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1

合集下载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第17 昌盛的秦汉化(一)学习目标:通过本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的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九算术》和地动仪、张仲景和华佗。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汉代造纸示意图》,了解造纸的工序。

通过引导学生依据地动仪剖面图,分析其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

通过学习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学习重难点:重点是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地动仪。

难点是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涉及到科技名词和物理学原理,而初一学生没有学过物理,对于利用物体惯性拾取地震波进行远距离测量的原理,学生难以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秦汉时期封建社会处在上升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实现了国家统一,经济恢复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化交往频繁,同时也开始了对外交往。

这一切为秦汉化的发展创造了条,本的主题是秦汉化,而且是昌盛的秦汉化,所谓“昌盛”,即兴旺、兴盛的意思,可见秦汉化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

这主要介绍了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和医学成就,下面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二、出示学习目标:1.掌握秦汉的科技成就和医学成就。

2.学会用列表的方法归纳概括本设计的科技和医学成就。

三、自学指导要求:同学们让我们带着问题速读本,用铅笔圈出要点,若有疑难小组相互讨论,比一比哪个学习小组完成的既快又准确。

四、自学指导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教师出示:《东方朔上奏图》(本)教师:这幅图描绘的是西汉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本的情景。

这个奏本用了三千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

同学们,你看到这一情景,有什么认识?学生:汉武帝时,奏本是写在竹简上的。

学生:用竹简写奏本太费事。

学生:竹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

学生:读起吃力。

教师:为什么不用帛等制品,这样更轻便?学生:帛的价钱太昂贵,不能大量推广使用。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先进的科学技术
引言
秦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辉煌的
文化成就。我国在造纸术、医学、数学 以及天文地理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 成果。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秦汉时期的 科学殿堂,来领略一下我们祖先的聪明 才智吧!
我国秦汉时期的文化所以昌盛的原 因是什么?
国家的统一
一、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3、造纸术的传播
造纸术的传播
公元12世纪
公元8世纪 公元4世纪 公元16世纪
公元7世纪
公元12世纪
公元19世纪
蔡伦改进造纸术
1、早期生产的纸有什么缺点? 2、蔡伦怎样改进了造纸术?
3、造纸术的传播
4、造纸术的积极作用
造纸术的积极作用
蔡伦改进造纸术
1、早期生产的纸有什么缺点? 2、蔡伦怎样改进了造纸术?
美国天文物理学家、数学家麦克· 哈特 在他所著的《影响世界的100名人排 行榜》一书中,将蔡伦排在第七位。
二、数学成就
九章算术
三医学成就
1、我国最早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 2、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南阳医圣祠
《伤寒杂病论》
三、医学成就
1、我国最早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 2、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3、“神医”华佗
3、蔡伦改进造纸术
蔡伦改进造纸术
1、早期生产的纸有什么缺点? 2、蔡伦怎样改进了造纸术?
蔡伦改进后的造纸工序
原料的切、踩和清洗
蔡伦改进后的造纸工序
蒸煮、舂捣和纤维与水混合
蔡伦改进后的造纸工序
抄纸、晾晒和纸张的整理
蔡伦在监督造纸
蔡伦受封龙亭侯
蔡伦改进造纸术

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思维冲浪:
国外的一位著名物理学家曾在一篇 文章中写道:“从纪元开始,中国领导 世界的技术,直到大约公元1600年.” ①请列出秦汉时期中国领先于世界的 科技成就(至少四项)。 ②你认为怎样才能保持科技成就在世 界的领先地位?请为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 人提几条这方面的建议。
历史与现实:
①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人们提倡 用“再生纸”又有何重要意义? ②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电子信 息借助网络传播成为必然,请对纸张用 途的前景作一番预测。
学以致用:
分组讨论: ① 如果将地动仪放在北京博物馆,测量新疆 南疆地区发生的地震,内布铜柱导向哪个方 位? ② 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试分析地动仪的发 明有何意义?
发现、探索:
"地动仪"真的那么灵吗?
地动仪新的复原模型
从2004年7月,河南博物院和中国地震局地震台网中心 组织了以冯锐研究员为主的地动仪复原研究课题小组,开 始从事地动仪复原研究的多方面工作。 目前,这项课题取得重大进展,课题组用“悬垂摆原 理”取代了传统的“直立杆原理”。 2005年4月16日,这 一科研成果得到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博物馆、中国地 震局等单位的地震学和考古学专家的肯定。专家们认为: 这台复原地动仪首次把概念模型还原成了科学仪器,使之 真正有了验震功能。
加强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学成就
名 称 时期 发明Βιβλιοθήκη 意 义造纸术 改进造纸术
西汉 东汉 蔡伦
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 纸 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 化的巨大贡献 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九章算术》 东汉 地动仪 麻沸散
东汉 张衡 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 东汉 华佗 世界最早的全身麻醉剂

七年级历史教案 昌盛的秦汉文化9篇

七年级历史教案 昌盛的秦汉文化9篇

七年级历史教案昌盛的秦汉文化9篇昌盛的秦汉文化 1教学目标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蔡伦改进造纸术;《九章算术》;《神农本草经》;张仲景和华佗的医学成就;张衡的地动仪。

通过归纳秦汉时期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成就,提高学生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汉时期文化的繁荣昌盛,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并能从中感受到我国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激发民族自豪感,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秦汉时期许多科学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贡献巨大。

教学建议地位分析:秦汉时期文化是秦汉时期历史的重要内容,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这一时期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医学和数学的成就和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在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当时的世界科技领域中也处于领先地位。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形成时期,秦汉时期的科技成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炎黄子孙的骄傲。

先进的科学技术又是与秦汉时期的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和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密切相关的。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这一时期先进科学技术的代表,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它毫无疑问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秦汉时期的先进科学技术,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明创造的,这些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劳动后又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

重点分析:1.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它不仅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而且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数学和医学方面的成就成书于东汉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案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案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案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教案
学习目标:
了解秦汉时期先进的科技成就——造纸术、数学、地理、医学。

通过学习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蔡伦改进造纸术;地动仪。

难点:张衡制造的地动仪
自学指导:认真阅读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完成填空,注意书写
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是_________早期用麻做的纸.
_______时候,宦官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后人将这种纸叫做______________.
东汉时期的_________________,是一部数学名著.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
东汉时期,科学家___________制造了一种仪器,能测定地震方向,叫做____________.这是世界公认最早的地震仪器.
汉代著名的医学家____________,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
剂_____________,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编了一套医学体操,叫做__________.
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_______________,写成了《________________》,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世尊称他为_____________.
学法指导: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本课学到的科技和医学成就。

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有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并提出来。

领域时期代表人物主要成就
造纸西汉
东汉蔡伦
数学东汉
地理东汉
医学东汉麻沸散和五禽戏
东汉张仲景
当堂反思: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教 佛教的传入 道教的兴起
人文科学成就 史学:司马迁和《史记》 (第17课)
艺术:秦始皇陵兵马俑 世界第八大奇迹
题海探究
1、东汉明帝时,派人到西域求佛法的主要原因是 A、宏扬佛教文化 B、用佛教来减轻自己的罪过
C、借助佛法维护其统治 D、兴趣所致 2、下列哪一种宗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5、《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因为它: A 内容丰富 C 歌颂了农民领袖
B 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
D 开创了编写史书的新体例来自找错误在一部电视剧 里,有一个情 节描写秦汉之 际,刘邦的夫 人即后来的吕 后躲避战乱, 逃入尼姑庵的 故事。想一想, 这里有什么错 误?为什么?
一、宗教
(一) 佛教—外来宗教 1、佛教的传入
时间:西汉末年
通道:丝绸之路
2、佛教传播的原因
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劳动人民的精神寄托
3、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史记》的重要地位
猜猜看
材料一: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 叱之,辱其
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顾吾念之,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相争,其势不俱 生。吾所以为此者,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雠也。”廉颇闻之,肉袒 负荆,因宾客至蔺 相如门谢罪。曰:“鄙贱 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交,为 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刎颈之交。
材料二:战少利,沉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 渡河, 皆沉船,破斧甑(zeng),烧庐舍,持 三日 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 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 杀苏角,虏王离。
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
版权所有
秦 汉 文 化
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造 数 学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 自然科学成就 医 学 ——东汉华佗、张仲景 (第16课) 地动仪 ——东汉张衡
——
《史记》
司 马 迁
问题探究:
1、《史记》的内容是什么?
2、为什么说司马迁是伟大的史学家? 3、请你简要的评价《史记》?
三、史学的发展——司马迁和《史记》
1、内容: 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评价:
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不朽的 史学名著
优秀的 文学著作
3、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班超
4、佛教和道教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统治阶级的提倡和 利用,其共同的原因是:
A 其宣传的内容都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B 都认为忍受苦难就能进入不升不灭的最高境界 C 都主张修身养性,以求得道成仙
D 都宣扬放弃欲望,就可以摆脱生死轮回
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2、道教流传的原因
劳动人民的精神向往
3、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门神
财神爷
桃符
青岛崂山
武当山的金殿
合作探究
宗教与邪教有什么区别?
宗教是一种信仰。迷信却失去了 个人的见解和意志,是一种把希望和 人生寄托在神佛身上,缺乏努力进取、 艰苦奋斗的思想。
二、哲学——王充和《论衡》
何灭人 用而死 为形血 鬼体脉 ?朽竭 ,, 朽竭 而 而 《 成 精 论 衡 灰气 》 土灭 ,,
动脑筋
你能从常见的文学影视作品、日常用语、 建筑雕塑、音乐美术、天文医药等方面找出佛 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吗?
嵩山少林寺
洛阳白马寺
千佛山大佛头
峨眉山乐山大佛
敦煌壁画
(二) 道教—土生土长的宗教
1、道教的兴起:
神仙方术炼制丹药 相传张道陵在此讲道 泉州太上老君像
(二) 道教—土生土长的宗教
1、道教的兴起: 东汉时期
第十七课 昌 盛 的 秦 汉 文 化 (二)
——宗教的传播和史学的发展
结合视频和课本回答:佛教起源地点?佛教传入中国 的时间?佛教创始人?
版权所有
一、宗教
(一) 佛教—外来宗教 1、佛教的传入


一、宗教
(一) 佛教—外来宗教 1、佛教的传入
时间:西汉末年
通道:丝绸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