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三国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
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
2023-11-08
contents
目录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背景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制度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制度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制度
0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背 景
士族制度
士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占据了主导地位,成 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有社会现象。
土地制度的改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实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 允许土地的买卖和兼并,这使得土地集中程度日益提高。
水利工程的兴修
政府积极兴修水利工程,如灌溉渠道、堤防等,以保障农业生产的 正常进行。
农具的改进
这一时期,农具得到了改进,如犁、耙、耱等,提高了农业生产效 率。
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
按照人口比例征召士兵,不同年龄和身体条 件有不同的征召标准。
募兵制
以赏金或福利待遇吸引符合条件的士兵参军 。
军事训练
包括马术、射箭、刀枪剑戟等基本技能训练 ,以及阵法、战术等战术训练。
战争与战略战术
战争动员
需要充分准备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资源,并合 理分配和调度。
战略布局
根据敌我形势、地理环境、兵力配置等因素制定战略 布局。
参照《晋律》制定,共20篇,对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作出了具体规定。
法律执行与司法审判
执法机构与官员 司法审判制度 法律执行中的问题
三公尚书、廷尉、御史中丞等为主要执法官员,各州刺 史、郡守等在辖区内行使执法权。
审判程序、证据采集、案件审理等都有详细规定,强调 司法公正和程序正义。
执法官员的权力过大,容易导致司法不公;法律条文过 于复杂,难以操作。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一、朝代概述魏晋南北朝,全称三国两晋南北朝。
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时期。
在此期间,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发生过频繁激烈的战争。
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快。
二、地方行政体系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体制为州、郡、县三级制。
县以下,三国两晋南北朝沿袭汉制为乡、里、亭;北朝自北魏孝文帝改制后,实行党、里、领三长制。
在少数民族地区,往往置都护等军事机构进行治理;而各国对不巩固的统治地区,则设置镇、戍,派军将以行军事管制。
·各朝代州郡县数目一览表朝代西汉周州数郡数县数13 13 13 2 5 1922 23 23 42 103 97 211 238 395 350 109 519 160 508 1109117914741025秦汉三国东汉两晋南北朝东晋宋齐梁陈北魏后齐北魏蜀吴西晋40 103 105 65 22 43 15613141180438 352 365 1024一说48 道32国341道及国在县内一说20州疆域不备注定三、侨州郡县定义:东晋南北朝时期因战争频繁,人民流徙,为安置流民而在流民聚居地所设的州郡县的地方行政区划。
于它是寄治在别的州郡境内﹐仍沿用其旧壤州、郡、县之名,故称侨置。
其后经过土断﹐许多寄治州郡获得实土。
但因本是外地迁来﹐故继续称为侨州﹑侨郡﹑侨县。
土断: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
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
侨州郡县设置的作用及其弊病:这样一方面照顾了各大家族的利益,为他们做官增加了位置,也使其控制大量依附人口成为合法;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
但侨州郡县与原州郡县并置一处,也造成了地方行政管理的混乱。
四、双头州郡双头州郡指东晋南北朝时期,在所设立的州郡当中,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况,即两州为同一刺史,并且两州同治一地,或两郡为同一太守,并且两郡合治一地。
第三讲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一)政治制度 2、九品中正制(选官制)
(1)内容:地方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德才进行 评定,区别高下列为九等。中正官所评定的品级成为 授官的依据 (2)标准:家世 品德 才能 (3)评价:以门第为主要依据,强化门阀制度,导致 世家大族垄断政治权力的局面、出现“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士族”。导致以权谋私徇私舞弊的腐败现象。 压制社会阶级的流动性
考点聚焦
材料一:孝文帝改革的思想和内容是恢复礼乐,是“迂腐的儒化” 和“消极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文化的糟粕和汉人的繁文缛 节。……孝文帝推行的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尤其是大定族姓,移 植门阀士族制度,这使得尚无文化积淀的鲜卑贵族迅速腐朽,严重 销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 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不适应北魏国 情和族情,是北魏统治危机的开始,北方的革命性完全被南方的腐 朽性所取代,其教训是深刻的。——《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如何认识孝文帝改革对北魏的影响?结 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认为改革加深了北魏统治的危机,导致北魏政权的灭亡和民族消亡 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加速了北魏封建化过程;
3、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有利的社会条件(可能性) (1)鲜卑族拓跋部的崛起与强大。 (2)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结束了多年分裂混乱。 (3)各民族相互融合的历史趋势出现。 2.改革的必要性: 社会危机(民族歧视、民族压迫导致各族人民起义,导致民 族矛盾激化。政治上的腐败和经济上的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发生。宗主督护制威胁中央 集权,导致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3.个人因素:冯太后与孝文帝改变社会落后现状,学习先进汉 文化的坚定态度。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 缓和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魏晋南北朝历史讲解
魏晋南北朝历史讲解魏晋南北朝历史讲解一、背景概述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波澜壮阔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最为严重的一个时期。
该历史时期大致为公元220年至589年,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曹魏、东晋和南北朝。
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官僚制度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政治制度1. 曹魏政治制度在曹魏期间,官僚制度和统一的封建制国家的形成对社会结构造成了巨大影响。
曹魏的中央政府采取罢免和聘任官员,并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属地制度。
2. 东晋政治制度东晋的王朝建立于西晋灭亡之后,论文治的实际成果。
东晋大多数皇帝都承袭了文帝模式即亲政,并努力维护中央集权。
3. 南北朝政治制度随着南北分治的出现,南北朝政权的建立也导致了对社会结构的更多变化。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更多地反映了地方政治。
三、文化和艺术1. 曹魏文化曹魏时期的文化是中国艺术和文化的重要时期,曹魏时期诗歌学派的出现使文学艺术开始多元化。
2. 东晋文化东晋的文化很大程度上由王朝所决定。
东晋时期文化的发展是数十年的和平繁荣的结果。
3. 南北朝文化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变化非常复杂,分化也非常彻底。
南方地区的文化主要是佛教思想的传播,北方地区则是儒家思想的盛行。
四、经济和社会发展1. 曹魏经济曹魏时期,中国的经济依然以农业为主导产业。
在农业方面,灌溉水利和土地安排的合理化都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2. 东晋经济东晋时期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围绕着制度改革、务本简朴等思想展开的。
经济的重心逐渐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3. 南北朝经济南北朝时期,中国经历的战乱和分治会使为曹魏时期的经济繁荣及东晋时期的制度改革逐渐消逝。
南方繁荣的船运经济得到了发展,北方削弱了对中央财政系统的贡献。
五、主旨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历史是一个充满了战乱,政治制度变化和文化创新的时期。
一方面,社会阶层也得到了较为微弱的变化,另一方面,国家统一的短暂繁荣也在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下逐渐消失。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变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变迁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变迁多少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形态和历史走向。
在此,我们不妨深入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变迁。
一、政治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经济发展和游牧民族入侵的影响,中央集权逐渐被削弱,地方势力得到了很大的强化。
为了保持统治,各朝政府采取了不同的政治制度。
1.魏晋时期魏晋时期的政治制度以官僚制为主,国家的管理和决策都集中在皇帝和官吏手中。
官吏由文化高雅的世族担任,他们在政治经验和文化修养方面具备很高的素养,管理国家机器的能力颇为出色。
此外,魏晋时期还推崇“才干”而非门第,尽量利用能人异士,使朝廷机构不断完善。
但是,尽管魏晋时期对文化和教育的重视很高,经济危机和政治黑暗阴郁了这个时期的历史。
这也成为魏晋政治制度的短板,这个制度在魏晋时期内并未起到特别明显的良好效果。
2.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由于经济的恶化和战乱的影响,朝廷内斗迭起,政治制度几乎瘫痪。
政府的权力被诸侯领主们夺走,皇室失去了统治的实际权力。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沦为了吵吵闹闹的政治游戏。
尽管南北朝各朝政府均以册封诸侯和尊重地方勢力为主,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稳定国家形势,但是最终结果却是不如预料。
二、文化变迁南北魏小说《齐民要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变迁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由于政治制度的变形和统治集权的削弱,官方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质疑。
这个时期战乱不断,经济动荡,社会主义思想得到了很大的推动。
1.魏晋时期魏晋时期,由于政治制度的相对宽松,文化交流活跃,孔教的文化倾向得到了较高的社会认同。
此时,使用田野般的语言、反映农民利益的文学作品逐渐崛起,这也彻底打破了古代文学的传统方式。
此时,正式文、异体文、双音泽文、竹帛书等文化形式得到了相对平等的发展,新的文化形式和文艺思潮得到了空前的创造和发展。
2.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发展与化妆也有了很大的关联。
4,三国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
6.军事制度
• • • • • • • • • • • • • 6.1.士家制: 家属随军 士兵及家属归军队而非地方管辖 世代为兵 以服兵役为主 不得转业,不得军外通婚 士兵的妻子在士兵战死后由军队重新婚配 6.2.士家制的作用: 防止士兵逃跑 增强战斗力 后果: 军队私人化 门阀豪强割据加剧
• 思考题: • 君主制与治乱兴衰的循环出现之间是否有 必然联系?如果有,是什么联系?
• • • •
2.2.西晋户调式 根据官员的级别限定编户和田亩(p.89) 旨在限制门阀豪强的势力。 效果不佳,却反使其正当化
3.中央地方关系
• • • • • • • • 3.1.西晋的分封制复古 分封皇族27人为国王;委任王以都督等重要职务 初衷:以皇族贵族对抗其他贵族 结果:“八王之乱”,分裂和王朝灭亡 3.2.中央与地方的竞争 门阀与豪强威胁中央 地方割据,中央地方权力竞争 思考题:中国历史上频繁出现分裂的原因有哪些?
1.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概况
• 东汉在外戚和宦官专权以及门阀豪强的作 用下灭亡,进入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王朝更替线索
南朝
蜀 东晋 宋 齐 东魏 吴 十六国 北魏 西魏
北朝 分裂 短暂统一 再分裂 长期分裂对峙
梁 北齐 北周陈魏西晋 隋三 国 鼎 立 图
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此后两年刘备、孙权 先后称帝,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势形成
4.中央机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 制的出现
• 4.1.三公九卿的名誉化 • 4.2.三省制的出现 • 中书省:从皇帝的文学侍从演变而来;职责:拟定诏书 (中书省在辅助皇帝立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 门下省:从照顾皇帝起居的侍从演变而来;职责:审定诏 书 • 尚书省:执行诏书; • 包括:吏部尚书、度支尚书、祠部尚书、左民尚书、 五兵尚书、都官尚书、殿中尚书、天曹尚书、起部尚书等 (pp.94-95) • 思考题:皇室与国家官僚机构之间是什么关系?
魏晋南北朝制度
魏晋南北朝制度
我国古代有三大朝代,分别是魏晋南北朝。
其中,魏晋南北朝的制度是独具特色的,给古代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主要采取的是封建制度,即皇帝拥有最高权力,其余的权力则分散在贵族、官员和士兵等多个分类中。
皇帝拥有唯一的最高权力,其他权力则分散在贵族、官员和士兵等多个分类中。
封建制度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它使得魏晋南北朝可以稳定地统治古代社会,为古代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其次,魏晋南北朝的经济制度。
魏晋南北朝的经济制度主要是以封建经济为主,以农业和制造业为基础。
同时,魏晋南北朝也开始发展贸易经济,实行税收制度,以及改革金钱制度等,使得魏晋南北朝的经济得以稳定发展。
最后,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制度。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制度主要是以儒家为主,讲求“仁义礼智信”,重视“教义”,重视礼仪,崇尚研究,强调自觉遵守法律,提倡文明礼仪,不断探索和发展古代文化。
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的制度对古代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它不仅改变了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而且也推动了古代社会的进步。
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主要内容
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主要内容一、九品中正制1、九品中正制的建立:曹魏时,曹丕创立。
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冲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军阀混战也扰乱了原有的统治秩序,“魏文帝为魏王时,三方鼎立,士流播迁,四人(士、农、工、商)错杂,详(核)无所”(《通典·选举》),汉代的察举征辟制已无法实行;同时,一些大姓名士已逐渐成为支撑曹氏政权的柱石,曹丕夺权建魏也需要得到他们的支持、拥戴。
这样,他创立了“九品中正制”。
这个制度规定:各州郡设“中正”,负责察访、品评本州郡士人;中正评定人物,要“计资定品”,就是考虑此人家世官位的高低,确定“品”;还要看此人的才德,作出评议,谓之“状”;中正把被评者的品状呈报吏部,作为政府选官的依据。
九品中正制的实施,反映了东汉以来豪族势力的迅速发展,曹操曾经打击过不肯归顺自己的世家大族,但是他也网罗了一批名门大姓作为依靠。
实行九品中正制,为世家豪族长期操纵政权提供了法律保证。
特别是曹魏后期以来,中正一般都由“著姓大族”的官僚担任,这个制度就成了维护他们利益的工具。
最初,还比较注意评议本人才德的“状”,后来,状就变得可有可无了,“品”成为选官任人的唯一标准。
这样,九品中正制为士族门阀政治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2、含义、内容:九品中正制是对魏晋南北朝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的选官制度。
九品: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
中正:评品官,一般按中央有名望的官员按原籍担任。
中央根据“中正”评定的品第授予相应官职。
3、评定标准的沿革:初创时,家世、才能并重;至西晋重门第和家世,轻视才能。
4、评价: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进一步促进了汉魏际士族形成及以后的巩固发展。
封建社会作为私有制的社会,从法理上讲属于身份社会,既然如此,就会需要森严的等级来确立社会秩序,官员也是如此,为了保证中央集权,使得政令畅通,不同级别间的官员建立起了不平等的关系。
但正如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是权力架构中的两极一样,士族的形成表面上即是这一制度造成,却也从理论上证明了社会权力的再分配。
魏晋南北朝高三知识点梳理
魏晋南北朝高三知识点梳理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涵盖了魏、晋、南朝梁、陈、宋、齐、梁和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朝代。
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和重大事件。
本文将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高三学生回顾相关知识。
一、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1. 三国鼎立: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蜀汉和东吴三个政权并立,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2. 魏晋时期的分裂:曹魏灭蜀后,形成了魏晋南北朝的局面。
其中,曹魏为北方政权,晋为中原政权,南方则有吴、越等政权相继兴起。
3. 南北朝时期的分裂:晋朝灭亡后,南方出现了一系列南朝政权,北方则有北魏等政权相继兴起,直到隋唐统一中国。
二、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繁荣1. 九品中正制度的实施:九品中正制在魏晋南北朝得到广泛应用,改革官吏选拔制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 文人墨客的兴起: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人墨客,如曹操、诸葛亮、陶渊明、嵇康等,他们的作品为后世学习和传承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3. 士族的兴盛:在魏晋南北朝,士族地位得到提高,士族家族结构开始形成,士族成员在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魏晋南北朝的宗教与哲学思潮1. 佛教的传播: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传入中国并融入当地文化,成为重要的宗教信仰之一。
2. 道教的兴起:道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与佛教一同成为中国古代宗教中的两大主流思潮。
3. 儒家思想的影响:虽然佛教、道教逐渐兴盛,但儒家思想仍然保持着重要地位,并对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魏晋南北朝的经济发展1. 农业生产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生产得到改善,农田水利和耕作技术得到提高,农业发展对经济的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商业贸易的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贸易逐渐兴盛起来,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商业城市,如洛阳、长安等,与中亚、西亚的贸易逐渐扩大。
魏晋南北朝深度解析
魏晋南北朝深度解析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时间跨度大概从220年到589年,历时约369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和转型。
以下是魏晋南北朝的深度解析:一、历史背景1. 魏晋南北朝是三国时代结束后的时期,中国政治陷入了动乱的局面。
2.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中央政权的衰落,地方诸侯的崛起,政治分裂和割据现象普遍。
3. 同时,传统文化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潮。
二、政治制度1.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制度的变迁比较频繁,呈现出演化的趋势。
2. 魏晋时期,官僚制度开始逐渐形成,丞相、御史大夫等高官相继出现。
3. 随着南北分裂,北方政权逐渐形成军阀政治,南方则有多个政权相互竞争。
三、经济状况1. 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生产一直是社会经济的中心。
在南北朝时期,农业生产逐渐从粮食转向了棉花、茶叶、丝绸等生产。
2. 由于地方诸侯的割据现象普遍,人口流动增加,城市经济逐渐发展起来。
3. 这个时期,商品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货币、市场和商业贸易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四、文化思想1.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动乱的原因,士族文化开始大规模发展,成为时代的主要思潮。
2. 儒家思想在魏晋南北朝得到了新的发展,儒学更加注重“内圣外王”,主张以“德性”来统治社会。
3.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也开始逐渐发展,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
以上是关于魏晋南北朝的深度解析。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变革,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这个时期的人们,也对今天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三魏晋南北朝知识点
高三魏晋南北朝知识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涵盖了从220年到589年的时间段。
在这个时期内,中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三历史学习中需要了解的魏晋南北朝知识点。
一、政治变革1. 三分天下: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分裂为魏、蜀、吴三个割据的政权,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2. 北方政权:魏国是北方政权的代表,曹魏建立后,形成了以中央集权统治北方的政治体系。
3. 南方政权:吴国是南方政权的代表,孙权建立后,采取分封制度,成为南方政权的主要形式。
4. 民族大迁徙:在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匈奴族等少数民族大举南下,并先后建立了北魏、北董两个政权。
二、经济变革1. 农业生产:南北朝时期,农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2. 商品经济:商业经济得到繁荣,市场经济渐渐兴起,商品交换成为经济主要形式。
3. 文物经济:广陵、建业、洛阳等地的文物艺术品制作工艺日益精湛,成为经济增长点。
三、文化变革1. 文学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得到了繁荣发展,代表性的作品有《世说新语》、《文选》等。
2. 佛教传入:南北朝时期,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儒家复兴: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复兴和发展。
四、艺术成就1. 绘画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有了新的发展,代表性的作品有《五石图》、《女史箴图》等。
2. 雕刻艺术:南北朝时期,中国石雕艺术达到了高峰,代表作品有北魏的狮子和佛像等。
3. 陶瓷艺术:南北朝时期,瓷器制作工艺逐渐完善,出现了以青绿釉和黑釉为主的陶瓷器。
五、科学技术1. 数学:南北朝时期,数学蓬勃发展,出现了中国古代数学史上的科学理论体系,如《晋书算经注》等著作。
2. 医药学:南北朝时期,医药学得到了发展,如《孙思邈本草纲目》等成就。
3. 建筑工艺:南北朝时期,建筑工艺逐渐成熟,如洛阳白马寺的塔、洛阳龙门石窟等建筑。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及其演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及其演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幻和转折的时期,这个时期政治制度
的演变也是非常复杂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从五胡乱华到王道,再到士族专权的过程。
一、五胡乱华时期的政治制度
五胡乱华时期,政治制度相当简单,基本上是凭借军队的力量来掌握政权。
每
一个王朝都有以皇帝为首的中央集权政体,却难以维持和管辖整个国家。
因为这样的政治制度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朝政腐败和政治失衡。
这时,晋朝的“王道政治”应运而生,成为了整个时代的主流。
二、王道时期的政治制度
王道政治中心思想是以礼治国,其核心是君臣之间的道德关系。
王道政治对于
当时政治制度的演进发挥了很大的影响。
王道时期的政治制度基于道教思想,尽力维护社会平等,重视政治道德和统治者的素质,推崇宽容和法制;同时对士族的权力作了一定限制,实行封禁制度,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三、士族专权的政治制度
接下来是南北朝时期,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和民族形势的调整,士族逐渐出现,并逐步形成士族专权的局面,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政治制度。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富有社会地位的士族,他们主要是富裕的农民,此外,有些还是文人、军汉、商人,以及地方官员。
这些士族运用各种手段或强迫或收买,影响政治权力的分配。
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从五胡乱华到王道、再到士族专
权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也反映了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升级,同时也对后来中国历史的政治制度演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体制与演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体制与演变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政治体制和演变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体制与演变。
一、政治体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体制主要分为北朝和南朝两种。
北朝是指420年到581年间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个朝代。
北魏是这个时期政治制度的代表,它采取宗法制度,封建的皇权制度形成,官僚制度逐渐完备,民族统一和地方独立并存等特点。
南朝是指420年到589年间的南宋、斯人、刘宋、南齐、梁和陈六个朝代。
南朝政治制度相对宽松,文化、经济、科技都有很大的发展,但政治上常常陷入内争斗和军阀割据。
北朝政治制度中,皇帝权力十分强大,对于政治决策具有绝对的决策权。
开始时采用了分国制度,在北魏时期形成了“三省六部制”,在政治上实行了严格的功绩制度,把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僚制度相对完备,官吏选拔以科举考试制为主,有许多官员是通过殷勤效力得到别人的举荐而进入官场的。
宗法制度下,宗室家族的力量也相当强大,他们占据着重要的官职和大量的土地,也成为皇帝权力的重要制衡力量。
南朝政治制度相对宽松,皇帝权力相对弱化,但也极为封建。
南朝时期地方官的职位可以由地方民众推选产生。
由于南方地域比较宽广,政治制度的宽松也会导致政治上的混乱。
南朝的各个政权都有自己独特的制度特点,南齐比较注重文化、教育,荐用进士;梁、陈朝重视政治、德性方面的考察,较少考虑文化资历。
二、政治演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演变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
其中,晋朝时期是政治转型的关键阶段,从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向地方割据的时代转型,到了南北朝时期,地方割据的格局也已经确立。
1. 晋代政治转型晋朝时期标志着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制度的转型。
晋朝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士族集团已经不再具有显而易见的统治地位,朝廷更多地依赖于豪强、土地豪强的组织而建立。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与演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与演变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显著的时期,这个时期经历了许多的政治变革和演变。
政治制度、地理行政区划、文化思想等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变革与演变。
一、政治制度的变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制度经历了数次重大的变革和演变。
最主要的是采取了“九品中正制”、“三公九卿制”、“六部制”等等制度,由大家共同策划来处理国家公共事务,确立了中央集权在文武官的体现。
同时也引入了一部分选部分职官制度,这一制度改进了贵族的世袭制,遏制了胡人宗族的势力扩张。
这样的制度变革为官员们的选拔和普通百姓进入官场创造了机会。
二、地理行政区划的变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地理行政区划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刘裕在洛阳建立南北朝的梁朝,实行南北统一。
梁朝在地理上采用了单一统治制度,省份之间的接触得到了加强,中原地区的文化地位得以巩固。
此外,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采用了刺史制度,大力提高地方自治和地方行政效率,抑制了封建式的领主制度和地方势力的扩张。
三、文化思想的演变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思想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这时期诸多籍民的大量著作,数百家的思想流派涌现出来,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主张。
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道教的产生,张道陵、赵逸等道教创始人潜心研修道论,吸取各种玄秘之术,聚焦古今学者之论,精粹之后奉为道经,这使得古代文明获得了新的补充和丰富,使其更加多元和富有。
四、经济结构的变革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经济结构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南北朝时期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基础上的条件等多种因素,各政权统治区域的金融、货币和税收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梁华燕、龚炯之等位于南北两派当中的经济理论家对经济问题提出了一些明晰和有力的理论。
这些理论在对中国古代经济学的研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展。
总而言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和演变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非常崇高的时期之一,其重要性在各方面的转变都有着明显的体现。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体制变革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体制变革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变革最为深刻且具有影响的阶段之一。
由于这个时期长达近400年,我们不妨从政治体制的演变中窥探其历史特点与发展趋势。
一、三国政治体制的继承与变革三国时期的政治体制主要受汉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实行王朝制和君主专制。
各国设立中央政府,东汉末年原有的州(郡)、县一级政权逐渐削弱。
其中比较富有影响的是吴国创立的实行“定都理民制度”,它在积极巩固中央王朝政治统治方面具有显著的人民民主色彩。
而在建立魏国后,曹操继承了西汉的封爵和地方统治制度,又进一步增加了著名的三公九卿制度,完善了官吏制度。
但是,与此同时,三国时期军阀割据和地方实力崛起的格局也使得地方割据的事实,使得官府疲于奔命的结果,高层官员对政治局势失去掌控权。
二、南北朝政治体制的分化与融合南北朝的政治分裂和地域隔离,是这个时期的政治和文化特点之一。
因此,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体制的分化和融合也是多方面的。
南朝的时候,山水相隔的南方,受到中原民族文化向东南传播的影响,并在吸收前朝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发掘出新的组织形式。
如刘宋在吸收后梁的建制的基础上,创造出“二宫四府制”、以尚书省为核心的三省六部制等政治组织形式。
而武陵王刘禅创立的南北朝时期佛化王国,用它独特的王朝制度,维持宗教、军队等制度。
北朝时期,东魏、北齐、北周一直追求精致的政治体制改革,稳定统治基础,晚期萧衍在救草民方法,推翻了高欢割据的局面,接着对各类国家的官制重组,提出了三品住,上中下之分,实现官籍推荐,设立国家专业学校和定期考试以方便合理选拔官员等制度,并显著改进后将改革之后的达官贵人班子制度固化下来。
三、社会制度变迁对政治体制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制度的变革也直接影响了政治制度的发展。
南朝时期南方经济繁荣,社会呈现地主和农民,城镇之间的百姓祭祀等文化活动与商业经济交流互动激活起一些新的制度,在政治上也有了很多新的改变:如罢免官员、决定政治道德的标准、以农民为主的地方自治制度、公民参与选举的制度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中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
这些变化影响了中国未来几百年的政治格局和发展方向。
本文将对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演变进行深入剖析。
一、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起源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中国发生了许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变革。
这个时期主要分为三个时期:魏晋时期、南北朝时期和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时期。
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演变始于魏晋时期。
那时候,中国已经进入了统一朝代的衰落时期,中央政府的统治力度已经逐渐减弱,各地地方政权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这些地方政权,通常是由当地豪门、士族或将领掌握,他们大多自称为“国君”或“王”,事实上都是私人的封建自治组织。
尽管中央政府尚存,但它已失去了对地方的管辖和调控能力。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特征1、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政治任用制度,将官吏分为九个等级,其中第一至第三品称为正员,第四至第六品称为从员,第七至第九品称为员。
这种制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广泛应用,被视为统治者对官员的任用和评价的标准。
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地方士绅的权力,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2、分封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封制,指的是中央政府将大片领土分给地方政权统治,以增强地方政权的自治能力,同时也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权的控制手段。
分封制先后经历了周、汉、唐、宋等朝代的发展演变,对中国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3、文化繁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文化达到了空前繁荣的时期。
这个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道家、儒家思想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和传承。
这种文化繁荣为中国未来的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条件。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1、魏晋时期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不断演变的时期之一。
在魏晋时期初期,中国出现了一种叫做“县官不如屯田”的官员选拔制度。
七年级魏晋南北朝政治知识点
七年级魏晋南北朝政治知识点七年级历史学习笔记:魏晋南北朝政治知识点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主要的政治改革、文化传承和民族分化发生在这个时期。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七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魏晋南北朝政治知识点。
一、政治局势1.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产生于三国时期后的一段历史时期。
政治局势由三国混战逐渐转化为各地的割据统治,大量战争导致中央政府的空间被削弱,五胡乱华的入侵更是加重了政治和社会的动荡。
2. 魏晋南北朝分为三个时期:西晋、东晋和南北朝。
西晋时期统治全国,但短暂的寿王时期结束后,开始了东晋时期。
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导致了中国北方和南方两个政权的并存,南朝和北朝相继兴起,政治格局愈发复杂。
二、政治体制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体制呈现出了分封制和官僚制的状况。
君主掌握重要权力,地方官员根据地区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封地,以分封博取各地官员的忠诚。
2. 官僚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制的主要形式之一。
在该制度下,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的官员控制着地方政治、理财、法律和武备等事务。
三、社会结构1.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随着统治阶级的变化,土地所有权逐渐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大量工农民众失去了土地、财产和权利,成为富人和地主的附庸。
2. 很多居民成为贫苦的,生活条件恶劣,并受到战争、疾病和灾害的影响。
精英阶层和富人通过大量奢侈的消费来显现其社会地位,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4.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和科技中,出现了新的文化潮流和思想。
例如,儒学、道家、佛教等思想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延续了中国思想的千年历史,并为后人留下了无数典籍。
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动荡的时期,政治和社会经济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变化。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掌握这些重要的政治知识点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过程,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政治制度的演变对于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从魏晋之初的王朝制度,到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最终演变为隋唐时期的统一王朝制度。
本文将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进行论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社会经济的变迁以及政治文化的演变等。
在此期间,由于社会经济的动荡和动乱,王朝的政治制度也不断面临挑战和改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第一个重要政治制度便是魏晋王朝的统治体制。
在魏晋之初,魏国取代了东汉王朝成为中国的统治者,并且在政治制度上借鉴了东汉时期的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的特点。
这一制度的特点是国家政权高度集中,地方政权受到相对自治的限制。
然而,魏晋王朝并没有稳定的统治,不断面临着内忧外患的挑战。
这导致了政权的不断更替和政治制度的不断变化。
其中魏晋王朝的灭亡和南北朝时期的分裂,是政治制度发生较大变革的重要节点。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主要表现为政权的分裂和地方割据。
北方的北魏和北周王朝在政治制度上基本遵循了魏晋王朝的制度模式,但其实质上是由各种民族政权取而代之。
而南方的南梁、南陈等南朝王朝则较为强调地方自治和文化发展,政权分散在各地方。
南北朝时期政权的分裂不仅使得王朝的统一制度受到挑战,也导致了社会经济的动荡。
政权的动荡和地方割据导致了疆域的频繁变化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这也为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重新统一提供了动力。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王朝制度的再度统一。
隋炀帝建立了统一王朝制度,恢复了中央集权。
这一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国家政权高度集中,地方政权受到强制统一的控制。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演变的一次重要转折点。
统一王朝制度的建立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隋唐时期的繁荣和稳定为后来的宋朝、明朝等王朝奠定了基础。
总结起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反映了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的变革。
各朝代的政治制度
各朝代的政治制度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朝代,每个朝代都有其特殊的政治制度。
下面是对中国各朝代政治制度的简要介绍。
1.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政治制度相对于其他朝代来说较为模糊。
据传夏朝实行了世袭制,即王位由父传子。
2.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其政治制度为王室世袭的贵族制度。
最高统治者为天子,下设贵族阶层,贵族负责统治地方。
3.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约公元前256年)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其政治制度为封建制度。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西周实行了天子、伯、子、男、庶五等爵制度,东周则逐渐衰落,权力逐渐转移给各个诸侯国。
封建制度是周朝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4.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朝代,其政治制度为法家制度。
秦朝实行了严格的中央集权,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地方行政由郡县制度管理。
5.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长期统一的封建专制朝代,其政治制度为封建制度。
秦朝的中央集权被废除,汉朝恢复了分封制,国家分为郡国县三级行政区域,政权由皇帝和封建诸侯共同管理。
6.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政权分为三国、晋朝、南北朝,政治制度多变。
三国时期实行了相对松散的三分天下政权,晋朝恢复了中央集权,南北朝时期分裂为多个政权。
7. 唐朝(618年-907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强盛的中央集权朝代,其政治制度为封建制度。
唐朝实行了科举制度,选拔官员。
政权集中于皇帝手中,地方行政由州县制度管理。
8. 宋朝(960年-1279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中央集权朝代,政治制度为封建制度。
宋朝在政治制度上偏向于官僚专制,皇帝行使更多的权力,地方行政管理相对较为繁琐。
9. 元朝(1271年-1368年)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外族政权,政治制度为蒙古帝国的政治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军事制度
• • • • • • • • • • • • • 6.1.士家制: 家属随军 士兵及家属归军队而非地方管辖 世代为兵 以服兵役为主 不得转业,不得军外通婚 士兵的妻子在士兵战死后由军队重新婚配 6.2.士家制的作用: 防止士兵逃跑 增强战斗力 后果: 军队私人化 门阀豪强割据加剧
• 思考题: • 君主制与治乱兴衰的循环出现之间是否有 必然联系?如果有,是什么联系?
4.中央机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 制的出现
• 4.1.三公九卿的名誉化 • 4.2.三省制的出现 • 中书省:从皇帝的文学侍从演变而来;职责:拟定诏书 (中书省在辅助皇帝立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 门下省:从照顾皇帝起居的侍从演变而来;职责:审定诏 书 • 尚书省:执行诏书; • 包括:吏部尚书、度支尚书、祠部尚书、左民尚书、 五兵尚书、都官尚书、殿中尚书、天曹尚书、起部尚书等 (pp.94-95) • 思考题:皇室与国家官僚机构之间是什么关系?
• • • •
2.2.西晋户调式 根据官员的级别限定编户和田亩(p.89) 旨在限制门阀豪强的势力。 效果不佳,却反使其正当化
3.中央地方关系
• • • • • • • • 3.1.西晋的分封制复古 分封皇族27人为国王;委任王以都督等重要职务 初衷:以皇族贵族对抗其他贵族 结果:“八王之乱”,分裂和王朝灭亡 3.2.中央与地方的竞争 门阀与豪强威胁中央 地方割据,中央地方权力竞争 思考题:中国历史上频繁出现分裂的原因有哪些?
5.地方行政区划
• • • • 5.1.州、郡、县 州的产生:监察单位 5.2.因为战争而形成了行政区划 州之上有的设都督,主要承担军事职能, 相当于军区,但因为战争需要,都督统领 地方行政,成为掌握军政大权的机构。 • 县以下自发形成坞壁这一基层组织。人们 出于在战争中自保而形成坞壁,主要是以 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宗族共同体。
第四讲,三国魏晋南北朝的政 治制度
1.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概况 2.九品中正制与户调式 3.西晋的分封制复古 4.中央机构:三省制度的出现 5.地方行政区划 6.军事制度
1.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概况
• 东汉在外戚和宦官专权以及门阀豪强的作 用下灭亡,进入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王朝更替线索
南朝
蜀 东晋 宋 齐 东魏 吴 十六国 北魏 西魏
北朝 分裂 短暂统一 再分裂 长期分裂对峙
梁 北齐 北周
陈
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西晋 隋
三 国 鼎 立 图
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此后两年刘备、孙权 先后称帝,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势形成
西 晋 统 一 图
266年,晋武帝司马炎废魏称帝,史称西晋 316年,匈奴攻破长安,西晋灭亡
317年,西晋皇室司马睿,以建康(今南京)为都城,建立晋朝, 史称东晋
2.九品中正制和户调式
• 2.1.九品中正制度 • 2.1.1.汉朝察举征辟制度的弊端:中央的门阀、地 方的豪强架空了皇权 • 2.1.2.九品中正制度(p.87) • 中央在州设大中正;郡设中正。中正负责寻访士 人、评级、禀报吏部选任 • 人才分为九品 • 2.1.3.实行九品中正制的动机:权利从地方收归中 央,从而集中权力,抑制门阀豪强的力量 • 2.1.4.九品中正制的异化 • 按门阀世族选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