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五单元文言文阅读及古诗复习题
初二语文人教版第五单元部分文言文综合练习
第五单元部分文言文综合练习(一)《马说》(25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填空(9分)(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著名文学家;被后人誉为“________”之首。
(2)文章中,食马者喻指________,千里马喻指________,伯乐喻指________,抨击了________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作者希望统治者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中加红词的意思。
(8分)(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是马也()(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才美不外见()(5)食之不能尽其材()(6)策之不以其道()(7)执策而临之()()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6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第三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起什么作用?(2分)(二)(35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人教版】必修五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五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含答案)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性命复奚疑。
归去来啊,田园已经荒芜,为何不回去呢?自以为心灵受到了约束,为什么感到烦恼和悲伤呢?实际上,还没有迷失得太远,只是觉得今天和昨天不同了。
小舟在远方轻轻飘荡,微风吹拂衣裳。
问路的行人,因为晨光微弱而感到遗憾。
看到家乡的房屋,心中欢喜,快步向前。
仆人们欢迎,孩子们在门口等待。
三条小路都已经荒废,只有松树和菊花依然存活。
带着孩子们进入屋中,酒杯满满,自斟自饮。
看着院子里的景色,心情愉悦。
倚在南窗前,心情自由自在,明白如何舒适自在。
在花园里漫步,虽然门常常关闭,但依然有趣味。
扶老人走到流水边,时不时抬头观看周围的景色。
天色渐渐暗下来,拍打孤独的松树,绕着它转圈。
归去来啊,请停止旅行。
世界与我不同,我又何必继续寻找呢?与亲戚聊天,读书弹琴,消除烦恼。
农人告诉我春天快来了,将要去西畴办事。
可能会坐车,也可能划船。
既可以在山谷中漫步,也可以经过丘陵。
善待万物,感受生命的美好。
已经够了,我在这个世界里待了多久,为什么不放心地随遇而安呢?为什么总是感到迷茫和空虚呢?财富和地位并不是我所愿意的,也许永远无法回到故乡。
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第五单元 阅读专练 Word版含答案 (1).doc
D.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这就是滕侯思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的【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应该理解为“(各级官员)都不能改变滕侯的主张”,“易”是“改变”的意思。
【答案】 C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文章认为,滕侯对偃虹堤的周密策划和精心施工,是出于他对百姓深切的关怀和热爱。
B.古代不少利国利民的工程,由于年深日久缺乏维护,往往成了废弃的遗迹,令人遗憾。
C.滕子京请欧阳修作《偃虹堤记》,是为了记载岳州面貌的改变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
D.《偃虹堤记》是一篇应邀之作,欧阳修在文中借赞美滕侯表达了心中理想的为官之道。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是为了记载岳州面貌的改变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于文无据。
【答案】 C5.《偃虹堤记》写到“(滕侯)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
请在方格里填写《岳阳楼记》中内容与之相关的文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答案】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俱)兴【参考译文】有一个从岳阳来的人,拿着滕侯的信和洞庭湖的地图来告诉我说:“希望您能写篇记。
”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看到从岳阳城门往西到金鸡石的右边,远方有一个又高又长的建筑,叫偃虹堤。
问来人建造此堤的人和为此堤起名字的人,来人说:“这都是我们滕侯做的。
”又问滕侯建堤动机和修建的利弊,回答说:“洞庭湖是天下最险要的,岳阳又是荆州、潭州、黔州和四川四个地方的要冲。
过去往来于洞庭湖的船只,到了也没停泊的地方,都只能在南津停泊,如果需要到州中办事就又远又累,而且又常常有遇到风波、船翻人死的恐慌和担忧。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练习题
与朱元思书复习题
1.“鸢飞戾天者”指,“经纶世务者”指。
2.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些感慨?3.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富春江山、水的特点,并写出原文中对应的句子。
五柳先生传复习题
一、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许人也() 2.闲静少言()
1.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
2.文中“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反映出怎样的精神品质?
3.“赞”语中哪句话与传文中的“不慕荣利”相照应?“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你对“五柳先生”的“不慕荣利”有什么看法?
4.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5、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
马说复习题
4.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三、理解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如何理解文中“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句话?。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第五单元复习专题(基础-生)
八年级(上)复习卷——文言文部分(第五单元基础1)八年级(上)复习卷——文言文部分(第五单元提高2)1、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
大同:。
)2、“大同”社会的纲领是什么?(。
)3、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
)八年级(上)复习卷——名著部分《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鲁迅)主要内容:鲁迅先生生在一个县城里的家境小康的读书人家,遭逢社会的变革和家庭的日渐败落,因此书中篇章多是写童年往事的,但具体生动地凸显了当时中国的风习和社会情状,如家庭怎样教育儿童,孩子读什么书,旧的书塾和新的学堂是怎样的,留学日本受到的歧视和正直的老师对他的关爱,乃至革命的风气等等。
典型情节:《五猖会》记叙了作者少年时一次看五猖会时发生的波折,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控诉了封建家长和封建教育制度对青少年身心的摧残,文章最后一句画龙点睛,含蓄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父亲的病》揭露“巫医不分”的名医敲诈勒索、封建迷信,鞭挞了复古倒退的反动;《范爱农》通过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前、中、后的不同遭遇,深刻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软弱性;《琐记》歌颂了“不满现状”的革命青年。
主要艺术特色:①语言优美、流畅、生动幽默、妙趣横生;②叙事充满奇妙艺术;阅读感受:①重温这些文字,感同身受,佩服鲁迅说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五猖会》);②《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是回忆性散文。
《骆驼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老舍)主要内容: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
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很普通的行业——拉洋车。
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
他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以免受车厂老板的盘剥。
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
语文:第五单元古诗文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古诗文练习题附答案一、《桃花源记》练习题【训练一】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
⑴寻向所志⑵未果,寻病终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⑷悉如外人⑸咸来问讯⑹后遂无问津者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古今义。
⑴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今义:;绝境:古义:今义:⑵阡陌交通:古义:今义:;⑶无论魏晋:古义:今义:;⑷芳草鲜美:古义:今义:3、第②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是:4、有些成语出自选文,请写出:5、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仿佛若有光B、阡陌交通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6、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与“咸来问讯”中的“咸”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一一为具言所闻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男女衣着,悉如外人D、不足为外人道也【训练二】1、第②自然段描写了美好的乡间图景,请从下列三个方面分别指出“美好”的含义。
(不抄原文,简要回答)⑴自然环境:⑵社会坏境:⑶人们生活:2、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是:3、第⑤自然段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它的作用是在说明4、本文作者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他为什么在这里却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5、文章表达了作者所要追求的是怎样的理想世界?6、“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是:7、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于桃花源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⑵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的主旨是什么?二、短文两篇练习题(一)陋室铭【训练一】1、作者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一句,意在表明2、作者引用“何陋之有”的用意是在于说明3、能统领全篇的一个词语是4、回答下面问题。
⑴能反映作者对世俗生活厌弃的一句是⑵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的句子是⑶写不受世俗、官场干扰的句子是5、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6、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高二语文必修5文言文单元 知识点复习+练习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必修5 文言文单元【单元说明】人教版必修5收录了三篇古代抒情散文。
所选篇目包括了从先秦到唐代的作品,既有散体文,又有辞赋和骈文,它们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家名篇。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赋的代表作品,表达了作者辞官回归田园的强烈愿望和归途上的心情,叙写田园生活风貌,以及回归田园后的生活乐趣。
《滕王阁序》展示出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描绘了滕王阁周围的景色和宴会的情况;并由景及情,抒发了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情和不懈追求的凌云壮志。
本文虽然是骈文,但作者大胆创新,打破了六朝骈文的陈旧格局,一改陈陈相因的文风。
全文文脉贯通,摆脱了一般骈文模山范水的窠臼,融入真情实感,真正做到文情并茂、情景交融,所以能流传千古。
《逍遥游》阐发了作者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虽然富含哲理,却一点也不抽象枯燥,而是将深刻的哲理融于生动具体的形象之中,激情澎湃,荡气回肠。
《逍遥游》是我国散文史上的名篇。
《陈情表》是作者写给皇帝的奏章,文中详尽而委婉地叙述了作者和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艰难处境,申述了自己暂不能应诏赴任的苦衷。
文章直抒真情,不假雕饰,以陈情统摄叙事、说理。
我们在学习古代散文(文言文)的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文言文断句古文断句有其原则和规律,原则分为结构原则和意义原则,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
2.筛选信息、分析综合对于文言文阅读中“信息”的筛选,主要是在遵循原文内容事实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指向的理解和把握。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目前的试题是将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考查融入到文言语的翻译中去,与考查其他文言知识整合起来,形成表面看是翻译,其实是既考查文言实词,又考查文言虚词,也考查文言句式的综合题。
4.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古代文化知识是近两年高考中新出现的考点,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了解、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要点1:文言文断句[要点解读]古文断句有其原则和规律,原则分为结构原则和意义原则,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试题(含答案) (115)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试题(含答案)对比阅读(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15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念.无与为乐者念:步于中庭相与:(2)相与..(3)潭中鱼可.百许头可:翕忽:(4)往来翕忽..(5)以其境过清.清:15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58.(甲)文中“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和(乙)文中“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都写到了景物的“影”,分别具有怎样的作用?159.(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答案】156.(1)念: 考虑,想到(2)相与: 共同,一起(3)可: 大约(4)翕忽: 轻快敏捷的样子(5)清: 凄清157.(1) (月光照在)庭院中,如积水一般空明澄澈,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2)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158.【甲】文中“盖竹柏影也”是通过写竹柏的影子来表现月色的澄澈透明,展现月光下的美好意境;【乙】文中“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通过鱼的影子来突出小石潭水的清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试题(含答案) (62)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试题(含答案)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5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渔人甚异.之(_____)(2)寻向所志.(_____)(3)阡陌交通(_____)..(4)寻.病终(_____)(5)后遂无问津.者(_____)151.翻译下列句子。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52.“黄发垂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生活景象?153.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人听了之后为什么“皆叹惋”?【答案】150.(1)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2)标志,标记(3)田间小路(4)随即,不久(5)渡口151.(1)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一类的东西。
(2)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和晋两个朝代了。
152.“黄发垂髫”指代老人和小孩。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了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含答案】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
【含答案】
一、题目解析
这份文档包含了《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五》中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题目及其答案。
文档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题目
以下是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的题目,每题包含了一段文言文和相应的问题。
请认真阅读每段文言文并回答问题。
1. 题目一:
- 文言文段落:(文言文段落内容)
- 问题:(相关问题)
- 答案:(答案)
2. 题目二:
- 文言文段落:(文言文段落内容)
- 问题:(相关问题)
- 答案:(答案)
(继续列出其他题目)
三、答案解析
以下是每道题目的答案解析,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答案的依据和解题思路。
1. 题目一解析:(解析内容)
2. 题目二解析:(解析内容)
(继续列出其他题目的解析)
四、总结
通过完成这份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学生们可以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请学生们认真阅读每道题目,并仔细阅读答案解析,以便更好地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
努力完成训练,并不断积累经验,相信你们的文言文水平会不断提高的!。
人教版八上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阅读复习试卷
人教版八上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阅读复习试卷一、阅读《桃花源记》,回答文后问题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_ ___________”。
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____________”。
离开桃花源时,他“____________”,但再来寻找时还是“____________”。
3.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桃花源中人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陋室铭》,回答文后问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第五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题序得分一二三四总分一、语言科学知识及其运用(10分后)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推崇(cóng)蔓延摩肩接踵(zhǒng)重峦叠障..b.雕镂(lóu)车辙惟妙惟肖(xiào)春寒料俏..c.遒劲(qiú)扒掘络绎不绝(yì)巧妙绝伦..d.黏土(nián)瀚林长途跋涉(bá)别出新裁..2.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采用有误的一项就是()(2分后)a.精明的重庆人因地制宜,依山建楼,跨水筑桥,使重庆呈现出一种独有的美。
....b.碰到苦恼,我就可以情不自禁地躺在草地上,任清风拂面,期望自己也能够化作一阵风,在天空中民主自由地滚转生姿。
....c.来到兵马俑博物馆,你会发现,每个兵马俑的表情都惟妙惟肖,古代匠人们的工艺....实在令人震撼。
d.老行当展馆里的游人摩肩接踵,大家饶有兴味地观看着那些贯穿着儿时记忆的物品。
....3.以下句子没语病的一项就是()(2分后)a.他情不自禁地想到了毛主席当年在井冈山和红军战士喝一样的饭菜,点一样的油灯,睡觉一样的硬板床。
b.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c.小小理发店配有十几种杂志刊物,可供顾客写作。
d.他们安居乐业在这温暖的大家庭中。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②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造工艺上都尚显出坚硬,烧造温度也较低,整体表现出来原始性和过渡性。
③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④中国瓷器从陶器发展演进而变成的,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布大半个中国,就是瓷业最为经济繁荣的时期。
⑤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
人教版第五单元文言文阅读及古诗复习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那么千转不穷,猿那么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句中划线的字词。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猿那么百叫无绝〔〕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请结合文意,说说作者抓住哪些特点写出富春江的水之“异〞?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解释句中划线的字词。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3、本文“赞〞语中引用黔娄之妻“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来评论五柳先生,你认为恰当吗?请结合原文说说理由。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初二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题答案
初二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题答案《桃花源记》陶渊明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词。
缘(沿着)异(对┉┉感到诧异)穷(尽,走完)属(类)交通(交错相通)悉(全)乃(于是、就)要(通“邀”,邀请)咸(全,都)乃(竟然)具(详细)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寻(寻找)遂(终于)寻(随即,不久)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二、翻译下列句子:1.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3.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
三、回答下面问题:(1)作者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的社会理想是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争纷扰;人民自由平等、和谐幸福,人人各尽所能。
表达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也是作者对幸福、自由社会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2)“诣太守,说如此”你觉得“如此”的内容包括哪些?“如此”是指上文所指的内容:a武陵郡中有此“绝境”;b自己发现桃源村的经过;c村中人的生活情况;d归途中自己作了标记。
《陋室铭》刘禹锡(唐)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词。
名(闻名、著名)斯(这)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白丁(没有学问的人)。
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劳累)二、翻译下列句子: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
2.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3. 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三、回答下面问题: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惟吾德馨(德馨)。
2、《陋室铭》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含义?这句话是从“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生发出来的。
与前文“斯是陋室”遥相呼应,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句中划线的字词。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猿则百叫无绝()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请结合文意,说说作者抓住哪些特点写出富春江的水之“异”?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解释句中划线的字词。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3、本文“赞”语中引用黔娄之妻“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来评论五柳先生,你认为恰当吗?请结合原文说说理由。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句中划线的字词。
故虽有名马()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才美不外见()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文中的“食马者”既无知又狂妄,作者是如何刻画的?(用原文回答)
4、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以“伯乐”喻圣君,表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
时至今日,你认同作者的这一观点吗?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句中划线的字词。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录毕,走送之()
媵人持汤沃灌()同舍生皆被绮绣()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3、文中结尾说“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请结合文意说说,作者遇到了哪些“艰”?又是怎样“勤”的?
4、“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作者为什么如此具
体地描写“同舍生”的穿戴?
一、积累运用(30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20分)
(1)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世有伯乐,。
(韩愈《马说》)
(4),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5)又恐琼楼玉宇,。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化作春泥又护花。
(龚自珍《已亥杂诗》)
(7),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8)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9)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10)不应有恨,?(苏轼《水调歌头》)
(11),,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12),,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
(13)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
(14)清代胡仔评价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意思是这首词的成就空前绝后,可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诗句“,”来形容。
(1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阐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个哲理的诗句是“,。
”诗中诗人把自己比喻成和。
2、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集》—陶渊明—晋朝
B、《送东阳马生序》—《宋学士文集》—宋濂—清朝
C、《马说》—《韩愈文选》—韩愈—唐朝
D、《与朱元思书》—《艺文类聚》—吴均—南
参考答案:
《与朱元思书》1、都、全;飞奔的马;凭借;断,消失。
2、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那些治理政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3、作者抓住水的澄澈,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的迅疾,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新课标第一网
《五柳先生传》1、何处,哪里;高兴的样子;往,到;舍不得。
2、简陋的居室空空荡荡,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然自若。
3、恰当。
文中写五柳先生居室简陋、缺衣少食却安然自若,可见其“不戚戚于贫贱”;五柳先生“不慕荣利”“忘怀得失”可见其“不汲汲于富贵”。
《马说》1、所以;通“饲”,喂;这;通“现”,显露,表现。
2、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4、开放题。
(1)同意。
人才不是天生的,主要靠后天的努力。
人才如果不被发现并得到重用,就会使他丧失前进的动力,失去继续成长的环境,最后成为庸才。
(2)不同意。
是金子总会闪光,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只要是人才,在何时何地,他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作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送东阳马生序》1、借;跑;热水;通“披”,穿。
2、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就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3、“艰”:没有书可读:“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没有老师请教:“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生活艰苦:“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无鲜肥滋味之享”“ 缊袍敝衣”。
“勤”:“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4、描写“同舍生”的穿戴华丽,表现他们生活的奢华,与“我”的“缊袍敝衣”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作者求学条件之艰苦,体现其不慕富贵、不畏艰难、刻苦读书、勤奋求知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