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现行医保支付政策,人人公平享受最佳治疗
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https://img.taocdn.com/s3/m/ad245bd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9.png)
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人民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在我国,实现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目标已经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和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全民医疗保险制度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此,需要对全民医疗保险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
一、改革医保支付方式现行的医保支付方式是按病例付费,即按照患者的病情进行结算。
这种支付方式存在很多弊端。
一方面,病例付费难以反映医疗服务的价值,容易给医疗机构带来过度治疗的动机;另一方面,在病例付费的方式下,医药费用成为医疗服务的主要成本,而改变成本驱动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因此,应当逐步改变病例付费的医保支付方式,建立起按照服务项目付费的医保支付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让医疗服务的价值得以更为准确地反映,也更容易去掉过度治疗的因素。
二、完善医疗保险基金制度医疗保险基金是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医疗保险制度能够健康发展的关键。
然而,在现实中,我国医疗保险基金的运行中存在很多问题。
一方面,医疗保险基金的投入过于单一,依然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出资,必须建立起一个多元投入的体系,让市场主体进入,以改善医院的融资模式。
另一方面,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也存在很多问题。
由于对资金管理的监管过于薄弱,导致一些不法商家对基金进行挤占,或者通过与医院合谋骗取医疗保险基金。
应该加强对医疗保险基金流向的监管,建立起规范的基金管理体系,保证医疗保险基金的合理使用。
三、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院效率医院管理的效率和服务的质量决定了医疗保险制度的效果。
在我国,医院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医药代表通过贿赂等途径向医生推销成本高昂、但不一定适用于患者的药品,这对医患关系和医疗保险制度的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院效率:1、建立和完善医院管理制度,明确职责、权利和义务,加强对医院管理的监管。
现行医保支付政策,人人公平享受最佳治疗——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学首席科学家
![现行医保支付政策,人人公平享受最佳治疗——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学首席科学家](https://img.taocdn.com/s3/m/1b42fce8524de518964b7da6.png)
差日 兀
謦@ 两 特 会 刊
2 3l 8 0 月7 期 1 第卷 0 年 第
现 医 支 政 ,人 平 受 佳 疗 行 保 付 策人 公 享 最 治
R / 刊 记 者 郭 静 娟 _本
访全 国政协委员 、 中国医学科 学院肿瘤 医院 内科学首席科学家储大同
医保 报 销 政 策 和 《 家 基 本 医 疗 国 不 幸 中的万 幸 :而 同样 是 发 生 于胸 部 的恶 性胸 膜 间皮 瘤 就完 全 相 反 。该 病 在 中 国的发 病率 远 低 于 国外 ,大 约 在 十万 分之 二 。失 去 手术 机 会 的胸 膜 间
录和 国家 基本 药 物 目录相 结 合 .寻求 更 加合 理有 效 的药 品报销 制度 。 第二 , 降低 药 品价 格 。储大 同教授
说 ,有 很 多 疗 效 确 切 的 药 品 没 有 进 入
现 在 的 医 保 药 品 报 销 目录 ,导 致 人 们
瘤, 中, 其 胃癌 的高 发人 群 多 为体 力 劳
院肿 瘤 内科 学 首席 科 学 家储 大 同教授 郑重 向大会 递 交 提案 , 建议 “ 善 现行 完 医保 支 付政 策 ,使 广 大 肿瘤 患 者 均 能 公平 享受 最佳 治疗 ” 。本 刊 记 者 就 此 问
题进 行 了专访
体 现 的则是 国家 对他 们 的深切关 怀 。 另外 , 大 同 教授 还 提 到 , 储 胃癌 和
系 列 问题 . 大 同教 授 提 出三 点 建 储 第一 ,就病 种 来 谈 报销 而 不是 就 目录来谈 报 销 。储 大 同教授 呼吁 , 国 我 医保 药 品 目录和 报 销政 策 已经 到 了需
议 :
命健 康方 面起 到 了积极 作用 。 虽 然 《 家 基 本 医疗 保 险 药 品 目 国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版中的医疗保障政策解读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版中的医疗保障政策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53588f6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d.png)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版中的医疗保障政策解读医疗保障政策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社会公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国在医疗保障政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创新,形成了以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为基础的医疗保障政策体系。
本文将对这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版中的医疗保障政策进行解读。
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国家基本的医疗保障制度,其目标是实现人人有保障、人人可负担的基本医疗服务。
该制度覆盖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三个方面。
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主要针对城镇就业人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主要覆盖了农村居民和城市非就业居民,而新农合则是我国农村居民的主要医疗保障制度。
二、大病保险制度大病保险制度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旨在解决因大病而产生的高额医疗费用问题。
根据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版,大病保险制度应覆盖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
该制度的实施,对于减轻患者负担、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以病种付费为主要特点的重要医疗保障政策。
该政策通过将医疗费用按病种进行分类付费,旨在改变以往医保支付方式的片面性,提高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这对于推动医疗服务向基层延伸、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四、医保定点机构制度医保定点机构制度是为了保证医保参保人员能够享受到合理、优质的医疗服务而设立的。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版中明确了医保定点机构的范围和要求,并提出了针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要求,以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五、医保支付市场化改革医保支付市场化改革是医疗保障政策的重要变革之一。
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优化医保支付方式,激发医疗机构的内生动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通过这项制度改革,可以更加有效地分配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六、医保支付方式与服务质量绩效挂钩医保支付方式与服务质量绩效挂钩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医疗保障政策的目标与实施
![医疗保障政策的目标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2dad97b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73.png)
医疗保障政策的目标与实施医疗保障政策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经济保障。
本文将就医疗保障政策的目标与实施进行论述。
一、医疗保障政策的目标医疗保障政策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医疗保障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包括门诊、住院、药品等方面的医疗保障。
这样可以确保每个人无论贫富都能够享受基本的医疗保障,并获得及时的医疗救治。
2. 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医疗保障政策应注重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确保人民群众能够获得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3. 减轻医疗费用负担医疗费用一直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医疗保障政策应致力于减轻人民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
通过建立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提供医保报销服务,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
4. 实现全民医保覆盖医疗保障政策的目标之一是实现全民医保覆盖,即让每一个国民都能够享受到医疗保障政策所提供的服务,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无论是贫困人口还是富裕人群,都能够享受到相应的医疗保障政策。
二、医疗保障政策的实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医疗保障政策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实施:1. 完善制度框架建立健全医疗保障政策的制度框架是重要的基础工作。
这包括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政策目标、保障范围和政府责任,并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确保医疗保障政策的实施得以规范和有序。
2. 提高医保资金筹集医疗保障政策的实施需要大量的医保资金支持,政府应采取多种筹集方式,包括社会统筹、个人缴费、财政支持等,确保医疗保障基金的可持续性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3. 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管理水平是医疗保障政策实施的重要环节。
医疗机构应加强绩效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医疗流程,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升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和效益性。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解读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f0613e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6.png)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解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的医疗卫生需求,政府不断出台一系列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旨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负担,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本文将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
一、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国政府全面建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这一制度的目标是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不再因为没钱而无法接受医疗服务。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通过政府的财政支持、个人和单位的缴费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实现。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过去的医疗卫生体制中,药品价格高、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十分突出。
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推进药品价格改革、加强医疗资源配置等。
首先,药品价格改革旨在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标准,来规范药品价格的形成和调整机制,防止不合理的药品价格上涨。
其次,加强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政府通过优化医院布局、加强医疗技术培训等方式,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三、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政策。
其中包括改革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加强医疗人员培训等。
首先,改革医疗机构管理体制,推行分级诊疗制度。
分级诊疗制度旨在合理引导患者就医,减轻大医院就诊压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通过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患者能够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合理选择就医机构,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加强医疗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政府通过建立健全医疗人员培训机制,加强对医疗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技术更新,提高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平,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建设成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撑。
医疗保障十大目标
![医疗保障十大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9391f26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5.png)
医疗保障十大目标医疗保障是指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国家在医疗领域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医疗保障的核心目标是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满足,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在我国,医疗保障的相关政策不断完善,目标也逐渐明确。
下面将介绍医疗保障的十大目标。
第一目标:全民覆盖医疗保障。
实现全体居民都能够参加医疗保险制度,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失业人员,都可以享受医疗保障福利。
通过建立覆盖面广泛、保障内容全面的医疗保险制度,确保医疗保障的普惠性和公平性。
第三目标:医疗保险政策覆盖面广泛。
制定和完善医疗保险政策,确保政策覆盖面广泛,包括医疗费用报销、门诊费用报销、住院费用报销、特殊疾病保障等内容,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医疗需求。
第四目标:医保待遇标准公平合理。
制定和调整医疗保险待遇标准,确保待遇标准公平合理,并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居民的经济情况进行差异化的调整。
同时,建立机制,及时调整医疗保险待遇标准,跟上医疗服务价格的变动。
第五目标: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完善。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推动医疗资源的下沉和医疗服务的覆盖面扩大。
改善医疗服务设施和条件,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第六目标:医保支付方式。
推动医保支付方式的,由传统的按项目支付方式向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按病种诊断相关组付费等方式转变,以减轻医疗机构的负担,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第七目标:药价和医疗费用监管。
加强药品价格和医疗费用的监管,压缩药品价格和医疗费用的价格空间,减轻患者负担。
同时,加强对医疗服务的价格监管,防止医疗服务价格的过高和滥用。
第八目标:加强医保信息化建设。
推进医保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提高信息共享和查询的效率,提供便利的医保服务。
建立电子医保卡、电子病历等信息系统,提高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第九目标:医保与社会救助兼容统一、医保制度与社会救助制度相互衔接,使医保等社会救助政策能够有效地提供给有需要的群体,形成社会救助和医疗保障的合力,确保贫困人口和困难群众可以及时得到医疗救助和保障。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78ee1b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e.png)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9.23•【文号】国办发〔2021〕36号•【施行日期】2021.09.23•【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21〕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9月23日“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新一轮医改以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国已建成全世界最大、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共同富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疗保障工作,“十三五”期间,加强全民医疗保障制度顶层设计,推动医疗保障事业改革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等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更好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元化医疗保障需求。
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全面建成。
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稳步提高。
生育保险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顺利推进。
体制机制日益健全。
整合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医疗救助等职责,初步建立起集中统一的医疗保障管理体制。
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545号(社会管理类250号)提案答复的函
![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545号(社会管理类250号)提案答复的函](https://img.taocdn.com/s3/m/881eade0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a.png)
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545号(社会管理类250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日期】2021.08.20•【文号】医保函〔2021〕120号•【施行日期】2021.08.20•【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医疗保险正文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545号(社会管理类250号)提案答复的函医保函〔2021〕120号孙诚谊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强化城乡医疗救助保障功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提案》收悉,经商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乡村振兴局,现答复如下:国家高度重视困难群众基本医疗保障工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健全统一规范的医疗救助制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也对完善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夯实医疗救助托底功能作出安排部署。
国家医保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相关部门不断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各类补充保障制度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通过公平普惠实施基本医疗保障、完善大病保险等补充医疗保障措施、筑牢医疗救助托底保障防线,统筹发挥三重制度梯次减负作用。
一、关于加快医疗救助制度顶层设计2020年以来,国家医保局联合相关部门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完善统一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巩固提高住院和门诊救助水平,立足基金支撑能力和困难群众实际需求,统筹提高年度救助限额。
2021年,国家医保局联合相关部门印发《关于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指导各地根据实际优化调整医保综合保障政策,稳妥做好三重制度外其他补充保障措施并转,逐步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三重制度常态化保障。
医疗保险政策改革方案
![医疗保险政策改革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f1df3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d.png)
医疗保险政策改革方案医疗保险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保障社会安定和谐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医疗保险体系也面临着种种挑战。
因此,需要对医疗保险政策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和可持续。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提出医疗保险政策改革方案。
一、建立全民覆盖的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应该以人为本,确保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
因此,应该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公务员医疗保险等,做到人人有保障。
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当前,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城市医院资源过剩,而农村地区医疗资源严重不足。
因此,应该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基层医疗设施和人员水平,使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疗保险除了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外,应该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
可以通过引入商业保险公司、社会组织和慈善机构等方式,提供多样化的医疗保险产品。
激发市场竞争,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四、提高医疗保险支付水平医疗保险的支付水平应该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费用的增长相适应。
可以通过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增加政府对大病保险的补贴等方式,提高医疗保险的支付能力,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五、推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疗服务价格的不合理不仅导致医疗保险负担过重,也使得患者就医不便。
因此,应该推动医疗服务价格的改革,建立合理的定价机制。
可以通过制定统一的医疗服务价格参考价、减少药品加成等方式,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六、加强医保基金管理和监督医保基金的管理和使用不规范,是导致医疗保险过度支付和滥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应该加强对医保基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医保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运行。
七、完善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医疗保险的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公平视角下全民医保的实现路径
![公平视角下全民医保的实现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bdaf493d2f60ddccdb38a019.png)
公平视角下全民医保的实现路径作者:蒋洁来源:《今日财富》2017年第13期从公平角度来看,全民医保的基本内涵是人人都能公平地享有基本医疗保障。
但就我国目前现行的三种医保模式来看,至少还存在着四个方面的不公平现象。
为此,就必须从扩大医保覆盖面、完善费用分担机制等五个方面加以改进,以促进全民医保的公平可持续发展。
一、公平视角下全民医保的内涵根据国家的医疗保险政策规定,我国所要达成的全民医保目标可以归结为:“人人都能公平地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也就是说,不但要无条件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保障权利,而且要保证医疗筹资及服务利用方面的公平性。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也应当承担起应负的保障责任。
具体说来,公平视角下全民医保的内涵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全民医保应能覆盖全体国民。
每个公民能否获得参保机会仅取决于是否拥有国民身份,这样就使每个公民都能获得一份基本医疗保障,从而实现基本医疗保障的全民覆盖。
其次,从医疗费用的分担角度看,医保费用的缴纳、支付仅与参保者的支付能力相联系,并且采用累进制,从而通过二次分配实现社会财富由富人向穷人的转移,进而实现全面医保在筹资方面的公平。
最后,从医疗服务的利用角度看,无论参保者的社会经济状况如何,无论其参加了哪种医保制度,只要基本医疗保障需求相同,便能获得同等的医疗服务;反之,则获得的服务也不相同。
这样就实现了医疗服务利用的垂直公平与水平公平。
二、当前三种医保模式面临的问题分析当前,在构建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各地区出现了“三元制”、“二元制”、“一元制”三种模式。
其中“三元制”是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行的模式;“二元制”是指城乡合作医疗制度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行的模式;“一元制”是指全社会使用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模式。
这三种模式中,“一元制”更加接近全民医保的目标。
但实际上,上述三种模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公平因素,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589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589号建议的答复](https://img.taocdn.com/s3/m/6636d821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60.png)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589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日期】2021.09.16•【文号】医保函〔2021〕194号•【施行日期】2021.09.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医疗保险正文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589号建议的答复医保函〔2021〕194号谭祖安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工作机制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一、关于“稳定居民参保缴费标准,稳步推进医保法制建设”的建议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相结合的筹资机制,近年来,各级财政持续加大对城乡居民医保的投入力度。
“十三五”期间,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2016年的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2020年的550元,个人缴费标准从每人每年150元提高到280元。
总体来看,财政补助占年度筹资的约67%,是主要筹资来源。
从个人负担情况来看,2020年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相当于当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0.9%左右,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等困难群众参保的个人缴费,还可通过医疗救助获得参保资助。
从实践情况看,在医药技术快速进步、医疗费用持续增长、居民医疗需求逐步释放的大背景下,当前的居民医保筹资机制和标准,有效支撑了参保人医保待遇支出和制度功能长期稳定发挥。
您对推进医疗保障立法的建议与我们的工作考虑是一致的。
今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医疗保障法》列入2021年立法工作计划。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指导下,国家医保局与相关单位共赴部分省份进行实地调研,先后组织召开部分省市医疗保障立法座谈会,专家、行业协会及各相关主体代表立法集中研讨,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形成《医疗保障法(征求意见稿)》,现已面向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征求意见情况,严格按照立法程序,集全局、全系统之力,高效率高质量推动《医疗保障法》立法工作,有效回应社会各界对医疗保障法治建设的期盼。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339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339号建议的答复](https://img.taocdn.com/s3/m/9b84d521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2.png)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339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日期】2020.10.14•【文号】医保函〔2020〕122号•【施行日期】2020.10.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医疗保险正文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339号建议的答复聂鹏举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国家统一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缴费比例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医疗保障是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
国家高度重视医疗保障工作,减轻人民就医负担。
目前我国全民医保已基本实现,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分别覆盖就业人群和非就业人群,截至2019年底,职工医保参保人达3.29亿人,居民医保参保人10.25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参保群众在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药费用,均可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在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和70%左右,普遍开展门诊慢性病和特殊疾病保障,居民医保普遍开展普通门诊统筹。
在基本医保公平普惠基础上,国家健全完善职工大额医疗补助、居民大病保险等补充保险措施,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费用负担,这其中居民大病患者保障水平在基本医保基础上提高了约13个百分点。
符合规定的贫困人口还可享受大病保险的倾斜支付和医疗救助的托底保障。
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完善过程中,注重完善政策措施,加强管理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制度可持续发展,确保参保人待遇享受。
一、关于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的建议国家高度重视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相关工作。
职工医保制度建立之初,国家明确原则上以地级以上行政区为统筹单位,也可以县(市)为统筹单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初期,也明确一般采取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
基本医保制度健全完善过程中,国家对医保基金统筹层次相关工作提出进一步要求,2011年颁布的社会保险法明确要求,基本医保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巩固提高统筹层次,按照制度政策统一、基金统收统支、管理服务一体的标准,做实基本医疗保险市地级统筹,探索推进省级统筹。
《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意见》政策解读
![《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意见》政策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3f08f7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d.png)
《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意见》政策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日期】2021.11.19•【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意见》政策解读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现就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意见》出台的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持续推进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建设,在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通过完善城乡统一的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统筹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开展医保目录准入谈判等,持续降低群众就医费用负担,参保群众基本医疗保障需求得到较好满足。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医疗科学技术进步、群众就医需求释放,医疗保障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显现,还存在托底保障功能不足、救助不及时不充分问题,一些大病重病患者也时有反映负担较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困难群众和大病患者医疗保障工作。
2020年以来,先后在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工作中对防范因病致贫返贫风险、筑牢民生保障底线作出安排部署,要求系统集成、完善政策、健全机制,发挥改革协同效应,切实减轻重大疾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奋力解除人民群众疾病医疗后顾之忧,持续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是在发展中加强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意见》聚焦减轻困难群众重大疾病医疗费用负担,在规范统一制度建设、优化救助托底保障方案、系统强化综合保障等方面做出统筹安排,有利于补齐保障短板,有针对性解决保障不足和过度保障问题。
《意见》积极回应巩固拓展医保脱贫攻坚成果中面临的新考验,立足实际将脱贫攻坚实践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做好阶段性政策优化调整,也着眼长远推动建立防止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有助于守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0bdec12f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a.png)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20.02.25•【文号】•【施行日期】2020.02.25•【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体制改革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2020年2月25日)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建立了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在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的决策部署,着力解决医疗保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现就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加快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通过统一制度、完善政策、健全机制、提升服务,增强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协调性,发挥医保基金战略性购买作用,推进医疗保障和医药服务高质量协同发展,促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
坚持应保尽保、保障基本,基本医疗保障依法覆盖全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事求是确定保障范围和标准。
坚持稳健持续、防范风险,科学确定筹资水平,均衡各方缴费责任,加强统筹共济,确保基金可持续。
坚持促进公平、筑牢底线,强化制度公平,逐步缩小待遇差距,增强对贫困群众基础性、兜底性保障。
坚持治理创新、提质增效,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高医保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
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增强医保、医疗、医药联动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保障群众获得高质量、有效率、能负担的医药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保障法](https://img.taocdn.com/s3/m/2140aed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c3.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保障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人民健康,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制定本法。
第二条医疗保障制度应当坚持公益性、普惠性、可持续性和公正合理原则,保障全体人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权利。
第三条国家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等在内的医疗保障制度,强化医疗服务质量和绩效管理,提高保障水平。
第四条政府在整个医疗保障体系中起重要作用,应当加强对医疗保障的宏观管理、指导、协调和监督,统筹卫生、医疗、医保、药品、医疗器械等各方面的工作。
第五条医疗保障制度应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医疗保障事业,实现医疗保障制度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医疗保险第六条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保障参保人在医疗上的基本权利。
第七条实行个人和集体参保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确保参保人能够及时获得基本医疗保障服务。
第八条大病保险制度应当覆盖重大疾病的医疗救治费用,对医疗费用大幅度超过限额的疾病给予补偿,保障参保人不因大病而致贫。
第九条政府出资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资金规模,按照统筹城乡、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扩大保障范围和提高保障水平。
第三章医疗服务质量和绩效管理第十条实行医疗服务质量和绩效管理制度,加大对医疗机构、医生、医疗人员等的监管,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
第十二条医生应当尊重患者的合法权利,确保患者安全,不得对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检查、治疗,不得诱导患者购买不必要的药品和服务。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和医生应当根据医疗服务质量和绩效评价结果,制定和落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绩效的措施和计划。
第十四条加强医疗人才培养和管理,推进医疗人员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提升,提高医生、护士等专业水平。
第四章医疗保障监督和管理第十五条加强医疗保障监督和管理,造福于人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关于做好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政策解读
![《关于做好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政策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4330c67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a.png)
《关于做好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政策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日期】2024.08.26•【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关于做好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政策解读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关任务要求,进一步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有关工作,不断增强基本医疗保障能力,努力解除人民群众疾病医疗后顾之忧,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做好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医保发〔2024〕19号),以下简称《通知》)。
现对有关内容解读如下:一、2024年居民医保筹资工作如何安排?为积极适应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医疗消费水平持续提升的形势,巩固提高居民医保待遇水平,《通知》明确,2024年各级财政继续加大对居民医保参保缴费补助力度,同时居民个人缴费增幅适当降低,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分别较上年增加30元和20元,每人每年分别不低于670元和400元。
这是自2016年以来个人缴费新增标准首次低于财政补助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在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医疗消费水平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合理提高个人缴费和财政补助标准是巩固提升待遇水平和确保制度平稳运行的客观需要。
此外,《通知》还要求同步优化大病保险筹资结构,强调各级财政补助按规定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不得挤占、挪用。
二、2024年在居民医保待遇保障方面有哪些具体要求?为切实增强群众参保获得感,《通知》明确要求稳步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增强大病保险精准保障能力、加强居民医保生育医疗费用保障。
一是继续巩固住院待遇水平,稳步提升门诊保障水平,全面推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政策落地落实。
二是合理确定大病保险起付标准、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大病患者高额医疗费用保障精准度。
三是将产前检查费用纳入门诊保障,合理提高住院分娩生育医疗费用保障水平。
《关于印发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2.0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政策解读
![《关于印发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2.0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政策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1b67d4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8.png)
《关于印发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2.0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政策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日期】2024.07.23•【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关于印发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2.0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政策解读为做好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2.0版分组方案的落地实施,国家医保局近日印发《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2.0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现对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通知》出台的背景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管用高效的支付机制的要求,国家医保局积极推进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截至2023年底,全国超九成的统筹地区已经开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改革对促进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规范诊疗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随着支付方式改革的深入,部分地方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反映现行分组不够精准、不够贴近临床等问题,希望国家对分组进行动态调整。
为有效回应各方关切,国家医保局通过医保信息平台收集医疗机构真实历史数据,其中DRG收集2020年以来78个城市的5371万条病例数据,DIP收集91个城市的4787万条病例数据,形成基础数据库。
经过统计学专家的统计分析,依托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等开展几十场临床论证,广泛征求并吸收卫生健康部门、财政部门、地方医保部门、医疗机构的意见建议,形成了2.0版分组方案。
二、《通知》的主要内容《通知》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一)新版分组落地执行,规范各地分组。
一是要求原则上2024年新开展DRG/DIP付费的统筹地区直接使用2.0版分组,已经开展的应在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切换准备工作,提高支付方式规范统一性。
十九项医疗核心制度
![十九项医疗核心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a60118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a.png)
十九项医疗核心制度医疗核心制度是指在医疗体系中,为了保障全民健康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制度。
这些制度包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制度、药品监管制度、医疗事故处理制度等等。
本文将介绍十九项医疗核心制度。
一、医疗保险制度:1. 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人人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
2.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改革现行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实现按病种付费、按病种预付费、按床位付费等多种支付方式的选择。
3. 大病保险制度:建立大病保险制度,保障患者在罕见病、高价药、高病重病等情况下的医疗费用。
4. 基本医保待遇调整:适时对基本医保待遇进行调整,保障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可持续性。
二、医疗卫生制度:5.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6. 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评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7. 医疗服务质量监测与评价制度:建立医疗服务质量监测与评价制度,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8. 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机制,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三、药品监管制度:9. 药品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药品监管体系,加强对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的监管,保障药品安全和有效性。
10. 药品价格监管机制:建立统一的药品价格监管机制,加强对药品价格的监督和调控,防止药价过高或过低。
11. 药品市场准入制度:建立药品市场准入制度,对药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监管,防止不合格药品流入市场。
12. 药品临床试验规范:加强对药品临床试验的规范和监管,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医疗事故处理制度:13. 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发生的医疗事故,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南江县医疗保险工作——着力实现人人享受全面覆盖
![南江县医疗保险工作——着力实现人人享受全面覆盖](https://img.taocdn.com/s3/m/e7930155804d2b160b4ec0c3.png)
完 善 政 策 . 力 提 高 参 保 人 员 努
基层 、 务在社 区。在费用结算上 继续 服 实行先 消费后结算 和单病种结算 办法 , 上下级 医院双 向转诊 , 治医院预垫 费 经 用后与县 医保局直接 结算费用 . 参保 人 员只 负担 个人应负担 部分费用 . 切实 为 群众 提供 方便快捷 的服务。 第 五 . 强信 息建设 . 步 实现 医 加 逐
5 9万 元 。
— —
医疗 费用支 出监 管 . 格 门诊票 据管理 严 和住院费用 审核制度 . 杜绝各 种不合理 的收费 .全年共拒付 和扣 回违规支 出 3 万余元 . 确保了医保基金安全。 随着 城镇 居 民基本 医疗保 险 的启 动 和今 年 1月企业 职 工大 病统 筹顺 利
的管理制度 县 医保局将进一步量化指
标 . 化 标 准 . 确 职 责 . 格 考 核 与 奖 细 明 严
惩。
新农合 外 . 全县 医疗保 险制度政 策 已实
现 了人 人 享 受 . 面覆 盖 。在 新 的一 年 , 全
务的 14 4 %.审核支付基金 2 8 4 0万元 , 实现了收支相抵 、 略有节余的 目标。
待遇 。根据参 保退休人员增 多 、 医疗费 用负担加重 的实际 .经 过反复测算 , 对
医 保 政 策 进行 了调 整 和完 善 一 是 对 住
院起 付线 、 位 费报销 标准 、 院 费用 床 住 报销 比例及 乙类 药品 、 殊检查治疗 及 特 特殊材料个人 负担 比例作 了调整 . 扩大 了统筹基金支 付范 围。 院费用报 销 比 住
蜀风・ 南江专页
推动新时代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新时代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a10820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6b.png)
推动新时代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构建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推动医疗保障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政策层面、制度层面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改革。
以下是一些推动新时代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要完善医疗保障政策。
医疗保障制度应该保证公平、可持续和高效。
要加大对低收入群体、贫困地区和特殊群体的保障力度,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
要加强对慢性病等高发病群体的保障,提高其就医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要建立和完善医保信息系统,实现医保信息的共享和交互,提高医疗保障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要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医疗保障事业的基础和支撑,需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能力。
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和评价,促进医院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要加强医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要提高医疗保障的资金筹措和管理能力。
医疗保障资金是支撑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需要加强对医疗保障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
要健全医疗保障基金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基金的监管和审计,确保医疗保障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要加强对医疗服务价格的控制,合理设置医疗服务收费标准,遏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
要探索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增加医疗保障的可持续性。
第四,要加强医疗保障人才队伍建设。
医疗保障事业需要一支专业、专注的人才队伍来支持和推动,需要加强对医疗保障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要加强医疗保障人才的职业培训和提升,提高其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要加强医疗保障人才队伍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
新时代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政府要加大对医疗保障事业的支持力度和投入,推动医疗保障政策的改革和完善。
社会各界要加强对医疗保障事业的关注和参与,形成共同推动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善现行医保支付政策,人人公平享受最佳治疗
医保报销政策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能保证参保人员的基本合理用药需求,维护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
多年来,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医药费报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和解决了广大群众的需求,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虽然《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和我国现行的医保报销政策有了较大进步,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有些方面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影响了国家有关政策的实施,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不同意见越来越多。
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学首席科学家储大同教授郑重向大会递交提案,建议“完善现行医保支付政策,使广大肿瘤患者均能公平享受最佳治疗”。
本刊记者就此问题进行了专访。
现行医保报销政策存在的问题
储大同教授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了恶性肿瘤的高发期,根据北京市卫生局提供的信息,自2007年起,北京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首次由心脑血管疾病让位于恶性肿瘤。
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经过多年的运作,大量的患者已从中受益,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公正性,亟需解决。
储大同教授说,就恶性肿瘤而言,现行的医保报销政策是根据目录所列的药物而定的。
患者罹患肿瘤的病种不同,可以享受的医疗保险支付的药物种类也就不一样,其结果是相当数量的患者不能享受医保的支付。
例如,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报销的药物有紫杉醇、多西他赛、吉西他滨、卡铂、顺铂、异环磷酰胺、长春瑞滨、依托泊苷,涵盖了《治疗指南》推荐方案组合的大多数,这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幸中的万幸;而同样是发生于胸部的恶性胸膜间皮瘤就完全相反。
该病在中国的发病率远低于国外,大约在十万分之二。
失去手术机会的胸膜间皮瘤患者的预后是非常悲惨的,疼痛和呼吸困难会一直伴随患者,直到死亡。
现阶段《治疗指南》推荐胸膜间皮瘤的首选治疗药是培美曲塞(商品名:力比泰),也是唯一有确切疗效的药物。
临床研究证实,晚期胸膜间皮瘤,非力比泰治疗的近期有效率为23%,中位生存时间为8个月,力比泰治疗的近期有效率超过了50%,中位生存时间延长到13.3个月。
在全球已上市力比泰的96个国家中,只有中国没有把力比泰治疗胸膜间皮瘤的适应证列入国家医保目录。
而且,全球大多数国家对于该病都是全额报销的(除了韩国是5%自费,95%报销)。
在我国,每年胸膜间皮瘤的确诊例数很少,据统计少于6 000例,如果全额报销,对国家财政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但能为这些患者减轻痛苦,体现的则是国家对他们的深切关怀。
另外,储大同教授还提到,胃癌和大肠癌都是我国高发的消化系统肿瘤,其中,胃癌的高发人群多为体力劳动者。
对大肠癌有效的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及开普拓中有两个在医保目录中(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而对胃癌有较好疗效的多西紫杉
醇、卡培他滨及奥沙利铂却不在医保目录中,因此,晚期胃癌患者如果想得到最适方案的治疗,就要自付这些药物的费用,其结果是增加了患者及家庭的负担,增加了疗效欠佳的埋怨情绪,加剧了医患矛盾。
其他的例子还有:不能手术或晚期复发的胃肠间质瘤唯一有效药物是格列卫和索坦,而这些药却不在医保目录内。
所以,储大同教授总结道,现行医保报销政策存在的问题是:同样是医保患者,就是因为所患疾病的不同而待遇不同。
有些患者可以享受到大多数医疗费用的报销,而有些患者则要自己负担大部分,还有些要完全自费。
长此以往,相当数量的自费患者会“因病致贫”,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发展。
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针对现行医保报销政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储大同教授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就病种来谈报销而不是就目录来谈报销。
储大同教授呼吁,我国医保药品目录和报销政策已经到了需要尽快改革的地步。
可是,改革医保药品目录和医保报销方法的工作比较复杂,涉及部门多,一两个部门难以完成,必须有统一的组织。
储大同教授建议该项工作要由国务院相关部门来协调和落实,由一批真正的内行专家拟定各种病的最佳和次佳治疗药物和方案,为就病种来谈报销而不是就目录来谈报销做出实质性铺垫。
储大同教授说,实施国家基本药物报销制度,就是要改革现行的药品报销目录和基本药物目录,把现在的医保药品报销目录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相结合,寻求更加合理有效的药品报销制度。
第二,降低药品价格。
储大同教授说,有很多疗效确切的药品没有进入现在的医保药品报销目录,导致人们用药没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人们需要更多安全而有效的药品,而不仅仅是目录中所列的相对较便宜的药品。
因此,储教授提议,由国家政府职能部门和这些药品的生产厂家通过谈判的方式,讨论解决药品价格问题,使患者真正得到实惠。
第三,设定不同价格药物的报销比例或报销总额上限。
储大同教授还建议,实行标准定额报销制度,适当提高不同病种患者的自付比例,或设定不同病种报销总额上限,超出部分由患者自付。
这样一来,大家都能在国家的帮助下得到最好或较好的治疗,都能得到报销,只是报销额度不一样,但总体是在国家财政能承担的范围内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