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错误端生成肽(化学翻译)
查锡良生化考研知识点笔记12翻译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一、蛋白质生物合成体1.模板:mRNA①mRNA都有5'端非翻译区、开放阅读框及3'端非翻译区,真核生物还有帽子结构和poly(A)尾,帽子结构与帽子结合蛋白结合,参与mRNA在核糖体的定位结合,启动蛋白质生成;帽子和尾还有稳定mRNA作用。
开放阅读框与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序列相对应。
原核生物中,数个结构基因常串联排列而构成一个转录单位,旋律生成的mRNA可编码几种功能相关的蛋白质,为多顺反子mRNA,真核生物的一个mRNA 只编码一种蛋白质,为单顺反子mRNA,遗传学上将编码一个多肽的遗传单位称顺反子。
②遗传密码起始密码子:AUG(也作为编码甲硫氨酸的密码子)终止密码子:UAA,UAG,UGASD序列:又称核糖体结合位点。
许多原核生物在mRNA的起始密码子上游约10个核苷酸处通常有一段富含嘌呤核苷酸的序列,与16S rRNA的3'端互补,有助于mRNA与核糖体小亚基的结合。
开放阅读框(ORF):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之间的核苷酸序列遗传密码的特点:方向性;连续性;简并性;通用性;摆动性方向性:翻译时的方向只能是5'→3'连续性:即不重叠阅读,也没有间隔。
若mRNA中有一个核苷酸插入或缺失,就会使下游翻译产物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即框移突变。
真核生物转录后对mRNA外显子加工,可以通过特定碱基的插入、缺失或替换,使mRNA序列中出现移码突变、错义突变或无义突变,导致mRNA与DNA模板序列不匹配,使同一前体mRNA翻译出序列、功能不同的蛋白质,这种基因表达调节方式称为mRNA编辑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密码子为其编码。
除甲硫氨酸及色氨酸。
为同一氨基酸编码的各密码子称为同义密码子。
密码子的特异性主要是由头两位核苷酸决定。
意义就是减少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
通用性:遗传密码表中的这套“通用密码”基本上适用于生物界的所有物种,具有通用性。
第四章蛋白质翻译习题

一、选择题【单选题】1.下列氨基酸活化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活化的部位是氨基酸的α-羧基B.活化的部位是氨基酸的α-氨基C.活化后的形式是氨基酰-tRNA D.活化的酶是氨基酰-tRNA合成酶E.氨基酰tRNA既是活化形式又是运输形式2.氨基酰tRNA的3’末端腺苷酸与氨基酸相连的基团是A.1’-OH B.2’-磷酸C.2’-OH D.3’-OH E.3’-磷酸3.哺乳动物的分泌蛋白在合成时含有的序列是A.N末端具有亲水信号肽段[B.在C末端具有聚腺苷酸末端C.N末端具有疏水信号肽段D.N末端具有“帽结构”E.C末端具有疏水信号肽段4.氨基酸是通过下列哪种化学键与tRNA结合的A.糖苷键B.磷酸酯键C.氢键D.酯键E.酰胺键5.代表氨基酸的密码子是A.UGA B.UAG C.UAA D.UGG E.UGA和UAG6.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多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取决于A.相应tRNA专一性;B.相应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专一性C.相应mRNA中核苷酸排列顺序D.相应tRNA上的反密码子E.相应rRNA的专一性7.与mRNA中密码5’ACG3’相对应的tRNA反密码子是A.5’UGC3’B.5’TGC3’C.5’GCA3’D.5’CGT3’E.5’CGU3’8.不参与肽链延长的因素是A.mRNA B.水解酶C.转肽酶D.GTP E.Mg2+ 9.能出现在蛋白质分子中的下列氨基酸哪一种没有遗传密码A.色氨酸B.甲硫氨酸C.羟脯氨酸D.谷氨酰胺E.组氨酸(10.多肽链的延长与下列何种物质无关A.转肽酶B.甲酰甲硫氨酰-tRNA C.GTP D.mRNA E.EFTu、EFTs和EFG 11.下述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特点错误的是A.原核生物的翻译与转录偶联进行,边转录、边翻译、边降解(从5’端)B.各种RNA中mRNA半寿期最短C.起始阶段需ATPD.有三种释放因子分别起作用E.合成场所为70S核糖体12.可引起合成中的肽链过早脱落的是A.氯霉素B.链霉素C.嘌呤霉素D.四环素E.放线菌酮<13.肽键形成部位是A.核糖体大亚基P位B.核糖体大亚基A位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E.核糖体大亚基E位14.关于核糖体叙述正确的是A.多核糖体在一条mRNA上串珠样排列B.多核糖体在一条DNA上串珠样排列C.由多个核糖体大小亚基聚合而成D.在转录过程中出现E.在复制过程中出现15.翻译过程中哪个过程不消耗GTP?A.起始因子的释放B.进位C.转肽D.移位E.肽链的释放16.下列哪一种过程需要信号肽A.多核糖体的合成B.核糖体与内质网附着C.核糖体与mRNA附着D.分泌性蛋白质合成E.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17.哺乳动物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重要部位是A.核仁B.细胞核C.粗面内质网D.高尔基体E.溶酶体18.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特点是`A.存在于细胞核内B.只对氨基酸的识别有专一性C.只对tRNA的识别有专一性D.催化反应需GTP E.对氨基酸、tRNA的识别都有专一性19.蛋白质生物合成时转肽酶活性存在于A.EFTu B.EFG C.IF-3 D.核糖体大亚基E.核糖体小亚基20.下列关于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起动阶段核糖体小亚基先与mRNA结合B.肽链延长阶段分为进位、转肽、移位三个步骤C.合成肽键需消耗GTPD.在A位上出现UAA以后转入终止阶段E.释放因子只有一种可识别3种终止密码子·21.在氨基酰-tRNA合成酶催化下,tRNA能与哪一种形式的氨基酸结合A.氨基酸-酶复合物B.自由的氨基酸C.氨基酰-ATP-酶复合物D.氨基酰-AMP-酶复合物E.氨基酰-ADP-酶复合物22.下列哪一项不适用于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阶段A.mRNA在30S小亚基上准确就位B.起动作用需甲硫氨酰-tRNAC.起始因子有至少9种D.起始阶段消耗GTPE.起动复合物由大亚基、小亚基、mRNA与甲硫氨酰-tRNA组成23.蛋白质合成时肽链合成终止的原因是】A.已达到mRNA分子的尽头B.特异的tRNA识别终止密码子C.释放因子能识别终止密码子并进入A位D.终止密码子本身具酯酶作用,可水解肽酰基与tRNA之间的酯键E.终止密码子部位有较大阻力,核糖体无法沿mRNA移动24.下列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描述错误的是A.氨基酸必须活化成活性氨基酸B.氨基酸的羧基端被活化C.活化的氨基酸被搬运到核糖体上D.体内所有的氨基酸都有相应的密码|E.tRNA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按碱基配对原则反向结合25.下列有关多肽链中羟脯氨酸和羟赖氨酸的生成,哪一项是正确的A.各有一种特定的遗传密码编码B.各有一种与之对应的反密码子C.各有一种tRNA携带D.是翻译过程中的中间产物E.是脯氨酸和赖氨酸修饰的产物26.为氨基酰-tRNA和核糖体A位结合所必需的是A.EFTu和EFTs B.IF-3 C.转肽酶D.EFT和EFG E.以上都不是27.一个mRNA的部分序列和密码子编号如下:^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GAU CCU UGA GCG UAA UAU CGA……以此mRNA为模板,经翻译后生成多肽链含有的氨基酸数是A.140 B.141 C.142 D.143 E.14628.在大肠杆菌中初合成的各种多肽链N端第一个氨基酸是A.丝氨酸B.谷氨酸C.蛋氨酸D.N-甲酰蛋氨酸E.N-乙酰谷氨酸1.B 2.D 3.C 4.D 5.D 6.C 7.E 8.B 9.C 10.B 11.C 12.C 13.B 14.A 15.C 16.D 17.C 18.E 19.D 20.E 21.D 22.A 23.C 24.D 25.E 26.A 27.B 28.D部分习题解释5.D mRNA分子中共有64个密码,其中61个代表20种氨基酸,有一个起始密码-AUG(在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阶段,即代表蛋白质合成的起始,也是蛋氨酸的密码),3个终止密码-UAA、UAG及UGA,所以答案A、B、C、E均为终止密码,只有答案D是代表氨基酸(色氨酸)的密码。
中国农业大学分子生物学导论蛋白质合成课堂练习 参考答案

《蛋白质合成、加工和降解》部分课堂练习题学号:姓名:一、填空题。
1.DNA合成的方向是_ 5’→3’,RNA合成的方向是5’→3’,蛋白质合成的方向是__N→C__。
2.___氨酰tRNA合成酶___可使每个氨基酸和它相对应的tRNA分子相偶联形成一个__氨酰tRNA ____分子。
3.tRNA的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形,三级结构为_倒L 形。
4.tRNA分子有氨基酸臂、TψC环、反密码子环、二氢脲嘧啶环和可变换环等5个主要结构区。
5.tRNA的3’末端为CCA-OH ,5’末端为5’-单磷酸。
6.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起始是甲酰甲硫氨酰-tRNA ,它携带的氨基酸是甲酰甲硫氨酸;而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起始是甲硫氨酰-tRNA ,它携带的氨基酸是甲硫氨酸。
7.与mRNA密码子ACG相对应的tRNA的反密码子是CGU 。
tRNA的反密码子是UGC,它识别的密码子是GCA 。
8.蛋白质合成时,起始密码子通常是AUG ,起始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CAU 。
9.氨酰tRNA合成酶既能识别氨基酸,又能识别相应的tRNA 。
10.一种氨基酸最多可以有6 个密码子,一个密码子最多决定 1 种氨基酸。
11.在真核生物中蛋白质合成起始时,先形成起始因子和起始tRNA 复合物,再和40S亚基形成40S起始复合物。
12.至少含有453 个核苷酸的mRNA(不包括上下游的非编码序列)才能编码含有150个氨基酸的多肽。
13.蛋白质生物合成时生成肽键的能量来自ATP ,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的能量来源于GTP 。
14.链霉素和卡那霉素能与细菌核糖体30S 亚基结合,改变其构象,引起读码错误而导致合成的多肽链的一级结构改变。
15.氯霉素的抗菌作用是由于它与核糖体结合并停止蛋白质的合成。
16.肽链合成的终止因子又称为释放因子,能识别并结合到终止密码子上。
17.蛋白质合成后通过翻译后运转机制级结构改变被定向运输到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内执行其特定的功能。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总结

1、CDNA文库:以mRNA为模板,经反转录酶催化,在体外反转录成cDNA,与适当的载体连接后转化受体菌,则每个细菌含有一段cDNA,并能繁殖扩增,这样包含着细胞全部mRNA信息的cDNA 克隆集。
2、柠檬酸-丙酮酸循环:线粒体内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柠檬酸后,经内膜上的三羧酸载体转运至胞液中,在柠檬酸裂解酶催化下需消耗ATP将柠檬酸裂解回草酰乙酸和乙酰CoA,后者可利用脂肪酸合成,而草酰乙酸经还原后,在苹果酸脱氢酶的催化下生成苹果酸,苹果酸又在苹果酸酶的催化下变成丙酮酸,丙酮酸经内膜载体运回线粒体,在丙酮酸羧化酶作用下重新生成草酰乙酸。
3、三羧酸循环: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生成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反复地进行脱氢脱羧,又生成草酰乙酸,再重复循环反应的过程。
4、抗代谢物:是指化学结构上与天然代谢物类似,这些物质进入体内可与正常代谢物拮抗,从而影响正常代谢的进行。
1、从头合成:指利用简单物质,经复杂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
2、补救合成:指利用体内游离的嘌呤或嘌呤核苷,经简单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
3、(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是指由磷酸核糖、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一碳单位及CO2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
4、(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指利用体内游离的嘌呤或嘌呤核苷,经过简单的反应重新合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
5、(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指由磷酸核糖、谷氨酰胺、CO2和天冬氨酸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嘧啶核苷酸的过程。
6、(嘧啶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指利用体内游离的嘧啶或嘧啶核苷,经过简单的反应步骤合成嘧啶核苷酸的过程。
7、痛风症:是一种嘌呤代谢性疾病,基本生化特征是高尿酸血症,临床常用别嘌呤醇治疗,别嘌呤醇与次黄嘌呤结构类似,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从而抑制尿酸的生成。
DNA生物合成1、中心法则:D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通过转录和翻译,将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质分子,从而决定生物的表现型,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过程,称中心法则。
蛋白质化学部分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主要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
主要内容:研究生命现象的化学基础——活细胞和有机体中存在的各种化学成分及其所参与的化学反应。
㈠准备和酝酿阶段(18c中期-20c初)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主要工作为:➢对脂类、糖类和氨基酸的性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发现了核酸➢化学合成了简单的多肽➢酵母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催化剂(酶)”的发现㈡建立与发展阶段(20c初-20c中叶)重要分子的发现和物质代谢途径的确定➢营养学方面:发现了人类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内分泌学方面:发现了多种激素➢酶学方面:酶结晶获得成功➢物质代谢方面:确定了生物体内主要的物质代谢途径㈢深入发展阶段(20c中叶-20c末分子生物学时期➢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的建立➢重组DNA技术的兴起➢人类基因组研究➢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的研制成功➢基因表达调控机理的研究➢细胞信号转导机理的研究➢㈣黄金时期(本世纪初—)后基因组时期包括:功能基因组学、蛋白组学、药物基因组学、结构基因组学、临床基因组学等——生物化学发展的阶段:静态生化、动态生化和机能生化名词解释氨基酸(amino acid):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通称。
生物功能大分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
是含有一个碱性氨基和一个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
氨基连在α-碳上的为α-氨基酸。
天然氨基酸均为α-氨基酸。
稀有氨基酸(Rare amino acid)存在于蛋白质中的20种常见氨基酸以外的其它罕见氨基酸,它们没有对应的遗传密码,都是在肽链合成后由相应的常见的氨基酸经过化学修饰衍生而来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它是人体(或其它脊椎动物)必不可少,而机体内又不有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补充的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
对成人来讲必需氨基酸共有八种: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末端修饰(氨基末端、羧基末端)——加密版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末端修饰(氨基末端、羧基末端)(~~by luckyboy)(微生物班、精简打印、元旦巨献版)在核糖体上翻译的时候,当氨基酸添加到新生多肽之后,在体内氨基酸残基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共价修饰。
I、氨基端的修饰初生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的命运:在细菌中:在细菌中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第一步一般是甲酰甲硫氨酰-tRNAfmet和第二个氨酰tRNA通过肽键合成,因此初生蛋白质存在一个甲酰甲硫氨酰位点。
在真核生物中:虽然N末端甲硫氨酰位点从第一个甲硫氨酸获取在成熟蛋白质中很常见,N末端的α-甲基一般很快会被移除,接着在大多数情况下甲硫氨酸残基会被断裂下来。
这个作用是依靠甲硫氨酸氨基肽酶的作用,并且这个裂解过程由第二个残基控制。
(1)在酵母中(啤酒酵母):如果倒数第二个氨基酸残基有一个0.129nm或更小的回转半径的时候,甲硫氨酸会被完完全全的裂解掉(这些氨基酸有:Gly, Ala, Ser, Cys, Thr, Pro, Val)(3)在真菌或哺乳动物的线粒体中:起始甲硫氨酸的不被去除,但在植物的线粒体中还是会发生的。
在工程菌中:在大肠杆菌中过量表达的蛋白质通过质粒技术会导致一种甲硫氨酸残基保留的不正常现象。
一、乙酰化1.N端a-乙酰基修饰(a-acetyl)在蛋白质中是很普遍的在Ehrlich ascite 细胞中:大概有80%的可溶蛋白是N端a-乙酰基修饰的。
在高等真核生物中:有证据表明在这些细胞中氨基酸末端乙酰化是非常普遍的,几乎可以作为高等真核生物蛋白质的一个典型标志。
在低等真核生物中:N端a-乙酰基的比例比较低,但还是存在的2. N端a-乙酰基化修饰通常是翻译中同时发生的,一般发生在新生肽链大约40个残基长的时候3.N端残基乙酰化修饰的频率(概率)是不同的:一般Ala,Ser > Met,Gly, Asp > Asn,lle,Thr,Val >其他氨基酸残基(1)在高等真核生物中的蛋白质比细菌或真菌中的蛋白质更可能发生乙酰基修饰(2)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真核细胞蛋白部分发生乙酰化。
肽酰转移酶化学本质

肽酰转移酶(peptidyl transferase)是蛋白质合成中的一个关键酶,位于核糖体中,其主要功能是在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中催化肽键的形成。
肽酰转移酶是核糖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化学本质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肽键形成:肽酰转移酶的主要功能是催化肽键的形成,这是蛋白质合成的核心反应。
在翻译过程中,氨基酸通过tRNA(转运RNA)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肽酰转移酶将新的氨基酸连接到已经合成的肽链上,形成肽键。
三个位点:肽酰转移酶在肽链合成中有三个重要的位点,包括A位点、P位点和E位点。
A 位点用来接受新的氨基酸,P位点用来保持已经合成的肽链,而E位点用来释放tRNA。
这些位点在肽酰转移酶的催化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与tRNA的相互作用:肽酰转移酶通过与tRNA分子的特定结合来催化肽键的形成。
它识别tRNA上的氨基酸和mRNA上的密码子,并确保正确的氨基酸与肽链相连。
质子传递:肽酰转移酶催化肽键的形成涉及质子传递过程。
质子的转移有助于活化特定的功能团,从而促进肽键的形成。
总之,肽酰转移酶的化学本质涉及催化肽键形成的关键步骤,它在蛋白质合成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一酶的活性和特定位点的功能都对确保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合成至关重要,从而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第十二章生物化学试题

第十二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翻译2.密码子3.反密码子4.密码的摆动性5.核蛋白体循环6.移码突变7.信号肽8.SD序列9.翻译后加工10.多核蛋白体11.密码的简并性12.起始者tRNA13.干扰素14.抗生素15.转肽酶16.转位酶17.核蛋白体的A位18.核蛋白体的P位19.蛋白质的靶向输送20.SRP二、填空题21.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mRNA起____作用,tRNA起____作用,由rRNA与蛋白质组成的核蛋白体起____.22.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是____ ,有____种。
23.密码子有____个,其中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有____个,起始密码子是____,终止密码子是____、____、____。
24.密码子的阅读方向是____,多肽链合成的方向是____。
25.翻译的延长包括____、____和____三个连续的步骤。
26.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复合物生成区别在于第二步,原核生物先生成____,真核生物先生成____。
27.翻译延长的注册也称进位,是指____进入____位。
28.转肽酶位于核蛋白体的____上,该酶催化____键的形成,另外还有____酶活性。
29.密码子为AUG,与其对应的反密码子是5′____3′。
30.蛋白质生物合成终止需要____因子和____因子,能辨认终止密码,促使肽链从核蛋白体上释放下来的是____ 因子,能把mRNA从核蛋白体上释放出来的是____因子。
31.信号肽结构的N-端是____ 区,中部是____区,C-端是____区。
32.肽链的延长包括____、____和____,其中____和____各消耗1分子GTP。
33.氨基酸活化需要____酶催化,使氨基酸的____ 基与____之间以____键相连,产物是____。
此反应消耗____个高能磷酸键。
34.密码子的第____位碱基与反密码子的第____位碱基常出现不稳定配对,称____配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uilding peptides from the wrong end06 May 2008UK chemists have cracked a long-standing problem in peptide synthesis that has prevented amino acid chains being grown from both ends. The insight could open up efficient ways to make peptide-based drugs.Lawrence Harwood and colleagues at the University of Reading say they have discovered a way to extend peptides from the carboxylic acid end without scrambling the stereochemistry - solving a problem that has stumped chemists for decades. The Reading team has now won a £63,000 grant for commercialisation of the technique, to license to companies working in the rapidly growing market of peptide-based drugs.All peptides have a carbon terminus at one end, and a nitrogen terminus at the other. But because of issues with stereochemistry, chemists are currently limited to extending peptides from the nitrogen end."This is such a profound problem that the impossibility of synthesising peptides from the acid terminus has become dogma in the field"-Lawrence Harwood'Conventional peptide synthesis is always carried out in a very linear manner, building the peptide chain from the nitrogen terminus, as attempts to grow peptide chains from the acid terminus result in scrambling of the stereochemistry,' explains Harwood. 'This is such a profound problem that the impossibility of synthesising peptides from the acid terminus has become dogma in the field of peptide synthesis.'However, Harwood is new to the peptide field. 'We weren't steeped in this dogma, and didn't realise this reaction shouldn't be able to happen, so we just went away and did it,' he adds. Harwood says the new technique could be used to make peptides more easily, because it means short peptides chains could be clipped together - freeing chemists from having to add amino acids one by one to the nitrogen end of the chain.Stereochemical scramblingExtending a peptide from the carboxylic acid end of the chain requires that the acid group is pre-activated, increasing its reactivity towards the incoming amino acid so that the new peptide bond will form. However, this activated intermediate can transiently react with itself, forming a cyclic oxazolone. This structure is prone to temporarily losing a hydrogen ion, mixing up the stereochemistry at that point.Harwood says he has now overcome this issue, activating the C-terminus by converting it into a morpholine ring. 'We'd been studying these compounds for well over a decade, and for most of that time we'd been trying to suppress the labile nature of the morpholine ring to be opened by nucleophiles. Only two or three years ago, I sat down and thought, instead of making this a problem, could we use it to our advantage?' Harwood realised the morpholine could be a surrogate for a dipeptide which could be coupled at the C-terminus.Traditional stepwise peptide construction is invariably done using a peptide synthesiser, with the C-terminus attached to a resin bead. Harwood plans to use his grant, awarded by the CommercialiSE fund, to develop his reaction to work while attached to a bead. 'Once we get it onto solid phase, we believe that, while the chemistry is totally novel, the resins we want to make will just go straight into the standard peptide synthesising kit - but now you'll be able to do divergent peptide synthesis, so you'll be able to build up from both ends.'Big advantagesAlethea Tabor researches peptide chemistry a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and agrees there would be several big advantages in being able to extend peptides from the carbon terminus. 'The most obvious advantage is being able to do peptide ligations [to join two peptide chains together], because there's a limit to building up peptides in a linear fashion which is much shorter than the length of the average protein. In theory, a general method that would allow you to make peptides in the other direction would enable you to ligate more or less anything.'"In theory, a general method that would allow you to make peptides in the other direction would enable you to ligate more or less anything"Alethea TaborMaking cyclic peptides would be another key advantage, Tabor adds. 'If the cyclisation is difficult or slow you stand a good possibility of scrambling that chiral centre. So again, if you had a reliable method of C-terminal activation, that could be used for cyclisation to make cyclic peptides. And of course a lot of peptide antibiotics, receptor-binding ligands and so on are in fact cyclic peptides.'James Mitchell Crow从错误端生成肽2008年5月6日英国科学家已经攻克了长久未能解决的肽合物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