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网络安全评价方法
基于模糊方法的网络安全综合评价

加拿大 的C CP T EC和I O的信 息技 术安全评估通 用准则简称 S
CC, ̄i o 4 8 范 等 。上 述 各 种 安 全 评 估 思 想 都 是 从 信 ps 1 0 规 5
( )将论域按照某种属性分成s 1 个集合
=
息 系统 安全 的某一个 方面出发 ,如技术 、管理 、过程、人员 等 ,着 重于评估 网络 系统安全某一方面 的实践规范 。在操作
级 或 更 高 级 的模 型 。
() 9
个等级 ,风险性等级论域 为高 、中和低 三个等级的评分值分
别 为 :03,03,0 4 . . .。
六 、结 论
如果第一步 的划分中“ … 仍较 多,则可 以划分三 = ,)
以上 便 是 模 型 的 一 般 判 断标 准 , 下 提供 例 子 更加 清 晰 。 一
1 l的单 因素 评 价 . 1
0 0 O 0
O O O O 0 3 4 2 4 3
( )评价 结果 与 实 际相 吻合 。多 级评 价 方法 具 有 较 强 的 3 实 用价 值 。
O 网 络 安 全 中 的 防 盗 措 施 等 级 可 分 为 好 、 中、 一 般 0 个0等 0 O 三 _ 一 2 4 5 3 4
价 的 一 种 方 法 。模 糊 综合 评 价 分 为 单 级 和 多 级 ,对 于 网络 安 全 这样 一 个 复 杂 的系 统 , 本文 采 用 多 级 模 糊 综 合 评 价 方 法 。 完成 网 络 安 全 的 多 级模 糊 综合 评 价 要 经 过 以下 几 个 步 骤 :
的 安 全 理 念 。安 全 测 评 更 多 地 从 安 全 技 术 、 功 能 和 机 制 角 度 来 进 行 信 息 系 统 的 安 全 评 估 , 类评 估规 范 有 欧 洲 的 I S C、 这 T E
基于灰色模糊的无线网络安全评估模型

侵 入 、 法 的 AP 未 经 授 权 使 用 服 务 、 址 欺 骗 和 非 、 地 会 话 拦截 、 流量 分 析与 流量 侦 听 、 高级 入 侵 。 目前 , 内外 的研究 者 分 别 从 不 同 的角 度对 网 国 络 安 全 进行 了大 量 的研 究 , 取 得 了 主要 的研究 成 也
估 指 标 体
系
可 靠 性
攻 击 属 性
( )可靠 性 : 3 可靠 性 指 网络信 息 系 统 能 够在 规 定 的条 件下 和时间 内完 成规定 功能 的特性 。网络信 息 系统 的可 靠性测 度主要有 3种 : 毁性 、 抗 生存性 和
有 效性 。 抗毁 性指 系统 在人 为破坏下 的可靠 性 ; e e s N e wo k S c r t s s m e s a c f W r l s t r e u iy As e s nt
M o lBa e n Gr y Fu z de s d o e - z y
CHEN u n , A o , ANG n J a M Ta W Yo g
络 安全 问题 也 日益 突 出 ; 面对 非 授 权 接入 和非 法 使 用 等 攻击 手段 , 线局 域 网是相 当脆 弱 的 , 无 也极 有 可 能成 为现今 网络安 全 中最 薄弱 的环 节 。 般来 说 , 一 无
线 局域 网 目前 主要 面 临 6方 面 的安 全 威 胁 口 : 易 ]容
网络安全论文:浅谈一种基于WPDRRC的网络安全模型

浅谈一种基于WPDRRC的网络安全模型随着网络信息化程度的日益加深,网络通信面临越来越多的威胁。
尤其随着三网融合及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通信安全已成为当前社会面临的新问题。
在目标未受到严重损害前,加固网络并对目标进行预测、隔离、控制或消灭,将被动保护变为主动保护,提出了一种网络安全模型和纵深防护安全策略,构筑了网络通信安全立体纵深、多层次保护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模型进行了深入探析,从管理策略和技术策略两方面对策略进行优化。
从博弈论的角度对模型进行关键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主动保护技术作保障网络安全的有效手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然而,综合分析上述文献提到的安全策略模型,存在以下几点突出问题。
(1)过多地强调以目标为中心,检测到威胁信息流入后才有所响应,普遍存在缺乏主动性和对敏感信息的预测能力的问题。
(2)对模型中预测威胁信息阶段的关键技术未作深入实践研究,只停留在理论设想阶段。
(3)预检测结束后,对有效信息的智能化筛选存在缺陷,不能高效率地辨别出真正威胁到系统本身的敏感信息。
(4)缺少应急响应以及对相关问题的反馈机制,不能在最短地时间内让网络管理人员对系统感应到的威胁信息进行有效处理。
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对动态的、主动的网络安全模型进行研究。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对信息安全策略进行了优化,改进了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并加入了信息智能化处理模块。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WPDRRC的网络安全模型,一方面对来自外部的敏感信息进行提前预测和感知,使网络通信在受到危害之前做到拦截和响应等动作。
另一方面使整个网络环境都处于更高的实时循环的安全状态。
1研究背景1.1信息安全策略(1)BLP模型、Biba模型BLP模型是20世纪70年代由Bell和LaPadu-la[6]提出,作为对强制访问控制形式化描述,对数据进行分级别的完整性保证。
其核心思想是在自主访问控制上添加强制访问控制,从而实施信息流策略。
《2024年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模糊综合评价》范文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模糊综合评价》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络的不断完善,其交通流量持续增大,由此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如何有效地识别并评估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成为交通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通过综合分析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交通安全状况进行科学评估。
二、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1. 道路因素道路条件是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
包括道路的线形设计、路面状况、交通标志标线等。
不良的道路设计如急弯、陡坡等容易导致车辆失控;路面破损、积水等也会影响行车安全。
2. 车辆因素车辆的安全性能及维护状况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
包括车辆的制动性能、轮胎磨损程度、灯光及反光镜的完好程度等。
此外,车辆的超速、超载等违法行为也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3. 驾驶员因素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安全意识、心理状态等对交通安全有着决定性影响。
疲劳驾驶、酒后驾驶、不按规定变道等行为都是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极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4.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天气条件、能见度、道路照明等。
恶劣的天气如雨、雪、雾等都会降低能见度,增加行车难度,从而影响交通安全。
5. 交通管理因素交通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交通设施的完善程度以及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等,都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三、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中的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多个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得出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结果。
在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中,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评价因素集和评价等级。
根据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确定评价因素集;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评价等级,如“优”、“良”、“中”、“差”等。
2. 建立模糊评价矩阵。
通过专家打分或实际数据收集,建立各因素对各评价等级的隶属度矩阵。
3. 确定各因素的权重。
根据各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程度,确定其权重。
定量及定性火灾安全评价方法

定量及定性火灾安全评价方法火灾是一种常见而具有严重危害的事故,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建立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针对火灾安全评价,研究人员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方法,可分为定量火灾安全评价和定性火灾安全评价两类。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一、定量火灾安全评价方法定量火灾安全评价是通过对火灾风险进行精确计算和量化,进而分析火灾对人员、设备和财产造成的潜在损失的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并应用统计学和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和分析。
常用的定量火灾安全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1.风险评估矩阵法风险评估矩阵法是一种通过将火灾风险与其潜在后果和可能性相关联,并在一个矩阵中进行评估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构建一个矩阵来表示火灾风险的不同级别,并根据相关指标对火灾风险进行评估。
常用的指标包括火灾可能性、火势扩展速度、人员疏散时间等。
2.事件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描述不同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预测火灾发生和火灾的潜在后果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构建一个树状结构来描述火灾的可能发展路径,并通过计算每个事件的概率和潜在后果,从而评估火灾风险。
事件树分析法可以提供更加直观和定量的风险评估结果。
3.可靠性工程方法可靠性工程方法是一种通过定量分析系统的可靠性和脆弱性,并评估火灾发生后对系统造成的影响的方法。
它主要关注系统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赖关系,并通过计算每个部分的故障概率和结果对系统进行评估。
定量及定性火灾安全评价方法(二)定性火灾安全评价方法是通过对火灾风险进行主观判断和分析,基于经验和专家意见进行评估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数据缺乏、模型不成熟或可计算资源有限的情况。
常用的定性火灾安全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1.故事线方法故事线方法是一种通过使用故事来描述和模拟火灾发生和发展过程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构建不同的火灾发展过程故事,结合专家意见和经验来评估火灾风险。
它能够提供类似于定量方法的直观感受和结果。
2.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评判方法,可以将定性的火灾风险进行模糊化处理,并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综合评估。
地震灾害损失评价方法总结

地震灾害损失评价方法总结地震是一种地球表面地壳运动所产生的自然灾害,其频繁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为了准确评估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科学家们通过深入研究和大量实践,发展了多种地震灾害损失评价方法。
本文将对地震灾害损失评价方法进行总结,并分析其特点和应用范围。
一、灾情调查法灾情调查法是地震灾害损失评价的最常用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实地勘察和调查,对受灾地区的房屋、道路、桥梁等建筑物的受损情况进行评估,从而估算出灾区的直接经济损失。
在灾情调查过程中,通常采用分类、统计和抽样的方法,辅助于现代测量设备和技术手段,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数据可靠、成本低廉等特点,适用于各类地震灾情的评估工作。
二、熵值法熵值法是一种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可用于地震灾害损失的评估。
该方法通过将各项评价指标转化为数值,利用信息熵的原理,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从而得出总体的评价结果。
熵值法在地震灾害损失评价中的应用很广泛,例如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人员伤亡情况、经济损失等进行评估,可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熵值法的主要特点是可降低评估中的主观性,提高评估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三、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评价方法,适用于多因素、多层次的评估问题。
在地震灾害损失评价中,该方法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各项评价指标转化为模糊数,通过模糊数的组合运算和规则推理,得出综合的评价结果。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充分考虑不确定性因素,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该方法在地震灾害损失评价中的应用范围较广,可以评估各类评价指标,如建筑物破坏、地质灾害、社会经济影响等。
四、神经网络方法神经网络方法是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评价方法,通过模拟人脑神经元网络的工作原理,对地震灾害损失进行评估。
该方法可将多个输入参数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权重进行计算,并将结果输出为一个或多个评价指标。
神经网络方法的优势在于其自适应性和非线性特点,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地震灾害评估任务。
基于模糊网络分析法(F-ANP)的高速铁路运营安全评价

基于模糊网络分析法(F-ANP)的高速铁路运营安全评价王迎晗,陆键,彭一川(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上海201804)摘要:高速铁路故障致因复杂,安全评价难以定量化精确描述。
为保障高速铁路运营安全,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4个方面构建高速铁路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各安全因素间耦合关系;在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模糊网络分析法(F-ANP)建立高速铁路运营安全评价模型。
首先通过调研考察和参考相关研究,建立安全评价因素集和评语集;然后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安全因素权重,其中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和列车信号与控制系统对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贡献度最大;最后根据专家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建立评价矩阵,并通过模糊变换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关键词:高速铁路;影响因素;安全评价;模糊网络分析法;网络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中图分类号:U298;X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83X(2020)02-0057-09 DOI:10.19549/j.issn.1001-683x.2020.02.0571概述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里程达2.9万km以上,占全世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的66%以上。
虽然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运营管理和安全保障方面仍有待提高,高速铁路运营安全评估和风险管理更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
安全评价作为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对系统或工程在运行中可能遭受的损害或潜在的风险源做出定量的估计或定性的描述。
高速铁路系统构成复杂,其供电系统、信号与通信系统、轮轨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的正常工作均关系着列车的安全运行。
此外,高速铁路在运营过程中,还容易受到天气情况、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有众多安全领域的专家学者运用不同方法和模型对高速铁路运营安全进行研究和分析:Guo等[1]研究高铁列车驾驶员的人格特征对行车安全的影响,采用NEO人格量表的方式,对原北京铁路局221名高铁列车驾驶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建模分析调查结果。
安全评价方法选择(三篇)

安全评价方法选择安全评价是对某一系统、设备或活动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安全性并提出改进措施的过程。
在进行安全评价时,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来获取必要的信息并进行分析。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供您选择。
1. 定性评估方法定性评估方法主要是通过对系统、设备或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根据经验和专业知识来判断其安全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风险进行初步评估和筛选,以确定哪些方面可能存在问题或潜在风险。
常用的定性评估方法包括:- 物理观察:通过对系统、设备或活动进行实地观察,以了解其工作原理、风险点和潜在问题。
- 文件审查:对系统、设备或活动的相关文件进行审查,包括设计文件、操作手册、维护记录等,以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
- 专家咨询:请安全专家、工程师或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参与评估,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对系统、设备或活动的安全性进行判断和评估。
2. 定量评估方法定量评估方法通过量化分析来评估系统、设备或活动的安全性,通过数值和统计数据来确定风险等级和可能的后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各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和比较,以得出较为准确的评估结果。
常用的定量评估方法包括:- 风险矩阵:将潜在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组合在一起,通过绘制矩阵来评估风险的级别。
该方法可以帮助决策者理解不同风险的优先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对系统、设备或活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量化评估,以计算出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并给出相应的风险等级和控制措施。
- 事件树和故障树分析:通过构建树状结构来描述系统、设备或活动的可能故障和事故发生过程,并计算其概率和后果,以评估安全风险。
3. 综合评估方法综合评估方法是将定性和定量评估方法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和技术手段对系统、设备或活动的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
该方法适用于复杂系统的评估,可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和相互关系。
常用的综合评估方法包括:- 层次分析法:将评估对象的不同方面和因素进行层次化的分析和比较,通过专家评估和数学方法来确定各个因素的权重和综合评分,最终得出对系统、设备或活动的安全性评估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网络安全评价方法摘要:针对网络安全涉及到的因素多、情况复杂等特点,本文用模糊数学的理念和方法建立了网络安全评价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一种可行的评价方法。
关键字:模糊数学;网络安全;评价
计算机网络以其方便快捷的信息传输、最大化的资源、信息共享等特点正在迅速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使得我们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网络。
然而,计算机网络却是一把双刃剑,在加快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同时,也给保障网络及信息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目前,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各国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网络安全防御体系来保障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安全。
制定有效的网络安全策略和方案是网络信息安全的首要目标,而制定一个有效的安全策略的前提是要做出正确的网络安全性评估,正确的安全性评估结果可以让管理者掌握现有的安全状况和安全策略中存在的漏洞,为提高网络安全整体水平提供重要依据。
一、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
1.物理环境
通信线路、物理设备、机房是否安全是影响网络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物理环境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通信线路是否可靠、软硬件设备是否安全、设备是否有备份,防灾害的能力、防干扰的能力以及设备的运行环境,是否有不间断电源保障等等。
2.操作系统
网络中所使用的操作系统是否安全对网络安全也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操作系统本身的设计是否存在缺陷。
二是对操作系统的配置是否安全。
三是操作系统的抗病毒能力。
3.网络
网络方面的安全性毋庸置疑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网络层身份认证、网络资源的访问控制、数据传输的保密与完整性、远程接入的安全、域名系统的安全、路由系统的安全、入侵检测的手段、网络设施防病毒等。
4.应用软件和数据
所采用的应用软件和数据是否安全同样影响着网络安全,如即时通讯、电子邮件系统、web服务等。
5.管理制度
安全的网络系统,必须还要有安全的管理。
安全管理包括安全技术和设备的管理、安全管理制度、部门与人员的组织规则等。
管理的制度化极大程度地影响着整个网络的安全,良好的安全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它方面的安全漏洞。
二、模糊综合评判
网络安全的评价具有很高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且涉及到很多指标,不能只从某一个因素的情况去评价网络安全,因而,使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方法是适合的,它可以对受多个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评价。
在模糊综合评价中模糊综合决策模型由u、r、v三要素组成,其步骤分4步:
1确定因素集u={u1,u2,u3,……,un},代表n种因素(或指标)。
2确定v={v1,v2,v3,……,vm},代表m种评判.。
3建立单因素评价矩阵r
4 综合评判,对于权重a=(a1,a2,a3,……,an),取max-min合成运算,即用模型m(∨,∧)计算,可得综合评判。
在这里我们取u={u1,u2,u3, u4, u5},其中
u1=物理环境的安全性;u2=操作系统的安全性;u3=网络的安全性;u4=应用的安全性;u5=管理的安全性;
取v={v1,v2,v3, v4,v5},其中
v1=“非常好”;v2=“好”;v3=“一般”;v4=“差”;v5=“非常差”;
由于各种指标(因素)所处的地位不同,作用也不同,当然权重也不同,因而评判也不同。
人们对m种评判并不是绝对的否定或肯定,因此综合评判应该是v上的一个模糊子集,其中bj(j=1,2,……,m)反映了第j种评判vj在综合评判中所占的地位,而综合评判依赖于各个因素的权重,它应该是u上的模糊子集a=
(a1,a2,a3,……,an),且,其中ai表示第i种因素的权重,一但给定权重a,相应地可得到一个综合评价。
首先,为了得到权重a,我们选取了60人对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投票,统计结果如表 1 所示:表
根据公式:(其中wj为第j种评价的权值,nij是第i种指标的第j种评价的投票数)可得:
其次,我们选取10名评判员对我们的网络安全进行了评判,评判结果如表2所示:
表 2 网络安全评判结果统计
依此表,可以得到隶属度矩阵,即得模糊矩阵r:
根据可得
即
因为
归一化后可得
由最大隶属度法可得出结论:本网络安全综合评判结果为“非常好”。
结束语:模糊综合评判决策是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的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又被称为模糊综合决策或模糊多元决策。
而网络安全评价就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的模糊概念,所以非常适合于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来进行综合评价。
本文使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了网络安全的评价模型,并给出了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事实证明跟实际情况比较吻合,所以方法是可
行的。
参考文献:
[1] 赵伟艇。
网络信息系统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微计算机信息,2007 年第23 卷第6-3 期。
[2] 刘洋。
模糊综合评判在网络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四川兵工学报,2009 年8 月,第8期。
[3] 徐燕,钟德明。
基于模糊评价方法的网络安全评价研究。
测控技术,2009年第28卷第2期。
[4] 郑晓曦,鲍松堂,陈振宇。
基于模糊数学的一种新网络安全评判方法。
信息化纵横,2009年第6 期。
[5] 谢季坚,刘承平。
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第二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