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下《4、5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设计一
(水滴系列)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第4 课工业化的起步一、教材内容分析《工业化的起步》选自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主要讲述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以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本单元的题目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奠基阶段,这一探索为我国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因此本课在整个中国现代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学习后面的知识起到铺垫作用。
二、课程标准了解“一五计划”;了解人们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步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步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材料: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教师:那么,西方侵略者之所以可以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根本原因何在?学生:西方侵略者武器先进,工业发达……教师:近代历史上这一悲剧的出现固然与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密切相关,但是从根本上看是由于被侵略国家社会生产力落后,无力抵御工业发达的西方侵略者,历史的发展一次次地证明:当今世界,一个国家只有实现工业化,提高综合国力,为加强国防提供基础,才能彻底避免遭受侵略与奴役的命运,这也是百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目标。
八年级历史下册《工业化的起步》教案、教学设计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对பைடு நூலகம்业化进程的直观感受。
5.通过课堂讲解、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工业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树立科技创新、勇于改革的意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幅图片反映了哪个时期的历史现象?这个时期对人类历史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2.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这幅图片展示了工业革命时期的情景。工业革命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重要力量,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小短文,要求涵盖工业化背景、条件、我国工业化初期的重大成就及其影响等方面,字数在500字左右。
(此作业旨在锻炼学生的史料整理、分析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2.请同学们分组收集工业化进程中的典型事例,分析这些事例对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并制作成PPT,下节课进行展示。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同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认识,提高历史素养。
4.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工业化进程中的问题与挑战。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5.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共同探究问题的能力。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工业化的起步 教案 教学设计
标
测
评
一、单项选择题:
1、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A.实行土地改革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实现国家工业化D.进行三大改造
2、“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②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④大庆油田建成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重
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难
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教学流程】
2、教师巡视指导,检查学生完成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发现并及时解决学生自主探究中所遇到的疑难。
3、学生完成自学后,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内统一“探究过程”答案,鼓励学生相互间质疑释疑。
4、指导学生做《同步探究》中的单选题,考查学生自主探究情况,巩固自主探究成果。
合
作
交
流
展
示
提
高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表: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编写人王洪光单位平邑兴蒙学校
【教学任务】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了解和掌握“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引导学生分析“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培养其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历史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1新人教八下
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师寄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学习目标:1、知道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主要成就2、识记第一部宪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3、能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重、难点:1、识记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2、识记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学习过程:一、自主构建知识网络: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间是()A、1949年B、1950年C、1952年D、 1953年2、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A、华北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东南地区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A、南京长江大桥B、武汉长江大桥C、杨浦大桥D、钱塘江大桥4、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B 、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C、共产党核心地位确定 D、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制定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
但是,一辆汽车、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毛泽东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2)、针对材料二的状况我党采取了什么措施?你能说出这些措施实施后取得的成就吗?6、简答题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我国国家政权性质是什么?(2)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3)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五、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六、教后反思:。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内容,主要讲述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以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工业化的起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奠基阶段,因此本课在整个中国现代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学习后面的知识起到铺垫作用。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逐步掌握了学习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的必要性、基本任务。
取得的主要成就;了解和掌握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主要内容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一五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和1954年宪法的性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一五计划的实施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认识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真正地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四、重点难点:1、重点: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某某国第一部宪法。
2、难点:一五计划实行的必要性,1954年宪法的性质。
五、教学方法通过展示大量的历史图片和资料,通过播放视频创设情景,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通过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六、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一五计划的成就。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旧版1分钱的纸币正面主景图案,提问:1分钱的图案上有什么?学生:一辆汽车。
教师:这是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辆汽车,你们知道这辆汽车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吗?当时的中国还有哪些成就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2、讲授新课:本课共学习两个板块:(一)一五计划领风骚、(二)宪法制定利人民。
板块(一):一五计划领风骚课件展示图片和材料:材料:“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历史第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新人教八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课设计第 4 课工业化的起步教课目的基础知识认识“一五”时期经济建设获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公布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剖析其合理性)阅读资料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散布表示图》,说明能力训练联系理解“一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业所获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散布特色过程方法概括剖析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爱党感情“一五”计划的提早超额达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伍的相貌,证感情态度了然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成绩斐然价值观唯物史观全国人大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公布,标记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教课要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 年宪法的公布教课难点1954 年宪法的性质教课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首前一单元学过的线索,按表格内容“对号入坐”:建国早期的任务(最后达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成立人民政权一致大陆、民族团结保家卫国知足农民需要召开新政协、成立新政府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承前启后,教师解说: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去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可是,因为公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公民经济处于崩溃边沿。
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
固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公民经济已经超出历史最高水平,但跟其余国家对比,还有很大差距。
这差距有多大?怎样追上去?请同学们阅读第 4 课。
组织学生学习和研究新课第一个五年计划1计划编制前夜,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特色?(仍旧属于落伍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伍于发达国家,并且不如印度。
)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成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与人民生活息息有关;C.相应地培育建设人材→科技是发展工业的第一世产力,要靠人材来掌握。
)[实时组织学生依据教师的解说,达成《填图册》第7 页第 2 题的答案。
初中历史工业化起步教案
初中历史工业化起步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工业化的概念和背景;
2. 掌握工业化起步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3. 分析工业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 工业化的概念和背景;
2. 工业化在欧洲的起步和发展过程;
3. 工业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掌握工业化起步的关键因素;
2. 理解工业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 等教学工具;
2. 相关历史资料和图片;
3. 练习题及讨论题。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工业化的概念,并思考工业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Step 2:讲解工业化起步的背景(15分钟)
讲解工业化在欧洲的起步和发展过程,探讨关键因素如工业革命、科技进步等。
Step 3:探讨工业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20分钟)
分组讨论工业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展示学生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
Step 4:练习题及讨论(10分钟)
提供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工业化起步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展开自由讨论,分享对工业化的看法和认识。
Step 5:课堂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梳理相关知识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工业化的起步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培养了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案例和实例,深入探讨工业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
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发明人。
(2)掌握工业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影响。
(2)运用比较法,分析工业化在不同国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的重视,认识到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关注工业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 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影响。
2.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发明人。
三、教学难点:1. 工业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2. 工业化在不同国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工业革命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了哪些重要的发明吗?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发明人。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工业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工业化在不同国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工业化时期的典型案例,如英国的雾都伦敦。
(2)学生分析案例中工业化带来的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
5.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2. 研究性学习:调查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分析我国工业化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工业化影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工业化的问题和影响。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工业化带来的具体问题。
3. 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工业化的看法和理解。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工业企业,直观感受工业化的实际运作。
2. 邀请企业家或专家讲座,分享工业化发展的经验和挑战。
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工业化的起步教案教案标题:工业化的起步教学目标:1. 了解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包括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2. 掌握工业化起步阶段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过程;3. 分析工业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工业化起步阶段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过程。
难点:分析工业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包括工业化起步阶段的背景介绍、重要事件和发展过程;2. 教学素材:包括工业革命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工业革命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工业化?工业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有什么影响?二、讲解工业化起步阶段的背景和影响(15分钟)1. 介绍工业革命的背景:工业革命是如何开始的?为什么会在18世纪的英国开始?2. 分析工业化对社会的影响:工业化带来了哪些社会变革?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3. 探讨工业化对经济的影响:工业化是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的?哪些行业受益最大?4. 讨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工业化带来了哪些环境问题?如何影响了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三、分析工业化起步阶段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过程(20分钟)1. 介绍工业化起步阶段的重要事件:如工业革命的爆发、蒸汽机的发明、纺织业的机械化等;2. 分析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过程:工业化是如何从起步阶段逐渐发展壮大的?各个行业的发展特点是什么?四、讨论工业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15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工业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并就不同观点展开讨论;2. 展示讨论成果: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五、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并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分析工业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工业化的起步阶段,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掌握工业化起步阶段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过程,并分析工业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通用3篇)
《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通用3篇)《工业化的起步》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2、过程方法目标:阅读资料联系理解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分布特点归纳分析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3、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党情感“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证明了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成绩斐然唯物史观,全国人大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已经基本形成二、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教学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单元学过的线索。
教师讲授: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
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这差距有多大?如何赶上去?请同学们阅读第4课。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第一个五年计划1计划编制前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特点?(仍然属于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不如印度。
)教师过渡讲解: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态,党中央依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条件,决定通过政府制定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集中力量发展重点项目,带动各行各业全面发展。
这就叫做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
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15页课文,找到相关内容作好标记,然后加以理解记忆: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科技是发展工业的第一生产力,要靠人才来掌握。
《工业化的起步》初二下册历史教案设计
《工业化的起步》初二下册历史教课设计设计《工业化的起步》初二下册历史教课设计设计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老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老是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美等为依靠的。
下边是带来的《工业化的起步》初二下册历史教课设计设计!《工业化的起步》 1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认识"一五"时期经济建设获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公布;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剖析其合理性)。
经过学习培育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归纳剖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过采纳解说法、独立学习、小组合作研究学习相联合的方式,共同达成本课内容的学习。
感情态度、价值观:经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一五"计划的提早超额达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伍的相貌,证了然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成绩斐然。
全国人大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公布,标记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系统已经基本形成教课要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 1954 年宪法的公布教课难点: 1954 年宪法的性质教课过程第一学时教课目的经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经济建设获得的主要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公布。
经过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散布表示图》,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所获得的巨大成就,培育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指引学生思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进而培育学生归纳、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剖析能力。
经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达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伍的相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公布,标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系统的基本形成。
学时要点要点和难点 :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工业化的起步。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方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第 4 课《工业化的起步》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1.认识和掌握“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获得的主要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宣布等基础知识。
2.解读图表《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体验与感悟“一五”计划推行的背景;观看《鞍山大型轧钢厂》《毛泽东为第一汽车制造厂题辞奠定石》《长春一汽》《一五计划工业和交通建设主要成就散布图》等图片,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胜性。
3.知道“一五”计划超额达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伍的相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宣布,标记着我公民主政治体系基本形成。
二、教课要点认识一五计划基本任务和成就,知道1954 年宣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教课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三、教课器具多媒体。
四、教法与学法启迪式教课、体悟教课;角色体验学习、自主学习、小组议论。
五、教课过程(一)情形导入建国早期,我国工业十分落伍。
毛泽东感触地说了一段话。
请听──毛泽东(学生模拟,用浓厚的湖南口音):“此刻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可以磨成面粉,还可以造纸,可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沓机都不可以制造。
”如何改变这类现状呢?实现工业化是独一的出路。
为了实现工业化,1953 年中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好,让我们来学习第 4 课“工业化的起步”。
(二)自主学习教师出示自学纲要,学生比较纲要自主学习,迅速阅读课本,并在课本上初步做笔录。
育人如同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三)合作研究1.小组比较纲要,相互怀疑释疑。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工业化的起步》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2.理解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的冲击,了解工业与城市的联系,初步认识工业化进程对社会造成的影响;3.通过学习历史,了解到工业化时期新技术、新制度、新思想的创新,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工业化对于农业、手工业的冲击,了解工业与城市的联系,初步认识工业化进程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工业化时期新技术、新制度、新思想的创新,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图表解析、视频展示等多种教学方式。
四、教学过程1.导入:印刷术的普及通过印刷术的普及介绍欧洲文化传播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欧洲文化传播的特殊性,以及欧洲文化传播对于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2.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讲解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启示学生理解蒸汽机的革命性质和应用范围。
3.新制度的创新引入工厂制度,帮助学生了解工厂制度的特点,明确工厂制度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4.新思想的创新通过导入亚当·斯密的理论,启示学生认识自由放任主义的理论基础,以及自由放任主义对于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5.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讲述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帮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和重要人物。
6.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的冲击通过讲解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的冲击,帮助学生理解工业化进程对社会的影响和转型,以及认识到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7.工业与城市的联系通过讲解工业与城市的联系,帮助学生了解工业和城市的相互关系,理解城市化进程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8.展示与讨论通过展示与讨论,帮助学生加深对工业化进程中新技术、新制度、新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资源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视频资料等。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1新人教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一.教材内容剖析:本课主要叙述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推行以及第一部社会主义种类宪法的公布,本单元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道路的研究》,工业化的起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是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奠定阶段,所以本课在整此中国现代史中据有重要地位,为学习后边的知识起到铺垫作用。
二.课程标准:认识“一五计划”,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道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三.教课目的:认识第一个五年计划推行的必需性、基本任务。
获得的主要成就;认识和掌握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出生、主要内容和性质。
指引学生剖析一五计划实行的必需性和1954年宪法的性质,培育学生剖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认识到一五计划的实行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伍的相貌,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认识第一部宪法的公布,真实地表现了人民的意志。
四.教课要点难点:要点: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难点:一五计划推行的必需性,1954年宪法的性质。
五.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导入新课:展现:毛泽东词作《水调歌头·游泳》学生:齐读。
教师:本词是毛泽东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感兴之作。
此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寥寥两笔,不单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速速度,和马上见到的大桥腾空的宏伟形象,并且写出了一桥贯穿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历史不会忘掉,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结束了渡轮摆渡的历史,“天堑”变通途。
你知道吗,此刻长江上有多少座桥?仅武汉就有三座长江大桥。
此刻的中国已经成立了独立的工业系统,成为世界上制造大国,可是中国的工业化是如何起步的?(设计企图:让学生朗诵毛泽东的诗词,培育学生修养,激发学习兴趣。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二)教师引领,合作研究教师:什么是工业化?学生:畅所欲言。
展现:工业化往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此中的制造业)或第二家产产值(或收入)在公民生产总1值(或公民收入)中比重不停上涨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停上涨的过程。
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发明人,认识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
2. 学会通过图片、资料等收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工业革命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2. 学会运用历史观点,评价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情感态度价值观:1. 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学会珍惜今天的生活,关注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
二、教学重点1. 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发明人。
2. 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三、教学难点1. 工业革命的原因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如何评价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变革。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发明人。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工业革命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4. 课堂讲解: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结果,讲解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发明人,分析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5. 案例分析:以英国和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为例,让学生了解工业化在不同国家的特点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发明人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的理解。
3. 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对工业化进程的把握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劳动力权益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九年级历史编写人:王艳丽日期:2014、12一、学习目标:了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二、学习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学习难点: 1954年宪法的性质三、基础回顾(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背景2时间3目的4基本任务5主要成就6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制定的会议:会议时间、地点、目的2宪法内容3宪法性质四、合作探究1、我国进行一五计划建设的重要条件有哪些?2、进行一五计划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3、一五期间我国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4、“一五”计划威慑么要把东北作为重点建设地区?请你为实施的“振兴东北”战略提一些合理化建议?5、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的道路于途径有何不同?五、中考考点1、将一五计划成就和民主法制建设和成果结合起来考察民主富强是中华民族的不断追求。
2、考察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联系新中国成立后的其他宪法。
3、以专题形式考察中外史上的工业化建设。
六巩固运用1、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这句话的意思是(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C.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 D.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一时期我国的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成就是( )A.选举产生了新中国党和政府的领导人 B.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确立了人民政协制度D.颁布了《宪法》《民法通则》等法律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是( )A、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员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D、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4、下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是(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B.建成武汉长江大桥C.东北工业基地形成D.大庆油田建成5、今年我们已进入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你知道我国编制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 ) A1949年~1953年B1952年~1956年C1953年~1957年D1950年~1954年6、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描绘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宏伟蓝图这里的“一桥飞架”指的是( ) A武汉长江大桥B南京长江大桥C宜昌长江大桥D黄浦大桥7、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
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A新中国成立时期B解放前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8、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是(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我国第一辆汽车B、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C、“一五”A、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着手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C、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D、大量进口美国钢铁和机器设备10、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准备的以下图片资料,不适合采用的是()A.鞍山大型轧钢厂B.核潜艇待命出发C.长春一汽生产第一批解放牌汽车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11、右边的文献出自:()A.遵义会议B.七届二中全会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2、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
他亲历的活动是()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B.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3、“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
”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
这两项成就是()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②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④大庆油田建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4、慰问“一五”计划期间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老工业区职工,你主要应该到祖国的哪个地区()A、东南沿海地区B、东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15.(中考)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 ,农林水利占7.6% ,运输邮电占19.2% ,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 ,其它占7.8%。
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9。
由此可见,我国当时()A.优先发展重工业B.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C.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二、材料题1、中国现代化(又称近代化)探索的经历曲折坎坷,给人们的启示也非常深刻。
我校9(5)班同学以“中国现代化”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曲折的探索】材料一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实际上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
——何怀宏《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1)材料中“全面西方式的现代化”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二1933年《申报月刊》刊出“中国现代化问题号”特辑。
当时各种现代化思想相互碰撞,其中以热谈苏联和社会主义、探讨苏联“一五计划”成功原因以及表达对其向往的较为醒目。
(2)从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角度说明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热谈?【走民主道路】材料三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3)材料中“破坏一个旧世界”的含义是指什么?建国以后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建设一个新世界”在政治民主化方面做了什么样的贡献?【迈向现代化】材料四图一(一五计划主要建设示意图A铁路)图二(近代工业兴起形势图B大生纱厂)(4)图一中A铁路名称是什么?图二中B企业的属于哪种性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图一和图二重工业在地域分布上不同的原因?材料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的,攻坚克难,坚定不移的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中共十八大报告(5)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的原因。
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从百年来中国现代发展历程中得出的主要结论。
第5课三大改造学案一、学习目标:九年级历史编写人:王艳丽日期:2014、12了解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
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
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学习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三、基础回顾(一)农业合作化1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2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3农业合作化的作用4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的时5农业合作化完成的时间(二)手工业合作化1方式2完成时间3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时间、方式、创举)4三代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三代改造的不足之处、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四、合作探究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3、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是什么?4、中国近代史上中国社会性质发生过三次变化?每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此变化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主要矛盾 1840年 1949年 1956年社会性质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五、中考考点1、从中国近代史上三次历史性巨变的角度考察社会主义改造2、从创新角度考察赎买政策3、从社会性质变化的角度考察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从建国后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角度考察农业合作化运动六、巩固运用1.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A.从农民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B.从国有转变为农民所有C.从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国家所有D.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民私有2.对工商业的改造反映了我国某一历史现象。
它出现在()A.“三大改造”时期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3。
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三大改造”完成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A.①②③④B。
①④③②C。
③④②①D。
①②④③4.1953~1956年,我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针对()①农业②工业③手工业④资本主义工商业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是在()A.1955年 B.1950年C.1953年 D.1956年6.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在()A.1950年 B.1954年 C.1956年底 D.1978年7.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D.三大改造的完成8.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的标志是()A.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9.党的历史上的“过渡时期”是指()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B.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从鸦片战争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0.在三大改造的过程中,采取赎买政策的是()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1.下列关于“三大改造”评价正确的是()①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在我国建立起来。
③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终结。
④标志着我国过渡时期的结束。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A.建立生产合作社B.实行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C.我国改变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D.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13.被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的是()A.对农业的改造B.对手工业的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D.对工业的改造14(中考)图所示的“江苏省江宁县公私合营股票”,其印发的主要目的是()A.建立人民民主政权B.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C.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D.实现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二.材料题材料一:……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两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