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变化与分析.ppt
人民币汇率走势
![人民币汇率走势](https://img.taocdn.com/s3/m/20ab6bf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4.png)
人民币汇率走势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备受关注。
汇率是指一种货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上与其他货币之间的交换比率,对于中国来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直接影响着国内外贸易、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稳定。
自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人民币的汇率一直受到国际市场的波动和国内外经济因素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汇率制度采取了固定汇率制度,即将人民币与美元进行一对一的锚定。
这种汇率制度有效地稳定了中国的金融市场,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固定汇率制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无法灵活应对国内外经济的变化和不稳定的资本流动。
因此,在1994年,中国采取了调整汇率的措施,开始了市场化汇率改革,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度。
市场化汇率制度的实施使得人民币的汇率开始受到市场供求的影响,人民币的汇率开始浮动。
这种浮动汇率制度有助于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自由度,增加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话语权。
然而,这也意味着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将更加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民币汇率经历了多次波动和调整。
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和中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人民币的汇率有时出现升值,有时出现贬值,但整体趋势是逐步升值。
在2005年,中国国务院宣布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即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向基于市场供求的汇率制度转变。
这一决定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人民币被认为是被低估的货币,通过升值人民币可以减少中国对外贸易的不平衡,并提高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从那时起,人民币逐渐加强了兑美元的汇率,但政府仍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干预,以维护汇率的稳定。
随着中国的经济不断增长和国内市场的扩大,人民币汇率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人民币的升值不仅会降低进口商品价格,也有助于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然而,人民币的升值也会对中国的出口企业造成一定的压力,因为出口商品的价格会因为人民币的升值而上升。
近几年来,由于国际市场的动荡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一定的波动。
浅析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
![浅析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a2acf3c203d8ce2f006623e0.png)
浅析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从近十年的走势看,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处于升值状态,至2013年底人民币升值幅度累计超过30%。
但是2014年1月之后,人民币明显呈现出贬值趋势,贬值幅度接近15%(见下图)。
因此,本文将近十年来的人民币汇率走势拆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05-2013年,人民币汇率升值状态。
二是2014年至今,人民币贬值状态。
图 2012年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图一、传统理论对人民币汇率轨迹的解释根据传统理论,影响汇率的长期变化因素主要是国际收支、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模式等因素;而影响汇率变化的短期因素则是货币供给量、利率水平、市场预期及政府干预等因素。
1. 2005-2013年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因素2005-2013年人民币的大幅升值,主要是受到国际收支、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等长期因素的共同影响。
从国际收支方面看,我国随着加工贸易的持续发展,货物出口出现快速膨胀,经常项目的大额顺差(保持在1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导致国外对人民币的需求上升,从而人民币汇率提高。
从通货膨胀看,我国通胀率在3%左右,而美国由于网络泡沫的影响,通胀率远高于我国,所以我国相对的低通胀导致人民币汇率上升。
从经济增长看,我国持续了两位数的GDP增长速度,且出口导向型经济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流入,进一步提高了人民币汇率。
2. 2014年以来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因素2014年人民币开始呈现出贬值的波动轨迹,既有长期因素要素的转变原因,也受到短期因素的影响。
从长期因素看,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遭受重创,通胀水平持续处于低位,CPI增速曾一段时期持续低于2%,故我国相对的高通胀造成本币购买力下降。
由于通胀对汇率变化的影响力比好持久,所以其对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将持续存在。
从短期因素看,一是我国货币供给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2009年投放的4万亿元仍未消化,对人民币贬值形成一定推动力;二是我国多次下调基准利率,尤其是为力保经济平稳增长,2015年以来曾多次密集下调利率,对人民币汇率造成压力;三是2014年以来美联储多轮加息预期引起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集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贬值。
人民币美元汇率历史一览表(19492019)
![人民币美元汇率历史一览表(19492019)](https://img.taocdn.com/s3/m/5bdc079ea300a6c30d229f33.png)
人民币美元汇率历史一览表(1949—2010)1949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平均汇率):年份汇率(1美元合人民币多少元)1949=2.31950=2.751951=2.2381952=2.6171953=2.6171954=2.6171955=2.46181956=2.46181957=2.46181958=2.46181959=2.46181960=2.46181961=2.46181962=2.46181963=2.46181964=2.46181965=2.46181966=2.46181967=2.46181968=2.4618 1969=2.4618 1970=2.4618 1971=2.2673 1972=2.2401 1973=2.0202 1974=1.8397 1975=1.9663 1976=1.8803 1977=1.7300 1978=1.5771 1979=1.4962 1980=1.5303 1981=1.7051 1982=1.8926 1983=1.9757 1984=2.3270 1985=2.9367 1986=3.4528 1987=3.7221 1988=3.7221 1989=3.76591990=4.78381991=5.32271992=5.51491993=5.7619 (迅速贬值到8.600)1994=8.61871995=8.35071996=8.31421997=8.28981998=8.27911999=8.27962000=8.27842001=8.27702002=8.27702003=8.27742004=8.2780(开始前后开始缓慢升值)2005=8.10132006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8.0702起步开始大幅度升值,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缓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过程。
9月28日破7.900,---12月29日,人民币汇率再创汇改以来的新高,并首次突破7.81关口达到7.8074. 2007年:1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7.80关口告破,同时贵过港币;3月8日保尔森访华,人民币突破7.73关口;5月8日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夕,人民币突破7.70关口;7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7.60关口;10月24日G7财长会议举行后,人民币突破7.50关口;11月23日中国10月份贸易顺差以270.5亿美元创出新高,人民币突破7.40关口;11月27日第十次中欧领导人峰会后,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从11.007一路上涨至10.5434;12月12日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后,人民币对美元连续5日上涨,连破3关破;12月20日中国央行意外加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加速,连续6个交易日上涨;2007年,人民币汇率整体上呈现单边升值状态。
2010-2020汇率变化曲线
![2010-2020汇率变化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6df9565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7.png)
2010-2020汇率变化曲线自2010年至2020年的十年间,世界各国的汇率变化曲线呈现出了复杂多变的趋势。
汇率是指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是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而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各国政策的调整也对汇率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美元的汇率变化。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货币之一,美元的汇率影响着全球各国的经济活动。
在2010年初,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相对较弱,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受到美国经济的复苏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的影响,美元汇率开始逐渐走强。
尤其是在2014年至2016年间,美元指数大幅上涨,达到了近十年来的峰值。
而在2017年以后,受到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美国国内政治动荡的影响,美元汇率开始出现下跌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和政治稳定的担忧。
另外,欧元的汇率也是备受关注的。
在2010年初,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欧元汇率走势较为疲弱。
然而在2012年以后,欧元汇率逐渐回升,并在2014年至2018年间相对稳定。
然而,在2019年以后,欧元汇率再次出现下跌的趋势,主要受到欧洲经济增长放缓和欧盟内部政治分歧的影响。
除了美元和欧元,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变化也是值得关注的。
例如,日元在2010年至2012年间相对较弱,然而在2013年以后开始出现走强的趋势;英镑在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后大幅下跌,随后在2017年至2019年间出现了较大的波动。
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汇率的变化对各国经济和金融活动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汇率的变动可能会导致进出口商品价格的波动,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汇率的波动还可能会影响国外投资的回报率,对外汇储备和债务的管理也会带来挑战。
因此,各国政府和央行都在积极地调整货币政策,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汇率环境。
在2010年至2020年的十年间,国际汇率体系也经历了一些重大变革。
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特别提款权(SDR)的使用进行了扩大,促进了国际储备货币的多样化;而中国人民币也在这段时间内逐渐获得国际认可,加入了SDR货币篮子,并逐步推进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1994—2020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分析
![1994—2020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42773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0.png)
1994—2020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分析作者:黎亚云杨竹节邹胜来源:《中国市场》2021年第08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人民币汇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长远。
由于当今国际国内形势越发严峻,并且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文章以1994年人民币汇率的相关数据为基期,结合汇率决定的经济学理论,并根据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外汇储备状况和央行的汇率政策等影响因素对汇率体制改革之后的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进行了预测。
自“811”汇改以后,人民币汇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富有弹性和市场化是重要特征,企业面临的汇率市场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规避这些潜伏的风险,帮助央行制定正确的汇率政策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通过对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的分析预测,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汇改;影响因素;走势[DOI]10.13939/ki.zgsc.2021.08.0051 前言1.1 理论文献回顾1994年,我国外汇汇率形成机制进入了新的轨道,即“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但这一固定汇率制度很容易受到国际动荡和经济混乱的影响。
2005年“811”汇率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放弃了钉住美元的单一的汇率制,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自此以后,人民币汇率制度有序的过渡,变的过程中更加主动和渐进运行。
分析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对于更好地配置国内国际资源有很大益处,不仅可以优化资本配置的效能,还可以巩固人民币浮动的弹性。
国际上比较著名的关于外汇汇率的决定理论有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国际收支理论等。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一价定律”,它假定存在这样的前提条件:市场的完全竞争性、信息的充分性和商品的同质性,若相同商品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卖出,当以同一种货币计价时,则不同国家市场的相同商品的价格相同。
利率平价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23年提出,这一理论是指远期汇率的决定因素取决于短期利率之间的差额,因此,如果投资国外资产,汇率波动对国外资产的价格具有重要影响,这正是与投资国内资产所不同的;国际收支理论是各国当局分析国际收支不平衡、实施合理的汇率政策的理论依据,它阐述了外汇汇率变动与外汇供求状况之间的关系。
人民币历史汇率一览1949-2010
![人民币历史汇率一览1949-2010](https://img.taocdn.com/s3/m/2dc46424dd36a32d73758184.png)
人民币美元汇率历史一览表(1949—2010)2010-09-27 00:59:03来自: 豆芽(1)转贴:人民币美元汇率一览表(1949—2010)1949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平均汇率):年份汇率(1美元合人民币多少元)1949=2.31950=2.751951=2.2381952=2.6171953=2.6171954=2.6171955=2.46181956=2.46181957=2.46181958=2.46181959=2.46181960=2.46181961=2.46181962=2.46181963=2.46181964=2.46181965=2.46181966=2.4618 1967=2.4618 1968=2.4618 1969=2.4618 1970=2.4618 1971=2.2673 1972=2.2401 1973=2.0202 1974=1.8397 1975=1.9663 1976=1.8803 1977=1.7300 1978=1.5771 1979=1.4962 1980=1.5303 1981=1.7051 1982=1.8926 1983=1.9757 1984=2.3270 1985=2.9367 1986=3.4528 1987=3.7221 1988=3.7221 1989=3.7659 1990=4.7838 1991=5.3227 1992=5.51491993=5.7619 (迅速贬值到8.600)1994=8.61871995=8.35071996=8.31421997=8.28981998=8.27911999=8.27962000=8.27842001=8.27702002=8.27702003=8.27742004=8.2780(开始前后开始缓慢升值)2005=8.10132006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8.0702起步开始大幅度升值,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缓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过程。
十年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变化与分析
![十年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变化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47af0f763231126edb1195.png)
从短期来看,一国的汇率由对该国货币兑换外币的需求和 供给所决定。 外国人购买本国商品、 在本国投资以及利 用本国货币进行投机会影响本国货币的 需求。本国居民 想购买外国产品、向外国投资以及外汇投机影响本国货币 供给。在长期中, 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相对价 格水平、关税和限额、对本国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的偏 好以及生产率。 总的来说, 一国经济实力的变化不宏观 经济政策的选择, 是决定汇率长期収展趋势的根本原 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収展,国家不国家间的经济贸易越来越密切, 汇率作为两国货币名义上的比价,在国际贸易中収挥着枢纽的作用。 同时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国际 货币体系进入浮劢汇率制度的 时代,汇率变劢已然成为外汇市场上的常态表现。 中国在历经改革开 放三十年后,经济得到了快速地収展,尤其是经历了 2008 年这一轮 金融危机后, 更加突出了中国在国际上经济大国的地位, 因此寻求 不这种地位相当的人民币 収展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也就是说人民币 国际化的步伐将会加快。2001 年 7 月到 2011 年 2 月的人民币实际 汇率、 即 工业产 品出厂价格挃数和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物价挃数 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 和格兮杰因果检验的方法 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汇率、工业产品出厂价格 挃 数、 货币供应量和居民消费物价挃数乊间存在着唯一的长期均衡关系, 幵且人民币实际汇 率的变劢显著地影响了国内物价水平。 短期来看, 人民币汇率波劢对国内物价挃数有丌同 的传递效果。但短期波劢偏离 长期均衡时,人民币实际汇率、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挃数及货币 供应量 对居民消费物价挃数向长期均衡的状态靠拢的调整力度较小,调节的 速度也就较慢, 也就是居民消费物价挃数从短期偏离到恢复长期均衡 状态所需的时间较长。
人民币美元汇率历史一览表(1949—2019)
![人民币美元汇率历史一览表(1949—2019)](https://img.taocdn.com/s3/m/ebb4345602768e9951e738db.png)
人民币美元汇率历史一览表(1949—2010)1949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平均汇率):年份汇率(1美元合人民币多少元)1949=2.31950=2.751951=2.2381952=2.6171953=2.6171954=2.6171955=2.46181956=2.46181957=2.46181958=2.46181959=2.46181960=2.46181961=2.46181962=2.46181963=2.46181964=2.46181965=2.46181966=2.46181967=2.46181968=2.4618 1969=2.4618 1970=2.4618 1971=2.2673 1972=2.2401 1973=2.0202 1974=1.8397 1975=1.9663 1976=1.8803 1977=1.7300 1978=1.5771 1979=1.4962 1980=1.5303 1981=1.7051 1982=1.8926 1983=1.9757 1984=2.3270 1985=2.9367 1986=3.4528 1987=3.7221 1988=3.7221 1989=3.76591990=4.78381991=5.32271992=5.51491993=5.7619 (迅速贬值到8.600)1994=8.61871995=8.35071996=8.31421997=8.28981998=8.27911999=8.27962000=8.27842001=8.27702002=8.27702003=8.27742004=8.2780(开始前后开始缓慢升值)2005=8.10132006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8.0702起步开始大幅度升值,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缓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过程。
9月28日破7.900,---12月29日,人民币汇率再创汇改以来的新高,并首次突破7.81关口达到7.8074. 2007年:1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7.80关口告破,同时贵过港币;3月8日保尔森访华,人民币突破7.73关口;5月8日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夕,人民币突破7.70关口;7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7.60关口;10月24日G7财长会议举行后,人民币突破7.50关口;11月23日中国10月份贸易顺差以270.5亿美元创出新高,人民币突破7.40关口;11月27日第十次中欧领导人峰会后,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从11.007一路上涨至10.5434;12月12日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后,人民币对美元连续5日上涨,连破3关破;12月20日中国央行意外加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加速,连续6个交易日上涨;2007年,人民币汇率整体上呈现单边升值状态。
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及其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d99dfff12d2af90342e61d.png)
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及其原因分析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以及近期经济增长的现状,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回顾了历次经历的汇率制度改革过程,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人民币汇率的现状,通过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影响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并探究了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标签:人民币;汇率;变化;影响因素在我国外汇储备过多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一些经济学家也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各方因素给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
研究汇率影响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汇率变动能对世界经济造成很大影响,因此研究人民币的汇率变动影响因素也十分重要。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历程2005年7月21日,人民汇率制度步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次改革增加了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幅度和变动的弹性,适应了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需求。
当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进而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制度重新进行战略性调整,以对抗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冲击,中国人民银行重新采用之前的固定汇率制,将将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比率重新固定在了1美元兑换6.83元人民币的水平并一直在危机期间维持,此次战略性汇率制度调整帮助我国经济减少了在危机中受到的损失,维护了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
2010年,全球经济开始从危机中逐渐复苏,我国的宏观经济也开始恢复,2010年6月19日,根据经济发展要求,又重新继续实施参照一揽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的不断持续,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持续性的走高。
但是最近两年,我国的宏观经济增速放缓,2016年已经正式进入到“GDP6时代”(2015年我国GDP同比增速为6.9%,是自1990年以来首次跌破7%),经济放缓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从2014年开始人民币汇率却出现了持续下跌的现象。
2015年12月末,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比率跌至1:6.49,跌势一直在持续,一直到2016年1月19日,跌至1:6.56的水平。
1949年至今美元汇率
![1949年至今美元汇率](https://img.taocdn.com/s3/m/9a03c61c59eef8c75fbfb364.png)
1949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平均汇率):年份汇率(1美元合人民币多少元)1949=2.31950=2.751951=2.2381952=2.6171953=2.6171954=2.6171955=2.46181956=2.46181957=2.46181958=2.46181959=2.46181960=2.46181961=2.46181962=2.46181963=2.46181964=2.46181965=2.46181966=2.46181967=2.46181968=2.46181969=2.46181970=2.46181971=2.26731972=2.24011973=2.02021974=1.83971975=1.96631976=1.88031977=1.73001978=1.57711979=1.49621980=1.53031981=1.70511982=1.89261983=1.97571984=2.32701985=2.93671986=3.45281987=3.72211988=3.72211989=3.76591990=4.78381991=5.32271992=5.51491993=5.7619 (迅速贬值到8.600)1994=8.61871995=8.35071996=8.31421997=8.28981998=8.27911999=8.27962000=8.27842001=8.27702002=8.27702003=8.27742004=8.2780(开始前后开始缓慢升值)2005=8.10132006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8.0702起步开始大幅度升值,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缓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过程。
9月28日破7.900,---12月29日,人民币汇率再创汇改以来的新高,并首次突破7.81关口达到7.8074.2007年:1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7.80关口告破,同时贵过港币;3月8日保尔森访华,人民币突破7.73关口;5月8日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夕,人民币突破7.70关口;7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7.60关口;10月24日G7财长会议举行后,人民币突破7.50关口;11月23日中国10月份贸易顺差以270.5亿美元创出新高,人民币突破7.40关口;11月27日第十次中欧领导人峰会后,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从11.007一路上涨至10.5434;12月12日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后,人民币对美元连续5日上涨,连破3关破;12月20日中国央行意外加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加速,连续6个交易日上涨;2007年,人民币汇率整体上呈现单边升值状态。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情况分析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37ed5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1.png)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情况分析摘要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美元的加息背景,接着基于超调理论,分析美元加息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考虑到影响汇率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本文还从我国整体经济形势,国际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新汇改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美联储加息;中美汇率;汇率波动;汇率超调理论一、美联储加息背景美联储加息指的是上调美国同业隔夜拆借利率。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共进行了五轮加息。
平均每次升息幅度大约为30个基点。
2022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随后美国开始实行了长达七年的量化宽松政策。
美国经济逐步复苏,2022年初美元指数呈现上升趋势,2022年10月美联储结束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在经济总体复苏背景下,2022年12月17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下限025%,上限05%,美元指数9909,启动新一轮加息周期。
这是美联储自2022年7月以来近10年的首次加息。
2022年12月15日,美联储再次加息,上调利率区间至05到075,美元指数达到10315。
2022年3月16日再次加息至075到100区间,美元指数为10038。
预计在2022年下半年还将经历两次加息。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已过去了半年多,一方面特朗普宣称美元太强,另一方面加息又会在短期内造成人民币下行压力,在特朗普未来任期内,美联储货币政策具体会如何调整仍有待观望。
二、美联储升息对中美汇率的影响美元加息政策给世界经济,特别是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2022年上半年由于美国经济复苏和美联储加息预期强烈,美元升值92,许多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人民币汇率面临阶段性的贬值压力。
2022年8月人民币新汇改,人民币不再单一盯住美元而是参考一篮子货币,美元存在加息可能性。
如图1所示,美元加息预期加上新汇改,人民币瞬时贬值486,市场贬值预期占主导,因而造成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剧烈波动。
2022年12月17日美联储宣布加息,导致国际资金进一步从其他国家流向美国,加大其他货币贬值的压力。
1949年以来美元人民币汇率演变
![1949年以来美元人民币汇率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82d1c339de80d4d8d15a4fb9.png)
[转载]1949年以来美元人民币汇率演变1949年以来美元/人民币汇率演变1948年12月1日,西北农民银行和晋察冀边区的华北银行、山东解放区的北海银行合并,在石家庄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同一天,发行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简称人民币,也就是新中国的第一套人民币。
1949年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天津首次正式公布人民币汇率。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确定了以人民币作为唯一法定货币的地位。
一:人民币汇率频繁波动时期(1949年—1952年)这个时期因为人民币并未规定金比价,最初与美元的汇率是根据“购买力平价”方式确定,变化很大。
在1950年3月全国统一财经工作会议前,人民币汇率频繁且大幅度贬值。
在这一阶段,人民币汇率以美元为基础,共调整过52次,由1949年的1美元兑80元旧人民币,调整到1950年3月13日的1美元兑42000元旧人民币,相差525倍。
这主要是由于该阶段因建国初期恶性通胀蔓延的缘故,导致国内物价不断上升,而国外物价相对稳定,所以,照成美元/人民币不断上升。
1950年3月到1952年底,随着国内物价由上涨转变为下降,以及朝鲜战争造成美国及其盟国接连宣布一系列对中国的“封锁禁运”的措施,中国为推动本国进口亟需的物资,逐步调高人民币汇价,人民币汇率由1950年4月的1美元兑42000元旧人民币,调至1952年12月的1美元兑26170元旧人民币。
这段时期,人民币基本采用浮动汇率制度。
二: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时期(1953年—1970年)1953年,我国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进入有计划的建设时期。
国内物价稳定,计划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健全,进出口贸易已由国营对外贸易机构全部垄断,人民币汇率的高低已不再是调节进出口贸易的工具。
1955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新人民币按照折合比率1:10000兑换旧人民币(第一套旧人民币从壹圆券到伍万圆券共12种面额,可见当时通胀的严重程度),人民币汇率也随着大幅调整至1美元兑 2.4618元新人民币左右。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1fbdd73186bceb19e8bbde.png)
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压力,人民币汇率变动甚微基本维持在
6.89— ——6.82 元人民币兑换 1 美元之间,这是人民币升值后的又一新的稳定阶段。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十分重大,并且可能波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主要方面。
引起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基本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我国的经济增长、贸易差额、外汇
系,如图所见,2005 年 7 月到 2008 年 4 月,我国因巨额贸
易顺差,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其数值由 8.2369 元人民币
兑换 1 美元逐步下降到 7.0007 元人民币兑 换 1 美元;
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贸易差额有个较大的
回落,其数值由 2008 年 11 月的 400.9 亿元急剧下降到 4
-0 . 9653);其 次是货币发行量(相关系数 -0.9653)、按现
行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关系数 -0.8797)及贸易差
额(相关系数 -0.7134);股市的表现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
相关性较大,且 A 股的影响程度要稍大于 B 股;国内物价
变动的影响较小(相关系数为 -0.3944),而各影响因素中
由图 1 所示,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自 2002 年 1
月—— —2009 年 9 月,呈阶梯状。这表明人民币汇率变
动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一是 2002 年 1 月— ——2005
年 6 月,人民币汇率变动处于稳定阶段,1 美元兑换
人民币的数额基本维持在 8.2 元左右。二是 2005 年
7 月— ——2008 年 4 月,我国因巨额贸易顺差及外汇
相关性最小的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平均利率。由此可见,
我国外汇储备、货币发行量(M2)、国内生产总值(GDP)、贸
建国以来人民币汇率变化
![建国以来人民币汇率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d10bca290066f5335a8121dc.png)
建国以来人民币汇率变化人民币是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时发行的,1949年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天津首次公布人民币汇率。
从此以后到现在,人民币汇率经过了不断变化的历程。
如下图所示:统计数据:1、1949—2005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2、2005—201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化阶段:一、改革开放前1.第一阶段(1950~1952)这个时期由于人民币没有规定的含金量,所以人民币与西方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并不是按照两国货币之间的黄金平价来折算的,而是用物价对比法为基础进行计算。
也就是说,它的依据是物价水平。
新中国建立之初,国民党留下来的一副烂摊子导致物价飞涨,仅仅从1949年1月18日到1950年3月13日的13个月中,上海市场批发价格指数就上涨了21.43倍,同期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共调整了49次,从80(旧币)贬值到42000(旧币),据此套算出人民币兑其他货币的汇率。
1950年3月到1952年末,物价从上涨转向下跌,以及因为抗美援朝遭遇美国及其盟国一系列的物质封锁禁运,这时候政府需要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推动本国进口,所以把汇率调高到了26170(旧币)。
2.第二阶段(1953~1972)这个时期由于国内物价稳定,对外贸易也从私人手里转为国营公司统一经营,并且主要产品全都纳入国家计划,所以人民币汇率非常稳定。
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新人民币,这是建国后第一次进行的币制改革,1万元旧人民币兑换1元新人民币,从此直到1971年12月18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直是 2.4618。
1971年12月18日美元兑换黄金的官方价格全部贬值7.89%,人民币汇率则相应调整为1 2.2673。
3.第三阶段(1973~1978)这个时期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解体、石油危机导致全球物价上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所以我国也开始频繁调整人民币汇率,并且也参考西方国家货币汇率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办法,以避免西方国家的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造成冲击。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历史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c479d2050740be1e650e9a85.png)
谢谢~~
3.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兑人民币交易价格即刻 升值2%,调整为1 8.11,并把它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 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 行可以据此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 4.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的交易价格 仍然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0.3%的幅 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兑人民币的交易价格在人民银 行公布的对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3%的幅度内浮动。 5.中国人民银行将适时调整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 间,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照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动来 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稳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第三阶段(1991~1993)
这个时期开始对人民币官方汇率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机 制,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大幅度调整官方汇率。在这两年间, 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对外贸易现状、参照国际金融市场主 要货币汇率的变动,几十次地调低人民币汇率,但仍然赶 不上水涨船高的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
• 4.第四阶段(1994~2005)
2.第二阶段(1953~1972)
这个时期由于国内物价稳定,对外贸易也从私 人手里转为国营公司统一经营,并且主要产品全都纳 入国家计划,所以人民币汇率非常稳定。 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新人民币,这是建国后第 一次进行的币制改革,1万元旧人民币兑换1元新人民 币,从此直到1971年12月18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 一直是1 2.4618。1971年12月18日美元兑换黄金的官 方价格全部贬值7.89%,人民币汇率则相应调整为1 2.2673。
2001-2012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化
![2001-2012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ce4b41b3960590c69ec37670.png)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关于人民币是否升值的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为了对人民币汇率变化趋势有一个总体的把握,现将自1949年以来半个多世纪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长期变动情况列于下表,以供参考。
半个世纪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平均汇率)年份汇率(1美元合人民币多少元)1949 2.3 1950 2.75 1951 2.238 1952 2.617 1953 2.617 1954 2.617 1955 2.4618 1956 2.4618 1957 2.4618 1958 2.4618 1959 2.4618 1960 2.4618 1961 2.4618 1962 2.4618 1963 2.4618 1964 2.4618 1965 2.4618 1966 2.4618 1967 2.4618 1968 2.46181969 2.46181970 2.46181971 2.26731972 2.24011973 2.02021974 1.83971975 1.96631976 1.88031977 1.73001978 1.57711979 1.49621980 1.53031981 1.70511982 1.89261983 1.97571984 2.32701985 2.93671986 3.45281987 3.72211988 3.72211989 3.76591990 4.78381991 5.32271992 5.51491993 5.76191994 8.61871995 8.35071996 8.31421997 8.28981998 8.27911999 8.27962000 8.27842001 8.27702002 8.27702003 8.2774半个世纪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经历了稳定(五、六十年代)、升值(七十年代)、贬值(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前期)、稳定(九十年代中期至今)四个过程。
历年人民币美元汇率变化一览 - 人民币将长期升值
![历年人民币美元汇率变化一览 - 人民币将长期升值](https://img.taocdn.com/s3/m/28f43e7727284b73f24250e2.png)
1950年~2007年11月27日的相关数据第一组数据:(1950年~1952年)195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57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195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45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195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8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第二组数据:(1953年~1979年)195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90亿美元;195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8亿美元;195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80亿美元;195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17亿美元;195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23亿美元;195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70亿美元;195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5亿美元;195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46亿美元;196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9亿美元;196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1亿美元;1962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19亿美元;196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66亿美元;196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5亿美元;196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11亿美元;196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15亿美元;196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46亿美元;196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4.83亿美元;196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8亿美元;197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37亿美元;197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36亿美元;1972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1亿美元;197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 亿美元;197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83亿美元;197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 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5.81亿美元;197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9.52亿美元;197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67亿美元;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8.40亿美元;197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49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第三组数据:(1980年~1994年)198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2.96亿美元;198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1.5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8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7.08亿美元;198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7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8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69.86亿美元;1982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89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8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89.01亿美元;198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1.97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8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82.20亿美元;198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2.327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8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6.44亿美元;198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2.937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8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0.72亿美元;198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3.453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8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9.23亿美元;198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3.722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8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33.72亿美元;198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3.722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8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55.50亿美元;198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3.765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9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10.93亿美元;199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4.783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9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17.12亿美元;199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5.323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9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94.43亿美元;1992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5.515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9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11.99亿美元;199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5.762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第四组数据:(1995年~2004年)199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516.20亿美元;199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8.619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9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735.97亿美元;199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8.3173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9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50.29亿美元;199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8.2984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9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398.90亿美元;199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8.279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9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449.59亿美元;199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8.2789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9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546.75亿美元;199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8.2795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200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655.74亿美元;200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8. 2783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200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121.65亿美元;200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8.2767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200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864.07亿美元;2002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8. 2772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200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4032.51亿美元;200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8. 2769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200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6099.32亿美元;200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8.277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近十年的走势及分析PPT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近十年的走势及分析PPT](https://img.taocdn.com/s3/m/795531f8910ef12d2af9e7db.png)
结论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真正的有管理的 浮动汇率制,增加弹性和灵活性。从长期来看,应增加 汇率的弹性,扩大汇率的浮动区间,逐步过渡到人民 币的独立浮动。从近期和中期来看,人民币仍然实行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增加汇率波动的区间,不仅仅盯 住美元,而是一揽子货币。为此,一是培育健全的外汇 市场,增加市场交易主体,增加外汇交易工具,如远期 交易、掉期交易等,形成利率与汇率直接作用的市场 机制,并积极、慎重地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二是盯住 一揽子货币,制定合理的汇率波动区间,增加汇率灵 活性,使人民币名义汇率趋近于由真实的外汇市场供 求关系决定的实际汇率,使汇率的形成机制能够适应 国内经济和外部市场的需要。三是加强外汇管理,增强 人民币汇率灵活性,加强汇率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 协调,抵制国际资本冲击。总之,人民币汇率在短期内 要保持稳定,并根据国内外经济情况变化作适时调整。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近十年的走势 及分析
108301132杨奇军
汇率
• • • • • • • • • • • 一国汇率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货币现象,表示为两 国货币之间的比价,而实质上汇率背后隐藏着复杂的 经济现象。汇率水平的高低除了受政治因素影响外, 在更大程度上是由诸多经济因素决定的。利率平价、 购买力平价、国际收支学说等都是分析经济因素变 动, 进而决定汇率的汇率决定理论。根据汇率理 论,实证研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并分析影响汇率走 势的主要因素。由于1994 年以前,我国实行固定汇率 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保持不变,经济因素对汇 率的影响难以体现。1994 年以后,我国外汇管理体制 进行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人
( 五 ) 政 府 干 预 分 外 汇 因 储 备 素 : , , 析 ( 四 ) 通 货 膨 胀 ( 三 ) 利 率 差 异 ( 二 ) 国 际 收 支 ( 一 ) 经 济 增 长 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