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当代散文
当代散文
新时期报告文学在艺术手法的变化
有的作家注重酝酿诗意,代表人物徐迟、黄钢 有的作家将小说的叙事方式引入了报告文学,代表人有理由、黄传
会 有的作家运用戏剧、电影的手法,如卢跃进、陈祖芬 有的运用意识流手法,如王蒙、王作人
还有一些小说体、日记体、散文体、书信体、戏剧体、卡片体等各样 的报告文学。
2.纪实文学
新中国成立后的通讯、特写、回忆录、人物传记等 并入报告文学。 十七年时期的报告文学创作内容分两方面: 一、写抗美援朝 巴金《生活在英雄们中间》、巍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刘白羽《朝鲜在战火中前进》等。 二、写新中国的工农业生产建设及其中涌现出来的风云人 物 华山《童话时代》、碧野《新疆在呼唤》、柳青《王家 斌》等。
巴金通过散文的形式,对“文化大革命”进行了深刻的总 结,反思、讲真话、真情是他最大的特征。
80年代中期开始,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西 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对新中国成立 以来散文创作和理论反思,以及对五四散文传统的延 续和承接,新时期的散文在散文观念、文体、内容和 形式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新散文、大散 文、亚散文、文化散文、女性散文、新生代散文等名 词。
这时期也出现一些干预生活的报告文学的作 品,如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 等。这些作品敢于揭露现实生活中的不满和矛盾, 大胆的批判官僚主义和保守主义倾向,数量不多, 影响很大。
回忆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丛书有《星星燎原》、 《红旗飘飘》《在烈火中永生》等等。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散文创作
文化大革命十年,抒情散文创作陷入低谷,报告文学受 到严重的冲击。此时发表的作品多是极左思想的影响作品,很多
2.报告文学
新时期之初歌颂四人帮的报告文学引起人们的关注,如杨 匡满、郭宝臣《命运》写了四五天安门运动等,还有社会改革 报告的重要内容乔迈《三门李轶闻》、钱钢等人的《蓝军司令》 等,有体育事业的、有历史题材的作品回忆人物传记的方式。 问题型和思想性的报告文学更引人注意,如霍达《国殇》、徐 刚《守望家园》等等,你们有兴趣的可以下去找找资料看看。 而这些作品都表现了新时期以来,人们对自然问题、社会问 题和人生问题的深切关注和思索。以新时期以前的相比更广泛 和深刻得多。在这个时期报告文学也有所变化,更多的视角落 到了平民百姓的生活中的故事。
高中语文教案:阅读当代散文
高中语文教案:阅读当代散文一、引言当代散文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阅读当代散文,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增加知识储备,培养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力与思考能力。
本教案将以《呐喊》为例,介绍如何进行高中语文阅读当代散文的教学。
二、背景与目标1. 背景:高中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其语言文字能力、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而当代散文作为一种流行于现代社会的优秀文学形式,是了解时代脉搏和思想风貌的重要窗口。
2. 目标:通过阅读《呐喊》,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及其作品对现代中国社会的重要贡献,并进一步培养他们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尊严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步骤1. 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师生互动、引发思考等方式导入新课内容。
(2) 讲授法:对文章结构、主题思想等进行讲解与分析。
(3) 材料法:引用相关材料作为辅助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4) 讨论法:组织小组或全班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教学步骤:(1) 导入与预习:通过呈现当代社会的矛盾、冲突等问题,激发学生对《呐喊》这一当代散文的兴趣,并要求预习文章内容。
(2) 阅读与理解:分段阅读散文《呐喊》,注意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观点和应用修辞手法等。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共同探讨答案。
(3) 分析与总结:通过引导学生回顾阅读过程中关键信息点,总结当代社会问题以及鲁迅先生为此所做出的贡献。
(4) 辩证与拓展:以小组或全班形式展开辩论活动,就当代社会问题及其反映在《呐喊》中深入交流。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其他优秀当代散文,并进行自主阅读。
四、教学典型案例讲解1. 文章结构分析:《呐喊》是鲁迅先生写于1918年的一篇杂文集,由15篇雄辩和激烈的短篇组成。
整个杂文集可分为观察、鉴别、响应三个部分。
观察部分着重揭露了旧社会腐朽陋习与愚昧无知,鉴别部分剖析民族与人性的困境,而响应部分则通过愤怒和呐喊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批判和抗争。
第九章现当代散文
“特立独行”的含义
• 表面上是在回忆自己插队养猪的一段经历, 其用意却在把那只“特立独行”的猪所具 有的品质拿来和现实中的人做比较,针砭 人的生存状态。
• P233
幽默与反讽
• 线索:作者对妻子武钟谦的深情厚谊构成 本文情感线索。文章自始至终贯穿着夫妻 深情,朱自清在行文里既感念着妻子的贤 惠,又隐含着做丈夫的某种自责与懊悔。
• 人物刻画:通过细节动作和生活点滴来刻 画人物形象。
• 语言风格:具有明显的絮语散文特点。
二、何其芳《黄昏》
• 作者简介: • 何其芳,诗人、散文家,原名何永芳,四
• 全文以“灯光”为标题,又以“灯光”为 线索。
• 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体现着作者的思绪 和感情的逐层推进过程,标志着文章思想 内容的断深化:由看到旧家庭、旧礼教 的败落,到揭露和抨击它的罪恶,再到指 出新的生活道路,成为统贯全文的一条明 线。
四、钱钟书《论快乐》
• 作者简介: • 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 • 文学研究:《谈艺录》、《宋诗选注》、
重要作家
• 贾平凹:民间风俗的展示者。《月迹》 《一棵桃树》、《商州初录》《商州又 录》、《说话》《四十岁说》等。
• 余秋雨:历史文化的哀鸣者。《文化苦 旅》、《文明的碎片》
第二节
散文选
一、朱自清《给亡妇》
• 作者简介: • 朱自清,本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
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11月生于 江苏东海,后定居扬州。1920年毕业于北 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应聘来清华执教。 长期担任清华中国文学系主任一职。1948 年病逝于北京。
• 1921年,周作人发表了专门探讨现代散文 概念的《美文》;
• 1924年,《语丝》创刊,周作人、鲁迅、 林语堂的创作,“语丝体”;
中国当代经典美文散文
中国当代经典美文散文中国当代经典美文散文(精选23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散文吧?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是感情的问题。
你知道怎么才能写好散文吗?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中国当代经典美文散文(精选2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当代经典美文散文篇1人生也许就只是一种不断的反复。
在前一刹那,心中还充满了一种混乱与狂热,必须要痛哭一场才能宣泄出的那种悲伤与失望,于是,就在疾驰的车中,在暮色四合的高速公路上,我一个人在方向盘后泪落如雨。
那是怎样炽烈的心,怎样滚烫的泪啊!然后,那种感觉就开始出现了,在还流着泪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已经细细致致地开始出现了。
就好像在汹涌如注的瀑布之前,我们起先并不能听见其他的声音,除了隆隆的瀑声之外,我们起先什么也不能察觉。
但是,站定了,听惯了之后,就会发现,有很多细微的声音其实是一直存在着的,只要我们定下心来,就可以听得见。
而我开始听见了,那是我的另一颗心,永远站在旁边,每次都用那种悲悯的微笑注视着我的那一颗心,开始出现,开始轻言慢语地来安慰我了。
是啊,世间有多少无可奈何的安排,有多少令人心碎的遇合啊!哭吧!流泪总是好的。
可是,也别忘了,别忘了来细细端详你的悲伤和失望,你会从这里面看到,上苍赏赐给你的,原来是怎样清澈与美丽的一种命运。
于是,在细细地品尝着我的得和我的失的同时,我就开始微笑了,眼里却仍含着刚才的泪水。
车子离开高速公路,弯到那一个在路旁种满了新茶的小镇上,我在花店前停下车,为我自己选了一棵白色的风信子。
不为什么,只为那洁白的小花瓣上停着好多细细的晶莹的水珠,只为纪念那样一个春日的下午,那样一场非常短暂却总是不断反复着的迷与悟。
中国当代经典美文散文篇2鹿远远始终笑脸迎人,这么长时间没看到过他有一天是不开心的,每天都是眯着两只眼睛上班,有很多人都说他病了而且病的还不轻!只有他自己知道,开心的过每一天才是对的,生气或发怒对自己和别人都不好,尤其是像自己这样没背景、没见识、没文化的农村娃生气更要不得。
写作基础教程第九章 散文写作
第三节 散文的构思
散文的构思,是作者感受生活有了真知灼见之 后,按其写作意图对生活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为 寻求恰当的表现方法将它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 出来的一系列思维过程。构思要奇巧,要抓住以下 环节,才能给文章增添诗美。
20
一、捕捉灵感 灵感是作者在感受生活时受外物的刺激而引起 高度亢奋,使纷繁的信息相互沟通而产生的一种最 活跃、最佳的思维态势,它是一种稍纵即逝的瞬间 的“偶然”感受、“偶然”顿悟。巴尔扎克说:“ 偶然性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若想文思不竭, 只要研究偶然就行。”(《人间喜剧· 总序》)同样 ,散文作者也要善于捕捉“偶然”的灵感,才能文 思不竭,保持创作长流的源头活水。
二、加强思索忆念,在心灵里“拾贝” 散文是“情种”的艺术,无论是有生命的和无 生命的事物,经过作者内宇宙(内心世界)的过滤 ,着上“人情”之味,给平凡的世界增添许多美韵 。而人的内心世界又是无比丰富广阔的。雨果曾说 :“世界上最宽广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 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所以,我 们一定要从内宇宙中去开掘丰富的宝藏。
21
二、重视立意 立意,就是确立一篇文章的中心、意旨。“ 意”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散文的“意”应作宽 泛的理解,它也许是一种思想,一种观点,一种 见解,也许是一种感受,一种情绪,一种意趣。 立意贵在新颖。作者要有新发现,新见解, 给读者以新鲜的感受和启迪。黄庭坚诗云:“文 章切忌随人后,自成一家始逼真。”主张写文章 要独具慧眼,自出机杼。为此,作者要运用翻新 、出新、创新的方法。翻新,即“翻前人已发之 意”,写翻案文章。
四、构制成篇
散文构思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布局谋篇,把 独特的情思纳入和谐得体的艺术框架之中。即在自 由灵活、不拘一格、潇洒自如的行文中,要求思路 清晰,文理自然;在匀称和谐的格局中,做到波澜 起伏,曲折多姿。其间,要注意几点: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自考重点(贵州、海南、湖北、江西、山西、陕西)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自考复习资料目录第一章鲁迅研究四题 (1)第二章关于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 (2)第三章茅盾研究中的“矛盾” (2)第四章老舍创作的视点与“京味” (2)第五章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 (3)第六章沈从文与“京派”文学 (4)第七章张爱玲的《传奇》与“张爱玲热” (4)第八章穆旦与“九叶诗派” (5)第九章现代散文五家 (5)第十一章五六十年代“红色经典”的文学史地位 (6)第十二章“样板戏”及其评价 (6)第十三章汪曾祺与当代小说文体 (6)第十四章朦胧诗及其叙述 (7)第十五章海子与当代诗人的抱负 (7)第十七章王朔现象与大众文化 (7)第十八章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 (8)第十九章莫言与当代小说的民间性 (8)第二十章王安忆与女性写作 (8)喊》、《彷徨》的文学史地位位★★和对改造国民性的关注,以及对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三个方面反映了“五四”思想革命的要求,表现出“忧愤深广”的基调。
(2)“格式的特别”。
鲁迅小说对传统表现方式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在艺术格局和语言方面都有创新,“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实现了对传统小说的革命性突破,从而完成了小说形式向现代的转型,并成为中国现代各体小说发展的重要源头。
2、鲁迅小说的创作基调是什么?《呐喊》和《彷徨》主要反映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简答题)鲁迅小说的创作基调是“忧愤深广”。
《呐喊》和《彷徨》主要反映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对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
解老舍“市民世界”的文化反思界”的文化反思★★★沉重的封建宗法思想的包袱,他们的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都属于“旧派”,是保守、闭塞的。
老舍常常喜欢通过有些喜剧性的夸张,揭示这些人物的精神惰性与病态,从而实现他对北京文化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成分的批判。
2、结合具体作品,简要分析《祁老太爷》这一人物形象。
当代散文
其中,巴金的五集《随想录》所取得的成
就最为瞩日,被评论界誉为"情透纸背、热透纸
背、力透纸背"的一本"讲真话的大书"。
2、一批作家在与十七年时期陈旧散文观念的 矛盾斗争中,显示了异常复杂的、多元的艺术 探索。
努力将描写的中心集中在个人的人生旅程:
杨绛的《干校六记》 陈白尘的《云梦断忆》 《寂寞的童年》 孙犁的《青春余梦》
“吃”表达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所以,因怕膻而不食羊肉是令人遗憾的,
为了美味而敢于冒险吃有剧毒的鱼的人是可
爱的,而春天的踏青挑莱的风俗则是令人神
往的。
中国源远流长的散文传统里,写饮 食的作品委实不少,明清之际的李渔、 袁枚,现代的周作人、叶圣陶等都写过 相当经典的有关吃的文字。汪曾祺写 “吃”与前人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 点。
长篇小说《商州》、《州河》、《浮 躁》、《废都》、《白夜》,自传体长篇 《我是农民》等。
散文集《月迹》、《心迹》、《爱 的踪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诗
集《空白》以及《平文论集》等。
《腊月· 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 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 篇小说奖。1988年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 奖。1997年获法国女评论家奖。
胡洪霞的《吉鸿昌就义前后》 冰心的《小桔灯》等
(2)主要探索挖掘建国初期各种人物的心路
历程,抒写他们在不同时代不同的精神面貌,
并开始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魏金枝的《任樟元和三个地主》
王玉胡的《哈萨克民间诗人司马古勒》
巴金的《廖静秋同志》
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 秦兆阳的《王永淮》等
3、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散文名副其实地充 当了文学的"轻骑兵",迅速及时地报道了中 朝人民鱼水相依的友谊、人民志愿军感天动地 的英勇事迹与英雄品格。
当代散文
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 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 《茱萸集》, 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 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 等。
(1920—1997) 现、当代著名作家 江苏高邮人。
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他以散文 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 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 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 风致清逸秀丽。
我的散文大都是记叙文。间发议论,也是夹 叙夹议。我写不了像伏尔泰、叔本华那样闪烁着 智慧的论著,也写不了蒙田那样渊博而优美的谈 论人生哲理的长篇散文。我也很少写纯粹的抒情 散文。
我觉得散文的感情要适当克制。感情过于洋 溢,就像老年人写情书一样,自己有点不好意思。 我读了一些散文,觉得有点感伤主义。我的散文 大概继承了一点明清散文和五四散文的传统。有些 篇可以看出张岱和龚定庵的痕迹。
比较他们二人(其一指废名)的小说,我们 会看到,他们都是用写诗的办法写小说,他们的 小说都不是在写故事,而是在写意境,写人生的 一种境界,尤其是他们都特别讲究文章之美。他 们的行文好比一溪流水,遇到一片草叶,都要去 抚摸一下,然后又汪汪地向前流去。他们的作品 诉诸于读者的不是对社会现实的拷问,而是美的 感受和熏陶。
是具体而微的事物。 (孙犁《关于散文创作的答问》)
文 化 散 文
《四方食事》作者的足迹遍及全国,品味了四方 的美食,表面上是写“吃”,实际上这里所写的“吃”, 已经脱离了为生存而“吃”的功利层面,进入了纯粹审 美的层面,即欣赏、品尝一切生活的美好的馈赠,借 写“吃”表达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我觉得散文的感情要适当克制。感情过于洋 溢,就像老年人写情书一样,自己有点不好意思。 我读了一些散文,觉得有点感伤主义。我的散文 大概继承了一点明清散文和五四散文的传统。有些 篇可以看出张岱和龚定庵的痕迹。
大学语文 B(统考)第九章现当代散文课后练习
《大学语文B(统考)》第九章现当代散文课后练习一、判断题共47 题1、贾谊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政论散文。
()对错参考答案:正确2、《月下小景》的语言富有诗的意味。
()对错参考答案:正确3、散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作者是余秋雨。
()对错参考答案:错误4、《寄小读者》是丰子恺的散文名作。
()对错参考答案:错误5、散文《黄鹂--病期琐事》表现了作者对美的本质的理解。
()对错参考答案:正确6、冰心早期散文多表现理想化的爱。
()对错参考答案:正确7、《月下小景》写主人公微妙的心理灵动时采用了写实的方法。
()对错参考答案:错误8、"五四"时期的散文成就远在小说、戏曲之上。
()对错参考答案:正确9、1921 年,周作人发表了《美文》一文。
()对错参考答案:正确10、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散文写作越来越个人化、民间化。
()对参考答案:正确11、散文《文化苦旅》的作者是周国平。
()对错参考答案:错误12、散文《爱尔克的灯光》主要记述了作者回到老宅的所见所感。
()对错参考答案:正确13、散文《松堂游记》主要讲述了一个恋爱悲剧故事。
对错参考答案:错误14、郁达夫的散文平淡冲和,幽默轻松。
()对错参考答案:错误15、《干校六记》是杨绛的散文作品。
()对错参考答案:正确16、散文集《背影》《你我》的作者是朱自清。
()对错参考答案:正确17、散文《爱尔克的灯光》以海上见闻为主要记叙内容。
()对错参考答案:错误18、散文《月迹》的作者是贾平凹。
()对错参考答案:正确19、杨朔是20 世纪60 年代知名作家。
()对错参考答案:正确20、散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使用了反讽手法。
()对错参考答案:正确21、鲁迅的杂文使用了寓言、归谬、双关等多种技巧。
()对参考答案:正确22、冰心早期散文多表现理想化的爱。
()对错参考答案:正确23、朱自清的散文多写景抒情的名篇。
()对错参考答案:正确24、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写的日记与鲁迅所写的《狂人日记》是同一种文体。
《大学语文》现当代散文
Part
05
大学语文中的现当代散文实践
写作技巧的学习与实践
总结词
学习与实践现当代散文的写作技巧,有助于提高文学创作和表达能力。
详细描述
大学语文课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各种现当代散文的写作技巧,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通过实践这些技 巧,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的运用,提高文学创作和表达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模仿、借鉴、创新等方 式,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散文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与诗歌、小说、 戏剧并列,以抒发作者情感、表达思 想、描绘生活为主要内容。
01
个性鲜明
散文作品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反映了作者独特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 悟。
05
02
形式灵活
散文不受诗歌的格律和韵脚限制,形 式自由多样,可以根据作者的表达需 要灵活运用。
03
主题思想的内涵
现当代散文的主题思想内涵丰富,涉及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内涵 的挖掘,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意义。
语言风格分析
语言风格的特点
现当代散文的语言风格各具特色, 有的清新自然,有的华丽典雅, 有的质朴无华。通过对这些特点 的把握,可以更好地欣赏作品的
艺术魅力。
大学语文中的现当代散文选篇
01
02
03
《荷塘月色》
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通 过对荷塘月色的描绘,表 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向往 和对人生的思考。
《故都的秋》
郁达夫的代表作之一,通 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表 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 对人生的感慨。
《文化苦旅》
余秋雨的代表作之一,通 过对中国文化的探索和思 考,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传 承和发展的关注和思考。
第九章 现当代散文 一、现当代散文概述 二、现当代散文选
一、现当代散文概述
(一)现当代散文的发展与主要特征
中国现代散文,发端于“五四”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开展以后,现代散文格外发达,不仅 借以表现人生,更要求批评人生、解释人生,传
达思想启蒙的使命。
当代散文,在“十七年”(1949—1966)期间, 由于“颂”的抒情基调的确立,同时也由于写作 主体的被置换(“自我”被“工农兵新人”所置 换),散文创作上有得有失。到了新时期,在改革 开放精神滋润下,散文在静悄悄中“魂兮归来”, 又实现了和现代散文的精神衔接;20世纪90年代 以来的散文,更以新的探索态势,不断取得创作 实绩,当代散文也变得越来越个人化、民间化。
第三个文学十年(1937—1949)。在国统区的桂 林,1940年左翼作家创刊了《野草》杂志,集中
了聂绀弩、夏衍、秦似、孟超等杂文作家;在孤
岛时期的上海则有唐搜、巴人、柯灵等作家;
在昆明,闻一多、朱自清等作家继续散文写作, 特别是王力的《龙虫并雕斋琐语》、钱钟书的 《写在人生边上》等散文。其他代表性的散文作 品还包括冯至的《山水》、梁实秋的《雅舍小
(三) 当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家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巴金《生活在英雄们中间》等,都是表现抗美援
朝战争的纪实作品。
20世纪60年代初,散文主要有三种模式:杨朔 擅长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发现宏大的社会主题, 作品往往开头设置悬念,结尾言志。杨朔的《海 市》《樱花雨》《荔枝蜜》等;刘白羽常采用现 实生活和战争记忆交织的叙写方式,重在抒发现 实中的豪迈情感。
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老作家们写作回忆性 散文,如孙犁的《晚华集》和《无为集》、陈白 尘的《云断梦忆》、丁玲的《“牛棚”小品》、 杨绛的《干校六记》等,巴金的《随想录》在20 世纪80年代影响较大。诗人流沙河的散文集《锯 齿啮痕录》,也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当代的散文概念名词解释
当代的散文概念名词解释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已经在历史长河中承载了人们的情感、思考和记录。
然而,散文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中又逐渐演变和丰富。
本文将围绕当代的散文概念进行解释,并探讨散文在当今社会中的独特价值和作用。
首先,要弄清散文在当代的定义。
散文是一种以故事性和叙述性为特点的文学体裁,以平实自然、真实感人的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
当代的散文与传统散文相比,更加注重个体的感受、思考和审美体验,重视对当下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当代散文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多样性,不再局限于特定的主题、形式或结构。
这个时代的散文尝试着贴近生活,打破规范和框架,从而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其次,对当代散文的特点进行探讨。
当代散文注重以更真实的笔触刻画细微的生活细节,让读者感受到作品背后的情感和思考。
这种写作风格更加注重温暖、平实和真实感人的氛围。
当代散文也更加倾向于以多元化的形式呈现,通过借鉴其他文学形式的特点来加强表达效果,比如插图、对白、类似电影剧本的结构等。
这些形式上的创新让散文更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也更有助于吸引年轻读者的关注。
在当代社会中,散文发挥着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首先,散文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与自己和他人对话,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让读者反思和思考自己的生活、价值观和人生意义。
散文正是通过自己真实而深刻的生活经历,触动读者内心的弦。
其次,散文作为一种纯粹的文学形式,在当代快节奏和功利主义的社会中具有调和人与社会关系的作用。
它承载了许多人们独特的生命经验和情感体验,能够帮助人们平静下来,反思和思考,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当代散文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增加。
它不仅得到了文学界和读者的肯定,也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上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关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渴望更加真实和深入的情感体验,而散文正满足了这一需求。
通过各种媒介的传播,当代散文能够更好地触达读者群体,与他们进行情感共鸣。
当代散文名词解释
当代散文名词解释
当代散文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散文领域
内拨乱反正,冲破“禁区”,摆脱“阴影”,发扬民主,将“十七年”散文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这个时期,散文创作在冲破思想、政治、艺术上的各种禁区,追求实事求是、客观公允、合乎规律的科学民主精神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突破。
当代散文以“大写的人”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觉醒和解放为旨归。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还有疑问,建议查阅文学专业书籍。
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人教版高二必修)
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人教版高二必修)〔编者按〕中国的文学、文化博大精深,徜徉其中,时时都会感到它的丰美和璀璨;深入其中,则会在学识、修养,乃至气质上得到熏陶、冶炼和熔铸。
中学语文教师,对祖国文化的精深修养,是应当具备的,尤其是在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研究性课程”兴起、教师教育系统开始建立的今天。
仅凭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就上课的局面已然被打破,并终将被彻底打破。
时代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学生的成长,教师必须具备更广更深的学识,更良好的文化素质。
正是出于这一考虑,出于对语文教学未来远景的瞻望,我们决定不定期地发表一些有关中国文化、文学的评价、阐释性文章。
这些文章不囿于具体课文,而是就文学或文化的某一范围或方面展开较为宏观的思考与阐析。
它将为教师讲授具体课文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与研究的空间或基础,使老师们如登高而望远,临江河而审细流。
欢迎大家赐稿。
现、当代散文,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现代散文,是指由“五四”到建国这30年间的散文创作;当代散文,则是指开国后至今天的散文创作。
中国现代散文,发端于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郁达夫曾说:“五四运动的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
”⑴正是这种“发现”,沟通了我国新文学和世界现代文学的精神联系,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散文的‘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散文的写作从此变得面貌一新:不仅“白话”替代了“文言”,在文字媒体的使用上完成了一次全新的转换;而且,由“代圣贤立言”变成“表现自己”,从内容记写上实现了和世界文学的同步对接;同时,由“文章”上升为“文学”,则又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
现代散文石破天惊般地辉煌发展与巨大业绩,是继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后中国散文史上又一次思想、文体的大解放、大突破!当代散文,在“十七年”期间,由于“颂”的抒情基调的确立,同时,也由于写作“主体”的被置换(“自我”被“工农兵新人”所置换),散文似乎是有“得”有“失”,但实际在个性和艺术表现上都呈现了严重滑坡的趋势。
第九章 现当代散文 一、现当代散文概述 二、现当代散文选
朱自清的散文小品在新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 位。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 敦杂记》等多有写景抒情的名篇。他的写景散文, 语言凝练明净,细腻秀丽,善于以精雕细刻的功 夫,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追求逼 真的艺术效果,《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 里的秦淮河》等属于此类文章。
朱自清还擅长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倾 诉深沉的情感,《背影》《儿女》《给亡妇》等 皆属于絮语散文的典范之作。杂文集《标准与尺 度》《论雅俗共赏》主要收录作者于20世纪40年 代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的随笔,这些随笔文笔从容, 质朴自然,知识性较强。
(三) 当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家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巴金《生活在英雄们中间》等,都是表现抗美援
朝战争的纪实作品。
20世纪60年代初,散文主要有三种模式:杨朔 擅长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发现宏大的社会主题, 作品往往开头设置悬念,结尾言志。杨朔的《海 市》《樱花雨》《荔枝蜜》等;刘白羽常采用现 实生活和战争记忆交织的叙写方式,重在抒发现 实中的豪迈情感。
(二) 现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家作品
《新青年》杂志的“随感录”,《小说月报》 《晨报副刊》《语丝》等刊物是第一个文学十年 (1917—1927)集中发表散文作品的地方。“随感 录”专栏设立,陈独秀、鲁迅、周作人、刘半农 等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开始用“随感录”发表散 文。
1921年周作人发表了《美文》一文,1924年, 《语丝》周刊创立,周氏兄弟和林语堂任意而谈,
学院院长。
梁实秋从1927年开始写散文,前后历时60年, 发表文字超过百万,结集出版过《骂人的艺术》 《雅舍小品》《清华八年》《看云集》等20余种,
涉及小品、杂感、游记、回忆录、读书札记诸文
当代散文概述
2,抗美援朝背景,歌颂主题。魏巍的报告文学 《谁是最可爱的人》 。
第二阶段(1957-1966):当代散文的活跃时期。
题材较为广泛,思想较为深刻,艺术较为精 湛,作品数量多,出现了风格日臻成熟的作家和 艺术趋于圆熟的作品。 杨朔《海市》,秦牧《花 城》,刘白羽《红玛瑙集》,巴金《倾吐不尽的 感情》,冰心《樱花赞》,吴伯箫《北极星》, 碧野《情满青山》,方纪《挥手之间》,峻青 《秋色赋》。
优点:浓厚的生活气息、鲜明的时代精神。 局限:“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的观念,以及作者素质偏低。 建国初的散文创作,大体延续着延安散文
的审美风范。纪实性的散文居多,狭义的 抒情散文少。
二,当代散文分期
十七年时期: 第一阶段(1949-1956):通讯、报告得
到了空前发展。 散文创作的两大主题: 1,新时代的颂歌。对党和领袖的歌颂,对
刘白羽:诗意与政治的融合
对革命人生哲理思考
1,站在历史与现实交界处的思考。用一条 回忆线串联起若干有代表性的生活断片, 构成一幅历史长卷,展示历史进程。
2,用崇高与辉煌建构起散文形象系统。乐 观的、战斗的哲学,以及“激流勇进”的 精神。
浪漫气质和革命战争生活经历 构成了刘白 羽散文审美品格的两个重复因素。抒情往 往缺乏节制,议论过满过露,这些都限制 了他散文的整体成就。
十七年散文的重要作家
杨朔、刘白羽、秦牧,他们的散文代表了当代散 文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态,对后来的创作产生了 重要的艺术影响。
杨朔:拿散文当诗写
“寻求意境”: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 推敲字句,然后写成文章。
自觉地把散文与诗结合。
第九章文学作品的体裁
第九章文学作品的体裁目录第一节诗歌第二节散文第三节小说第四节戏剧文学第五节影视文学所谓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是文本的基本要素在相互作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特殊关系的体系。
在长期的文学发展和婚变过程中,适应反映不同生活的社会需要,适应人类自身不同的审美需求,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文学样式。
在繁多的文学样式中,按照一定的标准,可以将其分成几个类别,于是就产生了体裁分类问题。
由于使用的标准不同,分类也就有种种不同的方法。
目前国内学界常见的有“三分法”、“四分法”和“五分法”。
所谓三分法,是根据作品形象构成的特点,把文学体裁分成抒情类、叙事类和戏剧类【选择】。
这种分类方法标准比较统一,但忽视了各类体裁的作品在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四分法”是根据作品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结构的方法以及语言的特色和表现手法的不同等,把文学作品分成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和散文四类【判断】。
这种分类定名具体,易于掌握,并肯定了形式多样的散文在文学领域中的独立地位。
“五分法”是在“四分法”的基础上将新兴的“影视文学”补充进来。
本章采用的是“五分法”,即把文学体裁分成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并依次分别讲述它们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第一节诗歌一、诗歌的含义“诗言志”说是中国诗歌最早的一个理论命题。
其中的“志”,据文史学者闻一多考证,有“记忆、记录、怀抱”等意义。
最初人们作诗是为了记忆,那时文字尚未出现,为了把生产斗争以及生活中的经验传授给他人或下一代,用押韵的、可以口耳相传的“诗”来记录比较方便。
后来文字产生,诗的含义就有了变化,有了表达思想、意愿、志趣等含义。
在西方,“诗”这个语词的“意义是拉丁语中所谓的精致的讲话。
在所有诗论中,“以情论诗”最具有影响。
我国汉代《毛诗序》中提出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从发生学的角度指明了诗的抒情属性。
自从晋代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后,“以情论诗”之说便日益普遍。
在西方,许多诗人和论者也强调诗是情感的抒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牧散文的特点
1)散文言近旨远,哲理性强。赞颂新中国、 新生活,鞭笞丑恶现象。
2)散文题材广泛、融知识性、思想性、抒 情性于一体。
3)散文真正具有“形散而神不散” 。“说 开去”的方式。
4)语言流丽酣畅、凝练生动,具有“林中 漫步”和“灯下谈心”的行文风格。
3.刘白羽
(1916-2005年)。 1916年9 月28日生,北京人。1938 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60多年来共发表作品50余 部400余万字,多种作品被 译成英、俄、德、缅甸等 文种。
《荔枝蜜》
儿时不喜欢蜜蜂—— 荔枝蜜的味道好,想 去看蜜蜂——才知道 蜜蜂是勤劳的生灵— —许多农人就像蜜 蜂——梦见自己成了 蜜蜂。
杨朔散文的特点
1)歌颂新时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劳动者等。 2)注重诗境的创造,常在谋取"情"的新意
上做文章。
3)结构精巧。常常大处着眼,小处落笔, 采取寓大于小、寓远于近的艺术表现方法。 结尾多寓意,耐人寻味。
巴金:《随想录》
时间跨度从1978到1986年, 共150多篇随笔。
分《随想录》《探索集》 《真话集》《病中集》 《无题集》等五部(出版 社不同),总题《随想 录》,1987年北京三联书 店出版两卷本。“敢讲真 话、讲真话、抒真情、求 真理”。
《怀念萧珊》
妻子萧珊在文革期间受到精神与肉体的迫害—— 癌症扩散——去世——源于她是巴金的妻子。
《道士塔》
王圆箓道士1900年发现了莫高窟里的文 物——中国官员并不采取保护措施——外国 人运走了大批文物。
追随时代的脉搏,以热情 昂奋的政治抒情散文著称。
《日出》
小时候就渴望登高 山看日出,没有机 缘——我却在飞机 上看到了一次最雄 伟、最瑰丽的日出 景象——日出的壮 丽景观。
刘白羽的散文特色
融情于景,借景抒写壮怀激烈的诗情; 雄浑豪放。
三、新时期散文概述
80年代初——反思散文(老年散文)、抒情散文 (包括女性散文) ——90 年代, “学者散文”, 或称“文化散文”
“她住院后的半个月是1966年8月以来我既感到 痛苦又感到幸福的一段时间”。
《小狗包弟》
“破四旧”时杀狗——为了保全自己一家,我送 出小狗包弟——包弟死了——13年后的今天我向 包弟表示歉意。
五、抒情散文
强调散文的文学自觉意识,更为重要的是 突出文学的“向内转”,侧重表现创作主 体的个性、心灵。代表作家如周涛、贾平 凹等。
此外,还有一些女作家的散文也表现出 “抒情性”的特征,代表——王英琦、唐 敏、叶梦等。
1、 贾 平 凹
第一阶段,散文集《月迹》《爱的踪 迹》《商州散记》等,其中散文如 《丑石》《一棵小桃树》等,单薄明 净。
第二阶段,如《五味巷》《十字街菜 市》《商州初录》《商州又录》等 “复杂处世”阶段。有一种复古倾向。
第九章 当代散文
一、十七年散文
1.发展概况 1949年-1956年:通讯、报告文学。魏巍《谁是最
可爱的人》;
1957年-1966年:当代散文的活跃时期。如杨朔的 《海市》、《东风第一枝》,秦牧的《花城》,刘 白羽的《红玛瑙集》等。
60年代初期,杂文短暂的繁荣Fra bibliotek《北京晚报》开辟 的以“燕山夜话”为题的杂文专栏, “三家村札 记” (邓拓、吴晗、廖沫沙主持)和“长短录” 专栏。
80年代以来散文的特征: “向内转”
一是强调真实性; 二是突出个人性。
四、老作家散文
老年作家代表:巴金、孙犁、杨绛、陈白 尘、黄裳等。
或称“反思散文”、“老年散文”,或者 追悼、怀念亲友,或者提供个人亲身经历 的琐事、片断的回忆,或者针对身边的事 情传达切身感受。巴金、杨绛的散文最为 代表,代表作分别为《随想录》和《干校 六记》。
4)语言精美,含蓄新巧,音韵和谐,具有 艺术魅力。
模式:景、物——人——理、情——点题
2.秦牧
发挥知识和联想的魅力,偏重在 叙事中言理,以理趣取胜。
广东澄海人。1919-1992。 最早写杂文,后来写散文也有杂 文的格调,主张“一根思想的线 串起生活的珍珠”。代表作《艺 海拾贝》、《土地》、《潮汐和 船》、《花城》、《社稷坛抒情》 等。
独立与静寂的完美结合。 钟爱大西北,反抗物质世界,是从内部生长出来
的大西北精神的代言人。
六、文化散文——余秋雨
(1946— )浙江余姚人。曾为上 海戏剧学院教授。1962年开始发表 作品。著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 《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 一叹》《行者无疆》等。在海内外 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 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 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
第三阶段,如《弈人》《闲人》《名 人》《人病》《生活一种》等,大多 写作于病中、静中,表面谈人论世, 实质谈禅论性,谈佛说道,为“单纯 出世”阶段。
2、周涛
原名周小涛,1946年3月15日出生, 祖籍山西,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著有诗集《神 山》、《野马群》及散文《巩乃斯的马》、《哈拉 沙尔随笔》等。 经典作品,如《巩乃斯的马》《稀世之鸟》等。 散文传达出对生命的野性、狼性与生命的自在、
二、当代十七年散文三大家
1、杨朔(1913-1968):山东 省蓬莱县人。1937年去延 安参加革命,1955年开始, 他的创作进入高产期。文 革时期自杀。
“把散文当诗一样写”, 散文以诗的意境见长。代 表作《香山红叶》《荔枝 蜜》《泰山极顶》《雪浪 花》《茶花赋》等。
《香山红叶》
去香山看红叶—— 红叶并没有红—— 有人觉得没有看见 一片好红叶,美中 不足——我却摘到 了一片更可贵的红 叶,藏到我心里, 这片红叶就是老向 导。
《社稷坛抒情》
北京的中山公园有社稷 坛——介绍社稷坛用途— —介绍社稷坛的风景+作者 的联想:中国文化观念; 古代的思想家;国土的统 一。
最后想到一个历史悠久的 民族的子孙是多么值得自 豪的一件事。我们又恰恰 生逢其时。
《土地》
谈泥土——土地在古代 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用 故事举例),联想—— 劳动者为了土地进行斗 争——岛屿上的战士守 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土地在人民手里的变 化。——肯定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