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与反思

合集下载

有趣的测量教学反思

有趣的测量教学反思

有趣的测量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教学反思「篇一」这是四上第一单元第五课的内容,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了解到降水量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根据经验会将降雨量分为小雨、中雨和大雨。

本课以说一说降水形式有哪些导入,学生都能说出雨、雪、冰雹,但也有人会说到霜、雾,在这里没有将霜和雾这样不能测量的水归为降水量,因为降水量是指从天空降下来的液态或固态的水,解释之后应该不难理解。

现在这个季节最常见的还是雨这一种降水形式,恰好上周又刚刚下过雨,于是让同学们回忆下上周下的是什么雨。

有人说是中雨,有人说是小雨,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清楚地说出判断依据,我又放了一段大雨视频,视频中雨声很响,地面积水很多,车开过也会激起水花,再让同学们来说一说凭什么说上周的是小雨或中雨,视频中的是大雨或暴雨。

有同学说到可以通过雨声(听)判断,有同学说到通过看地上激起的水,也有同学说用一个杯子/量杯去积水,积到多下的就是大雨,但没有同学说到可以看雨是成滴下下来还是成线下下来。

雨量器的制作没有让同学们操作,虽然知道制作简易雨量器是教学要求,但由于划刻度太浪费时间,所以课堂上只集体学习了如何制作,动手制作作为回家作业。

在学习中有三点:1、透明杯子必须是直筒型的(出示大三个杯子,一个是圆口直筒、一个小圆口直筒、还有一个是非直筒明确什么是直筒);2、透明杯子要15厘米以上(学生能想到是防止雨太大,雨溢出无法测量);3、制作刻度条时以毫米为单位,零刻度与杯子内侧底部对齐。

在出示三个透明杯子时有人认为大圆口、小圆口直筒杯子都可以,但也有同学认为只有一个可以,那就只能通过实验来验证,尽管在实验前学生自己也提出了要尽量模拟地像真实下雨,也就是平行组洒水时间要相同,洒水壶拿的高度要相同(使雨一样大)。

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小组还是无法严格做到导致有几组平行组最后测得数据不一样,那就只能重新再实验。

另外由于洒水壶数量有限,也无法做到人人参与。

有趣的测量教学反思「篇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亲身试验,探索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

《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与反思(全文5篇)

《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与反思(全文5篇)

《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与反思(全文5篇)第一篇:《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与反思《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与反思活动目的:1、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

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活动重点: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活动难点:测量较大和较小物体的体积。

活动准备: 1、1立方分米的透明正方体容器、长方体的玻璃器皿、桶、刻度尺、量杯或量筒。

2、水、沙子。

3、乒乓球、苹果、木块、泡沫;橡皮泥、鸡蛋(熟的)、石块、玻璃球;足球(瘪气的)、螺丝帽等。

活动流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师: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并且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现在,老师手里有一块橡皮泥,它的体积怎样求? 生1:可以捏成规则的物体,在测量它的长、宽、高,算出体积。

生2:也可以把它浸没在水里,用水的体积表示它的体积。

2、提出问题:出示钢笔水瓶它(钢笔水瓶)的体积也能用刚才的方法求出来吗? 生:不能捏了,而且墨水瓶本身是个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只能放入水中来解决了。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像墨水瓶这样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板书课题)这个墨水瓶的体积我们又该怎样才能知道?你能想到什么方法?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思考、交流。

)3、学生汇报。

动脑思考是好习惯,认真倾听同样也是好习惯。

在同学汇报时,请你思考,他们的方案对于你有什么提示?你还有什么要补充? 生1:水溢出的方法。

师:能不能用一个等式把你们组的方案表示出来?(v物体=v水溢出)生2:水上升的方法。

(v物体=v水上升)生3:水下降的方法。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篇一」活动目标:1、学习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短,并记录测量结果。

2、知道量具越长(或大)测得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测得的次数越多。

3、同伴之间能相互合作,大胆的交流。

活动准备:筷子、铅笔、水彩笔、吸管、粉笔、记录表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老师:谁知道我们活动室里的黑板有多长,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呢。

二、基本部分1、请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手、筷子、铅笔等)来测量的黑板的长度。

2、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3、请幼儿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测量活动室里的物品。

4、幼儿两人一组测量桌子的长度。

幼儿两人分成一组,一人用筷子、铅笔、水彩笔分别测量桌子的长度,另一人用记录表对结果进行记录。

5、观察测量结果,得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长的测量工具测得的次数少,短的测量工具测得的次数多。

提问:怎样选择测量工具。

三、结束部分老师:小朋友们,请你们回家以后测测你们自己家里的物品(桌子、椅子等长度或高度),并记录结果。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篇二」设计背景经过一个暑假,大部分孩子都长高了不少,排队每个都在比较高矮,为了让孩子了解自己的高矮,设计了数学课——测量活动目标1 能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自然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宽窄,高矮等。

2 体验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3 初步理解测量的意义,增强幼儿动手能力。

重点难点测量的意义,测量物体的.长短,宽窄,高矮。

活动准备直尺,长纸条,测量用的绳子,木棍,记录纸。

活动过程1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找到两种高矮差异不太明显的植物,请幼儿比一比,哪一株植物更高一些?2 启发幼儿用自然工具来测量两株植物的高矮,(如用手,用小棍,或者用直尺,等)。

在测量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测量时将测量工具首尾相接。

3 分组活动:第一组用手或手臂来量桌子,门,窗的长度,宽度,说说测量的结果并且记录下来。

小学五年级《有趣的测量》优秀数学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有趣的测量》优秀数学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有趣的测量》优秀数学教案三篇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知识,了解了容积的内容的基础上呈现的。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有趣的测量》优秀数学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有趣的测量》优秀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属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长方体(二)”最后一节的内容:有趣的测量(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知识,了解了容积的内容的基础上呈现的。

要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求法,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渗透了转化的思想。

学情分析:本班级学生,大部分学习认真、踏实、自觉,基础扎实,好学上进,部分男生活泼好动,爱思考。

对于探索数学问题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喜欢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在他们身上还明显地存在着儿童的天性,好动、好奇等。

对于本单元的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得比较扎实。

教学目标:1、经历测量芒果、石头、水瓶的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渗透转化的思想。

2、握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并能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践与探索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排水法”和“溢出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魔方、芒果、圆柱体量杯、长方体水槽、石块、苹果醋若干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周末老师在整理房间的时候,从柜子里发现了一个魔方,我特别喜欢。

从数学的角度来讲,魔方是一个什么样的物体?(正方体)怎样求出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呢?(板书:V正=a3)它的棱长是10cm,体积是多少呢?(1000cm3)2、除了正方体,你还会求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板书:V长=abh)3、像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都能够直接通过公式求出它们的体积,这样的物体,我们把它们叫做“规则物体”。

大班游戏教案及反思8篇

大班游戏教案及反思8篇

大班游戏教案及反思第1篇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教师,咱们的任务之一确实是课堂教学,教学反思能专门好的记录下咱们的课堂体会,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游戏教案《有趣的测量》及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活动目标:一、感受并体验远近的含义,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讨精神。

二、学习用工具测量远近,并能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初步感知一样的距离,利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次数也不同和一样的距离,利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五、培育幼儿彼此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适应。

活动重难点:一、重点:依照正确的步骤用工具测量二、难点:(1)明白得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2)一样的距离,利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活动预备:铅笔,表格、线路图每人一份、水彩笔盖、短水彩笔、没削过得铅笔。

活动进程:一、故事导入师:今天,动物学校要举行一场盛大的运动会,小兔、小熊、小猫都报名参加了竞赛。

你们看,小动物们马上就要从自己家里动身到学校去了,究竟是哪个小动物会最先抵达体育馆呢?二、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式比较线路的远近。

一、(引导幼儿观看线路图)请幼儿观看比较,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近?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远?你是怎么明白的'?这种方式准确吗?二、师:用眼睛看的方式叫做目测法,可是目测法比必然准确,咱们还能用什么方式来判定线路的远近呢?(请幼儿讲讲自己的方式,如工具:尺子、棍子、绳索、积木等)教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种测量工具,你们看看教师带来了什么工具?(水彩笔盖)3、师:你们感觉如此工具能测量小动物家到学校的距离么?(能)那咱们就先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要几个水彩笔盖,你会量吗?(会),请你来试一试。

在幼儿尝试进程中教授测量方式,,边演示边引导幼儿一路讲述测量的正确步骤(找起点,沿着线,接着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小猫家到学校量了5个水彩笔盖)4、师:请你们也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

《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掌握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2.了解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3.能够测量简单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能下沉)的体积的方法难点:了解测量不规则物体(橘子、一粒黄豆)的体积的方法三、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同学们好,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共同探索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今天我们将学习《有趣的测量》,对于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测什么?怎么测?为什么有趣啊?有什么数学思想、方法…我们将在今天的课堂上一一解决。

首先,我们来看一些物体:魔方、土豆、牙膏盒、石块,你能直接测量出哪些物体的体积呢?选择魔方,因为它是一个正方体,通过测量出棱长,再根据正方体体积公式可以求出。

(板书公式)选择牙膏盒,因为它是一个长方体,通过测量出长宽高,再根据长方体体积公式可以求出。

(板书公式)还有其他计算体积的方法?体积=底面积X 高大家还有问题问他吗?为什么选择这两个物体?(规则物体) 为什么不选择另外2个?(不规则物体)现在老师特别想测量出这个石块的体积?你们能帮助老师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吗?(二)解疑合探小组活动——设计一个方案测量石块的体积 1.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2.小组口述自己的实验方案。

3.小组展示方案 方案一:升水法。

(小组操作演示)V 石块=V 水上升 首先测量出长方体容器的长宽高,然后放石块,测量出现在的高......方案二:溢水法。

(小组操作演示)V 石块=V 溢出得水将石块放入加满水的容器,将溢出的水倒入烧杯,测量水的体积……在测量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完全浸没水中,视线与水平面对齐......大家有没有补充或质疑?老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水会上升呢?(因为石块占用了水的体积,所以石块的体积就是上升的水的体积)通过这些实验,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可以用水测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三)质疑再探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它的体积呢? 1.不能下沉的物体怎么测量体积?(如橘子、乒乓) 2.太小的物体怎么测量体积?(如一粒黄豆)(四)课堂小结小组讨论,对于今天的学习,大家有哪些收获或疑惑? 1.将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进行测量 2.测量时的注意事项,物体完全浸没,平视水位线3.用升水法、降水法、溢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测什么?——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怎么测?——升水法、降水法、溢水法数学思想——转化,不规则转化为规则水是液体,当物体放入盛水的容器中,能排开一部分水的体积,而排开的这部分水的体积恰好就是放入物体(物体占据一定的空间)的体积。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测量》(三篇)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测量》(三篇)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测量》课程名称:有趣的测量课程时间:60分钟课程对象:大班学生(年龄4-5岁)教学目标:1. 通过亲身参与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对测量的兴趣和能力。

2. 了解常见的测量单位及其用途。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类和推理能力。

4. 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简单的测量,并能正确解读测量结果。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黑板、白板、教学画、站立计、计时器等教学工具。

2. 测量工具:尺子、天平、温度计等。

3. 适当数量的各种物品:水杯、书、橙子、小球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创设情境:老师拿着一把尺子出现在教室中,向学生们询问:“大家知道尺子有什么用吗?”2. 学生回答后,老师展示尺子,并介绍尺子的作用和用途。

3. 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如何使用尺子来测量一本书的长和宽?”指导学生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4. 结果讨论:请学生回答测量结果,并进行比较和简单的推理,引导学生发现测量的重要性和乐趣。

二、探究(20分钟)1. 引导学生参与测量活动:老师分发一些物品(如水杯、橙子、书等)给学生,并要求学生用尺子等工具进行测量。

2. 学生进行测量后,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讨论和比较不同物品的大小、长短等等,引导学生发现测量的规律和特点。

3. 天平测量活动:老师介绍天平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然后让学生用天平来测量不同物品的重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4. 温度测量活动:老师介绍温度计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然后让学生用温度计来测量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三、操练(20分钟)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拥有一套测量工具和若干物品。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纸上。

2. 展示和分享: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测量结果,并与全班分享他们的测量经验和问题。

四、总结(5分钟)1. 导出概念: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总结测量的重要性和测量所涉及的单位(长度、重量、温度等)。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篇一」活动目标:1、尝试探究及学习准确的测量方法,并能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2、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的结果也不同。

3、对生活中的事物感兴趣,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活动重、难点:1、重点:按照正确的步骤用工具测量2、难点: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工具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多,测量工具越长,测量的次数也越少。

活动准备:铅笔、路线图每人一份。

测量工具:回形针、火柴、吸管。

音乐活动过程:1、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是小狗的生日,它邀请了很多好朋友。

小狐狸也想参加。

小狗说:“小狐狸只要你量出你家到我家有多长,我就让你参加。

”小狐狸说:“行。

”小狐狸它会量,你们会量吗?2、幼儿尝试操作,教师观察。

(1)师讲解操作要求:请小朋友不要搬动小椅子,用盒子里的回形针去测量一下小狐狸到小狗家的距离,看看你用了几个回形针。

记在心里,呆会儿告诉大家好吗?(2)交流:你的测量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测量的?你来示范给大家看好吗?(强调:一个紧挨着一个测量,用投影仪展示测量方法,首尾相接。

)3、探究方法,表达见解。

(1)小狐狸高高兴兴地参加了小熊的生日聚会。

别的小动物听说后也很感兴趣。

它们说要是只有一根回形针能不能测量出准确的距离呢?你们说能不能?请小朋友搬好小椅子用你的方法去测量一下吧。

测量完后别忘了在记录表上记下你用了几根回形针?(2)师巡回指导,隐形提示:盒子里老师还准备了白纸、铅笔,你需要的话可以用上去。

)(3)引导孩子交流操作情况,统计测量结果。

提问:你是怎么测量的?测出来的距离是多少呢?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测量的?(先找到起点,从起点开始放回形针,在末尾处做好标记,第二次测量的时候就从做标记的地方开始量,每量一次都要做上标记,最后看看量了几次。

(4)引导幼儿探究最准确的一种测量方法,你认为什么方法测量最准确呢?4、运用方法,再次测量。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一、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简单的测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测量能力。

1.2 教学资源•教师:黑板、教具(尺子、直尺、秤等测量工具)•学生:课本、练习册、笔1.3 教学时间本节课预计耗时40分钟。

二、教学内容2.1 测量的基本概念在教学课前,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引导他们思考什么是测量,为什么需要测量等问题。

通过学生的回答,帮助他们建立最基本的测量概念。

2.2 测量工具的介绍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介绍常用的测量工具,如尺子、直尺、秤等,并详细讲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3 测量实践教师通过提问或示范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测量实践,如测量长度、重量等。

并在学生进行实操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与概念引入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引导学生思考测量的概念,并与学生讨论测量的作用和意义。

3.2 工具介绍与举例教师向学生介绍尺子、直尺、秤等测量工具,并讲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通过举例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测量工具的具体作用。

3.3 测量实践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实践,包括测量长度、重量等。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好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3.4 活动总结教师与学生进行活动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测量实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测量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设计比较简单,并且结合了实践活动。

通过带领学生进行测量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测量的乐趣和意义。

同时,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使用测量工具还不够熟练,需要进行更多的练习和巩固。

下一次教学,我计划加大测量实践的时间,并结合更多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另外,教学过程中我应更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分享经验。

有趣的测量说课设计与反思(通用5篇)

有趣的测量说课设计与反思(通用5篇)

•••••••••••••••••有趣的测量说课设计与反思有趣的测量说课设计与反思(通用5篇)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

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趣的测量说课设计与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趣的测量说课设计与反思篇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具准备:石块、量杯、水槽、黄豆、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师: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请大家注意看。

(课件演示:《乌鸦喝水》)问:你看到了什么?水为什么会上升?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和石块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设计意图:问题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动力和源泉,问题是数学实践活动的核心。

在此环节中,通过学生熟悉的《乌鸦喝水》的情境引入,让学生产生疑问:水为什么上升?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和石块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被激发出来,这样用数学自身的思考力度来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2、观察石块的形状问:请大家注意观察一下,它是什么形状的?(板书:不规则物体)谁能估一估,这块石块的体积是多少?想知道石块的体积是多少,有什么好办法,小组的同学一起说一说。

【设计意图: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观察让学生明确石块是不规则的物体,这对于规则物体来说,就是一种质的改变。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1、小组讨论:制定测量方案2、汇报:方案一:取水,测量底面的长和宽,以及水面的高度,放入石块后,再测量水面到达的高度,用底面积乘水面上升的高度就是石块的体积,或者用现在的体积减去原来的水的体积。

方案二:在容器中装满水,然后把石块慢慢放入水中,再将溢出的水倒进量杯中量出水的体积。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地说,制定测量方案,让学生学会合作,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出现问题让其他同学帮忙,或者师生一起解决。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测量》优质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测量》优质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有趣测量》优质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是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有趣测量》。

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测量工具,解测量方法,以及学会使用简单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操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解常见测量工具,如尺子、直尺、卷尺等。

2. 培养幼儿运用测量工具进行简单测量能力,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在测量活动中团结合作、积极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操作。

教学重点:认识测量工具,解测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直尺、卷尺、教学图片等。

学具:幼儿用尺、测量卡片、画纸、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在活动开始前,我准备一个小故事,告诉孩子们小熊要过生日,它想测量一下自己身高,可是不知道用什工具,怎办?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孩子们认识到测量工具重要性。

2. 讲解测量工具(5分钟)向孩子们介绍常见测量工具,如尺子、直尺、卷尺等,并展示这些工具实物,让孩子们观察、解。

3. 测量方法学习(5分钟)通过教学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学习测量方法,如直尺使用方法、如何读取测量结果等。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测量桌子长度为例,演示如何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并引导孩子们学习如何记录测量结果。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孩子们分组进行测量练习,测量教室里物品,如桌子、椅子、窗户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测量2. 板书内容:(1)测量工具:尺子、直尺、卷尺等。

(2)测量方法:直尺使用方法、如何读取测量结果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用自己尺子测量一下家里桌子、椅子等物品长度,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桌子长度:80厘米(2)椅子长度:50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孩子们掌握测量工具使用方法和测量方法。

课后,我将对孩子们作业进行批改,解他们在家庭测量活动中表现,并对表现优秀孩子给予表扬。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本次教学主题为《有趣的测量》,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测量活动,让幼儿掌握比较重要的测量概念与技能,培养观察、比较、简单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学习测量单位的基本概念;2.掌握测量简单物品的基本技巧;3.学会使用简单工具进行测量;4.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测量单位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技巧;2.难点:鼓励幼儿展开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大班生活园地、测量工具(尺子、衡量杯子、天平等)、测量物品(果汁、水杯、玩具等)。

四、教学过程:1.制定活动计划:根据本次教学主题《有趣的测量》,制定活动计划,明确时间、地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2.引导幼儿了解测量单位:通过家长互动游戏,引导幼儿了解测量单位,例如:让幼儿用尺子量自己的身高,并比较谁的身高更高。

3.展示测量工具:教师出示尺子、衡量杯子、天平等测量工具,并让幼儿互相传递触摸,建立工具与测量单位的联系。

4.测量果汁:给幼儿发放果汁,教师引导幼儿使用衡量杯子测量果汁,发现1杯果汁=200毫升。

5.测量水杯:让幼儿手中持有不同大小的水杯,比较大小,并用尺子测量并比较杯子的高度和口径。

6.测量玩具:教师展示零食罐子和汽车模型等具有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玩具,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和测量寻找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7.个别辅导:当发现某个幼儿存在困难时,教师及时给予关心和指导,让其有机会参与活动。

8.让幼儿自主分享:引导幼儿自主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鼓励大家互相学习、交流。

五、教学反思:1.本次教学通过寓教于乐的测量活动,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测量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活动中大班生活园地的布置不够清晰明了,需要进一步加强选择和安排。

3.本次教学针对幼儿困惑问题的个别辅导较少,需要在下一次教学中加强关注。

幼儿园科学活动《有趣的测量》教案(精选13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有趣的测量》教案(精选13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有趣的测量》教案(精选13篇)幼儿园科学活动《有趣的测量》篇1【活动目标】1.掌握自然测量的方法,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宜工具进行测量。

3.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乐于用测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积木木棒、铅笔、大熊图片【活动建议】1.出示大熊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大熊制作一个和桌子差不多长的玩具橱,可他不会,我们该怎么帮助他呢?2.引导幼儿讨论测量工具和测量长度。

(1)引导幼儿讨论测量玩具橱的长度方法,鼓励幼儿尝试不同方法。

(2)请个别幼儿演示,提醒其他幼儿进行观察。

(3)示范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

(4)请幼儿运用心经验擦亮并记录。

3.鼓励幼儿运用不同工具测量。

(1)引导幼儿阅读《我长大了》P28,选择两种不同工具测量书本的长度,在表格中记录测量的次数。

提问:刚刚测量的是同一张桌子,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2)请全体幼儿选择两种同样的工具测量书本。

(3)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同一个物体,为什么测量次数和结果不一样?小结:测量工具长,测量次数少;测量工具短,测量次数多。

(4)生活中引导幼儿运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感兴趣的物品。

幼儿园科学活动《有趣的测量》教案篇2一、说教材:《有趣的测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是研究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是学生在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的。

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而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将物体放入水中,通过计算上升水的体积,从而得到物体的体积。

从显性方面来说,这是“等积变形”,那么从隐性来说,是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学生把握这一数学的转化思想,不仅可以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也能以此类推,解决一大批这样的问题。

所以,在教学时,不应仅仅停留在知识的显性联系上,更应把这种隐性的数学思想渗透在其中,从而让学生真正把握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精选12篇)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精选12篇)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精选12篇)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精选12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篇1【活动目标】1.感受并体验远近的含义,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学习用工具测量远近,并能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活动重难点】1.重点:按照正确的步骤用工具测量2.难点:(1)理解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2)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活动准备:铅笔,表格、路线图每人一份、水彩笔盖、短水彩笔、没削过得铅笔。

【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师:今天,动物学校要举行一场盛大的运动会,小兔、小熊、小猫都报名参加了比赛。

你们看,小动物们马上就要从自己家里出发到学校去了,究竟是哪个小动物会最先到达体育馆呢?二、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路线的远近。

1、(引导幼儿观察路线图)请幼儿观察比较,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近?"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远?你是怎么知道的?这种方法准确吗?2、师:用眼睛看的方法叫做目测法,但是目测法比一定准确,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路线的远近呢?(请幼儿讲讲自己的想法,如工具:尺子、棍子、绳子、积木等)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种测量工具,你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工具?(水彩笔盖)3、师:你们觉得这样工具能测量小动物家到学校的距离么?(能)那咱们就先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要几个水彩笔盖,你会量吗?(会),请你来试一试。

在幼儿尝试过程中教授测量方法,边演示边引导幼儿一起讲述测量的正确步骤(找起点,沿着线,接着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小猫家到学校量了5个水彩笔盖)4、师:请你们也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秀教案《有趣的测量》及教学反思[5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秀教案《有趣的测量》及教学反思[5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秀教案《有趣的测量》及教学反思[5篇]第一篇:幼儿园小班数学优秀教案《有趣的测量》及教学反思《小班数学优秀教案《有趣的测量》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学习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短,并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

2.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数据也不同,训练思维的相对性。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1.每两人一张桌子。

2.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铅笔、积木、布条、纸条等)。

3.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1.导入,引出主题导入语:我们幼儿园要定做一批新的桌子,现在请小朋友帮一个忙,测一下我们桌子长的边到底有多长。

可是我们没有尺,你们说怎么办呢?2.学习正确自然测量的方法过渡语:对,我们可以用好多材料来进行测量,在你们的椅子底下有一支铅笔,现在就请你用这只铅笔先来测一测自己桌子的长边,记住自己测到的数字?(1)集体测量,并讨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师:谁来说说你用铅笔测到了几段?;.来源快思老师教。

案网;是怎么测量的?(个别幼儿边讲解边示范)(2)教师总结师:我们测量时,使用的工具头要和起点对齐,然后测下一段时工具的头和上次的尾要紧接住,就是首尾相接,这样能测得比较准确些。

过渡语:刚才我们用铅笔测量了桌子的长度。

老师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其它的测量工具,而且还准备了每人一张记录单,请小朋友把每种工具测到的结果用笔记录下来。

3.运用正确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体验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出示记录表师: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记录单?记录表上前面的格子告诉我们什么,后面的格子又记录什么呢?(幼儿讲述:一个是画选用的工具、一个是记录数据)(2)提出测量要求师:现在请你们到桌子上选择相应的工具对桌子进行测量,测量时注意要首尾相接,把测到的数字记录在后面的格子里。

如果时间不够可以选择其中的两种工具进行测量记录。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有趣的测量》含反思完整版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有趣的测量》含反思完整版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有趣测量》含反思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趣味数学》第四章第一节“有趣测量”。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认识尺子、解尺子使用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掌握基本测量技能,如测量长度、宽度等,并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测量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尺子,解尺子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2.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3. 让幼儿能够运用尺子进行简单长度、宽度测量,并学会记录测量结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尺子,掌握尺子使用方法,进行简单测量。

难点:理解测量概念,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教学课件、实物测量对象(如铅笔、书本等)。

学具:每组一把尺子、记录用纸张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兔子测量菜园故事,引发幼儿对测量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展示尺子,介绍尺子基本结构,如刻度、数字等。

(2)示范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并强调测量时要对齐、用力要均匀等注意事项。

3. 互动环节(1)请幼儿观察并描述尺子特点。

(2)邀请幼儿上台示范使用尺子测量实物长度,并给予鼓励和评价。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测量铅笔、书本等物品长度,并引导幼儿观察尺子上刻度和数字,学会记录测量结果。

5. 随堂练习(1)分组进行测量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测量铅笔、书本等物品长度。

(2)记录测量结果,引导幼儿进行分享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1. 尺子基本结构:刻度、数字、单位等。

2. 测量步骤:对齐、用力均匀、记录结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用尺子测量家人鞋子长度,并记录下来。

答案: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课程让幼儿初步解尺子使用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长度测量。

课后反思发现,部分幼儿在测量过程中对齐和记录结果方面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1. 引导幼儿解其他测量工具,如卷尺、测量筒等。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测量》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测量》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测量》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有趣的测量》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长度单位,学习使用直尺进行测量,探索测量方法,以及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长度单位,掌握使用直尺进行测量的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使用直尺进行测量的方法。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掌握测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测量卡片、教学图片等。

学具:每组一把直尺、测量卡片、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故事《小猴量身高》引入测量主题,让幼儿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长度单位(5分钟)介绍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让幼儿观察直尺上的刻度,认识1厘米和1米。

3. 学习测量方法(5分钟)(1)教师演示使用直尺进行测量的方法。

(2)幼儿分组讨论测量方法,并进行实践操作。

4.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测量图片中的物体长度,引导幼儿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测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让幼儿分享测量过程中的收获,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一条直尺,标出1厘米和1米的刻度。

2. 在旁边附上测量图片,标注物体长度。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使用直尺测量家中的一件物品,记录长度,并画出测量过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测量过程中的操作方法,针对不正确的测量方法进行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除了直尺,还有哪些工具可以进行测量?鼓励幼儿探索其他测量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生动性和吸引力;3. 教学过程中的分组讨论与实践操作;4. 例题讲解的清晰与易懂;5.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与拓展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入性。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味的测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味的测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味的测量》含反思教学目标:1. 帮忙孩子们认得测量的概念;2. 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培育孩子们的察看本领和实践本领;3. 帮忙孩子们了解和把握长度和重量的单位及其换算;4. 加强孩子们的数学意识和操作本领,提高其学习爱好。

教学内容:1. 测量的概念;2. 长度单位及其换算;3. 重量单位及其换算;4. 实际应用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 老师出示一只无锡市特产太湖银鱼,向孩子们呈现银鱼的长度和重量,提问孩子们:如何测量银鱼的长度和重量?2. 引出本堂课的主题:有趣味的测量。

二、自主探究环节1. 给孩子们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一种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天公平)。

2. 让孩子们用工具测量班里的一些物品的长度和重量。

3. 要求孩子们记录试验过程和结果,并讨论如何正确使用测量工具。

三、理论解释环节1. 通过分组汇报的方式,老师让孩子们呈现本身测量的成果,并引出长度和重量的单位。

2. 讲解长度单位:厘米、米、千米的换算,并让孩子们进行实际操作。

3. 讲解重量单位:克、千克、吨的换算,并让孩子们进行实际操作。

四、活动设计环节1. 让孩子们自定义物品长度和重量的测量标准,并进行比较和升降换算。

2. 依据季节和地理位置选择不同的天气和环境,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进行测量。

比如冬季、夏季的气不冷不热水温,不同地点的海拔高度、纬度等。

五、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全部孩子都了解了测量概念,把握了长度和重量单位以及换算。

实践操作环节,孩子们表现较为积极,发觉问题适时矫正,碰到难题积极解决。

2. 教学方法:本节课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相结合,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测量的概念和单位。

3. 教学过程改进:本节课在活动设计环节设计不够充分,只涉及了长度和重量的测量,没有更多的缩微类活动设计,没有注意到孩子们的心理和本领差异。

下次课堂应当依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更合理的课堂设计。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测量物体长度的基本方法。

2.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使用测量工具,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1.让幼儿理解测量工具的运用,掌握测量的基本技巧。

2.培养幼儿在合作中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绳子、积木、玩具等。

2.学具:每组幼儿一套测量工具(尺子、绳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积木,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积木的形状和大小。

2.邀请幼儿上台尝试用语言描述积木的长度。

二、基本概念讲解1.教师向幼儿介绍尺子和绳子,讲解它们的作用和用途。

2.示范如何使用尺子和绳子测量物体长度,强调测量时要注意的三、实践活动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套测量工具。

2.教师提出任务:请各组用尺子和绳子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3.各组幼儿开始测量,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四、分享与讨论1.各组幼儿汇报测量结果,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和分析。

2.邀请幼儿分享测量过程中的趣事和发现。

2.邀请幼儿谈谈对测量的认识和感受。

3.提出拓展任务:请幼儿回家后,尝试测量家中的物品,并与家人分享测量结果。

【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2.实践环节中,幼儿能够主动尝试使用测量工具,掌握了测量的基本方法。

3.分享与讨论环节,幼儿能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了他们的沟通能力。

4.教学活动中,教师关注到了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5.拓展任务使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了他们的实践不足之处:1.在实践活动环节,部分幼儿对测量工具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一、教案基本信息•年级:小班•科目:数学•教学内容:有趣的测量•教学目标:通过有趣、互动的测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测量能力。

二、教学活动流程1.导入(5分钟):老师放置各种形状的物品在课桌上,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各种形状的特点。

2.活动一(15分钟):让学生自己选一件自己感兴趣的物品,通过手工制作,设计自己的测量工具。

例如,用纸片制作直尺、用塑料管制作量杯等。

3.活动二(20分钟):学生运用自己设计的测量工具,学习如何测量物品的长、宽、高,并记录下数据。

4.活动三(15分钟):学生使用自己设计的测量工具,向同学展示自己选的物品的长、宽、高,并进行比较分析,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得以锻炼。

5.活动四(10分钟):老师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课外生活中遇到的测量问题。

6.总结(5分钟):回顾学习,引导学生总结体会,进一步发掘学生测量时的认知规律。

三、教学反思教学方法本课教学方法采用了“引领+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测量工具,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互动、探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策略开设学生喜爱的测量活动,采用小组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策略,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边界,并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实践,大部分学生参与度高,主动性强,班级氛围比较活跃,同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既学会了编制测量器材,又学习到了测量物体长、宽、高的方法,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体会本次教学实践,我发现小班数学教学应该以活动为主,通过互动、探究学生更加容易明白和体验数学,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另外,小班数学教学需要多结合实际场景,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场景中学习和探究,可以增加学习的情境感,能够深化学生的记忆。

同时也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目的:
1、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

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
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活动重点: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活动难点:测量较大和较小物体的体积。

活动准备:
1、1立方分米的透明正方体容器、长方体的玻璃器皿、桶、刻度尺、
量杯或量筒。

2、水、沙子。

3、乒乓球、苹果、木块、泡沫;橡皮泥、鸡蛋(熟的)、石块、玻璃球;足球(瘪气的)、螺丝帽等。

活动流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并且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现在,老师手里有一块橡皮泥,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