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回顾与展望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引言乡村教师是教育事业中至关重要的一支力量,他们肩负着培养乡村学生的重任,但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乡村教师面临着各种挑战,职业倦怠问题逐渐凸显。
过去十年,我国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逐渐深入,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回顾和展望,探讨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现状以及应对之策,旨在为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一、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及特点职业倦怠是指由于长期从事某一职业活动而产生的心理疲劳和不满足感,表现为对工作的消极态度和沮丧情绪。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长期的工作压力,乡村教师在偏远贫困地区工作,工作环境相对艰苦,经济水平较低,缺乏相应的职业发展机会,这使得乡村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二是缺乏认可和支持,乡村教师在工作中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支持,这也会导致他们的职业倦怠问题。
二、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回顾过去十年,我国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
在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方面,研究指出,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包括工作压力大、收入待遇低、工作环境恶劣、工作认可度低等因素。
在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方面,研究发现,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普遍存在,许多乡村教师在工作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问题。
在影响因素方面,研究还发现,乡村教师职业倦怠受到个体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三、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现状分析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和乡村教师的身心健康,因此有必要对该问题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普遍存在,调查发现,大部分乡村教师在工作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情绪和工作积极性。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乡村教师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职业倦怠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长环境。
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
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
随着职业倦怠现象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和原因。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学生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教学效果,深入研究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和原因,对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现状分析1.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普遍存在近年来,一些调查显示,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较为普遍。
教师们的工作压力大,工作量繁重,很多教师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导致工作疲劳和精神压力过大。
许多教师表示,自己感到疲惫不堪,缺乏工作动力,甚至出现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职业倦怠会影响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并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些高校教师在职业倦怠的状态下,无法充分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职业倦怠还会影响教师与同事、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甚至引发冲突和纠纷,影响教育教学秩序。
3. 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的。
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大,教学任务重,科研要求高,加之学术竞争激烈,使得教师们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受限,缺乏提升机会和激励措施,使得教师们对工作失去了热情和动力;学校管理和学生素质等问题也会对教师的职业倦怠产生影响。
三、研究展望目前,虽然已经有一些研究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进行了相关探讨,但是整体上来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尚有待进一步加强。
未来需要深入挖掘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表现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为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2. 寻找缓解职业倦怠的途径在研究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过程中,要重点寻找缓解职业倦怠的途径。
可以通过改善工作条件、加强教师的职业培训、建立健全的心理服务体系等方式,帮助教师们排解职业倦怠感,提升工作积极性。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乡村教师是我国基础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他们承担着培养农村地区未来的希望、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责任。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给乡村教育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困扰。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学术界对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
本文将回顾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近年来,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呈现出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研究方法丰富多样。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研究。
学者们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
第二,研究内容全面深入。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不仅仅包括工作压力、职业满意度等方面,还涉及到个人背景、职业发展、教育政策等诸多因素。
学者们以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视角,深入探讨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和影响因素。
政策研究逐渐普及。
随着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政策研究逐渐成为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研究通过对政策文件的解读和分析,深入挖掘政策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未来的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有以下几个方向。
需要深入挖掘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根源。
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乡村教师自身的工作特点和心理状态,而忽视了乡村教育环境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多维度的角度,考察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深层原因。
需要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乡村教师职业倦怠评估体系。
当前,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评估主要依赖于问卷调查等方式,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
未来的研究可以结合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建立系统的评估体系,准确把握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状态和水平。
需要探索有效的干预策略和措施。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直接关系到乡村教育质量和农村社会稳定,需要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和措施。
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回顾与展望
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回顾与展望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回顾与展望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在1974年首次提“职业倦怠”,即当个体在面临过大的工作压力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衰竭状况。
教师职业作为助人职业的典型,其从业者的职业倦怠问题早已成为国外职业压力研究领域的核心课题之一。
国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但数量较少,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始于20XX年。
围绕教师职业倦怠,国内学者主要从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教师职业倦怠的行为结果等不同方面开展实证研究。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关于影响因素,学者大致从教师职业倦怠的个体层面、工作层面和组织层面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
个体层面上,学者主要关注个体本身的特点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在工作层面上,学者主要关注教师工作本身的特征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在组织层面上,我国学者也从社会支持的角度在组织层面上探讨了学校校长和教师的行为以及教师集体效能对教师职业倦怠的预测作用。
纵观这类研究发现,在个体层面上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前因变量研究表现得特别活跃,而对后两类影响因素的探讨则较少。
1.人口学统计变量与倦怠。
教龄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主题。
如果把教师的成长分为几个阶段的话,最开始的1~5年属于“关注生存阶段”。
此时的教师会把搞好师生关系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工作的适应和经验的积累也会随着成就感的提升而逐渐增长。
6~10年的阶段被称为“关注情境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师通常关注的焦点是提高学生成绩、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问题。
同时,很多教师也开始担当毕业班教学和管理的重任。
但这时他们的教学技能还远未成熟,随着对新工作热情的逐渐消失,以及来自教学、人际关系和学生的压力逐渐增加,教师的情感便会逐渐衰竭,产生“倦怠”情绪。
而进入10年之后的“成熟阶段”之后,随着工作经验和教学技能的增长,职业发展进入成熟阶段,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轻车熟路,对工作中的压力应对方式也逐渐成熟,成就感又会逐步上升。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摘要: 本文以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为主,回顾职业倦怠定义、国内外研究职业倦怠研究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其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最后进行展望。
关键词: 职业倦怠; 回顾; 展望;本文梳理了国内外职业倦怠研究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其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理论研究与实际研究相结合,加强对教师群体职业倦怠的探索。
一、职业倦怠概念与现状1.职业倦怠概念马勒诗(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可理解为某领域内的职业以人为服务对象,所体现出的个体成就感低、情感衰竭和人格解体等症状,并编制了著名的“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从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个人成就感三个维度研究职业倦怠问题。
教师职业倦怠师指教师身心疲惫和情绪低落的心理状态,其成因主要是个人成就感低、情绪紧张和工作压力大等伴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2.教师职业倦怠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职业倦怠”由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1974)首次提出,最早用于描述耗竭和动机丧失等,其产生原因主要是长期滥用药物所导致的负面症状,因此被誉为“倦怠综合症发现之父”,由此打开了对职业倦怠深入研究的序幕。
对此进行的深入研究要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末,届时西方学者对教师职业倦怠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布瑞恩(Byrne,1993:197)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次系统地提出“人格因素”会影响教师职业倦怠,并从心理学解释其原因。
文章指出教师强烈的自尊心与职业倦怠具有相关性,并且大部分教师都有被社会认可的强烈需求,即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第四层尊重需要。
利思伍德(Leithwood,1994)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教师职业倦怠是由个人因素、组织外部因素和学校领导因素导致的。
教师的年龄、性别、教龄、婚姻、教龄等因素等人口统计学变量跟职业倦怠都相关。
玛诗勒(Maslach,2003)对职业倦怠的量表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编制了MBI量表。
国内教师职业倦怠实证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竭 、 成 就 感 和 去 个 人 化 三 个 维 度 分 数 来 看 , 怠 已初 露 端 倪 少 倦 , 但 也 有 报 告 显 示 高 校 教 师 职 业 倦 怠 程 度 超 出 中度 水 平 ,在 情 绪 衰 竭 和 个 人 成 就 感 两 个 维 度 的的 平 均 得 分 较 高 。 中 小 学 教 师 职 业 倦 怠 状 况 属 于 中 等水 平 , 中 职业 倦怠 的 情 绪 衰 竭 得 分 最 高 , 其 其 次 是 非 人 性 化 , 成 就 感 的得 分 最 低 。 职 教 师 职 业倦 怠整 体 低 高
年为职业倦怠最高峰期 。 年龄而言 , 就 中年 教 师 的职 业 倦 怠 明 显 示 高 于 青 年 或 老 年 教 师 ,有 研 究 进 … 步 表 明 年龄 在 3 — 5岁 之 13 间 的教 师 成 就 感 最 低 。就 婚 姻 状 况 而 言 , 论 不 _ 致 。有 研 究 结 人一 指 出 在 情 垛 耗 竭 和 成 就 感 降 低 纬 度 上 , 已婿 教 师 高 于 未婿 教 师 ,且 异 显 著 。 也 有 结 论 为 婚 姻 状 况 对 职 业 倦 怠 无显 著性 影 响 。就 学 历 而 言 , 究 生 学 历 的高 校 教 师 成 就 感 显 著低 于 本科 学 研
£ 朔#  ̄ sa ee 曲 堙茸 ・ 膏研究≯ I 纛 羹
国内教师职业倦怠实证研究的 圊顾与罴望
口 王 乐 李 玲
唐 惠 民
( 南昌师 范高等 专科 学校 江 南 昌 3 0 2 ) 3 0 9
国内教师职业倦怠实证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国内教师职业倦怠实证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摘要:以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实证研究为依据,从量表编制研究、现状调查及相关研究等方面对国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实证研究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t首次提出了职业倦怠(burnout)这一术语,用来描述“那些供职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此后,研究者们对职业倦怠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助人行业,更成了关注的热点。
教师职业倦怠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所有研究者已形成共识,认识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国外较早就开始了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我国研究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时间较短,最早的文献见于1999年。
本文将对国内实证研究开展情况做些梳理并据此提出需要加强研究的几个问题。
1 量表编制研究。
国内的研究者大多以Maslach等人的倦怠问卷(MBI)为基础,编制了本土化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其中比较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大陆学者王国香等人修编而成的适合于中国文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量表。
王芳、许燕则在借鉴MBI-ES的基础上,提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模型,编制了量表并验证了它的有效性。
徐富明等人进行了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的编制。
吴真等人例编制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等。
这些问卷尽管名称不同,但都是依据MBI问卷制成的,也沿用了MBI问卷的三个维度,即情绪衰竭、少成就感和去个人化,只是在表述上略有不同。
以上问卷的信、效度经检验都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2 现状调查及相关研究。
2.1 现状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对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都展开过研究,但从数量上看,对中小学及高校教师展开的研究最多,约占现有研究的七成左右。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02
教师职业倦怠概述
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
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工 作压力下,出现情绪耗竭、去人 格化和成就感降低等心理和行为 问题,导致工作效能下降的现象。
表现
教师职业倦怠表现为情绪低落、 工作热情减退、对工作失去兴趣 和动力、易怒和焦虑等。
程度
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可分为轻度、 中度、重度三个等级,不同等级 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和影响。
03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情绪耗竭
情绪耗竭是教师职业倦怠的核心表现,通常表现 为情绪上的疲劳和衰竭,缺乏工作热情和动力, 对工作失去兴趣。
教师可能感到沮丧、失落、焦虑、抑郁等负面情 绪,对工作产生消极态度,缺乏耐心和爱心,对 学生的需求和感受也变得冷漠。
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是指教师在工作中逐渐失去对学生的关注和关爱,对待学生变得冷漠、疏远,甚至产 生厌烦和敌对的态度。
强化教师自评和同行评价
鼓励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和同行之间的相互评价,促进教师之间的交 流与合作。
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标准
综合考虑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表现,建立全面、客观 的评价标准。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建立教师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为教师提供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工作坊等活动,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应 对压力的能力。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研究教师职业倦怠有助于了解教师的 职业需求和发展困境,为教师专业发 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推动教育改革
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有助于发现教 育体制和环境存在的问题,为教育改 革提供依据和建议。
增进社会对教师群体的理解
通过研究教师职业倦怠,有助于增进 社会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和尊重,提高 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摘要】本文针对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进行了10年的研究回顾与展望。
在我们回顾了研究背景并明确了研究目的。
在首先定义了乡村教师职业倦怠及其特征,然后对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影响因素以及倦怠带来的影响和后果。
最后提出了缓解和预防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措施,包括心理支持和专业发展等方面。
在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乡村教师的工作状态和学生的教育质量。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希望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为改善我国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支持。
【关键词】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因素、影响、后果、缓解、预防、展望、政策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事业中的中流砥柱,承担着为乡村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日益凸显,给教育事业和教师个人带来了严重影响。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不仅是个人心理健康问题,更是教育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隐患。
随着我国乡村教师队伍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政府和学术界也逐渐意识到了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严重性和紧迫性,纷纷开展相关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对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定义、特征、现状、影响因素、影响及后果,以及缓解与预防措施。
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推动我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及其影响,分析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和特征,寻找缓解和预防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措施,为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提升其教育教学质量和工作满意度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通过系统总结和回顾过去十年内国内外关于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挖掘问题本质,拓展研究视角,为未来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乡村教师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肩负着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责任。
在乡村教师队伍中,职业倦怠现象却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对于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其成因和影响,更可为如何缓解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提供有效参考和指导。
本文将围绕乡村教师职业倦怠这一现象展开研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应对措施和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改善乡村教师工作环境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乡村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常常面临职业倦怠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也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缓解措施,从而为解决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提供参考。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现状,为今后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1.3 研究意义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探讨乡村教师的工作状态和心理感受,还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管理者更好地关注和支持乡村教师的工作情况,促进乡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分析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可以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寻找解决办法,为乡村教师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路径,从而有效缓解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提升乡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在乡村教师队伍稳定、乡村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越发凸显。
【研究意义】2. 正文2.1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分析乡村教师是国家基层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乡村学生知识和素质的重要使命。
乡村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境,职业倦怠问题逐渐凸显。
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相对较为艰苦,基础设施不完善,教学资源匮乏,工作条件无法与城市教师相提并论。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乡村教师是指在农村地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群体。
乡村教师承担着培养农村青少年的重任,但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乡村教师工作条件相对较差,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职业倦怠的问题。
本文回顾了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历程,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2000年至2010年,是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初期阶段。
研究者主要关注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高发原因和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相对较高,且与工作条件、薪酬待遇、教育资源、学生行为等因素密切相关。
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等方法,深入分析了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和影响机制,为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0年至2020年,是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发展阶段。
研究者开始关注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与防范策略。
在理论层面上,研究者提出了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幸福感、建立支持系统、改善教育环境等有效措施。
在实践层面上,研究者开展了一系列干预项目,如提供专业培训和心理支持,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等。
这些研究成果为提高乡村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幸福感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未来,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将在以下几个方向上进一步展开。
需要深入挖掘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个体差异和发展轨迹。
乡村教师工作环境多样,个体差异显著,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个体差异和背后的原因。
需要加强乡村教师职业倦怠与教育质量的关系研究。
乡村教育质量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有必要探讨乡村教师职业倦怠对教育质量的影响,为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需要发展多元化的干预策略和评估指标体系。
不同乡村教师在职业倦怠方面存在不同需求,因此需要根据不同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并建立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以确保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在过去的10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加强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以提高乡村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幸福感,推动乡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倦怠研究综与展望
职业倦怠研究综与展望————————————————————————————————作者:————————————————————————————————日期:职业倦怠研究综述与展望-人力资源职业倦怠研究综述与展望李文静宋双斌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及干预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2009B067)。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职业倦怠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在厘清其研究脉络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职业倦怠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即研究对象的进一步扩展和细分,职业倦怠成因和后果的本土化分析,量表的本土化修改、开发和应用,以及干预对策的系统化研究。
关键词:职业倦怠情绪枯竭干预性研究“倦怠”(burnout)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作家Greene1961年出版的小说《一个枯竭的例子》中,该作品讲述了一个建筑师因为不堪忍受精神痛苦和幻想破灭而躲进非洲丛林离群索居的故事。
该书的出版引起了人们对职业倦怠这一社会问题的广泛关注。
此后的数十年间,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职业健康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角度对职业倦怠展开研究。
一、国外学者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对职业倦怠真正的深入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40余年间,国外学术界已经建立起关于职业倦怠的完善研究体系。
综观其发展进程,可分为概念描述、实证分析和拓展研究三个阶段。
1.职业倦怠的概念描述阶段描述阶段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研究者们主要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通过记录和观察,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职业倦怠这一现象进行解释,并努力探究其成因。
所运用的方法也主要以观察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为主。
Frendenberger是最早提出“职业倦怠”这一概念的学者之一,通过对向滥用药物的青年提供帮助的志愿者进行观察,Freudenberger(1974)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职业倦怠是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工作者,尤其是那些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作的人员,因对工作的投入超过了自身的极限,从而无法满足服务对象不断提出的要求,最终导致的一种病状。
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述评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引言•职业倦怠概述•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方法•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结论与展望•教师职业倦怠应对策略建议目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教师职业倦怠现象逐渐受到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对教育工作的影响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必要性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起源与发展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与特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空间与不足010203研究目的和方法分析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采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的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和成果的差异与联系提出今后研究方向和重点的建议02职业倦怠概述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工作压力和情绪耗竭状态下,对工作、自我和他人产生消极反应,并伴有一系列身心症状的情感和行为反应。
职业倦怠包括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
如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迫、责任重大等。
工作压力如与同事、学生和家长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
人际关系如对自我期望过高,缺乏职业认同感和满足感。
自我认知如对教师的社会期望过高,导致教师压力过大。
社会期望离职倾向增加部分教师因倦怠而考虑离职或转行。
职业倦怠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职业发展受阻如工作动力下降、职业规划停滞等。
教育质量下降如教学热情减退、教育方法单一等。
03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研究起步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关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职业倦怠的概念与成因、倦怠的测量与评估、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
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并结合个案研究和叙事研究等方法。
010203研究起步自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国家开始关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起步较早且研究成果丰硕。
研究内容涉及职业倦怠的成因、影响因素、倦怠的测量与评估、以及干预措施等方面。
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并结合案例分析和文献综述等方法。
研究内容比较国内外研究都关注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测量与评估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但国外研究更深入探讨倦怠的影响因素,而国内研究则更多地关注实践应用方面的研究。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推进,乡村教师职业的发展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但与此同时,在职业发展与职业生涯中,乡村教师也遭遇了许多困境和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指一种个体和工作环境之间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导致的一种长期心理疲劳状态,这对乡村教师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和职业威胁。
近十年来,学者们着重研究了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特征、影响及应对策略,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解决职业倦怠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一、成因职业倦怠的成因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个体因素、工作环境因素、社会支持因素、个人需求因素等因素都对职业倦怠的发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在乡村教师中,还有一些专属于其职业特点的因素,例如工作难度大、学生素质不高、薪资水平低、职称晋升缓慢等。
二、特征职业倦怠的特征表现为情感疲劳、工作疲劳和降低的工作投入度。
在乡村教师中,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的乡村教师中,这种情况更加明显。
乡村教师常常面临着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双重压力,像制度性的待遇不公、录用难度大、住房问题等问题,这些都会在心理上给乡村教师带来很大的困扰。
三、影响职业倦怠对乡村教师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职业倦怠导致工作投入度降低,教学质量下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现象接踵而至;同时,职业倦怠还会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例如情感疲劳、昏沉、失落等,可能进一步影响家庭和个人生活。
四、应对策略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包括提高职业满意度、改善教育条件、加强专业培训和建立完善的支持体系等方面。
这些措施不仅可以缓解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也可以提升其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
回顾过去的十年,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成果是显著的。
这些研究结果为我们分析职业倦怠问题提供了具有深刻洞见和全面性的视角,为制定出与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符的政策提供了参考。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乡村教师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他们承担着为农村儿童提供优质教育的重要责任。
长期以来,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一直是困扰教育界的一个难题。
本文将回顾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分析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自2009年以来,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
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乡村教师的工作特点和心理状态。
研究发现,乡村教师面临着工作强度大、工作压力高、社会支持不足等问题,导致他们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现象。
研究探讨了乡村教师职业倦怠对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
乡村教师的倦怠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成果,还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关注了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研究表明,家庭背景、工作环境、工作满意度等因素都会对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产生影响。
一些研究还探讨了应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如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满意度等。
现有研究在方法和角度上还存在一些局限性。
大部分研究采用的是传统的问卷调查方法,缺乏对乡村教师真实状态的深入了解。
大部分研究侧重于描述和分析乡村教师的现状,而缺乏对职业倦怠的机制和过程的深入研究。
研究还较少关注其他与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相关的因素,如乡村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配等。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可以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如深度访谈、观察和实地调研等,以更好地理解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
可以加强对职业倦怠机制和过程的研究,探讨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还可以关注其他与职业倦怠相关的因素,如乡村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乡镇干部对教师的支持程度等,以全面了解影响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够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职业倦怠的机制和过程,并关注其他与之相关的因素,以提供更全面准确的研究结论,并为乡村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工作改善提供科学参考。
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
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是当代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加,其职业倦怠现象也日益突出。
研究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有助于深入了解教师的工作状态和心理健康状况,为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和提升教师的工作效能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对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截至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针对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欠缺和局限性。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现状和特点,本文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解决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对策,促进高校教师的健康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持续进步。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深入了解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具体包括:1. 探究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和特征,明确其内涵及表现形式;2. 分析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了解其具体情况和程度;3. 辨析影响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揭示其根源和影响机制;4. 梳理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现状,了解国内学术探讨的情况和趋势;5. 剖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找出目前研究的薄弱环节和待解决难题;6. 探讨研究的意义,强调解决此问题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性;7.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提出未来深入研究的重点和建议。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可以全面了解和解决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促进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2. 正文2.1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和特征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是指高校教师在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后,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其对工作内容、环境和工作关系产生不满和疲倦感,表现为情绪困扰、疲劳和对工作失去热情的一种状态。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教师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
与城市教师相比,乡村教师面临着更大的工作压力和更为艰难的工作环境。
长期以来,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备受关注,相关研究也逐渐展开。
在过去的10年里,我国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这些研究对于了解和解决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回顾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一、回顾1.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被提出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最早是在上世纪90年代被提出的。
当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地区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条件落后等问题日益凸显,乡村教师的工作条件和待遇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理论假设。
2. 理论研究陆续展开随着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相关的理论研究陆续展开。
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试图揭示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本质和影响因素。
这些理论研究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3. 实证研究逐渐增多近10年来,我国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实证研究逐渐增多。
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深入了解乡村教师的工作状态、工作满意度、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的情况,从而揭示了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因素。
4. 学术成果不断涌现在过去的10年里,我国相关期刊上陆续发表了许多关于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涵盖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乡村教师的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展望未来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探讨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影响因素。
除了工作条件、待遇等外部因素外,还可以关注乡村教师个人特征、职业认同、工作动机等内部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从而为相关干预和支持措施的制定提供更为精准的依据。
未来的研究可以着重探索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干预途径。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随着我国城乡发展的不断加快,乡村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但是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仍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过去的10年里,我国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本文将对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过去10年进行回顾,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第一部分:回顾从2010年到2020年,我国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
在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对职业倦怠的定义、特征、表现形式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
在调查研究方面,许多学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研等方法,深入了解了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影响因素和表现特点。
也有研究针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进行了干预实验,探索了一些有效的干预措施。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成果为政府和学校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在过去的10年里,一系列的政策出台,旨在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条件,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学校也通过调整教师的工作任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积极应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第二部分: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职业倦怠的深层机制研究。
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上,对职业倦怠的深层机制进行研究相对较少。
未来的研究应该深入探讨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和社会机制,从根本上找到解决职业倦怠问题的途径。
2. 干预措施的优化和实证研究。
未来的研究应该重点关注职业倦怠的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深入探讨哪些干预措施对于缓解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具有最佳效果;也需要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验证这些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3. 职业倦怠的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建设。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未来的研究应该建立一套能够及时监测和预警职业倦怠的机制,帮助学校和政府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总结近10年来,我国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回顾与展望
作者:陈衍
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1年第06期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在1974年首次提“职业倦怠”,即当个体在面临过大的工作压力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衰竭状况。
教师职业作为助人职业的典型,其从业者的职业倦怠问题早已成为国外职业压力研究领域的核心课题之一。
国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但数量较少,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始于2003年。
围绕教师职业倦怠,国内学者主要从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教师职业倦怠的行为结果等不同方面开展实证研究。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关于影响因素,学者大致从教师职业倦怠的个体层面、工作层面和组织层面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
个体层面上,学者主要关注个体本身的特点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在工作层面上,学者主要关注教师工作本身的特征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在组织层面上,我国学者也从社会支持的角度在组织层面上探讨了学校校长和教师的行为以及教师集体效能对教师职业倦怠的预测作用。
纵观这类研究发现,在个体层面上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前因变量研究表现得特别活跃,而对后两类影响因素的探讨则较少。
1.人口学统计变量与倦怠。
教龄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主题。
如果把教师的成长分为几个阶段的话,最开始的1~5年属于“关注生存阶段”。
此时的教师会把搞好师生关系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工作的适应和经验的积累也会随着成就感的提升而逐渐增长。
6~10年的阶段被称为“关注情境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师通常关注的焦点是提高学生成绩、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问题。
同时,很多教师也开始担当毕业班教学和管理的重任。
但这时他们的教学技能还远未成熟,随着对新工作热情的逐渐消失,以及来自教学、人际关系和学生的压力逐渐增加,教师的情感便会逐渐衰竭,产生“倦怠”情绪。
而进入10年之后的“成熟阶段”之后,随着工作经验和教学技能的增长,职业发展进入成熟阶段,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轻车熟路,对工作中的压力应对方式也逐渐成熟,成就感又会逐步上升。
在国内的研究中,关于性别对倦怠的影响问题还存在一定的争论。
毕增重的研究表明,中小学女教师的情绪衰竭状况和去个性化程度要比男教师轻,成就感要比男教师高。
邵海燕通过研究认为,男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高于女教师,但是差异不显著。
此外,有研究者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文献进行元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在个人成就感维度上不存在性别差异,女教师情绪衰竭高于男教师,男教师去个性化高于女教师。
赵玉芳等的研究结果则有所差异,其在研究中发现,男教师在情感耗竭和人格解体度上的分数都显著高于女教师,而两者在成就感维度上差别则不显著。
2.工作压力与倦怠。
工作压力的大小也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
刘晓明以199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采用典型相关研究的方法考察了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
结果表明:职业压力将导致中小学教师出现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症状,职业压力越大,则职业倦怠的程度就越严重。
徐富明的研究显示,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且不同来源的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另一项针对农村小学教师的研究也表明,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在情感衰竭上有显著正相关,其中的压力源,如角色期待、工作负荷和考试压力对小学教师的情感衰竭有正向预测作用。
3.社会支持与倦怠。
社会支持与工作倦怠具有直觉上的关系。
有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能有效缓解职业倦怠,特别指出可以从物质、情感与信息三方面对教师提供支持。
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的研究显示,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对个人成就感的作用最大,其中,特别是领导支持和学生支持,以及情感型支持对降低衰竭更为有效。
但是,不足的是,现有的研究虽包括了社会支持的来源和类型两个方面,但却未能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加以考察。
4.人格特质与倦怠。
在对职业倦怠的研究中,不少研究者把职业倦怠和人格因素结合起来考察。
研究中涉及到的人格因素有自我概念、控制源和人格模型等。
关于职业倦怠和自我概念的研究表明,自我概念与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的相关都达到显著水平,与成就感的相关要高于情感衰竭和人格解体的相关;对人格维度的研究发现,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情况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总体上看并不明显。
总相关研究得出,情绪衰竭与开放性有显著正的低相关,而低成就感与社交性呈显著负的低相关。
A型人格个体的职业倦怠发生率也较高。
5.应付方式与倦怠。
应付方式通常被定义为操纵、降低或容忍由于不能满足的要求所产生压力的认知的和行为的具有倾向性的努力。
研究表明,应付方式与教师职业倦怠具有密切的关系。
采取直接应付方式的教师有利于降低职业倦怠,而采取间接应付方式的教师却容易增加职业倦怠。
如刘毅的研究显示,当教师采用成熟的应对方式(求助解决问题)时,可以有效降低情绪衰竭、去个性化的产生,提高个人成就感。
非成熟型应对方式的作用刚好相反。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后果研究
教师职业倦怠的后果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倦怠对教师心理健康和工作绩效两个方面。
1.倦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有研究以596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职业压力、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发现,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另一项研究表明,在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中,情感耗竭能显著的预测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这可能是因为情感耗竭主要受工作要求影响的缘故,过高的工作要求导致个体过多的心理与生理能量的投入,从而导致其健康水平的下降。
另外,在教师群体中,成就感降低对于心理健康状况的预测也达到极其显著性水平,这说明,过低的成就感可能会引发教师对自我的评价降低,导致其职业自尊的下降。
2.倦怠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有研究考察398名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感、职业倦怠和工作绩效状况,采用纵向研究方法,以揭示其工作满意感、职业倦怠与工作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工作满意感通过职业倦怠中情感耗竭维度的中介作用影响教师的工作绩效;职业倦怠中人格解体维度和成就感低落维度对工作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另有研究显示,以从个体工作的角度来看,工作倦怠首先会导致个体工作绩效水平的降低。
其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能够比较稳定地预测个体的工作绩效变量(工作奉献、任务绩效和人际促进)。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展望
国外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进行得时间早,研究的人员也较多,因而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无论是在整体上把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对其进行概念化的界定,还是从更深层次挖掘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探寻其发生的根源,进而提出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策略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
特别是基于对教育改革给教师所带来的变化的深刻认识,探讨了课程与学生评价改革对教师压力与倦怠的影响,这为我们了解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处境提供了参考。
相比较而言,国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起步比较晚,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仍是一个年轻的研究领域,在很多方面的研究尚需深化和完善。
在研究方法方面,研究工具比较单一。
尽管有职业倦怠自评问卷、职业倦怠他评问卷和客观生理指标测量法等多种方法,但是在实际研究中,大多数研究者只采用自评问卷一种方法,而较少采用客观生理指标测量。
另一方面,在自评问卷的使用中,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多种自编和修订的职业倦怠问卷,这些问卷经过编制者检验也具备了很高的信度和效度,但是普遍缺乏更广泛的运用和检验。
最后,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多采用横断研究。
目前,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长时期的纵向的追踪研究还非常少。
因此,我们除了采用对部分教师群体进行广泛的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以外,还要加强对个别教师的长期跟踪研究,这样,我们的研究才能做到点面结合、横向与纵向的结合及定性与定量的结合,最终我们才能把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
在研究内容方面,目前国内研究者对职业倦怠的前因变量和后因变量均有一定的涉及,但是研究结论比较孤立、分散,特别是在有关职业倦怠的相关理论与经验模型方面尚待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来验证。
其次,各研究者对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研究尚不深入,还未提出特别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此外,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职业倦怠的跨文化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师发生倦怠的过程、原因及外部表现的特点都有差异,因此如何根据文化差异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干预策略仍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Freudenberger H J.Staff burn-out.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74,30(1).
[2] Maslach C,Jackson S E.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burnout.Journal of Occupational Behavior,1981.
[3] 赵玉芳,毕重增.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及影响因素.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
[4] 伍新春,曾玲娟.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4).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