关 由于对这部分往来款项审查的工作量 和利润增减幅度比较 , 报 如果前者超过后 资料识别法 较大 , 再加上其 自身的隐蔽性 , 往往成 者, 公司当 说明 期利润含水量高, 公司进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体系主要包括 为费用、 损失挂账的对象。对应收账款 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较大。 资产负债表、 损益表、 现金流量表及会 的分析应注意是 否存在应收账款规模 3 o 现金流量表与损益袁相关项 目对 计报表附注及补充材料等。 盈余管理的 的不正常增加和期限的不正常延长等 比。通过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 直接对象是公司损益 , 而损益状况也会 现象 。对其他应 收款的分析应注意其 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等现 影响到资产、 负债及现金流量状况。所 余额大小 , 正常情况下 , 其他应收款 的 金净流量项 目与损益表里相关项 目的 以,分析上市公司是否进行 了盈余管 余额应该不大。如果余额过大 , 则该公 比较分析 , 判断企业 的主营业务利润 、 理, 应该对损益表、 资产负债表、 现金流 司有 利用 该账 户进行 盈余 管理 的可 投资收益和净利润的质量。由于利润 量表、 会计报表附注等进行综合分析。 能。公司常用其他应收账款隐藏潜亏 , 的计量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 ,上市公 1 . 上市公司损益表分析 。() 1 主营 具体表现为 :主营业务应收账款增长 司盈 余管理 往往影 响 的仅 是账 面利 业务利润比重。主营业务是公 司正常 快 ,平均账龄较长。其他应 收款金额 润 , 而没有相应现金流量 , 如在赊销时 盈利 的主要途径 。主营业务利润 占利 大。如果应收账款 的金额在流动资产 确认 的收入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 润总额比重 的高低 ,表 明企业盈 利是 中的比例较大 ,则有可能利用信用政 法确认的投资收益 ,以及通过关联交 否具有持续性 , 否具有 足够 的抗 风 策的放宽 ,来增加利润 ,进行盈余管 易获得的各种利润等均是如此。而现 是 险能力 。 如果 主营业务利润在利 润总 理 。如果应 收账 款 的账龄 较长 , 会形 金流量的计量采用收付实现制,上市 则 额里 比重较低 的话 ,企业极有可能为 成不 良资产 , 坏账损失增加 , 而盈余质 公司很难利用其进行盈余管理。因此, 了某一财政指标而进行盈余管理。 2 量令人质疑。 () ②预付款项。 预付款项指 现金流量 比利润更为客观和真实。如 非主营业务利润 比重 。同主营业务利 公司为采购原材料或其他活动而形成 果 企业 的现 金净 流量长 期低 于净利 润相比, 非主营业务利润具有偶然性、 的债权 ,是正常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 润 ,则意味着与已确认为利润相对应 非稳定性、 非增长性 、 次数少 、 金额大等 部分 。分析时应着重分析预付款项 的资产属于不能转化为现金的应收账 特点。 虽然它们都是构成利润总额的因 在流动资产 中所 占比例 ,如果所 占比 款、 待摊费用等。因此 , 分析净利润、 投 素,但它们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意义不 例较大 ,就应该注意公司是否利用预 资收益 等是 否有相应 的现金 流人 , 可 大。 特别是非主营业务利润中的一次性 付款项来调低本期利润 ,从而为将来 察 觉一些 有关盈余管理 的异 常情况 。 收益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作为企业盈利 储存利润 , 即进行盈余管理。 分析时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现金 () 能力的判断依据。非主营业务利润包 ( ) 良资产。资产负债表中的待 流量净额, 2不 净利润 ,该比率从企业整体 括: 附营业务利润 、 财务费用 、 投资收 摊费用、 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 、 待处 考察上市公司账面利润与现金流量的 益、 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入。3上市公司 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 () 递延资产、 递延税 脱离程度。2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经营
盈余管理识别方法
![盈余管理识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d7d023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9.png)
盈余管理识别方法1. 引言盈余管理是指企业为达到某种目标而对其财务报表中的盈余进行调整和管理的行为。
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指标,因此,对盈余管理的识别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务意义。
本文将介绍盈余管理的概念、主要的盈余管理手段,同时探讨一些常用的盈余管理识别方法。
2. 盈余管理的概念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方法和会计处理方式,对其财务报表中的收入和费用进行调整,以达到某种目标的行为。
这些目标可能包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实现预期的业绩目标或者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等。
盈余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调整财务报表,对外界传递一种理想的企业形象,从而影响股东、投资者、分析师等各方对企业价值的认知和评价。
3. 盈余管理的手段盈余管理通常采用的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收入确认的管理收入确认是一个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重要内容,企业可以通过调整收入的确认时间和方式,来控制盈余的大小。
常见的收入确认管理手段包括: - 临时性收入确认:将原本应当确认为成本或者在未来确认的收入提前确认。
- 收入延后确认:将原本应当确认为收入的金额推迟到未来期间确认。
3.2 费用资本化的管理企业可以将原本应当计入当期费用的支出,进行费用资本化处理,将其转化为长期资产,在未来的期间按照摊销或者折旧的方式确认为费用。
这样做可以减少当期的费用支出,从而提高当期的盈余水平。
常见的费用资本化管理手段包括: - 开发支出资本化:将一部分开发支出资本化为无形资产。
- 研究支出资本化:将一部分研究支出资本化为无形资产。
3.3 减值准备的处理企业可以通过适当的减值准备处理,降低资产的账面价值,从而减少当期的费用支出,提高盈余水平。
常见的减值准备处理手段包括: - 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根据实际情况对长期资产进行减值准备。
- 存货减值准备:根据存货价值的变动情况进行减值准备。
4. 盈余管理识别方法4.1 财务指标法财务指标法是一种常用的盈余管理识别方法,它通过比较企业财务指标的变动情况,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盈余管理。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654238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4.png)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盈余管理是指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在财务报表中操纵利润、资产和负债的行为。
盈余管理可以分为合理的盈余管理和不当的盈余管理,其中合理的盈余管理是指上市公司在合法、诚信的基础上对盈余进行调节和管理,以符合经营活动的需求,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稳定性;不当的盈余管理则是指以欺骗性手段改变财务报表,虚报盈余情况,给投资者和社会公众造成不良影响。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盈余平滑盈余平滑是指上市公司为了提高盈余的稳定性,通过将盈余在不同期间进行调节,使得盈余的变动幅度减小,降低盈余波动性,既可以防止过高或过低的盈余对公司的股价产生不必要的影响,又可以使公司的盈利能力更加稳健。
盈余平滑的手段主要包括利用盈余储备和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调节,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法,以及通过盈余调整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等。
二、成本资产化成本资产化是指上市公司以较长时间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和费用,从而降低当期盈余开支,提高盈余水平。
成本资产化的手段主要包括延长资产折旧年限、提高资产原值、推迟资产成本资本化时间等。
三、收入操纵收入操纵是指上市公司通过改变收入的确认时间、范围和金额,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收入操纵的手段主要包括将未来期间的收入提前确认、将损失资产收入视为正常收入、以及通过关联交易、内部交易等方式增加或减少公司的实际收入等。
五、资产减值调整资产减值调整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对资产减值进行调整,从而转移损失,改变盈余情况。
资产减值调整的手段主要包括恶化经济环境下的资产减值预提、针对特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调整等。
六、虚假交易虚假交易是指上市公司通过虚构交易进行盈余管理,从而改变财务报表的实际情况。
虚假交易的手段主要包括通过假冒或虚构交易对象进行交易,通过假账、虚账等手段进行转移盈余等。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既有合理、合法的盈余管理手段,也存在不当的盈余管理手段。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计量模型探讨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计量模型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f5251e7fd0a79563c1e72e8.png)
表1
常用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简评
主要思想、原理优点足
假定企业各年非可控应计利润是稳模型简单、计量方总应计项目的定的,并且估 计期企业各年的可控应便,能综合综合反映变化来衡量盈余
Heal y模型计利润遵循随机游走。它是通过比较企业的各种应计操质量,忽 略了应计
一、盈余管理概述
流量的差额,再把应计利润分为操纵性应计利润与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并通过各 种回归模型对非操纵性应计利润进行估计。西方学者认为管理者主要是利用操纵 性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因此用
操纵性应计利润来衡量盈余管理的大小和程度。常用的对非操纵DeAngel o模型、性应计利润进行估计的回归模型有:Healy模型、
三、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完善思路
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当局事先对盈余做出预测后,选择最有利
的会计政策,做出合法、合理的决策安排以使其盈余达到预期水平,从而使公司 价值最大化的行为。倘若是在相关的决策已做出、相关业务发生后,为使其盈余 达到预期水平而做出某些盈余调整,但又不违法,则是盈余操纵行为,如果违 法,则是盈余造假。因此,盈余管理不同于盈余操纵和盈余造假。
(2)考虑期间费用的影响。在我国利用研发费用、减值准备计提等方法是常用 的盈余管理手段。Kang和Sivaramakrishnan认为对每个公 司来说,在当期和上一期期间,其销售收入与应收款项之间、成本费用与存货及 应付款项之间、折旧摊销与财产、厂房和设备之间的比率关系保持稳定。这样, 公司的应计利润余额就主要由销售收入、成本费用和固定资产来决定。
(3)考虑公司业绩的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盈余管理之间也不存在必然的关 系,但公司绩效却会影响盈余管理的估计,因为非预期的绩效与应计间的非线性 关系可能导致NDA被错误地当做DA,而我国上市公司非预期绩效的情况十分 普遍,为了消除业绩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b70940c850ad02de804125.png)
长远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为此 , 对盈余 的调节就会 致力于将符合公司发展 的信息传递给信息使用者 ,
以保 持企业 经 营稳 定 、 少 经 营 风 险 。但是 如 果 管 减 理 者将 其 自身利 益最 大化 , 如升 职 、 薪等 作为其 经 加
司价值 、 润分 配 、 利 纳税 等方 面 , 余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盈
益率每年都必须在 1%以上 , 0 属于能源、 原材料 、 基
础设施 类 的公 司 可 略低 于 9 ” % 。为 了达 到配 股 及
指标。因此 , 企业 的利益相关者都 比较重视 企业 的 盈余。而 由于委托代理关系和对管理者激励约束机 制的存在 , 会计权责发生制下会计职业 的判断 , 以及
营 目标 , 必然会 追求 企业 的短 期利 益 , 而很有 可 就 从 能采 取不利 于投 资人 、 债权 人 的使 自身利益或者企
业市 场 价值最 大化 的行 为 。正 因为这 些定 义 的涵盖 面太 广 , 造成 人 们对 盈 余 管 理 概 念 的 一些 误 解 或 才
股票 定价 。再 如上 市 公 司 准 备 配股 的 时候 , 国证 中
监会 的有关 文 件 规 定 , 司 “ 近 三 年 内净 资 产 收 公 最
据收益数字作 出反应 , 进行盈余管理 。 三、 盈余 管理 产 生 的原 因
企 业 经 营过 程 中 , 在衡 量 公 司经 营状 况 、 价 公 评
维普资讯
20 0 8年 8月
山西 财政 税务 专科 学校 学报
J un l f h n i ia c n a l g o ra a x n n ea d T xCol e oS F e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主要手段及其识别分析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主要手段及其识别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a18f1b4431b90d6c85c7c0.png)
理 者 作 为 真 实 会 计 信 息 的知 情 者 和 会 计 政 策 选 择 的执 行 者 可 资产 或低估 的投 资高 价出售给 非上市公 司 当期就 可确认 巨额
能会采取机会 主义行为 利用各种 管理盈余 的手 段最大 化 自身 的利益。在我国 国有企业 规模和数 量所 占比重 都非常大 的情况 下 由于所 有者缺位 、所有权虚 化等原 因 ,作 为国有企业会 计
维普资讯
.
§ 至 黧 密 文 簸 期 全 国 弱经 济粪蔽 I朝刊 £ I
蕊 《 醢
\
?
孵 经 论 坛
上 市公 司盈余 管理 主要 手 段及 其 识别 分 析
孙 萍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 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 ,通过 押 、租赁 、特许权使用等多方面 的关联交易事项 ,利 用关联方交
1 现 行 会计 理 论 与会 计 方 法 固 有 的缺 陷 性 现 行会 计 确 认基 础 所 固有 的 缺 陷 。权 责发 生 制 作 为会 计 确 认 基 础 这一 基础 理 论 虽 然 较 好 地 解 决 了 收入 与 费 用 的配 比 问题 ,
但 在 确认 的过 程 中加 入 了主 观 性 。随 着知 识 经 济 的 到来 ,如果 继
在 现 代 企 业 制 度 下 所 有 权 和 经 营 权 已 经 高 度 分 离 ,所 有 售 给 上 市 公 司 上 市 公 司 可 按 权 益 法 或 合 并 财 务 报 表 被 收 购 者 权 利 不 断 弱 化 ,企 业 管 理 当 局 成 为企 业 事 实 上 的 控 制 者 。管
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d3ddbdc195f312b3169a52e.png)
【 文章摘要】 盈 余管理在我国是伴 随着证券市场 的发展 而产生 的,现 已广泛 存在于我 国 的上 市公 司中。并且逐渐成为理 论界研 究的 热 点 问题 ,对 于我 国上 市 公 司是 否 存在 盈 余 管理 , 么是 盈 余 管理 , 盈 余 什 对 管理持何种态度 , 尚未形成共识, 也没有 形成 系统和 完 整 的理 论 。 实践 中, 市 在 上 公 司的盈 余 管理 也 是 各 利 益 相 关 者 关 注 的焦点。因此, 对我国上市公 司盈余管理 行 为 的深 入研 究是 财 务会 计 理 论研 究和 证券 市 场 规 范 的需 要 。 【 关键词】 盈 余 管 理 ;股 权投 资 ;会 计 时 滞深圳市残联 5 0 0 11 8
对 企 业 上 市 公 司 有 着 严 格 的 规 定 , 如 必
须存近 一年 内连续 盈利 , 能 申请上 市。 才
为 达 到 目 的 , 企 业 便 采 用 盈 余 管 理 , 进 在 理 论 研 究 还 是 在 实 践 中 , 人 们 都 非 常 行 财务包装 , 规合法 地 “ ” 上市 资 合 骗 得 关 系 会 计 数 据 的 信 息 含 量 和 信 号 作 用 , 格 。 同时 ,经 过盈 余粉饰 的 报表还 有助 而盈余 管理 所 瞄准 的正是 这一 方面 。
( )盈余管理会 改变企业实 际盈利在 不 交 易事 项发 生时点 的控 制则 可看 作是盈 流 出 , 业往往尽 量 降低报告净 收益 , 一 企 尽 同的会计期 间的反 映和分布 余 管理 的 时 间 因 素 。需 要 加 以说 明 的 管税 务部 门在 计算 企业应 纳税 额 时 ,是 从 一 个 足 够 长 的 时 段 来 看 ,盈 余 管 是 ,盈余 管 理最终 的对 象还 是会计 数据 采用税 务 会计 的规 定 ,从 而 减小 了企业 理并 不增 加或减 少企 业实 际 的盈 利 ,但 本 身 。人们 所说 的盈余 管理 ;最 终也就 盈余 管理 的空 间 ,但仍有 一 些会计 政 策 会改 变企业 实 际盈利 在不 同 的会计期 问 是 在 会 计 数 据 上 作 文 章 。 是可供 企 业 自行 选择 的 ,如 存货 发 出成 的反 映和分 布 。换句 话说 ,盈余管 理影 本 的计 价方 法是 先进 先 出法还 是后进 先 响的 是会计 数据 尤其 是会计 中的报告 利 二 、上 市 公 司盈 余管 理 动 因分析 出法 的选择 。 在物 价上涨 的情 况下 ,企 润 ,而不 是企业 的实 际利润 。会计方 法 企业 管理 者之 所 以能在 盈余管 理上 业如 果想 减轻税 负 ,往往 采用 后进 先 出 的 选 择 、 会 计 方 法 的 运 用 和 会 计 估 计 的 拥 有 自由发挥 的空 间 ,其根 本原 因在于 法来提 高 存货发 出 的成本 ,降低盈 利水 变 动 、会计 方法 的运 用时点 、交易 事项 委 托一 代理 关系产 生的信 息 不对 称 ,在
基于修正遗传算法的上市公司财务盈余预测模型构建
![基于修正遗传算法的上市公司财务盈余预测模型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fba29d9fec3a87c24028c4cf.png)
公司陷入财务危机, 不仅危及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也给 投资者、 债权人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 构建彼此不相关且信 息量大的财务预测指标体系对于公司的发展和证券市场的 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财务报表分析中财务比率分析是较容 易操作的方法之一, 过去在应用财务比率分析方法时, 往往 以简单、 重要的少数几个财务比率或指标来进行分析, 但各 种不同的财务比率或指标可能具有不同的衡量意义。 以企业 经营管理目标分析为主, 财务比率一般可以分为短期偿债能 力、 长期偿债能力、 获利能力、 生产能力和成长能力等。 根据 以往的许多研究来看, 不同行业间财务比率特性并不相间, 同时影响公司财务比率的因素还包括公司的组织架构、 公司 产品的生命周期、 公司成长状况及规模大小等。 在应用财务 比率进行财务预测的模型中, 多数学者都偏向于采用多变量 分析和回归分析两种模式。 这两种分析模式中, 前是找出 关键性的财务比率, 再对这几个财务比率进行分析与预测, 结果以趋势的二元式模式输出为主, 而回归分析的限制是所 有自变量不能线性重合, 因此使用更多种的财务比率及指标 来进行分析, 将可以增加结果的准确性。 以往的财务预测大多以统计分析为主, 近年来随着信息 技术的发展, 使得分析预测有了更多的方式, 如使用类神经 网络建立财务预测模型, 利用遗传算法进行经济预测或销售 预测等。 类神经网络的预测方式可能因变数的增加, 使得网 络较为复杂, 不容易收敛, 而过去在遗传算法的应用上, 往往 偏重于科学或工程方面的应用, 同时该算法在编码上多采用 二进制式编码。 目前的研究总体上还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㊄ i* , ㊄ i* 代入式 把C (5) , 使得对于过去的公司财务比率和每股 C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_基于Jones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_基于Jones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04f0c5d5bbfd0a795673cd.png)
应计利润值,Ai 表示上期期末的总资产,△REVi 表示当期的主营业务 同行业的影响。
收入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差额,△RECi 表示公司当期期末应收账
另外,本文采用的模型主要是体现了应计利润分离。尽管应计利
款与上期应收账款的差额,PPEi 表示当期期末的固定资产价值,t 表 润分离法在盈余管理的计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这种方法依赖
来研究在目前金融危机影响下,我
管
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变动情况。
流量的会计调整部分称为总应计利润 (TA)。根据修正的 J one s 模 研究显示,2007 年底爆发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
理
型,总应计利润等于净利润减去经营现金流量的差额,即:
性,我国多数企业并未受到明显影响;而根据刚刚报出的部分 2008
本最有效的途径,是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的不竭源泉。科技进步使先进的设备、工艺及 材料应用于生产领域,依靠技术创新,发挥科 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是降成本、增效益的有 效途径。一方面生产出竞争力强并能满足社 会需要的优质产品,提高了生产率,包括劳动 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另一方面,也节约了人 力、能源及原材料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在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 要实现现代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必须 狠抓技术进步。要做好这项工作,企业不但自 己要注重科技开发工作,而且应与科研单位紧 密配合,将新的科研成果及时应用于生产实践 中去,使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同时,要搞好技 术引进工作。另外,在技术开发和引进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使技术进步有 利于降低成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提高 企业经济效益。●
(如:企业固定资产、产品的研究开发费用、 资源的采购费用、信息使用费用、市场开发 费用、信息传播费用、建立和使用销售渠道 的费用、交易费用、经验共享等,都是共享资 源) 增加使用这些共享资源的规模和频率, 就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
琼斯模型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琼斯模型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161514e1ed9ad51f01df285.png)
琼斯模型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引言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一直是人所瞩目的焦点。
国外学者PaulM.Hyaly 和JamesM.Wahlen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如下:“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粗略理解盈余管理含义。
本文主要借助借助这一实际问题,说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实际应用。
一、多远线性回归模型1 模型的建立多远线性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是: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ε (1.1)其中βj(j12,……,k)是回归系数,Y 是被解释变量,x1j,x2j,……,xkj,是k 个对Y 有显著影响的解释变量(k≥2)i 是反映各种误差扰动综合影响的随机项,下标i 表示第i 期观察值(Yi x1i x2i…… xki),ε ,i12,…,n。
假设多元样本回归函数为:Yiβ0β1x1iβ2x2i……βkxki 回归参差为:εiYi - Yi 。
由于有n 期的观察值,这一模型实际上包含n 个方程Y1β0β1x11β2x21……βkxk1ε1Y2β0β1x12β2x22……βkxk2ε2 …… Ynβ0β1x1nβ2x2n……βkxknεn2模型的假设为保证所分析的变量关系符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规定性,明确分析对象,保证回归分析的有效性和性质,也为了检验判断的依据,需要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做一些假设,包括以下六条:(1)变量Yi 和X1i,X2i,…,Xki(1,2,…,n)之间,存在线性随机函数关系Yiβ0β1X1iβ2X2i……βkXkiεi ,其中εi 是随机误差项。
(2)对应每组观测数据的误差项εi,都为零均值的随机变量,即εi 的数学期望Eεi0 对i1,2,…,n 都成立。
(3)误差项εi 的方差为常数,即VarεiEεi-Eεi2Eεi2σ2 对i12,…,n 都成立(假设(2)成立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 , 凶此 , 盈余管理 问题得到 _投资 话 , 股 票 市 场 成 立 的 时 问较 短 , r 由于 常 非全流通 ,使得各种股份的风险和收
者、 债权 人 、 证券监管部门等有关各方 常 没有 足够 的 时 间 序 列样 本 。 的极大关注 ,并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
焦点 之 一 , 究 的角 度 很 多 研 益有 很 大 区别 ;我 国的 股 权 结 构 也 十 其 次 , 本 研 究 采 用 分 阶 段 分 析 分集 中 , 至被学 者们 称为 “ 甚 畸形 的
首先 , 本研 究 采用 直 接 法 , 就是 影 响是 得 到 公认 的 。 也
的 新 的 利 益 冲 主要 有 两 个 依 据 :
突 ,冉加 之盈余
管 理 发 展 到 一 定 【素 分 析 法 建 立 模 型 。 间 接 的测 度 模 大 ]
程度很 容易演 化 型需 要 计 量 非 操 控 应 计 利 润 的 数 值 大 类 别 股 份 制 度 , 股权 划 分 为 国家 股 、 将 成会计舞弊 、 欺 小 ,对识别财务舞弊程度以规避风险 法 人 股 、 通 股 、 资 股 、 流 外 内部 职 工 股 、 诈 等 违 法 行 为 , 的现 实 意 义来 说 , 准确 性 还 有 待 提 高 。 转配股等六种 , 同股份认购时 间、 不 认
维普资讯
强 上 公 盈 管 型 建 国 市司 余 理 构
一
、
问 置 的
国 内学 者建 立 的盈 余 管 理 识 别 模 公 司盈余 管理 并 没有 很好 的 测度 能
提 出
型, 比较有代表性 的有 : ①陆建桥提 } I 力 。因此 不 能生 搬 硬 套 Sot on模 J ct&Jh
这 将 极 大 地 影 响 此外 , 我 国 的上 市公 司而 言 , 果 间 购价 格 、转 让 条 件 和 方 式 都 有很 大 的 对 如 资 本 市 场 的 健 康 接 的 模 型 用 于 建 立 时 间 序 列 模 型 的 区别 , 本 无 法 实现 同股 同权 ; 份 的 根 股
美 罔 会 计 学 的扩展 的 Jns 型 ② 刘国立和杜莹 型 ,应该 建立 适 合 我 国实 际 情 况 的 模 oe 模 的 因 素 分析 模 型 。国 内有 许 多 学 者 运 型 。 家 K t r e a ei . h n
S h pr 为 , ci e 认 p 盈 用 现 有 的模 型 ( 括 扩 展 的 Jns 包 oe 模
笔者通过前人 的研究和 自身的分
究 的热 点 , 展 也 比较 成 熟 , _ 原 标设 定 权 重 , 根据 傲 大 似 然 估 汁 , 发 丰要 “ 通 析判断 ,认 为股权制度是对盈余管理
过估 计凶素群指数 的权重 ,来评估他 具有 重大影 响的因素 ,将股权指标作
一
来 反证企业 的盈余操 纵程 度 ; 2) ( 直 们 增 鞋贡献 的能 力 ,这 使 得 分阶 段 的 为 建 立 C sae oi模 型 的 因 素 之 acddL g t 接的测度模 型, 即因果关 系模 型 , 通过 分 析 法 优 于 单 阶段 的 分 析 法 ” 相 比 。
1股 权指 标 、
上市公司股权 制度作为 当前 资本
理 ” 。 由 于 盈 余 和盈 利质量指标 作为建模 的因素 , 采 制度 的最高形态 ,具有最复杂 的权力
管 理行为会 引起 用 分 阶 段 分 析 ( acd dL g ) 统 制 衡 、 益 分 配 关 系 。 权 制 度是 公 司 C sae oi 的 t 利 股
二、 盈余管理识别模型设计
( ) 于 模 型设 计 依 据 一 关
制、 分配机制 、 约束 机制 以及信息制度 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影 响。盈余管理归 衡, 股权结构 、 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 的
我 国 的股 权 制 度 十 分 特 殊 :采 用
本研究建立的盈余管理测 度模 型 根 到 底 是 权 力 不 平 衡产 生 的 利益 不 平
上 市 公 司 利 益 相 计方法 ,建立定性分析的盈余管理识 各种制度的基础 ,是公 司内部治理 的 关 人 与 公 司 管 理 别模 型 。 当 局 之 间 利 益 的 重 新 分 配 ,甚 至 会 引 发 他 们 之 间 产 权 基 础 , 公 司 的决 策 机 制 、 励 机 对 激
( ) 量 构 造 与 甄选 二 变
余 管 理 是 企 业 管 型 ) 分析我国盈余管理 的现状。此外 ,
理 人员通过有 目
在分 阶段分析 的第一层次 ,本研
分布检测法也被我 国学者在盈余管理 究 以 股 权 指 标 变 量 和 财 务 指 标 变 量
( 要是 应计 项 目指 标 ) 各 建 一 个 模 主 的 地 控 制 x  ̄ 财 研 究 中 大量 使 用 。 ,l t- 务报 告过 程 , 以 本 研 究 借 鉴 国 外 测度 、 别模 型 , 型 , 识 以下是指标的构造 和选择。 获 取 某 些 私 人 利 结 合 我 国 股 权 结 构 畸 形 的情 况 ,拟 选 益的 “ 露 管 用 股 权 指 标 、 计 项 目指 标 、 利 能 力 披 应 盈
( acddL g ) 的 统计 方 法 建 立 模 股 权 结 构 ”, 些 情 况 对公 司 治 理 、 C sae o i t 这 进
从分析方法 的角度 ,盈余管理识 型。 比单阶段的 归, 相 它能够在第一 而对 盈余 管理 产 生 了更 为复 杂 的影
别 、 度 模 型 可 以 分 为 两 火类 : 1 间 阶段将不 同性质 的指标群分别综合成 响 。 测 ( ) 接 的测 度 模 型 ,这 是 西 方实 征 会计 研 单个指标 ,然后在第二 阶段为各类指 理 是 通 过 测 度 “ 操 控 性 应 汁利 润 ” 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