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大运营商云游戏平台比较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19年云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云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云游戏行业分析报告2019年3月目录一、云游戏:基于云计算与5G的交互性流媒体视频 (5)1、历史沿革 (5)(1)云游戏历经约十年发展 (5)(2)云游戏对技术要求较高,5G的到来有望解决云游戏所面临的瓶颈 (6)2、产业链梳理 (6)二、中国云计算及5G行业发展概况 (8)1、云计算加速追赶,5G有望引领全球 (8)(1)全球云计算三大巨头占据全球7成市场份额 (8)(2)目前阿里云全球公有云市场份额第四,2018年营收32亿美元 (8)(3)中国5G技术储备充足,具备领先商用实力 (9)2、中国将云计算及5G作为战略性重点发展领域 (10)三、云游戏对现有游戏产业链将带来新机遇 (12)1、大幅降低用户门槛及游戏研发成本,提升游戏可玩性 (12)2、多屏切换将打破终端玩家界限,同时产生新的分发渠道 (12)3、促进VR游戏发展,本地VR向Cloud VR转变 (14)四、全球云游戏布局已经展开,中国同时起步 (15)1、海外云游戏服务公司众多 (15)2、中国云游戏成熟度正在快速提升 (16)3、未来云游戏集成服务平台竞争格局分析 (17)基于云计算快速发展与5G通信速度提升,云游戏成为可能。

云游戏本质上为交互性的在线视频流,其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游戏方式,所有游戏都在服务器端运行,并将渲染完毕后的游戏画面压缩后通过网络传送给用户。

云游戏使用的主要技术包括云端完成游戏运行与画面渲染的云计算技术以及玩家终端与云端间的流媒体传输技术。

目前中国云计算水平正在加速追赶,5G通讯有望引领全球。

1)阿里巴巴作为亚洲最大的公有云主体,目前在全球市场份额第四,阿里云4年营收增长20倍,2018年达到32亿美元。

2)5G行业作为中国国家战略重心,目前商用进度与全球处在同步推进节奏,且在专利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先发优势。

云游戏将降低优质游戏准入门槛,一方面通过大屏显示外设操作极大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通过多屏切换扩大覆盖玩家量。

2019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年度综合分析报告

2019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年度综合分析报告

2019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年度综合分析报告目录中国移动游戏市场概况分析移动游戏已成市场核心,端游复苏任重道远⚫Analysys 易观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移动游戏占网络游戏市场的比重到达了62.8%,预计将于2021年突破70%,而网页游戏则不断下降,客户端游戏将趋于稳定。

⚫毫无疑问,由于客厅游戏的缺失和大部分用户触网从移动端开始等原因,在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上,移动游戏已经并将持续成为网络游戏市场的核心。

无论是2018年还是此前,厂商的投入和用户的注意力都是高度集中在移动游戏市场上的。

2018年页游和端游方面出现了一定的负增长,进一步推高了移动游戏的市场占比,预计进入2019年后,仍将继续稳定上升。

⚫客户端游戏市场的发展为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培养了大量的团队和核心用户,其历史作用不可忽视。

但是目前国内端游市场面临着难以解决的供应与需求矛盾。

供应方面,虽然中国厂商将会制作出更多影响小众乃至境外市场的端游产品,但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在游戏出版不断规范化的过程中,影响主流市场的产品难以出现。

需求方面,端游市场的产品结构更加集中,优秀产品对市场的推动作用巨大,且手游用户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整体上看,市场潜力依旧。

© Analysys 易观38.1%35.6%31.4%28.4%27.1%26.5%9.2%7.8%5.8%4.8% 3.4% 2.0%52.7%56.6%62.8%66.8%69.5%71.5%2016201720182019F 2020F 2021F2016-2021F 中国网络游戏细分市场结构客户端游戏网页游戏移动游戏增速放缓,中国移动游戏正在面临诸多挑战⚫Analysys 易观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为1601.8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11.7%,预计20121年将达2182.7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8.4%。

⚫版号政策调整导致的产品供应不足是2018年移动游戏市场规模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但是,除此之外,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还面临着用户增量红利消亡、资本信心不足、头部效应持续增强等更多更加深层次的原因。

2019年游戏上云与用户生态分析报告

2019年游戏上云与用户生态分析报告

2019年游戏上云与用户生态分析报告2019年10月目录一、5G的出现助力云游戏发展 (5)(一)云游戏定义 (5)(二)游戏云化是发展大趋势 (6)(三)5G对云游戏的影响 (6)二、云游戏生态下重度游戏用户规模和转化率大幅提升 (7)(一)用户规模提升 (7)1、硬件配置不再限制用户接入 (7)案例1:金山软件《剑网三》重置版受限于硬件 (8)案例2:吃鸡高硬件性能要求,带动网吧火爆 (8)2、设备种类不再限制用户接入 (9)案例3:吃鸡手游化产生用户放大 (10)(三)用户转化率提升 (10)1、休闲玩家占用户主体,低门槛提升用户导入量 (10)2、买量成本降低,对于重度游戏转新率提振更明显 (11)(1)4G非云化时代,在用户导入环节游戏包体大小影响用户决策 (11)①大体量游戏在非wifi环境下更容易让用户放弃下载 (11)②低端手机用户对于小内存游戏有明显偏爱 (11)③内存不够情况下优先删除大体量游戏 (12)(2)大包体游戏上云后转新率将大幅提升,带来销售费用优化 (12)(3)云游戏对哪种产品和公司提振Beta更大 (13)三、用户留存变化存在不确定性 (14)(一)用户迁移成本降低,短线产品用户流失速度加剧 (14)(二)安卓机型较为长尾,上云后兼容性问题大幅减少 (14)(三)竞技类产品外挂大幅减少,用户留存率提升 (15)四、游戏玩法和付费模式产生变化 (17)(一)产品重度化成为大趋势 (17)(二)版权可控性加强带来付费模式和游戏玩法多样化 (18)五、相关企业 (20)(一)重度产品研发商 (20)1、腾讯控股 (20)2、网易 (20)3、完美世界 (21)(二)转化率提升降低买量成本 (21)4、三七互娱 (21)(三)付费模式转变带来创意品类开花 (21)5、吉比特 (21)5G的出现助力云游戏发展。

云游戏是一种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游戏方式,能实现游戏数据处理和画面显示的分离。

2019年云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云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云游戏行业分析报告2019年12月目录一、基础设施受限,云游戏爆发仍需时间 (5)(一)云游戏本质是游戏的流媒体化,已有近十年的发展历史 (5)(二)云游戏近十年的尝试,多以失败告终 (6)(三)基础设施受限,云游戏的爆发仍需耐心等待 (10)1、GPU服务器 (10)2、虚拟化技术 (10)3、音视频技术 (11)4、实时网络传输 (11)5、边缘计算 (12)二、机游戏云化或将率先发展,订阅制有望成为新的变现模式 (13)(一)云游戏未改变硬件设备,潜在市场规模依靠产业链收入转移 (13)1、硬件设备成本替代501亿元 (14)2、渠道商产业链转移收入858亿元 (15)3、用户数×渗透率×ARPU值 (16)(二)参考国外云游戏发展逻辑以及国内的基础设施搭建情况,国内主机云化或将率先突围 ....................................................................................................17(三)用户付费习惯养成下,订阅制有望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18)三、产业链重构,渠道有望弱化,内容厂商受益 (20)20(一)云游戏产业链 ............................................................................................1、上游:游戏开发商、云计算提供商、服务器厂商。

(20)2、中游:云游戏平台服务商。

(20)3、下游:终端设备商 (22)(二)云游戏平台商短期内初创与大厂并存,长期预计依然呈现马太效应 23(三)大厂积极卡位,战略各有不一 (24)(四)渠道呈现弱化,头部内容商议价能力有望进一步提高 (26)四、相关企业简况 (28)(一)完美世界:研发驱动型影游综合商 (28)1、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端转手”战略下手游成为游戏业务主要来源 (28)2、端游、手游、主机游戏、电竞构造多元化产品矩阵 (29)3、有主机研发能力的游戏公司,云游戏时代主机若率先爆发,公司将成为第一批受益公司 (30)(二)三七互娱:买量驱动的国内手游第三极 (31)1、自主研发产品具有高产出、高成功率和长周期等特性,研发实力居于行业领先水平 (31)2、研运一体的业务结构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立足长远,打造精品 (32)(三)顺网科技:网吧场景有望支持云游戏平台落地 (33)1、深耕网吧场景,多元化布局打造互联网泛娱乐平台 (33)2、推出顺网云电脑及云游戏解决方案,深耕5G互动娱乐 (34)(四)吉比特:坚持玩家为本、创新玩法、长线运营 (35)1、坚持精品研发,长线运营能力收获庞大用户基础 (35)2、持续走“精品化”路线,多品类丰富游戏储备提供未来营收增长动力 (36)(五)掌趣科技:手游研运一体化,海外市场表现突出 (37)1、专注手游研运一体化,精品化+国际化+大IP协同战略 (37)2、公司研发转型取得初步成效,后续带来的业绩潜力将逐步释放 (38)(六)游族网络:自研与代理并行,不断突破二次元等新品类 (39)1、立足大IP+精品化+全球化三大方向,持续提供优质游戏产品及服务 (39)2、海外发行持续发力,获得多家大IP代理权 (40)云游戏本质是在线交互性流媒体,有助于解放硬件需求,提升用户游戏体验,但受限于基础设施,云游戏爆发式增长仍需时间。

2019年网络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网络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网络游戏行业分析报告2019年8月目录一、19H1上半年增速回暖,行业沉淀之后再出发 (5)1、游戏市场增速略回暖,伽马口径下用户量&ARPU 值微增 (5)2、端游稳定,页游下滑,手游19H1同增22%环比加速 (6)(1)分市场来看,端游市场保持稳定 (6)(2)页游市场的功能被手游替代明显,下滑趋势未有放缓迹象 (6)(3)手游市场是行业增长的最大动力 (7)3、新游戏新类型逐步上位,修成爆款需要重视精细化流量运作 (8)4、对未来的增长乐观:消费窗口的扩大+付费率持续提升 (13)二、品类创新之超休闲和小游戏:全球游戏开发商最大风口,发行方已经占据绝对优势 (17)1、下载量上小游戏&超休闲成为全球应用市场最大亮点 (17)2、流量之外,商业化模型逐步跑通,未来发展方向或为中度游戏 (19)3、产业环节上发行商占据绝对优势,中国或由超级App 主导 (21)三、出海:中国手游的大航海时代到来,新兴市场重用户,成熟市场重变现 (24)1、全球游戏市场下载停滞,收入端强劲增长来自时长拉动 (25)2、国内游戏全面出海,收入份额稳步提升 (25)3、国内厂商的优势将长期存在:研发迭代快、游戏品类全、买量资金多 .. 27四、云游戏:CJ上大厂展示了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仍处于生态搭建阶段 (28)1、当前由核心云计算平台定义技术和评估标准,未来有望逐步推广 (29)2、华为云:提出云服务管理平台解决方案,与Cocos 等厂商通力合作 (30)3、腾讯云:集团优势打造一站式云游戏方案 (32)4、顺网科技:从存储上云到云PC面世,率先落地深耕网吧场景 (33)上半年游戏市场增速回暖,我们仍然对未来的增长空间较乐观。

伽马数据显示国内游戏市场19H1同增9%至1140.2 亿元;手游市场是行业增长的最大动力,游戏工委口径下19H1同比增长21.5%至770.7 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增速12.9%。

2019年阿里云与腾讯云对比分析报告

2019年阿里云与腾讯云对比分析报告

2019年阿里云与腾讯云对比分析报告2019年6月目录一、云计算行业概况 (6)1、中国云计算市场概况 (6)2、中美云计算结构差异 (6)3、中国云计算竞争格局 (7)二、阿里云与腾讯云概况 (8)1、阿里云发展历程及概况 (8)(1)阿里云发展历程:先发优势较为明显,自主研发模式的早期定调 (8)(2)阿里云数字经济体(阿里云智能):AI、Big Data、Cloud三位一体相互融合的模式 (9)(3)阿里云数字经济体(阿里云智能):阿里经济体所有技术跟产品的统一出口和客户界面 (10)(4)阿里云:国内云计算行业龙头,2018年IaaS市场份额达42.9%,五年增长32倍 (10)(5)阿里云业务盈利情况:仍处于前期投入阶段,未来有望扭亏为盈 (11)2、腾讯云发展历程及概况 (12)(1)腾讯云发展历程:在消费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腾讯云产业 (12)(2)腾讯云组织架构的调整:扎根消费互联网;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成立,进一步拥抱产业互联网 (12)(3)腾讯云:发展迅猛,已位居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第二的位置 (13)3、阿里云与腾讯云在基因及战略方向的横向对比 (14)三、阿里云与腾讯云对比分析 (15)1、产品及产品矩阵测试数据对比 (15)(1)产品对比:阿里云布局更加全面完善,腾讯云则投入较多于云计算基础能力和大数据的研发实践方面 (15)(2)核心产品对比:阿里云布局更加全面、稳定性较好,且人工智能技术较强;腾讯云产品的场景化能力较强 (15)2、CDN概况、节点数及流量定价对比 (16)(1)CDN:阿里云的储备节点数与资源储备能力强于腾讯云 (16)(2)CDN的流量定价与客户对比:阿里云定价全球化,流量计费稍高于腾讯云 (17)3、云计算产品性价比对比 (17)4、基础设施布局对比 (18)(1)基础设施布局:阿里云数据中心遍布全球,腾讯云仍处于地理区域扩张阶段18 (2)阿里云: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遍布全球 (19)(3)腾讯云:中国及亚太地区为主要布局区域,海外地理区域正处于持续扩张阶段 (19)(4)阿里云与腾讯云的布局横向对比:各自扩张其2B 版图,将业务开展至多个行业 (20)5、下游布局及业务客户对比 (21)(1)阿里云业务客户:以“合作伙伴与生态”的概念与客户建立高效联系,客户范围较广 (21)(2)腾讯云业务客户:在游戏、社交、视频等优势领域较强的竞争力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整体解决方案的行业布局 (22)四、总结 (23)1、阿里云与腾讯云对比的核心所在:组织架构与战略布局的对比 (23)2、产品及性价比对比 (23)3、全球基础设施布局对比 (23)4、下游业务客户对比 (24)看好云计算。

2019年5G云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5G云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5G云游戏行业分析报告2019年7月目录一、云游戏:有望成为5G的第一个ToC端杀手级应用 (5)1、云游戏不是新概念,已发展十年有余 (5)(1)云游戏必要性:低门槛、即时、多设备同步的游戏需求 (6)(2)云游戏自2009年开始出现,经历沉寂期后,2017-2019年快速发展 (7)2、5G解决云游戏技术瓶颈,但也带来新挑战 (9)(1)商业模式的挑战:难点在于如何达成开发商、运营商、硬件厂商的共赢 (9)(2)成本资费的挑战:关注运营商云游戏合作布局 (10)3、未来两年有望成为最快到来的5G to C应用,但深度发展仍有待硬件基础成熟 (11)(1)云游戏的市场空间与发展时点 (11)(2)云游戏产业链与相关公司 (12)二、AR/VR:市场显现复苏迹象,5G赋能带动新一波增长 (13)1、AR/VR发展之路:目前正处于热潮后的冷静期,VR相对成熟 (14)(1)全球AR/VR自2017年开始进入泡沫后的冷静期 (14)2、当前时点:VR仍为主流,市场显示复苏迹象,但近眼显示技术仍待突破 (17)(1)站在当前时点:VR终端占据绝大多数 (17)(2)市场出现复苏迹象:1Q19出货同比增长27%,专利、融资活跃,大厂更新硬件 (18)(3)技术是否准备好迎接复苏:近眼显示仍待突破 (21)3、2020年或为拐点:5G时代,云AR/VR将成为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 (22)(1)5G带来云AR/VR方案:解放终端,实现轻量化、长续航与优质体验的共赢 . 22 (2)硬件的普及将吸引更多内容开发者 (23)4、市场规模及相关厂商:即将迎来高增长时期,行业仍为大厂引领 (25)(1)未来4年AR/VR出货预计实现44%/199%年复合增长 (25)(2)行业仍以大厂主导,中国厂商渲染处理及前端芯片具备较大替代空间 (26)云游戏与AR/VR等新一代智能硬件结合,可能成为5G时代的第一个杀手级应用。

2019年云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云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云游戏行业分析报告2019年5月目录一、大规模商业化:深入分析云游戏“延迟核心”,开拓者“格来云游戏”已论证可行性 (6)1、云游戏高延迟核心在于网络与处理延迟,未来5年网络与设备技术提升使延迟降低35% (6)(1)玩家对游戏延迟的容忍度 (6)(2)延迟分类与测算:网络延迟与处理延迟 (7)3、网络延迟:5G网络环境使云游戏延迟降低20% (11)(4)处理延迟:高效编解码能力使总延迟降低15% (13)2、国内云游戏开拓者:“格来云游戏”已论证可行性 (16)(1)网吧宽带连接模拟5G环境,格来云游戏抽样体验 (16)二、云游戏:空间中枢或扩容6倍,核心动力在于ARPPU提高 (17)1、云游戏市场空间:扩容核心在游戏品质带动ARPPU (17)(1)以史为鉴:从手游发展看云游戏发展,未来依靠ARPPU增长 (17)(2)云游戏空间测算:付费用户数*ARPPU (18)2、云游戏ARPPU提高的前提:高品质游戏采用内购模式 (22)(1)ARPPU原理:从价格歧视角度看付费下载/DLC/内购 (22)(2)ARPPU趋势:重度游戏DLC已较为普遍,内购是未来全球趋势 (23)三、国内市场高品质游戏供给存在缺口,代理和进口替代将成为重要途径 (27)1、国内市场高品质主机游戏和端游数量较少 (27)2、国内游戏龙头布局高品质内容代理与制作 (30)(1)腾讯:投资热门游戏制作者,与任天堂强强联合 (30)(2)网易:代理暴雪系经典游戏,未来目标锁定3A主机游戏制作 (32)(3)创梦天地:手游进口成绩突出,品牌优势助力未来高品质游戏代理 (33)3、国产游戏:上海烛龙触及国际水准,优秀工作室理解玩家能力强 (34)(1)上海烛龙:《古剑3》好评度媲美国际大厂作品,代表国游目前最高水平 (34)(2)独立工作室:理解国内玩家需求,不断尝试新游戏类型 (36)大规模商业化:深入分析云游戏“延迟核心”,国内开拓者“格来云游戏”已论证可行性。

2019年三大运营商云游戏平台比较分析报告

2019年三大运营商云游戏平台比较分析报告

2019年三大运营商云游戏平台比较分析报告一、中国移动咪咕快游:多终端接入,游戏内容较丰富 (4)1、移动端与PC端均以手游为主,但游戏内容仍存在差异 (5)2、可实现三种游戏模式,部分类型游戏体验基本流畅 (6)3、按照游戏时长进行收费,包括会员制与单体时长包付费两种方式 (6)二、中国电信天翼云游戏:手机电视双终端接入,属于5G增值业务 (7)1、上线时间较短,应用推广及用户数量较少 (7)2、手游品类丰富,端游主机类游戏更受欢迎,不同终端游戏库有所不同 (8)3、会员制结合时长付费,电信5G用户有所优惠 (8)三、中国联通小沃畅游:可接入电视盒子,付费方式略不同,分成方式基于类型不同 (9)1、可接入电视盒子,手游数量丰富,主机游戏有待提升 (9)2、付费方式不同于电信和移动,仅VIP会员可购买时长 (9)3、游戏分成主要将按类型进行 (10)四、云游戏平台较为同质化,移动咪咕较为领先,属于运营商增值服务 (10)多方征战云游戏平台,运营商抢占5G应用入口。

目前,云游戏的参与者主要包括云计算提供商、云游戏平台服务商、游戏厂商、网络供应商以及游戏终端供应商。

从市场来看,国内已入局云游戏平台竞争的公司主要分为三类:新兴科技公司,从无到有地直接切入云游戏业务,业务自由度较大;传统游戏厂商,依托过往游戏资源将游戏入云并自建平台,具有内容优势;三大通信运营商,作为网络供应商,具有网络技术与流量优势,同时云游戏也能推动客户使用运营商产品,作为增值服务,一方面增厚运营商收入,一方面加强运营商的客户粘性。

三大运营商云游戏平台上线,基本功能均已实现。

目前,三大运营商云游戏平台均已上线,移动为咪咕快游,电信为天翼云游戏,联通上线小沃畅游,三大平台均实现了即点即玩的效果;在操作上,除正常的移动端触屏和主机手柄外,在移动端玩主机游戏时可通过手机虚拟按键进行游戏交互,而PC端游玩手游则主要通过鼠标进行交互;收费方面,主要是订阅制+时长收费,三家订阅费用均为29.9/月,移动咪咕和电信收费均为5元/小时,联通为10元/5小时加油包,其中联通时长需订阅后方可购买。

0972 2019年5G云游戏研究报告(16页)

0972  2019年5G云游戏研究报告(16页)

目录什么是云游戏? (4)为何5G能引爆云游戏? (5)云游戏未来市场空间如何? (7)云游戏产业链各环节的格局将如何演绎? (10)A股重点关注公司 (16)风险提示 (17)图表目录图表1. 云游戏运行基本原理图 (4)图表2. 游戏体验方式的演变历程与视频对比 (4)图表3. 云游戏发展历程(一) (5)图表4. 云游戏发展历程(二) (5)图表5. 云游戏平台技术参数和4G、5G关键指标对比 (5)图表6. 5G三大应用领域 (6)图表7. IHS Markit 预测全球云游戏市场规模 (7)图表8. Mordor Intelligence预测全球云游戏市场规模 (7)图表9. 国内游戏市场收入规模及增速 (7)图表10. 国内游戏用户规模及增速 (7)图表11. 2018年国内游戏市场收入结构 (8)图表12. 2018年日本游戏市场收入结构 (8)图表13. 2018年国内手游用户按游戏类型划分的构成 (8)图表14. 2018年国内手游用户按日均时长划分的构成 (8)图表15. 2017年国内各类型手游ARPU值 (9)图表16. 云游戏产业链结构 (10)图表17. 2018年iOS 收入TOP50的游戏类型分布 (11)图表18. 2019年上半年iOS各类型游戏收入占比 (11)图表19. A股以游戏主业的上市公司研发支出(2018年) (11)图表20. 近几年初创云游戏平台典型代表 (12)图表21. 代表性初创云游戏平台收费模式 (12)图表22. 游戏行业收入结构变化 (12)图表23. 海外主要云游戏平台 (13)图表24. 华为云游戏计算架构图 (13)图表25. Cocos小游戏&云游戏平台 (13)图表26. 主要云游戏计算架构 (14)图表27. 腾讯即玩云游戏平台运行原理及参数 (14)图表28. 2018年国内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 (14)图表29. 2013年国内手游发行商市场份额 (14)图表30. 2018年国内手游发行商市场份额 (14)图表31. 顺网云游戏平台部分参数 (15)图表32. 顺网边缘计算节点布局 (15)什么是云游戏?云游戏是一种以云计算为基础的网络游戏类型,在技术上实现游戏数据处理与运算和画面显示的分离。

三大游戏期末总结分析

三大游戏期末总结分析

三大游戏期末总结分析引言:现如今,电子游戏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年轻人、中年人还是老年人,都能通过电子游戏获得娱乐和放松。

在当今中国游戏市场上,三大游戏厂商腾讯、网易和完美世界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在市场份额上占据着主导地位。

本文将对三大游戏厂商在期末总结分析上进行深入研究,包括游戏产业发展趋势、公司战略、产品创新等方面。

一、游戏产业发展趋势分析1.人口结构变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国的人口结构逐渐年轻化,游戏玩家数量不断增加。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6.4亿,占总人口比重的45.9%。

这为游戏厂商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2.移动游戏兴起: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游戏成为游戏市场的新宠。

腾讯、网易和完美世界都纷纷推出了适应移动设备的游戏产品,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达到1764亿元,同比增长13.3%。

3.电竞产业崛起:电子竞技作为游戏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快速发展。

中国政府也开始重视电竞产业,将其列为新兴产业支持发展。

腾讯、网易和完美世界都投资了大量资源和资金来发展电竞产业,通过举办电竞比赛、建设电竞俱乐部等方式来推动电竞的发展。

二、腾讯游戏期末总结分析1.公司战略:腾讯游戏以“搭建全球一流游戏平台”的目标为引领,通过自主研发和收购来拓展游戏产品线。

公司拥有多款热门游戏IP,如《王者荣耀》、《绝地求生》等,并通过推出电竞赛事来打造游戏生态圈。

此外,腾讯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推出了许多为国际用户量身定制的游戏产品。

2.产品创新:腾讯游戏在产品创新方面表现突出。

以火爆全球的《王者荣耀》为例,游戏通过不断更新和优化,吸引了大量玩家并创造了巨大的收入。

同时,腾讯还通过与其他IP 合作推出衍生产品,如与《明日之后》合作推出的《王者光荣时刻》,获得了较高的用户认可度。

3.社会责任:腾讯游戏高度重视社会责任,通过推出“防沉迷系统”来规范未成年人游戏时间,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三大运营商云游戏平台比较分析报告
一、中国移动咪咕快游:多终端接入,游戏内容较丰富 (4)
1、移动端与PC端均以手游为主,但游戏内容仍存在差异 (5)
2、可实现三种游戏模式,部分类型游戏体验基本流畅 (6)
3、按照游戏时长进行收费,包括会员制与单体时长包付费两种方式 (6)
二、中国电信天翼云游戏:手机电视双终端接入,属于5G增值业务 (7)
1、上线时间较短,应用推广及用户数量较少 (7)
2、手游品类丰富,端游主机类游戏更受欢迎,不同终端游戏库有所不同 (8)
3、会员制结合时长付费,电信5G用户有所优惠 (8)
三、中国联通小沃畅游:可接入电视盒子,付费方式略不同,分成方式基于类型不同 (9)
1、可接入电视盒子,手游数量丰富,主机游戏有待提升 (9)
2、付费方式不同于电信和移动,仅VIP会员可购买时长 (9)
3、游戏分成主要将按类型进行 (10)
四、云游戏平台较为同质化,移动咪咕较为领先,属于运营商增值服务 (10)
多方征战云游戏平台,运营商抢占5G应用入口。

目前,云游戏的参与者主要包括云计算提供商、云游戏平台服务商、游戏厂商、网络供应商以及游戏终端供应商。

从市场来看,国内已入局云游戏平台竞争的公司主要分为三类:新兴科技公司,从无到有地直接切入云游戏业务,业务自由度较大;传统游戏厂商,依托过往游戏资源将游戏入云并自建平台,具有内容优势;三大通信运营商,作为网络供应商,具有网络技术与流量优势,同时云游戏也能推动客户使用运营商产品,作为增值服务,一方面增厚运营商收入,一方面加强运营商的客户粘性。

三大运营商云游戏平台上线,基本功能均已实现。

目前,三大运营商云游戏平台均已上线,移动为咪咕快游,电信为天翼云游戏,联通上线小沃畅游,三大平台均实现了即点即玩的效果;在操作上,除正常的移动端触屏和主机手柄外,在移动端玩主机游戏时可通过手机虚拟按键进行游戏交互,而PC端游玩手游则主要通过鼠标进行交互;收费方面,主要是订阅制+时长收费,三家订阅费用均为29.9/月,移动咪咕和电信收费均为5元/小时,联通为10元/5小时加油包,其中联通时长需订阅后方可购买。

目前较为同质化,暂定位于运营商增值服务。

三大运营商云游戏平台目前整体较为同质化,在体验、游戏操作和付费方面差别较小,主要差别仍然体现在内容上,其中移动端主流游戏基本已经上线,差异化主要体现在3A作品上。

从平台来看,移动咪咕较为领先,游戏库建设及用户吸引均强于另外两家,而电信联通也做好了平台工作,
目前处于吸引用户及填充内容的阶段。

目前各家仍在紧密招商,游戏库仍在不断填充中,我们认为围绕内容的竞争将会有利于游戏研发商。

同时,三家运营商均已将云游戏会员权益与自身5G业务进行捆绑,云游戏平台权益可被看做运营商提供的5G套餐增值服务,意在吸引潜在的5G用户。

5G到来推动了新业态的产生,云游戏作为直接受益5G、覆盖面较广、与消费者距离较近的应用场景,获得了来自各方的广泛关注。

从产业链来看,云游戏的参与者主要包括云计算提供商、云游戏平台服务商、游戏厂商、网络供应商以及游戏终端供应商。

平台作为消费者接入游戏的直接入口,具有流量优势和渠道优势;当前云游戏行业的竞争也主要集中在平台服务方面。

现在国内已入局云游戏平台竞争的公司主要可分为三类:
1、新兴科技公司,从无到有地直接切入云游戏业务,业务自由度较大;
2、传统游戏厂商,依托过往游戏资源将游戏入云并自建平台,具有内容优势;
3、三大通信运营商,作为网络供应商,具有网络技术与流量优势,同时云游戏也能推动客户使用运营商产品,作为增值服务,一方面增厚运营商收入,一方面加强运营商的客户粘性。

手机终端厂商如vivo、oppo等,也均于19年分别推出了自带云游戏应用功能的手机产品,牢牢把握游戏分发渠道,但平台入口暂时限定于品牌内的特定机型,暂不具有跨终端的平台竞争力,更多信息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