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特色政府绩效审计的战略思考

合集下载

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

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

对被审计单位在履行职责时利用资源的经济性 、
效 率性 和效 果性 ( 以下简称 “ 三性 ”的审计 。 目前 , ) 我 国审 计理 论研 究仍 未对 国家绩 效 审计 的概 念 达
成 一致 ,但 大多 数学 者在 绩效 审计 基本 含 义方 面
财 务 收支 审计 、财 经法纪 审计 等具备 更 丰 富的 内 容 , 对 专 项 资 金 审计 、 在 政府 投 资 项 目的真 实性 、 合 法性 审计 分析 的基 础上 , 进一 步经 济性 、 率 作 效
[ 要] 摘 效益审计已成为世界各 国政府 审计的 中心工作 , 也是我 国政府审计发展 的方向。笔者认为 , 符合 中国国情
的 绩 效 审计 的 基本 目标 不仅 限 于 “ 性 ” 更 多的 应 包含 真 实性 、 法性 。 对 我 国 绩效 审计 缺乏 统 一 标 准 的 实际 , 计机 三 , 合 针 审
性及效 果性 的检查 和评价 。
比较统 一 的认 识 是 “ 三性 ” 审计 , 也有 学者认 为 , 绩 效 审计 介于财 务 审计 与项 目评估 之 问 ,理 论 上 即
包 括对 经 济业 务 的“ 三性 ” 审计 , 也应 包 括 对 经济
业 务真实 性 、 合法 性 的认 定 。笔者 认 为 , 效 审计 绩
绩效审计 (e o ac ui 又称3 审计 , pr r ne d ) fm a t E 是
经济审计 、 效率审计 和效果 审计 的合 称 。开展绩效
审计 , 当今 世界 审计 的 主流 。长期 以来 , 国 的 是 我
情 使 得绩 效 审计 的 目标 不能 仅 仅 限 于 “ 性 ” 三 审 计 。因为 国际上对 “ 三性 ” 的提法 , 是建立 在假定社 会 经济秩 序 相对 良好 ,被 审计 单 位 内控 制度相 对 完 善 ,被 审计 单位 基 本能 够提 供 真实 合法 的会 计 资料 的基础 上 。而根据 我 国国情 , 国政府部 门财 我 务数 据 资料 的真 实性 、 合法 性 程度 还不 够 , 绩效 审 计 环境 尚待 完善 ,尤其 是一 些 基层 核 算单 位财 务

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与思考

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与思考

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与思考作者:魏茜嘉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26期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虽然已初见成效,但在其实施过程中,面临起步晚、发展慢、审计体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限制了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

本文通过对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等进行梳理,找出现行体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探索绩效审计发展的更大空间。

一、引言绩效审计是审计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政府审计是否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但主要针对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适用于规范绩效审计的全面准则体系尚未建立。

完善政府绩效审计对完善政府体制改革、建设廉洁政府、提高政府的财政绩效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二、政府绩效审计概述政府绩效审计是由獨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客观、系统地对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各项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检查和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

其审查范围具有广泛性,审计标准具有多样性,审计过程具有延续性。

三、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历程自1983年国家审计署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审计机关大胆尝试,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和试点工作。

在这一起步阶段,虽然政府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已经被认识到,但在实践中仍然是以审查财务收支的合法性与真实性为主要内容。

之后政府绩效审计迎来了初步发展阶段,审计中心开始转移。

《审计署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展绩效审计,在注重财政收支真实合法性的同时逐年加大效益审计的分量。

在《审计署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也提出,2009年建立起中央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评价体系,2010年建立起财政绩效审计评价体系,2012年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

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思考

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思考

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思考审计作为一种监督管理活动,从根本上讲是为维护财产所有人或出资人(股东、债权人、纳税人等)的利益服务的。

对政府审计来说,其实际是代表纳税人(人民或公众)在监督政府对财政资金或公共资源的管理和使用。

作为出资人,他们不仅应该知道政府将钱用在那里,而且还应该知道其实际的使用效果如何。

这就要求,国家审计机关不但要对政府的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审计,以检查其资金使用是否在国家预算范围内——这被称为合规性审计或财务审计;而且还要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审计,以检查其是否存在无效率或低效率现象—这被称为绩效审计。

政府绩效审计就是国家审计机关依据其职责利用专门的审计方法和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对被审计单位资源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监督与评价。

一、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制约因素(一)政府绩效审计的基础比较薄弱。

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有几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一是基于相对完善的政府预算管理体系下的财务审计已经相对成熟,形成了一套完整财务报告体系和与之配套的报表审计体系,财务审计已经实现了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是法律制度相对完善,财政财务活动中的违法违规问题相对较少,合规性已经不是审计的主要关注目标。

我国的现状是经济生活中违法乱纪行为还大量存在,审计机关每年都揭露大量的违规行为,反腐败仍是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

进行的财务审计还没有实现对所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发表意见,主要还是针对有关制度法规的遵守情况进行检查。

而且由于政府会计制度还不完善,加之相关的财务报表未经过审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还没有得到保证,开展绩效审计的基础比较薄弱。

(二)政府绩效审计尚没有明确适用的绩效标准。

在政府绩效审计过程中必须有一个指导审计活动、衡量审计事实、鉴定经济效益质量的标准,这就是绩效标准。

绩效标准是管理部门或审计人员对实际效果进行衡量或评价的鉴定要点,是衡量经济效益优劣的尺度,是审计人员分析、评价并出具审计意见的依据。

评价标准有两大类:一类是规范性标准,如有关的法规、制度、相关程序要求等强制性的标准;另一类是用来衡量绩效的计量标准和其他良好实务与规范化控制模式等非强制性标准。

推进政府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

推进政府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
开支 、 项 资 金 , 在 还 很 少 开 展 绩 效 专 现
时 的 ,随 着 我 国经 济 的发 展 和 公 共 财 政体制的逐步建立 , 计监 督的对象 . 审 审 计 的 重 点 和 内 容 ,审 计 目标 等 都 在 发 生新 的变 化 。根据 我 国社 会 政 治 、 经 济 发 展 状 况 .我 们 已 基 本 具 备 开 展 政
们 开 展 绩 效 审 计 的 重 要 标 准 和 首 要 依
据 。技 术 标 准 包 括 : 际 标 准 、 家 标 国 国
准 、 业标 准 、 方标 准和 企业 标准 。 行 地
全 社会 生 态文 明建 设 氛 围 的营造 等 。
组 织 开 展 生 态 审 计 的 对 策
合 省情 、 情 、 情 。 同时 , 要 采取 措 施 抓 紧 培养 生 态 市 县 还 审计 人 才 队伍 。 为开展 生 态 审计奠 定 人 才基础 。 建立 审 计机 关 与相 关部 门合 作 机 制 。审计 机关 开 展 生态 审 计切 忌 “ 打独 斗 ” 需 要 得 到生 态 文 明建 设 直 接 单 , 相关 部 门的积 极 配合 , 以取 得 他 们 的理 解 和 支持 。有 的
部 门管 理 公 共 资 源 或 公 共 支 出 的 责 任 为 目标 的审 计 工 作 , 虽 然 各 自称 谓 不 尽 相 同 .但 审 计 内容 都 包 含 三 个 基 本 要 素 : 济 性 、 率性 、 果性 。从 世 界 经 效 效
范 围看 .绩 效 审 计 已 经 成 为 大 部 分 国 家 政 府 审 计 的主 流 .许 多 国 家 已经 制
对 国 外 有 关 情 况 的 介 绍 。加 之 我 国 正 处于经济转型时期 。 的观念被打破 . 旧

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对策思考

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对策思考

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对策思考早在1991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审计署就明确提出:“既要继续进行财务审计,又要逐步向检查有关内部控制制度和‘绩效审计’方面延伸”。

但是,当时着重进行的是对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基本上没有开展对政府部门的绩效审计,因此,这种绩效审计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资金审计得到发展,这体现出绩效审计的思想,但是真正全面推进政府绩效审计还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一)审计监督体制不合理,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不强。

我国宪法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国家审计署隶属于国务院,地方各级审计机关接受国家审计署和地方政府的双重领导,且以当地政府领导为主。

”这样审计机关对政府的绩效审计工作是难以开展的。

主要是因为:一是从预算管理上看,政府审计部门的经费来源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划拨的,财政部门编制政府预算,同时也执行政府预算。

这种经济上的制约关系使得审计部门在对财政部门等进行绩效评价时会有很多顾虑,很难作出独立判断,很难对财政部门的绩效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二是从审计管理体制上看,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双重负责的审计管理体制,且从某种程度上看,本级政府对于审计部门工作的领导往往超过了上级审计机关,所以审计部门对本级政府工作进行绩效评价时很难超脱,往往会缺乏独立性、权威性和客观性。

(二)审计制度不健全。

(三)审计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财务管理、信息处理、办公基本上实行电子自动化,甚至有的单位完全实行办公自动化,而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中的计算机运用还处在起步阶段,没有利用计算机以及审计软件进行辅助审计,这样,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办公、管理方面等数据处理时会很难,大多数只是处理表面的输入输出资料,对计算机内的程序和文件,很难或根本不能进行检查,有些问题可能就不能发现,这既不能提高工作效率,也不能保证审计质量和审计结论的科学性。

促进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快速发展的思考

促进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快速发展的思考

促进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快速发展的思考一.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加强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公共财政支出的增长有赖于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众所周知,公共财政,包括支出对公共投资项目和公共投资项目,而这主要是针对由政府财政资金或政府投资资金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或参与投资项目的融资,尤其是对政府绩效审计,可以提高公共投资项目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目前来说,中国特色绩效审计应当研究“国家治理绩效”的问题,应将将研究范围确定为国家治理效果这一广义的“绩效审计”,而不是就项目论项目的狭义的“绩效审计”作为[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审计的发展也变得更加重要,特别是对于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要做到这些,需要政府更加注重审计的融资项目,以保证政府绩效审计的真实性、合法性,特别要注意的是其效益性,以这种方法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对于政府公共资源管理的水平有着极大的提高。

公共资金由政府管理效率和政府服务效能绩效审计,揭示社会问题,积极提出建议,以改进和完善,意见,有利于提高公共支出的效率。

2、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加强对于政府的廉洁性、高效性有着重要意义在政府的财务审计中,绩效审计是最为重要的,从政府支出的成本为基础 - 效益,成本来衡量七物质资源,对于政府加强绩效的审计,通过加强固定资产审核,对其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加以认真审查,其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仔细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揭露腐败,从源头维护社会稳定。

因此要扩大绩效审计的范围,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注重员工福利,对审计结果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减少资源浪费,有利于建立廉洁、勤政、高效的政府[2]。

3、加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有利于公民社会的成长政府实际上是作为受托方使用和管理公共资源。

我国建党支出,就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所以在进行建设政府。

绩效审计时,必须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国家政府为发展和整个科学的共同繁荣,需要政府绩效审计真正以民为本,随着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以进一步改善中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思考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思考
出于不同 目的而产生的审计 , 根源在于公众要求对政府活动的经济性 、 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独立分析 。 总结各种有 关政府绩效审计 的观点 , 可以将政府绩效审汁定 义为“ 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人 员, 依据有关法规和标准 , 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 , 对政府及各隶属部 门 、
使用公共 资金的单化的经济活动的经济性 、 效率性和资金使用效益进行 的审计及评价 的活动” 是对政府部门事 中 、 。 事后经济行为的
王 红 李继志 石少华: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思考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思考
王 红 李 继 志 石 少华
湖南 长沙 402 ) 1 18 (、 1 湖南农业大学商学 院; 、 南山河智 能机械股份有 限公 司 2湖
摘 要 : 国政 府 绩 效 审 计 是 上 个世 纪8 年 代 中期 兴起 的 经 济 效 益 审 计 。 着 我 国经 济 体 制 和 政 治 体 制 我 0 随
改 革 的 逐 步 深入 , 治 、 济和 社 会 环 境 均 发 生 了深层 次 的 变化 . 效 审计 已逐 步成 为政 府 和 社 会 关 注 的 中 政 经 绩


政 府 绩 效 审 计 的 推 广 实施 已势在 必 行 文 通过 对我 国现 实 国情 的 分 析 . 出 了政 府 绩 效 审计 在 我 国 广 、 本 指 关 键 词 : 府 绩 效 审计 必要 性 可行 性 政

泛 开展 的 必要 性 和 可行 性 , 通 过 分析 政 府 绩 效 审计 存 在 的 问 题 , 出相应 的对 策 。 并 提

政 府 绩效 审计 的 含 义
18 年在悉尼 开 的第十二届最高审汁机关 国际组织会议 , 96 对绩效审计作了较明确的定 义 : 了合规性审计 外 , 除 还有另一种类

论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实施的现实问题的思考

论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实施的现实问题的思考

论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实施的现实问题的思考目前,随着社会公众民主意识的增强,对政府管理使用公共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越来越关注。

传统的合规性审计已经不适应政府和社会公众对改进公共管理、提高政府绩效的现实需求,而政府绩效审计可以起到监督与评估,并确保公共资金的正常运转并使各种资源匹配达到最优化的作用。

如今我国在不断地扩大绩效审计的规模,但在绩效审计的实施过程中,也有越来越多的问题凸显出来。

与此同时,绩效审计作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审计的重心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

因此,本文将借鉴国际主流绩效审计思想方法体系,从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实施的现实问题的角度入手,分析其发展的问题,并给出一些建议。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概述( 一) 各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概念总结美国一开始称为3E审计( Economy,EfficiencyEffectivenessAuditing) ,后来称为绩效审计( Performence Audit) 。

美国审计总署在1972 年《政府机构、计划项目、活动和职责的审计准则》中对绩效审计进行了定义,即绩效审计就是客观系统地检查证据,以实现对政府组织、项目、活动和功能进行独立地评价的目的,以便为改善公共责任、为实施监督和采取纠正措施的有关方面进行决策提供信息。

并且它突出强调了3E的重要性。

2003 年美国颁布了《政府审计准则》,又将绩效审计重新定义为; 对照客观标准,客观地、系统地收集和评价证据,对项目的绩效和管理进行独立的评价,对前瞻性的问题进行评估或对有关最佳实物的综合信息或某一深层次问题进行的评估。

英国的政府绩效审计称为货币价值审计。

它认为绩效审计就是对主要收支项目和资源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向议会提出独立的资料、保证和建议,并且确定提高效益的途径,帮助被审计机构采取必要的措施改进控制系统。

加拿大的政府绩效审计称为综合审计。

其1977 年的《审计长法》规定将审计署的任务扩展到审查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思考

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思考
P u b L i c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I 公共管理
我 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思考
郝 兰 玉 天 津 华 北地 质 勘 查局 天津 3 0 0 1 8 1
摘要 : 本文拟 通过对政 府绩 效审计 的含 义、开展 政府 绩效 审计的必 然性 以及存 在 问题 等 角度 分析政 府 绩效审 计的 现实状 况 , 探 讨能够 引导我 国政府 绩效审 计平 稳有 效运 行 、保 证审计部 门发挥有 效监督职 能的途径和 方法 。
关键词 : 政 府绩效 审计 ; 经济性 ; 效率性 ; 效 果 性
绩效审计 是一种 消费者对于 公共服务 进行直 接控制和选 择 的市场责任 机制。政府 绩效审计是对 公共资金 和政府在社 会经 济管理 活动 中的经 济性 、效率性 和效 果性 发表审计 意见 , 尽 量 做 到节 约公共 资源 , 提 高 资源利用 率 同时又最 大限度 的达 到各 项 目标 的要 求 , 完善政 府部 门财务 管理 , 加 强政府 决策 , 提 高政 府 运作效率 。
1 O 斗 现代商业 M0DE RN BUS I NE S S
中, 会 根据政 府职 能和政 府所拥 有或控 制 的资源 的具体 情 况制 定具 体 的节 约和 利用措 施 , 绩效 审计 的效率 性是要 求尽 量 以小 的 投入获得 大 的产 出, 或是在产 出 固定 时怎样最 大 限度 的节 约 资源, 这 样资 源 的利用 效 率就 会大 大提 高 , 在审 计部 门的监 督 与 指导 下 , 政 府 资源 尽量 做到 最优 化 利用 。 因此 , 开展 政府 绩 效 审计是有 效利 用资 源的需 要 。 ( 三) 开展绩效审计是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的需要 开展 政府绩 效审计 能够揭示 出 由于权 力使用 不当 以及 权力 的制约机制和 监督机制 不够完善或制 约与监督 力度不够 所导致 的信息 的真 实性受 到的影 响 , 能够 分辨 出 由于 决策 不 当、决策 错 误 、盲 目决 策等 造成严 重损 失和经 济浪费 等 问题 , 能够 及时 的指导和监督 权力 的使 用情况 , 避免 国家财政不 必要 的损 失 , 开 展 政府 绩效 审计也 能够及 时监督 与 制约权 力 的不当使 用 , 促使 政府资 金运 用到合理 的领域 , 提高资 金的使用效 率 , 避 免贪污腐

论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72181 审计论文论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问题及对策一、深入分析我们国家的政府绩效审计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一)政府绩效审计的法律体系不完善政府绩效审计能否健康、快速的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就是国家是否有与之配套的法律体系,也包括一些法规及与绩效审计的相关规定,然而在我国并没有建立健全的与政府绩效审计相关的法律系统。

我国截止到目前为止颁布的所有的政府审计法规,就没有一个法律条文是用来专门规范政府绩效审计的。

虽然,我国的相关法律中也提到过绩效审计,例如:《审计法》总则中就提到了我国审计机关要对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政府审计准则》中也提到了政府对财政资金的效益进行监督,但是这些都还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没有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具体职权进行非常明确的规定,对绩效审计的定义也不明确。

这就使得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处在一种没有得到国家法律授权的状态,虽然我国一些地方性的法规也强调了绩效审计的重要性,但是从国家的层面来讲,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没有统一的法律进行规范,这就意味着绩效审计的审计方法与技术指导都不统一,严重阻碍了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

(二)我国缺乏完善的审计方面的监督体制我国宪法中明确的规定,地方性的审计机关要对地方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国家审计机关报告审计工作的具体情况,这就造成了地方审计机关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地方审计部门想要很好的履行其职责,就必须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因为审计部门的经费是由政府的财政预算拨发下来的,所以审计部门在审计一些与当地政府有关的项目时,会存在很多的顾虑,这都是由于政府掌握着其经济命脉造成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审计不能保证其独立性,最终的绩效审计结果就会缺乏真实性。

其次,国家审计部门受国务院的管理,在开展工作时是受国务院总理来领导的,地方性的审计机关也受上级审计部门与当地地方政府的共同领导,也就是说,地方审计部门的人事管理权也由本级政府掌握,这也严重影响了政府审计的独立性,使得审计部门不能很好的发挥绩效审计的监督作用。

对政府绩效审计问题的探讨

对政府绩效审计问题的探讨
6 政 府 绩 效 审计 的效 率低 、
置是否合理 、 公务员是 否尽职 , 政府 从而促进党政作风建 设 , 提 升党的执政能 力和政府的公信力 , 高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 中 提
的形象。开展政府绩效 审计能够发现 “ 绩工程 ” “ 政 、形象 工程 ”
等问题 , 符合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机 构的需要 。
3 开展 政 府绩 效审 计 是 建 立 高 效廉 洁的 政 府机 构 的需 要 、
实施政府 绩效 审计 可以在 财务审计的基础上 , 从政府开支 的成本—效益 角度来衡量物 质资源和 人力 资源 配置与使 用的 有效 性。开展政府 绩效审计工作 , 以检 查政 府机构的职能设 可
审计证 据是证 实被审 计单位经济效益状况 的载 体 , 实施 绩 效审计必须获得充分 、 当的审计证据。但在绩效审计中 , 适 由于
于物质资料的生产领域而言 , 我国政府审计 也就 无需进行绩效 审计 。另~种观点则认为我国 目前政府审计工作的重 点是真实 性审计 , 展绩效审计会妨 碍真实性审计 。这 些片面认识导致 开 公众无法正确把握绩效审计的主旨。
2 审 计 评 价 的标 准难 确 定 、
【 键词 】政 府 绩 效 审计 意 义 问题 建议 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 传统的政府审计 工作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的要求 。绩效审计作为现代政府审
绩效审计标准是 审计人 员进行绩效审 计评价 的基础 , 是审
计的主要内容 ,可以实现 对政府 管理行为的有效监督和约束 , 在我国经 济活动中发挥着 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 国政府绩 效 审计起步较 晚 , 发展比较缓 慢 , 发达国家 的政 府绩效 审计 与 相比 , 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因此 , 究政 府绩效审计 , 研 探索适 合中国国情的绩效审计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创新中国特色绩效审计模式的几点思考

创新中国特色绩效审计模式的几点思考

创新中国特色绩效审计模式的几点思考作者:陈英智来源:《审计与理财》2011年第03期绩效审计是专门机构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对象利用资源或资产的效益、效率和效果进行独立的审计监督活动。

对政府审计而言,绩效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受社会公众和纳税人的委托,对政府及其部门和单位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管理和使用公共资源和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独立进行的审计监督。

根据我国国情和绩效审计的特点,如何创新中国特色绩效审计模式,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把绩效理念贯穿于审计工作始终,坚持多种审计类型和形式的有机结合。

我们开展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建设项目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都要注重从政策执行、资金使用、资源利用、行政效能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其效益,把绩效审计内容纳入各专业审计之中,把绩效审计与各项专业审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走中国特色绩效审计之路。

在绩效审计的选项方面,应选择对某项宏观经济政策实施情况及其效果、对某项公共资源和财政资金配置情况及其效果、对某个项目的绩效进行宏观分析,为进一步完善宏观管理提供参考。

具体地说可以选择那些资金投入多,与国计民生关系大,在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的项目;可以选择那些资金在经营管理,决策责任方面可能存在较大风险和问题;有较大改善空间的项目,可以选择社会公众比较关注和支持程度比较高,人大政府比较重视的项目。

绩效审计项目的选择,还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具体环境以及审计自身力量来安排,结合政府工作中心和工作重点来选项,使政府重视绩效审计,让社会关注绩效审计,扩大绩效审计影响和成果运用。

第二,确定具体的审计目标。

绩效审计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审计,促进政府及其部门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完善公共服务。

在总体目标下,不同项目有着不同的、具体的审计目标。

每个具体审计目标要具备目的性、具体性、清晰性和现实性。

目的性就是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资源使用效益,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具体性就是说绩效审计目标不具备通用性,要依据审计内容确定不同的审计目标;清晰性就是要随着审计的深入,目标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细化;现实性就是要根据审计机关现有的条件和力量以及可控制风险范围来确定可以实现的审计目标,超出现有条件和可控制风险范围的审计目标是不现实的。

对政府绩效审计的思考

对政府绩效审计的思考
审计标准制定
国外政府绩效审计的标准通常包括绩效指标、绩效评估方法和绩效信息披露等。这些标准 的制定过程通常具有公开透明性,以保证标准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审计范围和内容
国外政府绩效审计的范围广泛,涵盖了政府各个部门和公共机构。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公共 资源的利用、政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等方面。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实践
04
政府绩效审计的问题与挑战
绩效审计标准不统一
01
缺乏明确的绩效审计标准
目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标准尚未统一,这使得审计人员在开展工
作时缺乏明确的指导,影响了审计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02
标准的制定滞后
与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政府职能转变相比,绩效审计标准的制定相
对滞后,未能及时跟上形势的变化。源自03地方与部门标准不一
绩效审计在评价政府工作效果、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公共服务等
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推动了政府工作的改进。
03
审计实践问题
在实践过程中,绩效审计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审计标准不统一、评价
方法不完善、缺乏公众参与等,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局限性
本研究在样本选择、数据分析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023
《对政府绩效审计的思考 》
目录
• 引言 • 政府绩效审计概述 • 政府绩效审计的实践 • 政府绩效审计的问题与挑战 • 政府绩效审计的优化策略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国内外政府绩效审 计的发展历程
政府绩效审计面临 的问题和挑战
当前政府绩效审计 的背景和现状
研究目的和意义
探讨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框架 和实践模式

政府审计论文: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研讨

政府审计论文: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研讨

政府审计论文: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研讨摘要:政府绩效审计的职责是监督各单位的运营项目并对经济效益的程度作出评价,且要提出需要改善的合理性建议。

其管营的范围是公营单位、企事业单位。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并与其政府审计的发展趋势来看,展开绩效审计是完善审计的一项必然趋势。

当然,我国距离真正合理完善的绩效审计还相差甚远。

可以通过不断的完善和经验的积累来缩短差距。

从而达到完善我国的绩效审计的目的。

关键词:政府审计绩效审计政府绩效审计一、政府绩效审计的含义政府绩效审计是对各公营部门的经济型、有效性等进行监督。

从这一表述中,政府绩效审计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主要是对供应部门的资源使用、管理的合法性进行监督和评价。

这里的有效性至少应包括经济性、效率性和合规性。

经济性,以最少的投入达到最终目标;效率性,即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关系,包括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或者是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效果性,是指制定的政策目标即达成和实现程度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完成的结果;合规性,即合法性,完全遵循我国的法律、法规。

二、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的绩效审计受到了多方面的限制。

所以致使绩效审计还没有被国家审计放在主要的工作内容上。

其中受到的限制包含多种方面例如:审计的法规等等的限制、约束。

目前,绩效审计在内容上和理论完善等许多方面于真正意义上的绩效审计有一定的差距。

所以,我国现阶段处于绩效审计的初级。

2.1我国审计监督通过法律及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各政府机构部门、公营单位、企事业单位和国务院各部门的财政的收入、支出等项目进行以合法、真实为目的,高效的进行监督。

政府审计的主要目的就是反映各公营单位财务的合法和真实并对其进行监管。

但是在实际的审计过程中,由于一沉不变的审计技术和审计的方法、手段。

其中我国的政府审计机关的工作:主要是开展审计的真实性、合规性,但一些新开展的审计工作还是停留在审计的初级阶段。

例如政府采购审计,等等一些审计工作。

加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思考

加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思考

加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思考政府绩效审计是政府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已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开展。

实践证明,政府绩效审计在促进政府改善管理、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益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当前在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仍处于起步阶段,在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与其他国家开展得较成熟的绩效审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标签:政府审计;绩效审计;思考政府绩效审计是各国政府审计工作的主流,已成为审计活力的重要标志。

2006年《审计法》修改,同时国家审计署将推进绩效审计作为对各级审计机关的工作要求。

政府绩效审计正是我国审计工作者积极寻求的一种可以直接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评价的审计方法,是促进政府规范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手段。

随着我国改革的进行,绩效审计必将成为我国政府审计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审计制度融入世界审计的重要条件,也是加快中国审计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一步。

1 加强政府绩效审计的现实意义1.1 有利于提高公共财政支出绩效随着我国政府公共开支的增加,政府的受托责任和受托风险也随之增大。

在我国财力有限,对财政收入缺乏系统有力的监督机制,财政收支社会效益分析整体机制也尚未形成的情况下,迫切需要政府绩效审计充分发挥经济监督职能和管理职能,促进政府部门正确决策,有效履行职责,不断提高管理绩效,充分发挥财政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1.2 有利于政府机构的廉洁、勤政、高效政府绩效审计可以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从政府开支的成本——效益,成本——效果角度来衡量其物质资源、人力资源配置与消耗的合理性、有效性。

从而可以从源头上发现和揭露腐败现象,维护社会稳定。

1.3 有利于促进我国改革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随着法制的逐步完善,公众对政府工作效能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

开展绩效审计,建立完善有效的政府审计制度,对政府部门的管理投资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查监督,并适当地进行审计公告,才能便于公众对公共收支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有效的了解与监督,提高人民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促进政府提高整体诚信水平和工作成效。

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分析和思考

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分析和思考
对 我 国政府绩 效 审计 的
分 析 和 思 考
李松 兵
【 文章 摘 要 】 政府绩效审计经过半个 多世纪的发 展 , 来越 受到各 国 的 青昧 ,进 入 2 世 越 O 纪 9 年 代 , 效 审 计在 西 方各 国被 普 遍 O 绩 接 受 。随 着 我 国社 会 主 义市 场 经 济 体 制 逐 步建 立和 完善 ,政 治体 制 改革 的 逐 步 推 进 , 民主 制 度 逐 步发展 和 完 善 ,政 府 经 济 责 任 目标责 任 制 的广 泛 推 行 ,政 府 审计开始进入 以绩 效审计为 中心 、绩 效审计与财 务审计并存 的现代 审计发展 阶段 。本文 通 过 对 我 国政 府 绩 效审 计 发 展 现 状 的研 究, 分析 了制 约我 国政 府 绩 效审 计 发展 的 因 素 ,结合 笔者 工 作 实 际 经 历 ,提 出改 进 的对 策 、 方 法和 建 议 。 【 键词 】 关 制 约;政府 ;绩效 审计 ;因素 ;对 策
绩 效审 计 的 顺利 开展 。
当前 , 效评估 已成 为世界 各 国行政改 绩 革 、发展 的最 新课题 。 世界上 许多 国家实 行 了绩 效 审计 制度 ,有代 表性 的国 家有 美 国 、 英国 、加拿大 、澳 大利亚 、德 国 、瑞 典 、挪 威、荷 兰等 国。美 国 、澳 大利 亚 、瑞 典绩 效 审 计在 政 府审 计 业务 中的 比重分 别达 8 %、 5 6 %、4 % 以上 。2 世纪 我 国政府 审计 开始 0 0 l 进入 以绩效 审计为 中心 、 审计 与财务 审 绩效 计并 存 的现代 审计 发展 阶段 。 审计 署 2 0 08 至 2 1 年审 计工 作发展 规划 》提 出 : 02 全面 推 进绩 效审计 ,促进 转变 经济 发展方 式 ,提 高 财政 资金和 公共 资源配 置 、使用 、利用 的经 二 政 府审计思维和观念急 需转 变 济 陛、效率 l和 效果性 ,促进 建设 资源 节约 生 我 国 自 18 年 实行政 府 审计 制度 以来 , 93 型和环 境友 好型 社会 ,推动 建立健 全政 府绩 政 府审计 主要 以审查 财务核 算资料 为主要 手 效管 理制 度 ,促进 提高 政府 绩效管 理水 平和 段 ,以差错 揭 弊 、查处违 规 违纪大 案要 案为 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责任追究制。到 2 1 年 , 主要 目的 , 致审计 人 员的 审计 思维 、审计 02 导 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 观念 、 审计 方 式和 方法 等形 成 固定模 式 ,很 因此 , 当前 情况 下 , 究和 探讨 我 国 难适 应绩 效审 计 发展 的需要 , 至成为 绩效 在 研 甚 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分析 审计发展的阻力。目前开展的很多绩效审计 制约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因素, 进而对 项 目, 实施 过程 中审 计人 员却 把精 力较 多 在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提出创新思路, 促进 地放在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上 , 看账本的 审计充 分发 挥职 能 , 保证 政府 资 金安 全有 效 时问多、调查研究的时问少 , 对经济活动进 使用 ,具有重大意义。 行 审计评 价 的深 度和 广度 均不够 , 观 定量 微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 及各级审计机 审计多 , 宏观定性与微观定量相结合的审计 关对 绩效 审计工 作 的高 度重 视 , 效审计 无 方式少, 绩 没有突出绩效审计经济性 、 效率 性、 论 在理 论研 究领域 还是 审计 实践方 面都取 得 效 果 洼的特 点 ,审计 思维 和相应 的技术 、方 了快 速 的 发展 。 由于 我 国绩效 审计 起步 较 法 已不能 适应 全新 的绩效 审计 需 求 。 但 晚 ,缺乏 现 有 的模 式 和成 功 的经 验 可 借鉴 , 绩效 审计 的开展 尚处于 摸索 阶段 , 仍面 临需 三 、绩效 审计 评价体系难以确定

浅谈推进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对策

浅谈推进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对策

项 目的经 济活动的合理性 、 经济性 、 有效性进行监督 、 评
价 和鉴 证 , 出 改 进 建 议 , 进 其 加 性的监督活动 。很 明显 , 府绩效审计 主要 是 政
对 财 政 及 行 政 部 门 的 财 力 、 力 、 力 和 时 间 资 源 使 用 人 物
1树立绩效 审计观念 , 理好绩 效审计 与传统 审计 . 处 的关 系。绩 效审计 已成 为政府 审计的主流 , 审计人 员要
在审计 实践 中 , 服 旧习惯 和定 式的制 约 , 绩效 审计 克 将
导 人 传 统 审计 。 在 具 体 实践 中 , 计 人 员 要 制 定 好 审 计 审 计划 . 好审计调查 。 作
谈 推 进 国政 府 绩 效 审计 酌 对 策
李 丹 绩效 审计 , 指 由独 立 的审 汁机构或 人员 , 是 依据 有
关 法 规 和 标 准 , 用 审 计 程 序 和 方 法 , 被 审 汁 单 位 或 运 对
而理论基础 薄弱 。二是对传统 审计技 术 比较熟悉 , 而对
现 代 审 计 技 术 比 较 陌 生 。三 是 现 场 作 业 经 验 丰 富 , 综 而 合 分 析 问 题 的 能 力 不 强 ,部 分 人 员 的 政 策 理 解 水 平 、 业 务技能较低 。 二 、 取 推 进 政 府 绩 效 审 计 的措 施 采 绩 效 审 计 的 观 念 在 我 国 政 府 审 计 工 作 中 已 到 了非
的经济性 、 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 审计 。 在新形势下 , 应当
如 何 推 进 政 府 绩 效 审 计 呢 ?我 认 为 , 当 : 应

开展不可 的程 度 , 我们必须采取 措施在新 的审计环境 和
现 代 技 术 方 法 的平 台上 构 造 绩 效 审计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中国特色政府绩效审计的战略思考摘要:政府绩效审计是政府审计的发展方向。

历史发展表明,政府绩效审计的演进与政府行政发展改革密不可分。

伴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掀起,有力地推进了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

目前,政府绩效审计方兴未艾,预计这种发展趋势将日趋增强并主导、引领整个政府的审计活动。

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是根源于公共资源有限性与政府需求无限性的矛盾,直接动因是公共受托责任,内在动力是政府财务审计失灵。

尽管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有力促进了政府绩效的提高,然而它在发展进程中,仍然还受一些瓶颈要素的制约。

面对新的形势和机遇,政府审计机关应当打破旧的观念束缚,创新理念,在新的平台上构建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审计。

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公共受托责任民主政治新公共管理中国特色一、引言实践已经证明,政府绩效审计弥补了传统财务审计仅对财务报表是否真实与公允发表意见的缺陷,为政府提高公共管理的效果、明确公共管理责任以及加强公众对社会的监督、提高政府行为的透明度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工具。

绩效审计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成为西方国家政府审计的主流。

西方审计学者认为,在政府审计史上,能否不失时机地选择并接受绩效审计,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政府审计是否具有活力的标志之一。

美国是较早将绩效审计注入政府审计的国家,早在1972 年,美国政府审计师用于绩效审计工作量就已占其总工作量的86%。

但在我国,绩效审计还仅仅开始,确切地说,是沿着西方国家走过的路径亦步亦趋,与《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的“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为此,我们必须积极应对,研究先进国家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经验,分析制约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瓶颈要素,打破旧的观念束缚,创新理念,在新的平台上构建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审计。

二、美英等国家政府绩效审计发展考察20世纪40年代后,美英等国家公共开支大幅度增长,公共资源与需求矛盾日益尖锐,公众对政府承担公共责任的要求日趋高涨,对政府使用公共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关注迫切, 在蓬勃高涨的民主意识压力下, 美英等国家纷纷建立了适应各自国情的政府绩效审计模式。

政府绩效审计的演进与政府行政发展改革密不可分,伴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掀起,20 世纪70 年代后,美英等国家政府绩效审计得到长足发展。

目前,这些国家的政府绩效审计方兴未艾,预计这种发展趋势将日趋增强并主导、引领整个政府的审计活动。

(一)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考察美国是政府绩效审计的先驱。

早在1945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联邦公司控制法案》(the Government Corporation Control Act),要求美国审计总署(GAO)不仅直接评价公营企业的合规性,而且应对管理效率和内部控制的效率加以评价,并向国会报告。

到了20世纪60年代,审计总署率先把注意力转向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计。

1972年,审计总署出版了《政府组织、计划项目、活动和职责的审计准则》(Standards for Audit of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Programs,Activities and Functions.俗称“黄皮书”),首次将绩效审计列作政府审计的类型之一,并加以规范,从此使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这一时期,审计总署以项目评估为中心,开展了反贫困、能源等多个重大项目的绩效审计,为绩效审计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审计总署又于1981、1988、1994、2003和2007年5次对“黄皮书”进行了修订,并在其再版时改称为《政府审计准则》。

修订后的准则对绩效审计定义、目标、现场实施、报告等的规定更加具体、明确。

随之审计范围不断扩展,日益广泛,包括能源供应、国民健康、国家防务、交通安全、军费开支、税收政策、人力资源、平等就业、劳工权益和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均被纳入绩效审计视野。

此时的绩效审计已经日趋成熟, 方法多样, 成效显著(陈宋生等,2006)。

2004月7月7日,审计总署将其使用了83年之久的机构名称“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改为“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尽管更名事小,但预示着美国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正如时任美国审计长戴维M·沃克所说的,“新名称将会更明确地表明,审计总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联邦政府的绩效,保证联邦政府尽到对议会和美国公众的责任”。

(二)英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考察据考证, 英国是最早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国家。

在英国,绩效审计被称为“Value for Money Audit”, 一般翻译为货币价值审计。

早在1314年,英国就在财政部内任命了第一位审计长。

1861年,下议院根据财政大臣建议,建立了公共账目委员会(Public Accounts Committee)。

随后,根据1866年《国库和审计部门法》设立了主计审计长。

由于主计审计长必须向议会报告政府账目的审计情况,有机会思考公共资金的有效使用问题,并在审计中付诸实施,具有绩效性质的审计随之浮出水面。

尽管主计审计长开展绩效审计没有得到法律授权,但得到了公共账目委员会的支持和充分肯定,绩效审计发挥的作用随之更加明显。

随着审计职能的不断加强,议会和政府都意识到有必要对政府审计的法律环境进行改革。

1980年3月,政府发表了《主计审计长作用》的“绿皮书”。

“绿皮书”认为应通过新的审计立法,明确主计审计长开展绩效审计的权限。

在这种情况下,议会于1983年通过了《国家审计法》(National Audit Act)。

该法规定主计审计长为下议院官员,要求通过建立审计署(NAO)协助主计审计长开展审计工作;主计审计长可以对任何部门、机构和其他团体进行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检查。

1997年,审计署发布了绩效审计手册,初步确立了绩效审计准则体系。

随后审计署不断对该手册进行修订完善,并于2003年发布了新版绩效审计手册。

依据这些法律和手册,审计署不断开拓绩效审计新领域。

2000年后,审计署有50%左右的审计业务属于绩效审计,每年完成约60个绩效审计项目,涉及国防、教育、环境、卫生、养老、文化、体育、法律、议会、财政、外事、农业、交通,以及公共服务与私营合作等几乎所有主要的政府部门、行政和公共机构,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政府绩效审计在英国无疑正在走向成熟。

除美英等国外,其他国家的政府绩效审计也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法国、西班牙、荷兰、日本、巴西、菲律宾、巴基斯坦、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政府绩效审计已成为世界政府审计的潮流和发展方向, 成为一个国家社会民主发展和公共管理科学水平的象征(王素梅,2011)。

美英等国家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情况表明,政府审计机关全面开展绩效审计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发展绩效审计,要不断完善绩效审计法规和准则体系,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要注重人才资源建设,优化人才结构,培养和引进适应绩效审计工作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要扩大绩效审计范围,扩展绩效审计领域,涵盖政府涉足或准备涉足的各个方面。

要提高绩效审计的透明度,主动公开绩效审计的过程和结果。

美英等先进国家政府绩效审计的上述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在探索构建中国特色政府绩效审计时借鉴。

三、政府绩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内在根源。

刘家义(2004)认为,绩效审计的产生,归纳起来主要是受托责任、经济发展、政治制衡和技术方法4个因素;卓越(2007)认为,政府绩效审计的兴起动因包括政府部门支出的不断增加、公民民主意识的日益增强、新公共管理的强力推动、相关技术方法的发展铺垫、各种学科知识的理论基础、传统财务审计的失败或失灵;蔡春和刘学华等(2006)认为,绩效审计的产生根源于政府公共支出不断膨胀和国家经济资源有限的矛盾,公共受托责任是推动绩效审计发展的直接动因,新公共管理运动是促使绩效审计事业在世界范围兴起的最重要原因;《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研究》课题组(2007)认为,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受到社会、政治、法律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取决于审计职业界自身的胜任能力。

我们认为,公共资源的有限性与政府需求的无限性矛盾是绩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公众民主意识增强和公共受托责任是绩效审计发展的直接动因,新公共管理运动是绩效审计兴起的最重要原因,财务审计失灵是绩效审计产生的内在动力。

(一) 公共资源的有限性与政府需求的无限性矛盾是绩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源众所周知,国家权力的本源在于公众。

公众将公共资源交给政府,由政府按照公众的意志治理国家公共事务,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公众个人或市场做不了、做不好或不愿做的事情。

但是,公共资源是有限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主张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凯恩斯主义的兴起,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随之而来政府机构的规模不断扩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范围日益扩展,政府机构对公共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公共资源供给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公众作为公共资源的拥有者希望获得政府使用和管理公共资源效率和效果方面的信息越来越强烈,绩效审计正好满足了公众这方面的需要。

可见,绩效审计的产生根源于政府公共支出不断膨胀和国家经济资源有限的矛盾发展中,公众和立法机关要求政府加强对所使用和管理的公共资源提高“3E”,从而更好地履行对公众和立法机关所承担的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需要,而立法机关的权力及其实施是将这种需要变成现实的必须保障条件(蔡春和刘学华等,2006)。

(二) 公众民主意识增强和公共受托责任是绩效审计发展的直接动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国公共资源应属于该国公众所有,政府只是受公众委托管理和使用这些公共资源,所以政府必须就其行动、失职行为、决策、政策与支出对公众负责,如实报告公共资源的使用及其后果。

如果政府不如实提供公共资源管理和使用的信息,将极大损害公众的利益,而且导致政府的权力失去监督,容易滋生政府腐败。

为了保证信息的真实完整,政府要向公众报告,而且该报告还需经过政府审计。

在民主发展初期,公众只要求“一切取之于民的,必须用之于民”,不按照公众意志管理和使用公共资源,政府就应负责任,应接受审计。

此时的审计属于财务审计。

“随着公共意识的增强,对管理公共资源的个人或实体应负公共责任的要求日益明显,因此,需要确立责任程序并使其行之有效”。

即“一切取之于民的,必须经济有效地用之于民”。

用于民而不经济,用于民而没有达到公众预期的效果,政府仍要负责,仍要接受审计。

此时的审计属于绩效审计。

这说明,随着公众民主意识的增强,公共受托责任的内容和要求随之拓展,从而促使政府审计重心从财务审计转移至绩效审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