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声律教案.doc
《声律启蒙》教案设计
《声律启蒙》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声律启蒙》第一卷“东”篇,内容包括对仗、平仄、韵律等基础知识,涉及诗词创作的技巧和欣赏。
具体章节为:《声律启蒙》第一章“东”部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对仗、平仄、韵律等基础知识,提高古诗文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诗词创作兴趣,激发学生的文学创作潜能。
3. 引导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仗、平仄、韵律等基础知识的运用。
教学重点:诗词创作技巧的掌握和古诗文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声律启蒙》教材、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典诗词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律启蒙》。
2. 新课内容学习:a. 讲解对仗、平仄、韵律等基础知识。
b. 举例分析教材中的诗词作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创作技巧。
c. 课堂互动:让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诗句,并进行点评。
3.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对仗、平仄、韵律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声律启蒙》——东2. 主要内容:a. 对仗、平仄、韵律等基础知识b. 诗词创作技巧c. 古诗文欣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运用本节课学到的对仗、平仄、韵律知识,创作一首五言绝句。
b. 欣赏一首古诗词,分析其创作技巧,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答案:a. 示例:春江水暖鸭先知,绿树阴浓夏日长。
秋风送爽凉意至,冬雪皑皑添素妆。
b. 示例:李清照《如梦令》一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平仄和谐、韵律优美,展现了词人深沉的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对仗、平仄、韵律等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诗词创作兴趣的激发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阅读古典诗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同时,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诗词创作比赛,展示自己的才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声律五维教案
声律五维教案教案标题:声律五维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声律五维的概念和特点;2. 学习声律五维的基本技巧和应用方法;3. 能够通过声律五维的表达方式创作出富有感染力的诗歌作品。
教学重点:1. 声律五维的概念和特点;2. 声律五维的基本技巧;3. 创作使用声律五维的诗歌作品。
教学准备:1. 声律五维教材;2. 录音设备;3. 板书工具。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1.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诗歌和音乐中常见的韵律和节奏,引发学生对声律五维的兴趣。
2. 介绍声律五维的概念和特点,解释其对于诗歌表达的重要性。
步骤二:学习声律五维的基本技巧1. 分析一首经典的声律五维诗歌,解读其中的基本技巧和应用方法。
2. 引导学生通过仿写和朗读练习来熟悉并掌握声律五维的基本技巧。
步骤三:创作声律五维的诗歌作品1. 鼓励学生选择一个主题,或从给定的主题中选择一个进行创作。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声律五维技巧,写出一个富有感染力的诗歌作品。
3. 学生进行朗读和互相分享,欣赏彼此的作品。
步骤四:小结与展示1. 总结声律五维的概念、特点和基本技巧。
2.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创作的诗歌作品,或进行小组展示。
3. 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诗歌和音乐,寻找其中的声律五维元素。
2. 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声律五维的创作实践,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学生通过朗读和创作展示,以及互相评价的形式进行自我评估和互评。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了解了声律五维的概念、特点和基本技巧,并通过创作和分享展示了他们的创作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进行灵活调整,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不断提高对声律五维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小学声律教案.doc
小学声律教案.doc第一课一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
2、在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的基础上,能够给对子连线。
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体会诗的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知识链接:第3页我会填五、拓展活动:第4页我会填六、读故事:《梁武帝做和尚》了解故事内容:梁武帝晚年先后四次出家,四次赎身还俗,花掉了国库不少钱,还把朝廷大事弄得混乱不堪。
后来有一个野心家发动了叛变,梁武帝被困在宫中,被活活饿死。
七、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八、作业1、我会对对子。
鸟语对()山花对()好对()蓝天对()第二课二冬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
2、能在朗读中读懂对子的意思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提问了解大自然的相对的动植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声律启蒙》教案
《声律启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声律启蒙》的基本内容,理解其语言特色和文学价值。
2. 通过学习《声律启蒙》,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对《声律启蒙》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古汉语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介绍《声律启蒙》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第二章:解析《声律启蒙》中的声韵规律,引导学生掌握古汉语的声韵知识。
3. 第三章:分析《声律启蒙》中的对仗技巧,培养学生对对仗艺术的欣赏能力。
4. 第四章:解读《声律启蒙》中的经典诗句,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美妙。
5. 第五章: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尝试创作具有《声律启蒙》风格的诗歌。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声律启蒙》的基本知识、声韵规律和对仗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声律启蒙》中的经典诗句,让学生感受其语言魅力。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尝试创作,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步骤1. 第一步:导入新课,介绍《声律启蒙》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第二步:讲解《声律启蒙》中的声韵规律,让学生初步掌握古汉语的声韵知识。
4. 第四步:解读《声律启蒙》中的经典诗句,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美妙。
5. 第五步:布置作业,让学生尝试创作具有《声律启蒙》风格的诗歌。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表现等。
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作业的质量,包括诗句创作和对《声律启蒙》的理解程度。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声律启蒙》的试题,测试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声律启蒙》原著及其注释本。
2. 参考资料:有关《声律启蒙》的研究论文、评论等。
3.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声律启蒙》的相关内容。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与《声律启蒙》相关的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声律启蒙》教案
《声律启蒙》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声律启蒙》教材的第一章“东”。
内容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的辨析与练习,以及诗词中的声韵美。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掌握声母、韵母、声调的基本概念,了解声韵在诗词中的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声母、韵母、声调进行诗词创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声韵美的感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母、韵母、声调的辨析与运用。
教学重点:诗词中声韵美的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带领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韵律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律启蒙》。
2. 新课导入:讲解声母、韵母、声调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发现诗词中的声韵美。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诗词,分析其中的声母、韵母、声调运用,让学生了解声韵在诗词中的作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创作一首简单的诗词,注意声韵的运用。
5. 互动环节: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点评,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首诗词。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声律启蒙》第一章“东”2. 内容:(1)声母、韵母、声调的概念(2)诗词中的声韵美(3)创作练习:以“东”为主题,创作一首诗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春”为主题,运用声母、韵母、声调创作一首诗词。
2. 答案示例:春风拂面水波漾,绿柳垂丝鸟语忙。
花香满径游人醉,夜月轻纱梦返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互动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声母、韵母、声调的基本概念,并能运用到诗词创作中。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古典诗词,深入了解声韵在诗词中的作用,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小学生音乐练声律动教案
小学生音乐练声律动教案教案标题:小学生音乐练声律动教学目标:1. 通过声律动练习,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2. 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和音准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演意识。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器。
2. 手鼓或其他鼓乐器。
3. 小乐器如铃铛、手指钹等。
4. 教学录像或演示素材。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状态,以放松和集中注意力。
2. 播放一段简短的有节奏的音乐,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打双手。
练声律动(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声律动,即利用声音和节奏形成有规律的练习。
2. 播放一段简单的声律动练习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进行练习。
3. 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使用手鼓或其他鼓乐器进行声律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节奏感培养(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节奏感,即音乐中有规律的强弱变化。
2. 播放一段简单的节奏练习音乐,让学生模仿教师的节奏进行练习。
3. 学生分组,每个组轮流演奏教师教过的节奏,鼓励学生互相观察、合作和评价。
音准感培养(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什么是音准感,即发声的准确性和音高的正确掌握。
2. 指导学生使用小乐器如铃铛、手指钹等,学习连贯而准确地演奏简单的旋律。
3. 学生分组,每个组演奏教师指定的旋律,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帮助。
总结(5分钟):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声律动的重要性以及节奏感和音准感的培养。
2. 提问学生他们今天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3. 鼓励学生继续在家练习声律动,并介绍持续学习音乐的好处。
扩展练习:1. 让学生创作自己的声律动,并进行小组展示。
2. 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和演奏音乐,探索更多不同的节奏和音准。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声律动练习和演奏活动。
2. 听取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了解他们在节奏感和音准感方面的进展。
3. 检查学生是否能够准确演奏所学的声律动和旋律。
教学反思:1. 分析学生在声律动和音乐表达方面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
声律启蒙教案 四支
声律启蒙四支上饶县郑坊中心小学毛丽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2、初步认识对子歌的对仗及韵脚。
3、了解一些历史事件,古人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难点:1、初步认识对子歌的对仗及韵脚。
2、了解一些历史事件,古人的审美观点。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朗读法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走进韵文师声情并茂地讲《阮籍青白眼》。
听了这个故事,你喜欢这个有个性的阮籍?二、自主学文,感知韵文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韵文。
温馨提示:①遇到生字多读读②韵脚读得响亮③把韵文读通2、小组里读韵文。
3、个别展示读韵文,并及时正音。
4、男女读对子,一方读上联,一方读下联。
三、合作探究,了解韵文1、字词释义落絮:飘落的柳絮行:行动止:停止戈:兵器甲:盔甲2、说说你喜欢的诗句,有感情朗读。
自然景观燕子对莺儿。
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
几阵秋风能应侯,一梨春雨甚知时。
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
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
人文景观四目颉,一足夔。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
3、学习韵脚出示句子,填空。
茶对酒,赋对()。
燕子对莺()。
行对(),速对()。
舞剑对围()。
戈对甲,鼓对()。
紫色对黄()。
通过填空练习,你发现什么?四、小组赛读,背诵韵文。
1、小组拍手,按节奏朗读。
2、试试背韵文。
五、拓展延伸,喜爱韵文1、收集韵文里出现的历史故事。
2、把韵文读给家人听。
《声律启蒙》教案设计
《声律启蒙》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声律启蒙》教材第三章“平水韵”,详细内容包括对平水韵的介绍、读音、韵脚分类及特点,并结合具体诗词案例,让学生感受平水韵在古典诗词中的韵律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平水韵的基本知识,能正确辨别和运用平水韵。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3. 提高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平水韵的分类和特点,以及在实际诗词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掌握平水韵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典诗词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平水韵。
2. 新课内容讲解:(1)介绍平水韵的基本概念、读音及韵脚分类。
(2)分析平水韵在古典诗词中的运用,以具体诗词为例进行讲解。
3. 实践环节:(1)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探讨平水韵在诗词中的作用。
(2)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并进行点评。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含有平水韵的古典诗词,引导学生从韵律、意境等方面进行赏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首含有平水韵的诗词。
六、板书设计1. 《声律启蒙》——平水韵2. 内容:(1)平水韵基本概念、读音、韵脚分类(2)平水韵在古典诗词中的作用(3)诗词赏析:一首含有平水韵的古典诗词(4)学生创作:一首含有平水韵的诗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春”为主题,创作一首含有平水韵的诗词。
2. 答案示例:春风拂面水云间,绿柳垂丝绕画船。
红梅傲雪争春早,白鹭轻飞入远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含有平水韵的古典诗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同时,关注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声律启蒙》教案
《声律启蒙》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声律启蒙》是清代许用纯编写的一部儿童启蒙读物,旨在教授儿童音韵、对仗、词汇等方面的知识。
本书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是学习汉语古典文学的佳作。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基本内容,掌握一定的音韵、对仗、词汇知识,提高古文阅读能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第二章:声母与韵母2.1 声母讲解声母的概念,介绍声母的分类,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声母的发音要领。
2.2 韵母讲解韵母的概念,介绍韵母的分类,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韵母的发音要领。
2.3 声韵组合讲解声韵组合的概念,介绍声韵组合的规则,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声韵组合的发音要领。
第三章:声调与节奏3.1 声调讲解声调的概念,介绍四声的特点,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声调的发音要领。
3.2 节奏讲解节奏的概念,介绍古诗文的节奏特点,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古诗文的朗读节奏。
第四章:对仗与对偶4.1 对仗讲解对仗的概念,介绍对仗的种类,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对仗的运用方法。
4.2 对偶讲解对偶的概念,介绍对偶的种类,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对偶的运用方法。
第五章:词汇与典故5.1 词汇讲解词汇的含义,介绍词汇的来源,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词汇的用法。
5.2 典故讲解典故的概念,介绍典故的来源,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了解典故的含义和用法。
第六章:诗词鉴赏6.1 诗词结构讲解诗词的结构,包括起承转合等部分,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了解诗词的基本构成。
6.2 诗词风格讲解诗词的风格,包括豪放、婉约等,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诗词特点。
6.3 诗词鉴赏方法介绍诗词鉴赏的方法,如关注语言、意象、情感等,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技巧。
第七章:古诗文朗读7.1 朗读技巧讲解朗读技巧,包括声音、语调、情感等,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古诗文朗读的方法。
小学综合实践《声律启蒙》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声律启蒙》教案声律启蒙教案声律启蒙是我们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是清代散文家严复创作的一本启蒙读物,以童蒙训诂为主题,通过丰富的诗词歌赋,帮助孩子们学习语言,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开拓视野。
为了更好地教授声律启蒙,我设计了以下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声律启蒙的意义及其作者严复的背景。
2. 学习声律启蒙中的各类诗词形式和修辞手法。
3. 通过朗读和鉴赏,培养学生的音韵感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律启蒙的背景介绍。
2. 带有注释的选读诗词(选取一些简单易懂的诗句)。
3. 鉴赏几首经典诗词,让学生体验其中的韵律之美。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声律启蒙的背景,讲解严复的作品定位和目的。
解释声律启蒙是为了帮助孩子们学习语言,提高写作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诗词研讨(25分钟)选择几首简单的诗词给学生阅读,带有注释以帮助理解。
鼓励学生朗读,并引导他们理解其中的韵律之美和修辞手法。
例如:《咏鹅》: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通过讲解和学生讨论,引导他们理解诗句中的平仄、押韵、对仗等声律修辞手法。
3. 鉴赏经典作品(40分钟)选择几首经典的诗词,让学生欣赏其韵律之美。
建议选择以下几首:《燕歌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学生朗读诗句,并配上简单的配乐,让学生感受诗词中蕴含的音乐之美。
教师可提问学生对这些诗句的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4. 小结和延伸(10分钟)对学生进行小结,并提醒他们要多加练习,用心去感受和创作诗词。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诗歌作品,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包括课堂讨论、朗读等。
2. 检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是否能够理解其中的韵律之美和修辞手法。
3. 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几句诗句,展示给全班分享。
《声律启蒙》教案
《声律启蒙》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声律启蒙》教材的第一章“东”,详细内容包括诗歌的朗读、节奏划分、诗意理解、词汇解释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律启蒙》第一章“东”的朗读方法和节奏划分。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素养。
3. 通过学习《声律启蒙》,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诗词创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节奏的划分和词汇的解释。
教学重点:朗读方法的掌握和诗意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声律启蒙》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副描绘“东风”的图画,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之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朗读课文教师示范朗读《声律启蒙》第一章“东”,让学生跟随朗读,注意语音语调。
3. 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按照诗歌的韵律,进行节奏划分,并分组练习。
4. 诗意理解针对诗歌中的关键词汇,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类似的古诗,进行节奏划分和诗意解读,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进行《声律启蒙》第一章“东”的节奏划分和诗意理解练习。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列出本节课的诗歌《声律启蒙》第一章“东”。
2. 黑板右侧:展示诗歌的节奏划分和重点词汇解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声律启蒙》第一章“东”,并划分节奏。
(3)用自己的话简述诗歌的意境。
2. 答案:(1)节奏划分:略。
(2)词汇解释:东风:春天的风;夜雨:夜晚的雨;春水:春天的水流;花香:花朵的香气。
(3)意境简述:诗歌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东风、夜雨、春水、花香等元素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歌节奏划分和词汇解释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推荐阅读其他古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诗歌,运用所学技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节奏划分的教学2. 词汇解释的准确性3. 诗意理解和表达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深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诗歌节奏划分的教学(1)教师需明确诗歌节奏划分的重要性,它是学生理解和感受古诗词韵律美的基础。
声律启蒙完整讲解教案
声律启蒙完整讲解教案教案标题:声律启蒙完整讲解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声律启蒙》的作者、背景和创作意图;2. 分析《声律启蒙》的诗歌形式和表达手法;3. 理解《声律启蒙》中的主题和意义;4.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声律启蒙》原文;2. 课堂展示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 学生练习本、铅笔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音频等资源,引发学生对《声律启蒙》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诗歌的探索欲望。
2. 提问:你们对《声律启蒙》有什么了解?你们对诗歌有什么认识?讲解作者和背景:1. 介绍《声律启蒙》的作者——纳兰性德,简要介绍他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分享《声律启蒙》的创作意图:通过诗歌的形式,传达作者对人生、爱情、社会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分析诗歌形式和表达手法:1. 解读《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格律,如七言绝句、五言律诗等。
2. 分析《声律启蒙》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以及其对诗歌意境和情感表达的作用。
理解主题和意义:1. 通过课堂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声律启蒙》中的主题,如人生哲理、爱情观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声律启蒙》对于现实社会和个人成长的启示和意义。
诗歌欣赏和创作:1. 选取《声律启蒙》中的几首诗歌进行欣赏,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美感和情感。
2. 给予学生一定的创作时间,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创作一首诗歌。
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声律启蒙》的理解和记忆。
2.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和资源,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欣赏诗歌的世界。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家中阅读《声律启蒙》中的其他诗歌,并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读和解读。
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创作,培养他们对诗歌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声律启蒙》教案
《声律启蒙》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声律启蒙》的第一章“东”。
教材详细内容包括了声母、韵母、声调的认读及相关的诗词举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律启蒙》第一章的基本内容,能正确朗读并理解其含义。
2. 培养学生对汉语音韵美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学习《声律启蒙》,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规则。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母、韵母、声调的辨析及运用。
教学重点:《声律启蒙》第一章的内容及音韵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音响设备。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学作品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新课导入:介绍《声律启蒙》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让学生对本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课文学习:(1)带领学生朗读《声律启蒙》第一章,让学生感受音韵美。
(2)讲解声母、韵母、声调的概念,举例说明。
(3)分析课文中的诗词,讲解拼音规则。
4.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典型的例子,讲解如何运用拼音规则进行拼读。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进行拼音拼读练习,并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声律启蒙》第一章,并背诵其中的一首诗。
2. 答案:(1)东风:dōng fēng;江水:jiāng shuǐ;青山:qīng shān;红花:hóng hu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思考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课后搜集与《声律启蒙》相关的诗词,进行阅读欣赏。
(2)开展一次“诗词朗诵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诵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入讲解与举例;2. 教学目标的明确与实现;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针对性教学;4. 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与互动;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声律启蒙》教案
《声律启蒙》教案1、《声律启蒙》(一)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所《声律启蒙》的相关知识,对押韵有初步的认识,大体了解所含典故的内容。
2、使学生在诵读、感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传统文化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对押韵有初步的认识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声律启蒙》是古代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朗朗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声律启蒙》。
二、范读、带读《声律启蒙》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三、释读1、师读、讲解XXX,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XXX对去燕,XXX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讲解:三尺剑:《汉书》高祖为黥布流矢所中,医曰:可治。
高祖曰:吾提三尺剑取天下,非命乎?命在天,虽XXX 何益。
XXX:《左》XXX侵齐,士皆坐列,曰:XXX之弓六钧。
皆取而传观之。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讲解:清暑殿:《阳宫殿簿》内有清暑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XXX与XXX中秋夜游月宫,见榜曰广寒清虚之府。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2、学生一起说文意。
3、了解知识链接三、朗读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竞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云对——雨,雪对——风,……”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拓展活动:师生交换,明白诗句的压韵。
五、总结课文2、《声律启蒙》(二)教案教学目标:1、大致了解所含典故的内容。
2、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节选部分,大部分学生能背诵。
3、使学生在诵读、感悟、会商、交换的过程中不竭提高对传统文化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节选部分,大部分学生能背诵。
《声律启蒙》教案
《声律启蒙》教案教案名称:《声律启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声律启蒙》的作者苏轼以及该作品的背景和特点;2.理解《声律启蒙》的基本内容和结构;3.学习并掌握《声律启蒙》中的一首词或曲子;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欣赏《声律启蒙》的其他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简单介绍《声律启蒙》的作者苏轼,以及该作品的背景和特点,引起学生对该作品的兴趣。
二、核心内容教学(30分钟)1.教师介绍《声律启蒙》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分析其特点和意义,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解读。
2.教师导读《声律启蒙》中的一首词或曲子,让学生仔细品味其中的意境和表达手法。
3.学生跟读词或曲子,理解其中的声律和意境。
三、练习与巩固(3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自选一首《声律启蒙》中的其他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回答问题:该作品的主题是什么?它通过何种手法表达主题?给你的感受是什么?2.学生进行小组报告,分享自己的分析和欣赏。
四、拓展与应用(20分钟)1.学生自主选择一首诗词或曲子,用《声律启蒙》的创作手法进行模仿或改编,发挥自己的创作能力。
2.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并与他人分享。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与鼓励,对学生在分析、欣赏和创作方面的进步给予肯定。
2.教师总结《声律启蒙》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在日常学习中继续学习和欣赏文学作品。
拓展活动:1.提供更多《声律启蒙》的相关作品的阅读和欣赏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扩大视野。
2.组织学生进行文学演讲或朗诵比赛,以加深对《声律启蒙》的理解和欣赏。
教学资源:1.《声律启蒙》的诗词或曲子文本;2.相关作品的阅读和欣赏资料。
教学反思:《声律启蒙》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该作品的学习与欣赏,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本教案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在文学领域的素养。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声律五微教案
声律五微教案教案标题:声律五微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声律五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能够分析和识别声律五微的韵律和音调;3. 能够朗读和演唱声律五微的诗歌作品;4. 培养学生对声律五微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声律五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声律五微的韵律和音调分析;3. 声律五微的朗读和演唱。
教学难点:1. 声律五微的韵律和音调分析;2. 声律五微的朗读和演唱技巧。
教学准备:1. 声律五微的相关诗歌作品;2. 录音设备;3. 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投影仪展示一幅描绘自然景色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声律五微的兴趣;2. 提问:你们是否听说过声律五微?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讲解声律五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韵律、音调和平仄的含义;2. 举例说明不同韵律和音调的效果和感受。
三、诗歌分析(15分钟)1. 分发声律五微的诗歌作品给学生,让他们阅读并标注韵律和音调;2. 学生小组讨论各自标注的结果,并展示给全班;3. 整理出每首诗歌的韵律和音调分析结果。
四、朗读和演唱(20分钟)1. 播放录音,让学生听一首声律五微的诗歌朗读和演唱;2. 分组练习朗读和演唱一首声律五微的诗歌,并录音;3. 每组选择一位代表,朗读和演唱自己组的诗歌;4. 全班齐读和演唱一首声律五微的诗歌。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声律五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引导学生思考声律五微在诗歌中的作用;3. 鼓励学生欣赏和表达声律五微的能力。
六、拓展活动(15分钟)1. 学生自主选择一首声律五微的诗歌,朗读和演唱,并进行录音;2. 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朗读和演唱作品;3. 学生分享自己对声律五微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音乐人士或戏曲演员来校进行声律五微的讲解和演示;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音乐或戏曲演出,培养他们对声律五微的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评估:1. 学生对声律五微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声律五微的韵律和音调分析的准确性;3. 学生的朗读和演唱表现;4. 学生对声律五微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声律启蒙十一真教案
声律启蒙十一真教案教案标题:声律启蒙十一真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声律启蒙》这首古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2. 学习和掌握《声律启蒙》中的十一真格律,并能正确朗读。
3. 理解并分析《声律启蒙》中的意象和意义,并能进行简单的创作。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白板。
2. 《声律启蒙》原文。
3. 诗歌朗读录音或视频。
4. 笔、纸和其他创作工具。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课件或黑板,呈现《声律启蒙》这首诗歌的标题,并简要介绍其背景和作者。
2. 播放诗歌朗读录音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其节奏和韵律。
探究:1. 分发《声律启蒙》原文给学生,让他们阅读并尝试朗读。
2. 解释十一真格律的概念,即每句诗包含11个字,每个字都有平、仄之分。
3. 通过示范和指导,让学生逐句朗读《声律启蒙》中的每一句,并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平、仄的区别。
4. 进行反复练习,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读《声律启蒙》中的每一句。
拓展:1. 引导学生分析《声律启蒙》中的意象和意义,让他们思考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
2. 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可以让他们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按照十一真格律的要求创作一首诗歌。
总结: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目标,确保学生对《声律启蒙》中的十一真格律有基本的理解和掌握。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提供反馈和指导。
教学延伸:1. 继续学习和欣赏其他古代诗歌,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不同格律的朗读和创作。
2. 探索现代诗歌,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诗歌形式和风格。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声律启蒙》这首古代诗歌,通过朗读和创作,提高学生对声律和格律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声律启蒙》教案
《声律启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背景、作者及文学价值,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其中的片段;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朗读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声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声律启蒙》的背景、作者及文学价值2. 第二课时:学习《声律启蒙》中的声母、韵母、声调知识3. 第三课时:学习《声律启蒙》中的对仗、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4. 第四课时:分析《声律启蒙》中的经典片段,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5. 第五课时:总结学习收获,进行朗读和背诵训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声律启蒙》中的声母、韵母、声调知识,理解对仗、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分析《声律启蒙》中的经典片段,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声律启蒙》的背景、作者、文学价值及文中的声律知识。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3. 采用朗读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4. 采用背诵法,加强学生对文中经典片段的记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声律启蒙》的背景、作者及文学价值有一定的了解。
2.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中的经典片段。
3.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声律知识,能够理解对仗、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4. 学生能够分析《声律启蒙》中的经典片段,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5. 学生对古典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培养了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声律启蒙》原文及其注释、翻译;相关背景资料;教学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声律启蒙》原文,了解基本内容;搜集作者及作品的相关资料。
七、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声律启蒙》教案设计
《声律启蒙》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声律启蒙》教材的第一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的基础知识,以及通过诗歌形式介绍声韵的搭配规律。
着重讲解平水韵的运用和常见的声韵组合。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声母、韵母、声调的基本概念,了解声韵搭配的规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诗歌吟诵、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提高学生对声韵搭配的敏感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声韵搭配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2. 教学重点:声母、韵母、声调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声律启蒙》诗歌选集、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古典诗词,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关注声韵美。
2. 新课内容学习:(1)讲解声母、韵母、声调的概念。
(2)以《声律启蒙》诗歌为例,分析声韵搭配规律。
(3)举例说明平水韵的运用。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声韵搭配规律。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声母、韵母、声调的概念。
2. 声韵搭配规律。
3. 平水韵的运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取一首古典诗词,分析其声韵搭配规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声韵搭配规律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古典诗词,深入了解声韵美,提高文学素养。
推荐阅读《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经典作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声韵搭配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2.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
3. 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拓展延伸。
一、声韵搭配规律的理解与应用1. 通过具体诗歌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声韵搭配的美感,如《声律启蒙》中的经典诗句。
2. 详细讲解声母、韵母、声调的概念,使学生明白声韵搭配的基本原理。
《声律启蒙》教案
《声律启蒙》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声律启蒙》教材的第一章“声母篇”,详细内容包括对声母的概念、发音要领、声母的分类及代表性字词的认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母的定义及发音要领,提高发音准确性。
2. 让学生了解声母的分类,并能够识别和运用不同的声母。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汉语音韵美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声母的分类及发音要领的掌握。
2. 教学重点:声母的定义、分类及代表性字词的认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声母卡片、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包含丰富声母的儿歌,引导学生关注声母发音,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声母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声母在汉语拼音中的作用。
(2)介绍声母的分类,并通过举例进行说明。
(3)讲解声母的发音要领,指导学生进行发音练习。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代表性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并分析其中的声母。
(2)针对难点,进行例题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声母卡片,让学生进行认读练习。
(2)进行小组互动,互相检查并纠正发音。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声母的定义2. 声母的分类及代表性字词3. 声母发音要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今天所学的声母,组词并写下来。
答案示例:b爸爸、p皮球、m妈妈、f飞机……2. 作业要求:每个声母至少组词3个,要求字词正确、书写规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含有本节课所学声母的词语,并进行分享,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知识讲解中的声母发音要领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中的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选择合适的儿歌:选用的儿歌应包含本节课所学的声母,且旋律欢快,易于学生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声律教案.doc
第一课
一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
2、在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的基础上,能够给对子连线。
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体会诗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对对子的兴趣。
1
2
3
1
2
3
1
2
(1
(2
(3
3
4
5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八、作业
1、我会对对子。
鸟语对()山花对()好对()蓝天对()
第二课
二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
2、能在朗读中读懂对子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提问了解大自然的相对的动植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
3
1
2
(1
(2
(3
3
4
5
1
2
1
2
第三课
三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继续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
2、能了解国家相关历史。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能对国家的相关历史有所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对对子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2
(3
3
4
5
1
2
1
2
1
四支
1、师讲《公仪休拔葵去织》的故事。
2、你觉得公仪休做的对吗?为什么?
二、诵读,品读解意。
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
1
2
3
1
五微
3
1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4)师生共读,读出对仗的乐趣。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1、你觉得汉高帝是怎样得到他的天下的呢?
2、你还知道哪些君王的故事?
3、学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体会?
1
2
六鱼
1
2
3
1
2
3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1、你能说一说蔺相如是如何让把那块玉从秦王手中拿回来的吗?
2、最后,蔺相如把那玉给了秦王了吗?
3、学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体会?
六、总结
今天同学们的收获很大,懂得了做人要有诚信,也学到了蔺相如的聪明机智。
七、作业
1、把《完璧归赵》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小伙伴听一听。
2
七虞
1
2
1
1
1
2
3
1
2
3
①指名读对子。
②齐读、开火车读生字词卡。
4、指导认识生字:按结构分类贴生字卡。
扩词、换部首。
5、把生字送回原文再读一读。
6、反馈:拍手齐读。
三、练习熟读,初步理解。
1、请大家默读原文,结合注释,查查字典,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同桌讨论:①说说文中提到的四个历史人物身上发生了什么事?②“天欲晓,日将晡”什么意思?
3、汇报交流:把你读懂的地方向大家汇报一下。
①随着学生汇报出示词卡:“箕裘、杖履、杞梓、桑榆、刺骨、竹篱茅舍”。
②你知道四个人物分
别是谁?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你想说些什么?用什么语气读这两个对子?试读。
③“天欲晓,日将晡”是什么时候?你知道表示天刚亮的词或片段吗?
4、考一考:①对子当中提到的“秦”、“赵”、“越”、“吴”是春秋战国时的国家,你还知道那些朝代?②说一说像“客”、“夫”这样表示什么样的人的生字。
5、多种方式熟读成诵:
五、学对对子,挑战自我。
1、学生学对对子。
2、讲纪晓岚对对子的趣味故事。
六、结束全课。
教师总结:我们的汉语就是这样神奇,像成语、古诗、对联诵读多了,你们说话就会出口成章,写文章就会下笔有神,希望同学们多积累。
第八课
八齐
4
5
1
2
3
1
2
3
1
2
(1
(2
(3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巩固拓展
1、找到自己的小伙伴,把你知道的意思说给他听吧。
2、小组合作,在组中进行背诵。
3、小组间进行对子游戏,全班共对,读出乐趣。
六、总结
七、作业
1、抄写课文。
2、把这则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