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产生及发展过程资料
日本电影的崛起与战前发展概况

1951年,黑泽明的《罗生门》问世,“——飞冲天”征服了西方,轰动了世界,使得日本电影在国际影坛上骤然提到了显著的地位。
在以后的几年中,日本电影无论在任何地方的国际电影节上都能够得以获奖:1952年,沟口健二拍摄的《西鹤一代女》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导演奖;1953年,沟口健二拍摄的《雨月物语》和五所乎之助拍摄的《烟囱林立的地方》,分别在威尼斯和柏林电影节上获奖;1954年,衣笼贞之助拍摄的《地狱门》获戛纳电影节大奖;同年,黑泽明拍摄的《活着》获柏林电影大奖;黑泽明拍摄的《七武士》、沟口健二拍摄的《山极大夫》同时获威尼斯电影节大奖;1956年,市川昆拍摄的《缅甸的竖琴》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奖;1957年,今并正拍摄的《暗无天日》在莫斯科电影节上获奖;1958年,稻垣浩拍摄的《不守法的阿松的一生》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奖。
这的确是一个惊人的纪录,世界电影便从此记载了走在民族电影最前列的日本电影。
无可争辩的是,战后日本电影无论在西方人或是在东方人面前,都独树一帜地展示出了它那奇特、神秘的艺术空间。
日本电影大师们在他们的作品中,对于民族传统及文化特别的“关照”意识,给予了人们以全新的、强烈的视听感受。
然而,纵观日本电影的发展我们却可以看到,它经历了一条极为曲折和艰难的道路。
在我们对战后的日本电影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将进行深入探讨的时候,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日本电影从爱迪生发明的“电影视镜”在神户与观众见面时起,到50年代日本电影取得的辉煌成就时止,它已经走过整整的半个世纪。
在过去人们一提起日本这个民族,一般会说这是一个贯于抄袭的民族。
然而,笔者却认为,这并非是日本民族的真正性格。
他们固然有抄袭的一面,但同时也没有忘记使之变为自己本民族所能够接受的东西。
而这后一点才是真正地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性格特征。
从历史上看,日本的第一位天皇——圣德太子,面对强大的中国文化所采取的就不是囫囵吞枣的态度。
他建立了自己的所谓圣德太子的模式,实际上放弃了独裁的欲望。
导演基础(整理)

电影导演基础1.电影的发明1.我国古代的灯影戏,曾被电影史学家认为是电影发明的先导。
2.电影的真正发明,是根据英国人彼得.马克.罗格特发现的“视觉暂留”原理。
3.1894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根据“视觉暂留”原理制成了“活动电影视镜”。
4.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创造出一种能将影像放映的电影机,并放映了《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影片,标志着电影时代的开始。
2.世界有声片•1927年,世界上第一部从影片中发出声音的电影《爵士歌王》真正诞生。
•1935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出现。
•1935年,三色的彩色系统才被发明,终于拍出了第一部真正的彩色影片《名利场》。
•从此,彩色和声音都作为艺术元素被纳入到电影的创作中去。
•电影的发明可以说是划时代的进步。
3. 电影传入中国•1896年8月11日,一名法国人带来了一部电影短片,在上海徐园的游乐场中放映,人们观后称之为“西洋影戏”。
•1898年之后,陆陆续续有意大利人、俄国人、葡萄牙人相继来华放映电影。
•1899年,西班牙商人雷玛斯在中国放映了第一部带有故事情节的短片。
•1905年上海建起了一座可容纳250人的电影院,即“虹口大戏院”。
•1905年秋,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戏曲片《定军山》,成为中国第一部电影。
4.第七艺术1911年,意大利诗人乔托·卡努杜发表了《第七艺术宣言》,宣称电影是一门艺术,为电影跻身于艺术的殿堂,确立电影的艺术地位铺平了道路和奠定了基础。
由此,“第七艺术”就成可电影艺术的同义语。
卡努杜认为:电影吸收了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等六种艺术元素,经过消化、融合之后,改变了它所综合的各种艺术的原有材料和独特的个性,引起了原有艺术元素的质的变化,形成了一门崭新的艺术。
它是动与静、时间与空间、造型和节奏综合在一起的艺术,从而形成了电影这门独立的第七艺术。
电影的神奇与魅力,产生了大量的“影迷”群落。
早期电影尽管受到排斥,但它飞速的发展,有识之士的参与,艺术雨露的滋润,使它迅速成长起来。
世界电影的产生和发展

世界电影的产生和发展(一)十九世纪30年代,电影开始了它的诞生前的技术准备期,也叫做发明期。
早在1829年,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现:当一个物体在人的眼前消失后,该物体的形象还会在人的视网膜上滞留一段时间,这一发现,被称之为“视象暂留原理”。
普拉多根据此原理于1832年发明了“诡盘”。
“诡盘”能使被描画在锯齿形的硬纸盘上的画片因运动而活动起来,而且能使视觉上产生的活动画面分解为各种不同的形象。
“诡盘”的出现,标志着电影的发明进入到了科学实验阶段。
1834年,美国人霍尔纳的“活动视盘”试验成功;1853年,奥地利的冯乌却梯奥斯将军在上述的发明基础上,运用幻灯,放映了原始的动画片。
摄影技术的改进,是电影得以诞生的重要前提,也可以认为摄影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发明提供了必备条件。
早在1826年,法国的W尼埃普斯成功地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的景”,曝光时间8小时。
而在初期的银板照相出现以后,一张照片缩短至30分钟左右,由于感光材料的不断更新使用,摄影的时间也在不断缩短。
1840年拍摄一张照片仅需20分钟,1851年,湿性珂珞酊底版制成后,摄影速度就缩短到了1秒,这时候“运动照片”的拍摄已经在克劳黛特、杜波斯克等人的实验拍摄中获得成功。
1872年至1878年,美国旧金山的摄影师爱德华慕布里奇用24架照相机拍摄飞腾的奔马的分解动作组照,经过长达六年多的无数次拍摄实验终于成功,接着他又在幻灯上放映成功。
即在银幕上看到了骏马的奔跑,受此启发,1882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改进了连续摄影方法,试制成功了“摄影枪”,并在另一位发明家强森制造的“转动摄影器”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1888年9月,他把利用软盘胶片拍下的活动照片献给了法国科学院。
在1888-1895年期间,法、美、英、德、比利时、瑞典等国都有拍摄影像和放映的试验。
1888年,法国人雷诺试制了“光学影戏机”,用此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
中国电影发展史

中国电影发展史这个世界有了光,然后有了影。
电影是一种能够将光影关系玩弄得最出神入化的现代发明。
如果要谈电影,就要上溯到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及之后出现的皮影戏。
但是,真正有意义的电影,不是发明自中国,而是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正式标志着电影时代的来临。
既然中国与电影的发明无缘,那中国电影发展就由电影放映开始。
1896年,卢米埃尔兄弟雇用了二十个助手前往五大洲去放映电影。
就是这样,电影这种拥有艺术和商品双重价值的文化产品,在西方商人扩大市场商业策略推动下,传入了中国。
随后,很多欧美商人见中国的放映业有利可图,纷纷来华投资。
他们经营放映业,修建及发展连锁式影院,甚至在中国建立电影企业,摄制影片。
由1896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虽然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
1903年,德国留学生林祝三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国,租借北京前门打磨厂天乐茶园放映电影。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京剧老旦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的部份场面。
中国电影一开始,就和中国传统的戏曲和说唱艺术结合起来,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电影类型。
但是最早尝试拍摄这种电影类型的丰泰照相馆只属小本经营,算不上是电影机构。
直至商务印书局"活动电影部"的出现,才真正代表中国制片业的开始。
在这段期间,除了"商务"之外,先后出现的电影制片机构还包括由美商投资"亚细亚影戏公司"、"幻仙"、"中国"、"上海"、"新亚"等,由于他们的成员多是来自戏剧舞台,所以当时的电影题材和内容大多源于中国戏曲和文明戏。
此外,他们也开始拍摄剧情短片和长片,对电影这种艺术作最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历经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进程。
电影发展史介绍资料

葛丽泰·嘉宝 Greta Garbo 1905-1990年
葛丽娅·嘉逊 Greer Garson 1908-1955
明星制部分女演员 费雯· 丽、英格丽· 褒 曼、奥黛丽· 赫本
费雯丽 Vivien Leigh (1913 —1967)
英格丽·褒曼 Ingrid Bergman (1915 — 1982)
《黄金时代》是 从参战者带着战争中 生理和心理的损伤回 归和平生活的侧面来 反思战争的。它不仅 丰富了电影创作的形 式,而且引起的心理 和感情震撼,比直接 描写战争更理性、更 强烈。因而今天的好 莱坞依然喜欢模仿和 抄袭之。
1946年
在麦卡锡主义喧 嚣尘上的时候,拍摄 《正午》这样努力保 持人格完整、尊重自 我的荧幕形象,是需 要勇气的。导演弗莱 德·齐纳曼与影片中 的主角多恩一样,被 迫流放英国。
谢尔盖· 爱森斯 坦是苏联国立电影 学院的教授,是世 界蒙太奇理论的鼻 祖(montage ideas) 。 他的代表作《波坦 金战舰》中的 “ 敖德萨阶梯” ,运 用了多种蒙太奇手 法,被认为是完美 的蒙太奇。
1925年前苏联制作出品
《波坦金战舰》有谢 尔盖· 爱森斯坦编剧,格 里高力·阿莱克桑德夫 和谢尔盖·爱森斯坦共 同导演,谢尔盖·爱森 斯坦剪辑。 有亚历山大·安东 诺夫、沃莱德米尔·巴 斯基、格里高力·阿莱 克桑德夫等主演。
凯瑟琳·赫本 Katharine Hephburn (1907—2000)
伊丽莎白·泰勒 Elizabeth Taylor (1932—2003)
奥黛丽·赫本 Audrey Hepburn (1929—1993)
玛丽琏·梦露 Marliyn Monroe (1926—1962)
三、好莱坞的“类型片”策略
电影的产生及发展过程资料

电影的产生及发展过程资料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人们对光和翻转图像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法国物理学家尼埃普斯·尼普斯在1824年发明了可移动的翻转图像装置,并把它命名为“雪茄盒”。
这个装置为后来的电影放映机打下了基础。
1826年,法国化学家尼斯福尔·尼斯菲尔德·尼斯菲尔德首次成功地记录下了一幅静止的图像,使得摄影术成为可能。
这成为电影的重要奠基石。
1890年代,电影行业开始迅速发展。
美国的爱德华·默里布里奇以及法国的路易·吉梅尔等人都在这个时期建造了自己的放映机和摄影机。
1895年,兄弟杜米埃兄弟发明了可立即显示连续的静态图像的设备,这就是著名的“电影摄影机”。
1896年,里科·贾乌特发明了第一台可播放连续动态图像的放映机,它被称为“电影放映机”。
20世纪初,电影行业迅速发展,成为大众娱乐的主要方面。
这个时期的电影大多数是无声的,但它们用肢体语言和卡通字幕来传达故事情节。
1927年,首部有声电影《唐吉坷德》上映,使得电影在演艺中开始了一个新纪元。
随后,电影开始采用音频技术,实现了声音和图像的完美结合。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影发展迅速。
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再到彩色电影,电影制作技术一直在进步。
20世纪50年代后,电视的普及使电影行业面临了衰退,但是后来兴起的制片公司和多媒体技术重新推动了电影的发展。
2000年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影的制作更加方便和灵活。
电影观看方式也发生了变革,网络流媒体的兴起推动了在线观影的流行,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自己喜欢的电影。
总而言之,电影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
从最初的光影盒到现代的数字化技术,电影一直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电影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也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图像和声音的结合,向观众传递故事和信息。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影行业将继续发展,为我们带来更加精彩和多样化的视觉体验。
中国电影的发展史简述

中国电影的发展史简述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电影的萌芽期。
1896年,电影首次在中国亮相。
这一时期的电影主要是由外国人带进来的,主要用于娱乐和展示。
然后,1905年,中国有了自己的第一部国产电影《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中国电影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包括无声电影、黑白电影、彩色电影等阶段。
这个时期的电影主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如《孤儿救祖记》、《狂流》、《中华儿女》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电影逐渐与世界接轨,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电影开始快速发展,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电影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总之,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和挑战,但也创造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和人物。
电影专业 电影的诞生与发展

第一部百分之百的有声片: 1929年,《纽约之光》
2015年11月8日星期日
电影的诞生和发展
25
三、电影的发展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由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明 星公司和百代公司合作录音摄制的《歌女红牡丹》。 这是用蜡盘发音技术录制的。1931年3月15日,在上 海新光大戏院首次公映。 同年,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的第一部用片上发音技 术录制的故事片《旧时京华》开拍,于第二年1月底在 上海公映。
上海明星影片公司 1923年摄制。影片公映后,受到观众 欢迎。
2015年11月8日星期日
电影的诞生和发展
20
二、中国电影的诞生
《孤儿救祖记》营业上的成功,挽救了在经济上处于 危机之中的明星影片公司。 同时,吸引了更多的人投 资于电影事业,使其他电 影公司相继成立,带来了 早期中国电影事业的一度 繁荣。
2015年11月8日星期日
电影的诞生和发展
31
2015年11月8日星期日
电影的诞生和发展
8
一、电影的诞生
鲍特 美国电影导演。1870年4月21日生于苏格兰,1941年4月30 日卒于纽约。鲍特从1896年起当摄影师,开始并不出名。他 是美国电影的先驱,从20世纪初到1916年,摄制了大量一本 一部的影片。他对电影的贡献在于: ①在美国首先运用特写、交替切入、停机再拍和摇拍等技巧; ②他导演的《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是美国第一部经过剪 辑的影片(他自任剪辑师);
2015年11月8日星期日
《木乃伊》 电影的诞生和发展
30
三、电影的发展
CG原为Computer Graphics的英文缩写,指计算机图形技 术。一段精美的CG特效可以给一部电影带来点睛之笔, 让观众体验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从1995年第一部全CG 电影诞生以来,CG经历了他的辉煌与低谷,但它天马行 空般的创造力和吸引力却不止一次的提醒电影人,CG才 是电影的真正理想。以下的几部动画电影正好印证了 1994年以来传统二维动画电影向CG动画电影的进化过程, 也揭示了未来电影的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
结
卢米埃尔的电影明显的特点是纪实性,摄影机在户外对准现实
生活的场景,摇动手柄直接拍摄真实的生活,直至把胶片拍完。早
期的电影摄影机只是一种纯自然地记录生活的机器,并没有形成电 影特有的艺术手段。卢米埃尔时期的电影也叫“户外摄影”。 卢米埃尔发明了电影,并获得了最初阶段的成功,但他的影片 只停留在纯自然地记录生活、再现生活的水平。因而一旦人们失去 了对电影的新奇感之后,红极一时的电影很快地就一落千丈,走进 了死胡同。
专题二
影视艺术形态的形成
达斯汀· 霍夫曼 主演 (新好莱坞代表作之一)
第一节 电影在科技中诞生
一、电影技术的诞生 二、电影艺术形态的确立 三、电影产业的形成
第二节
一、电视出现及发展
二、电视艺术的发展
电视艺术的复杂背景
三、电影与电视的异同及相互影响
电视和电影成为艺术,所引起人们争论的一个重 要原因是:技术是它们存在的基础。它们都是工业 化的产物。 它们的“技术性”使它们的“艺术性”曾经或正 在遭到怀疑。 “科学的艺术”
梅里爱——表现“银幕戏剧”却是幻想的、浪漫主义的。 3.卢米埃尔——倾向自然、模拟现实,是再现主义的;
梅里爱——倾向技术、改变现实,是表现主义的。
卢米埃尔可称之为电影纪录片的先驱; 梅里爱则可称之为电影故事片的先驱。 (《外国电影史》)
2、英国布莱顿学派
海滨城市布赖顿出现的一批具有创新精神摄影师,形 成的电影流派。
3.电影技术的发展
品 质: 无声—— 有声 黑白—— 彩色 传播方式:常规放映(光学)——多元方式放映(全息) 影院——家庭 制 作: 拍摄——电脑合成
(1)早期的默片 基调:滑稽,短小 打闹、追逐等噱头 不注重故事情节; 卓别林将之推向高峰 (2)有声片 最早的有声片是《纽约之光》、《爵士乐歌唱家》 1927年;纽约; (3)彩色片 最早的彩色片《虚荣的城市》;1935年;在英美同时 上映;
梅里爱——电影能够创造艺术,“银幕即舞台”可以“改变生活”。
“卢米埃尔力求引起旁观者的感觉,引起对‘当场抓住的自然’的好奇心;梅里爱则 出于艺术家的偏爱而沉缅于幻想,全然不顾自然界的实际活动”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 尔的《电影的本性》,第40页。 )
2.卢米埃尔——表现现实生活完全是写实的、记录性的;
诡 盘 (比)约瑟夫·普拉托(1832年) 1765年
走马盘
轮舞盘 频闪观察仪 电影视镜
(英)霍尔纳
(德)斯丹普弗尔 (奥)斯丹费尔 (美)爱迪生
1824年由心理学罗吉家发现的静止的图像会转化 为运动的图像的功能,它被称为视觉暂留原理。 电影是根据人的视觉暂留原理制作的。
电影的萌芽 (广场杂耍游戏)
【 婴 儿 的 午 餐 】 法 国 1895 虽然短暂,但是这个单镜头却是故事片的雏形,而 写实的背景描绘了卢米埃尔夫妇喂食小宝宝的场景
【 水 浇 园 丁 】 法 国 1895 第一部喜剧电影作品,也出现了早期的电影海报
【离开耶路撒冷】法国 1896 卢米埃尔兄弟 摄影师在火车上的拍摄产生了移动摄影的效果
老 式 照 相 机
摄影术——
法国的尼埃浦斯1824年用沥青拍出了世界第一张照片
《餐桌》。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根据文艺复兴以后在绘画上的小 孔成像的原理,并使用化学方法将形象永久的固定下来。 1840年,感光缩短为20分钟,一年后为1分钟。 1870年已有了快门,速度可达4分之一秒
拍摄速度的进步,为电影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魔术——梅里爱电影风格元素
梅里爱的局限
(1)他的全部心血和才华,都用于电影的对象,而不 是电影本身。 他意识到摄影机可以成为变戏法的工具,可以把 他所熟悉的舞台魔术经验运用到电影当中去,用电影 来变魔术。 他几乎把发现和利用电影特技的本身当成了目的。 从一个舞台特技专家变成了一个电影特技专家。 (2)割裂了电影与生活的联系 迷恋在摄影棚中制造生活的幻像,与现实生活相 脱离。 对电影的产用主义立场。把电影当作赢利工具。 没有艺术的自觉观念,而只有商业行为。
电影机械原理
A、分解生活中的完整动作、
形象为单个的连续静态画面 B、组合成事物的连续活动的 幻象 (如图所示)
60年代,电影理论家和教育家认为真正起作用的不是“视觉 滞留”,而是“心理认同”。
电影的发明创造
(1)连续摄影的机器 (2)坚韧敏感的胶片 (3)连续放映的机器 最先是照相的发明
乔治·伊斯曼与威廉·H·沃克于1884 年发明的纸片基负片胶卷轴
没有摄影机的概念,机器固定,是一个永不变化的视 点,长时间地用一个镜头原封不动地记录舞台上的一切, 银幕上的每一个画面和戏剧场面完全相同。画面中自然 缺乏运动感和景别的变化。
卢米埃尔和梅里爱代表着两种倾向、两种风格。 1. 卢米埃尔——电影无非是一种“科学珍品”,运用于艺术并不是 目的,他的口号是“再现生活”;
(4) 宽幕电影——1935年出现;银(屏)幕比 4:3 /16:9
(5) 气味电影——1960年,《奇怪的香味》,采 用瑞士的汉斯·劳勃的嗅觉拍摄法摄制。 (6) 立体电影——偏光摄影机,偏光放映机。 (7) 球幕(穹幕)电影——多方位投影,多角度 呈现,似真 情景。 (8) 全息电影—— 以数字转换为光投影,在空 间投影,无影幕。
【祖母的放大镜】1900英国 G·A·史密斯
这是以遮片(马斯克)拍摄的特技镜头,是早期特 效之一,也是“蒙太奇”的开始,这种在同一场面里交 叉使用特写镜头和远景的方法是他喜欢的方法,这也是 分镜头的开始。
——【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
【火车进站】
第一部有 “景深”镜头的 电影,从远景到 近景的影片,和 当代影片不同的 是当时的摄影机 是静止的,这个 视觉魔术是有物 体移动形成的, “视点”的不断 变化,正如现代 蒙太奇所表现的 连续镜头。
早期电影放映情景
《 工 厂 大 门 》
1895
片长不过一分钟,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严格意义 的活动影像,也是第一部记录电影,标志着欧洲电 影是从写实主义开始的
电影的产生及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
着有关机器设备展开的。
一、电影技术的诞生
“光学理论”
洞穴人—— 柏拉图
“灯影戏”—— 汉武帝时期 “幻灯”、“走马灯” 电影正是起源于这些视觉娱乐游戏之中 运动、幻觉、形象
从物理和技术的角度来看,电影成为艺术是对“视觉 暂留”原理的应用。
1.电影的科学原理及构成关键 视觉原理——“视觉暂留”(法)达赛
力来驱动他那庞大的吉奈托摄影机)。
( 2 )卢米埃尔兄弟把摄影机的速度放慢到每秒 16 ( 24 )个画格。可使胶片减少,并使放映机更加流畅 平稳。 (3)卢米埃尔兄弟使用一架机器来拍摄兼放映,并 印制胶片(运用了间歇运动原理。而非爱迪生的连续 运动) 。
电影的生日 ——
1895年12月28日
这是一个周末的晚上,世界上第一次电影公映开始了。 地点:巴黎的卡普辛路十四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 影片:《工厂大门》、《拆墙》、《婴儿的午餐》、 《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12部影片,每部放映 1分钟。 电影是 “唯一可以让我们知道它的诞生日期的艺术”
1872年,最先将“照相法”运用于连续拍摄的,是摄 影师爱德华·幕布里奇。他将24架照相机排成一行,当 马跑过的时候,照相机的快门就被打开,马蹄、腾空的 瞬间姿态便被依次地拍摄下来。 1882年,法国人马莱 利用左轮手枪的间歇原理,研制 了一种可以进行连续拍摄的“摄影枪”。 此后他又发明“软片式连续摄影机”,以一架摄影 机取代了幕布里奇用一组照相机拍摄活动物体的方法。
主张露天场景中创造“真实的生活片断”
“我把世界摆在你的眼前”口号
“布莱顿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 阿尔伯特·斯密斯 詹姆士·威廉逊 埃斯美·柯林斯 希赛尔·海普华斯 查尔斯·欧本 …… 1900年前后,他们在电影上都有杰出贡献。
【火灾】英国1901 G·A·史密斯 海滨摄影师,后来成为拍摄新闻片的摄影师,是英 国最早用叠印的摄影师(和法国的梅里爱异曲同工)。 在《火灾》影片里我们看到了镜头组接的形式正在被人 重视。
(3)没有冲破舞台艺术的框子,戏剧思想束缚了他,他的 电影只是“舞台剧的忠实记录”。 “电影能够把不可能做到的事变成可能的,但是他心 目中的可能性却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他把一部影 片看成是一系列的舞台场面” ——霍华德·劳逊的《电影的创作过程》,第10页
(4)“乐队指挥的视点”——固定不变的最佳观众席视点
3.发明很多简易电影特技,增强艺术表现力
作为魔术师,梅里爱把电影当作魔术杂耍进行表现,在 摄影棚里创造生活的幻想,割裂了电影同现实的联系。
如:影像叠加 多次曝光、停机再拍
在梅里爱看来“电影是一个可以按照创作者的意志来观 察、解释,以至歪曲现实的新方法” (霍华德·劳逊), 具有突破时空束缚的无限的可能性。 在卢米埃尔的影片中存在着一种潜能——即电影可以运 用于叙事,可以变为一种讲故事的工具。
早期便携式摄影机
2. 电影的产生
路易·卢米埃尔兄弟 电影之父
爱迪生的贡献: 发明了电影视镜;1889年与伊斯曼工厂合作,创 造了赛璐珞片基的透明的长条的柔软而且凿有方孔的 胶片。 但爱迪生的发明受阻于一个观念,他反对把影像 投映于银幕。
卢米埃尔兄弟从三方面改进了爱迪生的机器:
(1)发明更轻便的手摇摄影机,(爱迪生坚持用电
《一人乐队One man band》1900法国 梅里爱 这是最早的多次曝光影片之一,在当代高科技 的数码技术的条件下,我们不过如此
【橡皮头人】1902法国梅里爱 特效是梅里爱影片的特点,梅里爱受这部有关幻术 和特技照相的百科全书的影响,将“二次曝光”、“多 次曝光”、“合成照相”、“画托”等等技巧借用到电 影当中来。这位电影诗人发挥了他照相术技巧的全部
梅里爱对电影的艺术贡献
1.引进戏剧因素,戏剧电影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