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汉译英词语选择的注意事项
英语翻译技巧之英译汉的八处注意事项

英语翻译技巧之英译汉的八处注意事项英语翻译技巧之英译汉的八处注意事项~从细节处把握翻译~要真正掌握英译汉的技巧并非易事。
这是因为英译汉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首先是英文理解难,这是学习、使用英文的人的共同感觉,由于两国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不同,因此一句英文在英美人看来顺理成章,而在中国人看来却是颠颠倒倒、断断续续,极为别扭。
二是中文表示难,英译汉有时为了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对等词汇,往往被弄得头昏眼花,好象在脑子里摸一个急于要开箱子的钥匙,却没有。
另外,英译汉时对掌握各种文化知识的要求很高,因为我们所翻译的文章,其内容可能涉及到极为广博的知识领域,而这些知识领域多半是我们不大熟悉的外国的事情,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难免不出现一些翻译中的差错或笑话。
正是因为英译汉时会遇到这么多的困难,因此,我们必须经过翻译实践,对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特点加以对比、概况和总结,以找出一般的表示规律来,避免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翻译错误,而这些表示的规律就是我们所说的翻译技巧。
一、词义的选择和引伸技巧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一词多类和一词多义的现象。
一词多类就是指一个词往往属于几个词类,具有几个不同的意义;一词多义就是同一个词在同一词类中又往往有几个不同的词义。
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我们在弄清原句结构后,就要善于运用选择和确定原句中关键词词义的技巧,以使所译语句自然流畅,完全符合汉语习惯的说法;选择确定词义一般能够从两方面着手:1、根据词在句中的词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They are as like as two peas .她们相似极了。
(形容词)He likes mathematics more than physics .她喜欢数学甚于喜欢物理。
(动词)Wheat, oat, and the like are cereals .小麦、燕麦等等皆系谷类。
(名词)2、根据上下文联系以及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
He is the last man to come .她是最后来的。
浅谈英语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浅谈英语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英语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几个问题,从而可以提高翻译水平。
首先,我们应该注意词义的翻译,即应当准确理解和把握原文中的含义,找准与之相等或相近的译文,不能随意更改语义,以至影响原文的含义。
其次,应注意语法翻译,比如语言使用的时态、数、格,应当保持语法形式的一致性,使原文的表达习惯依然保持,不能增添或减少某些句法成分。
此外,还应注意文体的翻译,不同的文体和风格在译介过程中易出错,特别是文风、表达方式和情节的处理上,必须准确理解说明原文的意图,让译文的文体、情节、语调与原文尽量保持一致,而不是直译成英文表达习惯的格式。
最后,应注意文化和习俗的翻译,译文不仅要表达出原文的意思,还要考虑文化差异,要把本文化中明显特征表达出来,积极把普遍习惯说法融入译文,以便使译文在母语读者手中更加自然原汁原味。
总的来说,良好的英语翻译不仅要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含义,还要考虑文体、文化、习俗等多方面的因素。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保持原文的意图不变,使译文贴近原文,并且让读者更容易理解英文中的意思。
小议汉译英中的词语省译增译法汉译英

小议汉译英中的词语省译增译法汉译英翻译既有增补词语的译法,也有减少词语的译法。
但应当说明的是,减词绝不是将原文的内容删掉不译,而是指原文中有些词在译文中虽未译出来,但从上下文中已可看出其含义。
减掉一些可有可无的词或违背译文习惯表达法的词语,既可使译文用词不显得累赘、臃肿,又使译文更加简洁、流畅。
现举例说明如下:一、减掉原文中重复的词语1.要是下三天的雨,难道我就在这儿住三天不成?Am I to stay here for three days if it rains that long?2.生也好,死也好,我们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
Live or die,we should be loyal to our Party,to our people and to our motherland.(只译一个“忠于”即可)3.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和中国人民组成了一道铜墙铁壁。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the Chinese people and the Communist―led Eighth Route Army built up a bastion of iron(or a wall of bronze).(在本句的译文里只须译成“a bastion of iron”或“a wall of bronze”即可。
如译成“a bastion of iron and a wall of bronze”,就会使译文既累赘又不符合英语的习惯用法。
在八路军的前面加了一个“Communist.1ed”是为了让西方读者了解当时的八路军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部队)4.我们要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We should develop our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5.他们为国家做的贡献比我们所做的贡献要大得多。
They have done much more contributions for the state than we have.二、汉语中有些词可以不译汉语中不少虚词如“就”“又”“还”“都”,名词如“情况”“情景”“观点”“面貌”“发展”“质量”“事业”等都可以省去不译。
浅谈汉英翻译中如何选词

浅谈汉英翻译中如何选词英汉有不同的表达习惯。
汉语中喜欢对词语进行重复,而英语则不喜欢重复。
这就造就了汉英互译中重要的特征之一便是如何选词。
词义选择恰当,译文才能忠实地表达原文意思。
本文以陈应松《母亲》第10、11章的翻译为例,从词语搭配、上下文、褒贬几方面探讨了如何选词。
标签:选词;词义;英汉互译翻译的主要工作就是理解与表述,在吃透原文的基础上,从译入语中选择贴切的词汇表达原文的意义。
然而在平时翻译中,译者往往不自觉地过分拘泥于原文字词的表面意义,没能根据不同的上下文,选取恰当译词。
下面,我们就从上述几个角度来进行探讨。
一、可根据词语习惯搭配选词对于译者来说,最不费力的一种选词方式就是根据目的语的习惯表达方式来选用适当的词语。
但这要求译者双语功底深厚,有一定的词汇和习惯表达的积累。
例如,《母亲》中第十章的第三段,“……用多了,人喝过后,浑身的皮肉就会一块块炸裂,最后悲惨死去。
”译文:“An overdose might burst one’s flesh into pieces,then he will die tragically.”在本句中,“炸裂”的一个常用搭配就是“burst into pieces”,此时译者无需过多思考,“炸裂”该如何表达,而只需根据英语中的习惯搭配而选词。
二、可根据上下文及逻辑关系来选词语境是理解和翻译的基础,有了语境才能对一个词或一句话作出准确又全面的理解。
例如,第十章倒数第八段,“青留哭着,说着,可他扔下不了手,他端着碗手抖得像筛糠。
”在这句话中,“说着”该如何翻译?我们同样联系一下上下文得知,此时青留说的事情实际是他的回忆。
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隐含意义,去寻找英文中如果要表达讲述或说以前的故事的话,会用什么样的词语。
这样我们就会想到“rave about”这一短语在英语中就是专指“讲述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的。
这样的话我们就选用了“rave about”来表示这里的“说”,使得译文跟更准确,贴切。
《2024年小议电影片名的英汉翻译原则》范文

《小议电影片名的英汉翻译原则》篇一一、引言电影片名的翻译是电影文化传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电影的宣传效果和观众的接受程度。
本文旨在探讨电影片名的英汉翻译原则,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和翻译电影片名,提高翻译质量。
二、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性电影片名的翻译是电影文化传播的桥梁,它不仅要准确地传达电影的主题和内容,还要考虑文化差异和观众的心理需求。
一个好的电影片名翻译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高电影的票房和口碑。
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英汉翻译原则1. 准确性原则准确性是电影片名翻译的首要原则。
翻译者需要准确理解电影的主题和内容,确保翻译的片名与原片名在意义上保持一致。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文化差异和语义差异,避免出现误解或歧义。
例如,电影《The Shawshank Redemption》中的“Shawshank”在汉语中并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通过理解其含义和上下文,可以将其翻译为“肖申克的救赎”,既保留了原名的意义,又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2. 简洁性原则电影片名的长度一般较短,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遵循简洁性原则。
翻译者需要把复杂的英语片名简化为简洁、易记的汉语片名,同时保证不损失原意。
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采用意译法,将原片名的意思转化为更加精炼的汉语表达。
例如,电影《The Pursuit of Happyness》可以翻译为“当幸福来敲门”,既保留了原意,又简化了表达。
3. 文化适应性原则文化适应性是电影片名翻译中不可忽视的原则。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一些英语片名中的文化元素在汉语中可能无法得到完全的体现。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观众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对原片名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编,使其更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和文化习惯。
例如,电影《Titanic》在翻译成中文时,考虑到中国文化中对“泰坦”的崇拜和敬畏心理,将其译为“泰坦尼克号”,既保留了原意,又符合中国文化背景。
5.谈谈英汉翻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已)

谈谈英汉翻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庄小华(武汉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武汉430073)摘要:本文从十个方面论述了初学者在做汉英、英汉翻译练习和试题时易犯的毛病。
所选例句生动、直观、浅显、易懂,不失为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一面“照妖镜”,并将成为英语学习者掌握好英语的一个重要抓手。
撰写本文的目的只想为大家擦亮满天星光,以免在熟路上“迷失方向”。
关键词:汉译英;英译汉;戒除;毛病错误Focuses on Some Knotty Problemsin Chinese-English / English-ChineseTranslationZhuang Xiaohua(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 Wuhan430073)Abstract: The passage deals with the errors easily made by beginners in doing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and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exercises and exmas from ten aspects. The examples given here are quite vivid and intuitive, easily to understand. It is just like a monster-revealing mirror for students to do exercises in learning English, and it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mastering English well. So the purpose of the article is only to show the students the right way in their translation.Key Words: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overcome;errors现在我们的大学英语教科书上和英语考级中都有一定量的汉译英及英译汉的练习和试题,但英语学习者一般愿做英译汉题目,怕做汉译英题目。
汉译英翻译常用技巧

汉译英翻译常用技巧汉译英是语言转换的过程,需要结合语言特点和句子结构来进行翻译。
下面是汉译英翻译常用技巧的一些要点:1.注意词语的使用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选择适当的词语,避免使用生硬的直译。
可以根据句子的具体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词语,充分考虑词义、语体、文化背景等因素。
2.理解词语的多义性汉语中的词语通常有多个义项,需要根据上下文确定正确的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词语的多义性,避免产生歧义。
3.注意语法结构中英语法结构有很大差异,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语法结构的转换。
例如,英语中主谓宾的语序与汉语有所不同,需要注意将句子结构调整为符合英语语法的形式。
4.注意动词的时态英语中的动词时态较为复杂,需要根据上下文确定正确的时态。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将动词的时态正确地转换为英语的对应形式。
5.注意做动词的“的”和“得”在汉语中,“的”和“得”在做动词时的用法相似,但在英语中它们有不同的翻译。
一般情况下,“的”翻译为“的”或“的”;“得”翻译为“to”或“must”。
6.使用适当的连词在汉译英翻译中,使用适当的连词能够使句子更加流畅。
常用的连词有“but”、“and”、“or”等。
根据句子的逻辑关系和语境,选择合适的连词来进行翻译。
7.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将上下文的信息进行衔接,以确保翻译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在处理复杂句子时,要注意将上下文中的重要信息和语法结构准确地表达出来。
8.考虑文化差异汉英翻译中需要考虑不同文化背景对表达方式的影响。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在尊重原文的同时,将信息准确传达给目标读者。
9.使用合适的术语和行业词汇根据具体领域的需求,要选择合适的术语和行业词汇。
在翻译过程中,要了解所涉及领域的专业术语,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10.多加练习翻译是一项技能,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
多进行汉译英的练习,积累翻译经验,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总之,汉译英的翻译技巧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掌握的过程,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可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2024年小议电影片名的英汉翻译原则》范文

《小议电影片名的英汉翻译原则》篇一一、引言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片名的翻译在文化交流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本文将围绕电影片名的英汉翻译原则展开讨论,探究如何有效地实现两种语言间的跨文化传递,保证电影的受众可以理解其背后的意义与文化背景。
二、翻译的必要性电影片名的翻译对于吸引观众起着关键作用。
一部电影的成功,往往离不开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片名。
因此,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确保翻译后的片名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
三、英汉翻译原则1. 忠实性原则:翻译应忠实于原片名的意义和内涵,尽可能保持原片名的核心信息,以便于观众对电影内容形成准确的预期。
2. 文化敏感性原则:电影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翻译时应考虑到目标文化的背景和习俗,避免出现误解或冒犯。
3. 吸引力原则:片名应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够引起观众的兴趣。
在翻译过程中,应运用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使翻译后的片名更具吸引力。
4. 简洁明了原则:片名应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翻译时应注意避免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表达方式,使观众一目了然。
5. 统一性原则:对于同一部电影的多个名称(如别名、译名等),应保持一致性,避免给观众带来困惑。
四、实例分析以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为例,其英文原名“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在翻译时充分考虑了忠实性、文化敏感性和吸引力等原则。
翻译后的中文片名“肖申克的救赎”既保留了原名的核心信息,又具有文化敏感性,同时简洁明了,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五、结论电影片名的英汉翻译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技巧。
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确保翻译后的片名能够准确传达原片名的意义和内涵。
同时,还应注重片名的吸引力、简洁性和统一性,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提高电影的票房成绩。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电影片名的英汉翻译,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
六、未来展望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文化交流的加深,电影片名的翻译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议汉译英词语选择的注意事项
作者:石锐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5期
[摘要]汉译英时,词语的恰当选择极为重要,它可能决定译文是否准确,表意是否清楚合理,因此在汉译英时应仔细推敲词语的选择。
本文通过分析汉译英时词语选择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帮助译者更好地为译文选择所需词汇,达到“顺、达、雅”的翻译目的。
[关键词]汉译英词语选择语境词语搭配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5-0048-01
我们在翻译时,遇到一个具体的词或短语的翻译,首先要解决一个选词的问题,正确选词是保证译文质量的前提。
选词是否恰当,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能力和对英语的掌握水平。
如果译文是给一般读者看的,就应通俗易懂,句子结构简单一点,尽量少用生僻词汇。
莎士比亚曾说过:“简洁是语言的灵魂。
”因此汉英译文应力求词汇更简洁,句型更简化。
一、根据上下文语境选择词汇
确切理解原文词义是正确选词的前提,首先就要求对原文的上下文进行推敲,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原文的词义。
我国英语初学者往往易犯逐词死译的毛病,常用的词汇如“抓”“水
平”“情况”等,不看上下文的语境如何,一概照搬词典译为“grasp”“level”“condition”。
翻译时要根据汉英词汇中的广义、狭义、具体意义和抽象意义的不同来灵活应用。
如汉语“抓”字狭义指用手抓,例如:“他的手被猫抓了”(His hand was scratched by a cat);有时可作抽象的意义解,如“抓瞎”(find oneself at a loss);“做文章要抓住重点”(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focal point)。
将“文化水平”译成“cultural level”,外宾照样看不懂,可译为“educational background(or level)”。
再如“情况”一词,可以根据上下文分别译成“condition”“circumstances”“things”“situation”“state of affairs”等等。
例如:“我们是否出席会议,那要看情况而定。
”可译为:“Whether we attend the meeting or not,that depends.”“如今情况大不相同了,中国的农民也盖起了楼房和别墅。
”可译为:“Things are so different now that Chinese farmers have also built up their own apartments and villas.”“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别无它法,只好如此。
”就应译成:“Under such circumstances,we have no other alternatives(or choices)to do so.”
由此可见,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在译文中用不同的词来表达同一个汉语词汇,这就叫“同词异译”,它是解决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汇方面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注意选词的广义、狭义、褒贬、强弱和政治分寸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广义)
Agri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2.这些年来,我国的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狭义)
Over the years,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s have been made in our farming,forestry,animal husbandry and fishery.
3.这位美国作家的汉语水平很高。
This American writer has a pretty good command of Chinese.(不宜译成汉语式英语:He has a high level of Chinese.or His Chinese level is very high.)
4.提高各级新干部的领导水平很有必要。
It is quite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art of leadership of our new government officials at all levels.(“领导水平”在此不能译成“the level of leadership”)
5.他那八十高龄的母亲已于上月去世。
(褒义)
His mother passed away at an advanced age of eighty last month.
6.臭名昭著的麦卡锡终于一命乌呼!(贬义)
Notorious McCarthy did kick the bucket at long last!
三、注意词语的搭配
汉语和英语各有其特殊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因此它们在词语的搭配上就有所不同,翻译时必须注意两者的区别,不能将汉语词汇的搭配习惯硬套到英语译文中来。
例如:
1.上场to appear on the stage/上飞机to aboard a plane/上润滑油to add lubricant oil/上公共汽车to get on a bus
2.青山绿水green hills and blue streams/青云直上rise in the world/浓咖啡strong coffee/浓墨淡写paint with thick ink and a light touch
以上例句1,汉语都是一个“上”字,译成英语时就要选用各种不同的动词才符合英语的习惯表达法;同样,同是一个“青”和“浓”字,与不同的词语搭配,英译时就需要选用不同的词汇来表达,才能达意传神。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黄新渠.汉译英基本技巧.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