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有关城市社区的研究述评(1)
第十一章 国外城市社区研究
二、意大利
意大利议会立法给予社区组织正式的法律 地位,特别是在意大利中部和北部地区, 法律还承认社区居民对有关城市和社会服 务进行政治决策以及管理他们自己事务的 权利,鼓励居民对城市发展和制定公共服 务制度的参与。
三、北欧国家
北欧国家的社区委员会建立的目的,主要 是为了减少地方政府的数量,或者在那些 将几个小城镇合并而成的较大的城市中, 取代这些政府机构。
(一)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政 府时期。
(二)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
(三)第三阶段ຫໍສະໝຸດ 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四)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
二、社区发展的主要模式
社区发展的模式有三种,分别是自下而上 模式(bottom-up)、综合性再发展模式 (comprehensive redevelopment)和政府 投资的供给模式。
四、加拿大
加拿大的社区是以地域为基础形成的自然 社区,而非以行政划分或者功能区隔为基 础的社区。
五、日本
日本的社区组织包括三个层次,即自治会、 连合自治会和区协议会。
基本概念
社区委员会 邻里委员会
复习思考题
1.美国社区组织的界定是什么? 2.美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主要模式和主 要活动特点各是什么? 3.试比较我国与发达国家城市社区居民组 织的主要异同点。
三、美国城市社区组织的发展历史
(一)社区组织的界定 这里的城市社区组织包括城市居民的社区 组织和邻里组织。
(二)社区组织的发展
在1840年以前,美国城市不存在社区邻 里组织,主要是由于人们对城市的错误观 念阻碍了社区邻里组织的产生。
整体性治理国内外研究综述
整体性治理国内外研究综述本文旨在对整体性治理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合性述评,探讨相关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及不足之处,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整体性治理是指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等多元主体,通过协同合作、资源整合和系统规划等方式,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
自20世纪90年代起,整体性治理在西方国家逐渐兴起,并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社会福利、医疗卫生等领域。
在我国,整体性治理的概念也逐渐受到,相关研究正逐步展开。
在国外研究方面,整体性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公共管理领域。
众多学者对整体性治理的理论体系、实践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从不同角度对成功案例进行分析。
例如,学者们通过对英国“整体政府”改革的案例研究,总结出整体性治理在推动政府改革、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
同时,也有学者整体性治理在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问题,提出了有关跨文化、制度等方面的挑战与困难。
国内研究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整体性治理的相关研究。
主要集中于分析整体性治理的理论基础、实践模式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等方面。
针对我国特定领域的整体性治理实践,学者们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推动我国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整体性治理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
其中,定性研究主要是对整体性治理的理论框架、实践经验等进行梳理和总结;定量研究则通过数据分析和模拟实验等手段,对整体性治理的效果进行评价和预测;案例分析则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总结实践经验并提炼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问卷调查则通过收集公众对整体性治理的看法和意见,为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整体性治理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整体性治理可以有效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整体性治理能够推动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
整体性治理在推动政府改革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国内外社区治理研究简述
国内外社区治理研究简述作者:麦中坚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12期摘要:国外的社区治理起步较早,经历了新自由主义、社区主义的治理模式,而在开辟了“第三条道路”之后,国家的“元治理”功能重新被发现;国内的学者,主要以质性研究为方法,在国外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创新。
当前,在城乡统筹视阈下的社区治理研究还处在摸索阶段,需要更多的实证来支撑和验证。
关键词:社区治理述评国内外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2-0237-02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在新时代下,社区治理的现代化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意。
鉴于国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梳理国内外研究就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治理,早于中国的实践。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外的社区治理实践和研究,先后受到新自由主义与社区主义的影响,局限于“社区内部互动论”的范畴;20世纪9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发起新一轮的“社区复兴”运动,使得社区治理有了新的突破,形成了新的研究理论。
1.新自由主义治理模式新自由主义提倡限制政治权力,经济和社会本质上是自我调节的实体,即主张权力下放。
在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下,社区治理中的社会参与空间迅速扩大,发展出自治型社区治理模式,形成了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区发展公司”以及非营利性的志愿者组织。
在这种模式下,社区能力建设是保证其正常运转的核心。
在宏观层面上,完善社区议事流程、提升问题分析能力、完善社会保障等应作为社区能力建设的重点。
中微观层面上,成员的能力评估机制以及由此发展出的技能培训机制,是构建社区发展框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社区主义20世纪80年代,随着发达国家的社会冲突和矛盾日益凸显,社区主义应运而生。
其首创者埃齐奥尼在《道德价值:政治经济学新论》《社区精神》等著作中,以道德、责任等观念批判新自由主义,认为新自由主义把人作为个体,破坏了个体与社群之间的平衡。
城市边缘社区理论研究
城市边缘社区理论研究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城市边缘社区安全居民满意度调查分析【第一章】城市边缘社区安全影响因素研究绪论【】城市边缘社区理论研究【】关于满意度的研究与文献述评【第三章】城市边缘社区安全居民满意度模型研究设计【第四章】居民对城市边缘社区安全的感知实证研究【第五章】边缘社区居民安全满意情况与提升方法【参考文献】边缘城市社区安全居民满意状况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2 文献综述城市边缘社区理论研究关于社区的研究”社区”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它最初的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关系”.最早把”社区”作为一个学术问题的概念提出的是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腾尼斯于1887年出版的书籍《共同体与社会》。
腾尼斯在书中对社区和社会作了比较系统且深入的阐述和对比。
他认为社区是一种人际关系类型或社会组织形态,是在现代化、城市化、前工业化的从事农业的乡村中自然形成的。
并且社会成员之间互有深厚的感情和良好的关系,人们靠集体良心、共同习惯和共同的价值观念来维系这一社会组织形态。
社区是一种自然状态。
腾尼斯对社区的解释,对之后学者们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美国的学者查尔斯·罗密斯将滕尼斯提出的”社区”从德文译成了英文”community”,并一直沿用至今。
美国社会学家乔治·希勒里在1955 找出了当时已有的对社区的94 个定义,对其作了深入的研究,发现这些定义中关于地域、共同纽带和社会交往等几个方面的表述多达69 个,从而他认为这三要素是社区的构成所必须的。
费孝通教授最早提出了中文的”社区”一词,他于上世纪30 年代翻译英文着作时,从Community 翻译而来。
这一概念被国人逐渐广泛熟知,并一直沿用。
同时代的着名学者吴文藻先生的《新的社区研究的意义和功能》、《中国社区研究的西洋影响与国内概况》等诸多着作都为我国对社区的研究打开了先河。
但在五十年代时由于种种原因取消了社会学,对于社区的研究从而产生了几十年的断层,到1979 年社区相关理论才再次站上学术舞台。
国外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研究综述
作者: 李凤琴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南京210093
出版物刊名: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页码: 37-42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3期
主题词: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
摘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社区公共服务作为社会福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受到世界各国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关注。
当前,在社区建设的大潮中,对国外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进行研究,有助于拓宽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视野和优化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本文疏理了国外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研究的基本动态,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简要述评。
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国外研究述评及启示
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国外研究述评及启示
薛立强;王鹏
【期刊名称】《上海城市管理》
【年(卷),期】2024(33)1
【摘要】生活垃圾分类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通过梳理1995—2022年国外学界关于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文献发现,国外学界围绕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法规、社区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主体多元化等主题,形成了一批颇有价值的理论成果。
国外
研究对于推进国内相关研究的启示在于:应重视生活垃圾分类研究的公共治理视角,
应重视多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并举应用和创新,应加强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研究,
可以探索“工具—制度—文化”三个层面的生活垃圾分类阐释体系。
【总页数】8页(P69-76)
【作者】薛立强;王鹏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生活垃圾分类中的社区动员与居民参与
——以A市垃圾分类小区为例2.垃圾分类背景下农村社区生活垃圾治理研究——以淅川县为例3.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问题和治理:国内研究述评及展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外社区建设的成熟经验及借鉴
一、国外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功能定位社区被描述为一种生活共同体,一般具有以下六个要素:人群、地域、专业分工与互赖、共同文化和社会特质、归属感、自我维持与发展。
关于社区建设的内涵,国外的专家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认识:—是认为社区建设是一个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社区拟定本身的需要和目标,寻找所需要资源,并采取行动去满足这些需要和实现目标。
二是认为社区建设是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合理配置资源,协助居民解决问题,培养居民的参与、自决及合作的素质,从而满足社区需要;三是认为社区建设是通过组织居民,采取集体行动,控制及影响社区的一切程序、计划、决定及有关政策。
虽然观点不同,但他们的共同点是:培养社区成员的民主意识和居民自治、互助的能力,鼓励社区居民解决社区内问题,促进居民广泛参与,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这是社区建设的主旨。
目前,国外社区建设的功能定位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社区服务和生活支持。
服务和支持的对象主要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学龄前儿童、无家可归者、低收入家庭、单亲家庭、移民、难民、失业人员等。
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社区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非营利机构和私人机构等。
第二,社区文化和体育设施。
社区文化和体育是国外社区建设的普遍功能,主要是利用社区中心、展览馆、音乐厅、图书馆、咖啡屋等社区场地和社区内的各种文化、体育设施组织开展文艺、教育、科普、娱乐、健身等活动。
各种设施的标准很详细。
第三、社区治安和警务。
社区治安是全社区成员协同所具有的功能。
社区警务是职业性功能,其功能发挥具有专业性:一是预防和打击犯罪;二是向处于危难中的人提供快速援助。
“社区城市化,城市社区化”是今后城市和社区融合发展必然趋势:社区的边界趋于淡化,社区的文化、技术和价值走向多元,这是知识社会的规律。
因此,社区也会逐渐知识化,其功能定位在满足居民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会逐渐向信息平台、自我教育和知识再生产、以及绿色和人本方向发展。
国内外城市社区规划与建设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城市社区规划与建设的比较研究1. 前言城市社区建设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城市社区建设经历了从单纯的物理建设转向以人为中心、注重社区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城市社区规划与建设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发展现状及趋势。
2. 国内城市社区规划与建设的发展2.1 历史回顾中国城市社区建设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从勘察、设计到建设、管理全过程的现代城市社区体系。
90年代开始推进以社区为单位的城市管理模式。
到21世纪初,城市社区建设成为一项重要的城市建设工作,在新城区的建设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2.2 现状目前,国内城市社区规划与建设在政策、理念、技术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城市社区建设已成为社区健康、文化多元化、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重要载体。
城市社区成为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得到了政府和市民的广泛支持。
然而,国内城市社区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居住环境质量差、公共空间不足、城市社区管理粗放等问题仍然存在。
同时,社区建设中对于土地、环境等问题的考虑不足,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3. 国外社区化建设的趋势3.1 新趋势在国外,社区化建设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体系和经验,发展趋势也呈现出了新的面貌。
比如,在城市的设计和规划中,日益注重社区参与,体现了民主和人性化的理念。
同时,公共空间成为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样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国外的城市社区建设中不断被强调。
3.2 例外表现当然,国外城市社区建设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
在一些地区,城市社区建设过于注重个性化和私人空间,忽视了共同空间的建设和社区参与。
此外,大量的社区公共空间过于注重商业方面的利益,也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
4. 国内外城市社区规划与建设的比较4.1 相似之处在城市社区规划和建设的方面,国内和国外有诸多相似之处。
首先,城市社区在城市的整体规划中,具有重要地位。
其次,公共空间的建设和社区参与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国内外城市社区治理相关研究综述
“ 社 区作 为具 体 化 的社会 ,是社会 的窗 口和缩 影 。 9 9 … 社 区发展 的程 度 、水 平 往往 直 接反 映 了
城市社会发展 的水平 ,甚至决定着整个城市社会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也必然表现为社 区的发展 。 社区治理 的效率与质量直接关系到亿万社区居 民的 日常生活 ,而社区治理 的效率与质量关键在 于健全有效 的社区治理体制。因此 ,城市社区迫切需要一种新 的组织形态和治理体制来解决社 会 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承担起重新整合社会的功能。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社 区治理 、 建设等课题 日益受到各级党政机关 、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本文主要立足于如何有效加强城市 社会治理 ,推动城市社 区建设 ,对 国内外城市社 区治理相关研究进行全方位 、多角度的归纳和
益 团体 、各种行业协会 ,等等 。公 民社会是处 于 第一 部 门 ( 政府部 门)与第二 部 门 ( 市场组织 ) 之间的 “ 第 三部 门” 。公 民社 会 具有 独 立 性 、 自治 性 、组织性 、自愿参与性等特点 。根据公 民社会 理 论 ,社 区组 织 作 为 联 系 国家 与 公 民 的桥 梁 ,要
进一步提出构建一种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互动行政资源与社会资源整合行政功能与自治功能互补行政调控机制与社区自治机制结合的社区治理模夏建中2005通过对鲁谷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主要特点进行分析认为该社区的全面改革代表了基层民主扩大的趋势体现了社会管理中的治理理念并体现了现代社会治理体制的特点
国内外社区服务研究综述
国内外社区服务研究综述作者:薛艳戴宁慧刘柳勤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31期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愈发突出,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发展社区服务是一重要途径。
本文对国内外社区服务模式进行了综述,以期对社区服务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社区服务;模式;老龄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剧增。
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凸显,如人口老龄化、失业率与贫困问题、犯罪率上升等,而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最好方式是借助城市的最基本组成单位——社区。
通过社区服务的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社会福利等措施,旨在缓解社会矛盾。
一、社区服务的意义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也是社会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如果沒有社区的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
只有稳妥的搞好社区建设,不断提高和建立健全新型的社区管理制度和服务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基层服务以及管理网络,才能形成社会大格局。
我国旨在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而城乡社区不仅仅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也是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优民惠民的“最后一公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飞速进展,城市社区重要性地位也越来越凸显,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
所以社区服务工作对于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就业、减少社会矛盾、推进社会和谐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外社区服务研究现状(一)美国社区服务模式:社区自治管理社区自治是指社区组织根据社区全体居民的意愿从而形成的集体选择并去依法管理本社区的所有事务。
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注重社区的科学规划,身为社会基层管理单位的社区必须要建立完整的组织架构和明确的服务职能,并且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下来,以保障社区可以实行自治管理。
美国社区服务注重依赖社区组织,以此为杠杆管理和服务社区。
国内外学界关于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学界关于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的研究综述作者:王辉来源:《大观》2014年第11期摘要:城市社区建设是社会治理实践创新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领域。
西方学界多集中于抽象性的社区理论研究。
而国内学界多以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改革进程、社区理论、实证分析、社区治理形态等视角对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展开研究。
关键词:社区建设;综述;述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这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以法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向已然清晰。
在加强城市社区建设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基础环节的现代化进程势在必行,这对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在研究这一课题之前有必要对国内外社区建设的相关理论作出研究评述。
一、国外关于社区理论的研究(一)区位理论。
该理论是美国城市社会学所从事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芝加哥学派是其研究的主要发起者,它的研究特点主要是把社区致力于一种空间现象与地域单位来研究,创新性的以竞争、共生、进化和支配等以往在生物学中常常用来阐释动植物间相互关系的字眼及其理论来化解都市结构和发展的动力之谜。
(二)社会体系理论。
该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将社区融入社会这一整体进行考察,在考察社会体系这一巨大机制的基础上,分析组成社会体系的各个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与整个社会的关系。
在获取整个社会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社区这一社会体系重要构成要素上,将社区致于整个社会体系大网中。
社区日常生活就是通过这些网络相互交织进行的,并逐步转化为各类社会组织及制度,使社区的各类要素逐渐丰满起来。
(三)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互动是整个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学界诸多研究者将群体居民的互动行为及其与经济发展、政治进程、思想文化、家庭关系、宗教信仰、教育制度等的关系作为研究重心。
上世纪中期,美国学界著名社会学专家J·伯纳德对社区中所存在的竞争、合作、冲突、解体等社会互动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
当前国内外对社区冲突的研究述评
当前国内外对社区冲突的研究述评当前社区冲突在社会发展中普遍存在,为实现平安社区、和谐社会的建设,研究社区发展中产生的冲突问题尤为重要。
学者立足于对社区和冲突初步概念的把握,分析社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并提出应对措施,第一,以政府为主体对社区冲突进行有效治理;第二,通过相关法规制度途径等外在手段对社区冲突进行控制;第三,建立良性冲突机制来使社区冲突处于一个平衡位置。
标签:社区;冲突;社区冲突城市社区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研究城市社区的发展及其变化对于今后社会的发展、国家体系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对相关学者的研究发现,可以看出学者们从社区、冲突等基本概念入手,在社区冲突理论的指导下,对于城市社区冲突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于今后学术讨论及分析产生重要作用。
一、对社区和冲突等相关概念界定的研究(一)国内外对社区进行界定“社区”一词,首先是从西方国家兴起的。
英国学者S.H.梅因在1816年出版的《东西方村落社区》首先使用了社区这一词[1]。
德国的社会学家滕尼斯第一次提出“社区”这个概念,他认为由于人们不自觉、不受意愿选择地加入社区这个共同体中,在思想和思维上对社区产生一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
在中国出现“社区”一词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以费孝通为首所提倡[3]。
费孝通先生对社区表述为,社区是由若干社会群体或者社会组织组成的集体,人们聚集在一定的地域上,在生活上相互联系,在利益上相一致。
我国台湾学者龙冠海教授认为,社区是一个社会团体,是一个组织体系,它具有明确的地域界限,人们在这种特定的地理环境下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从而共同生活在一起[4]。
社會学家袁方指出,具有共同的人口特征的人们聚齐起来共同生活,在生活的过程中即是成为一个生活共同体,共同体依靠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而建立起来[4]。
(二)国内外对冲突的界定1.针对利益主体在目标、追求、信仰等方面的差异,直接或间接导致冲突的产生。
浅谈国外社区建设及其启示
浅谈国外社区建设及其启示论文关键词:社区建设社区组织社区服务论文摘要:社区建设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相比之下国外社区建设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本文通过介绍新加坡、日本、美国和加拿大四国社区建设特点,为我国社区建设,构建我国和谐社区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一、新加坡社区建设新加坡是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之一,经过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济发展,社区建设已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方式。
新加坡居民大部分由华人组成,其社区建设,可称作华人社区建设。
社区建设特点是政府依法指导与社区自治相结合的治理方式,这种治理方式在管理取向上不断弱化,其弊端是政府对社区管理成本过高。
但政府对社区干预较为具体、直接和明显,通过对社区组织的物质支持和行为指导,把握社区活动方向,给予社区自治组织充分发育空间,引导社会团体、企业商家参与社区建设,建立社区服务网络,针对不同群众提供有效援助,形成了积极有爱心的社区风气。
在新加坡社区建设中,社区组织发挥很大的作用。
其中,最高社区组织机构是人民协会,它是新加坡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也是基层组织的主管机构。
它以选举为基础,组织、领导和协调社区事务,负责把居民的需求反映给政府,并把政府的政策信息传达给居民。
人民协会下设公民咨询委员会、居民联络所、居民委员会等组织机构,负责社区建设基础工作。
在社区服务方面,新加坡培养社会自愿贡献者,又叫义工。
通过义工为社区服务这种自愿贡献的精神,促进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减轻了政府的压力,节约社区建设管理的成本。
二、日本社区建设日本是最早追随西方现代化发展方式的亚洲国家,其城市社区建设也深受西方国家影响,但也具有自己的独特性。
采取混合的治理方式,政府和社区自治组织两者分工合作,在社区建设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政府提供政策、制度和基金,社区自治组织是政策与制度的主要建议者。
在1974年日本建立了地域中心体制,地域中心是由区级政府根据人口密度和管理半径分的一定区域的行政管理机构,隶属于区政府地域中心部。
浅谈国外社区服务相关研究综述
浅谈国外社区服务相关研究综述论文关键词:社区服务社区照顾社区工作论文摘要: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作为社会福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服务在世界各国都倍受关注。
尽管在概念上它们的界定各有侧重,但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它们都是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服务,在内涵上是相通的,其基本要素包括:社区是开展工作的地域范围;目的是发现和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需求;需要通过充分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和开发社区资源来达成目标。
“社区服务”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名词,在国外相关领域,这一称谓较少被使用。
根据笔者的理解,所谓社区服务,是指由政府、社区组织、志愿者等所提供的具有社会福利性和公益性的社区社会服务以及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助性服务。
基于此种理解,笔者认为,国外与“社区服务”涵义相近的词汇有社区照顾、社区工作等。
尽管在概念上,它们的界定各有侧重,并不完全相同,但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它们都是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服务,在内涵上是相通的,所包含的基本要素包括:社区是开展工作的地域范围;目的是发现和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需求;需要通过充分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和开发社区资源来达成目标。
因此,笔者在下文中所作的综述将涉及社区照顾、社区工作等不同概念。
一、研究历程现代意义的社区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西方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社区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x-,t象,社区研究自一开始很快就进入了欣欣向荣、成果迭出的时期。
其中,罗伯特・帕克(Robert.E.Park)、威廉・怀特(William FooteWhyte)、林德夫妇(RobetrS.LyndandHelenMer-rellLynd)等人的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38年,沃思(Louiswirth)在《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一文中提出了“社区消失”的观点,认为城市化引起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社会价值观差异增大,认同感被削弱,城市社区的存在基础被动摇甚至摧毁了。
受“社区消失论”的影响,其后社区研究进入一段低落时期。
_社区复兴运动_以来国外社区治理研究的理论考察_吴晓林
社 区 复 兴运动 以 来 国 外 社 区 治 理研 究 的 理 论 考 察
’
”
吴 晓 林
郝
娜
内 容提要
:
大 国 治 理 需 从 小 社 区 做起
。
。
要理 解社
区 治理
,
,
既要注重
本土 经验 的 积
累
又
,
要 关 照 国 外 的 理 论 进展
自
西 方 社 区 复 兴 运动 以 来
西方 学
新 发现 社 区 治理 成 为 西 方 国 家 治
,
理 理论与 实
,
践 转轨 的 重 要
“
节 点
”
。
由 此
,
界
中
突 破 了 此前
“
“
社区 内部互 动论
、
”
的研究 范畴
、
国 家
元治 理
”
作用 被拉回 到 社 区 治 理
,
审视
”
。
借 由政策 网 络
国 家与
,
社 会 关 系 社 会 资 本 理 论 等视 角
,
新
自
由 主义 与 社群 主义 的 影 响 继 而 影 响 到社 区 治 理 的 理论 与 实 践
,
。
新
自 由
主 义 关注 的是 明 确
,
,
限 制 政 治 权 力 经 济 和 社 会本 质 上 是
自
我调节 的 实体
,
。
③
新
自
由
主义 主 张权 力 下 放 也 把权 力 下
“
,
放运 动推 向 了 新 的 高潮
国外学者关于城市基层治理研究的述评
2019年第3期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总第143期D0I:10.16335/ki.issn1672-2604.2019.03.014国外学者关于城市基层治理研究的述评陈嘉俊,鲁峰(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1300)摘要:国外学者关于城市基层治理的研究起源于各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大量社会问题,研究内容集中在治理主体、手段及绩效评估等方面。
国外城市基层的多元化治理主体、刚柔并济的治理手段,以及以居民、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评估理念对中国城市基层治理有重要启示&关键词:城市基层治理;综述;评价;启示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604(2019)03-0049-03一、国外学者关于城市基层治理研究的起源国外学者主要用“社区”来表述城市基层&社区是城市功能的基本载体,是城市治理和建设的基本单元&德国学者滕尼斯在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中最早将社区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提出,他认为社区是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团体&从实践来看,各国社区发展运动的直接动力是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大量社会问题&早在18世纪中叶,一些欧洲国家就开始倡导通过社区成员自助和互助、增进社区福利等来解决工业化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20世纪初,许多欧美国家为了改善社区生活条件,试图借助“睦邻运动”来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融合与沟通,培养社区成员的自治精神和互助精神&到了20世纪中叶,由于战后重建的任务繁重以及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经济萧条、失业、贫困等,很多国家认识到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难以解决问题,因此,许多学者呼吁将社区管理和发展提上议事日程[1可以说,国外学者关于城市基层的治理的研究起源于各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大量社会问题&二、国外学者关于城市基层治理研究的内容(一)关于城市基层治理主体的研究格里•斯托克在《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一文中提出,治理的主体是出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Dennis Keeling在《社区开发公司的现状和展望》中研究了4本关于第三部门参与社区治理的图书,归纳出第三部门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状况和前景&盖伊•彼得斯在《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一书中指出,公众参与治理可以帮助政府实现行动合法化,同时对参与治理的理念、结构和管理技术等进行详细分析,为参与式治理框架的建立提供了明确方向&Sherry R Arstein在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文中认为公众参与城市治理其实是公众运用法律赋予的合法权利在政治、经济生活中表达意见并发挥作用的过程&(二)关于城市基层治理手段的研究关于城市基层治理的刚性手段,主要围绕行政强制执行进行研究&美国学者Wiliam C Banks在《中美行政执行制度比较》一文中指出,行政执行是美国政府的基本使命,影响公众行为的政府权力来自政府能够采取强制措施保证政府规则的履行;德收稿日期:2018-11-21基金项目:广州华商职业学院2017年度校级科教研项目“城市治理中政府大数据资源的应用研究” (KJY2017005)作者简介:陈嘉俊(1992*),男,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助教&鲁峰(1955*),男,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49—国康斯坦茨大学的哈特穆特•毛雷尔教授在《行政法总论》一■书中指出,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按照行政程序以强制方式实现公众或其他法律主体所承担的公法义务的行为;法国学者弗德尔在《行政法》一书中指出,行政强制执彳指行政处理决定的强制实现,而不考虑其强制执行的主体、手段、程序等方面的不同。
所谓社区即是指由居住在特定区域范...
基于政府规划的城市社区服务体系构建――以宁波市为例宁波市民政局许义平一、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关于社区与社区规划的研究现状“社区”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来源拉丁语Communis,意思为“关系密切的伙伴和共同体”,通常是指居住于一定地域内的具有共同经济利益或文化传统的关系密切的社会群体。
关于社区研究,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F??Tonnies)在1887年出版的重要著作《社区与社会》(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一书中首先把“社区 Gemeinschaft ”一词引入社会学研究,他把“社区”与“社会”进行相互比照,认为“一切亲密的、秘密的、单纯的共同生活……被理解为在社区里的生活。
社会是公众性的,是世界。
人们在社区里与同伴一起,从出生之时起,就休戚与共、同甘共苦。
人们走进社会就如同走进异国他乡。
”在他看来,社区是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
社会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的和表面的共同生活。
由此,“社区”这一概念正式进入学科领域,并引发了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的广泛探讨,相应产生了多达140多种社区定义:有的从社会群体、过程的角度去界定社区;有的从社会系统、社会功能的角度去界定社区;有的从地理区划去界定社区;有的则是从价值观、生活方式的角度去界定社区;还有的从归属感、认同感及社区参与的角度来界定社区。
特别是美国人CP??罗密斯将滕尼斯的德文“Gemeinschaft”英译为Community。
Community有公社、团体、共同体等含义,后来,美国社会学家RE??帕克等人又赋予了它地域性的含义。
到了20世纪初期,法、英、美等国出现了一场更具广泛性的“睦邻运动”,其宗旨就是在充分利用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基础上,培养社区居民的自治精神和互助精神,动员社区居民参与改造社区生活条件的运动。
1933年,吴文藻等燕京大学一批青年学者在翻译美国社会学家RE??帕克的社会学论文集时,首次将Community译成中文“社区”。
国外有关城市社区的研究述评(1)
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国外有关城市社区的研究述评程玉申 周 敏 内容提要:国外有关城市社区运行规律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①社会变迁对城市社区的影响;②城市社区运行机制与过程;③城市社区类型。
这些研究大都以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为背景,不同经济社会类型的国家间的比较研究尚未得到充分重视。
对城市社区概念的不同理解与界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在理论与实际应用上的意义与价值。
产业革命引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城市日益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基地,城市社区研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缘起并获得发展的。
由于经验和知识积累所限,早期有关城市社区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对城市贫民生活和特定社会集团的观察与调查。
20世纪初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不仅使城市成为西方各国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要舞台,也使得城市社区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
由于城市是政治、经济、社会诸要素向特定区位空间集聚的产物,因此“不管最终关注的焦点是什么,对城市的正确理解都需要跨学科的研究”(Knox,1987)。
西方学者有关社区运行规律的研究成果往往分散在各种著述中,概括起来可以大致分为三个主要方面。
一、社会变迁对城市社区的影响社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社会的缩影,因此社会整体背景的变迁必然会对社区及其运行产生各种影响。
19世纪以来,西方学者着重就城市化对城市社区的影响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社区消失论这种观点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滕尼斯(Tonnies,F.)、迪尔凯姆(Durkheim,E.)、齐美尔(Simmel,G.)和韦伯(Weber,M.)等古典社会学者对19世纪产业革命和城市化的社会意义的研究。
尽管他们的思想存在许多重要差异,但其基本点仍是明显的,即:在前工业社会,普遍存在小规模的、相互熟识的、同质性较强的人群,他们参加同类的工作并具有类似的兴趣。
由此,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趋于一致,容易认同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与此相反,城市是经济专门化和交通运输技术创新的产物,城市居民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形态的影响。
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现状及促进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
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现状及促进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引语一、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综述国外对社区居民参与问题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该时期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膨胀,城市社区处于剧变,城市民主运动高涨,由此许多专家对社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1965年,保罗·达维多夫(Paul"Davidoff)发表了《倡导规划与多元社会(Advocacyand Pluralism in Planning)》一文,认为在多元化的社会,规划没有一个完整的、明确的公众利益,只有不同的“特别利益”。
规划工作者不仅自己要明白,并且应当公开表达究竟其是为哪一方利益作规划,此外还要为受规划所影响的其他人发言。
1966年,社会科学家大卫·希尔斯提出,促使社区居民自觉自愿参与的主要因素就是其意识到的“义务”,当社区居民感到有义务投入到某类事务中去时,他们将会自愿参与社区活动。
美国学者凯里(Cary)认为参与须满足三个条件:拥有参与的自由、拥有参与的能力和拥有参与的意愿。
因此,只有首先将参与的权利赋予公众,调动公众参与公共事物的意愿,培养公民参与的能力,才能真正培育出一个公民参与的社会1969年,美国学者谢尔·阿斯汀(Sherr"Amstein)发表的《市民参与的梯子》一文中提出了“公民参与阶梯论”。
讨论了公民参与发展可能会出现的八个层次和三个阶段。
最底的是政府操作和宣传教育;梯子中间阶段是象征性参与形式(先是给予信息,再上是政策咨询,最后是组织形成)梯子最上是实权性参与形式(先是合作伙伴关系,再高是授予权力,最高是公民自主控制。
1978年,菲力普·隆(Philips"Long)针对社区公共参与提出六大激励公众主动参与的条件:适当的组织、能获取效益、生活方式受到威胁、义务、丰富的知识和在组织中的舒适感〔。
:3]。
1980年,麦考·查尔斯((Mc"Clusky)指出解决社区问题时,首先必须使居民对该社区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并在充分的准备工作前提下,居民才一会参与社区事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国外有关城市社区的研究述评程玉申 周 敏 内容提要:国外有关城市社区运行规律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①社会变迁对城市社区的影响;②城市社区运行机制与过程;③城市社区类型。
这些研究大都以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为背景,不同经济社会类型的国家间的比较研究尚未得到充分重视。
对城市社区概念的不同理解与界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在理论与实际应用上的意义与价值。
产业革命引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城市日益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基地,城市社区研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缘起并获得发展的。
由于经验和知识积累所限,早期有关城市社区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对城市贫民生活和特定社会集团的观察与调查。
20世纪初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不仅使城市成为西方各国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要舞台,也使得城市社区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
由于城市是政治、经济、社会诸要素向特定区位空间集聚的产物,因此“不管最终关注的焦点是什么,对城市的正确理解都需要跨学科的研究”(Knox,1987)。
西方学者有关社区运行规律的研究成果往往分散在各种著述中,概括起来可以大致分为三个主要方面。
一、社会变迁对城市社区的影响社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社会的缩影,因此社会整体背景的变迁必然会对社区及其运行产生各种影响。
19世纪以来,西方学者着重就城市化对城市社区的影响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社区消失论这种观点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滕尼斯(Tonnies,F.)、迪尔凯姆(Durkheim,E.)、齐美尔(Simmel,G.)和韦伯(Weber,M.)等古典社会学者对19世纪产业革命和城市化的社会意义的研究。
尽管他们的思想存在许多重要差异,但其基本点仍是明显的,即:在前工业社会,普遍存在小规模的、相互熟识的、同质性较强的人群,他们参加同类的工作并具有类似的兴趣。
由此,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趋于一致,容易认同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与此相反,城市是经济专门化和交通运输技术创新的产物,城市居民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形态的影响。
在城市化社会里,人们的相互接触多了,但与家庭、朋友那样紧密的首属关系却不容易获得。
同时,社会的分异产生了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抱负的差异,社会认同感将因此而削弱,其结果是使社区的存在失去应有的基础。
对城市化与社区运行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并且产生广泛影响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沃斯(Wirth,L.)。
沃斯在“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化”这一经典性论文中,第一次明确地把城市化理解为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过程,认为城市的本质是异质性,城市是“由社会异质性的个人组成的、较大规模、较高密度和永久性的聚落”(Wirth,1938)。
由此,他把城市生活的社会影响归结为城市化进程中三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即人口异质性的增加、人口规模的扩大和人口密度的提高。
这些因素的影响又可以分解为两个层面。
在个人层面上,面对大规模、高密度和多样化的城市环境,人们唯一的选择是适应各种“规范的”行为,从而使得城市居民在处理与他人关系时变得冷淡、粗暴和不讲人情。
这种适应性行为过程中出现的人际关系的淡化,一方面会使在遇到危机时感到孤立无援,另一方面又会使人无所顾忌地追求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
在社会层面上,经济竞争和劳动分工将使得家庭、学校、工作地点、朋友和亲属之间的社会生活发生分离,人们的时间和注意力将被分散在没有联系的人与地方之间。
其结果是家庭、朋友、邻里等首属社会集团的社会支持与控制的不断减弱,从而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或“社会解组”现象的增加。
与此同时,城市中各种利益和生活方式不同的特殊集团的存在又会导致传统和原有规范的削弱,从而进一步强化上述势头。
而社会对这种情况的响应方式,是用理性的和非人情化的程序和制度取代以前由首属社会集团提供的支持和控制。
沃斯认为,由此建立的秩序并不能有效地取代原先以小规模首属集团的认同或以道德力量为基础的公共秩序,其结果是社会规范的混乱和脆弱并产生社会“失范”的状况。
沃斯的城市化理论中包含着一个与前述几位古典学者相似的观点,即:城市化引起的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将会动摇甚至摧毁城市社区的存在基础。
这种观点被一些西方学者称为“社区消失论”(Wellman,1979;Wellm an and Leighton,1979)。
(二)社区发现论与社区转变论60年代以来,对沃斯理论的批判性评价已成为许多研究的共同倾向,城市社区消失论已逐渐被社区发现论和社区转变论取而代之。
这方面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甘斯(Gans,H.J.)、费谢尔(Fischer,C.S.)、斯塔塞(Stacey,M.)等。
甘斯等人通过一系列个案研究发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都存在着具有内聚性和认同感的“都市村庄”(Gans,1962),城市中许多组织间和邻里间的互动也并不是沃斯所说的典型的次属关系,而是“准首属关系”(Gans,1977)。
萨脱斯(Suttles,1968)等人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认为当代城市中确实存在着具有地域范围的社区。
城市化引起的大规模社会变迁既没有造成城市社区的衰败,更不会使城市社区趋于消失。
城市社区往往可以通过住户缓冲大规模力量的影响并使自己成为提供相互帮助和居民介入外部世界的安全基地。
城市化带来的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沃斯提出的单一的生活方式。
城市社区响应大规模社会变迁的压力、机遇和约束的结果,必然是社区生活方式和运行方式的多样化,这种多样化又是与社区居民选择和需求的多样化紧密相关的,因此有必要从不同层次和类型上分析城市社区的成因。
甘斯认为,社区居民的阶级特征和生命周期特征、社区的社会组织状况以及广泛的政治、经济与社会背景是正确理解城市社区多样化的三个基础变量(Gans,1977)。
斯塔塞和费谢尔等人则通过对工人阶级社区和郊区社区的研究发现了不同城市社区在成因上的差异性。
对工人阶级社区而言,永久性和非流动性是促进社区形成的重要因素。
首先,工人阶级的个人流动、职业流动和居住流动频次与范围较小,这有助于强化亲属间的垂直联系和朋友间的水平联系;其次,家庭成员和朋友间在居住方面的地域邻接性不仅会增进亲属、朋友间的互动强度,而且会在强化亲属联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再次,类似的社会经济地位和不流动性往往使许多居民拥有共同的经历并产生情感和目的方面的共鸣。
这种共鸣是培育地方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和社区精神的重要动力(Stacey,1969)。
对郊区社区而言,存在着一系列有别于工人阶级社区的内聚因素:(1)独立的住房有利于地方社会生活;(2)郊区在社会和人口统计特征上比较均质;(3)存在一种在新郊区开发中结交朋友的渴求;(4)郊区居民对社会和闲暇活动具有类似的偏好;(5)空间距离使郊区与都市区内其它社会的接触不便,从而迫使人们进行地方性接触(Fischer,1976)。
尽管已有大量证据表明城市化引起的社会变迁并没有导致城市社区的衰败或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沃斯理论的完全否定。
事实上,互动角色片面化和社会网络扩大化倾向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市特别是郊区社区联系的强度和覆盖面。
这种情况表明,当代城市社区存在着从传统社区或俗民社会向“有限责任社区”转变的趋向,因此重塑社区精神、培育社区意识已成为促进城市社区持续运行的重要任务(Connerly,1985;Kasarda&Janowitz,1974)。
二、城市社区运行机制与过程研究西方学者有关城市社区运行机制与过程的研究,多数是围绕各自的不同研究以间接方式反映出来的。
其中论述较为集中的是两个侧面:社区变迁和社区互动。
(一)城市社区变迁的特点对城市社区变迁的研究可以从许多不同层面或角度展开。
西方学者一般侧重于从城市社区空间组织、居住区位变动角度研究这一问题。
从城市社会空间组织角度入手理解城市社区变迁,是与美国芝加哥学派倡导的人类生态学研究紧密相关的。
人类生态学主要研究人类为对环境和文化做出反应而组织起来的空间关系和支持关系(M ckenzie,1968),主要代表人物是帕克(Park,R.E.)、伯吉斯(Burgess,E.W.)和麦肯齐(Mckenzie,R.D.)等。
他们把城市社区理解为由未经规划的生态和社会过程产生的具有独特自然、经济和文化特征的地域单元,即“自然区”(Burgess,1964),认为城市是自然区组成的,社区的空间秩序是通过优势、隔离、非人情化竞争和演替等“自然”过程才得以显现的。
他们认为,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个人之间将为争夺城市内部的有利区位而展开激烈的非人情化竞争,从而形成与空间区位相联系的独特的地租格局。
同时,经济状况或地租支付能力的差异决定着不同个人和社会集团在争夺优势区位过程中的相对竞争实力,其结果是产生地理空间上的居住隔离。
竞争将使强者占据城市中心的有利区位形成独特的社区,同时每个社区又在竞争过程中不断调节自身成员的数量和质量,谋求与其它社区或集团的均衡。
随着不同社会集团相对竞争实力和不同区位相对吸引力的动态变化,城市社区将会因“侵入”和“演替”过程而产生占有变化,从而形成新一轮的城市社区空间结构。
此外,芝加哥学派还注意到社会价值观等文化因素对塑造城市社会空间组织的作用,认为非人情化的经济竞争在总体上支配着城市空间组织的构造,而文化因素或社会价值观的认同则会影响城市空间组织的微观结构(Park,1936)。
伯吉斯以本世纪初的芝加哥城市为原型提出的同心圆带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是集中体现上述观点的范例。
他把城市空间结构区分为两个层次。
在总体上,城市空间会在经济竞争实力不同的各种社会集团的影响下产生分异,形成由五个同心圆带组成的基本格局。
每个带都存在一个优势集团,如第三带中以德国人为主的早期移民集团、第四带中以第二代美国家庭为主的中产阶级、第五带中的高收入集团。
由于受语言、文化和种族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同心圆带的内部又存在着更小尺度的空间隔离,如过渡带中镶嵌着隔坨、小西西里和中国城等。
芝加哥学派倡导的人类生态学研究在战后初期曾一度趋于衰落,但60年代以来,这种研究在去除原有的机械论观点和共生类比方法的基础上又获得了新的发展(Entrikin,1980; Jackson,1985)。
例如,克斯莱(Kearsley,1983)提出的当代西方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模式,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分散化、内城衰落和中产阶级化对西方城市社区变迁的影响。
居住区是地域性社区形成的重要基础。
7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学者从城市居民和家庭的居住区位变动角度研究了社区变迁的特点与规律。
居住区位变动依其动因差异可以分为非自愿变动和自愿变动两大类。
非自愿变动主要是由离婚、疾病、家庭成员丧亡、灾害等突发性变化引起的(Moore,1972);自愿变动又可进一步分为适应性变动和诱致性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