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企业“僵而不死”谁之过
治理僵尸企业的N 个难题
僵尸企业的出现并不是最近几年才有的。
用原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副局长周放生的话说,经济规律决定了僵尸企业急剧增加,所以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到了对经济和社会产生很大影响的状态。
因此我们不得不面对,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
僵尸企业不但制约产业发展和升级,也不利于区域经济增长,而且可能影响局部社会稳定。
当前各地在处置僵尸企业上普遍存在困难,导致许多名存实亡的企业僵而不死。
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对那些永远也无法复苏的僵尸企业,用输血的办法来维持,徒然耗费国家资金,不会带来什么好的结果。
一些高负债率,或者是资不抵债的企业应该重整,不能让它继续运行下去。
但现实情况是,地方政府出于种种考虑,在处置僵尸企业上似乎并不积极。
因为处置僵尸企业确实存在各种难题。
难题之一:统一思想认识难僵尸企业让人闻名而色变,对于僵尸企业的认定和划分各方存在认识偏差。
究竟国内有多少僵尸企业,怎样认定僵尸企业还是一个问题。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说:“亏损企业包括‘僵尸企业’有多种表现形式。
有一种是产能过剩,生产的东西没有人要。
大量的‘僵尸企业’是这种。
对于像煤矿资源已经枯竭的企业,并不是‘僵尸企业’,而是已经死了的企业。
并不是所有亏损的企业都是‘僵尸企业’,也并不是去产能的企业都是僵尸企业。
”周放生说:“我们不需要去细抠‘僵尸企业’这个定义。
实际上,‘僵尸企业’就是指那些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
资不抵债、停产半停产之类的,企业就是不行了,这些都是僵尸企业。
对于僵尸企业的问题,不是靠哪个部门去认定,是靠事实、靠市场决定的,有的企业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已经不行了。
”对于僵尸企业,真正争论的核心是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
有人认为该用市场化的方式,有人认为不能目睹了僵尸企业的种种怪现状,想要治理僵尸企业,依然有N个难题摆在面前。
对这些难题进行分析和深入破解,才能为治理僵尸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治理僵尸企业的N个难题33. All Rights Reserved.独家独家策划EXCLUSIVE PLANNING政府需要给退出的企业提供帮助,要从安置保障金的角度支持企业的退出和人员安置。
僵尸企业处置的难点和对策
僵尸企业处置的难点和对策作者:王冬来源:《今日财富》2018年第13期一、僵尸企业处置难点(一)僵尸企业兼并重组困难兼并重组是处置僵尸企业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比较优势且创新的企业对僵尸企业进行重组,有效利用僵尸企业的资源,通过优势企业带动僵尸企业,使得僵尸企业得到发展,从而使得资源利用最大化。
兼并重组的目的是为了使得现有资源最大化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但是在僵尸企业实际处置过程中,许多企业并不是特别积极,因为如果没有有效的处置办法,将会对原有企业才生很大的影响,此外如果兼并重组僵尸企业无法给原有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许多企业也不会选择兼并重组。
对于僵尸企业的兼并重组对原有企业影响很大,一些僵尸企业兼并重组以后,其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影响,如果不出台相关的僵尸企业兼并重组补贴,将会大大降低创新性企业对僵尸企业的兼并重组的积极性。
最后是人员安排,在僵尸企业中有很多老员工,这些员工并不一定适合兼并重组后的企业,老员工的思想以及理念和企业文化都与新企业格格不入,这将导致这些员工无法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员工安排是阻碍僵尸企业兼并重组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僵尸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会有较大的阻力,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具有较高的行政级别,在僵尸企业中有较高的地位,如果企业兼并重组后,其利益和地位将会受到影响,在新企业其原有的地位有可能发生改变,因此僵尸企业的管理抵触企业兼并重组。
此外企业管理层对政府依然抱有幻想,认为政府还会扶持企业,因此强烈希望企业的经营独立性。
对于员工,国有僵尸企业员工福利待遇较好,企业兼并重组以后其福利待遇以及岗位将会受到影响,因此员工也抵触企业的兼并重组。
(二)僵尸企业退出机制不健全破产退出机制是国外处置僵尸企业比较常用的方法,对于一直背负债务的企业,无法实现盈利的企业,应当采取的一定的措施以及司法措施实现企业的破产退出。
2007年6月1日以后,我国也推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虽然破产法推出了,但是通过破产退出的企业较少,虽然相关的司法程序已成立,在破产过程中可以实现有法可依,但是由于破产退出机制不健全的原因,导致企业无法正常以及高效的退出,其主要原因是人员的安排以及资产安排不合理。
关于僵尸企业的影响探究
摘要:2017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时指出:深入推进去产能,要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
由僵尸企业引起的一系列资源错配等问题阻碍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使得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将重点探讨僵尸企业存在的影响,加深对僵尸企业的理解,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僵尸企业 去产能 资源错配 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飞快的发展。
然而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慢慢步入经济“新常态”,中共中央提出“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改革面向供给端,而供给侧改革的根本在于去产能,去产能的首要目标是处置“僵尸企业”。
“僵尸企业”一词最早由 Kane(1987)提出,它是指陷入经营困境,但因获得放贷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于倒闭的负债企业。
黄少卿和陈彦(2017)利用2001年到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研究发现,中国的僵尸企业分布如下:僵尸企业的数量以及规模与占比总体与经济周期具有相关性;在东部地区,市场化水平相对较高,僵尸企业数量与资产规模相对于中西部要低;相反西部地区僵尸企业数量与资产规模占比相对较高;分行业看,政府垄断定价和国有企业为主的行业僵尸企业数量占比相对较高;分所有制看,国有僵尸企业的资产规模占比始终是各类所有制中最高的。
近年来僵尸企业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僵尸企业的问题不容忽视,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
根据已有的研究,本文将重点阐述僵尸企业对资源错配,创新,投资以及就业的影响。
一、僵尸企业对投资与创新的影响僵尸企业的特征在于资不抵债,利润率低甚至为负,原则上应该倒闭却依靠政府等的救助继续经营。
这其中的原因包括政府为了获取短期稳定地对就业进行保护、银行避免不良贷款显性化,以及政企合谋( 聂辉华等,2016)等政府干预因素。
这样一来,无疑会挤占其他企业的资源,使得一些高效或者利润及产出相对较高的企业即非僵尸企业面临信贷约束或者其他政策制度约束,投资受到抑制。
“僵尸企业”清理常见问题解析
【法律实务】“僵尸企业”清理常见问题解析
处置“僵尸企业”涉及企业还债、重整、破产等法律问题,对国有企业更涉及维稳、信访等社会问题。
本文对清理"僵尸企业"中的常见、基础问题进行了初步归纳,以期对正在加紧推进的"僵尸企业"清理工作有所帮助。
一、关于股东会召开的通知问题
决定清理"僵尸企业"一般需要其股东会的决议。
绝大部分僵尸企业股东会因股东信息不准确等原因不能顺利召开或者形成的决议存在法律瑕疵。
为防范风险,首先应到公司登记机关调取相关股东的登记信息,按照登记信息进行有据可查的现场送达、邮寄送达等,同时,对于自然人股东,还应至公安局调查其相关户籍信息,并按照该信息再次送达通知,最后进行登报通知。
如此之后,召开股东会的通知将不存在法律障碍。
二、未及时清算的法律责任
很多"僵尸企业"被吊销多年,一直未依法清算注销,"僵而不死"."僵尸企业"未及时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将面临承担赔偿责任或连带责任的风险。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以下简称《公司法司法解释二》)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未在法定期限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导致公司财产贬值、流失、毁损或者灭失,债权人主。
僵尸企业出路何在?
. All Rights Reserved.僵尸企业出路何在?文/本刊记者 崔 博FINANCE财经58营业绩。
”孙立坚还强调,未来应该打破弹簧门、玻璃门的限制,才能鼓励有造血功能的企业多起来。
“以前是经济好的时候猛烈投资,经济不好的时候政府又经常干预救助。
地方政府怕就业出问题,所以才会有企业去不断向银行贷款,向政府要救助等情况不断发生,这种恶性循环今后要引以为戒。
”僵尸企业分类刻不容缓据韩复龄介绍,僵尸企业的成因较为复杂,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所占所处生命周期、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都是重要的因素。
但从根本上说,当前僵尸企业的存在主要是因为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政府过度保护、产业政策选择性过强,使得市场无法快速出清而造成的。
但也应看到,虽然僵尸企业的大量存在会引起风险,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僵尸企业都应被淘汰。
事实上,部分僵尸企业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企业转型的成功也能够重新焕发活力。
孙立坚在采访中反复强调应该对僵尸企业进行分类。
首先应对资产负债率高企、无法准时偿还银行到期利息、纳税额明显减少、用电量明显降低、拖欠职工工资等特征的企业进行重点排查。
委托专业机构对其资产负债状况和发展潜力进行评估,并根据经营状况、困难成因、发展潜力等进行分类,对于无法继续生存的企业,提出退出市场方案,对于仍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编制有助于企业成长的发展规划。
之后便应该根据僵尸企业的不同情况,对其进行清理、重组、改造。
“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安全、质量标准的落后产能企业,绝对产能过剩产业和衰退产业中长期亏损和停产的企业要加快清理退出,并对土地进行腾退,给优势产业和企业的发展腾出空间。
对因管理水平落后、暂时性产能过剩而出现亏损,但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高、产业发展前景长期看好的企业,重在兼并重组,一方面通过帮助企业降低债务负担、提升管理水平,推动其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孙立坚表示。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企业在整体上与发达国家在装备、技术、产品质量等方面尚存在差距,因此不退出的僵尸企业应该积极进行改造升级,一方面政府在技术改造投资、产业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方面可给予一定支持。
工作研究:向“僵尸企业”宣战
向“僵尸企业”宣战一、什么是“僵尸企业”“僵尸企业”,是一个来自经济学家彼得·科伊的经济学概念,贴切地描述着不少中国企业的生存现状,它们负债累累,却成功躲过破产厄运,是名副其实的“不死鸟”。
对于“僵尸企业”,目前还没有明确、量化的认定标准,主要指那些管理不善、效益不佳、扭亏无望,却主要依靠银行支持和政府照顾而免于倒闭的企业。
这样的企业占用了大量的公共资源,却并未成比例地创造出经济效益。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给出了上市“僵尸企业”的量化指标,“那些扣除非经常损益后每股收益连续3年为负数的上市公司可以称为标准的‘僵尸企业’。
”按照这个标准来筛选,沪深两市目前有多达266家这样的企业,比例占到上市公司总数的10%。
从新登记企业看,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新登记市场主体1340.73万户,但约三成未实际营业。
二、“僵尸企业”的主要特点不赚钱、高负债、吃补贴,可以说是“僵尸企业”的共同特征。
第一,“僵尸企业”大多都是规模比较大的国有企业。
这些企业规模大,员工多,在地方的经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政府出于就业和GDP的考虑,不让这些企业破产重组。
第二,“僵尸企业”所在的行业大多是产能过剩行业。
钢铁、煤炭、平板玻璃、水泥、电解铝、石化、风电等是我国“著名”过剩行业,而“僵尸企业”的分布基本与这些行业吻合。
第三,“僵尸企业”基本属于比较低端的制造业领域。
属于一低(低附加值)和“三高”行业(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
第四,“僵尸企业”大多占有很多政策和信贷资源。
债务负担沉重,资产负债表严重恶化。
从沪深两市来看,266家“僵尸企业”在2015年三季度末负债总额合计高达1.6万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68.65%,而剔除43家金融企业后,A股市场整体的资产负债率60.95%。
从实体行业来看,去年钢铁行业在8月份负债超过了3万亿,18家上市钢企负债率超过70%。
三、为何要向“僵尸企业”宣战总的来说,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在调整产业结构、化解过剩产能和消融系统性风险方面走出的关键一步。
“僵尸企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僵尸企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僵尸企业”问题。
所谓“僵尸企业”,是指生产经营状况极差,经济效益低下,资产负债率和企业负债率较高,经常亏损甚至破产的企业。
这些企业一方面浪费国家资源,另一方面也会对整个经济产生不良的影响。
“僵尸企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转型期间的结构性矛盾。
在早期的经济发展中,大量的军工企业和国企承担着国家重要的任务,但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这些企业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一些企业出现了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的问题,缺乏竞争力。
政府对这些企业持续进行扶持、财政补贴,导致这些企业变成了失控状态。
政策层面上,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包括:一、实施深度改革:促进“僵尸企业”淘汰出市场,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
此外,还需要加快推进破产法制化,使得破产制度更加完善,提高破产程序速度,清理企业。
二、推进市场化:市场化是直接逼迫企业去实现自我调整的重要手段,政府鼓励企业自我筹资、自我融资,辅之以市场化的经营模式,强化企业竞争力,在竞争中成长壮大,才有更多的产出,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认同。
三、加强监管:政府在监管上,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对于不符合市场规律、不可以独立自主经营的企业,要引导其转型为适应市场的企业。
并且,提高资产市场的透明度,防范企业资产挪用,做好资格审查,让地方政府按照规定配合压制“僵尸企业”。
四、推进优化资源配置:政府应该将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优胜劣汰机制,逐步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让市场配置资源,发挥资源自由流动的机制。
总之,解决“僵尸企业”问题需要政府、市场、企业等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特别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市场化,加强监管等措施。
这样,才能够让企业走出困境,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僵尸企业ABC的破产难题
张林(化名)已经第三次为公司破产事宜来到北京了。
他所执掌的abc公司早已停产,负债率极高,而且该公司已经几经改制,从最初以某编号命名的军工企业演变成如今的造纸企业,张林也完成了从复员军人到厂长再到职业经理人的多重身份转变,如今,虽然不舍,但是他不得不亲自办理破产事宜。
因为abc公司几乎囊括了“僵尸企业”的所有特征:长期亏损、负债过高、停产半停产时间长,重组已经无济于事。
处理僵尸企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牛鼻子,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乃至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
也就是说可以采取这三种处理方式,显然,abc公司选择了后者,直接申请了破产清算。
但是,难题也接踵而至。
张林发现,清理僵尸企业难,清理国有僵尸企业更难,在破产过程中,国企很难给自己做主。
和民企不同,国企破产不是债权人和股东点头,法院就能受理,还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的批复,还要求有企业维稳的预案等等,为此,张林已经前前后后跑了将近两年。
abc公司的僵尸企业特征一般来讲,僵尸企业多为三个特征,首先是企业规模较大。
僵尸企业大多为规模较大、员工较多的国有企业。
abc就是这样一家曾经无限风光的国有企业。
最初,小县城里来了一家以数字编号命名的神秘企业和一批复员转业军人,大家都觉得很神秘,但是一直没有成品正式被生产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家企业改制为造纸厂,也是abc公司最为风光的一段光阴,据老员工回忆,当初谁家有双职工都在造纸厂工作就会特别得意,用现在的话说这成为一种幸福度的重要指标,可以分房,小孩可以上造纸厂的幼儿园,吃饭有食堂,运动有活动场馆,县长都成为常客。
可见,当时的abc公司在地方经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然而,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后来,随着民营造纸业的兴起,abc公司臃肿的国企架构一点点失去了竞争力。
“纸都卖不出去,工人们都拿去糊窗户了。
”一位老员工拿出一叠泛黄的纸说道,“我一直留着这批纸,毕竟是自己亲手做的最后一批纸,厂子没了这些就留个念想。
垂死挣扎的僵尸企业-2016-2-2
僵尸企业一、僵尸企业的概念僵尸企业是经济学家彼得·科伊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那些无望恢复生气,但由于获得放贷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于倒闭的负债企业。
企业是指依法成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从事商品经营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
而僵尸企业已经没有盈利,长期亏损且扭亏无望,按照市场规律,本应退出市场,但由于获得政府和放贷者的“输血”而“僵而不死”。
三、僵尸企业与落后产能的关系这两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都将资源配置在低效部门,应该退出市场。
落后产能的突出特点是严重污染环境、浪费资源、质量低下、安全生产无保障。
“僵尸企业”的突出特点是竞争力低下,既有工艺技术设备落后的原因,也有管理落后、债务沉重、社会包袱重等原因。
在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属于落后的产能,要坚决予以淘汰,或者通过国家给予相应的引导政策,逐步退出市场;不属于落后产能的,或者通过剥离、改进管理、债务重组、减轻包袱等措施提升效率,获得“重生”。
四、僵尸企业的成因僵尸企业的成因可分为两段,一段令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另一段助其继续幸存的原因。
4.1 令僵尸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1 计划经济和战备经济的遗留问题在计划经济、战备经济时期兴建的许多企业,并非按市场经济要求配置资源,潜藏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沦为僵尸企业的基因。
在后来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这些企业一部分成功转型,一部分被市场淘汰,但仍有一部分企业或因经济过热,市场需求旺盛;或因政府优惠和救助;或因市场经济初期容易寻租,便于野蛮生长等原因得以幸存。
而目前经济下行、市场环境变化,这些企业各种问题陆续暴露,最后陷入困境。
2 经济过热催生的产能过剩目前僵尸企业多属产能过剩行业,而产能过剩的原因,一是政府片面追求高速增长、过度依赖投资的发展模式。
高投资刺激部分产业盲目扩张,最终导致严重产能过剩;二是在GDP至上和土地财政推动下,房地产业的畸形增长,拉动了相关产业的产能扩张。
三是国有企业改革滞后、不是以效益而是以规模作为发展目标,在“做大”的冲动下盲目扩张。
破解僵尸企业魔咒之法
独家独家策划EXCLUSIVE PLANNING国有僵尸企业的存在,已经严重威胁着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影响到国有企业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它们大多幽灵般附身于国有企业集团之上,和集团主营业务关联甚小,却造成集团组织结构臃肿。
而且,僵尸企业整体资产质量不高,经营困难,亏损的偏多,成为国有企业集团的“隐形伤口”,影响了国有经济整体的经营效率。
有些僵尸企业资金“体外循环”,长期需要靠政府或者银行“输血”度日,这些僵尸企业不仅成为国有企业集团主要的风险源,而且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有企业的整体形象。
分类清退——大势所趋僵尸企业的成因复杂,因此在清退的过程中也要把握好一个度,做好分类清退的工作。
总的来说,要针对不同的僵尸企业梳理出各自的主要问题,抓住重点、分类化解,不搞“一刀切”,特别是不能搞简单的协调、扶持、捂盖子。
应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的原则进行分类处置。
破解僵尸企业魔咒之法僵尸企业的存在,已经威胁到国家经济发展。
全面解决僵尸企业的问题,已经被提到最紧迫的日程上来。
国企管理2016.02-03. All Rights Reserved.本刊记者日前采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副秘书长丁雪峰时,他解释说:“在治理僵尸企业过程中,要坚持因企施策,通过加强监管提升、技术改造提升、兼并重组和关闭退出等不同方法来进行应对。
一是管理不善的僵尸企业,可以通过管理提升提高企业运行效率,扭转企业困境。
二是技术落后的僵尸企业,有条件的可以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一批,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没条件的直接破产重组。
三是自身无力改变困境的,条件好的僵尸企业可以通过兼并重组搞活一批,确实没有扭亏希望的企业,破产清算,阻止僵尸企业继续占用社会资源。
”并购重组——多方共赢并购重组是一次性整体解决僵尸企业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
采取并购重组来解决僵尸企业问题的前提是,该企业现有资产和资源依然有一定价值,而且对并购主体来说,存在进行资源与资产整合以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的空间。
“僵尸企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僵尸企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僵尸企业”问题。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经营状况持续恶化,陷入困境无法自救。
这些“僵尸企业”通常指的是管理不善、亏损严重、无法偿还债务、产能过剩、技术陈旧等问题突出的企业。
“僵尸企业”问题不仅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更严重的是对整个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
这些企业占用了大量资源、劳动力和资金,导致资源浪费和资金闲置,阻碍了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解决“僵尸企业”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僵尸企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成因和对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僵尸企业”问题,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意识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我们日益发现“僵尸企业”问题日益严重,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些企业的经营状况长期不佳,无法实现良性发展,但在市场上仍然存续。
这些企业可能仍在靠政府的扶持或其他方式生存,却并未真正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问题意识上,我们需要认识到“僵尸企业”问题的存在对整个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
这些企业占用了大量资源,却无法实现有效利用,导致资源的浪费。
这些企业的存在影响了市场的竞争环境,不利于其他优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僵尸企业”的存在也会对就业市场产生不良影响,因为它们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反而可能存在员工被拖欠工资等问题。
“僵尸企业”问题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 正文2.1 什么是“僵尸企业”“僵尸企业”是指那些长期亏损、缺乏活力且无法真正承担市场竞争的企业。
这些企业通常处于经营困境,但由于各种原因仍在继续运营,无法破产或退出市场。
僵尸企业处置面临七个棘手问题
僵尸企业处置面临七个棘手问题2016年01月27日03:53 上海证券报3分享添加喜爱打印增大字体减小字体僵尸企业处置面临七个棘手问题文眼僵尸企业占用宝贵的实物资源、信贷资源,侵蚀有限的市场空间,是阻碍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病毒。
僵尸企业的形成有其复杂原因,僵尸企业的处置自然也不会轻松。
激浊扬清,去腐立新,处置僵尸企业不能畏首畏尾,要直面问题,辩证施治,运用多种手段,剥离病变部位,为企业营运输入氧气,为经济增长增添新鲜血液。
——亚夫■目前僵尸企业处置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兼并主体对僵尸企业实施并购重组的动力明显不足;僵尸企业反并购阻力较大;僵尸企业难以破产退出;僵尸企业主动自救脱困能力缺乏;部分救助措施短期化倾向明显;部分长期无经营活动的僵尸企业无法注销;僵尸企业帮扶工作的所有制之间差异依然存在。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僵尸企业处置问题;不仅提出了处置僵尸企业的路径与目标,而且明确了处置僵尸企业的基本原则。
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是清理处置僵尸企业的主要路径,“重组救活为主、破产退出为辅”是处置僵尸企业的基本原则,中央大力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工作的目标是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
□刘兴国目前我国煤炭、钢铁、有色、矿业、石化等行业僵尸企业数量众多,那些高度资源依赖的地区僵尸企业问题尤为突出。
作为我国优秀企业的代表,上市公司中的僵尸企业也不在少数;据统计,2012年以来沪深两市有多达266家上市公司扣除非正常损益后连续三年亏损,完全依赖政府补助或出售资产粉饰报表,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0%左右。
这些长期陷入经营困境的僵尸企业,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僵尸企业处置问题;不仅提出了处置僵尸企业的路径与目标,而且明确了处置僵尸企业的基本原则。
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是清理处置僵尸企业的主要路径,“重组救活为主、破产退出为辅”是处置僵尸企业的基本原则,中央大力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工作的目标是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
打破“僵尸企业”的僵局 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袁东明
经济Economy在今年两会上,“僵尸企业”成为高频词汇。
中央提出清理“僵尸企业”,将从微观基础层面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
“重组救活为主、破产退出为辅”是处置“僵尸企业”的基本原则,中央大力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工作的目标是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
2016年,“僵尸企业”的妥善处置,将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经济工作之一。
事实上,长期以来,各级政府一直都在推进“僵尸企业”的处置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但从实际处置效果看并不理想。
目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正在就“僵尸企业”处置问题开展深入调研,对此,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袁东明。
《人民周刊》:什么是“僵尸企业”?目前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袁东明:实际上,“僵尸企业”的边界比较模糊,国内外尚没有明确的界定标准。
国外最早提出“僵尸企业”是指“处于长期亏损而政府又不得不对其进行保护和补贴的企业”。
2015年底,国务院常务会提出“对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
目前我国煤炭、钢铁、有色、矿业、化工等行业“僵尸企业”数量众多,那些高度依赖资源性行业的地区“僵尸企业”问题尤为突出。
作为我国优秀企业的代表,上市公司中的“僵尸企业”也不在少数。
据统计,2012年以来沪深两市有多达266家上市公司扣除非正常损益后,连续三年亏损,完全依赖政府补助或出售资产粉饰报表,占上市公司总数近10%。
《人民周刊》:我国“僵尸企业”大体有哪些分类?各有何特点?袁东明:“僵尸企业”量大面广,分布在各个领域,形成原因也多种多样。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我国“僵尸企业”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受资质保护但不创造价值的企业。
该类企业的基本特点是:由于行业有资质要求,外面的优秀企业进不来,原来的企业或依靠资质保护低效生产,或通过出售资质来维持生存,譬如在汽车生产、医药、杂志等行业都存在这种情况。
破解“僵尸企业”之我见
破解“僵尸企业”之我见1 何謂“僵尸企业”?“僵尸企业”是指已停产、半停产、连续亏损、资不抵债,主要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维持经营的企业。
2 “僵尸企业”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原因当前,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加大,各地出现一批停产半停产的项目和企业。
乐亭是河北省沿海开放大县。
近些年来通过项目拉练,一大批企业拔地而起。
这就难免“鱼龙混杂”,代之而来的是少数项目成了“僵尸企业”。
就乐亭而言,目前初步统计,已有18家成为“僵尸企业”,占近5年来招商兴办项目的5%。
3 如何破解“僵尸企业”执行难破解“僵尸企业”势在必行,人民法院应该首当其冲,义不容辞。
去产能首当其冲的八大行业即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铁矿石、有色金属中,许多都是国有企业在唱主角。
考察这些产能的形成过程,不是市场在配置资源,而是政府在配置资源。
当然,“僵尸企业”不全是国企,也有民企。
考察“民企僵尸企业”的成因,同样是因为市场机制失效。
近些年来,许多地方为了招商引资,土地、水电之类资源近乎白送,有的甚至动员学生去工厂兼职工作以供应廉价劳动力,这种配置资源的方式,先是形成产能,企业不能盈利时,有的出于维护GDP、就业等多种因素考虑,继续为其输血,结果每况愈下,逐渐形成僵尸。
在执行此类案件时,如何既依法维护当事人的权利,又支持当地经济发展,成为执行工作中的新难题。
在执行涉停建项目案件时,科学研判、大胆创新、勇于担当、依法执行,成功实现并营造当事人、当地政府、承接客商的三方共赢局面,为全力推进此类案件的执行闯出一条新路径。
以执行人为唐山中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为例,简要阐述执行的过程,从中可见一斑。
该公司位于河北乐亭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75亩,进行地面平整,并修建了地坪、院墙、水房、警卫室后便处停工状态,属于“僵尸”项目。
涉及该公司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5件,涉案金额共823.9万元;未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3件,涉案金额1016万元。
在执行过程中,对该公司土地使用权依法评估,经过三次司法拍卖均流拍后,降价为511.4万元。
可怕.造纸及纸制品业中竟有9.22%的僵尸企业
市场纵横告》,呼吁推广绿色包装、发展绿色快递。
所谓绿色包装,主要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能重复使用和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包装。
但制约环保材料推广使用的瓶颈,依然还是成本问题。
山东中通快递公司总经理陈顺峰告诉记者,“这个可降解的成本肯定要增加快递市场竞争那么激烈大家都在控制成本快递相差一毛钱也是个大的数字。
” 邮政、中通、广通三家率先采用,年底前全行业使用 据了解,可降解环保包装袋的成本,比普通塑料包装袋的成本,至少要高出30%。
山东省快递协会表示,高出的这块成本将通过积极争取补贴和降低采购成本等方式来解决。
山东省快递协会秘书长马光华介绍,“我们要推广,就站在快递企业的角度上,我们提出来不给企业增加负担,过去多少钱买的这个袋子,我们就让生产环保袋子的企业多少钱给你。
” 目前,山东已有“邮政速递物流”、“山东中通”和“山东广通速递”三家快递企业即将开始使用可降解绿色环保塑料包装袋,山东部分消费者所接收到的快递塑料包装袋将逐渐变为可降解产品。
最快到年底前,山东省内所有快递企业都将使用可降解包装袋。
可怕!造纸及纸制品业中竟有9.22%的僵尸企业 “海绵企业”胖瘦秒变、可实可虚、哪里需要去哪里,是僵尸企业的升级版。
僵尸企业,通俗来说,就是那些不赚钱、老亏本,还欠着银行一大堆债,却又没有关闭,还“坚强”活着的企业。
在中国,僵尸企业和产能过剩基本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些企业本身半死不活,却还在生产着。
为他们续命的,一般而言是地方政府,因为一个企业的倒掉牵扯众多,最现实的,下岗职工咋办呢?G D P咋整呢?说好的“保增长、促就业”呢?而当淘汰落后产能,处置僵尸企业成为社会共识之后,看起来,他们要彻底入土为安了。
谁是僵尸企业,如何淘汰僵尸企业,如何防止僵尸企业死而复生,却是个难题。
然而,地方政府还是得从善如流,关闭一些僵尸企业。
关得早的还有奖励,如,中央财政安排了1000亿元来安置因淘汰落后产能而下岗的职工们,多关多奖励,早退多奖励。
关于僵尸企业问题的探讨
关于僵尸企业问题的探讨作者:刘爱娟来源:《消费导刊》2016年第07期摘要:僵尸企业“僵而不死”,依赖于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以及金融系统的“输血”。
2016年国资委明确表态,要求各地积极处置僵尸企业。
本文多方面探讨僵尸企业的问题,厘清银行、政府与僵尸企业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僵尸企业的识别标准、成因以及造成的经济危害。
基于已有研究文献研究及目前国内实证研究的空缺,本文提出从信贷视角实证研究僵尸企业的资源错配效应,对于企业生产率和社会整体经济绩效的有效提高具有政策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僵尸企业识别标准经济危害资源错配引言2008-201 5年期间我国产能过剩、入不敷出的大型亏损企业的数目迅速增长,然而实际依法破产清算的企业数目增长速度却远低于大型巨亏企业的增长速度。
2014年12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较2014年初增加2506亿元,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上升0.2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银行业金融机构信用风险正持续上升,僵尸企业问题日益严重,不容忽视。
2016年1月,国资委明确表态,要求各地积极处置所谓的“僵尸企业”,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要分类解决“僵尸企业”问题:对不符合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或重组:对持续亏损3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处置“僵尸企业”,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
“去产能”是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16年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之首,而清理处置僵尸企业被看做是“去产能”的“牛鼻子”,僵尸企业已逐渐成为近期的热点话题。
一、僵尸企业的理论概念及在实证研究中的识别方法(一)理论概念“僵尸企业”(zombie company,zombie firm)词最早出现于对20世纪90年代早期日本资产价格崩盘后漫长经济衰退的研究中,意指接受信贷补贴的企业或没有利润的借贷企业。
僵尸企业“僵而不死”的原因探讨
僵尸企业“僵而不死”的原因探讨杨艳梅 陈韵旨 徐继燕 西华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摘要:当前“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战略,“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之一就是调结构和去产能,而去产能的关键就是加快淘汰一批以“僵尸企业”为代表的落后企业。
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僵尸企业作了系统分析,首先界定了僵尸企业的概念和特征,然后阐述了我国僵尸企业的现状,分析了僵尸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危害和“僵而不死”的原因,最后提出无论风险多大,困难再多,也要坚定不移地把处置清理僵尸企业坚持下去。
关键词:僵尸企业;僵而不死;危害;原因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8-0026-02一、僵尸企业基本概念和特征“僵尸企业”这个概念是由经济学家彼得·科伊( Peter Coy)最早提出的。
僵尸企业指已经没有生气,但如果获得政府救助或银行支持,也能勉强维持存活的高负债率企业。
它有五大显著特征:失效性、破坏性、“吸血”性 、迷惑性、长期性,占用了资金、土地等经济资源,却又不能产生经济效益,而且还降低了资源的平均利用效率。
它的存在降低了所处行业的生产效率,还使得经济周期产业转型进程无法正常进行。
这些企业只是形式上存在,但已经没有发展的生命力或活力,是一种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的企业。
我们要把处置僵尸企业贯穿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把它作为去产能的核心内容,帮助我们完成去产能、去库存目标;同时还要在行业范围内去杠杆,调整全国或区域产业结构,补短板;把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作为处置僵尸企业中的重要一环,帮助行业恢复发展。
僵尸企业具有五大显著特征:一是失效性。
僵尸企业已经失去正常微观主体的经济功能,形式上虽然存在,但没有任何生产效率,无法持续经营下去。
二是破坏性。
僵尸企业并没有因为相关市场萎缩或产业结构调整而出清,长期维持落后产能,使得财政、信贷资源无法向有活力、有比较优势的企业配置,从而影响市场有效出清,导致量价背离,市场失灵。
僵尸企业处置面临七个棘手问题
僵尸企业处置面临七个棘手问题2016年01月27日03:53 上海证券报3分享添加喜爱打印增大字体减小字体僵尸企业处置面临七个棘手问题文眼僵尸企业占用宝贵的实物资源、信贷资源,侵蚀有限的市场空间,是阻碍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病毒。
僵尸企业的形成有其复杂原因,僵尸企业的处置自然也不会轻松。
激浊扬清,去腐立新,处置僵尸企业不能畏首畏尾,要直面问题,辩证施治,运用多种手段,剥离病变部位,为企业营运输入氧气,为经济增长增添新鲜血液。
——亚夫■目前僵尸企业处置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兼并主体对僵尸企业实施并购重组的动力明显不足;僵尸企业反并购阻力较大;僵尸企业难以破产退出;僵尸企业主动自救脱困能力缺乏;部分救助措施短期化倾向明显;部分长期无经营活动的僵尸企业无法注销;僵尸企业帮扶工作的所有制之间差异依然存在。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僵尸企业处置问题;不仅提出了处置僵尸企业的路径与目标,而且明确了处置僵尸企业的基本原则。
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是清理处置僵尸企业的主要路径,“重组救活为主、破产退出为辅”是处置僵尸企业的基本原则,中央大力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工作的目标是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
□刘兴国目前我国煤炭、钢铁、有色、矿业、石化等行业僵尸企业数量众多,那些高度资源依赖的地区僵尸企业问题尤为突出。
作为我国优秀企业的代表,上市公司中的僵尸企业也不在少数;据统计,2012年以来沪深两市有多达266家上市公司扣除非正常损益后连续三年亏损,完全依赖政府补助或出售资产粉饰报表,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0%左右。
这些长期陷入经营困境的僵尸企业,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僵尸企业处置问题;不仅提出了处置僵尸企业的路径与目标,而且明确了处置僵尸企业的基本原则。
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是清理处置僵尸企业的主要路径,“重组救活为主、破产退出为辅”是处置僵尸企业的基本原则,中央大力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工作的目标是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
僵尸企业脱僵:自救还是他救?——基于2010—2020年数据
僵尸企业脱僵:自救还是他救?——基于2010—2020年数
据
方芳
【期刊名称】《财会通讯》
【年(卷),期】2022()20
【摘要】为保证自身经营持续性,我国股市中诸多僵尸企业开始通过自救及他救方式寻求出路。
但是,部分企业未能通过相应方式成功实现预期目的,反而进一步加剧了自身经营压力。
在全面统计我国股市僵尸企业脱僵措施实施情况的基础上,选取自救与他救方式下的具体案例企业进行比较,明确企业脱僵成功关键,从而为股票市场中僵尸企业顺利脱僵提供借鉴。
【总页数】5页(P104-108)
【作者】方芳
【作者单位】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
【相关文献】
1.僵尸企业为何“僵而不死”
2.信贷失衡、存货投资与僵尸企业形成\r——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
3.基于并购重组的新三板僵尸企业“自救”策略探析
4.僵尸企业对经济演化效率的影响--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5.僵尸企业对经济演化效率的影响——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僵尸企业“僵而不死”谁之过有些地方在处置僵尸企业上犯“拖延症”,继续以各类补贴换僵尸企业苟延残喘。
去产能,位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之首。
做好这项工作,当务之急就是坚决处置僵尸企业。
但为何有些地方大会小会说落实中央精神,实际上却又输血僵尸企业,使其继续低效率存活?说到底,地方的确有难处,不少僵尸企业尾大不掉,人员安置是个难题,一旦处置不当,可能影响社会稳定。
加之,有些地方还打着这样的算盘:只要这些企业在生产,或多或少能为当地GDP作点贡献,地方经济增长数据可以好看些,政绩也可以更漂亮些。
况且,僵尸企业大多有不少银行贷款,一旦重组清算,银行不良贷款就会显现,而拖一拖,问题就可能不会在自己任期内暴露,问责的板子也打不到自家身上。
但究其根本,落后产能难退出、僵尸企业死不了,还是计划经济思维惯性在作祟,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失灵。
没有竞争力的企业难以退出市场,造成劣币驱逐良币;优秀企业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导致整个行业低效运行,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步伐难以有效推进。
我国不少产业当前出现严重产能过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僵尸企业不能及时处置、落后产能不能及时退出。
以煤炭行业为例,去年前10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62%,行业亏损面达到80%以上。
国有煤炭企业整体由上年盈利300 亿元转为亏损223亿元,黑、吉、辽、冀、鲁、皖六个省市更是出现全行业亏损。
“煤炭卖出了土豆价”“卖一吨钢的利润买不了一根冰棍”,这样的调侃背后暗藏着很多产能过剩行业的尴尬。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妥善处理保持社会稳定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系。
这意味着,处置僵尸企业不能再有侥幸心理和拖延心理,必须痛下决心,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使行业重获生机和活力。
当然,企业的生死,牵一发而动全身。
无论兼并重组还是破产清算,都会涉及职工利益和人员安置,也关乎社会稳定。
政府要做好配套服务,设计安排托底政策,妥善安置职工,确保基本生活保障,降低经济社会风险。
事实上,相关工作已经启动。
去年12月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我国将设立工业企业
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支持地方在淘汰煤炭、钢铁行业落后产能中安置下岗人员。
我们相信,企业经过市场经济的大浪淘沙,政府做好配套服务,结构性改革定能积极平稳推进。
[本文来源:中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