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鉴赏练习
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之杜甫篇
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之杜甫篇一、(2021年北京卷)1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③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
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
【2】禁:消瘦。
①以下对本诗的认知,不恰当的一项就是()(3分后)...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指韦曲的满眼春色,使自感老去的诗人也真的应当把戏释怀,面面俱到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名词解释”,例如“偏齿Pocahontas人”,实际就是快乐Pocahontas人,正话祖爷,存有相反相成之趣。
②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
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强盗尚家家。
(唐罗隐《递南城韦逸人》)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宋张炎《高阳台》)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
(元虞集《题南野亭》)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
(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e.韦曲杜陵文物天下,眼中多少可以儿坟。
(清(此当做清,出题人有误)王象巽《游等曲江》)③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
”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答案:①(3分)c②(4分)be③(4分)要点一:筹钱向往归隐生活,抒发对韦曲春景的钟爱。
(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归隐山林之情)要点二:暗含谋仕未果的繁杂心情。
二、【2021年福建卷】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6分)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津津乐道茅斋绝高大,江上燕子故来频。
顶戴死点污琴书内,更直奔飞虫打著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诗歌鉴赏练习及答案
解析 (1)A.突出的不是“甘”之少,而是溪水之甜。 E.“气势磅礴的特点”错。 答案 (1)AE
(2)本诗表现了苏轼洒脱旷达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简要 分析。(6分) 解析:“洒脱旷达”是一种放任的、达观的人生态度。 苏轼的“洒脱旷达”表现在一生颠沛流离、辗转奔波,走 遍天南海北,一直过着迁客的生活,却能安然处之,怡然自乐。 从诗中找出这些表现即可。 答案:诗的首联,写作者贬官归来,再饮曹溪甘甜之水,尽显 他的乐观。颔联写南迁七年如睡梦,今日北归如一醉,尽显 他视世事如醉梦的洒脱。后两联写濯足于空涧,雾沾征衣, 山鸡惊起,花雨纷落,尽显他了当时天下承平已久、百姓安乐的景 象”错,应为“表现了京城防卫松懈,且以‘入卫稀’制造 悬念,后文回答了卫戍将士的去向”。E.“对边塞紧张战 事的想象”错,不是“想象”,而是“联想”。 答案: (1)AE
(2)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 分析。(6分) 解析:抓题目,“猎骑”点明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结合描 写,体会作者感情,可知诗人对其不满。抓对比手法,开篇 “入卫稀”和“草头弓马”形成对比,少有人保卫,却有人 狩猎,可见将士疏于卫戍,不关心京城安危,表现作者的忧 虑;“兵印长封”和战士因为战争形势紧张而“卧铁衣” 形成对比,表现作者对朝廷的谴责;“陌上管弦”与战场上 “血迸金疮卧铁衣”形成对比,一悠闲,一紧张,表现作者的 爱憎之情感。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描写了愁云密锁、凄凉黯然的环境,为全诗定调。往事成空, 无法挽回,诗人无奈之余,只好对亡国之恨释怀。 B.颔联借景抒情,杜鹃鸟声声悲啼,啼血染红了万山开放的杜鹃花, 表明诗人眷恋故国的心不改,千古难白,怨深恨长。 C.颈联描写夜中之花极为传神,因是写夜,诗便不再写花而写枝叶, 既避免了重复,又与夜的朦胧融成一气,升腾起一片悲凉之气。 D.尾联点出题意,满山的杜鹃花,是杜鹃精魂的化身,充满思乡怨恨, 行人见了凄然泪下,将行人的恨与杜鹃的恨统一在一起。 E.这首咏物诗是咏杜鹃花的,诗层层相扣,渐次推进,先从杜鹃上着 眼,然后过渡到杜鹃花,最终言志,表达故国之思。
杜甫鉴赏诗歌题(高考真题)
【2 】有关几首杜甫律诗的高考题型设计一.《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荜今始为君开.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1.首句即写出了住处的秀丽风景,还泄漏出的特点,为下文诗人见到客人的心境作了铺垫.2.“但见”的意在言外是.3. 最能表达客至情景的一联是, .4.杜诗的作风历来被称为沉郁顿拙,而该诗的格调倒是.5..全诗表现了诗人与同伙.邻人的一种什么样的关系?6.全诗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涯场景?7.把“舍南舍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扩写成有意境的现代汉语.二旅夜书怀细草轻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寰宇一沙鸥.1.诗中写旅夜近景的诗句是,.2.写旅夜前景的诗句是,.3.直抒胸臆的诗句是,.4.一.二联作者拔取了哪些意象?一联和二联的意象有什么不同?试剖析如许写的艺术后果.5.“寰宇一沙鸥”依靠了作者如何的思惟情感?6.《客至》的“群鸥”和《旅夜书怀》的“沙鸥”同是写鸟,其寄义有什么不同?三.咏怀事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发展明妃另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傍晚.绘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1. 首句一“赴”字传神,极有艺术特点,试写出你的咀嚼赏析2. 历来对昭君出塞评价不一,该诗塑造了王昭君如何的形象并作若何评价?3. 浏览下面有关杜甫出身与情感的材料,联合全诗内容具体剖析诗人若何借古抒写以下三组出身或情感的.1)天宝十三载,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甫)且言:“有臣如斯,陛下其忍弃之!”……甫上书,帝怒……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新唐书·杜甫传》2)大历元年,自云安至夔州,居之.(该诗创作这一时代)——《杜甫年谱》流浪西南寰宇间——杜甫《咏怀事迹(其一)》3)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4. 明人胡震亨的杜诗通评论该诗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发展豪杰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如许气候宏伟的诗句,只有效在发展豪杰的地方,用在昭君村上是不合适,不调和的.接洽前三题的剖析,你是否赞成,有何意见?四.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际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摇动.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寥寂.1.诗人在这个岁暮的夜晚,听到了“”.“”“”.看到了“”.“”想到了“”“”(用原诗句答复)2.首句一个“催”字有何表达后果?3.诗人把地点的夔州称“天际”,接洽全诗内容剖析该词还有什么寄义.4.全诗有几联对仗?5.试赏析颔联的艺术特点6. “卧龙跃马终黄土”依靠了诗人如何的感慨?五. 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兵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 清人仇兆鳌评价首联:“‘昔闻’‘今上’,喜初登也”(《杜诗详注》)他以为是写登临的喜悦,你是否赞成他的意见并写出你的来由2. 试赏析颔联的意境美.3. 这首诗是若何表现诗人忧国忧平易近思惟情感的?参考答案一.1.荒僻罕见喜悦 2.很少见有同伙来 3.花径不曾缘客扫,篷门今始为君开.4.清爽明快5.密切.融洽.和气.真挚 6.终于等来同伙来访,喜悦欢乐,朴素地设酒招待客人的生涯场景7.春天来了,春水遍地,溪面初平,只见鸥鸟飞来,或翔于水面,或集于溪边,热烈是它们的,我总不见有客人来,也就只好日日与鸥鸟为伍了.二.1. 细草轻风岸,危墙独夜舟 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3.(后两联)4.一联:细草.轻风.危墙.独舟.二联:星.平野.月.大江.第一联的意象显的微小脆弱,第二联的意象显得雄壮浩荡.产生强烈的反差与比较,使人加倍感到危墙独舟的微小脆弱,意在表现独舟上的诗人加倍微小伶丁.5. 是本身处境流散伶丁的写照,对本身命运的难以把握的太息,对本身性命微小孤单的悲剧之感.6.(1)《客至》中的“群鸥”:群鸥自由往来,点出情况荒僻罕见,少有人交往,着一“群”字反衬本身的孤单和没有同伙相伴的处境.格调清爽.(2)《旅诗》的“沙鸥”:一沙鸥在苍茫寰宇中,凸起其微小可怜,借以象征本身的出身处境,抒发对性命的感慨.格调悲苦.三1.诗人采用想象夸大的手段,用一赴字写出群山万壑跟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绚丽的图景,凸起了三峡山势的峻峭与活泼,把静止的群山写活了.2.首句侧面衬托.颔联直接表现她的顽强性情和对故土的怀念.诗人即赞赏她的美妙品德,又同情她的不幸.3.1)昭君入宫见妒,不被皇上宠幸重用,杜甫入朝并没有真正得到皇上的赏识和重用.2)借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远离故土抒写本身远离京师,流散西南.3.)借王昭君的思乡:环佩空归月夜魂来抒写他对长安的怀念.4)不赞成,诗中杜甫对王昭君的评价是异常高的,他身行万里,冢留千秋,心与故国同在,并且又借她来暗示本身的遭受,,所以要把他写的惊天动地,借高山大川的宏伟气候来衬托她.四.1. 五更鼓角声悲壮.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天际霜雪霁寒宵.三峡星河影摇动,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寥寂.2. 一“催”字形象地解释岁序逼人,吐露出时间易逝的悲凉之感.3. 天际点出地点地的偏远,有自伤流浪之意.4. 四联5.该联写出了夜中所见所闻,诗人用“鼓角”.“五更”.“声悲壮”等词把兵革未息.战室频仍的氛围天然地传达出来;下句写了三峡伟丽的风景.诗人把对时局的深切关心和对三峡深夜美景的观赏有条有理的表现出来,营造了苍凉恢弘的意境,与诗人悲壮深邃深挚的情怀相融会.6.诗人写汗青豪杰人物的消失,表现了诗人极端的忧愤和感伤,豪杰不再,感慨本身更不能像他们那样转变这战乱的世道,也将终归尘土,一种落寞与无奈含蓄地表达出来.五.1.不赞成.这一今一昔可懂得为曩昔曾据说过洞庭水,哪里想到迟暮之年却登上,万般感慨,往日的神往与幻想,今日全成了泡影.如许与后面感慨流浪天际,北望长安兵荒马乱,“凭轩涕泗流”声泪俱下相一致.2.颔联创设了极为雄壮阔大的意境.广袤数千里的吴楚两地被洞庭湖所断裂,一分为二.日月星辰仿佛沉没在水面上,徐徐行进,开天辟地.负载日月,多么磅礴.多么大气.3.作者先写洞庭景不雅,再转到小我情状,然后与标题照顾,写登楼远眺关山之北想到吐蕃犯边,国运的艰苦,忧国忧平易近,为之流涕.。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练习: 2.5杜甫诗四首 Word版含解析
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练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
B.颔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
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
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
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
解析:选B。
B项,“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有误,其中没有运用拟人手法。
2.“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老杜以诗酒为生涯,写过许多与酒有关的词句,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A.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B.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解析:选C。
C项,表达的是喜悦之情。
3.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____________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____________描写,整句属于____________的写法。
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的写法。
颔联两句中,“萧萧”写出了____________的情态,“滚滚”写出了____________的气势,这两句意境更加____________,感情更加____________。
整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____________的风格。
答案: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动静结合寓情于景秋风扫落叶大江东去雄迈雄浑开阔慷慨低沉沉郁顿挫4.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句,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认为杜甫的“艰难苦恨”包含着哪些寄寓?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包含着对个人病困潦倒生活的深沉感叹;对终生壮志难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对人民艰苦命运的关切。
诗词鉴赏题及答案
诗词鉴赏题及答案一、诗歌鉴赏选择题一.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理解正确的是(C)A“齐鲁青未了”是指齐鲁大地虽不是一片绿色,山色却是无边无际的。
B“阴阳割昏晓”描写了山中黄昏明暗交替的景色。
C“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了黄昏时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
D“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登临山巅所产生的无往不胜的傲气。
2理解不正确的是(A)A“岱宗夫如何”句,写出了作者乍一望见泰山时对自然造化神奇的疑惑之情。
B“造化钟神秀”句,“钟”是“聚集”的意思,“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
C“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给人泰山如刀的感觉,突出了泰山险峻崎岖的形象。
D“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出了黄昏时山中云气层出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
3理解不正确的是(D)A首联写远望之景。
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表现了诗人初见泰山时激动喜悦、惊叹不已的心情。
B颔联写近望之势。
“钟”字,写大自然格外倾情,把奇景凝聚在泰山;“割”字,写挺拔的山峰使得山南山北一明一暗。
C颈联写细望之景。
山中层云缭绕,使心灵受到涤荡。
极目远眺,飞鸟还巢,可知诗人瞩望之专注。
D尾联写诗人登上了泰山极顶,以脚下群山的渺小反衬泰山的雄伟,蕴含深刻的哲理。
4理解不正确的是(C)A.第一句表达了诗人高山仰止的感叹。
B.第二句诗人以距离远衬托山势高峻。
C第三句是说泰山非常有运气和福气。
D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的雄心和气概。
5理解不正确的是(B)A首联一问一答,表达诗人敬慕之情。
B..颔联写远观泰山神秀巍峨的形象。
C颈联写黄昏时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
D尾联表达诗人睥睨天下的豪情壮志。
6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C)A.泰山别名“岱”,因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B.首句以设问的方式体现了诗人乍见泰山似的惊叹。
C.末句描写是诗人登上山顶后所看到的景象,极富哲理。
D.全诗由远望到近望、细望,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热爱。
促织杜甫鉴赏题
促织杜甫鉴赏题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史"。
他的诗作以表达个人感慨,关注社会现实和政治情况而闻名。
以下是一些可以用来促进对杜甫诗歌鉴赏的题目:
1. 《登高》是杜甫的一首著名诗歌,请阐述你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2. 从《月夜忆舍弟》中你体会到了哪些关于兄弟之情和生活哲理?
3. 选择一首杜甫的诗歌,解读其中的政治与社会意象,并谈谈对这种表达方式的看法。
4. 杜甫的《春夜喜雨》中融入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请你分析这首诗中的意象与情感。
5. 从《秋兴八首·其五》中你感受到了哪些关于国家命运的见解和思考?
6. 请对比《房兵曹序》和《白马篇》两首杜甫的诗歌,探讨其中关于历史和人物塑造的艺术手法。
7. 杜甫的诗歌以对贫苦人民的关怀为主题,请选择一首诗,谈谈它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
8. 从杜甫的《野径云俱黑》中你感受到了哪些关于孤独和人生哲理?
9.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他抒发了对逝去美好年华的怀念,请谈谈你对这种情感的理解。
10. 选择一首杜甫的诗歌,探讨其中的韵律和修辞手法对于诗歌表达的影响。
这些题目可以引导读者对杜甫的诗歌进行深入的品读与解析,
进一步理解其中的主题、意象和艺术特点。
同时,也能够促使读者对诗歌与社会、人生的关系进行思考与对话。
陆游杜甫高考诗歌鉴赏试题
【杜甫简介】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
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
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
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
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
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
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李白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诗歌高考题专题训练】1、(10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岁暮①[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⑴.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4分)答:⑵.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4分)答:附【解析】公元763年为唐代宗广德元年,这一年杜甫52岁。
这一年,他先是在梓州,听说官军大胜叛军,便写下了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喜悦之下便欲还都,不久又想东下吴楚。
其间曾经到阆州(今四川阆中)。
在这儿,他听到了吐蕃攻破松、维、保三州,成都告警。
客舍杜甫诗歌鉴赏题及答案
客舍杜甫诗歌鉴赏题及答案
《夜/秋夜客舍》唐代:杜X
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檐倚仗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这首诗是杜X飘泊西南时写成的。
从诗中所提供的信息来看,它与《秋兴八X》的创作时间大致相同。
杜X自759年弃官客秦州到写此诗时,已经过了七个年头的飘泊生活。
而在这七年中,诗人的生活极为艰苦,国家的命运也未见好转。
现在多情多病多愁的诗人又逢凄凉之秋夜,在异地的空山里,怎能不浮想联翩,走笔作歌﹖首联为起,一景一情,情缘景生,扣紧题面,写所见所感。
这一联有两个字应特别注意:一个是第一句中的“秋”一个是第二句中的“夜”。
这两个字是该诗的线索。
以后的三联六句,都由此生发出来。
第一句用自对开头,显得十分工巧。
同时,这一句和诗人的另一首《登X》中的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在句式上完全一样。
杜X写诗时下字极为讲究。
次句在句式上求变,用“空’字来形容山,用“独”字来修饰夜,用“旅”字来限制魂,再用“惊”字来刻画旅魂,真是字字珠玑,令人叹服。
杜甫诗歌鉴赏题及答案
杜甫诗歌鉴赏题及答案
1.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舟一系故园心系:牵挂
B.一去紫台连朔漠去:离开
B.画图省识春风面省:曾经D.滔清沙白鸟飞回回:回旋
答案A 解析:“系”诗中指系舟上岸。
2.下列联句没有使用对仗的一项是()
A.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答案C 解析:C项前后句对应的,字词在词性和字音平仄上不符合对仗的要求。
3.下面是杜甫一首名为“宿江边阁”的小诗,中间两联语序已乱,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1孤月浪中翻2鹤鹤追飞静3材狼得食喧4薄云岩际宿
A.1432
B.4123
C.2413
D.2341
答案 B 解析:这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要对仗,最后一字要押韵,还要注意整首诗的起承转合问题。
综起来看,B项最恰当。
瞟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杜甫考试题及答案
杜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请问,以下哪部作品不是杜甫的作品?A. 《春望》B. 《登高》C. 《望岳》D. 《静夜思》答案:D2. 杜甫的诗歌风格以什么著称?A. 豪放B. 婉约C. 现实主义D. 浪漫主义答案:C二、填空题3.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的感慨。
答案:国家兴亡4. 杜甫的《登高》一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句诗描绘了________的景象。
答案:秋天三、简答题5. 简述杜甫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答案:杜甫的诗歌深刻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后的社会现实,包括战争的残酷、人民的苦难以及国家的衰败。
同时,他的诗歌也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如对家乡的思念、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四、论述题6. 论述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杜甫的诗歌以其深沉的现实主义风格和严谨的艺术形式著称。
他的诗歌语言质朴而深沉,情感真挚而细腻,形式上则注重音律和谐与结构严谨。
在中国文学史上,杜甫的诗歌不仅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也被后人誉为“诗史”,其作品和人格都受到了极高的评价,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五、诗歌鉴赏题7. 阅读杜甫的《望岳》,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望岳》是杜甫以泰山为题材的一首诗,诗中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立志攀登人生高峰的豪情壮志,同时也反映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定意志和不屈精神。
六、结束语通过以上题目,我们对杜甫的诗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杜甫的诗歌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也是我们了解唐代社会历史的重要窗口。
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获得启发,进一步探索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高考诗歌鉴赏之名家精练:杜甫
高考诗歌鉴赏之名家精练:杜甫专题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岁暮①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做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交待诗人客居他乡,在岁暮之际,听到了边境发生战事的消息,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包含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境。
B.颔联一个“犯”字,一个“动”字,写出了诗人听到外敌入侵后内心受到的强烈冲击,诗人心系国家百姓的那份真挚情感跃然纸上。
C.颈联“朝廷谁请缨”一句,是杜甫对当时那些贪禄恋位、庸懦无能的文武大臣的讽刺和责问,表现了他深深的失望和愤怒。
D.尾联先来一个设问句:“济时敢爱死?”点明心境,接着以“寂寞壮心惊”收束全诗,“寂寞”二字,旨在表现诗人此时独自客居阆州,孤单寂寞之情。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3-4题。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杜甫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本诗作于肃宗上元元年末、二年初,正是安史叛军气焰嚣张、大唐帝国万方多难之际。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迪到蜀州的东亭送别客人,看到早春梅花开放,怀念杜甫并写了一首诗寄给他。
本诗是杜甫就裴迪之诗的答谢之作。
B.首联将裴迪与何逊相比以赞美裴迪的咏早梅诗,以此来表达对裴迪和他所赠之诗的推崇。
C.颔联写杜甫看到雪想到裴迪送客时的情形,突出了诗人与友人心心相印的情谊。
D.颈联表达庆幸之意,庆幸裴迪没有折梅寄来,要不然诗人面对折梅一定会感慨万千的。
4.诗歌尾联中说“朝夕催人自白头”,是什么催诗人“白头”的?请结合全诗分析。
杜甫古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专项练习
杜甫古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专项练习月夜忆舍弟杜甫戍人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奉为_________。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______诗。
(诗圣律诗)(2)从诗中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句子,可以看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
(戍鼓断人行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任意写出其中两句即可)(3)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思念故乡,感情上觉得故乡的月比其他地方的月更明,突出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问题】(2004广东卷)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考题原貌]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题解]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夔州,有人认为作于江陵,当以后者为是。
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自夔州出峡,秋天,流寓湖北江陵、公安等地,诗即作于此间。
诗题作《江汉》,近乎无题,大概漂泊流徙中,已无心拟题。
杜甫这时已五十六岁,长期飘零,历尽艰辛,北归无望,生计日困,至老仍如浮云行止无定,心中自然颇多感慨。
尽管如此,诗人忠魂仍存,壮心犹在,并未因处境困顿和年老多病而悲观消沉,此诗就集中地表现了这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
[句解][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漂泊江汉,我这思归故乡的天涯游子,在茫茫天地之间,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
“江汉”,长江、汉水之间。
首联表达出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有自嘲意。
“思归客”是杜甫自谓,因为身在江汉,时刻思归故乡,但思归而不得,饱含天涯沦落的无限辛酸。
“乾坤”,即天地。
“腐儒”,迂腐的读书人,这里实际是诗人自指不会迎合世俗。
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杜甫(解析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名家精练之杜甫(解析版)第一部分:高考真题一、(2020•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赠别郑炼赴襄阳[唐]杜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
②岘首山,在襄阳。
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
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2.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 B2. 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岘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②以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与朋友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
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B项,“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有误,“念此”的“此”应结合首联中“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一起理解,诗人不是为离别“心惊神伤”,而是想到在此战乱时期,自己又年老多病,一别将再难相见,故此“心惊神伤”。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意象及分析抒情方式的能力。
首先要分析意象的特点以及在诗歌中有无象征寓意;其次要结合诗歌表达技巧来分析其对于抒情的作用,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运用了什么抒情技巧的,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峨眉”是诗人的居住地,“岘首”是襄阳庞德公隐居的地方,也是郑炼将要前往之地。
(完整版)杜甫诗歌鉴赏练习答案
诗歌鉴赏练习(一)《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选项中,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
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
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
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
“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
2.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①玉垒:山名,在今四川茂汝。
②北极:即北极星,喻指唐王朝。
③西山寇盗:指吐蕃。
④梁父吟:诸葛亮遇到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
1. 《登楼》以浩大气势描绘祖国山河壮美,表达对民族历史追怀的句子是什么?“锦江春色来天,玉垒浮云变古今。
2. 尾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典(借古讽今)。
(1分)①暗讽君王重用奸邪,昏聩误国;(2分)②表达自己空怀济世之心却报国无门的抑郁与自遣之情。
(2分)(三)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1.简述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战争频仍,时尚动荡,民不聊生。
(“断人行”、“未休兵”、“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出长不达”)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高中杜甫诗三首练习题
高中杜甫诗三首练习题一、填空题1.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______”。
2. 《月夜忆舍弟》中,“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______”。
3. 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______。
”二、选择题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B.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D.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 《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思乡之情B. 怀古之情C. 爱国之情D. 友谊之情A. 漫卷诗书B. 樯倾楫摧C. 稠人广众D. 羽檄飞驰三、简答题1. 请简要分析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所表达的意义。
2. 描述一下《月夜忆舍弟》中“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的画面。
3. 结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内容,谈谈你对杜甫忧国忧民情怀的理解。
四、诗歌鉴赏题1. 阅读杜甫的《春望》,分析诗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2. 品味《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两句诗的意境,谈谈你的感受。
3. 结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内容,谈谈杜甫是如何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现社会现实的。
五、默写题1. 默写杜甫的《春望》。
2. 默写《月夜忆舍弟》。
3. 默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任意四句。
六、对比分析题1. 比较《春望》与《月夜忆舍弟》在表达思乡之情方面的异同。
2. 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登高》在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情感方面的差异。
七、名句解析题1. 解析《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的含义。
2. 解释《月夜忆舍弟》中“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3. 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所体现的诗人情怀。
八、改写题1. 将《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改写为现代散文。
2. 以第一人称视角,改写《月夜忆舍弟》中的“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诗歌鉴赏练习
【杜甫简介】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
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
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
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
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
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
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李白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1、(10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⑴.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4分)
答:
⑵.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4分
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
创作背景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
(765)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榆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四川忠县)。
此诗约为途中所作。
[1]沙鸥:水鸟名
(1)这首诗的首联和颔联世人抓住了那些意向,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天地一沙鸥”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