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和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和策略

以习得一种语言为学习目标的阅读教学,还担负着构筑学生“精神家园”、重塑学生“个体人格”、净化学生“灵魂世界”的重大使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深刻地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谈到阅读教学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合。”叶老用形象生动而又通俗的比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阅读的真正内涵。阅读就是学生满怀深情地踏上语言的桥梁,去晤见作者并触摸其灵魂的过程,就是学生默默地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获取智慧经验和情感的过程。这样,阅读教学就不能仅仅着眼于书面文字,而要通过作品的语言,全面地审视和把握作品的显性意义和直观图景,品味、涵泳和体悟潜藏在作品中的内在意蕴和情趣,破解萦绕于字里行间的理趣、意趣和情趣,进行入乎其中出乎其外的情智整合与生成,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然而,反思当肖的阅读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①读书感悟少,提问分析多。把本应是个性化的、情感化的、创造性的阅读,纳入内容分析的轨道,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整合。②自主发现少,“牵”“引”求同多。轻视个人体验、个人理解,往往通过牵引,得出统一结论。过去流行的一种“谈话法”教学,是由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让学生千方百计地猜测,这其实仍是一种一方强行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与阅读作为一种对话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③忽视兴趣、态度、习惯的培养,忽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发现读书的方法。④进行的是不完整的阅读训练。从方法上说,重精读,轻略读、浏览;从技能上说,朗读、默读、背诵都有待加强。⑤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僵化;教育教学途径封闭,割断了与现实生活、大千世界的联系。其结果是导致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严重匮乏。

1、导入新课不拘一格有创意

上课伊始,教师采用幽默、轻松、和谐的手法,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如用意蕴深刻的笑话、民间趣话导入,用一段哲理性或诗意的导语开头,或用抑扬顿挫的诗歌朗诵起句,携带特定的教学实物或挂图走进教室等等,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激发兴趣。创意导入,要做到新颖、简练、精彩。特级教师于漪教学传统课文《孔乙己》是这样开头的:“鲁迅先生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为什么他最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鲁迅先生是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精心塑造这个形象的?过去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道理的。《孔乙己》这篇小说写的是悲剧性的人物。悲剧往往令人泪下,而《孔乙己》读后,眼泪不是往外流,而是感到内心的刺痛。它究竟是怎样的悲剧呢?文章情深、意深、含蓄、深沉,细细咀嚼,深入领会,就可获得解答。”这样的导入,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三个丝丝入扣的问题的连续提出启动了学生的“机器”,使学生处于

“愤”“悱”的活跃状态,把学生思路引向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上,为下一步学习设下铺垫。教师的独白语不多,却勾勒出教学的重点、学习的难点、教材的特点,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读了《窗》,我们认为“不靠近窗口的那个病人”,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大家能否在对课文的研读中,证实老师的观点呢?学生沿着这条线索,探寻着“不靠近窗口的那个病人”的命运轨迹:听同伴讲述,享受融洽;嫉妒心发作,庸人自扰;见死不救;冷酷无情,只见到光秃秃的一堵墙,真相大白。作者刻意把关键情节安排在和“靠窗”所见的内容有关,巧妙地揭示出美与丑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灵,起到了扬善贬恶的道德谴责作用,在精巧的构思中见出了主题的深刻。

2、教学语言富有个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语言要充满激情,富有人情味;要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语言生动形象,富有哲理和情趣。学生总是喜欢听有个性的语文教师的课。于漪说:“教学语言要做到生动形象,除了知识修养、语言技巧外,还必须倾注充沛、真挚的感情,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只有对所教学科、所教对象倾注满腔热情,教学语言才能显示其生命力,熠熠放光彩,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 可见教学语言的魅力。

语文教学的强烈的个性化意识、健全的心理品质,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天地里自由发挥,大胆地个性化地演绎教材。因为有个性,才有授课的艺术;有个性,才能产生美的享受。教师的授课语言要简洁、生动、有魅力,才能产生话剧语言的效果。开局有创意,结局有韵味;授课语言富有变化、跌宕起伏;朗读语言要富于情调、抑扬顿挫;对白语言要富于个性,进入角色。总之,授课语言要有语言美,既简洁又生动,既平常又精彩,既通俗又有情调。教师的神情随着教材的变化而变化,随时让学生进入教学意境中去。

3、阅读思路课内外并举

阅读教学要立足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首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善于从题材多样化、知识多层次、表现多手法的教材中,提炼出精练的闪光点,并融合自己的个性,设计教学思路。善于运用抓“文眼”找准教学的“突破口”,简洁、精练的处理每一篇课文,启迪学生思维。其次,要让学生在课外广泛涉猎,形成开卷有益、手不释卷的习惯,把课内学的知识迁移到课外加以运用,把课外学到的东西,再带回课内消化吸收。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风云和文学期刊,对那些富于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的文章,组织学生开展佳作点评或写出故事梗概、内容提要、人物形象简析之类的短文进行写作训练。教师印发阅读篇目,作出指点和点评,让学生愿读书、会读书、勤读书。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扩大视野,增长见识。

4、抓“以情悟文”,促“个性发展”

情感本身就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在课堂上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阅读,挖掘教材丰富的情感因素,做到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眼下,学生阅读兴致不高,其主要原因是阅读教学的形式过于单调。教师要把讲解、提问的时间压缩到最少,用最多的时间指导学生读书和思考。首先是教师的情感要投入。要将范读作为主旋律,融音调、表情、姿态、手势于一体,将自己体验到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进行心灵的接触,以引起情感的共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