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_东北师范大学_离线作业_消费心理学(作业+二)
东北师范大学 2020年春季《小学生心理咨询》离线考核答案

离线考核答案《小学生心理咨询》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小学生心理咨询答案:小学生心理咨询即专指面向学生的心理咨询。
狹义的小学生心理咨询是指学校内的心理咨询人员对于前来求助的学生从心理上进行指导和帮助的活动。
2、指导答案:指导就是咨询教师直截了当地指示来访学生做什么和说什么,或者如何做和如何说。
本质在于直接地传达要求,即咨询教师直接指示来访学生去做某- -件事,说某些话或者以某种方式行动。
3、厌恶疗法答案:厌恶疗法(“惩罚疗法”)是将某些不愉快、具有惩罚性的刺激通过直接作用或问接想象,与来访者需改变的行为症状联系起来,使其最终因感到厌恶而放弃这种行为。
其适用于戒除不良习惯,如儿童不良习惯、行为矫正、强迫观念等。
4、观察者效应答案:所谓的“观察者效应”,指的是。
说得广泛一点,我们几乎没办法不影响我们观察的事物——只不过是程度高低不同而已。
(需要注意的是,“观察者效应”和“不确定原理”(Heisenberg Uncertainty Principle)并不是一回事儿,尽管你会常常遇到人们对这两个概念误解误用。
简要地说,前者重点在“观察”,后者重点在“测量”。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合理情绪想象技术的基本步骤。
答案: (1)让字生生动地想家引起共情绪困扰的情录,特别足让他心烦总乱,水受个了的情景,体验这种情景下不适的情绪反应,并报告此时的感受。
(2)要求学生保持想象这一情景,但帮助他把消极的情绪改变为适度的情绪3)停止想象,要求学生讲述他是怎样想才使发生变化的,一般学生往往是通过形成合理信念才做到改变的,此时教师要注意帮助他进一步强化合理信念,纠正某些不合理信念,.必要时可补充其它的有关合理信念。
2、小组同伴式活动怎样影响小学生的个性?答案:1、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同龄的伙伴交往对儿童影响很大,很多好的习性可以从同伴身上习得,很多不好的个性也可以在同伴交往中改正。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小学生心理咨询20春在线作业2标准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
在线作业
参考答案
试读一页
小学生心理咨询20春在线作业2-0005
试卷总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解释的含义是
A.咨询教师直截了当地指示来访学生做什么和说什么,或者如何做和如何说
B.为来访学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的某种看法
C.咨询教师说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及生活等与来访学生共同分担或分享
D.根据咨询教师掌握的一般心理学原理和个人经验做出解释
正确答案:B
2.创造力是一种 :
A.个性品质
B.提出有价值的新问题、新点子、新想法造新事物的认知能力
C.后天培养的学习能力
D.学习策略
正确答案:B
3.开始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是。
2020年秋季《消费心理学》作业一二三

《消费心理学》在线作业一《消费心理学》在线作业二《消费心理学》在线作业三三次作业合集满分100分(每题20分,共100分。
)1.消费者心理学的学科发展过程是怎样的答:(一)萌芽时期(1930 年以前) 1930 年以前,消费心理学科的研究重点是如何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而不是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
此时,消费者心理学理论已初步明确,但还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完整的科学。
这一阶段虽然已有一些学者关注并着手从事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研究,但研究的范围比较狭窄,研究方法是从经济学和心理学中简单移植过来,而且其研究也主要限于理论层面,没有具体运用到市场营销实践中,因此,这些研究在当时并未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
(二)显著发展时期(1930-1960 年) 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使得需求问题成为西方企业面临的头号问题。
在广告界,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探测广告对顾客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日益普遍,由此广告心理学得以繁荣。
二战结束至 60 年代,企业的经营观念及其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都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企业的产品销售为中心,转变为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
(三)地位的确定时期(1960 年以来) 1960 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消费者心理学分科学会,这标志着消费者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1969 年,美国的消费者研究协会正式成立。
1974 年,《消费者研究杂志》创刊。
以后又相继出现了《广告研究》和《市场营销研究》等杂志,进一步推动了消费心理学研究成果的传播。
美国的一些大学和研究生院,心理系、社会系、经营管理系都讲授消费行为课程。
这期间,研究进入成熟期,对消费者心理及行为的研究不论从“量”还是到“质”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这时期的消费心理研究把消费者不再作为一个简单的某种使用价值的购买者,而是把消费者作为一个积极的决策者,进而可以深入地了解消费者是如何根据自身的需要,利用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选择,从而作出正确的购买决策,并根据使用后的感受,保持或改变对某种使用价值的再购买决策。
03][东北师范大学]2020年春季 《消费心理学》作业(二)(答案参考)
![03][东北师范大学]2020年春季 《消费心理学》作业(二)(答案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ad498832a45177232f60a2bb.png)
《消费心理学》在线作业二满分100分(每题20分,共100分。
)1.参观某一超市,尝试分别找出商家怎样把刺激泛化理论和刺激辨别理论应用于包装设计或产品营销的,请将你的观察分析结果写出来。
答:(1)刺激泛化:从产品线延伸、家族品牌、许可、相似包装、泛化使用情景中任选其一来结合实际产品信息举例;(2)刺激辨别:从产品市场定位、产品辨别中任选其一来结合实际产品信息举例。
2.选一种或两种产品,分别基于低卷入学习和高卷入学习设计两则广告,描述广告设计内容并阐释理由。
答:(1)低卷入学习:所列举产品应该是价格较低的常用生活类商品,如牙膏、饮料等,产品宣传内容侧重产品表面的信息,不需要消费者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搜索信息来进行消费决策;(2)高卷入学习:所列举产品应该是价格比较昂贵的商品,如房子、轿车等,产品宣传内容侧重产品功能类信息,需要消费者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搜索信息来进行消费决策。
3.营销者创造需要吗?请尝试举些案例,并进一步探讨下与创造需要相关存在哪些伦理道德问题。
答:创造需要。
有时候营销者引领消费者的需求,告诉消费者你应该有更新更好更时尚……的追求。
伦理道德部分,可以自己理解来论述。
4.找出遵循马斯洛需要层次中各个层次的一个广告,并尝试解释应用原理。
答:人的一切行为都是需要引起,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他把人的需要分为自下而上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需要的满足是由低层向高层不断发展的,只有基本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有高一级需要的产生和发展。
高级需要的满足比低级需要的满足具有更高的价值。
各级需要层次的产生与个体发育密切相关。
生理需要是个体为维持生存和发展对基本生活资料的需要,也是各类需要中必须首先满足的最基本的需要,如饮食、空气、住所、异性等。
安全需要是希望人们保护自己的肌体和精神不受危害的欲求,包括要求社会环境安全、职业稳定、生活有保障、有良好的医疗保健条件等。
东北师范大学离线作业考核-2020教育心理学

离线作业考核《教育心理学》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什么是遗忘?遗忘的原因是什么?答:遗忘是指记忆信息的消失或不能提取。
一种观点认为,遗忘是由于干扰造成的。
干扰是指在学习之前或之后学习的别的东西分散了对当前学习的注意力从而造成了信息丧失。
实验研究表明,干扰有两种,一种叫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干扰。
另一种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干扰,叫倒摄抑制。
在学习和回忆系列材料时,中间部分遗忘最多,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的产生原因是由于系列材料的中间部分同时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因而遗忘最多。
另一种观点认为遗忘和提取失败有关。
许多研究者认为,当遗忘发生时,学习者并非真的“失去”了信息,而是学习者不能提取信息。
在试图提取信息时,人们常常意识到他们在长时记忆中贮存了一些东西,但是他们无法准确地说出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
研究者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舌尖现象”。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贮存时没有做适当的加工或者找不到适当的回忆线索。
2、如何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答:1.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更多的成功。
2.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示范。
首先,教师自已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示范;其次,为学生提供多个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同伴榜样。
3.指导学生树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
4.给学生以积极的归因反馈,并指导学生学会适当的自我归因。
5.给学生以适当奖励。
当学生取得进步时,对学生进行奖励,奖励便成为学生进步的标志,学生从中获得自己进步的信息,会增强自我效能。
6.给学生以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学生学会自我监控。
3、简述抗拒诱惑实验,它说明什么?答:该实验为沃尔斯特等人1963年所做。
被试为5岁儿童,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将儿童带入放有玩具的房间,让他们参观,并告诉儿童说:“这些玩具禁止玩,但可以翻字典。
第二阶段,让儿童看一部短的影片。
这时,儿童被分为三组,一组为榜样奖励组,看到的影片是:一个男孩在玩一些被告知不准玩的玩具,不久,男孩的妈妈进来了,夸奖他并和他一起玩;一组为榜样训斥组,看到的影片是:男孩在玩被禁止的玩具,男孩的妈妈进入房间后,严厉训斥孩子违反禁令,男孩显出害怕的样子;第三组为控制组,不看影片。
2020年春季《教育心理学》 离线考核奥鹏东师参考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教育心理学》2020年春季奥鹏东北师大考核试题标准答案试读1页答案在最后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什么是遗忘?遗忘的原因是什么?遗忘是指记忆信息的消失或不能提取。
一种观点认为,遗忘是由于干扰造成的。
干扰是指在学习之前或之后学习的别的东西分散了对当前学习的注意力从而造成了信息丧失。
实验研究表明,干扰有两种,一种叫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干扰。
另一种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干扰,叫倒摄抑制。
在学习和回忆系列材料时,中间部分遗忘最多,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的产生原因是由于系列材料的中间部分同时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因而遗忘最多。
另一种观点认为遗忘和提取失败有关。
许多研究者认为,当遗忘发生时,学习者并非真的“失去”了信息,而是学习者不能提取信息。
在试图提取信息时,人们常常意识到他们在长时记忆中贮存了一些东西,但是他们无法准确地说出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
研究者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舌尖现象”。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贮存时没有做适当的加工或者找不到适当的回忆线索。
2、如何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1.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示范。
首先,教师自已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示范;其次,为学生提供多个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同伴榜样。
3.指导学生树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
4.给学生以积极的归因反馈,并指导学生学会适当的自我归因。
5.给学生以适当奖励。
当学生取得进步时,对学生进行奖励,奖励便成为学生进步的标志,学生从中获得自己进步的信息,会增强自我效能。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心理学20秋在线作业2标准答案

在线作业
参考答案
试读一页
心理学20春在线作业2-0005
试卷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45分)
1.人在知觉某个对象时,常用知识经验解释并利用词语加以标志,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正确答案:B
2.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空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起的心理活动是()
B.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C.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D.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正确答案:B
6.对学习、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是什么记忆?
A.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陈述性记忆
正确答案:B
7.心理测量中的信度与效度关系的不恰当表述是:
A.有效度,一定有高信度
C.中央执行系统
D.短时存储
正确答案:ABC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IQ的平均值为100,标准差是16。一个人的IQ是116,表示他的智力比总体中84℅的人要高。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2.懒惰属于人的能力特征。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3.舌尖现象是指短时记忆中有某种信息,但情急之中却想不起来。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6.常模是用于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的,并又总体测量的统计平均值表示。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7.格式塔理论主要是用计算机模拟人的问题解决过程,以验证各理论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东师青少年心理学20春在线作业21-0001参考答案

东师青少年心理学20春在线作业21-0001参考答案1.XXX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属于认知学派的观点。
2.因为几次小小的不如意或挫折,就完全被一种无助和抑郁的情绪所淹没,长时间不能自拔,严重者甚至自杀,表现出情绪的固执性。
3.青少年社会认知的发展表现出开始注意事物内在品质特征的趋势。
4.XXX在《爱弥儿》中提出15岁是青年期的开始并称之为“第二次出生”。
5.在情绪的通讯交流中起主导作用的表情是面部表情。
6.性冲动不是低级下流的行为。
7.智力三元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成分亚理论。
8.压力的认知模型由XXX?XXX提出的。
9.古希腊哲学家XXX把童年向青少年转变的年龄定为12岁左右。
10.道德感是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11.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之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
12.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是始于1879年XXX在XXX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3.要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最好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
14.先天遗传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如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
27.青少年期是人类发展中最稳定的一个发展阶段。
答案:错误28.青春期的身体变化是主要的发展特征,心理变化相对较小。
答案:错误29.青少年期的自我意识主要表现为自我中心性。
答案:正确30.青少年期的自我认同是指对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的认同。
答案:正确31.青少年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生理发展不平衡导致的。
答案:错误32.青少年期的抑郁症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和自卑感。
答案:正确33.青少年期的家庭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影响较小。
答案:错误34.青少年期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答案:正确35.青少年期的自我概念是指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答案:正确36.青少年期的自我意识发展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答案:正确37.青少年期的自我意识发展是一个线性过程,没有回退和波动的可能。
最新奥鹏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学习心理与心理发展20春在线作业2-参考答案

A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
B重视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
C培养与发展学生直觉思维的能力
D培养学生具有创造精神的良好个性
【答案】:A|B|C|D
18.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选项】:
A材料的相似性
B原有认知结构
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D归因风格
【答案】:A|B|C
19.注意的品质包括()。
39.儿童希望与小伙伴建立友谊,希望得到教师和父母的爱,反映了儿童归属感和爱的需要。
【选项】:
T对
F错
【答案】:A
40.为了做好教学工作,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注意状态,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必须考虑到使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呈有节奏的轮换和交替。
东北师范大学
东师远程教育
学生学习心理与心理发展20春在线作业2
参考答案
试读一页
学生学习心理与心理发展20春在线作业2
1.学生的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选项】:
A认识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答案】:C
2.在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个体在了解一些基本的操作机制后,试图尝试做出某种行为的阶段是()。
【选项】:
T对
F错
【答案】:B
23.气质影响人的活动方式与效率,是一个人选择职业的依据之一。
【选项】:
T对
F错
【答案】:A
24.态度与品德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
【选项】:
T对
F错
【答案】:A
25.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2020年春奥鹏东北师大心理学离线作业

离线作业考核《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和感官系统的察觉情况。
2. 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指的是人体或动物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兴奋以全或无方式不衰减的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进行传导的过程。
3.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4. 无意识是指那些在正常情况下根本不能变为意识的东西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思维及其特征。
答: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一种概括的间接反映。
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思维的特征包括:(1)概括性:在大量感性材料基础上,将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规律抽象出来。
(2)间接性:借助于媒介或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认识。
(3)思维是对已有经验的改组,而不是简单的再现。
是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过程2.简述遗忘的衰退说与干扰说。
答:衰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消退的结果。
一切事物都有发生、发展和衰退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延续,记忆痕迹若未通过复习而巩固,会逐步衰退。
这种理论与“用进废退”的思想相符,也与人们因日久而淡忘的日常经验相符。
但多数心理学家认为,衰退理论可解释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迅速而被动的消失,但不能充分说明长时记忆的遗忘原因。
干扰说是根据心理学中,关于遗忘的规律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并且,在遗忘的原因中。
有这么一种说法,叫干扰说。
其中,研究发现:一群人参加测试,全部人先将10个无意义音节背下,再一部分人即行入睡。
另一部分照常工作。
结果表明,照常工作对所记材料起了干扰作用。
回忆效果低于睡觉的人。
睡觉前想的东西容易记住。
所以,你想忘记的人或事,千万不能在睡觉前想。
3.注意有哪些分类?答: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小学教学心理学20秋在线作业2标准答案

B.客观道德
C.他律道德
D.自律道德
正确答案:D
3.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继承了皮亚杰的研究路线,运用()对儿童的道德判断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追踪研究。
A.对偶故事法
B.道德两难故事法
C.儿童故事法
D.加一法
正确答案:B
4.保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是中小学生心理、身体发展的需要、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和()的需要。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12.自我效能感对于努力程度和坚持性没有影响。()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13.为了促进有意义学习的进行,奥苏伯尔提出了使用“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4.桑代克认为学习是组织一种完型,学习的过程是通过顿悟实现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4.奥苏伯尔根据有意义学习的过程,提出了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两条教学原则。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5.由于他人在场或者同时参加从而降低个人活动效率的现象叫做社会阻抑。()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6.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进行的。
A.错误
B.正确
A.内部原因
B.直接原因
C.外部原因
D.间接原因
正确答案:AC
2.为了增加工作记忆的信息容量,提高其加工效率,可以采取的途径有
A.复述
B.组织
C.组块
D.自动化
正确答案:CD
3.激发与维持内在动机的措施()。
A.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激发求知欲
最新奥鹏东师2020年春季 《学校心理学(高起专)》离线考核正确答案

离线考核
《学校心理学》
东北师范大学网络学院
奥鹏东师
离线考核
参考答案
试读1页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
1.时间序列设计
时间序列设计这是一种准实验的设计,在这一设计中,对某一被试或某一组非随机取样的被试实施实验处理,并在实验处理前后进行一系列测量,记录下结果,分析测量前后的分数是否有变化,从而推断实验处理的效果。
2.标准化测验
标准化测验,即通过用一套标准化的题目,按规定的程序来收集数据资料,测验既可包括文字的材料,也可包括操作性的题目。
测验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和程序来进行,而不是凭主观想象。
3.内部一致性信度
内部一致性信度主要反映的是测验内部题目之间的信度关系,考察测验的各个题目是否测量了相同的内容或特质。
4.实质性联系
是指新符号或符号所代表的新、新观念能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建立内在联系,而不仅仅是字面上的联系;。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东师2020春季《心理学与生活》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东师2020春季《心理学与生活》离线考核参考答案(总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离线考核《心理学与生活》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 相关是指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表示变量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共变”的现象。
2.暗适应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3.情景记忆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
4.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指通过对学习对象的行为、动作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结果观察,获取信息,而后经过学习主体的大脑进行加工、辨析、内化,再将习得的行为在自己的动作、行为、观念中反映出来的一种学习方法。
二、简答题(每题10分,计40分。
)1. 感觉与知觉的联系和区别。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知觉与感觉一样,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同属于对现实的感性认识形式。
离开了事物对感官的直接作用,既没有感觉,也没有知觉。
知觉以感觉作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
刺激物的个别属性或特性,总是作为一定事物或对象的属性或特性而存在的。
知觉是按一定方式来整合个别的感觉信息,形成一定的结构,并根据个体的经验来解释由感觉提供的信息。
它比个别感觉的简单相加要复杂得多。
2.简要说明情绪的功能。
(1)适应功能有机体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多种适应方式。
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如动物遇到危险时产生怕的呼救,就是动物求生的一种手段。
(2)动机功能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
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3)组织功能情绪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发生、发展的过程。
东北师范大学离线作业考核-2020心理学与生活

离线作业考核《心理学与生活》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差别阈限答: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2、表象答:表象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3、观察学习答:观察学习指通过对学习对象的行为、动作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结果观察,获取信息,而后经过学习主体的大脑进行加工、辨析、内化,再将习得的行为在自己的动作、行为、观念中反映出来的一种学习方法。
4、图式答:图式是关于物体、人和情境的概念框架或知识群。
图式是对你所体验的环境结构进行综合概括的编码的“知识包”。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记忆的过程是怎样的?答:记忆是一个过程,它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展开的,可以区分为前后联系的一些阶段。
编码、储存和提取是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任何外界信息只有经过这些过程,才能成为个体可以保持和利用的经验。
信息编码是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
存储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
提取是指从长时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
2、睡眠的功能。
答:对睡眠功能存在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解释是睡眠使工作了一天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复。
生态学理论认为,动物睡眠的目的是避免消耗能量,以及在一天中不适应的那段时间里避免受到伤害。
3、简要说明表情的类别。
答:表情有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音、语调表情。
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胃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
姿态表情可分成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两种。
身体表情是表达情绪的方式之一。
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身体姿态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手势常常是表达情绪的一种重要形式。
语音、语调表情也是表达情绪的重要形式。
谁都知道,朗朗笑声表达了愉快的情绪,而呻吟表达了痛苦的情绪。
言语是人们沟通思想的工具,同时,语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等,也是表达说话者情绪的手段。
心理学作业2参考答案

心理学作业2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记忆表象语词2、无意识记有意识记3、前摄抑制4、艾宾浩斯5、保持6、情绪7、本质属性内部规律性8、机械识记意义识记9、保持10、间接性概括性11、求同思维求异思维12、本质属性非本质属性13、无意想象有意想象14、客观事物需要15、激情热情16、采取决定执行决定17、目标结果18、自觉性自制性二、选择题1、BCD2、ABD3、ACD4、ABD5、B6、AC7、BCD8、C9、B 10、A 11、C 12、ABC 13、ABD 14、A15、B 16、BCD 17、D 18、B三、判断题1、学生采用机械记忆进行学习是不科学的。
(×)2、心理学中的保持意味着保持材料在数量上不会减少。
(×)3、超额学习有时对学生的学习是必要的。
(√)4、遗忘的结果就是有关记忆再也不能恢复了。
(×)5、一般来说,集中复习比分布复习的效果好。
(√)6、一般情况下,能再认就一定能重现,而能重现就不一定能再认。
(√)7、概括就是把事物的内部的、共同的特征表征出来。
(×)8、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形式就是做梦。
(√)9、意志体现了人的能动作用,意志始终是自由的。
(×)10、在情感构成意志动力的同时,意志也对情感起着控制作用。
(√)11、动机是个体行为的动力机制,动机越强越有助于学习。
(√)12、情感是增强学生认知活动内驱力的重要信号。
(√)四、名词解释1、后摄抑制亦称倒摄抑制,就是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重现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2、超额学习就是在完全识记了材料并足以正确回忆之后,又继续增加学习或练习的次数,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刚能背诵的程度。
3、创造性思维就是当依靠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解决问题时,把储存在脑中的信息提取出来,通过最优组合形成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思维。
4、想象就是人脑在思维的参与下,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满分100分(每题20分,共100分。
)
1.参观某一超市,尝试分别找出商家怎样把刺激泛化理论和刺激辨别理论应用于包装设计
或产品营销的,请将你的观察分析结果写出来。
答:(1)刺激泛化:从产品线延伸,家族品牌,许可,相似包装,泛化使用情景其中一种。
如脉动饮料,不同口味的脉动饮料都会使用相似的包装,一种新的口味上市,相似的包装增加客户的认同感。
(2)刺激辨别:从产品市场定位,产品辨别任意一种。
如“蓝瓶的钙”,将自己与同类商品区分开。
2.选一种或两种产品,分别基于低卷入学习和高卷入学习设计两则广告,描述广告设计内容并阐释理由。
答:低卷入学习:产品应该是价格较低的常用生活类商品,如牙膏,饮料。
产品宣传内容侧重产品表面信息,不需要消费者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搜索信息进行消费决策。
如果粒橙,直接告诉消费者它是一种有橙粒的饮料。
高卷入学习:产品应该是价格比较昂贵的商品,如房子、汽车。
产品宣传内容侧重产品功能类信息,需要消费者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搜索信息进行消费决策。
如一些四驱车广告,只展示它能在各种环境行驶。
3.营销者创造需要吗?请尝试举些案例,并进一步探讨下与创造需要相关存在哪些伦理道德问题。
答:创造需要,有时营销者引领消费者需求,告诉消费者应该有更新更好更时尚的追求。
伦理道德如引诱青少年的“网络游戏”,利用青少年不成熟的心智,引诱青少年堕落,创造需要与伦理道德的讨论从未停止。
4.找出遵循马斯洛需要层次中各个层次的一个广告,并尝试解释应用原理。
答:该理论有四个前提:首先,每个人都通过先天遗传和社会交往获得一系列相似的动机;其次,某些动机比其他动机更基本、更重要;再次,只有当基本的动机得到最低限度的满足
之后,其他动机才会被激活;最后,基本的动机得到满足后,更高级的动机才出现。
马斯洛的动机层次以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其相对应的营销战略案例参考如下。
自我实现的动机
内涵: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潜能、实现所能实现的一切。
产品:教育、嗜好、运动、度假、美食、博物馆。
营销主题:
•美国陆军“成为你所能成为的一切。
”
•U.S. Army“使你生命中的另一部分……成为你生命中最好的部分。
”
•Avia“她不仅在锻炼她的身体,也在锻炼她的意志。
”
安踏:“永不止步”
特步:“飞一般的感觉”
5.尝试描述两个利用消费者动机冲突而创作的广告,并具体指出其所涉及哪些动机。
答:(一)双趋冲突
双趋型冲突指消费者有两个以上争取实现的目标,但是任一商品的消费只能实现其中的某一或某些商品的目标,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消费者不可能同时消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商品,必须被迫从中进行选择而发生的动机冲突。
购买者在购买过程中,由于对这两个商品的各个方面,诸如质量、价格、款式、效用等,通过综合评价后,可能感到这两个商品的几个主要方面难分优劣或各有所长,一个可能质量高、款式新,另一个可能价格较低、比较实惠、也可能质量、价格、款式、效用都比较接近,所以,就难以决断到底购买哪一个最好。
两种被选目标和相应商品的引发力和激励力越大越形成均势,动机的冲突就越强。
例如,获得奖学金后,是出去旅游还是请同学出去吃一顿?星期天是和朋友一起逛街还是在宿舍玩电脑?此类抉择均是双趋冲突的典型代表。
(二)双避冲突
双避型冲突指消费者为实现某一目标而面临两种以上的选择方案,其中任一方案的结果都不理想,但是又必须从中选择其一而产生的动机冲突。
例如,一些人一方面害怕出现龋齿,另一方面又不敢去看牙医,此种矛盾心态反映的就是双避冲突。
例如,消费者既不想买一款便宜的功能较少的手机,又不想一次拿出太多钱去买一部很时尚的手机,处于不知怎么办的境地。
此时,消费者就面临双避冲突。
所以,银行信贷是缓解这种冲突的方法之一,零利息贷款买手机。
另外,强调汽车日常维护保养重要性的广告,如更换滤油器的广告,就是利用这种冲突:“要么现在付,要么以后付更多。
”
(三)趋避冲突
趋避型动机冲突指某一产品同时具有有利与不利两种效果,消费者既想消费该产品以实现有利效果,又想回避该产品以避免不利效果而产生的动机冲突。
当被购买的产品既有令人动心和吸引人的特征又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时,趋避冲突就会由此而生。
在购买某些高档产品、耐用品时,消费者可能对所选的商品爱不释手,但另一方面又嫌商品价格太高,或担心所选商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会带来很多麻烦,一些消费者正是在这种游移不定的状态下放弃了购买。
再如,一个既想减肥又喜欢吃快餐的消费者想要快餐的口味(趋近)却不想增加体重(回避),低热量快餐的推出能使其大胆享用美味的快餐,从而缓解这一冲突。
再如,很多消费者喜欢日光浴但又不想冒过度日晒导致皮肤被阳光灼伤,某品牌的防晒霜可以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