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中“彰显 留白”的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张慕元_语文教学中“彰显·留白”的艺术

孟子曾说过:教亦多术矣。灵活多变的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随着新课改的蓬勃发展,这门艺术在那些勇于创新并富有机智的园丁的浇灌下,现在越发“乱花渐欲迷人眼”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教学中的一种“彰显·留白”的艺术。

“彰显·留白”的艺术,是笔者综合研究了近几年发表于各书刊的优秀课例总结出来的。它指的是,由教师设计的,旨在突出文本中学生不易发现的潜在意蕴,彰显文本的学习妙径,又给学生留下一定创造空间的教学设计艺术。

从字面上看,“彰显”即使之明显,“留白”就要留有空白。这显然是一对矛盾。但是,艺术的魅力就体现在矛盾的辩证统一中。新课标不正是要求教师既要“发挥主导性”,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吗?那么,“彰显”就是在发挥“首席对话者”的主导性:使隐含的呈现出来,将巧妙的学习门经昭示给学生,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留白”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教师在“彰显”之中,又不完全越俎代庖,而是留下适当的空间,激发学生愉悦地投入到学习和创造之中。两者相辅相成,能很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彰显精要,留足创造的空白。

特级老师黄厚江的《<阿房宫赋>教学实录》①中有这样一个重要环节:

同学们,我读《阿》,反复读反复读,越读越短,读到最后呢,这篇文章只剩下几个句子,我大胆地把它缩成这样一段话(投影显示):

阿房之宫,其形可谓()矣,其制可谓()矣,宫中之女可谓()矣,宫中之宝可谓()矣,其费可谓()矣,其奢可谓()矣。其亡亦可谓()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矣!

请同学们根据你对课文的了解,想想在这些括号里填上什么样的词比较合适……

黄老师的这一教学设计可谓是匠心独运。它不仅鲜明地彰示《阿》文的文脉,而且突出了文本的精要内容和理解文本深层意蕴的关键。在紧要处又留有空白,激引学生深入文本,认真品味。不深入,这几个空是填不好的。同时又暗中授之以渔,教学生读文章要懂“出入法”,巧妙地将“厚书”读“薄”。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方法。它体现了执教者高超的教学机智。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才能带来学生创造性的学习。黄老师将“旧曲”翻出“新声”,是因为他本人先吃透了教材,又创新了课程资源,巧将个人的创性解读彰示出来,诱导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快乐地跳摘智慧的果实。

从该《实录》后面几个环环相扣的生动的教学活动来看,这一个彰显并留白的设计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教学热潮,十分成功。

深度教学的代表,郭初阳老师执教《愚公移山》时②,同样运用了这样的艺术,他将课文整合,提炼出“四大元素”,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方七百里,高万仞艰巨的()

残年余力微弱的()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长期的()

无陇断焉最后的()

这种彰显并留白的教学,也恰到好处地营造了师生双边活动的高潮。教师精研课文,提炼精要,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的理解,为后面的深层次对话和质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彰显深度解读的途径,留下品悟的空白。

余映潮先生曾强调过:文本解读的能力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但是,因为缺少个性化的、深入的文本解读习惯,现在很多教师的教学只是一种照本宣科,或者是肤浅的形式上的热闹。他们难以帮助学生去找到深入解读文本的途径。

比如,史铁生的《合欢树》,常见的教法多为游离文本的“煽情课”﹑母爱“主题班会课”。而上海建平中学的唐忠义老师却能将母爱植根于合欢树上,将母亲、合欢树和“我”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来施教③:第一步,通过“母亲为什么要种‘含羞草’”等小问题引导学生品析。再过渡到第二步:母亲生我养我爱我安慰我期盼我,与母亲种合欢树有什么关系吗?旨在让学生明白母亲栽种和护养合欢树的过程就像“养我爱我护我”一样。第三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完成下表:

母亲种树护树

母亲生我养我

母亲的感情

合欢树是身不由己地被母亲当作“含羞草”种下的

我也是别无选择地被母亲带到人间的

(对生命的喜爱)

合欢树不发芽,母亲舍不得扔掉

我残疾了,母亲没有抛下我

(对生命的珍视)

合欢树长叶了,母亲常去待弄它

我写小说了,母亲为我借书

(对生命的呵护)

母亲念叨着不知道合欢树几年才开花

母亲也不知道我何时能走上文学之路

(对生命的期待)

唐老师的几“问”一“表”,才是真正透彻地揭示了《合欢树》的深层意蕴,也向学生彰示了进行深度解读的途径:本文1—6段看似没有写合欢树,却与第7—12段写合欢树的内容处处照应,虚实相生,隐显互照,母子情深尽其中矣!

学生沿着这条幽径,去感悟﹑品味文本,必然会更加深入独到。这比任何浮华的形式更能培养学生用心灵去涵泳和透悟课文的阅读能力。这样课堂才是既深厚又生动感人的课堂。

母爱这朵花本来就是开在合欢树上的:花因树而鲜活;树因花而浓绿。然而,现在常见的却是,我们有意无意地将类似的“花”从“树”上摘了下来,还大张旗鼓地进行“枯花之赏”。不可否认,听母爱歌曲,讲母爱故事,诵母爱诗词……这些都是必要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但是,我们更应该知道:脱离语文的根本,不深入文本的课堂教学,实际上已经是无壤之木,无源之水了。不钻研教材、教艺而片面倚重于简单的形式,我们很可能会走上避重就轻、买椟还珠的弯路。

三、彰显创意预设的魅力,留出丰富的生成空白

很多教师善于预设一些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以各种形式鲜明地突显出来,并以其新颖性、奇特性、启发性吸引学生主动热情地进行创造性学习。

重庆外校的王君老师就是这样的教师。她在教《纸船》过程中,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④:在初读,初品之后,教师投影出一封冰心写的“信”。内容是,冰心得知此诗被选入了中学教材,特意给全国的小朋友写了这封信,告诉大家,这首诗是年轻时创作的,并不完美。所以,希望同学们能够举行一次诗歌评改会,帮她将这首诗改得更精美一些。王老师将“信”介绍完后,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纷纷兴致勃勃地开始讨论、交流。有的学生改得非常成功(如“流”改“漂”),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有的改法遭到了反对,在各抒己见的争论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一个比一个深入﹑细腻,令人叹为观止。

这封信其实是教师虚构的,但它却巧妙地点燃了学生思考的烈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也带来了课堂上的精彩纷呈的生成浪潮。这个教学环节,一彰显,一留白,处理得多么富有艺术性啊。这正是新课改教学要追求的境界。

笔者的执教《失街亭》时⑤,也曾引导学生挑战传统观念:一般人认为《失街亭》前半部分表现了诸葛亮办事谨慎周密的性格,真的是这样吗?同时,投影出启发性的问题:

1. 马谡是否最佳人选,诸葛亮清不清楚?

2. 你认为一个优秀的统帅该如何选任重要将领?换了你,你会派谁去守街亭?

3. 是什么原因驱使诸葛亮任命了马谡?

4. 在任命马谡后的一系列部署,历来被人们所肯定,都认为是诸葛亮严谨性格的体现。你认为这些部署的实质是什么?值得称道吗?

学生在热烈的分析、讨论后,“惊人”地发现诸葛亮在这里表现的形象其实是:优柔寡断、情令智昏、主次不分、重末轻本、用人失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