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平移作图(二)教学设计
3.2简单的平移作图(2)
安阳中心学校八年级数学学案创编:王军姓名班级时间:年月日课题:3.2简单的平移作图(2)学习目标:1.能熟练掌握简单图形的移动规律,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2.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3.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学习重点:图形连续变化的特点。
学习难点:图形的划分。
预习导学:1.观察课本75页图形,回答提出的问题。
2.观察课本76页图3-9,完成做一做提出的问题。
3.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点O移到了O′的位置,你能做出此正方形平移后的图形吗?4.观察课本76页图3-10和图3-11,完成课本76页议一议。
5.完成课本76页随堂练习。
学习研讨:小宁和婷婷在一起做拼图游戏,他们用“、△△、= ”构思出了独特而有意义的图形,并根据图形用简洁的语言进行了表述:观察以上图案,回答下列问题:(1)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2)它们分别可以通过一个怎样的“基本图案”经过平移而形成?(3)在平移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当堂检测:1.如图,字母L上的点A平移到了点B,你能作出平移后的字母L吗?2.如图,经过平移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平移到了点A ′,试作出平移后的正方形 A ′B ′C ′D ′.3.补画图中右边的网格,将下图水平向右平移6格.四、拓展延伸:如图,△DEF 是把△ABC 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4厘米得到的,请你作出△ABC.五、课后练习1、经过平移,△ABC 的边AB 平移到了A ′B ′,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你能给出几种作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请用其中一种方法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如图,作出向右平移的图六、学习心得 A·。
初中八年级数学教案《简单的平移作图》
初中八年级数学教案《简单的平移作图》教学内容在八年级数学中,学生需要学习平移、旋转、翻折等基本的几何变换。
本教案着重介绍平移作图,并且通过简单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平移作图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教学目标1.了解平移作图的基本概念;2.能够根据指定向量进行平移作图;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平移进行图形的变换。
教学重点1.平移作图的基本概念;2.根据指定向量进行平移作图。
教学难点1.利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2.能够灵活应用平移进行图形变换。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平移作图的基本概念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平移作图的基本概念,可以用下面的例子进行解释: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点A(2,3)经过平移后到达点B(5,6),则称A点被平移了向量$\\vec{PQ}$,其中向量$\\vec{PQ}$所表示的平移量为(3,3)。
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直接把点A从(2,3)平移到(5,6)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步骤二:学生练习平移作图在学生了解平移作图的基本概念之后,可以开始练习平移作图,步骤如下:1.绘制原始图形1.绘制坐标系;2.在坐标系上绘制一些点,构成一个简单的图形,如下图所示:原始图形原始图形2.给出平移向量1.给出平移向量$\\vec{PQ}$,其中$\\vec{PQ}$的长度可以适当调整,这里取(4,5)作为平移向量,表示图形整体向右平移4个单位,向上平移5个单位;2.在坐标系上画出平移向量$\\vec{PQ}$,如下图所示:平移向量平移向量3.进行平移作图1.将原始图形中的每个点都平移(4,5)个单位,得到新的图形,如下图所示:平移后的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步骤三:例题练习通过例题的练习巩固学生对平移作图的理解和能力。
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5)关于点P(−1,−4)进行平移得到点B。
求点B的坐标。
解:根据平移作图的原理,点A关于点P平移得到点B,平移向量为$\\overrightarrow{PB}=\\overrightarrow{PA}$。
《简单的平移作图》教学设计
《简单的平移作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2、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能够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二、教材分析
在上一节总结了平移规律的基础上,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并能够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平移图形的作图方法
四、教学建议
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五、教学过程
图案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简单的平移作图.
如图1,经过平移,线段AB的端点A移到了点D,你能作出线
段AB平移后的图形吗?
例1 如图2,经过平移,△ABC的顶点A移到了点D,作出平
移后的三角形.
如图3,经过平移,△ABC的边AB移到了EF,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你能给出几种作法?
图3。
初中平移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初中平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性质和特点,能够运用平移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几何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3.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团队协作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移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平移的含义,理解平移是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
2. 平移的性质:讲解平移的不变性,即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对应点之间的关系不变。
3. 平移的应用: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如图形变换、物体运动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际例子,如滑滑梯、翻转书本等,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平移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平移的含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平移的性质和特点。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如电梯的运动、图片的变换等,让学生感受平移的应用。
4. 练习与讨论: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平移的知识解决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心得。
5. 总结与拓展:总结平移的概念和性质,强调平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布置拓展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平移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如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价学生对平移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拓展任务:评价学生在拓展任务中的表现,如创新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等。
五、教学资源1. 图片或实物:用于导入,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平移的概念。
2. 练习题: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平移的知识。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注重实际例子与理论知识的结合,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图形的平移 (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图形平移的基本概念,理解图形平移的特点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平移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形平移的定义和性质2. 图形平移的作图方法3. 图形平移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平移的定义和性质,图形平移的作图方法。
2. 教学难点:图形平移的性质,图形平移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如电梯的上下运动、滑滑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从而引出图形平移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图形平移的定义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图形平移的概念,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平移的特点。
(2)图形平移的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平移前后的变化,总结出图形平移的性质,如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等保持不变。
(3)图形平移的作图方法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图形平移的作图方法,如确定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找出对应点等。
3. 应用拓展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图形平移的方法解决,如设计平面图形的拼图游戏、确定物体的位置等。
4. 总结反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图形平移概念、性质和作图方法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图形平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2. 终结性评价:检查学生对图形平移概念、性质和作图方法的掌握情况,评价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建议1. 注重直观教学,通过实例演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加强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图形平移的作图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平移》教案(3篇)
《平移》教案(3篇)平移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p18~p20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情境、实物和操作活动,感受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2、能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平行线,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3、感受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渗透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的思想。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线,会利用三角尺画平行线。
教学难点:会利用三角尺画平行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看图中的双杠,在我们漂亮的操场上有见过这样的东西吗?师:知道它的名称是什么吗?师:现在老师把双杠上面的两根杠子画下来,你们看其实就是我们前面学习的什么线?师:现在你们看看这两条线之间的宽度一样吗?孩子们观察的真仔细。
现在我还要考考孩子们的想象力,请你们闭上眼睛,如果我们把这两条直线无限延长,穿过了我们的教学楼,穿过了武侯大道,它们能相交吗?有两条直线,它们之间的宽度一样,而且延长后又永远不相交的,像这样两条直线,我们就叫它们是平行线。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师:那么如何去判断哪些直线是平行线呢?它有什么特点呢?那就要靠孩子们仔细的观察、思考去寻找答案了。
出示格子图移铅笔①感知特征请孩子们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铅笔)现在我将这支铅笔放在格子图上,用颜色笔把铅笔的位置标注出来,然后把铅笔向右移动3格,看看现在铅笔位置和原来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向右移动了3格)我们也用颜色笔把铅笔现在的位置标注出来。
刚才这过程其实这就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平移。
那我们到底怎样从平移中得到直线间的平行关系呢?(板书:平移与平行)我们接着来研究。
现在我们在铅笔原来的位置上找3个点,这个点平移了3格,这个点也平移了3格,那么这个点呢?(师分别指着3个点),也就是这两条直线之间的宽度怎么样?(一样、相等)宽度一样,我们换个词就说它们的距离相等。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它们向上或向下延长,会相交吗?(不会)。
所以像这样的两条直线,它们之间的距离相等,而且永不相交,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平移教学设计(精选5篇)
平移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平移教学设计(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平移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能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
2、我能说出生活中各种平移和旋转现象。
3、我能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
学习重点和难点:1、正确辨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
学习流程:一、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课件出示8个运动的画面:升国旗、缆车、小汽车、火车、纸风车、风车、风扇、时钟。
想一想:物体在平移的有:物体在旋转的有:二、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1、小组汇报,说出分类的理由。
2、联系实际,理解概念。
课件出示:运动着的小汽车、火车、升旗、滑滑梯。
想一想:平移有什么特点?看来物体不久可以()平移,也可以xx平移,还可以xx平移。
在移动过程中,物体的本身方向xx,物体沿()移动。
课件出示:旋转又有什么特点?旋转是物体围绕()或()作xx运动,本身方向()。
3、边说边做。
(课件出示)4、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现象?在小组内说说。
5、全班展示交流。
三、平移距离的学习。
课件出示:1、小树向()平移了xx格。
2、鸭子向()平移了xx格。
3、房子向()平移了xx格。
4、把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小船涂上颜色。
四、反馈总结。
1、先找对应点或边,后数格数。
2、看一个图形移动多少,只需看这个图形上的某一点移动多少就可以了。
五、欣赏美丽的图案。
(课件出示)平移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41至43页,平移与旋转。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及学生的生活经验,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能判断、区别这两种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数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的格数。
3.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初中数学图形平移教案
初中数学图形平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平移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能够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平移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平移的性质的探索及灵活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图形纸张和直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子、椅子等,提问它们是如何移动的。
2. 学生回答后,总结出它们都是通过平移来移动的。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观察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并抽象为几何图形。
2. 学生观察总结平移的定义和性质。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平移的定义: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
2. 讲解平移的基本性质:a.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b. 平移时,图形上的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和方向保持不变。
c. 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平移的定义和性质。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应用拓展(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每组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进行解答和展示。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移的定义和性质。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平移的定义和性质,再通过课堂练习和应用拓展,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对于平移的性质的探索及灵活应用,需要学生在课后进一步练习和思考。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移》的教学设计模板(通用7篇)
四年级下册《平移》的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移》的教学设计模板(通用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移》的教学设计模板(通用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下册《平移》的教学设计1一、背景分析1、学习任务分析本节课是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和平行线》最后一节。
平移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也是本套教材引进的第一个图形变换。
因此有两个作用:(1)作为平行线的推广作用。
(2)渗透图形变换的思想。
使学生尽早接触利用平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本章中只是初步的认识,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
《课程标准》对平移变换的要求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平移的性质,利用性质按要求作出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因此“平移的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
2、学生情况分析本课要理解掌握平移的概念及性质,学生必须具有图形平移的生活常识,线段相等及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储备,同时还必须具有一定的观察、归纳、探索能力。
目前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好。
以上能力基本达到,但学生的抽象概括、探索能力偏弱,故本节课的难点为“平移性质的探索与理解”。
二、教学目标设计知识技能:了解平移的特征,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数学思考:学生经历操作、探究、归纳、总结图形平移基本特征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体验图形平移过程中的乐趣,感受数学活动中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乐与探究的热情。
三、课堂结构设计本节课与生活联系很密切,针对这一特点,设计了多个问题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现象作为切入点,目的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按照“活动—发现—应用—感悟”的模式安排教学活动。
让学生采取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归纳来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图形的平移-苏教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图形的平移-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图形平移的概念,知道图形平移的特点,能够识别平移前后的图形。
2. 培养学生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平移2. 平移的性质3. 平移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的平移,平移的性质。
2. 教学难点:平移的应用,图形平移前后的对应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电梯的运动、滑滑梯等,引导学生发现平移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认识图形的平移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形,通过小组讨论,发现图形平移的特点: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发生变化。
(2)学习平移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平移的性质:图形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3)平移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推拉门、抽屉等,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5. 作业布置布置与平移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理解图形的平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平移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要注重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板书设计图形的平移1. 概念: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发生变化。
2. 性质: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3. 应用:推拉门、抽屉等。
七、课后拓展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并尝试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图形的平移性质图形的平移性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理解图形平移的关键。
简单的平移作图(第二课时)
知识与能 力目标
1、使100%学生经历对图形 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 手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 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学会 平移作图。
2、80%-100%学生掌握作图 技巧。
教学 重/难
点
重点:平移图形 的规律,作图的 顺序; 难点:平行线的 作法及对应点的 连结。
过程与方 法目标
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分析、 对比平移前后的图形特征, 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动手 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作图及与其他人的合 价值观目 作,培养学生对图形的欣赏
标 意识。
教学 形式
学生活动为主, 教师指导
学法 指导
合作学习
教学 □
辅助 多
手段 媒
准备 体
在教学过程中让 德育渗 学生体验探索奥 透内容 秘,培养学生勇
及检 查
□ 教 具
于探索的精神。 □
辅
助
材
料
教学过程设计:
无
□学具 一副三角板
三角板 □实验 无 准备
无 □其他
学案
准备
□问题设计及教学呈 示重点提示
1、知识回顾与新课导入
提问:1、什么叫平移? 2、平移有哪些性质? 3、决定平移的两大要素是什么?
1、知识回顾与新课 导入
2、新授
提出问题:经过平移,线段AB的端点移到了点D,
你能作出线段AB平移后的图形吗?
A
D
提问: 1、什么叫平移? 2、平移有哪些性 质? 3、决定平移的两大 要素是什么?
B
E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作图的方法。 3.巩固
平移作图: 1、线段平移
例1:如图,经过平移,△ABC的顶点A移到了点 D,请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分析:因为A与D是对应点,而平移的对应点的连 线段平行且相等所以平移方向——射线AD,平移 距离——线段AD的长, 作法: 1、分别过点B、C沿AD方向作线段BE、CF,使它 们与AD平行且相等
初中数学图形变换平移教案
初中数学图形变换平移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图形平移的观察、操作、欣赏及抽象概括的过程,发现图形平移的性质,并能够灵活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变化的眼光看待图形,善于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发现图形不变的几何性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
3. 问题解决:使学生理解平移的基本性质,能够从整体和局部角度把握平移的关键特征,借助平移将未知转化为已知,从而解决问题。
4. 情感态度: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既能理解、尊重他人意见,又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图形平移的概念、平移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平移性质的探索及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如滑滑梯、升国旗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与数学中的图形变换有什么关系。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平移现象,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图形平移。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形平移的动画,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图形的平移变换。
2. 教师提出问题:“图形平移后,它的位置和形状会发生什么变化?”,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图形平移的性质:平移前后图形全等,对应点连线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4.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图形平移的性质。
三、例题讲解(15分钟)1. 教师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问题。
2.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平移的性质进行解答。
2. 学生互相讨论,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图形平移的性质及运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图形平移的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引出图形平移的概念,并通过讲解、例题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图形平移的基本性质。
平移与旋转教案 (2)
例1:如图,经过平移,△ABC的顶点A移到了点D
(1)指出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2)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例2:(2013.湖南郴州)在下面的方格纸中.
(1)作出△ABC关于MN对称的图形△A1B1C1;
(2)说明△A2B2C2是由△A1B1C1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
例3:如图,将四边形ABCD平移后得到四边形EFGH,已知EF=13,GF=12,GH=3,EH=4,且∠D=90 ,求四边形ABCD的周长和面积.
二、基础练习:
1.(2013.湖南湘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2,3)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那么平移后对应点A1的坐标是.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1B1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2,3),(-3,1),若点A1的坐标为(3,4),则点B1的坐标为.
三、例题讲解:
2.平移的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和,故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是的.因此平移具有以下性质:(1)对应点所连的线段(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2)对应线段(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3)对应角.
二、基础练习:
1.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_______________
A.打开抽屉;B.健身时做呼啦圈运动;C.风扇扇叶的转动;D.小球从高空竖直下落;
五、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单元
三
教学内容
3.2图形的旋转(一)
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1、学会分析生活中的图形的旋转现象,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的欣赏的意识。
2、通过具体事例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性质。
数学高中图像平移教案模板
数学高中图像平移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了解图像平移的定义及性质;2. 掌握图像平移的基本方法;3. 熟练运用图像平移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 图像平移的定义;2. 图像平移的性质;3. 图像平移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 熟练掌握图像平移的基本方法;2. 熟练运用图像平移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图形在平移前后有何变化,引导学生讨论图像平移的概念。
二、讲解图像平移的定义及性质1. 定义:图像平移是将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的变换。
2. 性质: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三、示范图像平移的基本方法1. 选择一个简单的图形,如三角形或矩形,展示如何进行平移操作;2. 解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的确定方法;3. 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四、学生练习1. 给学生一些图形进行平移练习;2. 让学生自己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进行操作;3. 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掌握图像平移的方法。
五、拓展应用1.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图像平移的知识解决;2.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探讨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六、总结与评价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图像平移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通过拓展应用,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多设计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图像平移的知识。
小学数学《平移》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平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使学生通过实物操作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逐步掌握平移要点,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进行分步骤的斜向平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1、我们以前学习过平移和旋转,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运动时属于平移,哪些属于旋转?(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判断。
)2、课件出示:信息窗2的6幅图片。
提问:1、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问题是开放的,教师要把学生的问题归结到“怎样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得到这些图案?”)2、你认为这6幅图中,哪些是用平移的方法得到的?(明确其中的第2、3、4幅图案是用平移的方法得到的)揭示课题并板书:图形的平移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出示例题图:(5个小正方形的图案)提问:怎样用平移的方法得到这个图案呢?你能把中间的正方形平移到左上方吗?(适当提示方法:先向哪儿移、再向哪儿移)2、学生独立思考观察,尝试平移。
小组交流平移过程。
教师巡视,对学困生适当指点、帮助。
3、集中交流:怎样才能把中间的正方形平移到左上方?(视学生汇报情况,只要合理即可)先向左平移2格,再向上平移2格;或者先向上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2格。
4、提问:你是怎么知道先向左平移2格,再向上平移2格,或先向上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2格的?(有困难时适当提示)讨论交流(以某一点为例:先向左平移2格与左上方的图在同一竖线上,再向上平移2格重合……)其他点可以这样观察吗?只能观察一个点吗?同桌互相另找一点平移练习还可以观察几个点或其他部分。
揭示:平移时要选取一个点或一条边,以此为基准数格平移。
提示:为了清楚地表示平移的结果,我们可以把平移过程中画出的图形用虚线画,平移的最终结果用实线画。
初中图形的平移试讲教案
初中图形的平移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图形的平移现象,探索平移的概念,理解平移的基本内涵,以及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的识别。
2. 过程与方法:感受图形的平移现象,获得对象的初步认识,探索影响平移的决定因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操作、推理等探索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点:认识平移,根据要求进行平移作图。
教学难点:图形平移的作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1. 利用投影展示游乐园内的项目,如旋转木马、荡秋千、小火车、滑梯等,引导学生回忆并观察。
2. 展示图片中的传送带上的电视机和手扶电梯上的人,提问:(1) 传送带上每台电视机做什么运动?手扶电梯上的人呢?(2) 传送带上的电视机的形状、大小在运动前后是否发生了改变?手扶电梯上的人呢?(3) 在传送带上,如果电视机的某一按键向前移动了80cm,那么电视机的其他部位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动了多少距离?(4) 如果把移动前后的同一台电视机的屏幕分别记为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ERJH,那么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的形状、大小是否相同?二、探究新知1. 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图形的平行移动称为平移。
2. 举例说明平移的性质:(1)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2) 平移中,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保持相等。
三、实践操作1.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任意的图形,并将其进行平移。
2.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讨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四、巩固练习1. 给出一个图形,要求学生进行平移,并计算平移的格数。
2.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五、总结1. 学生总结平移的性质和特点。
2. 教师强调平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让学生体验图形的平移现象,引导学生探索平移的性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巩固了平移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平移》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平移》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平移的概念,并能简单描述平移的特点。
2.能够在平面坐标系中进行简单的平移操作。
3.能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练习平移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明确平移的概念,进行简单描述。
2.在平面坐标系中进行简单的平移操作。
三、教学难点1.理解平移的概念,并且能够进行描述。
2.熟练掌握平移的基本操作并灵活运用。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教材、板书、实物道具。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故事或者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平移的概念。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介绍平移的定义和特点,并结合图形或实物进行示范演示。
3. 平移操作演示(15分钟)•教师在板书或电子白板上展示平移操作的基本步骤,并让学生跟随操作进行练习。
4. 练习与巩固(20分钟)•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平移的基本操作。
5. 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平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例子展示。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馈问题。
六、课堂作业1.完成作业本上相关练习题。
2.思考并记录下生活中的平移例子。
七、板书设计•平移的概念和特点•平移的基本操作步骤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平移这一概念理解较快,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下节课可以增加更多的实际操作练习,加深学生对平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移这一数学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2.简单的平移作图(二)教学设计
黄花初中八年级数组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生活中经常见到一些美丽的图案,这些图案都是由基本图形平移组成的,那么怎样平移基本图形就能得到美丽的图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一些图案中的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二:合作互学
活动(一)
1.现在大家来看图案;观察图案,并回答.
(1)这个图案有什么特点?
(2)它可以通过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平移而形成?
(3)在平移的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活动(二)
了解了平移的特征后,大家分组来动手做一做.
在下图中,左图是一个正六边形,它经过怎样的平移能得到右图?自己动手做做看,你能得到右图的图案吗?
三:展示竟学
(1)在图(课本图3—10)中,左图是一种“工”字形的砖,右图是怎样通过左图得到的?
(2)图(课本图3—11)可以看做什么“基本图案”通过平移得到的?
四:检测验学
(一)课本随堂练习
1.分析奥运五环旗图案形成的过程(不考虑图案的颜色)
2.如图,在正六边形中剪去一个与其边长相同的正三角形,并将其平移到左边,形成一个新的图案.用这个图案能否得到类似于图3—9右图的图案呢?与同伴交流.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探索了图案中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了解了每个图案由于“基本图案”选取的不一样,则平移关系也不一样,尤其是一些复合图案,它的许多部分可以通过平移而相互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