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教案第六章要素市场
经济学原理课件-六要素市场分析

02
劳动力市场分析
劳动力需求与供给
劳动力需求
企业根据生产需求和市场条件,对劳动力的数 量和技能提出要求。
劳动力供给
要点三
监管与规范
为了保证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需要 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和规范。这包括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监管机构、 加强信息披露等。通过这些措施,可 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市场的公 平和透明。
04
土地市场分析
土地需求与供给
土地需求
由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等推动的对土地的需求。
土地供给
知识产权交易和转化运用
知识产权交易
知识产权交易是指将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商品 进行买卖的行为。常见的知识产权交易方式 包括专利转让、商标转让、著作权转让等。 通过知识产权交易,可以实现知识产权的优 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是指将知识产权转化为实 际生产力或商业利益的过程。这包括将专利 技术应用于产品生产、将商标用于品牌推广、 将著作权用于文化创意产业等。通过知识产 权的转化运用,可以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 展。
企业家报酬激励机制设计
薪酬激励
通过设计合理的薪酬结构,将企 业家的个人收益与企业绩效挂钩, 激励企业家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股权激励
给予企业家一定的股权,使其成 为企业的所有者之一,从而激发 其积极性和创造力。
声誉激励
通过授予荣誉称号、参加高端论 坛等方式,提高企业家的社会声 誉和地位,增强其荣誉感和使命 感。
05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要素市场Factor Markets

y* 1R 1(y* 2)154 1y* 2和 y* 2R2(y* 1)45 4y* 1.
数量竞争; 一个例子
y* 1R 1(y* 2)154 1y* 2和
将y2*代入可得
y*1 1541454y*1
y 16 02 y 1y 22 y 10. 例如, 厂商1的反应函数为:
y1R 1(y2)154 1y2.
数量竞争; 一个例子
y2 厂商1的反应曲线
60
y1R 1(y2)154 1y2.
15
y1
数量竞争; 一个例子
类 似( y 地2 ; ,y 1 给) 定 ( y6 10 , 厂 商y 1 2 的y 利2 ) 润y 2 函 数1 为5 y :2 y 2 2 .
厂商的总成本函数为:
c1(y1)y12 和 c 2 (y 2 ) 1 5 y 2 y 2 2 .
数量竞争; 一个例子
对于 给( y 定1 的; y y2 2) , 厂( 商6 0 1 的y 利1 润 y 函2 数) y 为1 :y 1 2 .
数量竞争; 一个例子
对于 给( y 定1 的; y y2 2) , 厂( 商6 0 1 的y 利1 润 y 函2 数) y 为1 :y 1 2 .
对于给定的y2, 厂商1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可通过 解下式获得:
y 16 02 y 1y 22 y 10.
数量竞争; 一个例子
对于 给( y 定1 的; y y2 2) , 厂( 商6 0 1 的y 利1 润 y 函2 数) y 为1 :y 1 2 .
对于给定的y2, 厂商1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可通过 解下式获得:
数量竞争; 一个例子
类 似( y 地2 ; ,y 1 给) 定 ( y6 10 , 厂 商y 1 2 的y 利2 ) 润y 2 函 数1 为5 y :2 y 2 2 . 因此给定y1, 厂商2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可通过解 下式获得:
经济学基础第六章“生产要素和分配理论”

“边际生产力”指的是在其他条件 不变的前提下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 增加的产量,即边际物质产品,有时被 简称为边际产品(Marginal Product, MP)。
而增加一个单位要素投入带来的产 量所增加的收益,叫做边际收益产品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MRP)。
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要素的边际 物质产品和边际收益的乘积,即:
表6-1
要素数量 边际产品 产品价格 边际产品价值 要素价格
L
MP
P
VMP=MP×P
W
1
10
10
100
20
2
9
10
90
20
3
8
10
80
20
4
7
10
70
20
5
6
10
60
20
6
5
10
50
20
7
4
10
40
20
8
3
10
30
20
9
2
10
20
20
10
1
பைடு நூலகம்
10
10
20
根据表6-1可知,当要素价格为20时, 利润最大的要素投入量为9单位。
消费者可能的劳动供给只能来自16 小时之中,而不能超过它。其最大劳动 供给为16小时。设劳动供给量为6小时, 则 全 部 时 间 资 源 中 的 剩 余 部 分 为 10 (16-6)小时,称为“闲暇”时间。
李玲是某市一家著名电脑公司的职员,她负责公司 的销售,几年下来,凭借聪明和努力,她每个月的薪水 在1万元以上,今年春天,公司的销售经理升职了,总 经理提出由她来做销售公司的经理。谁知却被她婉言谢 绝了。其理由是,一旦出任这个职位,势必要花费更多 的精力和时间,这样自己的生活质量就会下降,如果不 能好好休息的话,工作质量也会下降。她对记者说: “如果当经理,我每月薪水增加3000多元,可是我却会 失去更多的东西,我宁愿不要这3000多元,而维持一种 生活质量。”
西方经济学 第六章 要素市场

市场要素价格的决定
三、要素市场的均衡 (三)非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价格的决定 1.垄断厂商对要素的需求 按照MR=MC的原则: 由于垄断厂商的MR<P,垄断厂商边际收益为MRP<VMP
垄断厂商要素市场的需求曲线
三、要素市场的均衡
(三)非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价格的决定 2.要素市场的垄断
此时,只存在一个要素需求者,垄断厂商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就是要 素市场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厂商“控制”要素价格,增加购 买,要素价格上升,减少购买,要素价格下降。则边际成本不等以平 均成本,边际成本变化大于平均成本。
二、地租的决定 地租是土地或其他资源使用者支付给这类生产要素所有者的 代价。 土地价格取决于对土地的需求。
对土地的需求增加,
地租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R R3
R2 R1 O
S E3 E2
E1 N0 D2 D1 D3
Qபைடு நூலகம்
三、地租的决定 级差地租:不同地理位置导致的土地生产率差异产生了级差 地租。 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配第,最先提出级差地租。他看到某 军队所需的谷物,有的是从远离 40 英里的产地运来,有的 是从距离1英里的产地运来,后者因少付39英里的运输费用, 便可使谷物生产者获得高于其自然价格的收入,于是他从 土地位置的差别上提出了级差地租的概念。 斯密又从土地肥沃程度的不同,论述了级差地租产生的自然 条件。安德森在 1777 年出版的《谷物法本质的研究:关于 为苏格兰提出的新谷物法案》中论述了级差地租理论的基 本特征,成为级差地租理论的真正创始人。
三、经济租金 (四)寻租 个人或利益集团利用各种合法或非法的手段,占得这种由于 行政管制或垄断而产生的经济租金的特权,这种超额收入 被称为“租金”(rent),谋求这种权力以获得资金的活动, 被称作“寻租活动”,俗称“寻租”。 寻租的特点:1.间接造成经济资源配置的扭曲,阻止了更有 效的生产方式的实施。直接浪费了经济资源,精力和金钱 去游说,对寻租者来说可能更有效率,但对社会来说没有 效率而言。2.导致其他层次的寻租活动或“避租”活动。为 了对付寻租者的游说与贿赂,需要成本反击。3.寻租活动有 合法与非法之分。企业向政府争取优惠待遇,属于合法的 寻租活动。行贿和走私就属于非法的寻租活动。
《微观经济学》第六章要素市场

在垄断者优先选择的劳动力投入L1处,市场 上流行的工资是W1。但就要素需求的这个水平 来说,厂商愿意支付数量等于MRP0的工资W1: 这是雇佣最后一个工人可能给企业提供的额外收 入量。在L1处,买方垄断者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低 于他们对于企业之所“值”。在缺乏有效竞争的 情况下,买方垄断者可能会一直这样做。
工资下降时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二)两种要素的情况: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的作用
1.替代效应
资本
价格
MC1
MC2
A K1
C
P
K3
Q2
K2
B
Q1
L1
L2
L3
劳动时数
Q1
Q2
产量
(a)等产量图
(b)产量决策
劳动力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与规模效应
替代效应是指当生产要素价格变动时,一种要素替代另一种要 素而产量保持不变的情形。
资本
W
A K1
C
K3 Q2
K2
B
Q1
L1
L2
L3
劳动时数
W1
A
C
W2
L1
L3
L
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的推导
四、买方垄断要素市场
(一)买方垄断者的投入决策
1、买方垄断厂商
指厂商在要素市场上是垄断者,因 此,它面临的供给曲线就是整个市场供 给曲线,即随着雇用量的增加要素价格 将上升。
2、边际要素成本随雇用价格的上 升而增加并且高于雇用最后单位要素价 格的原因
(二)相互依存关系
在生产要素需求的相互依存关系中,既有互补关系,又 有替代关系。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6章-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1)

微观经济学的市场循环流动 模型
产品市场 产品的价格决定
生产者的产品 供给
生产行 为
$
要素的价格决定 要素市场
企业:
生产出售商 品劳务,购 买生产要素
生产者的要素 需求
劳动,土地, 资本,管理
在前面的产品市场分析中:
(1)在推导需求曲线时,假定消费者 的收入是既定的,但没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 决定的;
W
W2
W1 W0 O
S C
B A
L-H0 L-H1 L-H2 L
第六章 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
第三节 劳动和工资
一、劳动供给和闲暇需求 二、劳动供给均衡 三、劳动供给曲线 四、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五、劳动市场的供求均衡和工资的决定
一、劳动供给和闲暇需求
• 假定
– 消费者每天必须睡眠8小时。 这样, 消费者可以自由支配 的时间资源每天就不能超过16小时。
要素价格构成厂商成本,也构成要素所有者 收入,涉及到国民收入在要素所有者之间的 分配问题。
生产要素的需求
• 对企业来说,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企 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
• 边际收益 • 由厂商收益函数R=R(Q)和生产函数Q=Q(L),得
收益对要素使用量L的复合函数:R=R[Q(L)] • 由复合函数求导法则,有要素的边际收益:
劳动价格下降: 所有厂商都会增加劳动使用,产品市场供给曲线右移,
产量增加,产品价格降。 导致VMP曲线移动,从而厂商要素需求曲线也变动。
劳动价格上升: 所有厂商都会减少使用量,产品市场供给曲线会左移,
产品价格升。 VMP曲线移动,要素的需求曲线跟着移动。
• 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
经济学原理课件-六要素市场分析

六、 要素市场分析
1、劳动市场与工资决定 2、影响收入差别的因素
1、劳动市场与工资决定
A、企业的劳动需求 边际劳动产量: 边际劳动产量:增加一单位劳动引起的产 量的增加。 量的增加。 劳动的边际产量乘以产品的价格, 劳动的边际产量乘以产品的价格, VMPL=P*MPL。 VMPL=P*MPL。企业对劳动的需求曲线就是 劳动的边际产值曲线。 劳动的边际产值曲线。
W
W
个人
L
市场
L
市场工资决定及变动
市场工资的决定: 市场工资的决定:劳动市场的供求均衡决定市 场工资。 场工资。
W S1 S2 W S
D L
D1
Hale Waihona Puke D2 L市场工资的变动劳动供给的变动:给定劳动需求不变, 劳动供给的变动:给定劳动需求不变,劳动供 给增加,工资下降,反之工资上升。 给增加,工资下降,反之工资上升。 引起劳动供给变动的因素:劳动人口的变动, 引起劳动供给变动的因素:劳动人口的变动, 劳动成本(食品价格、教育投资等)变动等。 劳动成本(食品价格、教育投资等)变动等。 劳动需求的变动:给定劳动供给不变, 劳动需求的变动:给定劳动供给不变,劳动需 求增加,工资上升,反之工资下降。 求增加,工资上升,反之工资下降。 引起劳动需求变动的因素: 引起劳动需求变动的因素:边际劳动生产率变 产品价格变动,需要工人的厂商数变动等。 动,产品价格变动,需要工人的厂商数变动等。
C.竞争企业的要素使用决策 C.竞争企业的要素使用决策
企业雇佣劳动的原则仍然是利润最大化。 企业雇佣劳动的原则仍然是利润最大化。 如果多雇佣一个劳动创造的价值( 如果多雇佣一个劳动创造的价值(要素的边际 产值VMPL 大于成本(雇佣要素的边际成本, VMPL) 产值VMPL)大于成本(雇佣要素的边际成本, MFC),企业继续雇佣劳动。反之, ),企业继续雇佣劳动 MFC),企业继续雇佣劳动。反之,则应减少雇 佣的劳动。 佣的劳动。劳动的边际产值等于劳动的边际成 本时的劳动人( 数是企业的最优雇佣量。 本时的劳动人(时)数是企业的最优雇佣量。
管理经济学第六讲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

以通过储蓄来改变资本存量。 (2) 资本有两种价格:“资本价格”和
“服 务价格”。后者称为利息。
管理经济学第六讲要素市场的价格决 定
一、厂商对资本的需求
u 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管理经济学第六讲要素市场的价格决 定
二、资本供给
资本要素所有者将资本在“供给”与“自 用”之间进行分配以达到效用的最大化。
四、土地市场的均衡
u 将单个消费者的土地供给曲线水平相加, 即可得到整个土地市场的供给曲线。
u 我们将土地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结合 起来,即可决定市场的均衡。
管理经济学第六讲要素市场的价格决 定
土地市场的均衡
R R1 0
S
D Q
Q D’
管理经济学第六讲要素市场的价格决 定
经济租金与准租金
u 租金是指对任何一种供给相对固定的生 产要素的支付。
分配论的主要内容
u 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是分配论的一个主 要内容,但并不构成分配论的全部内容。 除了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以外,分配论 还包括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以及收入 之间差异的原因等等。
管理经济学第六讲要素市场的价格决 定
第六讲 要素市场与企业经营决策
u 第一章要素市场 u 第二章劳动市场与企业的经营决策 u 第三章资本市场与企业的经营决策 u 第四章土地市场与地租的决定 u 第五章利润的决定
u
—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
u 原始要素的所有者
u
—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
u 要素所有者及其行为目标的不一致,必 然会影响到对要素供给的分析。
管理经济学第六讲要素市场的价格决 定
要素供给的特点
u 消费者所拥有的要素数量在一定时期内 总是既定不变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基础》教案共5页
审阅签名:年月曰
教学过程第1页
教学过程第2页
精品教学教案
教学过程
教师 活动
主要教学内容
讲解
挂图
接上 讲
授新课
板书 讲解
挂图 板书 讲解 挂图
劳动者每天自由支配的时间可分为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 选
择闲暇直接增加了消费的效用,
选择劳动会增加收入进而可以再
增加消费的效用。
因而,劳动者是在劳动收入与闲暇之间进行选 择。
从劳动的需求方面说, 劳动的要素价格取决于劳动这一要素 的边际收益产量,也就是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
随着劳动这 一要素的雇用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收益产量递减。
所以,劳动 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表明
劳动的需求量与工 资成反方向变动。
2、 劳动的供给曲线
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
这是因为在工资率
较低时,闲暇的效用较小,工资率的提高对人们的诱惑很大,人 们愿意放弃闲暇去工作,以提高生活水平,在这一阶段,劳动的 供给量会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增
加。
但是,当工资率提高到一定 程度后,闲暇的效用增加,闲暇的诱惑变大,而工资率的连续增 加导致工资率的诱惑不断下降, 工资率的增加会使得劳动者放弃
部分工作时间以维持原有生活水平而去享受闲暇,在这一阶段, 劳动的供给量会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减少。
3、 工资的决定
劳动的供给和劳动的需求决定的劳动的价格一一工资。
15分钟}
课堂讨论
设题 提问 讲解
讨论:工资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要点:1、补偿性工资差异 2、劳动质量的差异
学
生 活 动
思 考
分
析
思 考
分
析
笔 记
观 察 思 考 笔 记
思 考 讨 论
教学过程第4页
教学程序及时间教师
活动
主要教学内容
(25讲分授钟新
课)板书
讲解
板书
讲解
板书
讲解
挂图
板书
讲解
三、利率理论
利息是资本的价格,是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或使用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的报酬。
资
本之所以能带来利息,这是因为使用资本,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利息用利息率来
表示。
1、对资本支付利息的原因
(1)时间偏好。
在未来消费与现期消费中,人们更加偏好现期消费。
即现在多
增加一单位消费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大于将来多增加一单位消费所带来的边际效
用。
(2)迂回生产与资本净生产力。
迂回生产是指先生产生产资料(或称资本品),然后用这些生产资
料去生产消费品。
这种迂回的办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迂回的过程越长,生
产效率越高。
例如用猎枪比用弓箭、石头打猎效率更高。
这种因使用资本而提高
的生产效率叫做资本的净生产力。
资本具有净生产力是资本能带来利息的根源。
2、利率的决定
利率取决于对资本的需求与供给。
用投资代表资本需求。
储蓄代表资本工
资来说明利息率的决定。
(1)资本的需求
由于投资的边际效率随投资增加,即资本的存量的相应增加而递减,所
以,对资本的需求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它表示在
利润率既定时,利率与投资成反方向变动。
如图5-7所示。
(2)资本的供给
资本的供给,就是资本的所有者在各个不同的利率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
供资本的数量。
利息随放弃现时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增,因此,资本的供给
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表示利率与储蓄成同方向变动
(3)禾悴的决定。
禾悴是由资本的需求与供给双方共同决定的。
分
析
笔
记
思
考
分
析
笔
记
思
考
分
析
笔
记
观
察
思
考
分
析
笔
记
教学过程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