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留白”本是传统绘画中的一个技巧术语,讲究着墨疏淡,空白广阔,以留取空白构造空灵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后来推而广之,成为一个艺术术语。

无论是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庄子的“不可言传”之妙境,还是中国戏剧中的“虚拟”,武术表演中的“亮相”,音乐中的“休止符”……都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达到以无胜有的境界,有令人遐想的独特美。

皆被人称之为“留白”。

一切艺术都体现着留白之美意,没有留白就没有艺术。

文学作品亦不例外。

伟大作品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它存在“留白”,故适合不同的心灵,不同读者对其的诠释各自不同,因而产生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文学现象。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要想把课堂上得轻松活泼,克服填鸭式、满堂灌以及凡事身体力行,那么依据现代格式塔(完形)心理学理论和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学会巧妙“留白”。

现代格式塔(完形)心理学理论认为,人面对一种不完全或有缺陷或空白的格式塔刺激物,就会在知觉中自然地产生一种急于改变它们并使之成为“完形”的倾向,从而引起一种进取追求、充满紧张感的内驱力,并积极主动地去充实和完善。

这一理论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要把所有的内容讲深讲透,贪多求全,使人“脑”不暇接,没有思考的余地;而要有开有收,点到为止,惜“语”如金。

或者有意创造时间的空白地带,给学生一咀嚼、玩味的机会;或者讲到某处戛然而止,以无声代有声。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堂上必要的“留白”不仅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创新的空间,留下思维、想象和发挥的余地。

使他们能够有机会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思想插上翅膀,用已积累的知识和独特的生活经验或体验去“补白”,从而对教学文本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同时也使教学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

那么,我们怎么为学生“留白”,留什么?下面试作一些浅要的阐述。

1、问题留白
问题留白即教师课堂提问的艺术。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提问激疑是最好的方法。

提问激疑要善于抓住文章的关键之处,比如《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我就抓住课文中的关键——美丽,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俗话说花不常开,春不常在,人老珠黄、昙花一现就是形容美的短暂,那么什么样的美丽能够跨越百年?是容貌美吗?是衣着美吗?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今天让我们走进课文,找出能够说明居里夫人“美丽”的句子。

学生听了这几个问题,探究的兴趣极浓,都认真研读课文,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索,并展开了热烈的争论。

学习《山中访友》时,我抓住课题的关键词——访友,提出下列问题,让学
生思考并讨论:请展开想象,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的?学生争先恐后,七嘴八舌地说:访一位多年不见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艺;访一位隐居山中的诗人——煮茶论诗;访一位得道的僧人——禅悟人生;访山中的动物——要保护动物……教师:可作者是怎样说的呢?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

这时才是学生学习课文的开始,而在此之前教师的提问激疑实际上是学习前的一种准备性活动,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没有它,学生就不能进入“受激发状态”,不能兴趣盎然地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

由此可见,讲究“留白”、讲究“蓄势”是语文教学的艺术。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今天的教学课堂里,教师是起主导作用,教师应创造留白来设计课堂提问,开拓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去领悟,进而自觉地发现美、创造美。

2、文本留白
“美”存在于文本的留白中。

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留白,从而引导学生去发掘更深层次的“美”。

例如在教读《凡卡》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关注:凡卡寄出信后可能有什么样的遭遇呢?如果爷爷最终收到了信,可能是因为出现了什么的情况?请续写这篇课文。

教学《穷人》一课时,文章在桑娜掀开帘子就戛然而止,我就引导学生思考:渔夫一家今后又是怎样生活的呢?这些激发想象的话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们纷纷完成了别具特色的文章。

3、空间留白
语文教学,还要给学生留空间。

留些什么空间呢,如想象的空间、质疑的空间、探究的空间、表达的空间、静思默想的空间、妙笔生花的空间、拓展延伸的空间……留空间,实际上是留机会,让学生展示才情,培养能力,增长智慧。

如教授完每一课后,为何不在结尾处设计一些留白,让学生学完课文后有更深层次的挖掘,作更进一步的思考呢?比如《詹天佑》一课,我抓住“人们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不得不赞叹不已。

”这句中的“赞叹不已”这样结语留白:假如游客是个是英国人,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如果是个日本人呢?韩国人呢?或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藏族人呢?维吾尔族人呢?”一石激起千层浪。

虽然课堂结束了,可讨论仍在继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