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感受文化影响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 2.1感受文化影响 课件 (共31张PPT)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 方式
思考:文化对人有怎样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有(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程度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三、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正悄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 A.潜移默化的特点
C.深远持久的特点
B.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D.鲜明的民族性的特点
2.尽管已经在国外生活了几十年,但闽籍华裔陈先生一
B 家还是喜欢喝乌龙茶,习惯用筷子,见到家乡人仍能讲
一口地道的家乡话。这说明 (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5.“读首诗再睡觉”“为你读诗”“诗歌是一束光”
等一批是个微信平台推出的诗作,经过精心编辑,给读
者带来的不仅是审美和情感的共鸣,还有视觉和听觉得
立体享受,重新打开了我们接触诗歌的多种感官,丰富
了我们对诗歌的想象,滋润着我们的心灵。这表D明
(1)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文化素养 (2)微信平台已成为个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科学技术的进步决定了我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4)自媒体平台拓宽了文化沟通和共享的渠道
含义 角度
潜移默化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感受文化影响》课件
【体验探究升华践行】 活动五:从周杰伦的歌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延 续… 【归纳小结探究延伸】
精彩回顾
习俗 建筑 文艺 思想 …… 感 受 传 统 文 化 的 影 响
基本
相对的稳定性
特征: 鲜明的民族性
影响: 积极、阻碍 取其精华 正确 去其糟粕 态来自百度文库: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学情分析 从知识能力上看,通过前面的学习,已 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同时具有一定的 认知、思辨和实践能力,为理解传统文 化在今天的作用奠定基础。 从学习心理上看,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 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学生的学习、生活 有密切联系,学生对这一课题有浓厚的 兴趣。但是,由于缺缺乏社会实践,看 问题容易产生片面性,被现象所迷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明确传 统文化的影响。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我 国传统文化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搜集信息、整 合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通过分析传统文化的特点以及作用,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 价值,培养学生学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其影响 难点:(2)分辨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 (1) 传统文化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高中政治必修3优质课件5:2.1感受文化影响
第1 页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1课时
感受文化影响
活动一 文化影响我知道
• 请同学们谈谈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在什么环境下受到过哪些 文化活动的影响?
• 环境:家里、教室、学校、电影院、博物馆、旅游景点....... • 文化形式:看书、听音乐、看电视节目、看电影、欣赏历史建筑
......
活动一 文化影响我知道 通过讨论,我们知道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里以 及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实现的。
活动八 读古诗,知特点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思考:诗中“乡音无改”,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什么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型的、强制的。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 活动。
活动二 了解多彩的招呼方式
活动二 了解多彩的招呼方式
文化影响的表现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2课第1框《感受文化影响》word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2课第1框《感受文化影响》word
教案
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
1.识记文化影响的表现形式和特点。理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的原因和途径。
2.培养学生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文化分析的能力和客观地、历史地、联系地剖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3.通过分析文化对人类产生影响的性质、方式和程度,领悟文化对人的影响,激发学生参与文化活动,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初步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读教材·填要点]
知识点一文化影响面面观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知识点二潜移默化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2)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温馨提示]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但并不是说处在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可以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只有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才会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知识点三深远持久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
是深远持久的。
(2)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议话题·强认知]
孟子小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
政治:1.2.1感受文化影响学案(新人教必修3)
、教学重点: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教学难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的影响。
预习案
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文化是人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和。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
等。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有的
。
,影响人
而是在地铁站里不间断地播放贝多芬、莫扎特的古结果地铁站内多发的抢劫、偷盗行为大为减少,发案率创下历届政府中的最低。
材料二:回乡偶书二首[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分别体现了的文化的什么特点?
探究(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总是对社会的发展【例3
某论坛上
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
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
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
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
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
【例4
D
①文化是一种社会重要的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不同地区、民族具有不同文化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是因为()
.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只要将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得越好,青少年的文化修养就会提高
高中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人教版必修三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行方式的影响
(2)文化对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分析:
(1)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优秀文化如何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2、能力目标
(1)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培养自己正确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
(2)结合文化塑造人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个而发展
二、【课程标准】:
1.3 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整体感知】: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感受不同文化对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以及实践活动、认
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影响,理解文化对人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从而感悟到不断丰富自己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
四、【相关知识】:
(1)回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2)第一课中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五、【方法点津】:
(1)调查。通过调查本村、本社区以及当地的文化产业、文化市场、文化消费的状况,了解文化发展对当地社会、经济、人们生活的影响。
(2)尝试体验。推荐对自己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或文化方式,如报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影电视、文化娱乐、艺术品、文化旅游等,用优秀的文化塑造自己,丰富精神世界。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必修三教案:第二课 第一框 感受文化影响
长丰县实验高中高二年级政治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主观题类型及其答题技巧
1、体现类
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从材料中概括出什么道理?”等。一般来说,它的设问是上述材料体现了所学政治学科的知识点。
应把教材中所有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比较,符合的就是答案的一个要点。
答题时,可先把材料中的关键句组合摘抄(有分有合),后说明它符合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或者先指出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然后列出材料的相应措施或做法。
2、依据类
依据型问题的问法一般是让你说出“做这样一件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原理。答依据题不要答重要性或意义。
3、为什么类
为什么型的设问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必要性)、意义(重要性),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四)意义类
此类简答题是针对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义来设问的,一般用“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作引导词。答题时一般采用“才能…;才能…”或者“有利于…;有利于…”这样的排比句。
4、怎么办类
“怎么办型”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字眼来设问。“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审查给定的材料,找出材料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寻找措施。
5、启示类
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先提出理论依据,然后再提出应该怎么办,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寻找措施。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感受文化影响》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感受文化影响》说课稿
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
我是来自
我说课的内容是《感受传统文化影响》我将从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框题分三目,根据学生的认知,教材远有的题目不能明显看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因此我把原有的三目换成传统文化的昨天今天明天。这三目我都是从微观实例引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最后教师归纳回归教材。教学处理过程中我力争做到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这个目标是针对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主渠道、主途径的特点确立的
②能力目标:
这是根据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不成熟要求,确立的
③知识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的
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
重点依据:
难点依据:
二、学情分析
基于上述情形,借助信息技术,,通过视频、音频的特有效果,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法、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学习法等。
教学手段
利用照片,音乐、视频等制作多媒体课件,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流程
教师准备:(1)布置学生进行分组探究活动:搜集传统文化的资料(2)课前布置教室,视频播放,创设文化的氛围
学生准备:分组合作探究,从网络、报刊获得相关资料,并制作成课件,指定发言人。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感性直观的图片和音乐的渲染,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欲望。
【活动感悟突出重点】了解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活动一:资料展示
①学生通过使用PPT展示所搜集的传统文化的资料,
高中政治必修三感受文化影响公开课-PPT
D 京时间上午10点整在其频率、主频道播放国歌。这一要求的依据是( )
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精神力量
B.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优秀文化
C.人的精神力量源自人的文化素养
实践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高 中 政 治 必 修三2. 1感受文 化影响 (共2 4张PPT )
➢材料:不同的见面礼节高中政治必修三2.1感受文化影响(共24张PPT)
古人见面拱手礼
现代见面和离别握手礼
不同时代的 人们交往方
式不同
高 中 政 治 必 修三2. 1感受文 化影响 (共2 4张PPT )
➢材料:不同的见面礼节高中政治必修三2.1感受文化影响(共24张PPT)
藏族同胞为尊贵的 客人献哈达
泰国人会见客人行 “合十礼”
拥抱是欧美人常见 的见面礼节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交往方式不同。
高 中 政 治 必 修三2. 1感受文 化影响 (共2 4张PPT )
文化是人创造的,又影响着每一个人。
特定的文化环境
来 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源
高 中 政 治 必 修三2. 1感受文 化影响 (共2 4张PPT )
➢及时反馈
高 中 政 治 必 修三2. 1感受文 化影响 (共2 4张PPT )
✓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 央电视台等在国庆节、国际劳动节等重要的国家法定节日、纪念日,于北
感受文化影响教案
感受文化影响教案
一、教案概述
本文档为一份针对文化影响主题的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感受不同文化对个人和
社会的影响,并培养他们的跨文化理解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学生将有机会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并思考其对自身以及世界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了解文化的概念,并认识到文化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分析并比较不同文化的特点、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3. 讨论文化
差异对个人和全球交流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尊重他人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
1. 什么是文化(1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的概念;
•解释文化的定义和组成要素(价值观、信仰、习俗等);
•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文化的多样性。
2. 文化差异的特点和影响(25分钟)
•介绍不同文化的特点,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时间观念、礼仪等;
•分析文化差异对个人行为和社会规范的影响;
•提供案例和故事,让学生思考文化差异导致的交流障碍和误解。
3. 通过艺术作品感受文化影响(30分钟)
•选择一幅艺术作品(如绘画、音乐、舞蹈等)来代表一个特定文化;
•介绍该艺术作品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分析艺术作品中体现的文化意义,并引导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4. 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困难(2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跨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价值;
•分析跨文化交流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列举一些有效的跨文化沟通策略。
四、教学方法
•场景引入:通过讲述真实的跨文化交流经历,引发学生对文化影响的兴趣和思考;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就特定话题展开讨论,分享观点和经验;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2.1 感受文化影响 教案
2.1 感受文化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理解和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及特点;通过列举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感知文化的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透过具体的文化现象概括出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内容及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丰富的文化生活材料入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教材分析
本课时从具体的事例入手,介绍文化对人的影响,使学生感知文化不仅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而且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同时初步认识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而持久的特点。
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文化的含义以及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关系,明白了第一课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文化,这就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课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看文化,从文化与人的关系方面了解文化,需要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展开探究,需要教师用有效的方式加以启发和引导。
重点难点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
教学过程
【导入】课堂导入
看过易中天的一个演讲,演讲的题目是“中国文化与中国人”。易中天在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时给我们揭示了一个既简单也深刻的道理,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都生活在中国文化的环境和氛围之中,我们的所作所为、生存发展都是与这个文化环境密切相关的。如果不了解中国文化,也无法认识自己。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感受文化对人的影响。
高中政治 第1单元 第2课 第1框 感受文化影响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1 新人教版必修3
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
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姿势正确)
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
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课题:书写练习1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高中政治必修3《感受文化影响》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3《感受文化影响》教案
1.知识目标
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文化对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2.能力目标
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培养自己正确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教学重难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影响。
教学工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洋快餐吗?你都知道哪些洋快餐品牌?(学生回答)可是,你们知道麦当劳下跪广告吗?下面我们一起播放这段视频。问题:
1、看了麦当劳的下跪广告后,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2、为什么我们对麦当劳下跪广告的反应会如此强烈?(学生回答)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如果不了解一个民族,有时容易带来一些不愉快。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感受文化对人的影响。
【讲授新课】
(一)文化影响面面观
自主探究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学生交流: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学生活动:
自从同学们来到威海一中,根据你的所见和所闻,请例举文化环境的变化和你所参加的文化活动?从中所获得的启示?
老师播放威海一中学校宣传片,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文化环境的认识。
觉悟提升:不但要知道文化环境的好,更主要的是有一种理想,将来回去建设自己的家乡,让自己的家乡更美,这样才不辜负社会和亲人对自己的期待。
自主探究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学生交流,老师补充:第一,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学历案-导学案 -高中政治必修三人教版-教师原创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一:感受文化影响】
材料一:
中西方饮食文化,在饮食观念、饮食习惯、食材对象、烹调操作准则和程序、饮食环境要求、用餐礼仪等方面都有众多显著的区别,这些区别是由于不同的地域特征、气候环境、文化环境、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和哲学思维等原因造成的。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免,分析、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和形成原因不仅有利于提高自身修养,更有利于催进国际交往和文化传播与融合。
材料二: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沉淀的载体。它以其独特的语言方式向人们倾述着各地区、各民族的思想观念、宗教情感、审美情趣等等。所以地域和历史文化截然不同的中西方也有着不同的建筑文化,在建筑造型、布局、结构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
(白金汉宫自18世纪至今为英国王宫)
任选一则材料,思考探究:
(一)观察对比图,从材料中你发现了哪些文化上的区别?哪些文化上的共同之处?
(二)中西文化为什么会呈现出上述差异?
(三)除了饮食与建筑,文化对人的影响还可以表现在哪些方面?
【以上材料设置逻辑不通,应当改为: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对人的影响,而不是分析建筑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四)结合教材理论分析,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具体阐述并举例说明。
【学习任务二:文化塑造人生】
与小组同学分享自己钟爱的文化作品(书籍、诗歌、音乐、电影…),谈谈感受及其带来的影响。
(一)总结归纳: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具有哪些作用?具体说明。
人教版高二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说课稿
人教版高二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汤阴一中的周艳梅。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感受文化影响》。我准备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说一下我对这一课时的理解和把握。一、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框题是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内容。是继第一课从社会角度来看文化后,又从个体角度来感受文化对人的影响,这一课的讲授既运用巩固了上节课所学知识,又为接下来的《文化塑造人生》奠定了基础,所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第一单元的重点,又是高考的考点。 2.说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及确定依据:以《课程标准》和新课改要求为依据,结合教材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理解记忆文化对人产生影响的表现以及特点。能力目标―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透过具体的文化现象概括出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内容及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丰富的文化生活材料入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归纳、比较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心”感受不同文化的影响,从而树立对待文化影响的正确态度,激发学生热爱优秀文化的情感,并由此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3.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以及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教学难点: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二、说学情高二学生
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于各种文化现象也有所感受和体验,所以具备学习本课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学生通过第一课从社会角度对文化进行了解后,在本课的学习中能够结合自身体验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探究学习。三、说教法及确立依据根据新课改的指导思想,按照三贴近原则(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进行教学。鉴于本课特点,对此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搜集大量学生熟悉古今中外的图片资料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案例教学法: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分析印证教材的观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易接受。创设问题案例时注意搜集他们熟悉的场景,让学生就自己熟悉的问题发表见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启发诱导法:在讲授本课重点“文化影响的第二个特点”时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过程。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发现、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4、集体讨论法:在讲到本课难点“文化影响的第一个特点”时,教师先举例提出问题,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5、教师讲授法:在讲到本课难点“文化影响的第一个特点”时,由于理论性较强,还需要教师用严谨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吃透理论知识点四、说学法及确立依据依据:俗话说:“授予鱼不如授之于渔,教是为了不教”根据新课标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应把课本知识与生活联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2.1《感受文化影响》教案设计(1)
2015高中政治 第1单元 第2课 第1框 感受文化影响教材分析与导
入设计1 新人教版必修3
一、新课推进
【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问题:文化是如何影响我们每个人的?
学生活动:探究文化如何影响人的(让学生对课文知识进行总体掌握)
教师活动:点评(对学生的概述进行点评)
明确: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来影响我们每个人的
教师活动:问题:你平时送过朋友礼物吗?你知道赠送朋友礼物应该注意那些事项?
学生活动: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师活动:点评注意事项
教师活动:问题:如果在西方,如果朋友送你礼物,你该怎么做(让学生自我感知东西礼仪
的差别)
学生活动:阐明自己的观点:应该当面打开,并表示感谢
教师活动:出示问题:中西方礼仪交往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学生活动:探究影响人们交往方式的原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行为)
总结: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行为,因为东西文化的差异,所以导致人们对同一行为和方
式的不同认识和行动。
教师活动:展示漫画 接到邀请去做客时,应带上
一些小礼物以表示对主人发
出邀请的感谢
在礼物转交过程中,应该是用双手递送、接收礼物为主人挑选礼物时,不应随心
所欲,应注意主人平时的禁忌客人不应该主动伸手与女主人握手,更不能紧抓不放
漫画中的三个人为什么对同一事物
有不同看法?
问题:漫画中三人为什么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认识?
学生活动:探究知识
总结:三人是受不同文化储备的影响,可见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活动,甚至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教师活动:问题:你平时上网吗?你觉得网络对你有那些影响,我们该怎样对待这些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课标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感受文化影响
教学设计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必修3第二课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两框,即“感受文化影响”和“文化塑造人生”。本课说明的主题就是相对于个体而言文化对人的影响。主要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看文化。这节课着重讲述第一框,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包括三个目,即“文化影响面面观”、“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深远持久的影响”,主要说明文化影响的特点。
学生分析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文化的含义以及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关系。明白了第一课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文化。这为这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课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看文化。需要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展开探究。这就需要教师用有效的方式加以启发和引导。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文化对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2.能力目标
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培养自己正确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影响。
教学方式
学生自主探究、讨论,教师进行引导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powerpoint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回顾第一课
所讲的内容,说
明第一课所讲的文化主要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理解的。而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二课的内容,这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两个问题:
?
①从这两幅画面中发现了哪些文化上的区别你还能举出更多的事例吗
②面对我们祖先创造的精美文化产品,人们的感慨,既有差异,又有共同之处。你能否解释这是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提示:①第一幅画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或文化,第二幅画是西方人的饮食习惯或文化。这反映出了中西方不同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价值观念等等影响到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举其他事例:如,中国的中秋节、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之间的区别。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具有共同的兴趣和相同知识水平的人对事物有着相似的看法或认识,而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或价值观的人,对事物则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认识。因此,面对祖先创造的精美文化产品,美术家、将军、冶金学家,由于他们的文化素养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对精美产品认识就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有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谓文化影响面面观了。
讲授新课:
一、文化影响面面观
设问:到底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什么有什么影响呢(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讲解: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
出示图片:
课堂探究:①你知道这些礼节的意义吗
②你还知道哪些不同民族的礼节(让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提示:①献“哈达”是我国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是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纯洁、诚心、忠诚和尊敬。在西藏,遇到婚丧节庆、应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纺的稀松如网,也有用丝绸为料的。“哈达”在不同的情况下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佳节之日,人们互献哈达,表示祝贺节日愉快、生活幸福;婚礼上呈献“哈达”,意味着祝愿新婚夫妇恩爱如山、白头偕老;迎宾时献“哈达”,表示一片虔诚、祈祷菩萨保佑;葬礼上献哈达是表示对死者哀悼和对死者家属的安慰。后来人们又对哈达的由来作了一些宗教方面的解释,说它是仙女身上的飘带,并以它的洁白象征圣洁和至高无上。
当泰国人互相打招呼时,不会采用典型的握手方式,而以双手合十,状似祷告。一般说来,年幼的先向年长的打招呼,而年长的随后回礼。在一般的泰国人交往中,告别和见面时不是行握手礼,而是以双手合十于鼻前,略躬上身互相致礼。此礼可表示问好、告别、致谢、感谢、原谅等意思,同时互说“沙瓦迪卡”(泰语“您好”)。
在西方,亲人、熟人之间见面多是拥抱、亲脸、贴面颊等。夫妻之间是拥抱亲吻,父母子女之间是亲脸、亲额头,兄弟姐妹平辈的亲友都是贴面颊。一般在公共场合,关系亲近的妇女之间是亲脸,男子之间是抱肩拥抱,男女之间是贴面颊,晚辈对长辈一般亲额
头,男子对尊贵的女宾往往亲一下手背(手指)以示尊敬。在一些欢迎宾客的场合,或祝贺、感谢的隆重场合,在官方或民间的仪式中,也有拥抱的礼节,有时是热情友好的拥抱,有时则纯属礼节性的。这种礼节,一般是两人相对而立,右肩偏下,右手扶在对方左后肩,左手扶在对方右后腰,按各自的方位,两人头部及上身向左相互拥抱,然后头部及上身向右拥抱,再次向左拥抱后,礼毕。
②列举几个少数民族的礼节,例如:朝鲜族历来重视礼节,以敬老爱幼为风尚。日常生活中,一切以老人为先,晚辈不与长辈同桌而饮,不并肩而行。尊敬师长是朝鲜族的一个传统美德。称教师为先生,视教师为尊贵宾客。维吾尔族见面时,不施握手礼,而是把右手放在左边的胸前,然后把身体向前倾侧三十度,然后说:“萨拉木来坤”(“祝福”之意)。如果一个人一次碰到十几个熟人,对每个人都要这样;如果遇到尊贵的客人或是长辈,则要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并点头、鞠躬,表达对长者的尊重和礼貌。妇女见面时,就不施这种礼,而是要互相拥抱,右脸面要挨一下,并说:“萨拉木”;长者见到小孩时,小孩要先叫老人的称呼,老人则要吻小孩的脸蛋和额头。不过年轻人见面时,有时行现代的握手礼,并说:“亚克西木塞孜”(您好)。锡伯族是新疆人口较少的民族,主要集中在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在全疆各地也有分布。他们十分注重礼节,见面时大都施握手礼,并说:“霍卓纳”(您好)。但对老人和长辈却要“打千”,即把左腿向前迈半步,双腿下曲,双手按在左膝盖上问好。每逢过年,儿女们要给父母叩头拜年,然后再给其他长辈拜年。
结论:(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总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形式。各种社会交往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器物、符号等,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