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手法(抒情类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包括以下几种:
1.直接抒情: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2.借景抒情: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3.托物言志: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5.动静结合:通过动态和静态的结合,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6.比喻:通过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来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

7.拟人:通过想象把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情感,描绘生动形象,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表意更加丰富。

8.夸张:故意夸大或缩小表达对象的某种特征或品格,强烈地表现作者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的感情态度,引发人们的联想与想象,激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以上都是诗歌鉴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通过这些手法,诗人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诗歌更加生动、深刻地反映生活和人性。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

2、借古讽今
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 事件来讽喻当朝。
台 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叙写了六朝 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与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 伤今的无限感慨。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 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注:严蕊:南宋中叶女词人。
问:简要回答末句用了什么抒情手法?由此可知这首宋 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
答:“人在武陵微醉”是用典抒情。用了“武陵人”的典故,
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
词抒写的是桃花。
4. 以景结情
诗歌的结尾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 者的感情、寄托、抱负。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 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问:本词下片在抒情上有何特点?
事景
触景生情 借景抒情 以景衬情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以景结情 Nhomakorabea借景抒情
1、借景抒情
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 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06福建卷)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 分析。

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

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

·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古代诗歌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一、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说明)二、描写手法主要有:白描、工笔细描、象征、衬托(正衬、反衬)、烘托、渲染、对比、抑扬、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移步换景等。

1.白描:本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

用在文学创作中,指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写作方法。

“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描绘了一副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断肠人”眼中的凄凉景象。

2.渲染:本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有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

文艺创作表现手法是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烘托,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

例:(诗歌)“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里“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了一种气氛,衬托夜的静、心情的焦急。

写出了焦急等待的心情。

(诗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3、烘托:对所描写的主要对象不作正面的刻画,而是通过写周围的人物、环境,使主要对象更加鲜明突出。

属于侧面描写。

例:(诗歌)“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写刘备频繁问计,是为了从侧面烘托出孔明的才智。

4.虚实结合: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现实为实,想象为虚。

例:(诗歌)“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表现手法之抒情手法总结

表现手法之抒情手法总结
• 【析】本诗借诸葛亮的故事,抒发了作者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 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例1:李清照的《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 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析】作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宁肯乌江自刎, 也不愿过江偷生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 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有意味,颇 显豪气。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
• ①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 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 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 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
• ②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 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 感悟。
用典抒情
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 中的词语来表达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

“隐逸情”;
“寒林残月”传达
“诗人的忧愁”;
“中秋圆月”传达
“相思情苦”;
“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 “ “ “长 江 梦湖后亭扁酒折柳舟 醒, ,”月 烟传落 柳达乌 断啼肠,”寒传雨达斜““““阳诗世惜悲,人事欢别残的沧情离烛羁桑”合啼旅 的情;鹃之 感””苦 叹;传” ”达; ; “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唐 代张籍《秋思》) • 【析】诗歌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 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 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 亲人的深切怀念。
小结: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间接抒情)的往往具有 一定的固定性,如:
“故乡明月”传达
“思乡情”;
“松风山月”传达
例2: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表现手法——抒情方式

表现手法——抒情方式

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诗歌中只要有景语, 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 情语。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 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 了——哀景、乐景、愁景。一般情况下,是乐 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 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 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答题范式] 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 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 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析 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 旨) 【叙——析——评】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抒情手法: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 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咏史 言志、借人物言志、用典抒情、怀 古伤今、借古讽今、即事感怀等)
2、情景交融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 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 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 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 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 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 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 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
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断古典诗 歌有无意境的标志;而是否有 意境,又是判断古典诗歌是否 为上乘之作的标志。
3、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也叫咏物抒怀,常 常借助于所咏事物的一些特性,来 寄托、传达作者的志向、抱负和操 守等。
表现手法之 抒情方式
表现手法是一首诗在 整体上采用的抒怀言 志方式,即诗人是借 助什么来把自己的感 情表达出来的。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踏雪寻梅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第一节表达方式一、抒情方式(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秋绪,即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

这种方式比较直观,这里仅略举三例,不深入讨论。

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析】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例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析】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例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析】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例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周南·关雎》)例5: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卫风·伯兮》)例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析】直露而真率地抒发了诗人内心沉重而深广的忧伤;例7: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乐府诗集·鼓吹曲辞》)【析】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直接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憾人心。

例8: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关汉卿《[双调]沈醉东风》)【析】这首曲写送别的场面和依依不舍的感情,真挚感人。

诗歌表现手法之抒情手法

诗歌表现手法之抒情手法

诗歌表现手法之抒情手法抒情手法可分为两大类,即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

一、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

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例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又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最后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文天祥为国献身的决心和英雄气概。

题一倦夜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题二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中哪句话是直接抒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二、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例如,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涵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诗人的高度自信。

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2)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借景抒情是属于间接抒情的一种。

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都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例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

高考文学专业术语细解大全(抒情手法部分10种)

高考文学专业术语细解大全(抒情手法部分10种)

高考专业术语细解大全之抒情手法部分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也叫直抒胸臆。

例: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间接抒情诗人借助多种艺术技巧,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分为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等。

1、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

例: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无限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最典型的如《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依依杨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

例: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2、托物言志:是诗歌散文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即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品格志向。

例:宋代哲学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荷花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保持高尚节操的人生追求。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区别】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

托物言志,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抒情手法

诗歌鉴赏——抒情手法
1、借景抒情
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 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

• • • •
情景关系的一般术语有:
2.寓情于景 3 .触景生情 4.情景交融 5.以景结情
• 正-- 1.借景抒情
• 反-- 6以景衬情(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
1、借景抒情
乐景
乐情
哀景
哀情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这首诗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法)
四、借古抒情
借古讽(喻、鉴、伤)今
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 的古人、古迹、古事来讽喻当朝。
台 城 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叙 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 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 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诗人借物咏怀,通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 及结果,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的坚贞情操 和清正磊落的高洁思想。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 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 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 *(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 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5分)
诗歌抒情手法 常见提问方式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某 联 (句 )。 (2)本诗某句抒情方式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 现的? (4)指出这首诗(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 情感。 (5)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 描写之中。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抒情的手法大全

抒情的手法大全

抒情的手法大全
(一)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抒情手法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表现手法,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四种。

(二)抒情手法
1、直抒胸臆即抄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如唐代李白的《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借景抒情即作者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如唐代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3、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即作者借日常生活或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情感或志向。

如宋代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知。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借古抒情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如唐代吴融的《华清宫》,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长生秘殿倚青苍,拟敌金庭不死乡。

无奈逝川东去急,秦道陵松柏满残阳。

5、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即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

如唐代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表现手法——诗歌鉴赏

表现手法——诗歌鉴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 ·陈涉世 家》
比 喻 PREFACE
使用比喻时需注意:
1、本体和喻体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所用喻体多为常见,易懂的事物或道理; 4、注意思想感情; 5、多用具体,浅显,熟知的事物或道理来比 喻抽象,深奥不熟悉的事物或道理
比喻的作用:生动,形象,具体
诗歌鉴赏常见表现技巧
by.罗兮
1
抒情手法
2
描写的手法
目录
修辞手法
4
其他
3
1 抒情手法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评 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评论)现实。),用典抒情(引用过 去有关人,地,事,物史实或语言文字)
答题“术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乐景衬 哀情、以景结情、情景交融。
烘云托月。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 明地烘托出汪伦对诗人的真
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
挚纯洁的深厚感情
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
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
2.
如赵师秀的《约客》中以“家家
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

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
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

夜的深和夜的静
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

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 由一事物联系
Eg. 踏花归来马蹄香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化静为动
1、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 2、两山排闼送青来
3、《吴江》张先 春后银鱼霜下鲈,远人曾到合思吴。 欲图江色不上笔,静觅鸟声深在芦。 落日未昏闻市散,青天都净见山孤。 桥南水涨虹垂影,清夜澄光照太湖。
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

15种常用的诗歌表现手法

15种常用的诗歌表现手法

15种常用的诗歌表现手法1、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等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杜牧《泊秦淮》)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所写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

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咏蝉》)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的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

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的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

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嘘。

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5、动静结合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如: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表现手法之抒情方式

表现手法之抒情方式
答:此诗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明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阐运用)。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析效果)。
例2: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本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C
B
A
答题步骤:
[答题范式]
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叙——析——评】
例1: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与“触景生情”的区别:
01
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是“有我之境,物皆著我之色彩。”
02
“寓情于景”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
言志,借咏画眉以抒发自己的性灵,写画眉实是写自己,画眉鸟的百啭千声的表达的是归隐山林、不受羁绊的心曲。
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
02
示例:分析下面这首诗的抒情技巧: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05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单击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比拟等

表达方式之抒情方式

表达方式之抒情方式

间接抒情:作者把爱憎、好恶、喜怒、哀乐 等感情渗透到叙述和描写之中,使感情同写 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自然地流 露出来。一般写景、状物的文章都用间接抒 情。 间接抒情分为:寓情于事、寓情于理、寓情 于景三种。
寓情于事:“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 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我的老 师》 寓情于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 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 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寓情于景: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 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 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 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 不住悲凉起来了。
谢谢您的聆听
表达方式之抒情方式
抒情的定义:抒发、倾吐感情的一 种表现手法。
抒情方式一般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 抒情。
直接抒情:作者和作品中的主人公公开表白
爱憎,直接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例: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 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 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表现手法——抒情方式

表现手法——抒情方式

托物言志诗歌鉴赏
请你猜猜下面这首咏物诗所咏之物,并 结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解释
[明]黎淳 自怜结束小身材,爆 一点芳心未肯灰。竹 时节到来寒焰发, 万人头上一声雷。
虽然我爱我扎得紧紧 的瘦小身材,我有一丝芬 芳之心不肯随意化为灰烬。 美好的时节一到来,我的 心中就会引燃火焰,在万 人头上发出如雷的声响。
例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用刘 裕北伐的典故,赞扬了刘裕的英雄气概,反映 出作者仰慕英雄,收复中原的愿望。“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等句,用廉颇的典故, 意在以老当益壮、仍思报效国家的廉颇自比, 也借廉颇的遭遇,委婉地表达了报国无门的怨 愤之情。
答:清晨喝甘甜的泉水,傍晚栖息在高高的 山岗上,体现了“凤凰”品行高洁,志向远 大;(2分)一声高吭的鸣叫可以响彻九州大 地,伸长脖子可以远望到最僻远的地方。体 现了“凤凰”才能出众。 (1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 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 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 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 征)的表现手法。以凤凰自喻,秋天它的羽翼被 迫“摧藏”,只得飞到昆仑山以西,却不知何时 才能往回飞,比喻环境恶劣,才华不得施展。 “处非位”比喻不被赏识。整体上抒发了诗人孤 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
用拟人的手法,爆竹的特点【结束小身材,时节、 寒焰、万人头上一声雷】, 托物言志:表达作者一旦时机到来就一鸣惊人的雄 心壮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古诗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抒情类)课前预习一、默写古诗名句:1.衣带渐宽终不悔,。

2. ,,望尽天涯路。

3.无可奈何花落去,。

4.泪眼问花花不语,。

5. ,西北望,。

6.料得年年肠断处,,。

二、表现手法:抒情类,描写类,修辞类,其他类。

表现手法是一首诗在整体上采用的抒怀言志方式,即诗人是借助什么来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的。

题型二:赏析手法类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点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很多学生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

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是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的。

[答题范式]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叙——析——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咏史言志、借人物言志、用典抒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即事感怀等)【手法解析】(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

这种方式比较直观。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抒发了女词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懦弱行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文天祥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气概。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析】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问:最后两句采用的是___________的抒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_________ 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____________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

“牙璋”“凤阙”“铁骑”“龙城”采用的都是_______的修辞方法。

答案:直抒胸臆;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借代。

(二)、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分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1、借景抒情(前景后情、后景前情、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忆江南》中诗人白居易借助于“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表达出对江南水乡的魂牵梦绕、久久不忘。

《如梦令》中李清照对春光的留念惜别之情,正是借助于海棠花一夜之间已是“绿肥红瘦”的景象来抒发的。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答:“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

2、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

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了——哀景、乐景、愁景。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断古典诗歌有无意境的标志;而是否有意境,又是判断古典诗歌是否为上乘之作的标志。

)绝句二首(之一)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析】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

3、托物言志托物言志,也叫咏物抒怀,常常借助于所咏事物的一些特性,来寄托、传达作者的志向、抱负和操守等。

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析】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4、借古讽今(喻今、伤今)台城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析】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5、用典抒情:用典:也叫用事。

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

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用典的作用: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

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

理解用典,首先要熟悉典故来源,其次要理解典故与作者的关系(或是自比,或是对比衬托),在此基础上,才可能理解作者借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意。

例: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贾谊、梁鸿,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6、叙事抒情:在古风作品中比较常见。

如杜甫《兵车行》、白居易的《卖炭翁》等。

【区别几组概念】:一、“借景抒情”、“触景生情”与“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是指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

“触景生情”是指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

“寓情于景”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

(1)“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是有我之境,物皆著我颜色。

“触景生情”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

(2)“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例如:1、2006年高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福建卷)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

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叙)。

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析)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

(评)2、滁洲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抒写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

答: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

(叙)诗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

郊野渡口一副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

(析)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评)3、题菊花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青帝:司春之神。

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答:这首诗运用了触景生情和虚实结合的手法,(叙)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

发挥想像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

(析)抒发了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惜和不平之情。

(评)二、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例如: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借物咏怀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手法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课内探究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闽中秋思杜荀鹤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

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所作,后人评价极高。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

本诗的抒情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4分)答: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清明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4分)答:课后拓展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1、长安秋望赵嘏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净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诗中“红衣落净渚莲愁”与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声声慢》词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在抒情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抒发的情感却不相同,试结合诗句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2、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注:吴钩,刀名。

凌烟阁,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命人将长孙无忌、魏征等24位功臣之像列于凌烟阁上。

若个,哪个。

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络脑,马笼头。

(1)《南园》和《马诗》表达的思想内容基本相同,它是什么?(2分)答:(2)《南园》和《马诗》运用的艺术手法各具特色,试加以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