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音韵学与音韵学的功用
音韵学概述
第三、用音韵知识查阅古代的工具书。
笫四、解读古代文献;如通假字、破读、同 源词等。
二、古今语音的变化
1、语音是变化的。 A 、古韵文普通话不押韵。如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广韵》都属“灰韵”。 李白《越女词》:“长干吴儿女,眉目厌新月;屐
3、古韵分部的历史沿革
宋代吴棫(福建人,生活年代与朱熹相近) 是对《诗经》语音进行研究的第一人。他分 古韵为九部。
明代,陈第著有《读诗拙言》、《毛诗古音 考》、《屈宋古音义》等书,以考求《诗经》 和《楚辞》的古音。力排“叶音说”,首次 提出了古音不同于今音的历史观点。
顾炎武:《音学五书》,古韵十部 江永:《古韵标准》,古韵十三部 段玉裁:《六书音均表》,古韵十七部 戴 震:《声类表》,二十五部 孔广森:《诗声类》,分十八部 王念孙:《古韵谱》,二十一部。 江有诰:《音学十书》,二十一部。 章炳麟:《成均图》,二十三部。 黄 侃:《音略》,二十八部。 王力:古音三十部。
第三节 上古音说略
上古没有韵书,人们对上古音的研究是从韵 文在后代读起来不和谐引起的。也就是说上 古音的研究是从韵部开始的,声母的研究起 步较晚。
清末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中提出“古 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揭开了古声 母研究的序幕。
钱大昕(1728年 - 1804年)中国清代史学家、 语言学家。字晓徵,一字辛楣,号竹汀。江 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对于音韵学和训诂 学很有创见。他研究古声母,证明了上古声 纽没有轻唇音和舌上音。 主要著作: 《恒言录》《潛研堂文集》 《十驾斋养新录》 《二十二史考异》
音韵学介绍
音韵学介绍一、什么是音韵学?音韵学也称声韵学,它是研究古代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现代汉语语音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
所谓声、韵、调系统,简单地说,就是指某个历史时期汉语声、韵、调的种类及声母、韵母的配合规律。
以现代普通话为例,它有22 个声母,38 个韵母,4 个调类。
其声母和韵母的配合不是任意的,而有一定的规律,如j、q、x三个声母只能和齐齿呼与撮口呼的韵母相拼,而不能与开口呼与合口呼的韵母相拼。
在研究方法上,传统音韵学主要使用的是系联法、类推法、统计法和比较法。
在标音问题上,由于古代没有现代化的标音工具,古人表示汉字声、韵的工具还是汉字,所以传统音韵学研究古音时还得借助某些习用的汉字作为标音工具,只是对古音进行构拟时才使用国际音标或其他注音符号,但这已是清代以后的事。
与传统音韵学不同,语音学是十九世纪兴起的一门研究人类语言声音的科学,它主要研究语音的系统(声音的成分和结构)、变化及发展规律,并教会人们如何去分析研究语音的系统和变化,如何发现语音的变化规律,同时训练人们发音、听音、记音、审音的技术。
语音学一般分为普通语音学、历史语音学、描写语音学和实验语音学等。
普通语音学研究人类语音中各种声音的构成,音与音的结合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变化,以至声调、语调、轻重音等现象。
历史语音学研究某一语言各个历史阶段的语音系统及其发展规律。
描写语音学研究某种语言在一定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特殊现象。
实验语音学则是通过实验仪器分析语音的物理现象和生理现象。
在研究方法上,语音学主要是通过描写、实验、分析、归纳、历史比较等方法揭示语音的性质、系统及其发展规律,它所使用的标音工具主要是国际音标。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汉语音韵学是我国研究汉语历史语音的一门传统学问,而语音学是研究各种语言的语音及语音各个方面的一门现代科学。
汉语音韵学相当于语音学中的一个部门,可以称为汉语历史语音学,二者在研究对象、分类、方法及标音工具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绝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
音韵学知识在古代汉语学习中的价值研究
音韵学知识在古代汉语学习中的价值研究
音韵学是一门研究音系、音位和音变规律的学科,对于古代汉语学习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音韵学在古代汉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音韵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汉语的音韵体系。
古代汉语的音韵体系与现代汉语有许
多差异,如声母、韵母、声调和声调变调等方面。
通过学习音韵学,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
汉语的音节结构、声母和韵母的组合方式、声调的使用和变化规律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古
代文献和古代汉语的语音特点。
音韵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代汉语的文字音义关系。
在古代汉语中,许多字字音相同
或者相近,而字义却有所区别。
通过音韵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探究古代汉语中字音的变化
与字义的差异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用词和表达方式。
音韵学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古代汉语的音变规律。
音变是指语音在特定环境下发生的
变化。
古代汉语中,有许多音变规律,如反切、轻声、舌头音变等等。
通过学习音韵学,
我们可以了解这些音变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音变现象,帮助我们正确地读
出和理解文献中的内容。
音韵学还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古代汉语的方言差异。
古代汉语的方言差异是指不同地区
的古代汉语在发音上的差异。
通过音韵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比较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古
代汉语的音韵系统差异,从而了解古代汉语的方言分布和演变情况,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
解古代汉语的语音特点。
汉语音韵学》
按照 某字常见 的读音去 读,叫做 如字。这 种情况是 相对于破 读而说的。
返回本章目录
如 字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 之谓自谦。 《礼记· 大学》 《经典释文》:
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
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
三、反切的产生
以上各种材料虽有主次之分,适用方面侧重 有别,要求综合运用。
第二章
音韵学基本知识
这一章介绍汉语音韵学的有关基本 概念、基本知识
第一节
• 一、反切的原理:
•
反切
用两个字给一个字注音,反切上字, 下字,被切字,双声叠韵。如《广韵》: 都:当孤切。眷:居倦切。康:苦冈切。 哀:乌开切。 Nhomakorabea 反切法
练: 郎 甸 切
【三十六字母】
传统音韵学沿用最久的一套声母类别标目。 宋
人在守温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增益而成。三十六 字母大致可以代表唐末宋初的汉语声母系统。 返回本章目录
清与浊
清声
按照声
母的发
发音时不 带音的辅 音
全清
不送气的清声
次清
送气的清声
音方法
分类
全浊
浊声
发音时带 音的辅音
带音的塞音、 擦音、塞擦音
根据气流 或浊化的 程度分类
三、音韵学是训古学研究的工具
训诂学训释词义,往往需要通过语音 来解决问题。凡是有成就的训诂学名家, 无一不精通音韵学知识或者本身就是音韵 学大家。如戴震、王念孙、王引之、段玉 裁、杨树达、杨伯峻、周祖谟等。 段玉裁:“音韵明而六书明,六书明而古经 传无不可通。”
《吕氏春秋 · 重言》:齐桓公与管仲谋伐莒,谋 未发而闻于国。桓公怪之。曰:‘与仲父谋伐莒, 谋未发而闻于国,其何故也?’管仲曰:‘国必 有圣人也。’ …… 少顷,东郭牙至。管仲曰: ‘此必是也。’乃令宾者延之而上,分级而立。 管子曰:‘子邪?言伐莒者。’对曰:‘然。’ 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故言伐莒?’对曰: ‘臣闻君子善谋,小人善意。臣窃意之也。’管 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以意之?’对曰: ‘臣闻君子有三色。 …… 艴然充盈,手足矜者, 兵革之色也。日者臣望君之在台上也,艴然充盈, 手足矜者,此兵革之色也。君呿而不唫,所言者 莒也。君举臂而指,所当者莒也。’
音韵学介绍
音韵学介绍一、什么是音韵学?音韵学也称声韵学,它是研究古代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现代汉语语音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
所谓声、韵、调系统,简单地说,就是指某个历史时期汉语声、韵、调的种类及声母、韵母的配合规律。
以现代普通话为例,它有22个声母,38个韵母,4个调类。
其声母和韵母的配合不是任意的,而有一定的规律,如j、q、x三个声母只能和齐齿呼与撮口呼的韵母相拼,而不能与开口呼与合口呼的韵母相拼。
在研究方法上,传统音韵学主要使用的是系联法、类推法、统计法和比较法。
在标音问题上,由于古代没有现代化的标音工具,古人表示汉字声、韵的工具还是汉字,所以传统音韵学研究古音时还得借助某些习用的汉字作为标音工具,只是对古音进行构拟时才使用国际音标或其他注音符号,但这已是清代以后的事。
与传统音韵学不同,语音学是十九世纪兴起的一门研究人类语言声音的科学,它主要研究语音的系统(声音的成分和结构)、变化及发展规律,并教会人们如何去分析研究语音的系统和变化,如何发现语音的变化规律,同时训练人们发音、听音、记音、审音的技术。
语音学一般分为普通语音学、历史语音学、描写语音学和实验语音学等。
普通语音学研究人类语音中各种声音的构成,音与音的结合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变化,以至声调、语调、轻重音等现象。
历史语音学研究某一语言各个历史阶段的语音系统及其发展规律。
描写语音学研究某种语言在一定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特殊现象。
实验语音学则是通过实验仪器分析语音的物理现象和生理现象。
在研究方法上,语音学主要是通过描写、实验、分析、归纳、历史比较等方法揭示语音的性质、系统及其发展规律,它所使用的标音工具主要是国际音标。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汉语音韵学是我国研究汉语历史语音的一门传统学问,而语音学是研究各种语言的语音及语音各个方面的一门现代科学。
汉语音韵学相当于语音学中的一个部门,可以称为汉语历史语音学,二者在研究对象、分类、方法及标音工具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绝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
1音韵学与音韵学的功用
1⾳韵学与⾳韵学的功⽤§1⾳韵学与⾳韵学的功⽤⼀、⾳韵学1、概念:⾳韵学也称声韵学,它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门传统学问,是古代汉语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现代汉语语⾳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样。
所谓声、韵、调系统,简单地说,就是指某个历史时期汉语声、韵、调的种类及声母、韵母的配合规律。
以现代普通话为例,它有22个声母,38个韵母,4个调类。
其声母和韵母的配合不是任意的,⽽有⼀定的规律,如j、q、x三个声母只能和齐齿呼与撮⼝呼的韵母相拼,⽽不能与开⼝呼与合⼝呼的韵母相拼。
2、分类:传统⾳韵学分为三个部分,即今⾳学、古⾳学和等韵学。
今⾳学是研究中古时期(隋唐时代)汉语声、韵、调系统的⼀门学问;古⾳学是研究上古时期(先秦两汉)汉语声、韵、调系统的⼀门学问;等韵学是⽤“等”的概念分析汉语韵母及声韵配合规律的⼀门学问,它通过韵图的形式展⽰某⼀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
等韵图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声、韵配合表。
⼆、功⽤汉语⾳韵学和汉语史、汉语⽅⾔学、训诂学、考古学、校勘学、中国古典⽂学、古代历史、古代⽂献学以及古籍整理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其作⽤是多⽅⾯的。
下⾯我们主要从四个⽅⾯谈谈汉语⾳韵学的功⽤:1、汉语⾳韵学是建⽴汉语史的前提要研究汉语语⾳,指出汉语语⾳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指导汉语的学习和使⽤,以保证汉语朝着健康正确的⽅向发展,就不能不建⽴汉语语⾳史。
要建⽴汉语语⾳史,⾸先必须研究出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例如先秦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隋唐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元明清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等等。
只有把这些不同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的⾯貌弄清楚,并探寻出其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才谈得上汉语语⾳史的建⽴,⽽要知道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的状况,就得依靠⾳韵学的研究。
2、⾳韵学是进⾏⽅⾔研究的必备知识汉语⽅⾔学是研究汉语各地⽅性⼝语的⼀门科学。
音韵学课程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与实践
音韵学课程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与实践汉语音韵学是汉语教学中非常重要并且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
由于汉语的发音特点,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学习汉语音韵学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音韵学课程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实践。
一、音韵学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1. 提高语音水平汉语的音韵规律非常复杂,为了在汉语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正确的语音和发音,学习音韵学是必需的。
学习音韵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汉语的声调、音韵规律等,从而更好的掌握汉语的发音技巧,提高学生的语音水平。
同时,学生通过掌握音韵规律,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词语的读音和拼音。
2. 提高语言学习效率学习音韵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汉语语音的敏感性,增强学生的语言感觉,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认识汉字、拼音以及学习汉语语法时,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效率也会有较大的帮助。
3. 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音韵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语言,并且可以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
此外,音韵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方言和地方文化,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音韵学在汉语教学中的实践1.教学内容音韵学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汉字音节、声韵母规律和声调等方面。
在教学汉字音节时,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来了解汉字的音节规律,并在教学中注重音韵规律的启发和引导。
例如,通过轻松的语音游戏、字谜等形式,让学生在欢笑中逐渐认识和掌握汉字的音节规律。
在教学声韵母规律和声调时,教师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的音节、对比声韵母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汉语音韵的规律,并通过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语音水平。
2.教学方法音韵学的实践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师生互动、多媒体教学等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方式,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汉语的音韵规律。
同时,在操练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动,利用语音游戏、小组讨论等方法来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三、总结在汉语教学中,音韵学课程的作用不可小觑。
通过学习音韵学,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汉语的语音规律,提高语音水平,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方言,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
汉语音韵学小史及其功用分析
,
,
音标
。
正 如清代陈澧
,
门 传统 学 问
一
。
清 代 音韵 学 家 劳 乃 宣 在
通 过 以 上 比较 可 以 看 出
,
所说 :
“
。
…
“
’
’
’
‘
“
’
一
…
‘
’
。
’
。
1
Y UY A NX UE X l
;
1
.
序言
屈宋
,
以 考 唐虞 三 代秦 汉 之 音 也
,
。
有今
、
究对 象
讲授 或 研 究 汉 语史 回 避 不 了有关 音 韵 学 的 知识 在现 实 的 教 学 中 许 多教
,
,
韵之 学
以沈
,
、
陆 为宗
,
以 《 韵》 广
许 多 学生 也 怕 学 这 类 知识 音韵 学这 门学 科成 了 汉 语 言 文 学 专 业 的 薄 弱 学 科 表 现 为能 讲授 这
、
目的
、
一
,
。
.
。
汉 语音韵学 的研 究有 着悠久 的历 史
,
,
,
,
。
开 合正 副
门课 的 老 师 少 科 研 成果 少 原因
,
,
选 学 这 门课 的学 生 少
“
,
。
这种
三少
”
局 面 形成 的
,
从 对 师 生 们的调 查 来看
有三个
.
据 音 定切 以 考 人声 自然 之 音是 也 可 见 音韵 学是古 代 汉 语的 个重 要组 成部分 两 者最明显 的区 别表现 在研 究 目的
浅谈音韵学对于汉语学习的作用
浅谈音韵学对于汉语学习的作用
音韵学是语音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语音节奏和音韵现象,是汉
语学习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也是母
语习得的重要基础。
在汉语学习中,音韵学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首先,音韵学对汉语学习的重要作用是强调音节的精确发音。
比如,
当中文正确地发音时,尤其是声调的正确发音,可以绝对避免语义的
混乱,使学习者能够被准确地理解。
其次,音韵学可以培养学习者的聆听和分析能力,能够在发音中准确
分辨字词中的声调以及词语之间的语调,以便区分每个词语的意义和
语义。
再次,音韵学还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因为它是有节
奏的文字形式,再加上中国更深的文化传统和音乐的潜移默化,所以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最后,音韵学还能够帮助汉语学习者运用熟悉的声音结构,加强对汉
文的读写能力,以及对汉字的理解能力。
总之,音韵学为汉语学习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学习者需要掌握正
确的发音和语音现象,并且熟悉中国音韵文化,才能有效地学习汉语。
《汉语音韵学》笔记整理
《汉语音韵学》笔记整理一、音韵学1,什么是音韵学:又叫声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语音学和音韵学语音学是对语音的客观描写,从生理、物理属性两方面对语音进行研究。
主要有三个分支:发音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听觉语音学。
还有所谓的实验语音学。
普通语音学。
音韵学是研究某种语言的语音和该语言语音系统中语音功能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音位学,包括研究某种语言历史上的语音变化等。
音韵总与一种具体的语言相联系,具有很强的民族特点,不可能有“普通音韵学”。
它们在观点、方法上也有不同。
音韵学侧重音类的划分,侧重语音系统的归纳整理;语音学则侧重于发音原理的分析。
3,音韵学的功用二、汉语语音的分期:研究汉语语音的历史情况,主要凭借书面文字材料。
根据文字材料性质,一般把汉语语音的历史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古期:公元四世纪以前(晋代以前)对应语音上古音研究上古音的称之为古音学中古期: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中古音今音学近古期:公元十二世纪到十七世纪近代音北音学现代期:公元十七世纪到现代现代音现代音的研究一般包括在现代汉语里古代还有一种研究和分析汉语语音的专门学问——等韵学。
这样,汉语音韵学分为四个部门:古音学、今音学、北音学、等韵学。
严格来说,这只包括一半内容,只把几个代表时期横的面进行了剖析,属于共时的研究,都不研究汉语语音的发展规律。
对于语音发展规律的研究,形成了汉语语音史这个部门。
三、汉字标音方法:1,反切以前的标音方法:早期,直接口授法后来,形声字的偏旁曾经被当作识字的拐棍用过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有譬况法(包括读若法)、直音法。
2,反切3,音位学标音法1913年开“读音统一会”时,经过多方商榷研究,得到两个系统:(1)1918年11月23日,公布“注音字母”四十文,取笔画最简单的汉字组成,是汉字形式的拼音字母。
(2)1928年9月26日,公布“国语罗马字”,用西方语言字母为汉字注音。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56年2月拟出《汉语拼音方案草案》,1958年2月由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为正式方案推行。
音韵学常识[1]
音韻學常識一、概述1、什麼是音韻學音韻學,也叫“聲韻學”、“漢語音韻學”。
是中國傳統語文學的一個門類,是研究漢語語音古今沿革的一門學科。
中國傳統的語文學(小學)包括文字學、音韻學和訓詁學。
2、音韻學的研究物件我們今天研究古代語音,只能根據單個漢字在歷史時期的不同讀音,進而瞭解語音的歷史變化。
3、古音韻的歷史分期1)上古時期:先秦兩漢時的語音,以《詩經》音為代表。
2)中古時期:魏晉南北朝至唐宋時代語音,以《切韻》為代表。
3)近古時期:元明清時的語音,元·周德清《中原音韻》為代表。
4、音韻學的功用1)對古代漢語的意義A、明語法:音韻學上的“破讀”和“如字”術語,實際上就是指通過語音屈折變化以表現不同的詞性或詞義。
如,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曰:“責畢收乎?來何疾也?”破讀/讀破:“yì,動詞,‘穿(衣)’;guàn,動詞,‘戴(帽子)’”。
如字:“yī,名詞,‘衣服’;guān,名詞,‘帽子’”。
又如:“Contrast,重音在前,名詞,‘對比、對照’;Contrast,重音移後,動詞,‘使對比、使對照’。
”(詞法上的屈折變化)B、知構詞:通過語音的學習,可以瞭解古漢語中雙聲、疊韻等構詞法則,就不容易誤解詞義。
如:逶迤(wēi yí),道路彎曲而長(=委迤=委蛇=蜲蛇=委佗=委它=委侈=委陀=委維=委隨=委移=逶移=逶夷=逶隨=逶迂=……)。
連綿詞——因聲求義:a、“望洋興嘆”,《論衡·骨相》:“武帝望陽”,《莊子·秋水》:“望洋向若而歎”。
解釋有“望視太陽、望著海洋、仰視貌、遠視貌”的意思,類推:“望×興歎”,如“望書興歎”、“望題興歎”。
疊韻連綿詞,“望洋:望羊、望陽、望佯、盳洋”——仰視的樣子/迷惘直視的樣子。
b、“猶豫”,解釋1:猶是犬名。
人將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來迎候,如此往還,至於終日。
斯乃豫之所以未定也,故稱猶豫(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
第一讲 音韵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汉藏语的比较
• • • • • • • 汉语 藏语 缅语 吾 nga ŋa 汝 —— naŋ 五 lnga ŋa 鱼 nya ŋa 无 ma ma 汉语藏缅语语音对应规律:u——a
汉语古音拟测
日汉对音
• 晋代汉字传入日本,早先载籍全由汉字书 写 • 日本平安时代(公元1000年左右)创制假 名
明代日语假名汉字对音例释
平假名 の
に ゃ
读音 no
ni ia
汉字对音 奴
尼、义、宜 牙、耶
き
ki
其、基
•湖 南 师 范 大 学 • ko nan si han dai gaku
• • • • 湖岸こがん 湖面こめぃ 湖底こてぃ 湖心こしん
课后练习
• 看、论、过、忘的古声调? • 解决的理论基础:同调押韵 示范“忘”: •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 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 • • • • • • •
天涯思君不可忘 武当山顶松柏长 有女长舌利于枪 排难解纷当六强 当道时见中山狼 灵芙醉客绿柳庄 …… 柏梁体《倚天屠龙记》回目
三、押韵有不限于押尾韵的情况 • 《忽必烈汗(Kubla Khan)》 诗: • Five miles meandering with a mazy motion (五英里蜿蜒流动,宛如迷津)
• ——柯尔律治(S.T.Coleridge 17721834))的“头韵”
四、押韵和语言学的关联
• 例一:英语韵文 • where’er you find “the cooling western br□” • In the next line it “whispers through the trees” • ——蒲伯
音韵学
音韵学浅论摘要:音韵学又称声韵学,是我国古代传统“小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主要研究汉字字音及其历史变化,包括声、韵、调系统和音节结构,以及古今语音演变的来龙去脉。
正是由于这种特征,音韵学不仅对研究古今语音有重要指导作用,还涉及到关于中国古典文化的多个方面,本文将从音韵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产生和发展、音韵学的功用等方面对其进行简要的分析论述,以便系统的了解音韵学这门学科。
汉语音韵学是研究汉语语音系统的科学。
它包括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等学科。
音韵学也称声韵学,它是研究古代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研究方法上,传统音韵学主要使用的是系联法、类推法、统计法和比较法。
从时间上看,从语音产生至今,各个历史时期的语音特点都可以作为研究对象,从空间上看,各个区域的方言语音也包含在它的研究范围,所以,音韵学的语音研究范畴颇为广泛。
按照中国传统音韵学的分类习惯,音韵学又可以细分为三个部分:今音学、古音学及等韵学,三类的研究对象各有不同。
“今音学”以《切韵》系韵书为对象,研究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
“古音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先秦两汉的诗歌韵文,以《诗经》用韵为主要根据,并结合形声字,研究上古时期的语音系统。
“等韵学”最晚,大约产生在明初以后,以宋元时期的等韵图为研究对象,最初是分析韵书中的反切。
按照今天的科学分类习惯,我们把这三门传统学科分别称作:广韵学、古音学和等韵学,另有学者提出以元代《中原音韵》系统的韵书和分析近代语音的等韵图为对象,建立一门“近代语音学”,这四门学问,就是音韵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基本内容。
一、音韵学的产生和发展音韵学的建立以反切的出现为标志,起源于东汉末年。
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给一个汉字注音,取第一个字的声母,第二个字的韵母和声调,合起来构成被注音字的读音。
关于反切产生的年代,一说为汉末孙炎所创,如颜之推《颜氏家训》中说:“孙叔然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
古代汉语音韵-文档资料
全浊:发音时声带振动的塞音,擦音,塞擦 音。
次浊:发音时声带震动的鼻音,边音,半元
音。
2020/9/11
.
8
中古三十六字母:在守温三十字母的基础上,
宋初有人根据当时的语音实际,又增加了 “非、敷、奉、微、娘、床”这六个字母, 并改“不”为“帮”、改“芳”为“滂”, 即成为“三十六字母”。
2020/9/11
2读若、读如:用同音字或近音字注音。 例:渔,读若《论语》之“语”
2020/9/11
.
22
3直音:用同音字注音,相对于读若和譬况譬况, 直音法用完全同音的字注音是一大进步,但是 ,有时同音字较少,或者用来注音的同音字本 身就是个生僻字,也会影响注音效果。如:瑊 ,音鍼。玏,音勒。
4反切:用两个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 口诀如下:
2020/9/11
.
20
古代四声与现代方言区声调对应表
.
21
五、古代注音的基本概念
特点:用汉字给汉字注音 1譬况:是用打比方,作比较,以及描写说明发音 情况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术语:长言之,短 言之,急气,缓气)
例如《公羊传》中有一句话:“春秋伐者为客,伐 者为主。”这句话中的两个“伐”字意义不同,何 以区别呢?古人注道:“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 ”,“见(被)伐者为主,读伐 短言之。”
.
3
1.语音系统:指汉语的声、韵、调及其配 合规律。
2.古音学:是研究上古语音系统的学科。 3.今音学:是研究中古语音系统的学科。 4.北音学:是研究近古语音系统的学科。 5.等韵学:依据等韵图来分析音节的结
构,探讨发音原理和方法。
6.小 学:是我国传统的语言学,包括音 韵学,训诂学,文字学。
试论音韵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试论音韵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音韵学是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文字语言中
深奥而丰富的多重结构层次。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它能够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表意文字的结构和读音,有效提升运用意念的效率和准确率。
首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理解音韵化的文字,帮助学生正确掌
握汉字的读音,为他们更自如地进行文字的学习和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通过灵活运用声调、注音和拼音,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
解隐含在文字语言内部的音素结构、音律表达,以及文字如何使用更
多的细节和修辞手法来表达某种思想和情感,有效提升学生语言表达
能力。
此外,音韵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正确自然的语言语境。
例如,
学生在阅读文字时,可以依据文章的音韵结构进行分析,把握文字表
意的节奏和变化规律,使文章中的文字、句子、段落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语言语境。
因此,只有充分运用音韵学的原理,才能
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准确地把握文字核心的表意和情感内涵,进而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水平。
总之,音韵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但
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汉字的读音,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他们更好地把握语言的节奏和表意提供了多重便利。
只有深入
理解和正确运用音韵学,才能让学生真正拥有掌握语文的能力,走得
更远。
2、音韵学的功用
第一人称代词的上古音
我”疑母歌部;“吾”疑母鱼部 “卬”疑母阳部;“余”余母鱼部 “予”余母鱼部;“朕”定母侵部 “台”透母之部。 声母相同或相近,韵部相同或相近。
(三)音韵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古典文学和音韵学的关 系。 搞古代的东西,都要懂 点音韵学。
音韵学的功用
摘录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第一 章第二节“音韵学的功用”。
(一)更深入地了解现代汉语的 语音系统
1、现代汉语的语音结构规律,跟古今语音演 变的规律是有密切关系的。只有懂得了古今语 音演变的规律,才能进一步掌握现代汉语语音 结构的规律。 2、我们只有掌握了语音演变的规律,才有利 于做好现代语音规范化的工作。 3、调查方言、推广普通话也需要学习音韵学。
(二)音韵学对于学习和研究古 代汉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汉语史的作用
1、学习古代汉语,首先要运用许多工具书, 其中不少是按照古音编排的。 2、一个语言的三种要素,都不是孤立的,词 汇、语法都和语音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点的详细论证
懂点古音,对我们辨析 古代的词义是有帮助的。 如“奸”,古代有两个, 一是“奸犯”的“奸”, 《广韵》古寒切,属寒 韵;一是“奸邪”的 “奸”,本作“姦”, 古颜切,属删韵。
第二点的详细论证
古书中还有一些通假字,这些通假字是文字和 语音的问题,也反映了词义和语音的关系问题。 王念孙:训诂之旨,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 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 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 之字而强为之解,则诘鞫为病矣。 (王引之 《经义述闻》)
音韵学的功用
第29卷第4期邯郸学院学报2019年12月Vol.29No.4Journal of Handan University Dec.2019语言研究音韵学的功用①张渭毅1,2(1.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2.神户大学文学部,日本神户657-8501)————————————————————————————————————————————摘要:音韵学好比理科的数学,是文科的基础,是学习和研究语言文字学、文学、历史和戏曲学等的工具和基础。
关键词:音韵学;古籍整理;文学;历史学;戏曲学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030(2019)04-0030-13收稿日期:2019-09-05作者简介:张渭毅(1966—),男,陕西渭南人,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文学博士。
————————————————————————————————————————————著名音韵学家唐作藩先生常说:“音韵学好比理科的数学,是文科的基础。
”作为传统语言学(即“小学”,包括音韵学、文字学和训诂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韵学确实是学习和研究语言文字学、文学、历史和戏曲学的工具和基础,其功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韵学是整理古籍的工具古籍整理包括古籍的标点、校勘、注音、辨明假借等内容,必须掌握音韵学基本知识。
(一)点校古书需要音韵学知识吕叔湘先生的《标点古书评议》(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1页举了一个著名的例子:中华书局1956年版的《资治通鉴》卷十《汉纪》第348页有一段话的标点如下: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这段话出自《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是楚汉相争期间蒯通劝韩信脱离刘邦反汉、拥兵自立的话。
以上断句,内容符合情理,字句能够讲通,也符合古代汉语语法。
最后一句语气词“乎”是古书断句常见的标记,在其后标点,表面上看,也是合理的。
但是,这句话的标点是错误的,正确的标点应该是:“时乎时,不再来!”“时乎时,不再来!”是汉代流行的一段韵语,韵脚“时”“来”两字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同韵,但是在先秦两汉时都属于同个一韵部之部,韵腹、韵尾和声调都相同,可以押韵。
音韵与诗词格律shangke
·
第四点方言分歧。在北方官话当中,有好些 字它是可以两读的,比如说“学”,又可以 读成xiáo,“觉”也可以读成jiǎo,“雀”也 可以读成qiǎo。这些口语当中两读的字其实 它在古代有共同的特点,它们是二等见组的 入声字。又比如,
·
北方话与南方话的语音差异。就“南开大学”这 四个字,天津话是读成nan45 khai21 ta53 (ue 45广 州话呢,是nam21 h(i 55 tai22 h(k 22。仔细看音标, 我们就能够注意到,比如就是“南开大学”的 “南”,广州话它是nam,收m尾的, 又说这个“南开大学”的“学”,广州话它是说 收—K尾,这个和普通话和天津话差异是很大的。 那么汉语各个方言之间,是否有语音对应关系呢?
一、音韵学内容 二、音韵学的功用 三、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一、音韵学内容
1、什么音韵学? 、什么音韵学? 音韵学,也叫“声韵学” 汉语音韵学” 音韵学,也叫“声韵学”、“汉语音韵学”。是中国 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门类, 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门类,是研究汉语语音古今沿革的 一门学科, 一门学科,它对各时期汉语音系进行音类的分析和音 值的构拟。 值的构拟。 2、音韵学的研究对象。 、音韵学的研究对象。 我们今天研究古代语音, 我们今天研究古代语音,只能根据单个汉字在历史时期 的不同读音,进而了解语音的历史变化。 的不同读音,进而了解语音的历史变化。
概 念
定
义
是 否 区别韵头
是 否 区别声调
一个汉字的音节除声母以外
韵母
的音素,包括韵头、韵腹、 的音素,包括韵头、韵腹、 韵尾。 韵尾。 由
韵 韵类
字组成的类别, 字组成的类别,不管有没有 韵头或韵头是否相同。 韵头或韵头是否相同。 韵书中反切下字的分类。 韵书中反切下字的分类。
音韵学的功用
★阅读古代文化典籍的需要。 ★认识和研究各地方言,学习普通 话的需要 。 ★使用古代工具书的需要。 ★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需要。
阅读古代文化典籍的需要。
学习和研究汉语音韵学, 学习和研究汉语音韵学,就有助于我们了解 古代的语音面貌, 古代的语音面貌,为我们辨识古籍中的通 假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例如: 假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例如: 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 “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起 荀子非十二子 非十二子》 句中的“ 焉。”(《荀子 非十二子》)句中的“佛 一词就不好理解,原来这是个假借字, 然”一词就不好理解,原来这是个假借字, 本字是“ 唐代杨倞注: 本字是“勃”,唐代杨倞注:“佛,读为 勃然,兴起貌。 勃。勃然,兴起貌。”
认识和研究各地方言,学习普通 话的需要 。
☆例如笔者本人的方言中分尖、团音,在学习普通话 例如笔者本人的方言中分尖、团音, 例如笔者本人的方言中分尖 遇到来自舌尖声母,应该读j、 、 的字 的字, 时,遇到来自舌尖声母,应该读 、q、x的字,老 是读成接近z、 、 声母的尖音 声母的尖音, 是读成接近 、c、s声母的尖音,学习了汉语音韵 学之后,对这一现象有了理性的认识, 学之后,对这一现象有了理性的认识,有意识地读 成j、q、x,就克服了自己学习普通话的一个难关。 、 、 ,就克服了自己学习普通话的一个难关。 在曲阜当地,有一些本该读z、 、 的字 的字, 在曲阜当地,有一些本该读 、c、s的字,也被念 成j、q、x,例如“粽子”念成“炯子”,“葱” 、 、 ,例如“粽子”念成“炯子” 念成“ 念成“ 念成“茕”,“孙”念成“勋”,“松”念成 如果知道这些字本是洪音,应该念成z、 、 “兄”,如果知道这些字本是洪音,应该念成 、c、 s,对学习普通话会很有帮助。 ,对学习普通话会很有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音韵学与音韵学的功用一、音韵学1、概念:音韵学也称声韵学,它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现代汉语语音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
所谓声、韵、调系统,简单地说,就是指某个历史时期汉语声、韵、调的种类及声母、韵母的配合规律。
以现代普通话为例,它有22个声母,38个韵母,4个调类。
其声母和韵母的配合不是任意的,而有一定的规律,如j、q、x三个声母只能和齐齿呼与撮口呼的韵母相拼,而不能与开口呼与合口呼的韵母相拼。
2、分类:传统音韵学分为三个部分,即今音学、古音学和等韵学。
今音学是研究中古时期(隋唐时代)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古音学是研究上古时期(先秦两汉)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等韵学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汉语韵母及声韵配合规律的一门学问,它通过韵图的形式展示某一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
等韵图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声、韵配合表。
二、功用汉语音韵学和汉语史、汉语方言学、训诂学、考古学、校勘学、中国古典文学、古代历史、古代文献学以及古籍整理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其作用是多方面的。
下面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汉语音韵学的功用:1、汉语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要研究汉语语音,指出汉语语音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指导汉语的学习和使用,以保证汉语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就不能不建立汉语语音史。
要建立汉语语音史,首先必须研究出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例如先秦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隋唐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元明清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等等。
只有把这些不同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的面貌弄清楚,并探寻出其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才谈得上汉语语音史的建立,而要知道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的状况,就得依靠音韵学的研究。
2、音韵学是进行方言研究的必备知识汉语方言学是研究汉语各地方性口语的一门科学。
要对方言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能不牵涉到方言的历史,只有从历史的角度找出方言特定的根据,才能弄清方音的来龙去脉,才能对方音的特点及其演变规律做出合乎科学的解释。
因此,要从事方音研究,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音韵知识。
例如“幕”字,北京话读作[mu],而广东梅县话则读作。
北京人和梅县人对“幕”字的读音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到元代时大部分北方话的入声韵尾发生了脱落,随着韵尾的脱落,其韵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要进行方言研究,一般少不了进行方言调查,搞方言调查,需要亲自到方言区去口问、耳听、手记,做静态的分析描写工作,这同样需要具备音韵学知识。
凡是有关方言调查的书籍,都免不了要讲述音韵学的基础知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的《方言调查字表》,采用的就是中古音系,目的在于古今对照,说明今音特点的历史根据和演变规律。
3、音韵学是训诂学的工具训诂学是研究我国古代语言文字意义的一门传统学问。
与训诂学关系密切的学科有音韵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文献学等,其中音韵学与训诂学的关系最为重要,是训诂学的得力工具。
《吕氏春秋·重言》中有这样一个著名的例子,足以说明音韵对于训诂的重要:齐桓公与管仲谋伐莒,谋未发而闻于国。
桓公怪之。
……少顷,东郭牙至。
……管子曰:“子邪?言伐莒者。
”对曰:“然。
”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故言伐莒?”对曰:“臣闻君子善谋,小人善意。
臣窃意之也。
”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以意之?”对曰:“……日者臣望君之在台上也,……君呿而口金,所言者莒也。
”东汉高诱对其中呿、口金的字注道:“呿,开;口金,闭。
”“莒”的读音现在为jǔ,韵母ü属于闭口高元音,为什么高诱的注却说桓公发莒音时口形是张开的呢?要解释这个问题,需要借助先秦古音的知识。
原来“莒”在先秦属“鱼”部字,根据今人的构拟,其读音为[kɑǐ],韵腹[ɑ]是个开口低元音,这难怪东郭牙说齐桓公发“莒”音时的口形是“开而不闭”了。
如果不是靠先秦古音来说明,高诱“呿,开”的这个解释反而会使人感到莫明其妙,成为千古之谜。
例如《诗经·邶风·柏舟》五章: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瀚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其中“如匪瀚衣”一句,自毛亨以来的注释家多解释作“像没洗涤过的脏衣服”,比喻心中忧愁之至就像穿着没有洗过的衣服让人难受。
这种解释在逻辑上讲不通,喻体和本体之间没有相似点,与下文的“静言思之,不能奋飞”也联系不起来。
事实上“匪”应是“篚”的古字。
《说文解字》:“匪,器似竹筐”。
“瀚衣”应即“翰音”。
“翰音”就是鸡。
全句的意思应是“如同关在笼子中的鸡”,这样喻体和本体之间才有了相似之处:不能自由自在。
二者声母、韵腹均相同,韵尾不同,一个属元音韵尾,一个属鼻音韵尾,为什么“衣”会通“音”呢?这就牵涉到音韵学上一个重要的音变规律“阴、阳对转”。
4、音韵学是学习和研究古代诗歌声律的基础中国古代诗歌很讲究节奏和押韵,富于音乐感。
特别是唐代的格律诗,为了极尽诗句乐感的抑扬顿挫、曲折变化之妙,有意将平上去入四声分成平仄两类,规定了严格的交替格律。
因此,如果没有一定的音韵学修养,对古代诗歌就无法做到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欣赏,学习不好,更谈不上研究。
如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今天看起来很不押韵,事实上在中古时期也是押韵的。
“者”、“下”二字在平水韵中同属上声“马”韵。
现在很多人喜好唐代的律诗,然而要真正懂得律诗的格律,学会调平仄,就非得具备一些音韵学的基础知识不可。
例如古代属于仄声的入声字有相当一部分今天已变成了平声字,如果按照今天的调类去分析律诗的平仄,肯定就会出错。
此以白居易的五律《草》为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其中“一”、“接”、“别”三字在普通话中分别读作阴平和阳平,在中古都是入声字,属仄声。
如果按照今音将此三字作平声对待,就会误以为“一枯荣”、“接荒城”都是三平调,“满别”与“萋萋”没有作到平仄交替。
如何辨认入声字,这成了现代人特别是北方人学习诗律的一大难关,但是只要懂得点音韵学,入声字的辨识就容易多了。
§2音韵学对汉语声母的分析声母是指音节开头的辅音,例如在普通话dong这个音节中,辅音d就是声母。
有些音节没有声母,直接以元音开头,其声母等于零,习惯上称作零声母。
一、关于声母的名称古代没有表示声母的音标,表示声母的方法是选用一定的汉字作为代表,这些声母代表字称作声纽、字母或声类。
1、声纽:声纽又称音纽或纽。
大概古人以为声母是一个字音的枢纽,所以将它称作声纽。
最早提到“纽”的文献是唐代孙愐的《唐韵·序》。
根据瑞典汉学家高本汉的研究,声纽与现在所说的声母略有不同,它包括同辅音的颚化音和非颚化音,如“见”纽包括[kj]、[k]两个声母。
2、字母:字母相传是唐末一个叫守温的和尚根据当时汉语声母的实际创制的,共有三十个,每个字母代表的声母就是它自身的声母,例如“明”这个字母代表的声母是[m]。
这三十字母可能是守温学习翻译佛经时,受梵文字母“悉昙”的启发对反切上字进行归纳而成的。
到了宋初,有人根据当时的语音实际,对这三十个字母的次序及取字进行了整理,同时增补了“非、敷、奉、微”和“娘、床”六个字母,即成了三十六个字母。
这三十六字母大致体现了唐末宋初汉语的声母系统,其排列顺序详见下表:三十六字母发音部位、发音方法新旧分类对照表二、对声母的分析1、对声母发音部位的分析发音部位,即发音时发音器官构成阻碍的部位,例如发b[p]这个音时,构成阻碍的部位是双唇,双唇就是发b音的发音部位,b就叫做双唇音。
在现代汉语中,从发音部位的角度将声母分为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和舌根音。
传统音韵学从发音部位的角度将三十六字母分析为五音和七音。
五音的分法最早见于《玉篇》①卷首所附《五音声论》,其名称为:喉、舌、齿、唇、牙,排列次序是所谓由内而外。
还有一种排列法是所谓由外而内,即唇、舌、齿、牙、喉。
《广韵》卷末所附《辨字五音法》的排列就是这样。
所谓七音,是从五音的舌音中又分出一个半舌音,从齿音中又分出一个半齿音,合称为七音。
这种分法最早见于南宋张麟之重刊的《韵镜》和郑樵的《通志·七音略》②。
到了南宋的《切韵指掌图》③,又将七音中的唇音分为重唇音和轻唇音,将舌音又分为舌头音和舌上音,将齿音分为齿头音和正齿音,将半舌音和半齿音合称为舌齿音,这样就成了九音。
五音、七音、九音对三十六字母的具体分法详见上页“三十六字母发音部位、发音方法新旧分类对照表”。
①《玉篇》,字书。
南朝梁陈之间的顾野王所撰,三十卷。
体例仿《说文解字》,共分542部,收字16900多,于《说文》有所增补,所收多为汉魏时期的通用字。
②《韵镜》、《通志·七音略》,均为等韵书。
③《切韵指掌图》,等韵书。
2、对声母发音方法的分析传统音韵学对声母清浊的问题注意得比较早,据《隋书·潘徽传》载,魏时李登的《声类》和晋代吕静的《韵集》中已经有清浊的分别。
明确从清浊角度对声母进行分类的最早文献是《韵镜》和无名氏的《四声等子》,其后旧传司马光所撰的《切韵指掌图》、沈括的《梦溪笔谈》、元人黄公绍的《古今韵会》、刘鉴的《经史正音切韵指南》、清人江永的《音学辨微》等书中都从清浊的角度对声母进行了分类。
这些分类和定名大致都是一致的,也有不同之处,如《韵镜》、《梦溪笔谈》、《经史正音切韵指南》和《音切谱》都将声母分为全清、次清、全浊和次浊四类①;《四声等子》、《切韵指掌图》分为五类,原因是将全浊声母分成了全浊和半浊半清②两类;《音学辨微》则分为七类,它是将全清声母分为最清和又次清两类,将全浊声母又分为最浊和又次浊两类,将次浊声母又分为次浊和浊两类。
关于音韵学对声母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分析就介绍到这里。
①“全清、次清、全浊、次浊”是罗常培先生参酌诸家异名所定的名称。
②半浊半清指浊擦音“邪”、“禅”。
§3音韵学对汉语韵母的分析一、概念韵母是指音节中声母以后的部分,可以是一个元音,也可以是几个元音或元音加辅音。
如果音节中没有声母,那整个音节便都是韵母。
以普通话中的mi、liou、guɑi、nüe、ɑn,这五个音节为例,其中i、iou、uɑi、üe、ɑn都是韵母。
二、对于韵母的分析1、从韵母第一个音素的角度对韵母进行分析⑴韵头在现代汉语中,韵头共有i、u、ü三个。
根据多数音韵学家的研究,单纯的韵头在中古时期只有[i]、[u]①两个,今天的ü[y]韵头在中古是没有的,它是由中古[i]、[u]的结合音[iu]演变而来的。
①王力的拟音还有[ǐ]、[w]两种韵头,[ǐ]音近于[i],只是轻而短;[w]音近于[u],只是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