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环境,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态变故,要保证健康和安全,教师在教育学生成材的过程中,就一定要随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掌握高超的应变技巧。本文通过对非智力因素的含义、作用的论述,揭示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要性,同时阐述教师在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途径。
非智力因素重要性教育途径
智力因素通常是指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即认识能力的总和。它是人们在对事物的认识中表现出的心理,是认识活动的操作系统。而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它对人的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的作用,其中主要包括兴趣、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等,学生在学习中能否取得成功,各种能力能力能否与不断变化的环境相适应,需要调动全部心理活动,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智力因素,如果智力因素的发展不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相结合,也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一、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是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成长的一种内驱力,它对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1.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发展中的动力作用
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学生能否认真学习的内在动力。好的非智力因素能使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自制力强,注意力集中,经受住外界的不正当的干扰,具有旺盛求
知欲,学习成绩的会显著提高,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助于他们智能发展和发挥。反之,非智力因素发展不良的学生,则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自觉性,注意力不集中,缺乏毅力。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精神,刻苦学习的态度,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2.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发展中的定向作用
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定向作用,它把学生的认识和行为统一集中于学习活动,用于思考、想象、记忆全部精力集中在所观察的事物和所学习的内容方面。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是智力差不如人,而是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控力差,学习精力不集中所造成的。
3.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发展中的巩固作用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要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坚韧性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巩固所学知识,保持昂扬向上的情绪和不怕苦的学习热情,这样才能不断进取。反之,学习态度忽冷忽热,见困难就回,任性、懒散不思进取,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就不能巩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发展中的弥补作用
智力发展不好的学生,只要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可以弥补其智力的不足。俗话说: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科学家居里,大发明家爱迪生,从小被人斥之为笨蛋,没出息的人,然
而偏偏是他们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智力低下的卡尔·威特,在非智力因素的促进下,一跃而为神童,16岁成为柏林大学的教授。
二、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个人的成长与成功,离不开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决定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内驱力;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认知倾向。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的动机越明确,学习的兴趣就越浓,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因此,我们要注重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兴趣的培养。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学科发展的前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学学科对社会发展、自身前程的重要意义,挖掘教材中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学习学科知识动机的激发,逐步使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与祖国的未来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持久的学习学科知识的动机。其次,教师要刻苦钻研教学业务,进行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和语言的生动性、幽默性,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和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兴趣。再次,在教学上还可充分发挥学科的实践作用,设计生动鲜明的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产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
2.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目标,努力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
意志力是为实现某种目的,在行动上自觉克服困难时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意志和行动分不开,人们总是按事先考虑好的目的、计划去行动,努力克服行动中遇到的困难,叫做意志行动。
(1)意志的作用
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人的成功,需要经历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实现。这就是意志的作用。人才成功的基石是具有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这要比天资聪明更重要得多。美国心理学家,曾对千余名天才儿童进行跟踪研究,三十年后发现智力与成就之间,不完全相关,智商高的不一定就有成就。另外,意志也是反常行为,要求克制自己的欲望,爱好。去做自己不喜欢,但又必须要做的事,即我们常说的,要战胜自己。高尔基说:“哪怕对自己的一点小小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有力。”学生的精力与蒸汽一样,若能控制,就能成为轮船、火车的动力,若任其发展就会造成危害。意志使人的行动更为自觉,能在活动中独立的完成任务。
(2)意志的培养
学生具有不断的进取精神,源于在学生心中已经树立了正确的学习目标、具有崇高的理想,熟语说“伟大的目的产生伟大的毅力”、“坚强的意志源于崇高的理想”。每个人做事情都有一定的目的,有一定的起因,而为达到目的,在实践中去选择所用方法和采取的手段,积极的去努力称为动机,这就是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目标的高低,对学生的内驱力不一样。目标高则内驱力作用大,目标
低,产生内驱力则小,像人走路一样,预定走十里,走到七八里时就会感到累,预定走一百里,走了几十里觉得累。长远、崇高的目标,从近处着手,逐步培养,引导学生向长远、崇高的目标奋进。教师要想将学生学习的目标变成学生的崇高理想。一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不能过高或过低,一旦目标制定,要严格监督,严格执行,绝不妥协。在实际生活中要随时随地注意学生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不断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坚持精神,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将活动坚持到底,实现目标,并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会学生善于掌握自我锻炼意志的方法。
3.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必备条件。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程度、认识的深浅也离不开观察,观察是智力活动的基础,是获取知识的必备途径,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就谈不上知识的获得,更谈不上成才。而在观察的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的细致、准确、全面与发现,细致是培养观察的基本要求,准确是观察习惯的根本,全面是观察的基本原则,发现特点是观察的目的。观察,必须细微入微,还要善于总结,从中发现事物的变化规律、本质特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因此,教师应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观察能力。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应采取下列的措施和方法去实施。
(1)激发兴趣,明确观察目的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并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主动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