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 Word 文档

合集下载

三年级科学教案人教版(精选5篇)

三年级科学教案人教版(精选5篇)

三年级科学教案人教版(精选5篇)三年级人教版篇1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二、教学重点:认识水的性质及特点。

三、教学难点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四、教学准备给每组准备:7个黑色塑料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4个透明塑料袋(应是可封口的密封袋,用来装四种液体)1块石头、1块木头、1片树叶、水、白醋、牛奶、空气;袋外贴上1到7号标签。

给每个学生准备:网状图记录纸1张。

给全班准备的材料:有关水的资料。

三年级科学教案人教版篇2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用尺、量筒、天平、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进行测量,采集数据并作记录。

知识与技能: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量单位,学会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数据。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两个外观一样、内放一些小物体,使质量略有不同的纸盒;方格纸若干张、量杯、量筒、天平、绿豆、温度计、秒表、冷水、热水等。

学生准备:直尺、叶子、水杯。

教学过程:一、探究“只凭我们的感觉是否可靠”1、提出问“只凭我们的感觉可靠吗?”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2、观察教材第68页上的一幅可造成视觉错误的图片,说说图中两条直线直吗?它们一样长吗?揭示:使用测量工具认识物体比只凭感官准确可靠。

3、出示准备好的纸盒,请学生掂一掂,能否判断轻重。

学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二、测量树叶的长和宽1、出示两片形状不同,大小接近的叶子,提出问题:怎么知道谁大谁小?2、指导学生测量叶子的长和宽3、指导学生测量叶子的面积三、测量容积(体积)1、认识量杯和量筒2、指导学生使用量杯3、测量自己的杯子能装多少水?四、测量温度1、认识各种温度计2、测量冷水、热水、温水的温度。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15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15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15篇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风吹来的方向叫做风向,风速叫做风级。

2、了解一些判断风向和风CB稠油泵力的方法,认识风向标和风力计。

3、知道不同等级的.风造成的自然现象。

教学重点会用多种方法来观测风向,会根据观察自然现象估测风力的大小教学难点能够制作风向标,并知道怎样使用。

了解风向标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手绢、纸巾、纸ZB燃烧器泵屑等轻飘物体。

观测天气的器材、记录本、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检查学生带来的观测风向的物品。

2、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1、组织学生到教室外看看,今天刮CLB型沥青泵的是什么风?风吹来的方向。

分小组进行观测。

2、将自己记录风向和风力的方法写在活动记录上。

3、小组汇报。

4、教师小结。

5、组织学生熟读并背颂这首风级歌。

6、动手制做风标和风力计。

7、准备好制做材料。

8、做好后在小组内进行评价。

9、连续观测一周的CG高温齿轮油泵天气情况,把结果记在活动记录上。

三、课后作业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

过程与方法:能从适当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向大家表达自已的发现和感受。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水资源的缺乏,我们应该保护它,体验缺水的痛苦和节水的好处,养成节水的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1、教材配套录相资料、各种美丽水体的图片;烧杯、小勺、滴管。

2、学生查找水的分布资料,调查学校、家庭浪费水的现象,收集节水的有关措施。

教学过程:引入:上节课我们认识水的神奇功能,它会向上爬、会团结、会喷射、会托举,还可以溶解许多物质,水对我们人类真是太重要了。

那么地球上的水主要在哪里呢?我们厦门市是一个海岛,四面都是大海,我们的水资源真的是多到用不完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4课《地球上的水》。

首师大小学科学三下《12植物怎样传播种子》word教案

首师大小学科学三下《12植物怎样传播种子》word教案

(首师大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植物的生活植物怎样传播种子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收集资料等活动,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认识种子的传播方式,从而了解果实(种子)的外形与传播方式间的联系。

2.组织学生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推测种子传播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活动:活动一:观察植物种子(果实)的特征。

活动目标:1.组织学生观察收集的植物果实或种子,比较它们的特征。

活动器材:各种不同的植物种子。

活动二:了解植物种子(果实)的传播方式。

活动目标:1.组织学生针对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开展讨论,推测这些种子的传播方式,并按种子传播方式进行分类。

2.通过观察种子传播的图片或录像,引导学生交流,认识种子传播的不同方式,了解果实(种子)的外形与传播方式间的联系。

活动器材:各种植物种子传播的图片和录像。

三、教学过程:(一)观察植物种子(果实)的特征。

学生活动指导要点✧观察比较:观察收集的植物种子(果实),比较种子特征并进行交流。

✧观察种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比较各种种子的特征并充分的交流(结合活动册P3)。

(二)了解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学生活动指导要点✧讨论分类:讨论种子的传播方式,并将种子按传播方式分类。

✧交流:针对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开展交流。

✧观察:植物种子各种传播方式的图片或录像。

✧交流:其他种子具有类似传播方式的实例。

✧游戏: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比较其特征,猜种子的传播方式。

✧分类:将种子按传播方式分类。

✧讨论交流:种子的传播方式与其特征的关系。

✧讨论:种子向远处传播的原因。

✧分类时,应要求学生先根据自己的想法预测种子的传播方式,然后进行分类。

✧课前应指导学生收集有关种子各种传播方式的资料(结合活动册P3)。

✧教师应尽量准备种子传播方式的录像资料供学生观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种子的传播。

✧在游戏中,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种子的特征,帮助学生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也是对环境的适应。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5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5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5篇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动手动脑,探索影子的秘密。

2.在探索的过程中,使幼儿感受到发现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及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1.大屏幕一个、幻灯机一台、手电筒一个。

2.幼儿操作的手偶玩具若干。

3.小故事一个,磁带一盘。

教学过程(一)探索影子1.导入语: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和影子做游戏,但是影子有许多秘密,咱们把他找出来好不好?看谁找得又多又快? (鼓励幼儿用身体的各部位和影子做游戏)2.幼儿自由地和影子做游戏,积极探索影子的秘密(教师观察幼儿的探索情况,并有目的地与幼儿交流。

)3.讨论:影子的秘密提问:① 你是怎样和影子玩的,发现了什么?② 影子会变吗?它是怎样变的?教师小结幼儿的发现。

知识点:影子会动,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影子会变,随着与光源距离的长短而变化。

(二)游戏:猜影子玩法:1.教师请两个特征比较明显的幼儿藏在屏幕后面,请其他幼儿分别猜猜他们是谁?提问:请问他是谁?你怎么知道?2.请两名特征不明显的幼儿藏起来,增加游戏难度,引起幼儿兴趣。

知识点:影子的特征与物体有关。

(三)利用游戏进行表演:激发幼儿对影子探索的欲望。

1.教师用手影给幼儿讲故事,请幼儿欣赏。

a.幼儿对着影子自由地表演手影。

b.请幼儿换用手偶结合音乐进一步感知影子的有趣现象,当幼儿兴致较高时,教师忽然将灯关掉,引导幼儿观察光和影子的关系。

2.提问:影子哪去了?为什么没有影子呢?(打开灯进一步提问)有灯光了,可是为什么还是没有影子?知识点:影子、物体、光线三者密切相连,缺一即形不成影子。

文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篇2?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像空气一样的气体。

科学探究目标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去哪儿了”的探究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1.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三年级科学教案(优秀8篇)

三年级科学教案(优秀8篇)

三年级科学教案(优秀8篇)三年级科学教案篇一授课时间:,累计某某,某某课时我们的“过山车”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

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已有材料,针对“过山车”的设计要求,按照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完成指定的任务。

2.能对自己小组或他人设计的想法、模型等提出改进建议,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

科学态度目标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完成指定任务,并乐于反思和改进,体验设计产品的成就感。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验科技创造中运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体验工程项目的建成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过山车轨道路线并且根据设计图拼搭过山车模型。

难点:制作过程中轨道铺设及曲线轨道的调整。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塑料积木套件(或铁架台和泡沫保温管)、小球、细绳、软尺、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过山车视频、教学课件。

聚焦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17各种过山车的图片。

)大家认识这些游乐设施吗?(预设:它们是过山车。

)2.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过山车由哪几部分组成?(预设:轨道、支架和车。

)它的轨道有什么特点?(预设:有些地方是直线,有些地方是曲线;有些地方高,有些地方低。

)3.追问:(教学提示:播放游乐场里过山车运动的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看。

)过山车的运动有哪些特点呢?(预设:有时在爬升,有时在滑落;有时做直线运动,有时做曲线运动;在坡度大的地方下滑得快,在坡度小的地方下滑得慢;……)4.揭题:过山车看起来可真有趣。

今天,我们就来设计和搭建一座自己的“过山车”吧!(板书:我们的“过山车”)由于3年级的学生缺乏乘坐过山车的经历,因此通过图片和视频来丰富学生的直观认识,同时也为后续设计“过山车”的运动路线做铺垫。

探索与研讨探索一:建造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1.过渡:我们知道过山车的轨道主要由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组成,现在,我们先来尝试建造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7食物的变质》word教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7食物的变质》word教案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食物的变质一、教学目标1.知道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延长食物保质期的方法,并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

2.认识生活中变质食物的特征以及食物变质的原因3.能自主探究香蕉等食物变质的原因。

4.初步形成科学卫生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准备1.一组变质发霉的食物,如;米饭,馒头,烂水果、变质的肉等,一组是没有变质发霉的食物。

2.香蕉变质的过程图片。

三、教学过程(一)比较认识变质的食物有哪些明显的特征1.出示两组食物,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比较,要求:充分应用感觉器官来观察比较变质食物的特点,将变质的食物与没有变质的食物充分的进行对比,(严禁用口尝)2.将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食物名称外在的不同特点没有变质的食物以变质的食物米饭馒头肉水果3.对变质食物的共同特点进行归纳变质食物有变色、出现异味、霉点、软化等特点,(二)探究食物为什么会变质1.猜测:这些食物为什么会变质?原因可能有那些?提示:利用平时的生活经验去猜测、假设。

2.对猜测进行归纳;可能与食物放的时间的长短有关;与温度的高低、食物中的水分的多少、食物外表的损坏等等因素有关系。

3.出示香蕉变质过程的课件,观察香蕉逐渐变质的过程。

在让学生进行描述。

(三)认识食物变质对人的危害1.讲述:根据自己生活中经验和我们刚才看的资料,说说你认为食物变质了会对我们的身体有那些危害呢?2.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再归纳。

(四)探究哪些方法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时间1.讨论,(1)生活中你看见爸爸妈妈是怎样让食物保存很长的时间的?(2)在超市里面买的方便食物又是怎样保质的?(3)我们吃的一些干果,大米又是怎样保质的?2.交流归纳食物的保质方法:冷冻冷藏;晒干;用盐腌制,做成罐头食品,隔绝食品与空气接触等等。

(五)拓展延伸:研究馒头怎样保存的时间更长。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7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7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7篇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篇1【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前面七课的学习,对水的有了进一步的全面的认知,知道水结冰和融化需要什么条件等。

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物质的变化也已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已经了解很多物体在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的变化,也知道有些物质虽然大小、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原本的物质没有发生变化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没有形成科学概念。

本节课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清楚知道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

但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还是缺乏概念。

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本节课旨在从生活中常见的折纸等活动出发,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物体是大小、形态变化但本质没有变化,并利用这些特点去联系生活实际。

【科学概念目标】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

如水的三态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1、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2、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做出判断、发展思维。

3、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的结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科学态度目标】1、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2、发展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和空气,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与难点】观察并记录水的三态的变化与纸、橡皮泥发生的变化;讨论交流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水的三态变化视频、教学课件小组准备:橡皮泥、圆头剪刀、白纸、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集:揭示课题(预设7分钟)[教师准备:出示课件中水的三态变化的图片]冬天河里的水结冰,天热了冰化成水的故事情节图片导入,加入水三态变化相关的图片。

1、提问:冰融化成水了,发生了什么变化?冬天河里的水结冰时,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预设:学生回答水融化时变成冰、变成了液态的水了。

(完整word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沙漏全国通用

(完整word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沙漏全国通用

沙漏教学目标:1、了解沙漏的结构与功能;知道沙漏是计时工具;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使用简单材料和工具制作沙漏,使沙漏达到预期的计时时长。

3.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完成沙漏的制作;愿意倾听他人意见。

4.了解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 了解沙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意识到有些技术产品会逐渐被新科技所替代。

教学重点:了解沙漏的结构与功能;知道沙漏是计计时工具;教学难点:能使用简单材料和工具制作沙漏,使沙漏达到预期的计时时长。

教学具准备:果冻盒、细沙、锥子、浇水、直尺、硬纸板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吃早饭的时候一般需要多少时间?生:我认为吃早餐15分钟左右比较好。

师:既然这样,我们可不可以设计一种我们吃早餐时用的计时工具?生:可以使用沙漏。

二探究活动1.观察沙漏。

师:我这里有一个沙漏,谁来说说它有什么样的特点?生:它里面有细沙。

生:细沙通过中间的空隙流到下面的空间。

2.制作沙漏。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大家想不想亲自动手制作一个沙漏?请大家按照教科书上展示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制作。

师:我看大多数同学都制作完成了谁来演示一下自己的作品?(两个学生演示。

)3.探究调节沙漏计时时间的方法。

师:通过刚才的演示,你们发现这两个沙漏有什么区别吗?生:一个沙子流得快,另一个沙子流得慢师:那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生:因为沙漏中间的孔大小不同。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改变一下沙漏的计时时间吧。

我们分别按二组1分半钟,三、四组1分钟,五六组40秒调节我们的沙漏。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调试沙漏。

)师:我看大家已经做完了,下面我们分小组进行沙漏的展示。

4.调试沙漏。

师:我发现有的小组的沙漏计时并不够准确。

这是因为什么呢?生:因为我们组开的口太大了。

生:我们开的口太小了师:我们到底怎么做可以改变这种现象?下面,让我们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和探讨,并互相帮助改正问题,将时间变成正好。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5.动物世界》word教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5.动物世界》word教案

(首师大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动物世界一、教学目标:1.在学习中,使学生初步认识自然界的动物是多种多样的,知道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动物分为许多类别,2.让学生初步具有搜集动物资料、对资料进行分类和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初步具有了解动物趣闻和爱好。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动物,通过对各种各样动物的观察,了解动物的多样性。

三、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各种各样的动物的录像、实物和标本。

2.学生准备:了解一些关于植物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目标一、导入新课:(一)谈话:在我们的自然中生活着许多动物,人类已经发现的动物大约有150多万种动物,你们想研究有关动物的什么知识?(板书:五、动物世界(学生提出问题))思考、交流。

初步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新课:(一)出示录像:《科学启蒙》第二辑《各式各样的动物》。

(二)提问:你还见过什么动物?给我大家讲一讲。

(板收:有各种各样的动物。

)(三)阅读:P23-24各自然段。

(四)出示录像:《奇妙的动物世界》(记录篇)。

(五)总结。

观看、了解。

思考、交流、了解。

阅读、了解。

观看、了解。

初步了解各式各样的动物。

进一步了解各种各样的动物。

三、作业及安排:1 / 2什么是脊住?哪些动物身体里有脊柱,哪些没有?第二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目标一、学习新课:(一)观察:P25页。

这些动物有什么不同?(二)讨论:什么是动物的脊柱?(在动物的身体中轴的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它是做什么用的?(支撑运动的身体。

)(三)观察:P25页图中哪些动物身体里有脊柱,哪些没有?(四)讨论:P26上图中的蚂蚁、蜜蜂、蝗虫、金龟子等有什么共同地方?(五)讨论:P26下图中的鸵鸟、燕子、鹰、企鹅等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六)观察:P27上图,根据它们相同的地方、给下列动物分类。

(可以用各种方法)(七)记录:按照事例,给动物分类,并填写P27记录。

(八)总结。

观察、思考、交流。

(新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科学探究第一课什么是科学教学目标1. 认识科学的概念2. 研究科学的方法和技能3. 能够解决简单的科学问题教学重难点1. 科学方法的概念及应用2. 科学技能的研究和应用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探讨“科学是什么”,引入科学的概念2. 研究科学的概念:播放科学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定义和含义3. 研究科学的方法:解释科学方法的概念,帮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方法了解科学的方法和过程4. 研究科学技能:介绍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掌握科学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技能5.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学生实验成果第二课科学常识教学目标1. 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和科学知识2. 培养学生观察和发现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 科学常识的研究和了解2. 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和技能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讨论“科学常识是什么”,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科学常识2. 研究科学常识:介绍一些科学常识,例如植物的生长过程、昆虫的蜕变等3. 观察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训练学生发现事物、观察事物的能力4.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观察实验报告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课生活中的力教学目标1. 认识一些力的作用2. 掌握力的测量和计算方法3. 学会如何利用力教学重难点1. 不同种类的力的概念和效应2. 力的测量和计算方法3. 力的应用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探讨“力是什么”,引出课堂主题2. 研究力的概念:介绍力的概念和种类,例如重力、摩擦力等3. 力的测量:让学生研究如何测量力的大小,例如使用弹簧测力计等4. 利用力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力的实验,学会如何利用力5.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实验报告和数据分析第四课生活中的定向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地图和罗盘2. 掌握定向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重难点1. 地图和罗盘的使用方法2. 定向的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讨论“什么是定向”,引入课堂主题2. 地图和罗盘的使用:介绍地图和罗盘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地图和罗盘3. 定向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实践,研究如何使用地图和罗盘进行定向4.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定向实践成果第三单元声音传播第五课声音的产生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来源和产生方式2. 掌握声音的传播方式和特性教学重难点1. 声音的来源和产生方式2. 声音的传播特性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讨论“声音是什么”,引入课堂主题2. 声音的产生:介绍声音的源头和产生方式,例如乐器、嗓子等3. 声音的传播:研究声音的传播方式和特性,例如声音的传播速度等4. 声音的实验:让学生进行声音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5.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声音实验报告和数据分析第六课声音的利用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作用和用途2. 学会利用声音教学重难点1. 声音的作用和用途2. 利用声音的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讨论“声音的作用和用途”,引入课堂主题2. 声音的利用:讲解声音的常见用途,例如广播、聆听音乐等3. 利用声音:引导学生设计并实践利用声音的小项目,例如制作乐器、录制广播等4.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声音实践项目成果总结本教案以新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为基础,设计了第一单元科学探究、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科学和第三单元声音传播三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教科版科学三上《植物的叶》word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植物的叶》word教案
2、讨论:观看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观看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同一种叶的要紧特点有哪些呢?
3、比较:同时观看所有完整的叶,我们能发觉不同种叶有什么相同的结构吗?是呀,大部分叶具有叶柄、叶片结构,叶片上还有叶脉。
教学步骤
学 习 活 动
备 注
三、观看叶的生命特点
四、小结
1、观看:比较新奇的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摸索:长在树上的新奇叶与落叶的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哪里?是呀,新奇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
备 注
一、统计收集到的树叶
二、观看比较树叶
课前大伙儿分别从不同的地点收集到了各种树叶,说说你是如何收集树叶的。是呀,树木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是有生命的,因此我们不能随意摘树叶。现在把树叶放在桌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我捡了几片落叶?那个地点面有几种树叶?
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
漳平市铁路小学实验报告单(教师用)
课 题
5、植物的叶
实验名称
观看比较树叶
过程与方法
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依照一定的判定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方法
观看法
所需器材
同一种植物的新奇叶和落叶
2、描述:观看一种植物的叶,我们能从中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能找到这条树枝上有几种不同的生长时期的树叶吗?(如叶芽、小叶片、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等)能从几张叶的不同生长时期去估量一片叶的生长过程吗?
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有些树木尽管秋天不落叶,但它们的叶同样也有生长和衰老的完整过程。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精彩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精彩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精彩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身边的科学1.1 我们的生活与科学1.2 观察与发现2. 第2章:生物与环境2.1 生物与非生物2.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3. 第3章:植物的生长3.1 植物的结构3.2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他们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特点,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高环保意识。

3. 让学生掌握植物的基本结构,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关爱植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掌握植物的基本结构及生长过程。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关爱植物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与非生物的实物或图片。

植物的种子、幼苗、成熟植株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

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

2. 新课导入:讲解第1章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我们的生活与科学的关系。

进行观察与发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生物与非生物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通过植物的生长过程,讲解植物的基本结构。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章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生物与非生物的特点、植物的基本结构及生长过程。

2. 板书布局: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简洁明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生物与非生物,记录它们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种植一种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

2. 答案:生物特点: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

植物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熟植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Word文档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Word文档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Word文档三年级《科学》备课教案第一单元植物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教学目标】1、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2、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3、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三、回忆中的大树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

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四、实地观察大香樟树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

(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的发现。

(完整word版)小学科学活动教案

(完整word版)小学科学活动教案

小学科学活动教案 (2000字)《制作指南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指南针》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五课《有趣的磁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章内容共分三大环节:一是探究辨别方向的多种方法;二是认识指南针;三是制作指南针。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磁铁的基本性质,但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磁铁的性质为人们服务的,学生还会产生许多疑问。

本课利用生活中人们常用的多种辨别方向的方法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明确指南针是准确测量方位的仪器之一,它是根据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

从而进一步了解指南针的历史、使用及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从中获得探究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做一个指南针》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第七课,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物质世界—能量表现形式—磁现象”中的范畴。

二、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磁铁具有N、S两个磁极,能指示南北极、指南针不同的形状,有想制作一个指南针的愿望。

本课是在前六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制造指南针,加深和扩展对磁现象的认识,感受到科学对人类的影响,是对一个单元知识的应用,是属于知识向技术的转化,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在制作过程中认识“磁化现象”。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会对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课学习,对周围一些常见的物体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乐于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对的培养,但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表达能力不强,虽经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一些科学现象,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还有所欠缺,需进一步培养。

教学重点:设计制作指南针的合理方案。

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学习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制作出磁针能水平自由旋转的指南针。

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指南针是用来测定方向的仪器,是利用磁铁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了解用途和用法。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4.7.做一个指南针》word教案(1)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4.7.做一个指南针》word教案(1)

做一个指南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过程与方法1、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

2、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

3、合作设计制作指南针。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发现能让磁针水平旋转的方法。

【教学难点】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强力磁铁、钢针、吹塑纸、线,剪子、小水槽、盒式指南针。

学生自己也可以准备一些材料。

【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1、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指南针,知道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2、好多小朋友也想亲自制作一个指南针,要制作一个指南针,一般需要哪些材料?(学生回答,教师选择性板书。

)二、做磁针:1、要制作一个指南针,首先需要什么材料?(磁铁),如何得到一个磁铁呢?讲解磁化现象。

2、学生磁化钢针。

3、怎样知道这根磁针的南极和北极呢?4、学生分析并做相关实验,确认两极(可作记号,也可默记)三、安装磁针:1、寻找能让磁针水平旋转的方法。

(让学生设想,小组讨论后陈述理由。

)2、验证自己的方法。

3、我们的指南针能否准确地指示方向?试一次能表明制作成功吗?我们需要反复的实验,才能提高准确性。

4、用自制的指南针辨认方向。

四、交流展示自制指南针:1、展示小组制作的指南针。

2、评比后小组讨论并改进指南针。

五、拓展延伸:1、小朋友们的指南针已经制作成功,那么除了这种方法外,大家想一想还有别的方法可以制作指南针吗?2、大家想不想也试一试当发明家的感觉,请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将你们设计的指南针样式画下来。

六、课后活动:1、今天我们亲自动手制作了指南针,又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了新型的指南针,回去之后,你们可以用自己制作的指南针去测定一下周围物体的方位,使自己能够更加熟练的使用。

老师更希望大家能把设计的新型指南针做出来。

2、资料阅读,了解GPS全球定位系统。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三年级《科学》备课教案第一单元植物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教学目标】1、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2、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3、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三、回忆中的大树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

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四、实地观察大香樟树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

(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的发现。

同时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

3、实地观察大香樟树:老师带学生实地观察校园里的大香樟树。

(1)树瘤、(2)叶片、果实、(3)小动物、(4)鸟巢、(5)小草、(6)藤蔓、苔藓4、评价:教室后每小组互相欣赏各自的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的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观察的大树是一个生命体。

4、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请在课外继续观察不同的树。

第二课校园的树木【教学目标】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2、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

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校园中选定大香樟树供各小组观察。

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观察树木的方法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察的树长在校园的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3、交流: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的观察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单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

)二、观察记录一棵树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树冠、树干、树根)3、让我们一起来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吧。

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

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

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4、拓印树皮: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三、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1、整理: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

2、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的观察记录,能猜出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吗?3、比较我们的观察记录,思考、交流: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4、比较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5、总结: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请选定一棵你喜欢的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它会怎样变化?把你的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

第三课大树和小草【教学目标】1、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2、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3、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小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一、认识常见的小草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

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

三、比较香樟树和狗尾草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1)茎、(2)叶子、(3)果实2、比较完成对比表格:3、交流汇报:(1)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

(2)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木质茎(高、粗、硬)——木本植物(3)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草质茎(矮、细、软)——草本植物四、整理相同和不同1、比较汇报内容:总结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非交叉位置中。

2、全班讨论:大树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交叉框内。

(这是教学重点)3、总结:我知道了树和草的共同点: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

我还知道了树和草的寿命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们的具体结构特征也各有不同。

第四课水生植物【教学目标】1、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

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2、用简图画出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3、培养研究水生植物的兴趣,体会水生植物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教学重点】利用维恩图总结水生陆生植物作为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探究水生植物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

【教学过程】一、认识常见的水生植物1、、陆地上生长着许多植物水中也生长着许多植物。

【出示实物、图片】这是两种常见的水生植物水葫芦和金鱼藻。

你课外调查到的水生植物有哪些?你曾经看到过哪些水生植物?(补充认识水花生、浮萍、莲、菱等。

)2、教师介绍:(1)沉水植物——金鱼藻、(2)浮水植物——水葫芦、浮萍、(3)挺水植物——水花生二、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1、、观察记录:玻璃瓶中装有水葫芦和金鱼藻。

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样子,并用简图把它们画下来。

2、思考:比较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在水中有什么共同之处?对,都能浮在水面上,会有什么秘密呢?3、探究:尝试剖开水葫芦的叶柄,我们会有什么发现?叶柄里面有这种海绵状气囊,里面充满了空气。

所以能浮在水面上。

其它水生植物是不是也有相似的结构?(举例:水花生)三、比较水葫芦和金鱼藻水葫芦和金鱼藻有哪些相似之处?(除了形态结构特征外,它们都会繁殖后代,都会死亡等。

)它们是水生植物,它们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四、比较水葫芦和狗尾草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狗尾草等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1、生长条件都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等;2、有根、茎、叶;3、都会繁殖后代不同点:水生植物生活在水中;陆生植物生长在土壤里。

第五课植物的叶【教学目标】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

2、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3、发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教学准备】学生自备材料:捡一些落叶。

分组材料: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

教师准备: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紫荆花树枝。

【教学过程】一、捡落叶:统计收集到的树叶树木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摘树叶。

我捡了几片落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二、比较树叶的相同和不同(1)形状、(2)颜色、(3)大小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2、讨论: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同一种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3、比较:同时观察所有完整的叶,我们能发现不同种叶有什么相同的结构吗?【叶具有叶柄、叶片,叶片上还有叶脉】三、观察叶的生长变化1、观察、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思考:长在树上的新鲜叶与落叶的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哪里?【1】新鲜的叶是活的【2】落叶是死的2、观察紫荆花的叶、爬山虎的叶:我们能从中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能找到这条树枝上有几种不同的生长阶段的树叶吗?(如叶芽、小叶片、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等)3、总结: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

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

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它们的叶同样也有生长和衰老的完整过程。

第六课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目标】1、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比较明显,有些变化不太明显。

2、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3、能够关注周围植物的变化,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教学重点】观察记录描述植物的变化。

【教学难点】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