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库血液贮存运输制度

合集下载

血液入库储存运输发放和输注制度

血液入库储存运输发放和输注制度

血液入库、储存、运输、发放和输注制度(一)血液的入库
1、预订:普通血液成份根据临床需要量及库
存量与市中心血站联系,必须用当天新鲜
血制备的血小板、白细胞、洗涤红细胞等
应提前预订,按血型及数量通知市中心血
站制备部门。

2、入库:由市中心血站按医院预订血液品种
及数量供应,输血科收到血液后由输血科
医技人员对血液逐包进行检查、核对,合
格血液录入电脑,在市中心血站的发血清
单上经手人和核对者双签名,每天工作结
束后打印入库清单并双签名。

3、出库:按先进先出的原则,由血库医技人
员按所用的血液品种及数量出库,所有数。

输血科(血库)血液贮存、运输制度

输血科(血库)血液贮存、运输制度

输血科(血库)血液贮存、运输制度
1、入库的全血、RBC悬液等红细胞制品温度控制在2~6℃,血小板振荡保存于20~24℃,禁止接受不合格血液入库;血浆在-20℃以下低温冰箱中保存;贮血冰箱严禁存放其他物品。

2、交叉管、备血管、血型鉴定管存放在冰箱中.并且保存7天以上。

3、交叉配血试剂、血型鉴定试剂存放在试剂冰箱中,严禁试剂与血液混存。

4、血液运输必须使用专用取血容器。

领取血液制品时应核对血液制品的种类和数量,检查血液外观及血液有无异常现象,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交接血液。

5、血液在运输中保持合适的温度,不同血液成份最好分别存放于不同的取血容器中。

6、血袋装入取血容器一定要轻拿轻放,特别是冰冻成份在运输中避免剧烈振荡。

7、血液运到医院后要开箱逐一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污损,如有上述情况之一者不得使用。

血液储存、发放和输血核对制度

血液储存、发放和输血核对制度

五.血液储存、发放和输血核对制度为保证血液质量和临床用血安全,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结合我院实际,制定血液储存、发放和输血核对制度。

(一)血液储存1、血液入库储存前要认真核对验收。

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血液外观、血袋密封及包装、血袋标签是否合格。

血袋标签核对的内容包括血站的名称,血袋编号或条形码、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制备日期、失效日期,贮存条件等。

禁止将血袋标签不合格的血液入库。

2、血液验收合格并核对无误后,按不同品种的储存要求存放到相应的储血设施中。

红细胞的储藏温度应当控制在2-6℃,血小板的储藏温度应当控制在20-24℃,血浆(冷沉淀)储存温度控制在零下20℃以下。

3、储血冰箱内由上到下四层分别设置A、B、O、AB四型标识,按不同血型将红细胞、血浆、冷沉淀分别存放到相应冰箱的不同层内。

存放时按失效期短长由外到里摆放。

红细胞悬液每天在8时、16时分别翻身一次。

4、血液库存预警:一般A、B型红细胞悬液最低库存不低于1.5U,O型红细胞悬液不低于3 U,AB红细胞悬液不常规备血,血浆最低库存为每种血型1000ml。

低于此库存要及时备血,备血困难时,要及时报告血库主任和医务科。

根据不同阶段的用血情况,可由医务科对血液最低库存进行动态调整。

5、储血保管人员应当做好血液储藏冰箱温度的24小时监测记录,防止冰箱及监控设施故障。

6、储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每周消毒一次;储血冰箱内和储血室空气培养每月一次。

储血环境监测结果应当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无霉菌生长或培养皿(90mm)细菌生长菌落<8CFU/10分钟或<200CFU/m3为合格)。

二、血液发放1、交叉配血合格后,由血库工作人员电话通知临床医务人员,由临床医务人员持能够证明受血者身份的凭据(如已交费的记账单或填写完整的取血单或取血专用处方笺),并携带符合血液转运要求的容器(如血液转运箱)到血库窗口取血。

输血科(血库)管理制度

输血科(血库)管理制度

输⾎科(⾎库)管理制度输⾎科(⾎库)管理制度1、输⾎科(⾎库)负责本单位临床⽤⾎计划的申报、⾎液⼊库、储存、出库、配型,对临床⽤⾎制度执⾏情况进⾏检查。

2、输⾎科(⾎库)⼯作⼈员应具有⾼度的责任⼼和良好的业务素质,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管理办法》和《临床输⾎技术规范》开展⼯作,保证本院的⽤⾎安全。

3、输⾎科(⾎库)有职责和义务向临床医师提供输注⾎液和⾎液成份的咨询意见或建议,参与指导和协助临床的输⾎和对输⾎反应的处理。

4、临床需要输⾎、配⾎,应由经治医师提交输⾎申请单,连同受⾎者的⾎样于预定输⾎⽇期前送交输⾎科(⾎库)。

需要保存期短的⾎液或其他⾎液成分(洗涤红细胞、机采⾎⼩板等),应提前三天通知输⾎科(⾎库),抢救⽤⾎⽴即定型和配⾎并保持联系。

(急诊输⾎除外)5、⾎型交叉配合试验完成后,仔细填写交叉配⾎报告单并详细核对结果,保留标本7天以上。

6、临床采⾎时应该详细核对病⼈姓名、性别、床号、严防采错⾎标本;标本送检中应严防损坏或污染。

7、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适应症,并做到科学、合理⽤⾎和成分输⾎。

病⼈如有输⾎反应。

应⽴即分析原因;对疑难⾎型定型及交叉配⾎有问题,应及时进⾏复查、处理。

8、输⾎科(⾎库)应定期⽤紫外线消毒,严防输⾎感染。

9、做好对受⾎者输⾎前如⼄肝、丙肝、梅毒和HIV等必检项⽬的检测。

10、做好各项室内质控⼯作,维护⾎库冰箱良好运⾏状态,确保⾎液的质量。

11、全⾎、⾎液成分⼊库前认真核对验收。

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者姓名或条型码编号和⾎型、⾎液品种、容量、采⾎⽇期、⾎液成分的制备⽇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袋编号/条形码,储存条件)等。

12、按A、B、O、AB⾎型将全⾎、⾎液成分分别贮存于⾎库专⽤冰箱不同层或不同专⽤冰箱内,并有明显的标识。

13、认真做好⾎液出⼊库、核对、领发的登记,有关资料需保存⼗年。

血液应急库存管理制度

血液应急库存管理制度

血液应急库存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血液供应的安全性和充足性,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的血液库存管理工作。

三、库存管理的原则1. 安全第一。

确保库存的血液符合相关规定的安全标准,不得使用过期或不合格的血液。

2. 充足供应。

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合理分配和储备血液,确保血液供应充足。

3. 严格管理。

对库存的血液进行严格的管理,包括进货、出库、储存和监测等环节。

4. 及时更新。

对库存的血液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确保库存中的血液始终保持新鲜有效。

四、库存管理流程1. 血液采购和进货:医疗机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血液采购,确保血液的来源合法合规,并且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2. 血液分类和储存:医疗机构应根据血液的类型和用途进行分类和储存,不同类型的血液应分开储存,避免混淆。

3. 血液监测和检测: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库存的血液进行检测和监测,包括血液成分、过期日期等,确保血液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4. 血液出库和使用: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患者的需求进行血液出库和使用,确保血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 库存更新和调整: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库存的血液进行更新和调整,及时清理过期或不合格的血液,保证库存的血液始终是新鲜有效的。

五、库存管理的实施1. 建立健全的血液库存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流程,确保血液库存的安全和充足。

2. 对血液的来源、质量、数量等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确保血液的患者消毒合格标准。

3. 定期开展血液库存的检查和更新,确保库存的血液始终符合相关标准。

4. 建立应急血液库存,以备不时之需,如灾难、事故或其他紧急情况。

5. 定期对血液库存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不断提高库存管理水平和效率。

六、监督和检查1.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监督和检查机制,确保库存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有效。

2. 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对医疗机构的库存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纠正。

3. 对违反库存管理制度的行为,依法查处,确保血液供应的安全和充足。

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模版

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模版

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模版一、引言输血科血库是医疗机构中至关重要的部门之一,负责血液和血液制品的收集、贮存、筛选、准备和分发。

为了保证血库工作的安全、高效和规范,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份血库工作制度模板,以便于各个医疗机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二、血库收血工作制度1. 收血人员的要求a. 必须具备相关的医学背景和技术培训证书;b. 必须定期参加相关的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c. 必须严格遵守血库收血操作规程和相关的卫生要求。

2. 血液标本的采集要求a. 血液标本采集必须由经过培训并持有相应证书的专业人员进行;b. 标本采集前必须检查采集针具的完整性和灭菌状况;c. 采集血样的部位必须经过充分的消毒处理;d. 血液标本采集后必须妥善保存并尽快送至血库进行进一步处理。

3. 血液标本的运输要求a. 血液标本运输必须采取封闭、防漏、耐压的专用容器;b. 运输过程中必须避免强烈振动和高温或低温影响;c. 运输中必须定期进行温度监测,并记录相关数据;d. 运输途中如有异常情况,必须立即通知血库相关人员。

4. 血液标本的检验要求a. 所有血液标本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初步检验;b. 初步检验包括血型鉴定、传染病筛查等;c. 检验结果必须及时、准确地记录并报告给血库主管。

5. 血液标本的储存要求a. 血液标本必须按照不同的类型和特性进行分类和储存;b. 储存温度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并进行定期监测和记录;c. 储存期限到期的血液标本必须及时处理或淘汰;d. 血液标本储存过程中必须做好防护和保管,避免交叉污染和损坏。

三、血库配血工作制度1. 配血人员的要求a. 必须具备相关的医学背景和技术培训证书;b. 必须严格遵守血库配血操作规程和相关的卫生要求;c. 必须定期参加相关的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

2. 血液配血的流程要求a. 配血前必须进行患者的血型鉴定和抗体检查;b. 配血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血液类型和用量计算;c. 配血后必须对配血记录进行核对和签名确认;d. 配血完成后必须做好配血记录和相关统计工作。

血液的储存和运输管理办法

血液的储存和运输管理办法

血液的储存和运输管理血液成分组成复杂,要想保持各种血液成分的活性不变或尽量减少其变化,就必须按各种血液成分的特点和要求,用专用贮血冷藏箱(库)分别按温度要求进行贮存和运输,以减慢其代谢速度、延长寿命、防止变质,保证临床使用有效和安全。

各血站和医院输血科或血库应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合适的血液储存和运输设备。

一、血液储存和运输设备(一)贮血冷藏箱(库)贮血冷藏箱形状一般为圆柱体或长方体,以垂直式较好,箱体内要宽敞明亮,应有适当的照明设备和风扇。

内设3~4个隔离层,隔离架有固定式或转盘式。

每隔层均有一扇内门,以减少冷空气散发,保持温度均匀,节省电能。

隔层间要有一定距离,周围要留有一定空间以便空气回流,使箱内各处均匀快速降温。

箱体隔热性能、密封性能要好,以保持温度恒定。

(二)贮血冷藏箱1.温度要求贮血冷藏箱与一般家用冷藏箱不同,它对温度要求很严,即必须控制在2~6℃范围内,箱内温度上下层之间、前后之间温差不得超过2℃。

因此要求制冷机功率要大,冷风不能直接吹到血袋上,以免造成局部温度过低而产生溶血。

要有温度记录器,记录器温感探头必须置于带有一定介质的容器中,容器内实际温度与记录器记录温度之差要小于±l℃。

2.高低温及断电报警装置贮血冷藏箱必须有高低温和断电声响报警装置,一旦温度升高或降低超过温度要求,便自动报警。

报警器电源与冷藏箱不能共用同一电源,防止一旦停电不能报警,必须另设电源,最好用干电池。

对报警器应定期进行检查以保证其功能正常。

冷藏箱的报警温度应定于上限6℃和下限2℃。

当报警器温感探头的温度分别超过6℃和低于2℃时,报警器应发生报警。

3.温度记录系统温度记录曲线记录的温度与标准温度计测试的温度之差要小于±1℃,这样表明记录温度曲线是可靠的,否则要进行调整。

4.定期维护冷藏箱应设专人管理,定期维修保养,并建立档案保存。

质控部门要定期对温度、高低温报警和温度记录曲线进行监测。

(三)贮血冷库冷库适用于贮存大量血液和血液成分,其性能要求基本同贮血冷藏箱,此外还有下列要求:1.分区存放冷库内设有分隔区,在分隔区内存放不同品种、规格、血型的血液和血液成分。

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范本(5篇)

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范本(5篇)

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范本一、工作目标和职责1. 确保输血工作安全、高效进行。

2. 准确管理和储存血液和血液制品。

3. 确保输血操作符合医疗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

4. 协助医务人员共同完成输血工作。

二、工作时间和岗位职责1. 工作时间:根据医院具体安排,包括早班、中班、晚班和夜班。

2. 血库管理员:- 负责血液和血液制品的采购、验收、核对及储存工作。

- 负责血袋和血浆袋的登记、管理和储存。

- 负责记录和更新库存信息,保证血液和血液制品的有效管理。

- 协助医务人员进行血液配型和交叉配血工作。

- 进行血液及相关物品的保养和维护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 参与传染病筛查和质量控制工作。

3. 输血操作员:- 根据医嘱,准备血液和血液制品,并进行身份核对。

- 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工作。

- 进行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输注,确保操作规范及安全。

- 记录输血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包括输血量、输血速度等。

- 参与传染病筛查和质量控制工作。

- 维护输血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工作流程和规范1. 血液储存:- 血袋、血浆袋和其他血液制品应按照规定的温度和湿度储存。

- 定期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检查和清点,确保质量和有效期限。

2. 输血操作:- 操作人员应对血袋和血浆袋等血液制品进行核对,确保患者身份和配血的准确性。

- 输血操作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保证操作规范和安全。

- 输血时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等。

3. 血液库存管理:- 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并与记录进行核对。

- 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过期品应及时淘汰和销毁。

- 严格遵守血液和血液制品的使用原则,合理分配和利用血源。

四、安全和质量控制1. 严格遵守血液操作规范和消毒操作制度,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无菌。

2. 定期进行仪器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参与传染病筛查,确保血液和血液制品的安全性。

4. 定期进行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质量控制,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血液入库制度血库管理制度

血液入库制度血库管理制度

1.对入库血液必须按规定项目(血型、编号、姓名、采血日期、保存期、采血者、血站名称、许可证号、保养液标签)严格检查。

2.验收内外包装是否符合标准,有无漏袋,有无交叉配血管等。

3.凡符合标准规定的血液,分血型逐一详细登记入库。

4.凡不符合要求的血液,血库有权拒收。

5.做好入库的登记统计,并与财务科付款数据核对。

6.加强与各科室的团结协作,确保安全用血。

1.血库人员必须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血液报废制度。

2.严格血液验收制度,凡不合格的血液拒绝入库,待检查的血液分开存放。

3.待接到检验报告后,合格血液放回各型冰箱,不合格血液取出放报废处。

4.凡过期及不合格血液及制剂,需要报废的应在收、发登记本上明显注销,并填写血液报废报告单,写明血液的来源、血型、姓名、编号、血液类别及报废原因,报院领导批准后方可处理。

5.经批准报废全血应进行焚烧处理,严防污染。

6.报废血液应开具四联发票,经院领导签名,作日、月报表的依据。

存血发血工作岗位职责1.在院长及经验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本院血液的购血(供血)、入库、保存、发放等工作。

2.根据医院用血情况,认真做好年、月、周的供血计划,并与市中心血站加强业务联系,确保计划供血任务的完成。

3.对入库血液必须按规定项目进行严格检查,逐袋验收登记,凡不合格血液拒绝入库。

对与核对无误的合格品,按血型分类放入冰箱,按标签排列保存。

4.血液保存应精心观察和严防污染,做到发现异常血及时处理,冰箱有故障应及时消除。

5.血液入库、保存、发放均要执行操作规程,轻拿轻放,不得挤压碰撞。

6.加强与医院各科室联系,做好计划供血和血型调配工作。

7.发放血液要当面查对交接清楚,按规定办好手续。

发出的血液,一般不给于调换与退回。

8.急诊用血按规定供血,成分血按预定供血,报废血按规定报批后处理。

9.实行24小时值班,严格交接班手续,遇到重要问题及时请示汇报。

10.各种记录、收据、数据、资料要妥善保管,并做好每日统计报表。

血液储存质量管理制度

血液储存质量管理制度

血液储存质量管理制度
(一)目的
规范已合格入库血液成分的储存方法、储存条件符合质量监控要求,确保血液保存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血液成分入库后储存过程管理。

(三)职责
1.所有值班岗位人员执行。

2.实验室负责人和质量监督员监督执行.
(四)工作制度
1.血液运输及入库应由具有相应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操作,血液保
存区域除本科室人员外,非授权人员不得入内。

2.值班岗位人员负责血液保存区域安全,须做好防火、防盗、防水
淹等工作,定期检查和更换灭火器,检查门、窗等设施是否安全。

3.血液贮存设备不应作为他用,待检血液、自体储血应分别应单独
存放,不能与合格血液成分混放.
4.血液保存设备应运行可靠,温度稳定、均衡,有温度记录装置和报警装置。

5.值班人员负责随时检查贮血冰箱及温度监控系统报警装置是否正常.
6.保持贮血室内通风良好,温度、湿度适宜.
7.各种血液成分的标准保存条件
(1)全血和悬浮红细胞分别保存在2一6℃有明显标志的专用储血冰箱内。

血液储存与出入库管理制度

血液储存与出入库管理制度

血液储存与出入库管理制度1输血科应统一使用本地区中心血站供应的血液制品,所有血液均使用输血管理系统软件统一管理。

及时通过网络系统或电话与血站联系预定血液,保证常规用血与特殊用血的需求。

2根据以往临床用血统计数字,医院床位的增减度,合理制定周、月和年贮血计划。

保持一定库存量。

定期进行分析,克服随意性与盲目性。

输血科常规储存红细胞与血浆,特殊及稀有血型血液成分需要提前预约。

库存血量最好保持在三天的用血量,血型按o、a、b、ab大约3:3:3:1比例贮血。

根据医院床位数与手术量设定常规红细胞储血量与最低血量警界线(具体内容见《血液动态预警机制》),红细胞常规每天补充库存后每型(除ab 型)保持在20u左右,若低于5个单位(最低血量警界线)而市中心血站无法满足时需及时告知临床,同时依据《血液动态预警机制》及时处理,以确保临床急诊用血需求。

3对血站发来的血液制品,应由输血科专业人员收取,认真检查运输过程中冷链的运行情况,对血液制品逐袋核查验收,确定血液数量及质量无误后签收,并立即进行分类登记和电脑入库。

血液应按品种、规格分类贮存,按保存日期的先后排列,分型存放。

4.血液入库前应仔细检查验收。

内容:运输条件、外观、包装是否合格,血袋是否破损,标签字迹是否清晰,内容是否齐全。

应注明备血日期、备血周期、血型、供血日期、条形码等。

5进入输血科的血液,必须入库登记。

登记内容: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品种、血量、入库时间、入库人、送血人等。

6血液按a、B、O、AB血型分别存放在血库专用冰箱或专用冷库的不同层,并有明显标志。

不同日期的血液应存放整齐,排列整齐,不得倒置。

7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当作好血液冷藏温度的24小时监测记录。

全血及红细胞悬液保存温度为4℃±2℃,血浆置-20℃以下,血小板保存温度22℃±2℃,轻振荡。

当储血冰箱的温度自动控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即检查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每天按规定做好储血冰箱的温度监测工作。

血库库存管理制度(5篇)

血库库存管理制度(5篇)

血库库存管理制度一、血液预订管理1.根据本院临床用血需求向本溪市中心血站上报用血需求计划,同时安排专职取血人员到血站领取血液。

2.我院需特殊稀有血型血液时,应提前三天预约,并负责向临床医生做好解释工作,与本溪市中心血站积极沟通,确认取血时间。

二、血液接收核对、入库、贮存管理1.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验收核对。

内容。

运输条件、物理外观、包装是否合格,血袋是否有破损,标签字迹是否清晰、内容是否完整。

标签上标明供血机构名称及许可证号、供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品种、血量、采血日期、成分制备日期、效期、储存条件等。

2.进入输血科(血库)的血液及成分,必须入库登记。

登记内容: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品种、血量、采血日期、效期、入库时间、入库人、移交人等。

3.全血、成分血按a、b、o、ab血型分类储存于血库专用冰箱或专用冰柜不同层内,标识明显。

不同日期的血液依先后次序存放,整齐排列,不能倒置,以便发血时观察红细胞和血浆层界面。

4.红细胞类制品2-60c保存,血浆和冷沉淀-20℃以下保存,血小板20-240c振荡暂存。

5.当储血冰箱的温度自动控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即检查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每天定时作冰箱温度记录。

6.各类血液及成分严格按照规定储存期限保存,过期血一律不得用于临床,严格执行报废血的报批手续,并作好相关记录。

7.根据临床和库存需要,每天作好用血计划和预约血液工作,节约血液,避免浪费。

8.每天下班前,做好血液交接工作,核对实际库存数量、记录数量、电脑储存数量三者是否一致,作好交接记录,每月盘存库存血液一次。

9.储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冰箱每周消毒一次,冰箱消毒效果监测每月一次,菌落数<80cfu/____min或<200cfu/m3(培养皿____mm细菌培养),无霉菌生长。

10.必须随时储存足量的a、b、o、ab型血液,不能空库和缺型,随时保证临床用血需要。

11.做好储血室内的物表、地表、空气消毒工作,并作好记录。

血液的保存与运输

血液的保存与运输

血液的保存及运输血液的保存及运输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血液储存要求6月1日起实施血液运输要求6月1日起实施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7月1日起实施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4℃只能保存红细胞,对其他成分无保存作用血液的保存●血液保存温度一般在2-8°C●血液保存温度在8°C 以上时,有可能在采血过程中由于疏忽进入血液的细菌会繁殖到一定程度,从而导致输血出现致命的危险。

2-8°C可以将血液中细菌的生长抑制在最小程度。

●2°C下限同样重要:红细胞对冰冻非常敏感,如果被冰冻,红细胞会破坏,发生溶血,从而导致致命的危险。

血液的保存(血站、储血点)按A、B、O、AB 血型将全血、血液成分分别贮存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内,并有明显的标识。

保存温度和保存期如下:品种保存温度保存期● 1.浓缩红细胞(CR 4±2C ACD: 21天天CPD:28天CPDA:35天● 2.少白细胞红细胞(LPRC)4±2°C 35天● 3.红细胞悬液(CRC3)4±2°C (同浓缩红细胞)● 4 洗涤红细胞(WBC)4±2°C 24 小时内输注● 5.冰冻红细胞(FTRC)-80°C 解冻后24小时内输注● 6.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22±2°C 24 小时(普通袋)或5天(专用袋制备)7.机采血小板22±2°C 24 小时内输注●8.机采浓缩白细胞悬液22±2°C 24 小时内输注●9.新鲜液体血浆4±2°C 24小时内输注●10.新鲜冰冻血浆-20°C 一年●11.普通冰冻血浆-20°C 四年●12.冷沉淀-20°C 一年●13.全血4±2°C (同浓缩红细胞)●14.准备推出冰冻血小板、冰冻红细胞●15.其他制剂按相应规定执行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血液运输管理制度

血液运输管理制度

血液运输制度
1、血液运输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具备一定的血液运输相关专业知识,具有上岗证。

2、送血箱应按要求每周清洁消毒一次,并做好消毒记录。

3、血液按标准放入送血箱,不得挤压。

4、运输过程中应保证相应血液及其制品的运输温度,全血及红细胞类血液运输温度为2-10℃。

若放置冰袋,冰袋应与血袋隔开,严禁直接接触。

血液与冰块比例为:短程运输5:1、远程运输2:1、远程高温运输1:1,血浆和冷沉淀在0℃下运输,血小板在20-24℃下运输,注意观察送血箱送血前、中、后温度,并做好温度记录;
5、确保送血箱密封无缝,在运输途中不得开启送血箱门,防止震荡。

6、送血人员应做好血液交接记录。

储血室的规章制度

储血室的规章制度

储血室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规范储血室的管理,保障储存血液的安全和有效使用,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储血室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三、储血室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血液管理法规,做好相关登记和记录工作。

第二章储血血液的接收和储存一、接收血袋前,储血室工作人员应认真核对献血者的证件信息,确保献血者符合献血条件。

二、接收血袋后,应立即进行验血工作,确保血液品质符合标准。

三、储存血液时,应按照不同类型、不同RH血型等进行分类,确保不同血液的储存和管理不受影响。

四、储存血液过程中,应注意定期检查温度,保持血液的质量。

五、储存血液过程中,不得混存不同类型或过期血液,避免交叉感染或其他意外问题。

第三章血液的领取和使用一、领取血液前,领取人员必须持有相关医疗证件,并在血液领取登记簿上进行登记。

二、领取血液时,应按照医生的开具医嘱来领取相应类型的血液,避免混淆。

三、使用血液时,应按照规定用途和方式来使用,避免浪费。

四、使用血液后,应及时做好记录工作,包括使用量、使用时间等,以便于日后追溯。

第四章安全管理一、储血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和清洁规定,确保血液的净化和无菌。

二、储血室工作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保证个人的健康状况,避免传染疾病。

三、储血室应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四、对于不符合标准的血液,应及时处理和销毁,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第五章管理制度一、储血室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

二、储血室工作人员应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专业技能和素质。

三、储血室应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保障血液的安全和准确。

四、储血室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

第六章处罚和奖励一、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员,应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批评、警告、停职、开除等。

二、对表现优秀的人员,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包括表彰、奖金、晋升等。

三、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避免造成不良影响。

血液储存制度

血液储存制度

血液储存制度
1、所有血液及其制品必须在30分钟内登记入库完毕,入库前再核对一次送(取)血单、献血条码、血型、血量、血液品种、采血日期、血液的外观、内外包装等。

准确无误后方可入库贮存。

2、分类储存:合格成分血液分品种或规格存放于2-6℃冰箱中,按血型、日期存放于冰箱的不同层次,合格血浆应分品种、血型、日期存放于-20℃低温冰箱内。

2.1、全血及成分血液贮存于2-6℃的专用储血冰箱中;
2.2、血小板贮存在专用的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中,振荡保存;
2.3、新鲜冰冻血浆及普通血浆贮存在温度为-20℃的低温冰箱内;
2.4、冷沉淀凝血因子贮存温度为-20℃以下
以上贮血设备均应设有完好的高低温报警装置,温度记录或温度指示正常。

3、正确存放:按采血日期将血液及其成分制品依次放于冰箱框架内,不得挤压,标签向外,不得靠冰箱壁和门存放,血液存放后防止不必要的开启冰箱门。

4、做好冰箱温度记录:密切观察储血冰箱温度是否在
2-6℃范围内,低温冰箱是否在-20℃以下,每日记录温度3次。

5、密切观注血液质量:随时观察储存血液及其成分制品,有无质量变化,如:颜色、分界线、溶血、凝块、絮状物、气泡等。

6、做好冰箱消毒工作:储血冰箱每周消毒一次,用消毒液擦拭冰箱内各个部位,并做好消毒记录。

同时做好储血室内的物表、地表、空气消毒工作,并做好记录,要求储血冰箱和储血室空气达到二类清洁区标准,无霉菌生长,细菌菌落〈200cfu/m3。

7、做好储血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随时保持冰箱和储室内整洁卫生;严禁储血冰箱内存放其它任何物品、防止血液污染,每周检查蒸发器一次,及时除霜,每月检查清扫冷凝器、压缩机一次,每月检查报警器一次。

输血科血液库存管理制度

输血科血液库存管理制度

输血科血液储存、库存预警制度
1、贮血室要空气流通,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2、按A、B、O、AB血型将血液成分分别贮存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内,并有明显的标识。

3、血液储存量为3-5天的平均发血量。

A、B、O型悬浮红细胞库存警戒线为12u,冰冻血浆库存警戒线为2000ml。

如低于该数量应及时订血并记录。

值班人员及时根据库存状况及时与血站联系,根据血站的发出的预警报告,及时通知临床科室,制订当日的用血计划。

4、贮血冰箱应保持温度在4±2℃,贮存冰冻血浆冰柜应保持温度在-20℃下,血小板储存温度保持在20-24℃,自动报警装置应始终在工作状态,每日分别观察温度八次,并做记录。

5、当贮血冰箱的温度自动控制记录和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即检查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

未能立即解决的及时记录并密切监控,严重者要及时上报上级领导处理解决。

6、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无毒菌生长或培养皿(90mm)细菌生长菌落<8CFU/10分钟或<200CFU/m3为合格.
7、贮血期间每日观察血液质量有无变化,如发现异常(如颜色不正常,分界不清,有溶血、脂血、凝块、雾状、絮状物、气泡等)要及时处理。

血液贮存、取血、发放制度

血液贮存、取血、发放制度

血液贮存、取血、发放制度为了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五章及第六章有关规定并保证血液从入库到发出顺畅进行,确保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制定本制度。

1血液的入库1.1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

核对验收内容包舌: 运输条件、血液外观、血袋密封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香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献血者姓名或条形码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有效期、血袋编号/条形码、贮存条件)等。

1.2血液验收合格并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名确认。

2血液的贮存2.1按不同品种、血型、规格和采血日期(或有效期》分别竖立放置于篮中或金属架上,在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内存放,并有明显的标识,血液的摆放要为冷空气的流通留有空间(不宜放置过于紧密)。

家用冰箱不宜用于贮血。

2.2保存温度和保存期如下:浓缩红细胞4士2℃ACD: 21天,CPD: 28天,CPDA: 35天。

少白细胞红细胞4土2℃保存期同浓缩红细胞。

红细胞悬液4士2℃保存期同浓缩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4土2℃24小时内输注。

冰冻红细胞4土2℃解冻后24小时内输注。

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22±2℃24小时(普通袋)或5天(轻振荡、专用袋制备)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同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

机器单采浓缩白细胞悬液22±2℃24小时内输注。

新鲜液体血浆4土2℃24小时内输注。

新鲜冰冻血浆20℃以下一年。

普通冰冻血浆-20℃以下四年。

冷沉淀-20℃以下一年。

全血4土2℃(同浓缩红细胞)其他制剂按相应规定执行。

2.3当冰箱的温度自动控制记录或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即查明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

2.4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无需菌生长或培养皿(90mm)细菌生长菌落<BCFU/10分钟或(200CFU/m3为合格。

3.血液的发放3.1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持能够确认受血者身份的凭据(如已交费的记账单或填写完整的取血单或取血专用处方笺),并携带符合血液贮存要求的客器(如保温瓶或血液转运盒或取血箱)到输血科(血库)取血。

血液入库制度血库管理制度

血液入库制度血库管理制度

血液的入库制度1.对入库血液必须按规定项目(血型、编号、姓名、采血日期、保存期、采血者、血站名称、许可证号、保养液标签)严格检查。

2.验收内外包装是否符合标准,有无漏袋,有无交叉配血管等。

3.凡符合标准规定的血液,分血型逐一详细登记入库。

4.凡不符合要求的血液,血库有权拒收。

5.做好入库的登记统计,并与财务科付款数据核对。

6.加强与各科室的团结协作,确保安全用血。

血液的报废制度1.血库人员必须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血液报废制度。

2.严格血液验收制度,凡不合格的血液拒绝入库,待检查的血液分开存放。

3.待接到检验报告后,合格血液放回各型冰箱,不合格血液取出放报废处。

4.凡过期及不合格血液及制剂,需要报废的应在收、发登记本上明显注销,并填写血液报废报告单,写明血液的来源、血型、姓名、编号、血液类别及报废原因,报院领导批准后方可处理。

5.经批准报废全血应进行焚烧处理,严防污染。

6.报废血液应开具四联发票,经院领导签名,作日、月报表的依据。

存血发血工作岗位职责1.在院长及经验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本院血液的购血(供血)、入库、保存、发放等工作。

2.根据医院用血情况,认真做好年、月、周的供血计划,并与市中心血站加强业务联系,确保计划供血任务的完成。

3.对入库血液必须按规定项目进行严格检查,逐袋验收登记,凡不合格血液拒绝入库。

对与核对无误的合格品,按血型分类放入冰箱,按标签排列保存。

4.血液保存应精心观察和严防污染,做到发现异常血及时处理,冰箱有故障应及时消除。

5.血液入库、保存、发放均要执行操作规程,轻拿轻放,不得挤压碰撞。

6.加强与医院各科室联系,做好计划供血和血型调配工作。

7.发放血液要当面查对交接清楚,按规定办好手续。

发出的血液,一般不给于调换与退回。

8.急诊用血按规定供血,成分血按预定供血,报废血按规定报批后处理。

9.实行24小时值班,严格交接班手续,遇到重要问题及时请示汇报。

10.各种记录、收据、数据、资料要妥善保管,并做好每日统计报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库血液贮存运输制度
1、入库的全血、RBC悬液等红细胞制品温度控制在2~6℃,血小板振荡保存于20~24℃,禁止接受不合格血液入库;血浆在-20℃以下低温冰箱中保存;贮血冰箱严禁存放其他物品。

2、交叉管、备血管、血型鉴定管存放在冰箱中.并且保存7天以上。

3、交叉配血试剂、血型鉴定试剂存放在试剂冰箱中,严禁试剂与血液混存。

4、血液运输必须使用专用取血容器。

领取血液制品时应核对血液制品的种类和数量,检查血液外观及血液有无异常现象,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交接血液。

5、血液在运输中保持合适的温度,不同血液成份最好分别存放于不同的取血容器中。

6、血袋装入取血容器一定要轻拿轻放,特别是冰冻成份在运输中避免剧烈振荡。

7、血液运到医院后要开箱逐一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污损,如有上述情况之一者不得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