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案例心灵之境在曼陀罗中遇见自己
曼陀罗绘画在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曼陀罗绘画在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施与效果分析摘要:曼陀罗绘画是一种新兴的心理调节方法,随着2015年涂色书《秘密花园》风靡全球,成人涂色书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
这种涂色书的原理就是曼陀罗绘画,能够起到治愈人心理的作用,是一种安全且基础的艺术活动。
在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实施曼陀罗绘画能够有效提升教育效果,帮助调节大学生的不良心理情绪,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文章基于曼陀罗绘画概述,探讨曼陀罗绘画对心理情绪的影响机制,最后分析曼陀罗绘画在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施与效果。
希望能够进一步丰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改善大学生的心理情绪。
关键词:曼陀罗绘画;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学生普遍拥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尤其是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更加严重。
职业学校学生需要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再加上社会对职业学校认可程度还不高,导致职业学校的学生存在一定的自卑和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
曼陀罗绘画能够帮助大学生调和情绪,正视自我,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人格。
教师需要充分运用曼陀罗绘画,让学生可以理解情绪的波动,实现自我意识的变化,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曼陀罗绘画概述曼陀罗佛教里的意思为坛城,而坛城则是佛教徒在修法的地方建立的一座圆形土台,能够防止魔鬼的进入。
曼陀罗作为一个宗教元素,在现代被引入心理学中,并且发展成为心理治疗领域中的一个有效工具,获得了广泛认可。
曼陀罗绘画作为一种新的心理适应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绘画者的抑郁以及焦虑等各种负面情绪。
但是当前国内在曼陀罗绘画领域研究较少,尤其是将曼陀罗绘画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研究更加稀少。
二、曼陀罗绘画对心理情绪的影响机制(一)绘画性质曼陀罗绘画中的绘画因素可以有效缓解个体存在的焦虑情绪,在处理情绪障碍以及解决创伤性心理体验方面有着突出效果。
曼陀罗绘画具有的绘画性质,能够表达以往内语言的局限性所不能描述的内在真实情感,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心理健康团辅设计: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提升小学生交往能力

心理健康团辅设计: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提升小学生交往能力活动理念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迅速提升,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品质与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联系,但常难以把握怎样的人格品质更受欢迎,也不知如何发展自己的优势品质来为自己赢得好人缘。
本次活动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在同伴交往中,想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应具有哪些令人欣赏的人格特质,从而能有意识地改善自己的内在品质,发挥优势特质,调整交往行为,建立积极同伴交往关系。
●活动目标●1. 了解受欢迎的人具有的优秀品质。
2. 感受并放大自己身上的优势品质。
3. 体验在同伴交往中受人欢迎的快乐。
●活动方法●游戏法、讨论法、讲授法。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人物设计赛材料,图文素材,人际交往积极特质卡片花(幽默、宽容、真诚、诚信、自信、热情、友善、谦虚、公平、尊重等)。
●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活动过程●一、欢乐游戏,营造氛围师:课前我们来个小约定:小铃铛丁零零一响,这个活动就结束,小手放好;课堂里积极发言,真诚表达;当同学在发言的时候,我们要给他鼓励,学会静静地聆听。
(一)放松小游戏我们先来放松一下,来做一个游戏——YES OR NO,屏幕出现的词条与你的情况相吻合,你就高举左手,大声说YES,如果不一样就双臂交叉,大声说NO。
(教师动作示范)出示词条:我是四年级学生,戴眼镜、长头发、喜欢红色、我自信、帮过别人、喜欢交朋友……学生做游戏。
(二)讨论人物,引出话题出示人物:柯南、孙悟空、卓别林、圣诞老人。
师:你喜欢和哪个人物做朋友?他身上的哪些品质吸引了你?学生陈述理由,老师提炼,把写有积极特质词汇的花形卡片贴在黑板上。
师:他们身上有积极的品质,在人际交往当中,拥有积极的品质就能拥有好人缘,比如自信、真诚、宽容,(贴上剩余品质的花形卡片)所谓“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哪些积极优秀的品质可以让我们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设计意图人物特质鲜明,讨论有利于学生放松心情,营造氛围,引出话题。
心里健康教育团体辅导案例遇见未知的自己

猜一猜:对比照片
对比照片
对比照片
对比照片
对比照片
对比照片
对比照片
THANK YOU
心理自我——个体对自己心理属性的认识 ,如:心理过程、能力、性格等;
社会自我——个体对自己社会属性的认识 ,如: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 利等。
遇见未知的自己
三、展望未来的我
请大家在心下方的 位置上写以下内容:
将来,我想变
成
,特点
是
。
作业:
1、细心观察生活中他人和自己的优点。 2、制定一个详细的自我完善计划并执行。
遇见未知的自己
一、回忆过去的我
请大家在学习单心 的左上角位置写上 以下内容:
过去的我是 ,
特点是
。
二、正视现在的我
请大家在心的 右上角位置写 上以下内容:
现在的我
是
,
特点是
。
对自我的划分
从内容上划分:生理自我、心理自我 、社 会自我
生理自我——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属性的认 识,如:身高、体重、长相等;
教师心理团体辅导课遇见自己教案

遇见自己团体名称:遇见自己团体目标:1、建立团队,与内在自我对话,表达自我。
2、认识队友,在制作中相互成就,共同成长。
团体内容:本次团体是第一次团体辅导,主要安排成员制作名片牌彼此熟识,使成员介绍「自己」而能对彼此有初步的认识,并了解成员对团体的期待和对团体有初步的认识,藉此并能更进一步地对团体的规范有所了解。
团体性质:成长性团体领导者及训练背景:领导者蒋中英是常德市鼎城区永安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常德市小学心理骨干教师,曾学习过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评估、青少年实务咨询、游戏治疗、表达性团体辅导等相关课程。
团体对象:教师理论基础:阿德勒心理学理论:个体心理学;自我心理学,创造性自我,人在塑造自己的人格和命运中是一种有意识的主动力量,有可能直接把握自己的命运。
个人中心学派理论,由于成员的原生家庭不一样,我们尊重与接纳成员的差异性。
真诚、尊重以及无条件地接纳,并且相信成员有成长的愿望与自我成长的能力。
团体产生背景: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繁忙,需要满足社会对教师这一身份的认同,想要做到领导放心,学生喜爱,家长满意,背负的心理压力偏大。
尤其是中青年女性教师在校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在家是妈妈,养育自家的孩子,相夫教子,孝敬公婆,鲜少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团体辅导定义: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以促进良好的适应能力与发展的助人过程。
团体活动阶段:团体辅导初始阶段团体辅导过程:一、遇见伙伴1、分组。
自由选择一片树叶,根据不同的树叶分成两个组。
2、组内介绍自己。
我是×××,我来自……。
3、饭桶开饭饭桶开饭,我是××,饭桶开饭,你是××二、遇见自己1、制作名牌,自己制作,自由发挥,创意设计,个性表达。
生命曼陀罗 教案 心理健康-通用版

一、生命的意义
(一)生命的由来
播放生命从受精卵到胎儿发育过程的视频。
(二)一个新生命对一个家庭的意义
展示全家福图片,讲解释义
(三)生命受到的威胁
展示我们生活中很多会对生命造成威胁的图片,举例说明。
(一)生命的由来
观看生命发育过程的视频。
(二)一个新生命对一个家庭的意义
观看图片
(三)生命受到的威胁
课题名称
生命曼陀罗
科目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对象
七年级
提供者
课时
1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根据学生的性格,心理,行为特点设计了教学内容。第一课时通过让学生了解生命的由来,感受生命的神奇,并且体会一个新生命的诞生给一个家庭带来的喜悦和幸福。接着让学生了解生命过程中会出现的生老病死,认识生命既有脆弱不可逆的一面,也有顽强精彩的一面。通过让学生了解生命的特点,使学生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爱当下,完善生命的曼陀罗。第二课时让学生静心描绘自己的生命曼陀罗,感悟生命。
2.阅读新闻,分析案例
3.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分享自己的感受
观看花季少年游泳溺亡,父母痛不欲生的视频。感受自己的生命对家庭的重要性。不可替代,不可逆转。
再读一封寄不出去的信,看看父母失去子女的生活,如何度日如年。
(二)生命之顽强
学习力克.胡哲的顽强乐观精神
观看力克.胡哲的励志演讲视频
(三)生命之珍贵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命的由来,了解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生命对每个家庭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个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生命既有脆弱不可逆的一面,也有顽强精彩的一面。
一次心灵自由之旅兰溪三中高三学生考前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一次心灵自由之旅--------记兰溪三中高三学生考前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距高考还有二周,高三学生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紧张的心理,由于担心考不好而焦虑、甚至失眠,导致情绪低落;从一模、二模到现在,紧绷的弦还没有松过,单调、压抑状态一直相随,又无法好好的休息,身心疲惫,深感复习效率低下,应试信心也有所下降。
如何帮助学生解除心中的困惑,尽快走出不良状态,兰三中校长助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伟以班级为单位为高三学生开展考前团体心理辅导。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是团体辅导的最大特点张伟老师介绍,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即由咨询员根据求询者问题的相似性组成团体,通过游戏活动、体验共享、观点激荡、现实反思、引导感悟等,促进个体在活动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审视生活学习状态,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能力的助人自助的过程。
张伟说:高三学生已经对目前的情绪状态有一定的认识,通过学校组织的心理讲座及其它渠道,对调整心态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是有很多学生无法摆脱考前的不良状态,根本原因就是缺少一种触及心灵深处的体验与感悟。
而团体辅导与心理讲座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一改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方式,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的,因而效果也好得多。
从压抑心烦到身心彻底的放松,实现团体成员的一次心灵释放50位同学在教室中围成一圈后,张伟老师开始向同学们说明团体辅导活动的原则。
首先是尊重:对团队成员的任何言行都要表示尊重,只有相互的尊重才会形成团体的动力,才会感受到作为团体一员的自信与自尊,就像现在,如果大家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示认同的话,那我就会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话音未落,同学们的掌声响起。
接下来投入、保密原则的认同……带起一次次的掌声。
第一个活动是起风、下雨的热身游戏。
同学们在张老师的引导下一起用双手的不同动作分别模拟出起风、小雨、大雨的情景,活动中久违的开怀的笑容开始爬上同学们的脸。
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辅导《第七课树一面心灵的镜子——认识自己》活动课教案

(问)大家认为你自己“镜子”中反映出来的全面、客观吗?
活动任务:现在每个同学手中都有这样一面特殊的“镜子”,在这面镜子上,有许多词语,请你从中选出来与你自己情况相符合的词语,并在它上面打勾。这里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你希望自己今后能够改善的,请你在相应的词语上用红色笔打勾。其余与你自己相符合的词语用蓝色的笔打勾。你还可以在纸的空白处添加一些你自己想到的其他词汇来评价自己,记得也要用相应颜色的笔哦!最后纸上有颜色的词,就是你心灵的样子。
第七课树导学生从对自己外在形象的认识和评价转向对自己内在品质的认识和评价。
2.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不同途径认识自己。
3.激发学生认识自己的兴趣,并能在今后的实践中主动积极的探索自我。
辅导重点:
通过各种活动,学生对自己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辅导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进一步完善对自己的认识。
1.你认为同学对你的评价会与你自己的评价相一致吗?(学生自由发言,根据其回答追问下面2、3两个问题)
2.如果一个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与大家对他的评价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这说明了什么?
3.如果一个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与大家对他的评价在很多方面是不一致的,这又说明了什么?
(从同学相处、相互了解等方面来引导学生的回答,进而鼓励同学与其他同学交往、在班级中适当展示自己,鼓励同学增强信心等等。)
注意事项:
1.认真,负责,真诚。要求大家尽量挖掘别人的优点,并能对其缺点提出委婉真诚的建议。一定不能用开玩笑的语言在纸上乱涂乱画或者不负责任地胡写一通。希望每个同学都能以诚恳的态度送出期待,帮助同学成长。
看见自己———教师心理团体辅导活动

分享: 1、经过自我介绍以后,对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 2、对于你的同伴有什么发现?
三、OH卡牌画
体验规则: 在桌上用右手抽取一张图卡,先思考两个问题 1、这张图上画的是什么? 2、哪些部分吸引了你得注意?你的感受是什么? 然后,如果将卡牌摆在一张A4纸任意一个位置上, 要在周边完善这幅画,你会怎么画?用彩色笔作 画(10分钟)
分享:
1、请讲述你所创作的画得主题是什么?
2、请老师们把卡牌从画中拿起来,回想你刚抽到时的感受; 然后再把卡牌放回你刚创作的画面中,你的感受有什么变化? 对比这两种感觉,你有什么体会?
总结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心理投射技术只是我们 认识自己媒介,在人生路上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不 遂心意的事情,觉察和反思已经发生的,尊重和接纳 体验不同的感受,找到自己积极成长的状态,并将其 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
暖身活动:图片中的秘密
分享: 1、图片中发现了什么? 2、图片带给你什么感觉呢?
看见自己
———教师心理团体辅导活动
一、OH卡牌
88张图卡和88张字卡,7744种组合方式
Hale Waihona Puke 二、OH卡牌中的我体验规则: 活动主题“我” 从桌上的OH卡牌中,仔细看过每一张图卡,有右手选出最能代 表你目前状态得一张卡,然后两人一组将所抽到的卡牌融入到相 得互自我介绍中。(时间五分钟) 自我介绍得内容: 我的名字是…… 我现在得心情是…… 我所选择的这张牌是…… 这张牌与哪方面有关……
心理健康 曼陀罗教案

心理健康曼陀罗教案教案标题:心理健康曼陀罗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综合发展的影响。
2. 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与之相关的重要因素。
3. 通过学习曼陀罗绘画,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注意力和专注力。
教学准备:1. 课堂环境准备:为学生提供安静、舒适的绘画环境,准备曼陀罗绘画所需的颜料、画笔、绘画纸、水杯等。
2. 资源准备:查找与心理健康和曼陀罗绘画相关的教育视频、图片和书籍,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讨论。
3. 准备学生绘画心得分享的板书。
教学过程:引入(10分钟)1. 展示心理健康相关的图像和短视频,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兴趣,并与他们讨论其重要性。
2. 提问学生:“你们对曼陀罗这个词了解吗?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到曼陀罗的图案?”- 解释曼陀罗是一种古老的绘画形式,可以在寺庙、佛教艺术品和禅修中找到。
知识建构(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元素,如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自尊、人际关系等。
2. 展示并解释曼陀罗绘画的特点和艺术形式,让学生了解它是如何与心理健康相关联的。
3. 与学生分享一些曼陀罗绘画的例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实践活动(30分钟)1. 分发绘画材料给学生,并向他们展示如何绘制曼陀罗的基本步骤。
2. 让学生尝试绘制自己选择的曼陀罗图案,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情绪。
3. 在绘画过程中,鼓励学生专注于自己的绘画,感受绘画所带来的平静和放松。
4. 结束时,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绘画心得和感受,鼓励他们相互欣赏和肯定。
总结(5分钟)1. 总结课堂内容,并强调心理健康对个人发展和幸福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继续关注和培养自己的心理健康,可以通过绘画和其他媒介进行情绪管理和放松。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继续绘制曼陀罗,并展示他们的作品。
2. 探索更多的心理健康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等,并组织学生参与相关活动。
团体曼陀罗活动设计

团体曼陀罗活动设计2020年12月18日,霍州市实验中学心理健康工作室,在初二379班,组织了一场“情绪疏导团体辅导”活动,主题为“盛开的心灵之花——曼陀罗绘画”。
活动由陈艳红老师主持,范卉娟老师参与指导。
曼陀罗绘画有效疏导负面情绪,传递正能量,提高专注力,激活内在能量。
同时,还能缓解同学们日常学习的压力,排解人际交往的困惑,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认识曼陀罗鉴陈老师讲解了“曼陀罗”相关知识,从现实生活中的“曼陀罗花”到佛教中的“曼陀罗”,逐步深入认识“曼陀罗图形”,以及它在心理学中的有效运用。
帮助学生们在绘画中释放自己的真实情绪,愉悦心情,真切体会曼陀罗绘画的神奇之处。
感受曼陀罗鉴轻柔的背景音乐响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随老师的指导语展开想象。
指导语: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你身处在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小鸟在欢快地歌唱,蚯蚓在辛勤地松土,蝴蝶在尽情地飞舞.......一切都非常美好!而你,就是这花园中最美丽的一朵曼陀罗花,你会为自己赋予什么样的色彩呢?请选择你喜欢的颜色,将曼陀罗画涂成心目中的色彩。
并在绘画过程中,仔细感受自己的心情。
最后,再为它起一个喜欢的名字。
创作曼陀罗鉴同学们在柔美的轻音乐中以平和的心态,用彩笔在图纸上创作,笔尖与画纸的碰撞激起了学生创意的火花,每一幅曼陀罗绘画都由独一无二的思想凝结而成,诉说着自己内心深处的话语。
分享心情鉴画完后,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分享自己的感受。
他们表示在绘画过程中,心情是愉快.放松的。
涂色时,他们全身心投入,忘记了烦恼,减轻了压力。
看着自己完成的作品,大家都有强烈的满足感、自豪感、成就感。
作品欣赏简单的曼陀罗绘画,是表达自我、释放情绪的“专属领地”。
这些曼陀罗画张张不同,各有特色。
每一幅画,都诉说着一个故事;每一幅画,都是一把钥匙,打开真实自我的心门。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看见无意识的模式,化解横亘在我们和亲密、幸福以及丰盛之间的障碍,回归生命本然的流动和美好。
相信同学们定能以更好的姿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每一天!。
小学心理教案 小小心灵,在线有约

游心灵花园绘曼陀罗花(一)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曼陀罗绘画。
2.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懂得用绘画来疏导不良情绪,放松身心,激活内在能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曼陀罗绘画。
2.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懂得用绘画来疏导不良情绪,放松身心,激活内在能量。
(三)教学设计思路首先让学生了解曼陀罗绘画,这一调节情绪的方式对孩子来说比较陌生,可以通过介绍让学生适当了解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识。
再开展曼陀罗绘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曼陀罗绘画的艺术魅力,沉浸其中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激发自我内在活力,建立自信积极的心态。
(四)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1分钟)小朋友们,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开展在线学习。
面对疫情、居家学习、与父母长期相处等等,我们所经历的很多事情都会影响到自身的情绪。
你们知道该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帮助身心得到放松呢?【设计说明】联系当下的防疫背景,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调节情绪的有效措施。
2.了解曼陀罗绘画(4分钟)过渡:当你内心烦闷的时候,可以尝试彩绘曼陀罗绘画。
(1)让我们了解什么是曼陀罗绘画?曼陀罗绘画是一种艺术性的表达,在绘画过程中,可以投射我们的内心想法和感受。
中文的“曼陀罗”是从藏文或梵文翻译过来的,本义为“圆轮”。
曼陀罗花和曼珠沙华是花朵的名称,因其花型美丽高雅,一般是以圆形或正方形为主,有中心点,相当对称,后来被用于宗教仪式,具有象征意义。
(2)曼陀罗绘画有什么作用?曼陀罗绘画在情绪调节方面有显著的作用,不仅如此,它还可以提升我们的专注力,帮助我们培养专注的习惯和状态、开发我们的潜能、培养我们的美感等。
而且,小朋友们可以在这样的活动中单纯、快乐地创造和玩耍!曼陀罗的神奇就在于,一开始你并不知道自己要画什么,但最后,你还是画出了什么,而且,出乎你以及所有人的意料。
就像我们其实并不知道那些真正能满足我们的事物是什么一样,但当我们去探索,我们会发现我们真正的梦想,并且让它成真。
小学心理健康《情绪曼陀罗》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情绪曼陀罗》教案情绪曼陀罗:让小学生走进情绪世界的奇妙之旅引言:近年来,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显,情绪管理成为教育界重要的议题之一。
情绪曼陀罗教案的设计旨在通过情绪教育课程,帮助小学生认识、表达和管理他们的情绪,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该教案的具体内容和运用方式,并探讨其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案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情绪管理作为个体内部心理协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情绪曼陀罗教案应运而生,旨在帮助小学生有效理解、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1.2 教案目标情绪曼陀罗教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情绪意识和情绪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进而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素养。
第二章:教案内容2.1 情绪意识的培养情绪意识是情绪教育的核心内容,情绪曼陀罗教案以幼儿园幼儿和小学生最喜欢的游戏曼陀罗为依托,设计了一系列活动来帮助学生了解情绪,如色彩辨识游戏、情绪表情卡匹配游戏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可以逐渐认识并识别不同的情绪,培养自我情绪意识。
2.2 情绪表达能力的培养为了帮助学生有效表达自己的情绪,情绪曼陀罗教案提供一系列的角色扮演和情绪表达活动。
例如,学生们可以通过模仿不同情绪的表情和声音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情感丰富的音乐或视频让学生们感受其中的情绪,并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情感。
2.3 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是情绪教育的重点,情绪曼陀罗教案通过情绪管理游戏和情绪调节练习等活动,帮助学生学会识别自己不适情绪的来源,以及掌握一些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冷静倾听等。
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逐渐培养出对情绪的控制能力。
第三章:教案实施方法3.1 充分准备教师在实施情绪曼陀罗教案前,应对教案内容进行充分准备,熟悉每个活动的具体流程和目标。
同时,还应为每个活动准备相关的教具和材料,确保教学进程的顺利进行。
幼儿园教师心灵之旅: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案例

幼儿园教师心灵之旅: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案例在幼儿园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幼儿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为孩子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实践中,一些幼儿园教师通过有创意和深思熟虑的活动,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内心世界。
在本文中,将通过多个方面的分析,深入探讨幼儿园教师心灵之旅: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案例。
一、音乐治疗音乐是一种强大的情感表达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在幼儿园教育中,一些教师通过音乐治疗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在每天的集体活动中引入轻快的音乐,让孩子们跟着音乐做简单的舞蹈,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放松紧张的心情。
二、情绪角色扮演情绪的认知和管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一些幼儿园教师会组织情绪角色扮演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表演不同的情绪场景,了解并体验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心理变化,同时学习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积极处理负面情绪。
三、情感书写在幼儿园教育中,一些教师会鼓励幼儿通过绘画或书写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这个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促进他们对内心世界的反思和认知。
教师会引导幼儿在绘画或书写时,思考自己当下的感受,或者描述一个让自己开心的事情,通过这种方式培养情感的表达和情感的认知能力。
总结回顾通过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努力和探索。
这些活动不仅赋予了孩子们更多的情感体验,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情感表达途径。
教师的引导和陪伴让幼儿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受益良多,培养了他们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素养。
在写作中,我认为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学会积极地调节情绪,并逐渐建立健康的心理结构。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这一工作中,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本文,我们深入探讨了幼儿园教师心灵之旅: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案例。
幼儿园心灵之旅:小班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享

幼儿园心灵之旅:小班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享幼儿园心灵之旅:小班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享一、案例背景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幼儿园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这个问题上,各个学校和教育机构也都积极探索各种方式,以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本文将分享一个小班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希望能够给读者一些启发和思考。
二、案例内容小班的小朋友经常会出现一些行为问题,如打架、说谎、抢玩具等。
这些问题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会被忽视,但实际上反映了孩子们心理健康方面的困扰。
为了帮助这些孩子更好地成长,老师们决定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老师们采用了一些游戏和活动。
他们首先让孩子们自由发挥,画出自己的家庭和朋友,然后分享自己的作品,从中了解孩子们的情感和思想。
老师们引导孩子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自己的心情和情感。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内心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彩。
三、案例分析这个案例中,老师们采用了一种非常轻松和愉快的方式,帮助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
这种教育方式也能够培养孩子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班幼儿园来说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
在未来的教育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成长环境。
四、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在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老师们需要更加关注孩子们的情感和情绪。
通过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
家长们也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更加和谐和健康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快乐中茁壮成长。
五、结语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让大孩在曼陀罗里联结绽放

让大孩在曼陀罗里联结绽放自从国家的二胎政策实施以后,不少家庭都生了二胎,二胎父母在二孩出生前后精力有限,為了照顾大孩的生活,无奈之下往往会把大孩交付给家里长辈照顾。
生活在老人家身边的大孩,看似被照顾得无微不至,但他们的内心容易产生“被抛弃感”,对父母产生失望情绪。
在学校,他们则表现出了偏差行为。
此时,班主任作为孩子心灵的导师,该做些什么?在家校沟通方面,班主任又该给二胎家长提出什么教育建议呢?一、个案分析小冉是一位四年级学生,家中读幼儿园小班的弟弟戏称她为“妹妹”。
弟弟机灵活泼,行事稳重,举手投足之间颇有小大人之感,深得爸爸妈妈喜爱。
相较弟弟而言,小冉显得粗条、不经事些。
在一次真诚表达内心想法的交流活动中,小冉在文字里深深“控诉”了弟弟的变脸、任性行为给自己、给爸爸妈妈带来的指责与尴尬。
比如在小冉和朋友玩耍的过程中,弟弟不断打扰她们,以致朋友们闲言碎语;飞机上,弟弟吵吵嚷嚷,乘客们纷纷侧目等,让家人不能好好享受休闲时光。
我提议她文字最后要提点弟弟的优点,小冉愤愤地说:“他哪有什么优点,全是让人生气的事。
”小冉的妈妈也表示,姐弟俩争吵已是常态。
二、问题概述1.身份认同不接纳。
小冉二年级时,弟弟就开始称呼她为“妹妹”直到现在。
家族里的小孩子中属她最大,都是孩子,她不愿意做姐姐,超想有个妹妹。
2.丢三落四忘性大。
小冉经常忘记拿水杯、作业什么的,每天放学常有一个困扰问题:不知道在哪个门等妈妈。
3.搞笑表现引注意。
小冉平日里大多数时候默不作声,与同学们保持距离,也很少融入群体中。
但擅长把冷笑话与动作结合起来,引得身边人咯咯直笑,有些人觉得有趣,有些人认为这样有些“傻傻的”。
4.稍不留神便受伤。
小冉从床上摔下来,割破手指,以致鲜血直流,小感小冒都是常有的事,似乎她特别容易受伤、生病。
三、成因分析不想做老大的背后是渴望回到被全面呵护的环境里,这样安全。
首先打破这份安全感的就是出生的弟弟。
弟弟的出生让她必须强迫自己改变,让自己来适应新的环境。
探究心灵之路

探究心灵之路
2019年5月29日,淄博理工学校彩虹之光心理健康中心辅导员应邀到淄川区洪山鲁泰小学开展助学助教活动。
本次心理辅导,彩虹之光心理健康中心辅导员首先利用曼陀罗绘画技术展开团体咨询。
在咨询师的设计带领下,学生们通过绘制曼陀罗绘画,将困扰多年的愧疚、自我矛盾等心理问题一一呈现了出来。
针对出现的问题,中心辅导员及时给予了干预,取得了良好辅导效果。
随后,中心辅导员与学校的心理老师进行了交流,并对学校老师进行了辅导。
通过辅导,老师们认为在中心辅导员的帮助下,找到了未知的自己,困扰的问题,不良情绪得到了发泄和疏解,完成了自我觉察和统整。
本次活动的开展,得到洪山鲁泰小学师生们的一致认可。
师生们表示:希望学校以后能够多组织一些这样的活动,及时解决师生学习、生活、工作中的疑惑和困惑,使他们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工作中,不断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
《情绪曼陀罗》(教案)通用版心理健康

《情绪曼陀罗》教学设计【主题背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即将或已经进入青春期,情绪体验逐渐深刻。
他们自我意识增强,思维日渐活跃,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会带来诸多新的心理冲突,承受着由不同事件带给他们的压力和烦恼。
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情绪,发现情绪背后的需要,以更好的方式来照顾情绪、接纳情绪,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良好适应能力,对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具有促进作用。
【活动目标】1.了解情绪是丰富多彩的,理解情绪包含着丰富的信息。
2.了解并接纳自己的情绪,从情绪背后看到自己可能的需要,掌握处理情绪的方法。
【活动重难点】发现促进生命美好向上的动力,接纳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活动方法】曼陀罗绘画、活动体验、讨论分享和展示【活动准备】曼陀罗素材、彩笔、图片、音乐【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引出情绪雨点变奏曲学生交流:游戏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请用一个词语描述。
教师小结:同学们,一个小小的游戏就让我们产生这么多不同的感受,带给我们这么多不同的情绪体验,这些丰富多彩的情绪就像五颜六色的花开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请你回忆一下,有没有一个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事件,或者让你产生过深刻感受的特殊时刻?也许是开心的,也许是愤怒的,也许是悲伤、委屈……无论是怎样的情绪,总会使你终身难忘。
你想不想再次回到那个特殊的时刻去看看那时的自己?二、主题活动:曼陀罗体验导语:看到你们迫切的小眼神,老师就悄悄地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知道有一个地方,那是一个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空间,叫做曼陀罗,在这空间中有一扇神奇的大门,去到你想去的任何时刻,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呢?请大家选择一个舒服的姿势坐好,闭上眼睛,深呼吸,深深地吸气,慢慢地呼气,再来一次,吸气,呼气……专注于你的呼吸,很好,就是这样,渐渐地,你感觉很放松。
你的大脑完全放空了,所有的烦恼、忧虑一扫而空,这种舒服的感觉让你的身体变得很轻很轻,你的双脚渐渐离开地面,越来越轻,越来越高,你仿佛变成了一只自由自在、遨游天际的小鸟。
蓦然回首——找到那个真实的你 教案

蓦然回首,找到那个真实的你—彩绘曼陀罗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目标:(1)正确地认识自己,挖掘内心深处的自己。
(2)懂得肯定自己和欣赏自己,全面地悦纳自己,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地眼光看待自己。
2.过程方法目标:体验曼陀罗绘画疗法;学习用全面和发展的观点评价自己。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认清和挖掘自己,同时又要悦纳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地认识自己。
2、教学难点:肯定自己,欣赏自己。
教学方法:曼陀罗绘画教学准备:多媒体,彩色铅笔和曼陀罗模版教学过程:一、导语欢迎同学们来到心理课堂,希望大家在这节课中能有所收获和感悟。
其实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当中,有时候很多人、很多事会扰乱我们的内心。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我们的内心暂时被困扰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呢?今天,让我带领大家走一段神奇的曼陀罗之旅,拨开迷雾,找回那个真实的你。
活动开始呢先让我们重温一下“心灵契约”。
1.积极地投入活动2.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3.给每个人支持与鼓励4.认真倾听并严守秘密二、简介曼陀罗绘画通过PPT展示。
首先我们来简单的了解一下什么是曼陀罗绘画。
最初,曼陀罗,就是一种花,产自古代的西域,有各种颜色,花型是对称的,可以入药。
在佛经中,曼陀罗花是“适意”的意思,就是说,见到它的人都会感到愉悦。
慢慢的,一些对称的图案、形状开始被称作曼陀罗。
后来,曼陀罗被心理学家荣格联想为自我及整体个性的核心,发现个体绘画曼陀罗,具有暗示其潜能和独特性的力量,并将其转化发展成艺术治疗的理论和方法。
荣格发现,我们每一个人的原型都是分裂的,以至于我们需要“曼陀罗”让它整合起来。
而曼陀罗透过精密的图腾、坛场的能量、几何图形结构的奥秘,以及色彩的力量,可以连结我们内在的生命力,创造强有力的能量。
透过循序渐进的图案和线条所产生的整合和聚集作用,把当事人内心深处的意识表现出来,使人更了解自己的心灵秘密,借此提升自我觉察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力量,重整人生的价值观。
遇见曼陀罗教案-中职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遇见曼陀罗【环节一】眼色游戏提前准备好游戏素材,制作成贴纸。
游戏规则:1、每个人头上有一个词汇,这是你活动过程中禁止说出的词汇或者禁止做出的动作。
一旦说出词汇或做出动作,则意味着淘汰。
也请你积极观察,及时告知NPC。
2、游戏开始后,请尽可能的发言。
沉默时间不能超过1分钟。
3、适时出击,本场将选出“淘汰王”,并颁发奖励。
4、最后优胜者,也将获得奖励。
5、若游戏已经进入收尾阶段,无法继续,则由老师发起采访,能够准确猜出自己头上的词,也视为成功。
注意:整个过程中,同时发言者不超过两个人。
【环节二】认识曼陀罗设问:你知道曼陀罗吗?你觉得曼陀罗花有什么特点?介绍曼陀罗:曼陀罗本是一种植物,因其美丽、对称、圆满,后被视为佛教名花。
再后来,心理学家荣格把用于宗教修炼的曼陀罗绘画应用于自我治疗并获得成功,于是,荣格也让患者尝试绘制曼陀罗,结果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心理学家荣格把曼陀罗绘画应用于心理治疗并获得成功后,陆续有很多心理咨询师也是用曼陀罗绘画技术进行心理治疗,也有不少心理学爱好者试图用曼陀罗绘画来调节心情。
曼陀罗的效用:如果你感到迷茫和困惑,曼陀罗可以为你拨开云雾,找到前进的方向;如果你感到恐惧,曼陀罗可以为你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你自由的表达和宣泄;如果你感到压力或阻滞,曼陀罗可以领你平缓直流,让你轻畅自如地继续前进;如果你感到分裂矛盾,曼陀罗可以助你化解冲突,体验内在的和谐与平静,重获愉悦与满足;如果你感到疏远与分离,曼陀罗可以令你卸下防备,单纯快乐的创造和玩耍。
当然了,你也可以通过绘制的过程,来放松放松心情。
【环节三】绘画曼陀罗曼陀罗绘画是一种随心的创作形式,不需要有美术基础,任何人都可以尝试。
无需从审美评价的角度进行思考,根据自己的第一感觉进行涂色。
在曼陀罗中,你可以把心中所有的情绪、意识、想法、故事等都绘画下来,甚至很多你无法向旁人诉说的话,也可以借由曼陀罗的形式绘画下来。
音乐冥想:请大家闭上眼睛,用你觉得舒适的姿势坐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昨天 · 今天 · 明天”
跟随内心感受, 去挑选相应的色彩, 让双手随心而动, 在圆圈内自由作画。
你会想要跟一年后的自己说些什么呢? 是否变成了你想象中的模样? 那个时候的你,好吗?
一年之后,你的角色有了怎样的变化?
2020.7
2019.7
离世
出生 2018之后,我们将一起来开启 这封跨越时空界限的来信。
你找到 自己的“梦想清单” 了吗?
心灵之镜
——在曼陀罗中遇见自己
初识曼陀罗(mandala)
“佛陀净土的神圣庄严”
初识曼陀罗(mandala)
心理分析学派创始人卡尔·荣格(C.G.Jung) 通过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情绪或对自我的探索。
——
手 随 心 动 , 观 照 自 我
“昨天 · 今天 · 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