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一、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又称物思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种相当独特的文体形式,它以对物品的观察、赞美及所想之门来铺奠一副情节,抒发作者的情怀。
托物言志的写作,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步骤:
1.明确中心,将托物言志的核心主题、中心观点突出地表达出来。
2.运用比喻,用形象化的比喻和暗喻,表达作者对反映的对象的赞美、美化,表现出自己的情怀。
3.突出特征,将托物的特征抓住,强调其神奇的变幻,用诗状的文字表达出来,让作品充满诗意。
4.运用符号,运用各种象征性的语汇,通过符号化的语言表述,把作者的想法传达出来。
5.发挥想象,可以自由发挥想象,以多彩的文字描摹出更多的色彩,富有创意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6.运用自然,还可以将物体与自然连系起来,让作品更有生活的气息,把自然的美景带入到文中。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帮助作者运用有效的写作技巧,充分表达当前的情怀,写出优美的托物言志文章。
- 1 -。
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述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情感等。
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情感”的内在联系。
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
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
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
托物言志的写作方式,最常常利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大体介绍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于是,这个赵新建《清塘荷韵》赵新建《清塘荷韵》“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常利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常利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常利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表达内容托物言志,是间接表现主观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
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
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
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
文学手法托物言志属于作文的整体手法,是以物写人,通过给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
托物言志(广义的托物言志应该包括象征,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托物言志)是作者通过对物象描述和刻画(托物)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言志)。
如李忱的《瀑布联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作者以不贪恋溪涧而冲奔大海的瀑布表达自己“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的豪情壮怀。
托物言志是借富有特征的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思的一种表现手法。
如季羡林的《清塘荷韵》,通过记叙荷花艰辛的生命历程,表达出对生命顽强、坚韧的赞美。
作者寄情与物,将纷繁复杂的人生感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画予以表现,给读者留下丰硕的想象空间,所谓“一花一天国,一沙一世界”。
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一、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结合了文字、形象和想象,将对社会现实状况的反映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结合在一起。
写托物言志需要掌握正确的写作手法,从而使作品更加具有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1、开头的作用
写作开头有助于获得读者的注意力并引发他们的兴趣,使文章产生一种张力。
在写托物言志时,应注意开头的结构,把上下文联系在一起,使作品更加简洁明快。
2、重点突出
托物言志的内容通常是一个中心观点或主题,主要是通过比喻和拟人来进行表达。
在托物言志的写作中,可以用强有力的句子来支持作者的观点,以及通过具体的形象去描绘观点,使之深入人心、到位。
3、渲染氛围
托物言志可以描绘人们的思想,而氛围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
所以,在写托物言志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字词,以塑造一种酝酿的气氛,以及适当的渲染,使文章有深度和充满表现力。
4、结尾的艺术
书写结尾是托物言志的重点,因为结尾是确定文章的精髓和价值的,可以用合理的论述来表达作者的观点,使之更有说服力。
另外,应该注意结尾的结构,可以使文章整体呈现出优美的层次,从而产生
景象化的表达效果。
总之,写托物言志的手法是一门艺术,需要通过对文章结构的把握,以及把握良好的写作技巧,才能达到文学艺术的精髓。
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一、什么是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又称典故文,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文体,它是一种以讽刺或寓言故事方式来表现意象、情感、哲理的文章。
托物言志强调格局简洁和思想深刻,重在隐晦地表现某种人生真理,一般以对喻古今手法来表达,具有隐藏性,通过抛出问题来揭示背后的深意。
二、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1、重点突出
托物言志的文章一般是短小精悍,所以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把要表达的重点突出,有的文章是用典故开头,但要注意不要把重点给淡化了,而要把重点突出得更加显著。
2、言简意赅
托物言志的文章要求简洁而有力,所以作者要避免过多的修辞和措辞,字句用简单而有力的语言来抒发心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文章中的思想。
3、透彻把握
托物言志文章寓意深刻,要想写出具有思想力量的文章,需要作者有足够的深刻理解和有效的表达,透彻把握文章主题的核心内容,让文章更有力量和深度。
4、用辞有声
托物言志一般比较偏文言文,但要想文章有富有韵味,可以在文
章中夹杂一些修辞,比如反复、对偶、排比等,以使文章有更悦耳的节奏感。
三、小结
托物言志是一种有特色的文体,它是以讽刺或寓言故事方式来表现意象、情感、哲理的文章,作者在写作托物言志时,要注重文章的重点突出,言简意赅,透彻把握主题,并用辞有声,这样才能写出更有思想性和抒情性的文章。
托物言志
汉语成语
01 汉语拼音
03 古诗词
目录
02 简介 04 现代诗文
托物言志,意思是指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汉语拼音
tuō wù yán zhì
简介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 绘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采用托物言志法的文章特点是:用某一物 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 “物品” 与“感情”的内在。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自己 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 对比等。
现代诗文
咏棉花 (左河水) 开花结果后的棉纤维(棉花)不恋虚名列夏花,洁身碧野布云霞。 寒来舍子图宏志,飞雪冰冬暖万家。 注:夏花,夏季开放乳白色或紫红色的花朵后结果。 舍子,棉花使用前将其纤维中的棉籽分离出去。 白杨 (作者:袁鹰)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古诗词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 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北陂杏花 (北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卜算子咏梅 (南宋)陆游
(完整版)托物言志作文的写法指导
托物言志类作文写作指导一、“托物言志"手法释义:托物言志是指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此种写法,就是我们常说的的“托物言志”,如于谦的《石灰吟》,诗人借物咏怀,通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及结果,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的坚贞情操和清正磊落的高洁思想.又如《白杨礼赞〉,为了言“志”—歌颂团结一致、坚韧不拔的北方抗日军民,选择了“物”——大西北最常见的白杨树,这才“托物言志,极出色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二、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注意点:1、由此及彼,联想言志.2托物言志,首先要选好所托之物,把握住其“外形特征",然后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找准“物"与“志”的相似点,由此及彼展开联想,“志”才能凸显.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2、由表及里,想象深思。
作文时,要抓住被描写事物的形象特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想象,由表及里,从而能生发出哲理或人生启示.如对枫叶作了细致的描绘(红字),作者展开想象,托物言志,赞美了枫叶的坚强、刚毅,也表现了其蕴含的精神。
3、抓住特征,象征咏怀。
象征是写文章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能从具体事物的本质特征中,抽象出某种特殊的意义、或某种品质和精神,以达到“咏怀”的目的。
写作时要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穿插自己的情感发展),使事物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统一,实现从实到虚的转化.简单地说就是因物抒情或因物明理。
例文展示:那棵树十几年的经历让我不禁觉得,本该精彩的人生却淡而无味。
每一天都在重复着同样枯燥的事情,让我厌烦。
经历过几次不顺心的事,我开始想逃离这尘世.我对母亲说:“我不想再这样下去了。
再多的努力看来也只是徒劳,那么多人在我之上。
我不如返璞归真,学习古人,过隐居的生活。
”母亲没有说话。
过了几天,母亲带我来到一座山前。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和借景抒情都是文学作品中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是将个人的志向寄托在某个物品之上;借物喻人是借助某个物品的某种特点来象征某个人;借景抒情是借用景色所呈现出的特点来反应作者此刻的感情基调。
托物言志是将个人的志向寄托在某个物品之中,这个物品就成为作者理想、意愿的寄托之物,例如于谦的《石灰吟》一诗中,作者就是借用石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特点来表达自己不畏艰难困苦也要保持坚贞的情操。
借物喻人是通过记叙、描写一种物体来象征某人,进而抒发自己的情感,例如“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句诗就是就用菊花在枝头上枯萎、不会被风吹掉的的特征来象征着诗人郑思肖宁可为坚持气节而死去,不愿屈服于蒙元统治,展现了诗人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气节。
借景抒情是指诗人对某种景色有所感触并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景物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借景抒情的类型有很多,有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乐景衬哀情、哀景写乐情。
例如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中描绘了江南水乡月夜清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愁。
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一、以寓言、比喻来表达
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中,最有特色的就是以寓言、比喻的形式突出作者的情感体现和主题思想。
例如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竹石”,运用竹石的坚韧形象,抒发了作者精神上的对世人怀有悲天悯人的豪迈之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又如柳宗元的《思贤赋》也把民间的民谣作为比喻,表达了对正气的向往和对奸佞的厌烦:
“正气凛然,千古未尽,贤者存在,群贤皆默。
”
二、以象征性描写来表达
古代文学中,托物言志的写作也经常通过象征性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受,如柳宗元的《江南春》,把江南美好的景色比喻成自由愉悦的心情:
“春来江南草木知多少?江水燕子梦断肠。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
三、以抒情语言表达
抒情语言是托物言志最常用的手法,它不仅可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还可以诠释作品的主题思想。
例如王维的《江城子》,在运用抒情语言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惆怅:
“乱花渐欲迷人眼,好花又过江城东。
江城让人别有情,回
首向来笑我穷。
”
四、以暗喻谐喻来表达
在托物言志的写作中,作者也经常运用谐喻或暗喻,让读者对作品故事和主题会心一笑。
比如《竹石》中,作者用竹石作为比喻,向往世人的豪迈精神: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以上就是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如果想要写好托物言志,就需要力求在对比、比喻、象征性的艺术表现上不断突破。
只有把真情实感真实的表达出来,才能让文字以及主题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现。
托物言志是写作手法还是表现手法怎么运用
托物言志是写作手法还是表现手法怎么运用托物言志是一种表现手法。
我们需要了解到,托物言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比较常见的表现手法,它的意思是指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如何理解托物言志什么是托物言志所谓的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绘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托物言志的特点是什么1、我们需要用生活中的某一个物品,来比拟或者是去象征某一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这些。
2、除此之外,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我们要用来“托物言志”的这个“物”,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
3、最后,我们要清楚的是,我们自己的志向是要以我们“托物”的这个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的,这个物品一定要可以表达我们自己的意愿才行。
托物言志的作用是什么可以通过一个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出我们个人的情感或者是用来揭示这个作品的主题、主旨。
实际上,也就是说我们在写作当中如果要表达出自己的一种情感,那么就可以借助某一个物品的特征、品质等,来代替我们个人的思想情感。
托物言志需要注意的事项1、在写托物言志的作品中,我们需要通过某种事物描状,表现某类人或者是某个人的精神品质。
2、托物言志中的情感,一定要寓社会、世态、人生的某一些哲理才行,要昭示人、感召人、激励人、鼓舞人生活、思考、斗争、前进。
3、托物言志中的情感最好是一种积极的思想,不能够是消极的情感思想,这是一定要注意的一点。
如何使用托物言志的技法1.化虚为实,彰显美文本色考场上,我们应善于思考,积极地将呈现在面前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巧妙地化为实实在在的“物”,让大自然的万千景象、生动活泼的表象成为你融注感情的载体,切忌静止、固定地观察事物,要擅长动态地观察和感知我们熟悉的事物,深入到大自然的生命中去,和自己的心灵碰撞,撞击出思想的火花。
2.化外为内,表现特定主张考场上,针对特定的作文材料、话题或命题时,我们应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其蕴含的深刻哲理。
托物言志篇-中考语文作文写作技巧(全国通用)
策略解密
2.寻物 明确了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后,第二步就是“寻物”。“寻 物”就是寻找与自己所要表达的“志”相通或是相似的“物”。所寻的 “物”必须与所要表达的“志”有可托之点。“物”与“志”完美的契 合交融应该是我们所寻之“物”的标准。 写作托物言志类文章,“物”的选取与挖掘是最关键的一步。在初步 选好“形象”后,往往要考虑形象所能寄予的象征意义,能指向什么精 神或哪一类人。然后考虑自己是否能将这种象征意义展开,从不同的几 个层面上阐述。。
策略解密
2.交融式。
交融式即人融入物中,物人交融。作者的情绪感情始终弥漫其中 ,并有一个起伏变化。起先可能会因为对物的认识停留于表面肤浅的 层面而呈现出一种情绪化倾向。但随着对物内在品质的深层挖掘,作 者在提升着自己的思想和审美,最终趋于深意和内涵。这里,物的“ 品质”
其实就是人品质的形象化写照。如中考作文《有时,我也想带上 那包泥土》。也可以是褒扬的感情一直高涨,借别的物来衬托突显自 己所咏之物。如中考作文《落红吟》。
适用范围:适用于抒情类文章,尤其适合抒发比较抽象的感情。 托物言志可以避免抒情的空泛,让文章“行之有物”,在事物的描写 中不动声色抵达写作主旨。
策略解密
二、托物言志的几个步骤
1.立“志”
所谓“志”就是文章的主题,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无论 是写哪一类的文章,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都应该放在首位。托 物言志类的文章尤其如此。
策略解密
一、托物言志的类型
二、托物言志的几个步骤
三、运用托物言志的注意事项
策略解密
一、托物言志的类型:
1. 转接式。
转接式,即由咏物到咏人。由咏物到咏人,首先要对所写之物进 行泼墨重彩的描绘,这种描绘当然不是涉及事物全部,而是抓住其主 要特点,体现其精神内核,即由形到神,形神兼备。描绘中,情景交 融,情理贯通。作者描绘物的目的是为了引入与之相似的人。从这个 意义上来说,物的内质就是人的内质。如中考作文《印象》《其实并 不是这样》。
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特指通过对物事的描写,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它在文学、文化、哲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运用,是一种通过形象化的叙述方式来传达思想和价值的方法。
在文学创作中,托物言志是常见的手法之一。
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和抒发,作者可以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事物进行表达,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意图。
例如,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通过对红楼的描写,表现出自己对于封建社会的不满和悲凉。
托物言志在文化领域也有很多应用。
例如,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人们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来表达对神灵的崇拜和敬畏之情。
在现代文化中,托物言志的手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电影《阿凡达》中,导演詹姆斯·卡梅隆通过对外星世界的描写,表达了对环保、和平、自由等价值观的追求。
在哲学领域,托物言志也是一种常用的表述方式。
例如,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通过对城市和家庭的描绘,来探讨政治的本质和价值。
而汉代的老子则通过对自然界的描写,来表现出他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
总之,托物言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写作手法,它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和抒发,来传达作者的思想和价值观。
它在文学、文化、哲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是一种非常有力的表达方式。
- 1 -。
托物言志手法
托物言志手法
托物言志是一种修辞手法,指通过对物品的描述、描绘,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态度和主题。
这一手法通常是在写作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细节来引发读者的共鸣,并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意义。
托物言志手法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如《红楼梦》中岫烟为宝玉开了一朵荷花,寓意岫烟对宝玉的爱意,同时也暗示了岫烟与宝玉之间的遭遇。
另外,托物言志也常用于社论、评论等非虚构性文本中,如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事物进行描述,以表达作者对社会问题、人情世故、政治热点等方面的看法。
总之,托物言志是一种极富感染力的修辞手法,能够让作者的想法和情感更加深刻贴切地表达出来,也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和理解。
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一、托物言志的基本写法
1、以抒情写景为主。
托物言志具有浓厚的情感气息,而情感写作最有效的抒发方式就是以写景为主,把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当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表达丰富入景,将情感比喻为景物、将景物比喻为情感时,就会形成可视化、动态化的文字,在读者心中可以激起极强的感情共鸣。
2、选材并不多而精选
托物言志的文字选材虽然精选,但却十分深刻,充满生活细节,因而能带出抽象的感受和思想。
所以,我们在写托物言志时,可以选用眼前的事物,为文章把材料搭建起一个抒情的舞台,丰富文章的内涵和色彩。
3、写作要有技巧
托物言志的文字有很强的技巧性,在写托物言志时,尤其要注意使用一些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文字生动,增添艺术感观。
二、写作步骤
1、明确主题
在写作托物言志时,最重要的就是明确主题。
托物言志是一种抒情文,需要在读者的眼中勾勒出一个美丽而有情调的画面,而这无疑要以一个明确的中心主题为基础。
因此,在写作时,我们要明确篇章的中心,以便在之后的创作过程中紧扣主题,使文章结构严谨,有序
连贯。
2、挖掘景象
挖掘景象是写托物言志的第二步,景象是文章的基础,是文章的核心内容。
景象也是将情感表达最为形象的一种方式,因此,在写托物言志时,我们要用心挖掘景象,把形容词变成行为,让文字充满生命力。
3、添加符号美学
符号美学是托物言志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法,是把一种抽象的情感用生动的符号表示出来的手段。
所以,在写作时,可以借助一些符号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让文章表现出强烈的感染力。
物,可载情,亦可言志——托物言志写作手法
种表现手法没有系统的学习过, 了。
教学目标:
写作起来困难重重。会写片段,但要成篇,就不知如何下手
赏读例文,概括“状物”的方法。
研读例文,提炼“志”的内涵。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释义 托物言志:即作者对事物进行描写和叙述,寄托作者思想感情 方式。
或寓以一定哲理的表现
赏读例文,概括“状物”的方法 赏读《紫藤萝瀑布》、《白杨礼赞》两篇散文,明确“状物”的角度。
要挖掘出“物”的内在的“神”。
文中之物, 是作者的情思感悟与某种外物自身特性的自然契合与沟通。
只要是令你心有
所动,情有所钟的,都可以把自己对生活的思索和领悟准确形象的揭示出来。
“言志”与“托物”不能割裂。文中的“志”,应是所托之物固有特征给读者的启示,
决不能架空游离于物外,随意引申,牵强生发。
“志” 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是作者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受作者认识水平和审美情趣的制
研读《紫藤萝瀑布》、《白杨礼赞》、《故都的秋》,画出每篇文章中的“志”,概括 “志”的内涵。
《紫藤萝瀑布》:“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说理
《白杨礼赞》: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
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紫;
气势: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外形:像一个张满了的帆;
气味:气味也是浅紫色的
《白杨礼赞》:
神韵: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
2. 赏读《紫藤萝瀑布》、《故都的秋》两篇散文,概括“状物”的方法。
《紫藤萝瀑布》:通过紫藤萝十多年的变迁表现主题。 《故都的秋》:通过南方与北方的对比变现主题。 三、研读例文,提炼“志”的内涵
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兰 花 : 高 洁竹子:虚心 有气节 红叶:历风霜而愈红联 想
物象
人情
利用事物间的相通.相近. 相似.或相反的关联,丰富突 出事物的形象性.
借物抒情文章要求
一、立意要明确
二、描绘要具体 三、联想要恰当
四、过渡要自然
作文训练 题目:_________牵动我的情思
古语说,情动而辞发。淡雅的菊花,寄托了 诗人隐逸的情怀;亭亭的莲花,表达了君子出 淤泥不染的情趣;简朴的陋室,宣泄了文人安 贫乐道的品质……
细品一组“托物言志”的作品,揣摩它们通过青藤这个“物” 各自表达了作家怎样的“志”?我们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写作启 示?
例文1:流沙河的《草木篇》是这样写藤的: “他缠绕着丁香,往上爬,爬,爬……终于把花挂上树梢。丁 香被缠死了,砍做柴烧了,他倒在地上,喘着气,窥视着另一 棵树……”
这个藤,阴森森地充满了鬼气,显然是个暗算他人 的卑劣的角色,通过这个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邪恶对 阴谋的谴责。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两句诗又是借物的什么特点抒发诗人怎样 的感情? 第一句是借桃花潭水的千尺深抒发诗人与 汪伦乊间的深厚友情;第二句是说诗人的 愁思就像这一江东流的春水绵绵不绝。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这个诗句又是借什么物抒什么情? 这里是借月亮的阴晴圆缺抒发人的悲欢 离合之情。 景跟情感有什么联系? 描写的这个景物和要抒发的感情之间 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物象象征意义丽例】 松——傲霜斗雪,刚毅坚强,不畏艰难,高洁,正直、坚 贞,不谄媚权贵。具有高风亮节。 梅——坚强,,高洁、超逸、傲岸,不怕打击挫折、敢为 天下先。也有以梅自喻,写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 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陆游《咏梅》:“零落成泥碾 作尘,只有香如故。”)或表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 乾坤”)。 竹——虚心劲节,不随流俗、不畏风霜、刚直不阿、宁 折不弯、孤高刚劲。 菊——卓尔不群,坚强、、坚贞、高洁、宁死不变节 (如宋人郑思肖《寒菊》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 落百花中”)或隐者形象。 兰花———朴实与纯真,不事雕琢,有卓尔不群、宁静乊 美。具有美女似的纯洁,君子似的风范,勇士似的气概。 也喻坚定不移的气节和情谊。
托物言志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托物言志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赋予物体、动物或抽象事物人的属性,以此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或主题。
它常被用于文学作品、演讲和修辞辞令中,具有以下作用和表达效果:
1. 生动形象:托物言志将抽象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具体的物体或形象进行象征性的表达,使它们变得生动而具体。
例如,将太阳比喻为坚强和勇敢的心灵,可以形象地表达出人的意志和品质。
2. 情感共鸣:托物言志常常能够引起读者或听众的情感共鸣。
通过将抽象的情感或思想与具体的物体相联系,能够使其更加真实、感人和易于理解。
这种情感共鸣有助于加深读者或听众对作者意图的理解和共鸣。
3. 表达隐含意义:托物言志不仅可以通过直接的比喻关系传达信息,还可以通过隐喻的方式表达更深层次的含义。
通过将物体或动物赋予人的特征,可以传递一种比字面意义更丰富和复杂的思想或主题。
4. 强化表达效果:托物言志能够增强表达的效果和吸引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
相比于直接陈述抽象的思想或情感,通过将其与具体的物象联系起来,更容易引起兴趣和共鸣,提升作品的吸引力和表达力。
托物言志的使用需要注意选材的恰当性和效果的平衡。
恰当的运用托物言志可以使作品更具艺术感和感染力,但过度使用或错误的比喻选择可能会导致表达不清或产生歧义。
因此,在运用
托物言志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和写作目的进行恰当的判断和运用。
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一、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托物言志是一种把人通过象征性的物件来表达情感,并用以暗示理解者隐藏意义的写作手法。
它用比喻的方式将物件和情感结合起来,以表达某种不可言表的思想。
这种手法能够让读者把文字融入心灵,引起对人生、文学的共鸣。
托物言志只需要选取“对应”的物件就可以生动的描述人物、情感和事件,奠定了文章的基调。
在写作中,托物言志往往能表达文字无法描摹的抽象情感,来彰显作者的智慧和情感深度。
例如,可以把孤独的心情比作待在瓶中的萤火虫,把幸福形容成一朵繁盛的花朵,把坚强形容成一根无论风雨如何都能挺立的那根钢筋,把虚伪比作一面镜子,把懊恼形容成一个面带木马的瓦罐子等等。
二、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1. 把自己的感受客观化:通过将一个人的情感用对应的物件来
比喻,可以使得文章更加客观,在文章中,这种技巧能够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2. 运用比喻:比喻是托物言志中常用的手法,能够赋予文字生
命力,加强表达效果。
3. 注意转折:当把某一情感写出来后,要将转折手段用进去,
以此来表达更深刻的意义。
4. 注意节奏:文章的节奏很重要,要注意掌握比喻的速度,有
条不紊地进行下去,使文章流畅、连贯。
总之,托物言志是一种让文字更加精彩的手法,它能够帮助作者表达情感,使文章充满生机,令读者打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手法——托物言志————————————————————————————————作者:————————————————————————————————日期: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
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
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
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
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基本介绍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于是,这个赵新建《清塘荷韵》赵新建《清塘荷韵》“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表达内容托物言志,是间接表现主观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
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
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
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
文学手法托物言志属于作文的整体手法,是以物写人,通过赋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
托物言志(广义的托物言志应该包括象征,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托物言志)是作者通过对物象描写和刻画(托物)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言志)。
如李忱的《瀑布联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作者以不贪恋溪涧而冲奔大海的瀑布表达自己“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的豪情壮怀。
托物言志是借富有特征的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思的一种表现手法。
如季羡林的《清塘荷韵》,通过记述荷花艰辛的生命历程,表达出对生命顽强、坚韧的赞美。
作者寄情与物,将纷繁复杂的人生感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予以体现,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所谓“一花一天国,一沙一世界”。
示例石榴郭沫若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
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
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丽,那不是夏季的心脏吗?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
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烈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剪刀也都剪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刺变为中国式的金盅,殷、周时代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
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盅吗?它会笑你呢。
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我本来就喜欢夏天。
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
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有朋友从昆明回来,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
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
白杨礼赞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那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所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罢?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地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二株,傲然地耸立,象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象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
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罢,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石灰吟[明]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头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因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间简单的意思: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
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古诗今译] 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
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
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
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
“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至于最后一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此句中的青白是拿石头的颜色作比,也就是现在的“清白”的意思早梅年代:【唐】作者:【柳宗元】体裁:【五律】类别:【静物】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早梅年代:【唐】作者:【张谓】体裁:【七绝】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释【诗文解释】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
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人们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发,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词语解释】迥:远。
傍:靠。
发:开放。
经冬:过冬。
销:这里指冰雪融化。
【诗文赏析】全诗即在于写一个「早」字。
寒冬刚过,百花未开,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际,为世界带来生机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无数文人墨客踏雪寻访,寻觅这凌寒独放的早梅。
在远离道路的溪水桥边,诗人终于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
早梅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韵味十足,与诗人的精神心有灵犀。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
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
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
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
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
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
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
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
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
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录觅的认识过程。
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
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早梅年代:【唐】作者:【齐已】体裁:【五律】类别:【静物】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