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2课 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华书局版复习巩固九十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初三历史第12课 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教版

2019-2020年初三历史第12课 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教版

2019-2020年初三历史第12课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教版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战后初期苏联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背景、措施、成就。

2、欧亚人民民主国家造谣生事的具体条件、人民民主国家的概念以及这些国家是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

3、新中国的世界历史意义。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分析比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分析战后苏联及欧亚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的发展及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具体条件。

概括出社会主义的共同特征及与人民民主国家的区别。

(三)德育渗透点1、苏联反法西斯的胜利,战后经济的恢复,加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新中国是十月革命后世界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加强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

2、欧亚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的诞生以及它的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发展壮大,这是历史的必然,是由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

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有强大生命力,但其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战后苏联国民经济恢复。

各人民民主国家的诞生及新中国的成立的世界历史意义。

难点:分析比较人民民主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异同。

三、学生活动设计导学点拨法四、教具准备投影仪及胶片五、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略)(二)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复习导入课前测评(出示投影)(1)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于年,交战双方是国与国,结束时间是年。

(2)德国突袭苏联时间二战转折点是战役。

导入新课二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受到严重削弱,欧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第12课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板书)一、战后初期的苏联(板书)1、面临严峻任务:恢复经济,发展生产(板书)(明确)苏联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了惨重代价,战后摆在人民面前的任务是: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如何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同学看表格《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损失》2、第四个五年计划(板书)(学生阅读课本及小字部分,找出“四五”计划时间、任务和成就。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2课 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复习巩固三十八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2课 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复习巩固三十八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2课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复习巩固三十八第1题【单选题】关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巨变和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社会主义仍有强大的生命力B、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C、只有中国才适合走社会主义道路D、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局部倒退和反复,不会改变其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当选苏联第一任总统的是( )A、戈尔巴乔夫B、叶利钦C、赫鲁晓夫D、勃列日涅夫【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与1953年相比,1958年苏联谷物产量增长91%,肉类产量增长62%,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B、苏联“一五”计划的实施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D、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主题中,最符合20世纪50-90年代初苏联、匈牙利等国历史的是( )A、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B、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斯大林逝世后,在苏联开始进行改革的是( )A、勃列日涅夫B、赫鲁晓夫C、安德罗波夫D、契尔年科【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他为了改革,在苏共“二十大”上作“秘密报告”,全盘否定了斯大林,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影响。

他在经济政治方面的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这位前苏联领导人是( )A、安德罗波夫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叶利钦【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面图1和图2分别宣传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

这两项措施的实施都(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C、暴露了发展重工业的弊端D、迅速推进本国工业化的完成【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时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队。

第12课 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华书局新版)

第12课 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华书局新版)

【探究】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 积极意义:1、取得了一定的 效果。2、解开了苏联旧体制的矛 盾和弊端的盖子,改变了旧体制 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一些方面。 消极意义:1、没有触及到苏 联政治经济模式的根本,改革的 形式大于内容,苏联模式的弊端 没有得到根本解决。2、个人所表 现出来的历史局限性。
C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 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 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请回答: -------邓小平
1、邓小平说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的是什么? 实施新经济政策 2、苏联的模式具体是指什么模式? 斯大林模式
感悟:社会主义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 的,需要不断革新,需要与本国国情相结 合,需要与时俱进。中国也是如此。
改革其实是对斯大林模式进行的改革
2、匈牙利改革的内容: (1)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革新干部 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2)经济上,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 收入,开放农贸市场;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和 价格工资制度,允许私人小企业的发展。
材料:经济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工业生 产到1970年时已居世界第十七位,国民收人年均 增长率在1968-1978年增至6.2%。匈牙利的商店 内和农副产品市场上出现了顾客不用排长队,便能 购买到价廉物美商品的场面,这在当时的苏联和东 欧各国几乎是见不到的。
这是一幅反映苏联解体的漫画。 斯大林去世后,后继的苏联领导人都 不同程度的进行了改革。赫鲁晓夫把 苏联改病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残 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
材料:“社会主 义究竟是什么样子, 苏联搞了很多年,也 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 好……,但是后来苏 联的模式僵化了” -----感悟: 需要不断革新,需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需 要与时俱进。中国也是如此。

2019-2020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第12课 战后社会主义的曲

2019-2020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第12课 战后社会主义的曲

2019-2020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第12课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复习巩固第三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与1953年相比,1958年苏联谷物产量增长91%,肉类产量增长62%,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B、苏联“一五”计划的实施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D、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改革改变了苏联的社会性质B、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C、改革没有取得任何成果D、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赫鲁晓夫改革和匈牙利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①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②改革都有反对个人崇拜、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内容③都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④都突破了斯大林模式,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赫鲁晓夫改革之所以最终未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A、未能提高苏联的综合国力B、未在政治上采取改革措施C、未改变两极格局的局面D、未根本突破旧有的政治经济模式【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这里“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是指( )A、不能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B、不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C、改革难以使苏联重工业得到发展D、改革在理论上不能取得重大突破【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图框架展示的国家是( )A、沙俄B、苏俄C、苏联D、俄罗斯【答案】:【解析】:。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第12课 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课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第12课 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课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第12课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课后练习五十
第1题【单选题】
观察下面的结构示意图,在①②两处应分别填入( )
A、①新经济政策②苏联解体
B、①以工代赈②苏联解体
C、①农业集体化②苏联解体
D、①1936年新宪法②苏联解体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与1953年相比,1958年苏联谷物产量增长91%,肉类产量增长62%,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B、苏联“一五”计划的实施
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赫鲁晓夫改革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先河,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共同之处是( )
A、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B、实施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
C、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
D、主张“多党政治"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A、A
B、B
C、C
D、D
【答案】:。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曲折道路)两极格局下的世界新课件教学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曲折道路)两极格局下的世界新课件教学

苏联国旗
苏联国徽
国家格言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苏联国歌 《牢不可破的联盟》
请注意区别:
沙俄 (1547年—1917年) 苏俄 (1917年—1922年) 苏联 (1922年—1991年)
1917年 二月革命以前,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简称 “沙俄”。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22年底苏联成 立前的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苏联”全称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到1991年解体, 如今已经成为历史名词。
最初入盟的是 俄罗斯联邦、外 高加索联邦、乌 克兰和白俄罗斯。
1、爱沙尼亚;2、拉脱维亚;3、立陶宛;4、白俄罗斯;5、乌克兰;6、摩 尔达维亚;7、俄罗斯联邦;8、格鲁吉亚;9、亚美尼亚;10、阿塞拜疆;11、 哈萨克斯坦;12、土库曼斯坦;13、乌兹别克斯坦;14、塔吉克斯坦;15、 吉尔吉斯斯坦。
政策 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 归国有)
工业 商业
大中小型工业一律收归国有
(高度集中管理,企业缺乏生产积极性)
取消自由贸易
将银行、铁路、大工业等收归国有, 一切企业实行工人监督。






实行“战时
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 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共产主义”政策
” , 指 位 于 欧 洲 东 南 部 和 中 部 地 区 、 苏 联
民 德
波兰
苏联
罗马尼亚
阿 尔 巴 尼 亚
1、(2)二战后兴起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状况: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效仿苏联模式进行经济 建设,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但也 存在着一些弊端,如经济结构严重失调,农民 生产积极性受挫,人民生活水平滞后以及忽视 民主法治建设等问题。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第12课 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华书局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第12课 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华书局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第12课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华书局版复习巩固第三篇第1题【单选题】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

……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

”材料中的“创造”在历史上被称为(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斯大林模式C、农业集体化D、社会主义工业化【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改革是( )A、日本的明治维新B、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C、俄国的1861年改革D、中国的戊戌变法【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当选苏联第一任总统的是( )A、戈尔巴乔夫B、叶利钦C、赫鲁晓夫D、勃列日涅夫【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主题中,最符合20世纪50-90年代初苏联、匈牙利等国历史的是( )A、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B、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执政于20世纪50—60年代,试图克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而进行改革的苏联领导人是( )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赫鲁晓夫说:“一些部长坐镇在莫斯科,而他们的下属企业却远在萨哈林岛,要从莫斯科来管理这些企业是很困难的.”为此,苏联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A、大力推广玉米种植B、重点发展重工业C、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D、扩大企业自主管理权【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赫鲁晓夫改革之所以最终未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A、未能提高苏联的综合国力B、未在政治上采取改革措施C、未改变两极格局的局面D、未根本突破旧有的政治经济模式【答案】:【解析】:第8题【多选题】下列组合搭配正确的是( )A、实施新经济政策领导人—列宁B、领导苏联人民完成了工业化任务的领导人—斯大林C、1964年被迫下台的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D、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1964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被迫下台。

市级优质课一等奖统编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集体备课课件

市级优质课一等奖统编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集体备课课件
“公开性”就是揭露苏联共产党历史的阴暗面;“政治多元化”就是 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 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
(二)东欧剧变
1.原因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欧社会主义 国家在政治、经济上都出现严重问题。 各国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成效不大,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东欧各国的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模 式的束缚,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东欧 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
◎赫鲁晓夫(1894—1971)
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 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经济上
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2.军事上
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国民经济呈 现出畸形发展状态。
勃列日涅夫任职期间,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 国,苏联成为军事上的超级大国。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他推行“有限主权 论”,声称当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的社会主义政权受到威胁时,苏联可以进 行武装干涉。勃列日涅夫统治后期,苏联经济发展缓慢,农业生产连年下降, 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力也迅速减弱。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苏联曾经是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然而,它在1991年 却解体了。苏联是怎么解体的?东欧国家又发生了怎样的剧变呢?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增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示意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 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出现一些社 会主义国家,如:东欧的民主德 国、南斯拉夫、波兰等;亚洲的 中国、朝鲜、越南等;拉丁美洲 的古巴。社会主义力量逐渐壮大。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
初中历史与社会
第三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扩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 地出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如:东欧的民主德国、 南斯拉夫、波兰等;亚洲的中国、朝鲜、越南等; 拉丁美洲的古巴。
社会主义力量逐渐壮大,改变了世界政治的版图。
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经互会”
社会主义国家的加强——中苏缔结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 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对新中国是很重要的支持。1950年, 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 力量。
赫鲁晓夫改革
1953年斯大林逝世,留下了世 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 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 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
赫鲁晓夫上台,开始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苏联)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较,差 距十分悬殊。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 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 列之时,而皮鞋产量仅163.6(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 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苏联国民经济》第87页
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 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简称“经互会”。在苏联的帮助下,东欧国家通过 经互会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并按照苏联模式发展 经济。
“经互会”成立背景
苏联和东欧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到战争的严重破坏,人力和物 质损失惊人。战争结束后,苏联和东欧国家面临重建国家经济的艰苦任务。 当时美国估计,苏联和东欧国家经济恢复离不开美国的援助。美国企图利 用苏联、东欧国家经济困难的局面,对其施加经济压力。1947年,苏联和 东欧国家拒绝马歇尔计划后,美国下令对苏联、东欧国家实行禁运和封锁, 形成了东西欧壁垒分明的对立局面。为了同美国进行斗争,苏联、东欧国 家决定加强经济互助、技术合作,共同克服困难,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1946年至1948年间,苏联与波、捷、罗、匈、保等国家签订了一系列双边、 多边经济贸易协定,西方称之为“莫洛托夫计划”。在此基础上,1949年1月, 在莫斯科召开由苏、保、匈、波、罗、捷等6国参加的经济会议,决定成 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2019-2020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第12课 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

2019-2020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第12课 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

2019-2020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第12课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知识点练习九十三
第1题【单选题】
A、A
B、B
C、C
D、D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1964年被迫下台的苏联领导人是( )
A、勃列日涅夫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改革是( )
A、日本的明治维新
B、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
C、俄国的1861年改革
D、中国的戊戌变法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苏联为了加强社会主义力量,同时为了与美国对抗。

采取了下列哪些具体措施( )
①建立经互会②取消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
③中苏缔结友好同盟互助条约④接受马歇尔计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这里“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是指( )。

历史九下课本目录

历史九下课本目录

历史九年级下册目录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2)1、二月革命(2)2、“阿芙乐尔号”的炮声(2)3、“退一步,进两步”(4)4、老师发的本节题-----(6)俄国十月革命背景、过程、意义(2)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作用。

新经济政策时间、特点、作用第2课苏联的崛起1、理想与成就(7)2、斯大林模式(8)3、老师发的本节题:(10)(1)苏联成立。

(2)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3)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基本特征、表现、作用(积极、消极)(4)俄国不同时期的名称第3课凡尔赛-----华盛世顿体系(11)1、凡尔赛和约(11)(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图(11)2、老师发的题:(11)(1)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召开时间、召开目的、中心问题及内容(2)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目的、时间、签订。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图(13)2、〈九国公约〉(14)(1)说一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蕴藏着哪些矛盾?(14)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17)1、“美国的悲剧”(17)2、老师发的本节题:(17)(1)德莱赛《美国的悲剧》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2)1929—1933年经济危机背景、原因、爆发、特点、后果(3)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目的、时间、实质、特点、中心措施、评价罗斯福新政2、“黑色星期四”(18)3、罗斯福新政(20)第6课邪恶的轴心(29)1、希特勒的法西斯恐怖(29)(1)说一说:你对纳粹暴行是如何看待的?(29)2、老师发的本节题:(29)(1)德意日法西斯统治的特点(2)法西斯专政的建立的标志(3)法西斯暴行(4)法西斯同盟的建立3、非洲之角的战火(31)(1)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形势图(31)4、愤怒的《格尔尼卡》(32)5、“死亡工厂”(33)(1)材料阅读,我们决不会注意到这样的事实。

小国的安全也将发生疑问。

中华书局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曲折道路》

中华书局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曲折道路》



内容:
结果:1964年,被迫下台,改革失败。 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 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P59—P60, P61—P62相关内容(大字部分精读,小 字部分跳读,并注意文中的图片和注释), 独立完成下列问题,并在教材中划出来:
1、二战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哪些? 其发展状况如何? 2、匈牙利改革的原因、目的、内容、结
4. 材料(1):苏联工业发展很快,1913年~1950年
增加12倍。农业却徘徊不前,只提高了40%,1953 年全苏人均的粮食低于1913年. 材料(2):
赫鲁晓夫(1894—1971) 请回答: 1953年,斯大林逝世 1.赫鲁晓夫改革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2.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如何?为什么?
知识探究一:评价赫鲁晓夫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2.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结 果如何?
1.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是(
自学检测一:
)
2.与1953年相比,1958年苏联谷物产量增长91%,肉类产量 增长62%,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苏联一五计划的实 施 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3.下列措施不属于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内容的是( ) A.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B.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 C.大规模开垦荒地
当堂训练:
1、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晓夫改革的突破点是( )
A、发展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反对个人崇拜 2、20世纪70年代,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的国 ( ) A、捷克斯洛伐克 B、匈牙利 C、苏联 D、南斯拉夫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优秀课件】

经互会旗帜
经互会成立25周年邮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优秀课件】
中苏建交:1949年,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苏联模式在中国的推广:1950年,中苏缔结了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并掀起了学习苏 联的热潮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优秀课件】
第18课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导入新课
思考
苏联是怎样解体的? 东欧国家又发生了怎样的剧变呢?
普京曾说: “谁不为苏 联解体而惋 惜,谁就没 有良心;谁 想恢复过去 的苏联,谁 就没有头脑 。”
一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07-
18
亚洲六国: 中国、
老挝、越 南、朝鲜、 蒙古罗斯国旗。
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两 极格局结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优秀课件】
苏联解体的含义是什么?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两层含义:一是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 二是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 1.根本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苏联的国家现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优秀课件】
苏联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差 距十分悬殊。1926--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 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只有1.5% 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第二个 核大国之时,每年皮鞋产量仅163百万双,全国一 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居世界首位,常规武器、核武器、航 天技术可以同美国抗衡,但是,轻工 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人 、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 疾。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共20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共20张

洪荒走 来 经历 了 刀 耕火种
牛耕 铁犁 等 阶段。 下列项 中属于 刀耕 火种 阶 段的耕 作工具 有
B. ①④
C. ②③
解析 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在古代史家的笔下
大江之南的乡村
A. 土地过度集中
C. 小农户个体经营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
原始农 业时期 的生产 工具非 常简单
东欧剧变中的主要国家:
①波兰 ②民主德国 ③罗马尼亚 ④匈牙利 ⑤捷克斯洛伐克 ⑥保加利亚 ⑦阿尔巴尼亚 ⑧南斯拉夫
推倒柏林墙 德国签订统一条约
三、东欧剧变
2.苏东剧变的实质:社会制度由社会主义变为资本主义。 政1、改革要适合本国国情; 2、要坚持中共的领导;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二战前后,世界各地纷纷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从而形 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
东欧八国: 亚、罗马尼亚、波兰、捷克斯洛
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
亚洲六国 :
中国、老挝、越南、朝鲜、蒙古、 柬埔寨
拉美一国: 古巴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1.经互会成立: 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 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 1949年 2.中苏建交: 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1949年
“八一九政变”使叶利 钦成为俄罗斯的最高领 导人。
5.苏联解体:1991年 影响: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两极格局结束。
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 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落。
克里姆林宫升 起俄罗斯国旗
内部 原因
根本原因: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直接原因 : (主要原因 )
戈尔巴乔夫改革;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2课 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华书局版课后辅导练习二十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2课 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华书局版课后辅导练习二十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2课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华书局版课后辅导练习二十第1题【单选题】斯大林逝世后,在苏联开始进行改革的是( )A、勃列日涅夫B、赫鲁晓夫C、安德罗波夫D、契尔年科【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A、AB、BC、CD、D【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俄),在运用计划与市场的手段来发展经济上进行过一系列的探索,其中不成功的探索有( )①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②斯大林模式③赫鲁晓夫改革④戈尔巴乔夫改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斯大林模式发挥过积极作用,又存在严重弊端。

苏联国内,最早针对斯大林模式弊端推进改革的是( )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答案】:【解析】:斯大林逝世于( )A、1953年B、1954年C、1955年D、1956年【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赫鲁晓夫改革和匈牙利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①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②改革都有反对个人崇拜、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内容③都对管理体制改革④都突破了斯大林模式,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某校组织历史知识竞赛,其中有一条谜语是“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反法西斯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打一国家名称。

该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苏联【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当选苏联第一任总统的是( )A、戈尔巴乔夫B、叶利钦C、赫鲁晓夫D、勃列日涅夫【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冲击的是( )A、赫鲁晓夫改革B、勃列日涅夫改革C、戈尔巴乔夫D、东欧巨变【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赫鲁晓夫改革和匈牙利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①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②改革都有反对个人崇拜、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内容③都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④都突破了斯大林模式,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第12课 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华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第12课 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华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第12课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华书局版复习特训第七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斯大林逝世于( )A、1953年B、1954年C、1955年D、1956年【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政治改革初见成效B、改革使苏联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C、导致苏联的解体D、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对赫鲁晓夫改革评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B、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C、对后来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D、给党和国家带来了许多问题【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如图,对下图中人物改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针对斯大林时期的弊端采取了一些措施B、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C、改革导致苏联解体D、改革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的小修小补【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赫鲁晓夫改革的有关情况不包括( )A、不顾苏联自然条件,强行开展“玉米运动”B、允许雇工五人以内的私人小企业发展C、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但不彻底D、盲目提出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超美国【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当选苏联第一任总统的是( )A、戈尔巴乔夫B、叶利钦C、赫鲁晓夫D、勃列日涅夫【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20世纪50—60年代,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根本原因是( )A、美苏冷战,苏联处于守势B、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C、个人崇拜风气依然盛行D、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俄国——苏联”的发展之路曲折起伏,在其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改革有不同特点,也产生了不同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封建经济发展②赫鲁晓夫改革首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③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④戈尔巴乔夫改革最初集中在经济领域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观察下面的结构示意图,在①②两处应分别填入( )A、①新经济政策②苏联解体B、①以工代赈②苏联解体C、①农业集体化②苏联解体D、①1936年新宪法②苏联解体【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A、AB、BC、CD、D【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赫鲁晓夫改革之所以最终未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A、未能提高苏联的综合国力B、未在政治上采取改革措施C、未改变两极格局的局面D、未根本突破旧有的政治经济模式【答案】:【解析】:第12题【问答题】前苏联的哪位领导人担任总书记时,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答案】:【解析】:第13题【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2020年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2课 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习题精选第九十五篇

2019-2020年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2课 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习题精选第九十五篇

2019-2020年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2课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习题精选第九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

该模式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罗斯福新政【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联改革未能取得良好效果。

1986年至1988年,国民收入增长率仅为2.8%,反而低于改革之前。

当时领导改革的是( )A、斯大林B、赫鲁晓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赫鲁晓夫改革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先河。

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共同之处是( )A、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B、大规模开垦荒地C、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D、取得了实质性突破【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A、AB、BC、CD、D【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关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巨变和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社会主义仍有强大的生命力B、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C、只有中国才适合走社会主义道路D、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局部倒退和反复,不会改变其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执政于20世纪50—60年代,试图克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而进行改革的苏联领导人是( )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

”体现赫鲁晓夫是“改革家”的是( )A、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B、开展大规模的种植玉米运动C、削减农业税,提高农产品价格D、主张“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等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同期的速度都快,仅次于日
本。到1980年,苏联的石油、钢、生铁、化肥等20
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均达到了世界领先的地位。
国民收入在1965年相当于美国的59%,十年后的 1975年就达到了美国的67%。在这段时间里,苏联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职工工资提
高了80%,城市居民的平均住房面积从10平方米增 加到了13平方米,拥有电视机的家庭从32%上升到 90%,拥有电冰箱的家庭从10%上升到99%,还有 10%的家庭购买了属于自己的小汽车。
1、赫鲁晓夫改革
1953年,斯大林逝世。不久,赫鲁晓夫上 台执政。赫鲁晓夫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 的同时,在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
主要内容/措施: (1)经济 ①发动垦荒运动 ②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 ③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 ④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2)政治 批判对斯大林个人崇拜
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 推广种植玉米
——钱其琛 答 《世界知识》记者问时的发言
内因
原因
外因
历史原因:照搬苏联模式,受 制于苏联; 内部原因:改革成效不大,社 会矛盾日益尖锐。
苏联因素:戈尔巴乔夫“新思维” 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 治多元化; 西方因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战略。
八一九事件
1991年8月19日,8名苏共高级官 员发动政变,试图挽救苏联,结 果失败。戈尔巴乔夫辞去总统, 叶利钦控制了全局,加速了苏联 解体。
1978 11000 4500
❶仍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❷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跛脚的巨人
食品短缺,群众排除等待购买
3、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2课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华书局版
复习巩固九十
第1题【单选题】
下列措施不属于赫鲁晓夫农业改革措施的是( )
A、削减农业税
B、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C、开展大规模垦荒和推行“玉米运动”
D、减少农业投资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A、A
B、B
C、C
D、D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时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队。

”这段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
B、苏联接待员风趣幽默
C、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苏联工业生产超越美国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

……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

”材料中的“创造”在历史上被称为(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苏联的某位领导人针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

为提高粮食产量,大规模垦荒和推行“玉米运动”。

这位领导人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

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土的局部改革。

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

”材料中的“他”,应是( )
A、罗斯福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属于同一性质的改革是( )
①大化改新②北魏孝文帝改革③巴黎公社④当代中国农村改革
⑤美国南北战争⑥赫鲁晓夫改革⑦戈尔巴乔夫改革
A、①②⑤
B、③④⑦
C、④⑥⑦
D、⑤⑥⑦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在苏联历史上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最后一位领导人是( )
A、叶利钦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改革是( )
A、日本的明治维新
B、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
C、俄国的1861年改革
D、中国的戊戌变法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执政于20世纪50—60年代,试图克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而进行改革的苏联领导人是( )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赫鲁晓夫改革和匈牙利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
①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②改革都有反对个人崇拜、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内容
③都对管理体制改革
④都突破了斯大林模式,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苏联为了加强社会主义力量,同时为了与美国对抗。

采取了下列哪些具体措施( ) ①建立经互会②取消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
③中苏缔结友好同盟互助条约④接受马歇尔计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古今中外的改革,都是从解决社会矛盾出发,理顺社会关系,致力于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改革领军人物之一的大久保利通提出:“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摘编自大久保利通《殖产兴业建议书》
材料三:苏联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年)的改革,在经济领域主要是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在工业方面,精简中央管理机构,把一万多家中央直属企业交给地方管理;扩大加盟共和国的经济管理权和企业厂长的经营权。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四: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问题一:①材料一中,商鞅变法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②从土地政策方面分析,导致“民以殷盛”的改革措施是什么?③“孝公用商鞅之法”表明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①材料二中,大久保利通认为决定“国之强弱“的根本是什么?②明治维新实现了日本社会性质的哪一重大转变?
问题三:①材料三中,赫鲁晓夫经济领域改革的主要做法是什么?其改革针对的是哪一模式的弊端?
②这一时期,新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问题四:①根据材料四,我国城市改革侧重的是什么?②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比较两国的改革在具体措施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无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30年代的美国,50年代、80年代苏联都抓住历史机遇,分别进行“改革调整”,并取得不同的结果。

材料二:1871年12月,10岁的田中一郎与父母到横滨港欢送日本使节出访欧美。

材料三:1870年前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

结合有关史实,谈谈材料一这些“改革调整”各指什么?
历史上的这些改革,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材料四的场景与什么事件有关?该事件将会给田中一郎的生活方式带来什么变化?
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一位科学家。

新交通工具所使用的动力机是什么?
【答案】:无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历史证明,科技与经济的创新和杰出的人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

印度独立后的首任总理是谁?为埃及赢得真正独立的英雄人物是谁?带领古巴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导人是谁?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改革不当也会导致国家发生剧烈变化,请举例说明。

两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都经历了“繁荣──危机──调整”,其中一战后的“繁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面对二战后的危机,各国适时调整经济政策,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了什么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了什么时代?其特征是什么?
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共同的外部因素是什么?
从日本的发展历程来看,最值得中国借鉴的是什么?
【答案】:无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