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 第2课时 连除或带小括号计算的简单问题
新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精品教案第2课时 连除或带小括号计算的简单问题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第2课时连除或带小括号计算的简单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28~29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用自己的方法解答问题并尝试把分步算式改写成带小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的过程。
2、知道带小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运算,能解答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
3、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了解有些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会运用乘除混和运算来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计算下列各题。
840÷14÷15 936÷9÷8 32×4×26 540÷(30×3)过程要求:(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课堂。
(2)、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3)请四位同学演示计算过程,集体订正。
二、新课授知出示例题:某公司买了3箱公文包,每箱有12个(一)共720元。
每个公文包多少元?1、让学生认真读题,说一说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2、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
说一说每一步计算求的是什么。
让学生先分步计算。
预设学生可能的做法,(1)720÷3=240元 240÷12=20元(2)、720÷12=60元 60÷3=20元(3)12×3=36个 720÷36=20元3、如果学生没有想到第3种方法,教师作为参与者进行交流。
4、鼓励学生把分步计算改写成一个算式,并计算。
再进行交流,说一说运算顺序和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综合算式:(1)、720÷3÷12 (2) 720÷12÷3 (3)720÷(2×3)元第3个综合算式如没有学生列出,师生一起完成要特别强调根据分步解答的过程,要先算“12×3”,所以要加小括号。
连除或带小括号计算的简单问题-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连除或带小括号计算的简单问题-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连除或带小括号的计算方法;2.能够解决简单的连除或带小括号的计算问题;3.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1.连除或带小括号的计算方法;2.简单的连除或带小括号的计算问题。
教学难点连除或带小括号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和学生互相问候;2.学生回顾前一节数学课学到的内容;3.引入新课-连除或带小括号计算的简单问题。
呈现(10分钟)1.讲解连除或带小括号的计算方法;2.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掌握连除或带小括号的计算方法。
练习(15分钟)1.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相关练习;2.同时进行师生互动,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拓展(10分钟)1.教师出示生活中带有连除或带小括号的计算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解决中的经验和困难。
总结(5分钟)1.教师和学生总结课堂内容;2.提醒学生复习,并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
课后作业1.找出生活中带有连除或带小括号的计算问题,并尝试解决;2.完成教材上相关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针对四年级学生进行了简单的连除或带小括号的计算问题的授课。
通过课堂教授、课堂练习和生活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连除或带小括号的计算方法,解决了简单的连除或带小括号的计算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带小括号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并需要更详细的示范和练习。
在之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
最新翼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 连除或带小括号的简单问题

(320+148)÷78 32×(312÷24) 288÷9×23
=468÷78
=32×13
=32×23
=6
=416
=736
42×(256-198) 648÷(8×9) 409+325÷25
=42×58
=648÷72
=409+13
=2436
=9
=422
(教材P29 T2)
2.某小学四年级航模小组有12人,他们两个学期一共做 了72个飞机模型,平均每人每学期做多少个飞机模型?
义务教育冀教版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
第2课时 连除或带小括号的简
单问题
新课导入
某公司买了3箱公文包,每箱有12个。
用自己的方 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法算一算。
探究新知
某公司买了3箱公文包,每箱有12个。
我先算每箱多少元, 再算每个多少元。
720÷3=240(元) 240÷12=20(元)
12×8÷6 =96÷6 =16(次) 答:这盒药够吃16次。
(教材P29 T5)
5.一箱鸡蛋的个数是一篮鸡蛋个数的3倍。一箱鸡 蛋有96个,6篮鸡蛋有多少个?
96÷3×6 =32×6 =192(个) 答:6篮鸡蛋有192个。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12 =36÷12 =3(个) 答:平均每人每学期做3个飞机模型。
(教材P29 T3)
3.警察张叔叔买来4箱方便面,一共花了240元。
一桶方便面多少元?
240÷4÷12 =60÷12 =5(元)
240÷(4×12) =240÷48 =5(元)
答:一桶方便面5元。
(教材P29 T4)
4.妈妈按医生开的处方,买来一盒健胃药,每板12粒。 如果每次吃6粒,这盒药够吃多少次?
四年级数学上册三解决问题教案2冀教版

解决问题教学目标: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分步计算两个算式改写成用一个连除算式的过程。
理解连除的运算顺序,会计算连除式题,能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在自主解决问题和改写算式的活动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在实际运算中的合理性。
教学重难点:能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过程:【导入】导入师:听说我们四(一)班同学特别爱读书,你们现在都在读什么书呢?(学生说出几个书名),大家读的书真多啊。
多读书能增加同学们的知识也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大家应该多读书。
今天有三个爱读书的同学遇到了一个难题,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能不能帮助他们(出示情境图)【讲授】讲授师: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图中的几位小朋友都在干什么,又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呢?生1:三个同学在读同一本书。
生2:丫丫说她每天看40页,6天就能看完。
师:那这时候聪聪说什么了?生:聪聪说,看书时间太长对眼睛不好!师:聪聪说的非常有道理,我们同学们读书的时候,也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能看书的时间太长。
还有什么信息吗?生:亮亮说,那就每天看30页吧,几天能看完?师:那现在,三位同学问题出来了,那就请大家帮助书中这几位爱读书的同学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吧(学生自主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都是用哪种方法解决的)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学生说,教师板书)●40×6=240(页)240÷30=8(天)(板书)师:那你来说一说,你每一步求的是什么?生:40×6=240求的是,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240÷30是求,如果每天看30页,几天能看完师:说的非常好。
还有没有同学用的不同方法生:40×6÷30 (板书:40×6÷30)师:那请你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如学生说不出可引导)生:我先做40×6求出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再算如果每天看30页。
几天能看完。
(完成脱式板书)师:这位同学用的综合算式,说的也很完整,那跟他用同一种方法的同学,谁还愿意来说一说,每一步求的什么?(再找人说)师:两种方法,一种是分步计算,一种是把分式列成了综合算式,都非常正确。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解决问题》(课时2)教学建议冀教版(最新整理)

《解决问题(课时2)》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用自己的方法解答问题并尝试把分步算式改写成带小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的过程.2、知道带小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运算,能解答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
3、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建议:◆公文包问题1、让学生认真读题,说一说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
提出兔博士的要求,鼓励学生分步列式并解答。
2、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说一说每一步计算求的是什么。
如果学生没有想到亮亮的方法,教师要参与交流.3、鼓励学生把丫丫的算法改写成一个算式并计算,然后交流,说一说运算顺序和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4、师生共同把亮亮的算法改写成一个算式。
教师特别强调根据分步解答的过程,先算“12×3”要加小括号.然后,介绍带小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完成计算。
◆试一试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知道每个书架有5层,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答案:50本◆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先说一说运算顺序。
答案:6 416 15472436 9 422第2题,让学生认真读题,知道“两个学期”也是数学信息,然后再解答。
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答案:3架第3、4题,都是图文结合的简单问题,提示学生先理解题意,再解答。
交流时,重点关注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
第3题答案:5元第4题答案:16次第5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答案:96÷3×6=192(个)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①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②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说一说各自的思维过程与结果。
③ 汇报解答结果。
板书:每天生产电视机多少台?
108÷3=36 台
生产 900 台需要多少天,
900÷36=25 天
或者,列出综合算式
900÷(108÷3)=900÷36=25(天)
(2)、说一说算式每一步计算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
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计算下列各题。 528÷24×33 54×30÷45 840÷28×35 72×12÷27 过程要求: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记录存在的问题。 (2)、请四位同学板演。
5
(3)全班反馈,教师针对存在问题进行简要讲解。
1
生 2: 8×90÷9= 720÷9=80 天
答:照第一天的进度计算,80 天能修完。
4、表扬列出综合算式的学生: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计算求的是什
么? , 5,小结:这是乘除混合运算,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运算,乘除混合
运算的顺序是,乘除混合,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出示例题 2
一个养蜂专业户,去年 5 香蜜蜂酿了 375 千克蜂蜜,今年饲养蜜蜂 24 箱,
二、新课授知
3
出示例题:某公司买了 3 箱公文包,每箱有 12 个(一)共 720 元。每个公
文包多少元?
1、让学生认真读题,说一说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2、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说一说每一步计算求的是什么。让学生先
分步计算。
预设学生可能的做法,
最新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含反思

最新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含反思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学习了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尝试过把分步算式改写成⼀个算式的基础上安排的。
是本套教材第⼀次,也是唯⼀⼀次以单元形式安排“解决问题”。
本单元主要学习解决需要乘、除两步计算解答的应⽤问题,同时也学习乘除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以及⽤特殊⽅法“移多补少”“已知总量求部分量”的数学问题。
■教学⽬标1、经历⾃主解决问题,与他⼈交流算法,并尝试把分步解答的算式改写成⼀个算式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法,掌握解决问题的⼀般⽅法,了解解决问题⽅法的多样性,能⽤⾃⼰喜欢的⽅法解答乘除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
3、在解决乘除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中,会独⽴思考,能清楚地、有条理地表述⾃⼰的想法和计算结果,能对解答⽅法的合理性和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4、在⾃主解答问题、与他⼈合作解决问题、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应⽤的⼴泛性,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活动经验,相信⾃⼰能够学好数学。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并解答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
难点应⽤特殊⽅法解决问题和典型问题。
■教学建议本册教材是在学⽣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以及初步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顺序的基础上,单独设置了“解决问题”单元。
教材选择了具有⼀定⽣活背景的问题,给学⽣⾃主尝试解决的机会,使学⽣在结合具体问题情境选择恰当的算法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法,增强对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
同时也了解⼀个问题可以⽤不同的⽅法解答,体验解答⽅法的多样性。
为此,教学时建议注意以下⼏点:1、注重培养学⽣收集信息的能⼒。
从解决问题的步骤来看,收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步。
在低年级多是以图画、表格、对话等⽅式呈现问题,随着年级的升⾼,逐渐增加纯⽂字问题的量。
数学冀教四(上)第3单元解决问题第2课时

课外活动
3 2台织布机5小时可织布50米,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多少米?
50÷2÷5 =25÷5 =5(米)
答: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5米。
课外活动
4 可可在家里烙饼,两面都要烙,每面需要2分钟,烙8张饼需要多 少分钟? 2×2×8 =4×8 =32(分)
答:烙8张饼需要32分钟。
答: 6篮鸡蛋药,一位患者每次吃2片,每天吃3次。这瓶药可以吃多少天?
60÷(2×3) =60÷6 =10(天)
答:这瓶药可以吃10天。
拓展延伸
6 某冷饮店花1080元购进了一批果汁饮料,如下图。每瓶饮料的进 价是多少元? 1080÷(24×18) =1080÷432 =2.5(元)
解决问题
第2课时 连除或带小括号的简单问题
冀教版 数学 四年级 上册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用自己的方法解答问题并尝试把分步算 式改写成带小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算式。 2.知道带小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 运算,能解答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 3.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获得自主解决 问题的成功体验。
课外活动
1 郭庄镇新建了972套廉租房。如果每幢楼房有3个单元,每个单元 有12套。这个镇新建的廉租房有多少幢?
972÷(12×3) =972÷36 =27(幢)
答:这个镇新建的廉租房有27幢。
课外活动
2 李阿姨买了2箱方便面,每箱12桶,共花了120元。每桶方便面 多少钱? 120÷(12×2) =120÷24 =5(元)
活动探究
学校买来750册图书,平均放在3个书架上。每层放多少本?
750÷(5×3) =750÷15 =50(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
第2课时连除或带小括号计算的简单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28~2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用自己的方法解答问题并尝试把分步算式改写成带小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的过程。
2、知道带小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运算,能解答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
.
3、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
了解有些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会运用乘除混和运算来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
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计算下列各题。
840÷14÷15 936÷9÷8 32×4×26 540÷(30×3)
过程要求: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课堂。
(2)、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请四位同学演示计算过程,集体订正。
二、新课授知
出示例题:某公司买了3箱公文包,每箱有12个(一)共720元。
每个公文包多少元?
1、让学生认真读题,说一说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2、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
说一说每一步计算求的是什么。
让学生先分步计算。
预设学生可能的做法,
(1)720÷3=240元 240÷12=20元
(2)、720÷12=60元 60÷3=20元
(3)12×3=36个 720÷36=20元
3、如果学生没有想到第3种方法,教师作为参与者进行交流。
4、鼓励学生把分步计算改写成一个算式,并计算。
再进行交流,说一说运算顺序和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综合算式:
(1)、720÷3÷12 (2) 720÷12÷3 (3)720÷(2×3)元
第3个综合算式如没有学生列出,师生一起完成要特别强调根据分步解答的过程,要先算“12×3”,所以要加小括号。
5、小结:在乘除混合运算中,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新知
出示试一试。
学校买来750册图书,平均放在3个书架上。
每层放多少本?
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知道每个书架有5层,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课后29页2、3、4、5题。
板书设计:
连除或带小括号计算的简单问题
在乘除混合运算中,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混合和连除的运算顺序、知道小括号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唯一,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简单问题,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混合运算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
虽然学生对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并不陌生,但是列带小括号的算式对刚升入四年级学生有些抽象,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问
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生知道带小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运算,能解答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
掌握在乘除混合运算中,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