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
沪教版五班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每门课程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而教学目的是通过每次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来实现的。
每次课的教学任务,必需以教学方案或教学大纲为准绳,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沪教版五班级语文下册教案,便利大家学习。
沪教版五班级语文下册教案1维也纳生活圆舞曲一、生疏维也纳:1.经过课前预习,你了解维也纳吗请将课前预备好的维也纳资料卡给大家呈现一下。
同学漫谈对维也纳的初步生疏。
2.大家听过圆舞曲吗那我们就边听边观赏维也纳的秀丽风光吧!3.听完后心情如何呀那就带着这份心情读读课题!二、走近维也纳:1.师:这篇文章的是谁冯骥才。
我们还学过他写的刷子李珍宝鸟花的士气。
今日我们就跟着他一同去生疏维也纳,走进维也纳,感受维也纳,享受维也纳的美,好不好2.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假如遇到困难可以提出来。
3.订正几个字音,积累美丽词汇:尽量尽快撩动巢穴丰富而不重复肤浅而长久动听而透彻弯弯曲曲又畅如流水安静又精致4.读完课文,假如让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心中的维也纳,你会怎么说呢5.质疑:针对这句话你们有什么疑问吗(结合板书)三、感受维也纳:1.那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最能表达出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呢请找出这个句子或者词语,并把它划下来,假如能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就更好啦!2.默读课文,同学动笔在文中找句子。
(幻灯)“有一种鸟的叫声犹如花腔女高音,动听、洪亮、悠长,变化无穷,它怎么能唱出如此丰富而不重复的音乐〞A这里写出了鸟儿的歌声怎么样(富有变化)那就富有变化的读一读这个句子!你认为鸟儿为什么能唱出如此丰富而不重复的音乐呢(长期生活在维也纳,连鸟儿都都有了音乐的灵性了,真是鸟鸣如音乐啊!)B 想听听吗闭眼(播放鸟儿音乐)听到鸟叫声心情如何指名读这个句子。
C 怪不得说:“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四、享受维也纳:1.师小结:“维也纳的早晨是布满音乐的,维也纳的山,维也纳的水,维也纳的建筑,维也纳的路,维也纳的花,甚至维也纳的空气,维也纳一切的一切都布满着音乐的气息,没有音乐就没有维也纳。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与目标本学期的教材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涵盖了丰富的文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2.拓展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升写作能力。
4.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欣赏和鉴赏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学习、词语积累、语言表达和文学欣赏等方面。
教学重点为:1.课文的深度阅读和理解,挖掘文章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感悟能力。
2.词语的积累和运用,注重词汇的拓展和语境的理解。
3.写作技能的培养,包括写作构思、语言表达和修改润色等方面。
4.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鉴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学习能力。
3.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与时间安排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时间。
确保每个单元的学习时间充足,同时留出适当的复习和测试时间。
(此处列出具体的教学进度表,包括每单元的学习时间、复习时间等)五、学生评价与反馈1.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和测试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定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需求,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批判性思维。
六、教学资源与支持1.充分利用教材及配套练习册,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练习和巩固机会。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图片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外部资源,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七、教学难点与对策1.对于阅读理解的难点,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己亥杂诗》教案设计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己亥杂诗》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熟读《己亥杂诗》,理解作者鲁迅对时局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思考。
2.理解并能运用辞格,培养学生的词汇积累、语言表达能力。
3.能细致认真地体会语文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4.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鲁迅的思考和人性的思考。
2.难点:词语的辞格分析和理解,培养学生对语文文学性和艺术性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1.朗读《己亥杂诗》2.辞格分析:如比喻、夸张等辞格3.阅读理解:理解鲁迅的思考和人性的思考。
2. 教学方法1.课前讲解:让学生了解《己亥杂诗》的背景,文学特色和意义。
2.朗读:朗读整首诗歌,增强学生对整首诗歌的感受。
3.辞格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辞格,让学生感受到辞格的美。
4.阅读理解: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理解鲁迅对时局和人性的思考。
教师以提问和引导的方式开展课堂讨论。
四、教学步骤1. 热身阶段1.任课教师简要讲解诗歌《己亥杂诗》2.提问:学生们对此诗有什么想法?2. 辞格分析阶段1.教师讲解辞格的种类和特点2.教师分析诗歌中的辞格,指导学生通过分析辞格,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3. 阅读理解阶段1.任课教师带领学生仔细阅读并理解《己亥杂诗》2.提问: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表达诗歌中作者对时局和人性的思考?4. 拓展阶段1.学生自主阅读鲁迅的其他文学作品。
2.学生模仿鲁迅的辞格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资源1.教案2.朗读录音3.文化生活课本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辞格的掌握情况2.学生对诗歌中的意义是否理解3.学生对鲁迅的作品有何体会4.学生的情感投入和课堂参与度七、板书设计重点•《己亥杂诗》•鲁迅的思考和人性的思考辞格分析•比喻•夸张•排比•满口令•省略•对偶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词汇积累,语言表达能力和细致认真地体会语文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鲁迅的思考和人性的思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加深了学生们对语文的文学性和艺术性的认识。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案沪教版五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案沪教版五篇教师要善于用教案,借鉴、自编、改编一些题,作为补充题。
总之,认真的研究教案是钻研教材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对教学质量提高有着重要好处。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太阳》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认“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抵、氏”等10个生字。
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词语。
2.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与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3.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词语。
2.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抵、氏”等10个生字。
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词语。
2.朗读课文。
把握主要段落的结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猜谜语导入,激发兴趣出示谜语:有个老公公,天亮就出工。
哪天不出工,准是下雨或刮风。
提问:“它是谁呀?”——太阳公公大晴天的时候,我们都能看到太阳。
可是你知道关于太阳的知识吗?这节课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板书:太阳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课件2)1.学生齐读课文。
2.学习生字生词:(1)齐读词语表中的词语。
(2)教师指导正确书写易错字:殖蔬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三、细读课文,交流收获1.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请概括每部分的段意。
生总结,汇报课文可以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1—3)介绍太阳远、大、热三方面的特点第二部分(4—8):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2.我们来读第一部分。
思考,这部分介绍了太阳哪些特点?生总结、汇报板书:特点:远大热3.作者先给我们讲了一个传说。
沪教版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详细教案五篇
沪教版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详细教案五篇所谓的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颐和园》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学生对风景描写的理解领悟。
教学重点:读懂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
学情分析:学生大多喜欢美丽的风景,乐于学习本课。
教法:讲授法。
时间:一课时教程:一、初读感受美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审美培养二、细读课文1.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颐和园的美景。
(1)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景点是哪里?(2)朗读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2.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学习作者的描写和表达的方法。
(1)弄清课文的介绍顺序(2)欣赏课文的优美的语言(3)朗读的指导A.指名读、比赛读、范读、评价读、形象读。
B.说一说颐和园的美。
学生当游客,自己当导游,说说颐和园的美景。
三、小结;你喜欢本文的那段描写?四、积累迁移(1)本文优美的语句比较多,可以让学生做自选词句的练习。
(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抄写。
五、板书设计地理位置——北京西部颐和园年代、面积自然人文景观颐和园美景倾倒中外游客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2《烤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读懂内容,通过烤鸭了解北京的饮食文化。
2.过程与方法:在读中理解重点句子,小组学习作者首尾呼应、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以及采用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长见识,激发学生对祖国首都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了解挂炉烤鸭的烤制过程,体会作者对全聚德烤鸭的偏爱。
最新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勤奋惜时1 勤奋自学成大器教材分析:(一)课文简析这是一篇叙事写人的记叙文,主要记叙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在年轻时勤奋自学的动人事迹,表现出他不畏艰难困苦,顽强克服困难的惊人毅力和可贵的精神。
课文开始写了一个华罗庚小时侯因专心演算一道数学题而得罪了买笔的顾客的小故事。
这个有趣的故事生动地反映出华罗庚从小就喜欢数学,他孜孜不倦而又专心致志地解题,专注的精神令人动容。
父亲因发怒而要烧书,母亲出来阻拦,以及“这个十来岁的孩子,就是后来成为我国数学大师的华罗庚”。
一句,自然地引出故事的主人公,十分引人注目。
课文的第11小节是全文的重点,比较详细地描写华罗庚勤奋自学的情况。
课文的最后两节写华罗庚自学取得的成果。
他的一篇挑战权威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标志着华罗庚这颗数学巨星,将要在中国和世界的数学天空升腾起来了。
他的巨大成就是靠勤奋自学取得的,更显得难能可贵。
整篇课文是用先具体后概括的方法写华罗庚勤奋自学成大器的。
(二)词句解析寒冬腊月,他仍然看书写字到深夜,手脚冻得冰冷发僵都全然不顾;酷暑季节,屋子里热得像蒸笼,他依旧挥汗如雨地读书,不停地演算。
这是一句并列分句,句中用一组近义词“仍然”和“依旧”强调华罗庚不管天气有多寒冷多炎热,始终坚持读书与演算。
“全然不顾”的意思是什么都不顾,从“全然不顾”能看出他一心想着读书,哪怕天气再冷冻得再厉害也无所谓。
“挥汗如雨”的意思是汗流得很多,像下雨一样。
从“挥汗如雨”能看出他为了学习,忍受着极度的炎热。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感悟到华罗庚有着勤奋自学的可贵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他成为我国的数学大师。
2.了解抓重点段学懂课文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练习写一段话。
(1)用“——”表明基础性目标,用“~~”表明发展性目标;(2)对教学目标作如下补充或修正: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课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感悟华罗庚勤奋自学的可贵精神。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母亲的谎言》说课稿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母亲的谎言》说课稿一、说教材1. 教材概述•本次教学的教材是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为《母亲的谎言》。
•本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母亲谎言的故事,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思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短语和句式的运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故事引发学生对家庭关系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说教法1.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参与感。
•归纳总结法: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归纳总结,巩固学生对重点知识点的掌握。
•任务型教学:通过任务的设置,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流程•预习导入: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预测故事发展。
•听课文导读:师生共读课文,师生一起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以下只展示教学流程的一部分)步骤一:预习导入•教师问学生:你们是否有过听到母亲撒谎的经历呢?•引导学生回忆:请大家分享一下听到什么样的谎言,你们当时对此是怎么想的?步骤二:听课文导读•提问学生:根据课文标题《母亲的谎言》,你们猜测故事可能会讲什么?•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阅读课文。
3.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情节和主旨,培养学生的解读能力。
•掌握关键词汇、短语和句式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教学难点•通过故事引发学生对家庭关系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说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概述•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课文背景介绍;2.课文内容解读;3.关键词汇、短语和句式分析;4.课文思考和拓展。
2. 课文背景介绍•《母亲的谎言》是一篇描写儿子发现母亲说谎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中,温馨感人,引发我们对家庭关系的思考。
3. 课文内容解读•通过提问学生,师生共同解读课文的情节和主旨。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曲胡笳救孤城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曲胡笳救孤城一、教学目标1.了解《一曲胡笳救孤城》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并能正确朗读、理解课文。
3.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4.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点1.背景知识的讲解和学习。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解读。
3.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1. 背景知识介绍介绍《一曲胡笳救孤城》的故事背景,包括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秦国和赵国的关系等。
2. 课文学习第一段通过教师朗读和学生跟读的方式,让学生熟悉课文的语言风格和节奏感,同时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第二段解读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主要人物燕云、韩信和秦王,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进一步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故事情节的发展。
第三段分析课文中的重要情节,如燕云演奏胡笳救赵、韩信的奇兵计谋等,让学生理解背后传达的思想和意义。
3. 文学欣赏通过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让学生体会文学的美感和思想价值。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 + 学生跟读:在课文学习环节,教师通过朗读示范,引导学生模仿朗读,并纠正发音和语调。
2.分组讨论:在背景知识介绍和文学欣赏环节,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共同探讨和思考。
五、教学过程1.上课前的准备:教师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料,包括课文原文、背景知识介绍等。
2.导入:通过提问或故事引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3.背景知识介绍:教师向学生介绍《一曲胡笳救孤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4.课文学习:教师朗读第一段,引导学生跟读并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5.人物形象分析: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和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了解他们的性格和行为。
6.情节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要情节,理解其意义和思想。
7.文学欣赏: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和讨论,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让学生从中汲取美感和思想营养。
8.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给予正面评价和鼓励。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一一、指导思想:以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个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二、复习目标:基础知识版块:1、生字词:掌握本册要求学生学会的150个生字。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正确书写。
2、词语:理解常用的词语并学习运用,主动积累课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和成语,正确认读,正确书写,大致了解意思,理解常用的词语并学习运用。
3、多音字:结合课文的朗读,读准多音字。
对课文中带【】的多音字,要重点复习。
4、句子:语句通顺,表达清楚。
根据要求写句子。
5、读读背背: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古诗词。
熟记积累运用中要求读背的词语、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古诗词。
阅读版块:1、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2、能读懂程度适合的文章。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揣摩词句的意思。
4、能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表达方法。
5、能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6、能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背景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7、能结合阅读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8、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间隔号的不同用法。
9、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习作版块: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能按一定的顺序写,根据表达需要分段叙述。
3、做到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书写规范,5、养成想清楚再写和写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三、复习措施: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一课,再重点攻有关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
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
提高学习兴趣。
3、优帮差,加强合作与督促。
4、辅差工作不放松。
5、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篇课文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范文下册五篇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范文下册五篇教案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务必对教材反复钻研、反复推敲,才能弄清教材的知识结构,各部分教材在整体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弄清知识间的联系和分清主次,以便于准确地突出重点、合理分类、掌握规律和加强实践。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读会写“洛、榆、畔、帐”,正确读写“洛阳、榆关、湖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解释,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诗词意思。
过程与方法:在抓住景物、事例想象诗境的基础上体会的思乡之情,揣摩通过景物、事件表达感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朗读中体会透过语言文字表达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想诗境,悟诗情,背诵、默写,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泊船瓜洲》一、导入、板书课题1、这节课我们学习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板书:《泊船瓜洲》二、出示学习目标1、掌握本诗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试背诵。
三、出示学习指导1、通过查资料、查字典等方法掌握生字词。
2、通过读古诗,同桌讨论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自学时间8分钟。
四、学生开始自学五、检测学习情况㈠、学生交流探讨学习收获:1、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jiàn)、数(shù)重(chóng)山、照我还(huán)”2、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多读。
3、指名答:4、你最欣赏诗中哪句呢?(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通过换词法,引导体味“绿”的妙用。
㈡理解吟诵,体会感情1、学生通过解释、工具书、了解全诗的意思。
2、体会古诗思想感情,读诗、背诗:3、引导学生从诗中的词、句中去体会思想感情。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奴隶英雄》教学设计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奴隶英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奴隶英雄》,能够了解奴隶的悲惨遭遇和奴隶起义的背景;2. 能够理解奴隶英雄斯巴达克斯的坚持和正义感;3. 培养学生对人权平等和正义的关注和思考;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奴隶英雄》2. 多媒体课件3. 班级图书馆或借阅书籍4. 练习题和作文题教学步骤:导入活动:(5分钟)首先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介绍奴隶制度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奴隶制度的认识和思考。
阅读教材:(15分钟)1.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情节和相关的图片。
2. 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学生进行表演阅读或分角色阅读,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的理解。
讨论与思考:(15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主人公斯巴达克斯的人格特征和行为表现,了解其背叛奴隶主和发起起义的原因。
2. 引导学生讨论奴隶起义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以及对奴隶制度的批判和反思。
阅读理解与分析:(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题来测试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解答练习题,并提供个人观点和分析。
写作练习:(20分钟)1. 让学生进行个人写作训练,根据故事内容,写一篇关于奴隶英雄的英文短文。
2.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同时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和提高写作规范能力。
课堂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故事的主题和所学到的知识,强调学生对人权平等和正义的重要性。
巩固作业:布置阅读课外书籍,例如《雾都孤儿》,并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
2021年五年级下册语文沪教版教案详案五篇
2021年五年级下册语文沪教版教案详案五篇教学工作一般包括五个基本环节一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成绩测评。
备课是起始环节,是教学全过程的基础。
对谁讲?讲什么?用什么讲?怎样讲?事先都要周密考虑、精心设计,同时要做到目中有人、胸中有书、言之有物、教学有法。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地震中的父与子》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等词语。
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同类的颂扬亲情的故事。
如学生搜集有困难,教师可提供《背影》《血泪亲情泣天地》《无私母爱创造生命奇迹》《7岁女孩拯救母亲的感人故事》等文章给学生。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明确专题:各自默读本组课文的导语,说说本组专题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2.介绍资料:可以先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用课余时间搜集到的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也可以教师播放地震的相关影像资料,还可以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并对图片进行解说;然后谈谈自己对地震的认识与感受。
3.教师导入: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
1989年,当巨大地震地危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地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十一课──《地震中地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①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生字和新词;②用“~~~”画出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小组内互读课文,交流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1)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重点记住“墟、砾、颤”等字形。
(2)初步汇报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古诗诵读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古诗诵读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古诗的基本知识和语言特点。
2.掌握古诗的朗诵技巧,能够正确地朗诵古诗。
3.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语言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诵古诗。
2.学生能够了解古诗的基本知识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2.学生能够在朗诵中表现出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和示范。
2.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3.课堂互动和展示。
4.组织朗诵比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先放一首古诗音乐,让学生先感受一下古诗的艺术魅力。
2. 课堂讲解和示范(15分钟)教师讲解古诗的基本知识和语言特点,然后选择一首古诗进行朗诵示范。
在示范时要注重语音、语调和节奏等方面的表现。
3. 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自由选择一首古诗,并在小组内合作学习和探讨。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分析古诗的内涵和艺术特点,并自由发挥来进行朗诵。
4. 课堂互动和展示(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和展示,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朗诵风格和效果,并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5. 组织朗诵比赛(20分钟)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朗诵比赛,邀请一些评委进行评审。
比赛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评奖并进行评价。
6.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和技能,并提出今后需要改进和加强的方面。
六、教学评价1.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2.通过课堂互动和展示,学生能够发展口语表达和语言感受能力。
3.通过朗诵比赛,学生能够提高朗诵技巧和正确性。
4.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七、教学反思1.教师要正确掌握朗诵的技巧和方法,并注重在示范中对学生的指导和讲解。
2.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朗诵中真正理解古诗的内涵和诗歌意境,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机械朗诵。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曲胡笳救孤城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曲胡笳救孤城》一、教材分析本篇教案是针对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课文《一曲胡笳救孤城》而编写的,课文是根据中国战国时期留传下来的一个历史故事改编而成的。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并体会到历史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让他们理解勇气、忠诚等传统美德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出学生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品德修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点:•了解古代胡笳的音乐特点;•理解楚国和齐国的历史背景,认识吕氏家族、公子光等历史人物;•准确理解课文,把握文中重点、难点词汇,如卢蒲、胡笳、韶乐等;•理解课文中的中心思想——忠诚、勇气和家国情怀。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以下能力:•能够感知语言中表达出来的情感,理解文章的意境;•能够阅读历史故事,理解历史背景,体会历史文化的魅力;•能够提取文章关键词汇、理解句子成分、掌握文章结构,加深语言的理解;•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述说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加强语言表达及思辨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出以下情感:•培养出学生的历史、文化兴趣,促进对武士文化、胡笳乐文化、楚文化等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忠诚心、勇气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感受语言的美,提高语文素养。
1.导入(5分钟)通过谈论与其相关的日常生活问题,引出本节课的议题,增强学生的兴趣。
如:•有没有听过古代胡笳乐曲?怎么样的音乐让你们在心灵深处产生共振?•你们最欣赏哪些武侠小说或影视剧,为什么?2.阅读宣读课文(10分钟)•让学生先阅读整篇课文,感受文学作品传达的情感与形象;•进行课文整体宣读,提升学生语感。
3.针对性辅导(15分钟)根据本文的情节、主要人物进行教学:•分析主要人物性格;•分析课文中重点、难点词汇;•分析故事的情节结构4.朗读练习(15分钟)通过老师的带领,学生进行课文的跟读和朗读,摸索其情感表达和语言韵味。
5.练习题目解答(20分钟)通过老师出题,让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加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加强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母亲的谎言沪教版五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课文背景,认识并理解生词、短语和成语,如“谎言”、“无私”、“感人至深”等,并能正确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写作中。
2.阅读理解: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体会母亲谎言背后的良苦用心,分析人物形象。
3.阅读分析: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学会从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分析人物特点,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制定分层教学计划,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挑战性任务,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针对性辅导。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关于母爱的图片,如母亲为孩子遮风挡雨、母亲熬夜陪伴孩子学习等,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2.提问:“同学们,你们曾经感受到母爱吗?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故事吗?”引导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体会母爱的存在。
3.学生完成短文后,进行自评、互评,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4.教师挑选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应完成以下工作:
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巩固所学知识。
2.强调母亲谎言背后的爱意,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珍惜亲情。
3.总结记叙文六要素在写作中的应用,提醒学生注意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指导学生从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分析人物,培养阅读分析能力。
4.写作实践,提高表达: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提高写作水平。
-提供写作指导和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互评、自评,提高写作能力。
5.情感教育,渗透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和价值观。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教学目的1、探究楼兰之死的原因,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土地沙漠化的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的生存环境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引导学生保护环境,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3、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除了以前学习过的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之外,诠释、具体的事例,以及适当的引用,也是说明事物的方法。
4、知道本课是从历史和环保的角度来说明变化的。
教学重难点:探究楼兰之死的原因,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土地沙漠化的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的生存环境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诠释、具体的事例,以及适当的引用,也是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1、课件2、资料收集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板书“楼兰之死”,学生根据课题质疑,提出本课研究的问题。
如:楼兰死亡的原因,楼兰的地理位置,楼兰是什么样子的。
二、品读课文1—3自然段通过读,体会作者应用引用和对比的说明方法来说明楼兰及周边地区的沧桑巨变归纳概括:完成填表(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地名时间以前现在楼兰罗布泊塔克拉玛干变化的原因通过对比,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并通过现象引起学生深入的思考:楼兰为什么会死,为什么在短短的1000多年里会销声匿迹?三、学生自主探究楼兰死亡的原因(阅读2—6)a、自组学习,小组交流b、概括出死亡原因——土地沙漠化c、土地沙漠化给人们带来哪些威胁:读书体会d、补充资料,体会土地沙漠化的严重性和紧迫感e、造成土地沙漠化的原因:自然的原因(河流改道,沙尘暴,气候的变化等因素)人为原因:(战乱,过度垦荒,破坏植被……)四、升华1、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能做什么?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举日本人到内蒙植树的事情。
把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看为是自己的责任。
2、站在楼兰的废墟上,你一定感慨万千,此时此刻你想对世人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五、课后作业社会调查:自己所生存的环境土地面积是多少,绿地面积是多少,是否有加速自然灾害进程的做法和情况。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5-8单元)
第五单元与美德结伴与文明同行21 养花教材分析1.课文简析。
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
文中讲述了老舍在养花劳动中的苦与乐,表达了老舍对劳动的热爱,读后使人们对劳动的甜酸苦辣有了深刻的体会。
文中的“不劳动,花也养不活。
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充分揭示了为人做事的道理: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养花既须劳动,又长知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抒发了作者爱花、爱养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用人物的行为揭示所讲的道理。
从文章结构看,全文以“乐趣”为线索展开,1、2节先概括说明“我”爱花、爱养花当作一种乐趣,及“我”专养哪些花,语言平实,流露出浓浓的“爱花”之情;3-6节分述养花有哪些喜、忧;7节总结点明养花的乐趣。
整篇文章层次清晰,过渡自然,叙事抒情结合,偶有议论。
语言朴实亲切,读读她,就像和一位睿智的长者亲切交谈,令人回味无穷。
2.词句分析。
①对句子的理解。
要求:读句子,从句中划出重点的词语,理解词语,并体会它的含义: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实,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在养花过程中有时高兴,有时忧愁,有时欢笑,有时掉泪,看着花儿开花、结果,闻到香味,欣赏色彩,在劳动中增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②对词语的理解。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予理睬。
门道:门路。
养花的方法、知识秉烛夜游:拿着燃着的蜡烛在夜间游玩。
循环: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能通过查字典或其他方法理解词语,并解释黑体字的意思:大雨倾盆、置之不理、三年五载、循环、有益身心、胜于吃药、秉烛夜游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品味语句,进而感悟文章中心。
背诵喜欢的自然段。
3.能概括养花的乐趣。
4.能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么?”的含义。
5.能选择“别人夸花,全家骄傲”、“昙花开放,约朋友共赏”、“花分根了,赠给友人”中的一个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创造性复述,体会养花的乐趣。
沪教版五年级下语文学科计划
教学准备
各类相关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音像资料、网络资料、多媒体教学课件。
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30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4人,25名学生是外地借读生。大部分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懂得自己预习、复习课文,能在老师的指点下自学课文。小部分学生自学能力差,学习不自觉。从学生的阅读习惯看,班级里有较多学生热爱阅读,知识面较广。在他们的带动下,班级里形成了一股读书热潮。从学生自觉性上看,部分学生学习太被动。写作方面来,班中学生可以分成三类。一类学生能写出相当不错的作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一类学生基本能将一件事表述清楚,语句通顺,但是欠生动;还有一类学生,则词不达意,语句欠通顺,错别字连篇,无从下笔。从上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情况看:基础知识部分,学生总体完成不错。个别学生写字习惯较差,字迹潦草,错别字多。阅读理解一块失分较多,个别好生审题不清,导致失分。
8能学习观察生活,学习收集资料,学习选择材料,学习清楚明白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写一件事、一个人、一次活动、一个场面、一种植物、一个景点,学写书信、观察日记、读书笔记、想象作文和材料作文。做到有顺序,语句较通顺,继续学加课内外的语言实践活动。能主动参加收集资料、办报、出专栏、组织讨论会、读书会、朗诵会、故事会等活动。在活动中与人交流、合作,提高人际交流、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10继续练习钢笔写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学习在双线格里抄写词语、句子、段落,继续学习用行书写字。要求书写认真,字的大小要均匀,字与字的间隔要适当,还要注意格式和标点符号。练习用毛笔临帖,做到写字姿势正确。继续巩固正确的执笔、运笔方法,培养使用、爱惜写字工具的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随着新课标、新教材的相继使用,语文教学要实现“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转变,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以整体推进课程改革为核心,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并以之为指导,开展以课题研究为重点的教育教学研究,深化课堂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重新认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它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地位、作用,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和要求。
要积极地进行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方法的改革,积极地进行思考和研究,如何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27人,其中男生 15人,女生 12人。
本班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飞扬,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也有自我不断提高的愿望,学习兴趣比较浓,课前能做到预习新课,并有一定的搜集资料能力;课后能做到认真复习;课外能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也乐于展示活动成果。
大总分同学学习自觉,课堂认真,课后作业完成好,涌现了大批学习优秀的孩子。
但班上也有少部分同学存在怕苦怕累的思想,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作业完成拖拉;有的不爱课外阅读,只要老师布置的东西完成了就觉得万事大吉;有的学习不够自信;有的基础较差,需老师和同学多多帮扶。
本学期重点要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多训练,让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写作方面,学生表达较通畅,但还不够精彩,要多引领学生学会选择对自己有益的课外书籍多读多思多练,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材分析:
教材的编排:
本册教材共八个单元,具体为:
1、课文 40篇课文(其中选读课文8篇)
2、古诗诵读 8次 16首古诗
3、综合练习 8次
4、作文 14次(选做8篇)
本册教材的基本特点:
(一)充分利用课文的语言文字特点,寻找突出教学重点的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高年级的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大部分内容可以自己读懂,或者通过借助工具书、小组合作等方式读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这种阅读基础,在阅读指导上突出重点,做到少而精,避免面面俱到。
有的课文可以指导学生关键词语来学习;有的可以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来学习;有的可以指导学生抓住课题或课题中的重点词语来学习;有的课文可以指导学生抓住结尾来学习。
(二)充分开拓课文资源,设计语言文字训练、说写练习和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以词句为重点,设计各种语言文字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选词用语的能力;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设计形式多样的说写练习,提高学生整理材料、组织语言和表情达意的能力。
可以让学生把一个具体的故事简要说一说;说说对课文或生活的理解;学习写一段评价人物的话,还有不少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填补课文空白、描写心理活动、续编故事、构思人物对话等方面的练习,对加深理解课文和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结合课文学习和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各种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观察自然、理解生活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可让学生进行观察活动,让学生搜集资料,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交流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学会500多个生字新词。
2、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注意语言的积累,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3、继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4、能抓注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练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本册教材阅读理解的重点发生了重大转折,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课文写了什么,而且要让他们知道作者是怎样写的,以及为什么这样写。
要求了解课文总体的写作思路和方法,以及语言运用上的特点;了解课文令人感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进而学习作者采用的写
作方法;会体会作者在写作方法上的特点;了解感人场面描述、平凡的生活小事、真实的心理活动描写等在文章中的作用,体会写作要以小见大、以情感人。
写作指导的重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反映在作文指导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体现在读写结合的设计上,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写作,学习写作方法,同时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练习写作。
四、教学具体措施: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和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
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始终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在低、中年级训练的基础上,应提高其训练要求。
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特别是那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学习作者用词造句的方法。
把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结合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阅读新体验·说写双通道”的教学:
“阅读新体验·说写双通道”,题目简要实用。
注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一些题目具有整合性、开放性和扩展性,加强了课内、课外的结合。
有些题目还体现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提示了学习方法。
对朗读、背诵,增加了自由度,许多课文,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背诵的部分。
教学时,要注意把握好这些特点,充分利用"阅读新体验·说写双通道"中的问题,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切实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到读书、写作的方法。
3、要加强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朗读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
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练习朗读;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相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归纳、小结和讲解。
要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二)“综合练习”的教学:
“综合练习”的内容与课文有一定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如每次“综合练习”中都安排了阅读短文训练。
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时可借助短文后面的思考题,让学生明确阅读要求,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最后再交流、讨论,读懂课文。
还有 "语言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进行交流时,要从创设情景、启发兴趣、激发说话的欲望入手,使学生知道怎样去说。
要加强说话通顺、连贯的训练,使学生把话说得清楚明白。
本册综合减少了单项训练,增加了训练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复习巩固字字词句,设计各种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应该保证课内练习的时间,尽可能当堂完成,改变课内指导课外完成的不正常情况。
(三)古诗教学:重在朗读和背诵,只要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即可,不作过多的讲解和分析。
(四)作文教学:本册作文教学教材为学生提供了14道作文题,学生可以选做8篇,这些作文题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提供的大多是命题范围,学生自由选择材料的空间很大,自由发挥的余地也很大,教学时可精心设计每一次作文的指导方案,加强作前指导和作后讲评,帮助学生写好每一篇作文。
另外,在本学期教学中,我将深钻教材,认真备课,无教案不进课堂;基础抓落实,方法讲透彻;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反馈信息;注重对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分别辅导;多进行业务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多和其他教师商讨,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但是,只光靠教师的认真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引进门,学习靠本人”。
在教学中教师是一位引路人,其主导作用的是学生。
但是在现代科学进步的社会,家长支持,家长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形成合力共同达到教育的目的。
2014—2—25
附:本学期教学进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