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证年代”的尴尬与无奈

合集下载

“票证岁月”全记录,一代人酸甜苦辣的回忆!太珍贵了!

“票证岁月”全记录,一代人酸甜苦辣的回忆!太珍贵了!

“票证岁月”全记录,一代人酸甜苦辣的回忆!太珍贵了!“难忘的日子里,你一直陪伴着我,我也离不开你。

现在你已远远离去,却永远在我的心底,忘不了。

”这是某旧粮票展览上的一句话,是否勾起了你无数的回忆?票证,对于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但对于我们这群亲历者来说,这方寸纸片中曾经容藏着太多的饥饿寒冷和无言期盼的“时代记忆”。

从1955年第一张粮票发行开始,我们进入了漫长的“票证时代”。

在此后的三四十年里,各式各样的票,成了我们过日子的基本保障,甚至是“命根子”。

吃饭的“护照”当时凭票证供应的商品种类最多时曾达66种。

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都是凭户口、凭票证供应;没有票证,意味着无法生存。

当年,有些人为了娶媳妇,一两一两地攒粮票;有些人用粮票包红包,也是很受欢迎的礼金。

1、粮票2、肉票3、油票4、醋票5、酱油票6、花生票7、柴票生活用品应有尽有除了涉及到吃饭问题的粮票、油票等,服装和用品类的票证同样繁多。

从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到手帕、肥皂、手纸、洗衣粉、火柴票等,应有尽有。

8、布票9、棉花票10、线票11、背心票12、肥皂票13、火柴票14、煤炭票鸡蛋、饼干都是奢侈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缺乏,如果想改善一下生活,也只能买点糖、鸡蛋、饼干和糕点,而这些“奢侈品”,有时候凭票都买不到。

15、糖票16、鸡蛋票17、饼干票18、月饼票19、糕点票贵重物品一票难求三四十年前,拥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三大件”曾是许多人的追求。

那时如果一个家庭同时拥有这“三大件”,那绝对是一件非常牛气的事情。

当然这些贵重物品更是一票难求。

20、自行车票21、手表票22、缝纫机票23、汽车票各种奇怪、特殊的票都有在计划经济时代,每个人所得的票证数量是有限定的,只够支付日常生活所需。

可是谁家要是有个结婚、生育、死亡这样的大事,个人的票证提供的东西肯定是不够,因此这时候专用票证就出现了。

24、结婚补助票25、死亡补助票26、生育补助票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当然还有很多特殊的票:27、粪票28、月经带票29、理发票30、觉悟票就这样,各种各样的票证“计划着”我们的生活。

农民之苦系列纪实(10):票证年代农民和时代的对话

农民之苦系列纪实(10):票证年代农民和时代的对话

农民之苦系列纪实(10):票证年代农民和时代的对话我国在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生活资料大多凭票供应,票证种类繁多,其中粮票是大哥大,布票是大姐大。

没有这些票证,就无法生活。

当年,国家对城镇户发粮票,而农民因土里刨食,自给自足,所以国家不发给粮票,如去城里进饭店吃饭,可以带米兑饭。

于是,饭店里就形成了一条鄙视链:用全国粮票的看不起用地方粮票的;用地方粮票的看不起用米兑饭的,农民处于鄙视链的最低端。

当年有几件关于进饭店吃饭的事,我至今记忆犹新:1、光有钞票而没有粮票或米,是不能吃饭的那是六十年代末某一年除夕的前几天,我凌晨起身,担起百十斤芋艿,去离家十五里的五乡赶集。

开门一看,白茫茫一片,原来夜里静悄悄下了场大雪,好在已停,于是硬着头皮挑起芋艿往五乡赶。

往五乡得先走山路,路面白晃晃的盖满了雪,远处偶有豺狗嚎叫声,好在它只敢在远处,不敢贸然近来。

我深一脚浅一脚,忽一脚踩空,箩筐侧翻,芋艿滾了一地。

好在地面上有白雪,滾散在上面的芋艿很容易辨认,拣得很快。

远处豺狗嚎声似乎在靠近,我毛骨悚然起来,赶紧拣完芋艿,挑起担子,逃离这个危险之处。

数小时后到了五乡,已有赶早市的农民到来,听邻旁的两个人在议论,说近几天宁波城里芋艿很俏,价也高。

我支起耳朵,听了一会,想,今天有雪,行路不便,宁波城内芋艿肯定更少,何不挑到宁波去。

想到这里我当机立断,挑起芋艿,向三十多里外的宁波城赶去。

沿着公路,路面上砂石与雪混在一起,踩上去很扎脚,但有好价吸引,走一步只会近一步,坚持三小时就到。

雪后风虽凛冽,然而有担在肩,身上正冒汗,两下抵消,倒也不觉冷。

天色亮了起来,行人渐多,路面上雪开始化成水,溅得两只裤管湿漉漉的。

九点之前终于到了宁波大世界旁农贸市地,提着空篮子的市民一下子围上来,——果然不出所料,因为下雪天,农民们大多不来卖货,今天终于被我赶上个好时机。

于是,在里三层外三层争购中,百十余斤芋艿比平时贵二分之一价,很快卖完了。

这时肚子的饥饿感提醒了我,凌晨急匆匆出门没有吃过任何东西,本想在五乡卖掉后就回家,但又一鼓作气,挑着百十来斤担子,居然到了宁波。

【老事旧人】我记忆中的“票证时代”

【老事旧人】我记忆中的“票证时代”

【老事旧人】我记忆中的“票证时代”我记忆中的“票证时代”文/王成海平心而问,对在我国从1955年--1993年通行了三十八年的票证时代,我几乎没有深刻的记忆,有的最多只是模糊的印象。

这大约和自己出生于农村,且在那个时段年龄尚小有关吧。

据说那个运行了近达四十年的“票证”年代和当时的国困民穷市场商品供应严重匮乏有关,是当时国家为了能够让百姓们勉强苟延残喘下去的无奈之举,通过印发各种票证,然后按人口发放,有计划地分配商品。

这就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计划经济时代,说到底也就是那个特殊的“票证社会”。

如果讲得再通俗一点,就是在那个时候,只要涉及到采购商品,不但你要用钱,还需要有票,如果没有票,你有再多的钱也是白搭,你不会买来你需要的商品的。

就比如你要买一个8分钱的月饼,不但要交8分钱,还必须要交二两粮票,如果你没有这二两粮票,你拿一毛六分钱也买不到一个月饼。

关于这些票证,大约是城市人使用的更多一些,因为他们的吃喝穿用等一切东西皆需从市场购买,而对于我们农村人而言基本就个“吃穿”,“吃”好歹是自个从泥土里刨食,刨得好多吃一口刨得不好少吃一口,至于出门吃饭购物,那个时候农村人少之又少,所以用粮票也就微乎其微。

农村人用的最多的票证大概就是和穿戴盖相关的布票较多。

在我的记忆中,那个时候每到年末母亲总要从那只老旧的红木柜中的某个角落抽出一卷花花绿绿的布票展开来数数有多少,那些布票有的单位是丈,有的单位是尺,甚至还有寸的,单位不一颜色也各异,有绿色的,有红色的,还有黄色和蓝色的等,长约五六厘米,宽约二三厘米。

母亲小心翼翼地数完之后,再把当年攒下的一些一同紧紧地卷进去,欣喜地对站在身边的父亲说:“再攒一年就可以扯一块盖卧(方言,被子的意思)面子了,到大小子找媳妇的时候,给他们置办铺盖的布票应该就攒够了。

”父亲嘴里含着一支冒着青烟的旱烟管回应到:“不够的话,到时候和别人借上几尺,孩子的媳妇总是要娶的,不能因为几尺布票就撂荒了。

初三叙事作文:听姥姥说票证的变化_800字

初三叙事作文:听姥姥说票证的变化_800字

听姥姥说票证的变化_800字如今的人们大包小包地购物,付钱、刷卡轻松惬意。

但在以前,人们购物时经常遭遇一种尴尬——或是有钱无票,或是有票无钱……那时候,很多人家里过日子都必须要有户口本、粮本以及粮票、油票、布票、肉票、副食票等多种票证。

户口的作用自不必说了,票证是什么?对那时的人来说,票证就是命!没有票证寸步难行,基本生活就没法保证,它们关系到生活水平的高低,没有了它们生活就会很困难。

因为只有钱是吃不成饭的,必须有票证才行。

如果离开本省到外地出差,还得想法换全国粮票,否则对方可以拒收。

买米面需要粮票,买油需要食油票,买烟需要香烟票,买酒需要酒票,买蜂窝煤需要煤球票,总之,凡是能买的东西都离不开票证。

在极端艰苦的日子里,就连白菜、萝卜、土豆、大葱这样的必需品也开始凭票供应。

当时我还记得每张粮票上都注明了一行小字:“凭票购买,遗失不补”或“节日专供,过期无效”,这样的提醒一点都不含糊。

由于生活物资短缺,各种副食品都要凭票供应,如每人每月凭票可买半斤肉、四两油、半块肥皂等。

买东西多数都要排长队,有时快排到自己的时候又无货了,第二天又要重排。

有时,天不亮就去菜市场等开门,冬天站在雪地里,寒风吹得人耳朵和手脚都冻僵了。

那时买肉不像现在,专挑瘦肉,而是专拣肥肉买,吃起解馋过瘾,还能炼些大油,留下炒菜。

1975年,我大舅结婚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是当时人们向往的“三大件”,有这么“三大件”做彩礼,既实用又体面。

但要置办这“三大件”谈何容易!当时几百人才能分到一张“飞鸽”牌或“永久”牌自行车车票,购买时还要花几十张工业券。

结婚的新人要想置办一个基本可以生活的“家”则需要各种各样的票证,拿这些票证到指定的商店才能购买。

我千方百计托关系好容易得到了一张自行车票,买时却拿不出一百多块钱,真是有钱无票,有票无钱,十分尴尬。

它虽然不是正式的。

票证时代的结束说明了什么

票证时代的结束说明了什么

龙源期刊网 票证时代的结束说明了什么作者:许远才来源:《中国当代教师》2013年第04期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给中国人民和政府留下的是一个二穷二白的烂摊子。

解放初经过党和政府的有力措施,加上全国人民的积极响应和忘我工作,一穷二白旧貌有了初步改变。

正当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向着社会主义道路的迈进之时,在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经验的情况下,出现了政策上的失误,一时间“浮夸”“蛮干”等歪风四起,使国家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破坏,使人民生活限入了困境。

为了解决供需缺口过大的问题,中国步入了票证时代,当时的生活日用品的各种类型的票证多达几十种,人民在艰难中过日子。

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富民强国政策象春风一样吹遍了祖国大地,人民的致富积极性空前提高,经济景况逐渐好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存环境越来越好。

党中央和人民政府根据国内的情况于1983年宣布取消各种票证。

从此中国人民告别了票证时代,从困境中彻底走了出来,全国人民逐渐达到温饱,现已进入小康,人民生活幸福,国家繁荣昌盛。

票证时代的结束说明,党的改革开放的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完全可行的,票证时代的结束说明了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达到了满足,人民由原来生活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

票证时代的结束说明了中国人民告别了饥饿,达到了温饱线,实现小康社会向富裕迈进,票证时代的结束说明,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观念是正确的。

现在人们在市场经济的调节引领下去做自己应该和愿意做的事,从而去适应市场的需求,达到搞活经济繁荣国家的目的。

票证时代的结束,用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完全正确的。

我们要继续高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团结一致向前看,为把我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强而努力奋斗。

票证的调查报告300字

票证的调查报告300字

票证的调查报告300字
新中国成立后,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初,我国处于计划经济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

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商品供应匮乏,国家为了保持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实行凭证凭票凭券的计划供应,即票证制度,这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殊产物,对稳定市场和社会,保障人民生活必需品供应,曾发挥过积极作用。

票证范围之广、地域之宽、品种之全、时间之长、数量之多,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

尤其在六十年代经济暂时困难时期,票证以其特殊身份,伴随着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票证真是寸步难行,难怪人们将票证视之为“命根子。


票证本身是购物凭证,不含价值,不准买卖。

但五花八门的票证,发挥着历史的特定作用,它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延续了近40个年头,成为我国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见证。

票证岁月

票证岁月

票证岁月作者:陈耀坤来源:《党史文苑·纪实版》 2016年第2期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国老百姓经历了一段使用票证的岁月。

1955年初,我在部队当了几年译电员后退伍回九江,分配到港务局当内勤保卫干事,成为一名单身职工。

那时刚刚进入票证年代,单位给我发了一个月的全国通用粮票,在食堂用餐,按定量以0.12元买1斤饭票,菜票则随意买,没有什么不便。

虽然只有51.5元工资,但早餐只要2两饭票和0.08元菜票,就可以买到一份烧饼油条和一碗豆浆,如果要吃一碗肉丝面,也只要2两饭票和0.12元菜票。

中餐和晚餐,只要3两饭票和0.05元或0.10元菜票,就可买到一份素菜或荤菜。

一份米粉肉也只要0.15元(不是每天都有),生活很好过。

一天,我们单位的一位医生,是从湘雅医学院分配来的,也是个单身汉,请我到湖边的浔庐餐厅吃鸡。

那时,一只清蒸鸡,仅收1.56元,而且不收票证(诸如油票等),算是很实惠的了。

有武汉大学的学生来九江实习,在我们食堂搭餐,4两饭票加0.05元或0.10元菜票即可吃一顿,有的学生买两份菜,也不受限制。

他们高兴地说:“九江真好,可以买两份菜。

”在武汉是有限量的,每人只能买一份菜。

在三年困难时期,不仅一般的食品要凭票供应,就是到商店买糕点如饼干等也要收粮票。

1斤饼干要收0.34元钱和4两粮票。

一天,有市民到环城路一家商店买饼干,称好后营业员补了一块给他,本是好意,可他却误以为少了秤,说:“你为什么少我的秤?”营业员说:“我没少秤。

”对方说:“你明明是少了秤,不然为什么补一块给我。

”就这样大吵起来,于是引来许多人围观。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看热闹的不知底细,也围了过来。

为维护社会治安,公安局速派干警解围,疏散群众。

事件平息后,我们的保卫科长说:“要查,看我们单位有谁去围观了?唯恐天下不乱还行!”他把这事看得严重了。

实际上,此事就不了了之。

在物资短缺年代,为增加供应,改善生活,九江市相关部门在西大中路开了一家红薯餐厅。

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

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

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
在票证年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现代社会有着很大的不同。

那个时代,人们需要凭借各种不同的票证来进行各种活动,无论是乘车、看电影、购物还是就医,都需要携带相应的票证。

这种生活方式虽然有些繁琐,但也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些乐趣和仪式感。

首先,乘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活动之一。

在票证年代,人们要乘坐公共汽车、火车或者飞机,都需要购买车票。

在购票的过程中,人们需要排队等候,然后向售票员出示身份证明,购买车票。

这种方式虽然有些麻烦,但也让人们更加珍惜出行的机会,因为每一次出行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其次,看电影也是人们喜欢的娱乐活动之一。

在票证年代,人们要去电影院观影,就需要购买电影票。

购票的流程也是一样的,需要排队等候,然后向售票员出示身份证明,购买电影票。

而且在购票之后,人们还需要在电影院门口出示票证才能入场观影。

这种过程虽然繁琐,但也让人们更加期待观影的乐趣。

此外,购物和就医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活动。

在购物时,人们需要携带购物卡或者优惠券,以便享受折扣或者积分优惠。

而在就医时,人们需要携带医保卡或者就诊卡,以便享受医疗服务。

这些票证虽然看似无关紧要,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虽然有些繁琐,但也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些乐趣和仪式感。

人们在购买票证的过程中,会更加珍惜出行的机会;在观影、购物和就医时,会更加期待和享受活动的乐趣。

因此,尽管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无现金化时代,但我们也可以从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中汲取一些乐趣和启发。

票证岁月散文

票证岁月散文

票证岁月散文票证岁月散文生逢票证时代,对票证的敬畏心情在心头烙下的印记,可能是今生永远不可磨灭的。

票证年代,城乡差别十分明显。

城里人每月或每季都可以领到许多票,什么粮票、油票、肉票、菜票、布票、糖票、煤票、鱼票、蛋票等等。

农村人唯过年时才有少量油票、糖票、布票、棉花票之类,至于粮票、肉票、菜票、煤票、鱼票、蛋票等稀有物,即使荒年颗粒无收,也不会给农民发放的,特别粮票是城里人或是定量户口的专利。

所以,那时候农村人上学也好、当兵也好、找工作也好都是为了捞个定量户口。

“丑归丑,城市户口”,男女青年找对象也是要拼命的找个吃定量的。

小时候,我们家祖祖辈辈在农村,没有一个人是定量户口。

好不容易,我高中毕业当了兵、提了干,总算是公家人吃公家粮,成了定量户口。

后来我爱人随军,她和孩子的户口也就跟着成为非农户口了。

再后来,我三弟、四弟先后考上院校,也都成了吃公家粮的公家人了。

票证岁月,粮票是票中之王。

虽然背书写得很清楚“粮票为无价证券,不得转让、倒卖……”,可是这东西一到了主人的手里就由不得它了,就成了无所不能的宝贝,因为有了它不仅能买到粮食,还能买到面条、馒头、油条等许多食物,还可以变现,变成很多有用的东西。

作为“票王”之粮票,其身份如同政府官员的官阶一样,“一只山头一只虎,出了山头不数你”,即粮票有“全国通用粮票”和“地方粮票”之别。

地方粮票只能在本地使用,一旦出得区域,则政令不通,身价归零,必须将地方粮票换成全国通用粮票。

好在那个时候大家都不太出门,“旅游”更是天方夜谭,常出门的采购员,包里通常背着的是煤油炉和桶儿面。

我在部队的时候,当兵是汽车兵,经常出差跑长途,经常报销旅差费,可以经常拿到出差补助的粮票。

提干以后,搞粮票的方法和机会就更多了。

我是农民的孩子,我深知粮票的重要,深知农村人没有粮票的难处。

我在部队把节余下来的粮票全部邮寄给家里,旨在让家里人用粮票买些粮食或是换些别的东西,从而吃得饱些,穿得暖和些。

记忆深处:票证的年代

记忆深处:票证的年代

记忆深处:票证的年代2004年春节晚会上,有个《粮票的故事》的小品(严顺开、洪剑涛和小叮当表演),小品讲的是孙子向父亲抱怨说:爷爷又给我讲粮票的故事了,我都听了三十多遍了。

父亲说:儿子呀,你就耐心的听吧,我都听了三百多遍了,因为爷爷讲这个故事时是感觉最幸福的时候......这个小品曾在观众中引起很大的反响,也引起了从那个年代过来人的诸多回忆。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那个商品供应极为匮乏的年代,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国家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都实行计划供应。

据有关资料记载,从1953年12月1日起,我国除西藏和台湾省外,在全国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即在农村征购,在城市配给,按计划供应粮食,就此也就产生粮证(票)。

后来,又出现了布票、油票等形形色色的票证,因此人们把那个年代称为“票证年代”,尤其是粮票,在那个年代成了我国的第二货币。

那时居民的粮票是根据性别、年龄、工作性质等从一出生就定量发放的,一般是男性比女性定量高,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定量高,中青年龄段的定量比老年人高。

除了国家和各省市区发行粮票外,许多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食堂也印制了多种多样的票和证。

除了粮票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票证。

在吃的方面,有食油票,肉类、蛋类票,还有豆制品票和蔬菜票等;在穿的方面,除了有各种布票外,还有化纤票、棉花票、鞋票等。

在那个时代,不仅吃饭要粮票,买烟要有烟票,买酒得有酒票,甚至一分钱买一盒火柴,也得用火柴票。

在这些票证之外,还有各种购货本,如粮食本、副食本、煤炭本等。

至于购买某些工业品,国家还发放了购货券。

当时到商店购买某些商品,除交钱外,还需要交数量不等的购货券。

一些大件或贵重的商品都要凭票证购买,如自行车票、缝纫机票、手表票等。

总之,在那个年代,票证涉及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大多数商品都是凭票供应的,什么样的商品就用对应的票证去购买,对号入座,缺一不可。

我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青少年时期经常和这些票证打交道,因此也有深刻的记忆。

票证经济给我们的教训

票证经济给我们的教训

票证经济给我们的教训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物资匮乏,关系民生的日用品供需矛盾突出,国家在1953年10月出台了统购统销政策,从此百姓生活进入了长达40多个春秋的“票证时代”。

那时,各类票证五花八门充斥山城,粮票、肉票、布票、盐票、油票、煤票、烟票、蔬菜票……就连买糖果糕点、火柴肥皂也要凭票,票证渐渐成了城乡居民吃饱穿暖的一种保障。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票证才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历程。

或许再没有哪个国家会比中国的票证多,回首当年滋味万般的票证情结,我们不应该忘记它们,因为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方寸纸片,蕴藏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丰厚内涵,浓缩了共和国那段坎坷历史,记载了这座城市从“计划”走向“市场”的艰难轨迹。

追忆——物资匮乏的清贫日子在刚刚过去的国庆节里,人们想必不会忘记各大超市的琳琅满目,丰盛至极。

而时光倒流到上世纪80年代前,同样的节日,人们所考虑的却是怎样用几张节日里特别发放的票,给餐桌上添些油水。

50年代中期,随着粮票的出现和广泛运用,关涉油肉布煤等百姓日常生活的各种票据也相继出现。

“那个时代,票比钱管用,没票寸步难行。

”52岁的陈前荣是原九龙坡区蔬菜公司职工,这是他最初对票证的强烈印象。

那时他还是个小毛孩,家中有父母兄妹五口,全家一个月凭票领100斤粮食,肉、油是每人每月半斤。

“那时正是娃儿长身体的时候,哪里够吃嘛!你看我现在恁个瘦,都是那个时候亏了身体的结果。

”他打趣说。

孩提时的陈前荣最巴望的就是过年,因为*** 会增供粮食、肉油,如此不仅可以打牙祭,父母也会用存了整整一年的布票给他做套新衣裳,“这在当时是件很奢侈的事,因为小伙伴们大都穿着有补丁的衣服”。

虽说日子苦了点,还是有让他兴奋的事。

读书时他一直是班上尖子生,为此学校奖给了他一张工业票。

他兴奋地拉着妈妈去买皮鞋,谁知到了商店才发现根本就没有男式皮鞋,于是他委曲求全让妈妈买了双女式皮鞋,照样穿到学校去洋气了一番。

想起往事,他忍俊不禁。

“票证岁月”全记录,一代人酸甜苦辣的回忆!太珍贵了!

“票证岁月”全记录,一代人酸甜苦辣的回忆!太珍贵了!

“票证岁月”全记录,一代人酸甜苦辣的回忆!太珍贵了!“难忘的日子里,你一直陪伴着我,我也离不开你。

现在你已远远离去,却永远在我的心底,忘不了。

”这是某旧粮票展览上的一句话,是否勾起了你无数的回忆?从1955年第一张粮票发行开始,我们进入了漫长的“票证时代”。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人们吃穿用都离不开票证,甚至将这些票证视为命根子。

直到1993年,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等。

伴随我们长达40多年的各种票证,渐渐地退出人们的视野,却永远深深地烙进了几代人的记忆中。

今天就带大家回到那个特殊的年代,看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票证。

票证岁月:物物皆凭证我国解放初期商品供应严重不足,为了保证群众的基本生活,国家通过发放票证来分配商品。

小小一张票证,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有粮票、肉票、布票这些常见票证,还有粪票、尿票、月经带票等,甚至出现了“0.0055斤油票”、“一厘米布票”……意味着即使要买一滴油、一分布,也得凭票才行。

这些票证覆盖了我国2500多个市县,种类数量都堪称“世界之最”。

粮票:吃饭的“护照”1953年中央政府颁布《关于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实行粮油计划供应,划片、定点、凭证供应办法。

1955年11月正式在全国使用粮票,同时印发油票。

粮票成为城镇居民填饱肚子的一份特殊通行证,无数中国百姓的生活从此改变。

▲1978年粮票▲油票居民粮食供应证由当地粮食局核发,居民用粮向国家指定粮店购买,乘坐火车、轮船的旅客,在车船中用餐,也要凭专门粮票获取。

▲山东省粮票▲北京市粮票▲黑龙江省粮票▲火车轮船飞机专用粮票假如到外地出差,就得揣上全国粮票。

不然,身处异地可谓是“寸步难行”,要饿肚子。

▲全国粮票到1993年底,全国95%以上的市县都完成了放开粮价的改革,粮油票的作用也逐渐消失,并成为历史的见证物。

肉票:每人都有定量1957年7月开始印发肉票。

▲各种肉票1958年春节开始,国家对猪肉、牛肉、羊肉、鲜蛋、白糖、红糖、糕点、粉丝等8种副食品实行凭票定量供应。

中国票证变迁

中国票证变迁

票 证 欣 赏
文革时期: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严重 损坏了社会安定和正常的 工作秩序,使国家财产受 到了极大损失。同时,全 国的“大串连”使交通阻 塞,造成社会秩序紊乱, 阻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 行,使国民经济几乎陷入 瘫痪状态,人们生活必不 可少的吃、穿、用等商品 又回到极其紧张的状态。
新旧票证轮替: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胜利召开,改革开 放的大潮给人们的生活带 来了巨大变化,我国经济 日益走向繁荣,从此各种 票证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 台。
统购统销时期:
伴随着建国时期国民经济 的逐步恢复,我国从1953 年进入了大规模经济建设 时期,但由于经济作物中 种植明面积而农村生活水 平提高使粮食销大于购, 供需产生矛盾,造成市场 日趋紧张,投机粮商又趁 机非法大量套购粮食,造 成粮食市场日趋紧张。
整顿时期:
自粮食统购统销按计划供 应后,由于大多城市在供 粮时宽松且制度不严,只 是供应部门按原计划供应 的月供销量都超出了原计 划的数额。
但后来,又由于国民经济 需要和人民水平提高等原 因,各种农业、商业、特 殊票证又开始回归人们的 视线。
1998年,
我国多个地区发生特大 洪水,给国家和人民带 来重大损失。为抗洪救 灾,重建灾区保障灾民 生活所需,各地区的救 灾办公室纷纷向灾民发 放了“救灾粮券”(如 右图)
票证的第二春:
票证并没有因历史变迁退出舞台,而是进入了收藏业, 成为了收藏者的新宠。粮票虽然失去了使用价值,却被一 些人用于收藏,形成了一个不小的集粮票市场。辽宁省 1955年发行的第一套粮票,2004年市价超过1500元。全 国各地都成立了集粮票协会,民间还不定期出版《中华粮 刊》、《粮票》等集藏刊物。由于粮票是特殊经济条件下 的历史产物,票面题材广泛,印制精细,具有时间性、地 域性的特点。经年累月的岁月侵蚀,更使这种具有不可复 制性的票证文物日渐稀少,珍品迭出,长期为海内外收藏 爱好者所瞩目。

张婷2016.7.5无奈的票证岁月

张婷2016.7.5无奈的票证岁月

无奈的“票证岁月”
每逢节假日,商场就成了年轻人“火拼”的战场,他们大包小包地拎着“战利品”,轻松惬意地付钱、刷卡......而许多生长于“票证”年代的“过来人”赌此情景却常常感慨万分:大约20年前,人们购物时还经常遭遇一种尴尬——或是有票没钱,或是有钱没票......
对于现今20岁上下的年轻人来说,票证购物是一个陌生的东西,但中年以上的人们对此却有刻骨铭心的记忆。

今年49岁的南通二建的包工头徐大叔深有感触地说:“票证是什么?对当时的人来说,票证就是命啊!没有票证寸步难行,基本生活就没法保证,那时粮票和粮证关系到一日三餐,没有了粮票粮证就等于砸了生活的饭碗。

”徐先生还清楚地记得,每张粮票上都注明了一行小字:“凭票购买,遗失不补”,或:“节日专供,过期无效”,这样的提醒一点都不含糊。

二十多年前徐先生在外地工作,有一年要回家过年,他想到要给父亲买点毛线请人织件毛衣,于是他早早就开始攒“工业券”,攒了足足半年,终于攒够了数。

他说:“我那时每月二两油、三钱香油、二两肉什么的,自己都不够,能尽孝心的只有那点工业券了……”
当年的各种票证几乎与人民币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被人们称做“第二货币”。

岂止徐先生一人,就拿粮票来说,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有各自的“定量”。

1963年,周恩来总理为参加第27届世乒赛的中国国家乒乓球队饯行,他举行了一场家宴,在通知大家赴宴的时候,还十分无奈地加上一句:“各人自带粮票!”
时代发展如一匹绝尘的快马,如烟往事常常随风而逝,票证里的那段岁月却挥之难去,成了“过来人”不可磨灭的追忆,回味之中尤感今天生活的甜美,思索之余更添对幸福未来的憧憬。

票证经济分析

票证经济分析

关于计划经济时期生活用品供应紧张和实行票证制度的原因分析中国计划经济时期试行了票证制度,这是个事实。

对于这一点,文人们在各种场合对此进行了充分的、持之以恒的“忆苦思甜”。

不仅在论坛上会不断看到右派网友控诉票证制度,控诉那个时代,去年总结改革伟大成绩时这个问题也被大量引用,甚至春节晚会的小品也有控诉、讽刺用票证为主题的节目。

经过二十多年持续不断的描绘,票证制度和使用票证的时期已经被涂得很黑。

让很多年轻人以为30年前的中国人确实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那么简单,都有历史背景和前因后果。

简单那改革后生活用品供应充足,没有了票证来控诉六七十年代生活物资供应相对紧张是很可笑的。

如果把“今天……,30年前……”这个句式作为评判一个时代的唯一模型,那么任何国家的任何阶段都可以被任意描绘。

贫道下面试图从多个角度来看待六七十年代生活用品供应紧张以及使用票证制度的原因。

六七十年代,我国的票证制度试行很长时间。

票证供应的物资有时候多,有时候少。

多的时候十几种,包括火柴、香烟、糖等都凭票供应。

少的时候只有几种。

到文革后期,多数地区只有粮食、食用油、布匹凭票供应。

这些物资一般都是生活必须品。

物资供应紧张并不都是供给不足造成的,需求旺盛和供给不足都可能造成短缺。

生活必须品的供给很少能突然大幅度增加,尤其像粮食、肉类、油料、棉花等农产品。

如果六七十年代生活必需品的总产尤其人均产量低于50年代,甚至低于解放前,那么可以把问题归结在生产发展迟缓,生产力破坏上。

如果这个时期各类物资无论总量还是人均量都大于50年代未试行票证时期和解放前自由市场经济时期,那么,简单说社会主义经济“破坏了生产力”就不符合事实。

贫道在前一个帖子中提供了关于粮食和肉类生产中,30年前与60年前,以及30年前与解放前最高产量的对比。

其中生猪和羊用了年底数,因为解放前数字没有肉的产量。

下面再引述一下:年份/// 粮食/// 生猪//// 羊//// 人口1936 / 13868 /// 7853 /// 6252 / / 520001949 / 11318 /// 6775 /// 4235 /// 541671952 / 16392 /// 8977 /// 6178 /// 574821965 / 19453 // 16693 // 13903 /// 725381979 / 33212 // 31971 // 18314 /// 975421985 / 37911 // 33140 // 15588 // 105851解放前中国没有精确人口普查。

远去的粮票,票证年代的记忆

远去的粮票,票证年代的记忆

远去的粮票,票证年代的记忆远去的粮票,票证年代的记忆(2012-06-15 18:39:16)标签:散文随笔往事故事分类:散文随笔历史粮票拓荒牛真情年代杂谈有一天,阿慧同志在家里翻箱倒柜地找什么东西,突然冒出了一句话:忘了咱家那些粮票放什么地方了。

我说:咱家还有粮票?得找找,都是文物了,说不定很值钱呢!阿慧同志说:有啊,不少呢,就是不知道都放什么地方了。

说起粮票,八0和九0后们大概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当然,搞收藏的例外。

有人把粮票形容为“吃饭的护照”,没有它,你吃不上饭。

老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在使用粮票的年代,没粮票能饿死英雄汉。

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很多人都有忘带粮票或者忘换全国通用粮票挨饿的经历。

我小时候,虽说知道只有用粮票才能买回用粮食做的食品,但真正理解粮票,却是通过买油条实现的。

记不清是哪一年的事了,母亲给我钱和粮票,让我去饭店买油条。

这是我第一次独立去买油条,母亲特别嘱咐我:买一斤油条。

油条买回来,母亲说买多了,让你买一斤你买了一斤票的!一斤和一斤粮票的?年少的我困惑不解,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

以后再去买油条,母亲嘱咐的就更细了:买一斤不是一斤票的!或者说:买一斤票的不是买一斤!知道了一斤和一斤票的区别:一斤票的油条能买一斤二两油条,一斤油条就是称一斤油条,要找回两三两粮票。

问母亲,母亲说:粮票的一斤,是买一斤干面粉,油条已经含了水和油,要剖除掉,所以买一斤油条,要找回粮票。

因为只有用粮票才能买回粮食,因为“三年困难时期”挨饿的经历,平时母亲都想方设法积攒粮票。

那个年代,虽说吃“国家粮”的吃粮有保障,但定量供应的粮食并不够吃的。

平时吃菜少,难得见油水,饭就吃得多。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我和姐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特能吃,定量供应的每月二十来斤粮食根本不够。

再加上老家来人、招待客人,供应的粮食就更不够了。

供应的粮食本来就不够,怎么攒粮票?到集市上买吃粮吃,除了不买小麦,其它粮食都买,不买小麦是因为小麦贵。

小学生讲故事《难以忘怀的票证时代》

小学生讲故事《难以忘怀的票证时代》

难以忘怀的票证时代如今的人们大包小包地购物,付钱、刷卡轻松惬意。

但在以前,人们购物时经常遭遇一种尴尬——或是有钱无票,或是有票无钱……那时候,很多人家里过日子都必须要有户口本、粮本以及粮票、油票、布票、肉票、副食票等多种票证。

户口的作用自不必说了,票证是什么?对那时的人来说,票证就是命!没有票证寸步难行,基本生活就没法保证,它们关系到生活水平的高低,没有了它们生活就会很困难。

因为只有钱是吃不成饭的,必须有票证才行。

如果离开本省到外地出差,还得想法换全国粮票,否则对方可以拒收。

1966年,我到山东出差,因忘带全国粮票买不上饭吃,我恳求售货员以两倍的价钱卖给我早晨卖剩的油条,售货员义正言辞地说:“半两粮票,一根油条,是规定。

”说什么也不卖给我,我只好饿了一天的肚子。

买米面需要粮票,买油需要食油票,买烟需要香烟票,买酒需要酒票,买蜂窝煤需要煤球票,总之,凡是能买的东西都离不开票证。

在极端艰苦的日子里,就连白菜、萝卜、土豆、大葱这样的必需品也开始凭票供应。

当时我还记得每张粮票上都注明了一行小字:“凭票购买,遗失不补”或“节日专供,过期无效”,这样的提醒一点都不含糊。

由于生活物资短缺,各种副食品都要凭票供应,如每人每月凭票可买半斤肉、四两油、半块肥皂等。

买东西多数都要排长队,有时快排到自己的时候又无货了,第二天又要重排。

有时,天不亮就去菜市场等开门,冬天站在雪地里,寒风吹得人耳朵和手脚都冻僵了。

那时买肉不像现在,专挑瘦肉,而是专拣肥肉买,吃起解馋过瘾,还能炼些大油,留下炒菜。

1975年,大儿子结婚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是当时人们向往的“三大件”,有这么“三大件”做彩礼,既实用又体面。

但要置办这“三大件”谈何容易!当时几百人才能分到一张“飞鸽”牌或“永久”牌自行车车票,购买时还要花几十张工业券。

结婚的新人要想置办一个基本可以生活的“家”则需要各种各样的票证,拿这些票证到指定的商店才能购买。

我千方百计托关系好容易得到了一张自行车票,买时却拿不出一百多块钱,真是有钱无票,有票无钱,十分尴尬。

票证时代的记忆散文随笔

票证时代的记忆散文随笔

票证时代的记忆散文随笔票证时代的记忆散文随笔回首往事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值得回忆的故事。

近来常看央视娱乐节目,不经意间看到了小品《粮票的故事》,却不由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

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我,从粮票想到了布票、油票、肉票,想到了整个票证时代,那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商品供应匮乏年代的一种管理模式。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发放粮票、布票、油票等。

那个时候,票证就是“通行证”,就是“护照”就是“命根子”,有时没有票证,有钱也寸步难行。

这表面上看起来轻飘飘、软塌塌的纸票,就是好使、管用,具有硬性和刚性,响当当的。

那个时候,吃饭需要用粮票,吃油需要油票,穿衣买布需要用布票,割肉需要用肉票,这是人人都需要的,是日常生活所离不了的。

那时候,即使因公出差,吃饭也需要粮票,农村户口的还需带着粮食到粮管所里兑换出粮票,否则,吃饭真就成了问题。

说到这里,我就有亲身感受,我母亲当年曾被授予全国、省、青岛、平度市“三八红旗手”,当选为省、青岛、平度市等各级人大代表,每年参加会议很多,每次参加会议前,都要携带着粮食到乡粮管所兑换粮票,当时兑换粮票还有数量限制,找找熟人,还能多兑换点,到了会议报到的时候,到会务组交足了粮票,才能确保会议期间的一日三餐,否则,看似不大的`事,在那个年代就是件很麻烦的事。

母亲曾说过,个别代表临报到的时候,忘记带粮票或没办理好兑换手续,结果让会务组费了许多周折,工作人员自己先垫上,才解决了吃饭问题。

所以,母亲每次开会前,都想方设法兑换足粮票,宁肯带的富余一些,也不亏欠着,其实,这也应验了当年的一句俗语叫:“穷家富路”。

母亲开完会回来,常常把节余下来的粮票递给我,让我隔三岔五地到城里的饭馆饱餐一顿。

记得当年平度城只有东关、西南门两个饭店,而且买饭大都用粮票,这就将许多客人拒之门外,我就潇洒地拿着母亲开会节余的粮票,吃上了西南门饭店的韭菜包子、东关饭店的油条,喝上了东关饭店的面条。

作别票证:20世纪80年代视深圳率先取消票证

作别票证:20世纪80年代视深圳率先取消票证
着 实 吃 了一 惊 ,他 没 想 到 周溪 舞 能 这 么 痛 快 地 答 应 此 事 ,先 前 建
议 时 的忐 忑 一 扫而 光 。
斤 ,无需另备早餐 ,云云 。 岂止是普通人 家 ,当时就算 国
相 应 地 ,粮 食 定 量供 应 标 准 也 很 快 制 定 出 来 。 据 t 粮 油 商 业 京

的请 求 ,会有 什 么影 响 。
会 开 得 很 热 闹 ,大伙 儿 七 嘴 八
难 。粮票 虽 小 ,牵 扯 的政 治 、经
济 、 社 会 、情 感 问 题 却 是 方 方 面 面 ,若 论 起 个 中情 由 ,五 味杂 陈 。
舌 地 议 了半 天 ,最 后 归 结 到 了 两 种 意 见 。 其 一 , 冈 营 的 企 业 买 高 价 粮 , 违 反 国 家 物 价 政 策 ,不 应 同
贸 。听 完 李 定 的 汇报 及 他 提 出 的 泮
溪酒 家不 收粮票作 为试 验 的建议 , 周 溪 舞 当 即拍 板 ,表 示 同 意 : “ 不
要 大 开 口 子 ,先 试 一 下 吧 。 这 让 ”
嘱咐 : “ 兄带米票每 日七两 似可供
两 餐 用 ,早 晨 弟 当 别 购 鸡 蛋 奉 赠 , 或无 问题 。 ”后 来 吴 宓 回信 中也 提 到 粮 票 :粮 票 所 带 甚 多 ,每 日可 有
开始从 农 贸市场购 买高价 米做饭 。
主 食 、 点 心 卖 给 没 有 粮 票 的 客 人
时 , 价 格 要 比 交 粮 票 的 客 人 高 一
志》 的记载 :15 年 时 ,城市人 口 95
按 特 重 体 力 劳 动 到轻 体 力 劳 动 、职 员 及 脑 力 劳 动 者 、学 生 、居 民 及 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票证年代”的尴尬与无奈
作者:郝斌
来源:《新天地》2008年第07期
那是一个凭票生存的年代,虽然已经在记忆中慢慢远去,但是我们不该忘记共和国这段曾经的经历……
看着我积存下来的票证,不难想起“票证年代”的艰难。

票证最早始于1955年全国粮食统购统销,“盛行”于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特别是1959年以后由于自然灾害,加之“一大二公”的体制,市场物品日益匮乏,越来越多的物品凭证才能购买。

就拿北京来说,到改革开放前各类票证竟增至十多种,吃饭要凭“一证多票”,即一个“居民粮食供应证”和附带的粮票、面票、米票,以及油票、猪肉票、鸡蛋票等,这些都是既凭证又凭票才能购买的。

此外单凭证购买的还有白糖、碱面、粉丝、粉条、麻酱,以及过节补助的点心、香油等,不管哪种食品都是按人头定量供应。

粮票又分为“全国粮票”和地方省市印发的粮票,如果到异地出差公干或探亲,就需要凭所在单位介绍信到粮站将地方粮票换成全国通用粮票,这样到外地招待所才能吃上饭,才能在探亲所在地购上粮食。

二是买布做衣服要凭布票。

当时每年布票定量要视棉花收成情况而定。

记得最多的一年是大人20尺,小孩10尺。

少数民族定量每人每年增发5尺。

1961年由于棉布供应紧缺,军人没有发夏装,只发了5尺布票,连买条裤子都不够。

当时人们很少添新衣服,外国人讽刺我们是“蓝绿灰”,没有色彩。

三是购买工业产品如饭锅、脸盆等要凭工业券,记得每个正式工作人员每月供应4整张,后又减为两整张(每整张可兑换为两个0.5张或10个0.1张),购买物品时依据不同种类收票的数量不一。

若购买自行车、缝纫机之类的大型工业品则需要另有自行车票等。

发放方法是按单位每20-30人1张,当时要买到一辆自行车可不容易,购车证分到单位往往采用抓阄的方法进行分配。

此外,城镇人的生活用煤和没有通电的农村点灯用油,也都是凭票或凭证定量供应的。

回想起来,“票证年代”的生活是何等的艰难。

国家的无奈给市场带来不良的后果。

实行票证要用大量的纸张印刷,分发票证要花费大量的人力,流通于市场无形又具有货币价值,特别是关系到民生的粮票、面票像“代货币”一样能够兑换各类物品。

票证给个人、家庭带来了束缚,“穿衣吃饭、精打细算”,不敢有半点疏忽。

特别令我难忘的是1965年春节前,我领好粮票,看书时顺手拿了20斤面票当书签夹在书中,待买粮食时,怎么也想不起放在哪里了,招来老伴的埋怨还不算,春节期间还少吃了好几顿饺子,只好用窝窝头来填补,让孩子们受了委屈,心中有说不出的酸楚。

说到家中穿衣,因布票所限,三个孩子要添新衣服得轮流买,今年给大孩做,明年才能给两个小的做,平时往往是老大穿后给老二,老二穿后给老三。

有时还把两件破旧的衣服改成一件继续穿。

那时我和老伴常悄悄地嘀咕,社会这样发展下去,可怎么生活啊……老伴当时每月只有43元的工资,她说“这辈子月工资能长到50元就满足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终于荡起了改革开放的春风。

邓小平同志说得好,不改革中国就没有出路;不开放,中国经济就得不到发展。

斗转星移换新天,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上海《文汇报》率先刊出布票退休了,粮票也将“退役”了。

看后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然而的确是事实。

北京的粮油、肉类市场也逐渐放开了,开始由单一的凭票证制演进到两种供应方法两种价格并行,并且渐渐缩小凭票范围。

至1993年4月终于使全部票证退出了市场。

为了不使主要生活用品放开而暂时价格稍高影响到人们的基本生活,国家采取每人每月给予“七元五”副食补贴。

使全社会初步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逐年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刷卡”进入了日常生活。

购买各类充值卡,既有优惠,又简便了手续。

特别是乘公交车辆的“一卡通”,不仅享受4折优惠,连听到那刷卡的响声也令人心情愉悦。

时代在进步,生活在提高,相信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责编:辛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