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湘夫人》精编教案Word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2课《湘夫人》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2课《湘夫人》教案

《湘夫人》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语,并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

3.情感目标:对在不断彷徨迷惘中仍对爱情坚贞不渝的歌颂,透出对生命的执着追求,和追求不得的忧伤怀疑。

抒发了诗人人生失路、孤独凄凉的心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体会男女水神在生死契阔后欢会难聚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把握景物描写中反映水神的情绪。

【教学步骤】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据传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的配偶神。

湘君就是传说中尧、舜、禹中的舜。

他到九嶷山惩戒恶龙,死在苍梧,他的妃子是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到南方寻找舜,走到洞庭湖附近,听说舜已死,二人抱头痛哭起来,一直哭了九天九夜,眼睛流干了,哭出血泪来,。

最后也死在了舜帝的旁边。

娥皇和女英的眼泪,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血红的,这便是“湘妃竹”。

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纹,传说是二妃在竹子上抹眼泪印上的;有的竹子上有鲜红鲜红的血斑,那是两位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

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叫这种竹子为湘妃竹。

可以说,这个名称,这种竹子形象化了一段凄迷的叫人生死相许的爱情。

这段爱情神话,在民间广为流传,屈原以此为题材,写成了诗歌:《湘君》《湘夫人》。

通常认为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的配偶神,他们彼此深深地眷恋,却不知什么原因,总是爱而无因,见而不得,只能互相幻想着对方,无望地追寻、失望。

在他们之间,永恒地隔着迷惘的水域。

二、结合注释,诵读课文1、字音渚(zhǔ) 眇(miǎo)薠(fán) 罾(zēng) 蘋(pín)芷(zhǐ) 澧(lǐ) 澨(shì) 潺湲(chányuán)葺(qì) 荪(sūn) 楣薜荔(bì lì)擗(pǐ) 櫋(mián)庑(wǔ) 嶷(yí)袂(mèi) 遗(wèi) 褋(dié)搴(qiān) 汀(tīng) 橑(lǎo)2、诗歌的主人公是谁?湘君3、诗歌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写湘君约见湘夫人但最终未得见面。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第2课 《湘夫人》精品教案系列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第2课 《湘夫人》精品教案系列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第2课《湘夫人》精品教案系列教学目标:1、注意几个意思为“水边”的字,积累文言词语,并背诵全文。

2、把握男女水神悲欢离合之情,理解本文的主旨。

3、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

教学重点:体会男女水神在生死契阔后欢会难聚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把握景物描写中反映水神的情绪。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洞庭湖有着独特的美景以及瑰丽的神话传说以及一些古代文人的赞美和歌颂,因而闻名天下。

洞庭湖中有君山,又叫洞庭山。

山上有二妃墓和湘妃寺,在二妃墓和湘妃寺周围生长着高低起伏、郁郁葱葱、苍翠茂盛的斑竹,在这些竹子上长满泪痕似的斑点,有人说这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景观。

大家知道这种斑竹是怎么来的吗?根据《山海经》、《尚书》的记载,在传说的三皇五帝时代,尧考察他的接班人舜,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后来舜外出巡行生了重病,娥皇、女英就赶去看望他,当她俩赶到洞庭湖中君山的时候,那边传来消息说大舜已经崩于苍梧之野,娥皇女英悲痛哭泣,然后就投江而死。

她们投江而死之前哭泣的泪痕就化成了现在的斑竹。

当地把这个美丽的传说编成歌舞,而湘君和湘夫人就成为传说中湘江的一对恋人神,屈原则根据这个美丽的传说写作了一首诗歌《湘夫人》,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作家简介1、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2课《湘夫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2课《湘夫人》教学设计

《湘夫人》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了解屈原的生平创作、思想人格及楚辞的特点2、通过对诗歌景物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痴情不移、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3、学习和掌握屈原作品“香草美人以譬君子”的比兴写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背诵理解内容、感受意境、体会情感。

2、知人论世,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生平境遇思想人格与创作的关系3、延伸探究,体会湘君与屈原“爱”的伟大。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中对真挚爱情的歌咏及诗人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并为之坚贞不渝地奋斗的精神品质。

重难点1、学习和掌握屈原作品“香草美人以譬君子”的比兴写法。

2、延伸探究,体会湘君与屈原“爱”的伟大。

3、体会诗中对真挚爱情的歌咏及诗人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并为之坚贞不渝地奋斗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作为凄美爱情的代言,林黛玉住在“潇湘馆”中,又得宝玉赋予一个恰当的别号“潇湘妃子”,于是竹影摇曳的潇湘馆中,美丽女子那哀伤的容颜、哭泣的声音便深深印在人们心中。

其实潇湘妃子乃两人,一为娥皇,一为女英。

传说舜帝南巡,死于苍梧,于是二妃伤心哭泣,泪洒绿竹——“斑竹一支千滴泪”,尤其自屈原的《湘君》《湘夫人》之后,“湘夫人”就成为中华民族寄托情感的理想对象。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追寻湘君和湘夫人的爱情足迹吧。

二、了解作家作品1、学生交流展示预习成果2、教师强调(1)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

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湘夫人》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湘夫人》教案
科目: 教师: 授课时间:第周 星期年月日
单元(章节)课题
知人论世
本节课题
湘夫人
三维目标
1、鉴赏本诗的表现手法
2、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歌的主旨
3、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掌握渲染技巧
4、理解楚辞中语言独特的“兮”式结构
提炼的课题
比兴、衬托
教学重难点
景与情,神话与作者感情的理解;难点是技巧的理解
教学手段运用
教学资源选择
学案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
教师如何教
学生如何学
论世
导引
1、学生介绍屈原及作品
2、老师补充“楚辞”及传说
补充
介绍作者
背诵名句
整体
把握
1:诗歌涉及的主要人物形象有几个?抒情主人公是谁?
2:《湘夫人》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引导总体把握,抓住主要内容
学生感知,总体把握
合作
探究
1、阅读第一段,说说本诗的开头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对全诗起什么作用?
2、找出诗中使用比兴手法的诗句,说说它们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作者的情感变化
4、湘君为何用这么多的香草来装饰房屋?
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小组议一议,最后明确发布
回顾所学方法,根据问题积极思考
课堂检测内容
本诗用意,课Biblioteka 练习拓展理解概括6789则的内容,用两三句话加以评点
预习内容布置
第五课,读准,读通,完成“导学”部分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2课《湘夫人》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2课《湘夫人》教案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有关屈原、《楚辞》的知识2、读懂文意,训练学生用散文化语言转译诗歌的能力3、把握故事、情感4、体会屈原在文中的寄寓,了解“香草美人”意象。

二、过程与方法:1、诵读2、质疑和讨论三、情感态度价值感:学习屈原执着于理想、忠贞、爱国的品格。

教学步骤及内容一、导入1、我们上学期学过屈原的《离骚》节选,回顾其中名句(师说上句,生接下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从中感受到屈原什么精神?追求理想、执着、坚守品性……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诗歌《湘夫人》。

2、注释补充(幻灯片投影):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

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竹上生斑,“斑竹”之名(也称“潇湘竹”或“湘妃竹”)由此而来。

据说娥皇、女英在痛哭之后,投湘江自尽。

屈原根据这个美丽的传说写作了诗歌《湘夫人》。

自秦汉时起,湘江之神湘君与湘夫人的爱情神话,被演变成舜与娥皇、女英的传说。

后世因称二女为“湘夫人”。

提问填空:红楼梦》中大观园里林黛玉的住所根据这个典故命名为“潇湘馆”,门外“有千竿翠竹遮映”。

林黛玉的别号就叫“潇湘妃子”,她常常流泪。

有人推测曹雪芹原意是让黛玉最终投水而死——质本洁来还洁去,像娥皇、女英一样。

二、预习检测:1、学生齐读,教师正音2、预习题:利用注释,用散文化的语言翻译《湘夫人》的故事,标记有疑问的字词、诗句。

3、学生互相传看,推荐译文,读两篇。

4、提问:根据自己的翻译和同学的译文,你们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注意文中叙事语句的提示,湘君和湘夫人要干什么?结果呢?)“与佳期兮夕张”、“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两人约会、湘君筑室,最后女子未来。

三、内容分析讲解(一)幻灯片展示老师选择的译文,点拨词句,提问第一节:(1)“帝子降兮北渚”翻译时可以理解为“帝子将北渚”(2)从中感受到湘君怎样的感情?“愁”,“目眇眇”、“登白薠兮骋望”——焦急、迫切地盼望。

《湘夫人》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湘夫人》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湘夫人》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湘夫人》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一、选修背景湖南女作家贵妃醉酒一生起居并不富裕,却在多少挫折中迎来她的艺术成就。

自幼聪慧的她便爱好文学,毕生写出大量的作品,描绘了大量的真实的生活场景。

其中《湘夫人》这一长篇小说,刻画了那段风波故都的狂热岁月。

本连载小说是可以看做一个反应那时代风俗的人类考察小说, 不仅包括了逝水茶楼中的风情及文化人物, 还描绘了那个时代, 故都及朝堂上的激烈风云. 无论从人物、故事情节还是历史背景,都是值得研究、品读的经典之作。

二、教材概述1.教材名称选修10:湘夫人2.作者贵妃醉酒3.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4.出版年月 2012年三、教案内容一. 模块安排本课程设计按照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二选修10《湘夫人》一书,设计了以下五个模块:模块一说“湘夫人”与湘乡模块二“湘夫人”的作者贵妃醉酒模块三八旗女子嫁到湘、乡村妇女的生活模块四观察桥段情感描绘模块五对话个人的羞愧心理二. 模块介绍模块一:说“湘夫人”与湘乡本单元主要是介绍关于“湘夫人”的典故的起源、历史背景及相关的文化传统、地域文化和文化典故等内容。

希望学生了解了“湘夫人”的真正意义和历史背景。

模块二:贵妃醉酒本单元主要是介绍贵妃醉酒的生平、文学成就和《湘夫人》的写作背景等,引导学生理解贵妃醉酒创作的故事内容、了解其代表作品,更好地体验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模块三:八旗女子嫁到湘、乡村妇女的生活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小说情节来展现八旗女子嫁到湘地和当地乡村妇女的生活状况差别,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区域生活差异。

同时,也为学生呈现那个年代妇女地位的低下,以及即使出身富贵,处于退场妇女阶段的生活独特性,从中引发学生思考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模块四:观察桥段情感描绘本单元是从小说中抽取社交场合等相对隆重的场景,教学生进行情感描写;分别看《湘夫人》中的小说中是否设置情节舞会这个场面,场间经过是怎样刻刻画出来的等等。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湘夫人》教学课件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湘夫人》教学课件
捕捉物象,采用白描,使秋风、水 波、木叶这些最富于悲愁色彩的事物, 组成一幅广阔而悲怆的画面。林庚先生 说:“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 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 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 得到了启发。” (《说木叶》)
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融情入景,以景染情 •秋水的绝唱
❖ 当秦兵攻破楚都消息传出后,他大失所望,悲 愤投汨罗江,以身殉国,这天正是五月初五。
屈原的人格理想
❖ 1、砥砺不懈、特立独行 的节操
❖ 2、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 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 精神
举 众世 人混 皆浊 醉而 而我 我独 独清 醒, 。
路 漫 吾漫 将其 上修 下远 而兮 求, 索 。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 单元《 湘夫人 》教学 课件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 单元《 湘夫人 》教学 课件
可以说,这个名称,这种竹子形象化 了一段凄迷的叫人生死相许的爱情。这段 爱情神话,在民间广为流传,屈原以此为 题材,写成了诗歌:《湘君》《湘夫人》。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 单元《 湘夫人 》教学 课件
熟知字音
渚(zhǔ)
眇(miǎo)薠(fán) 蘋(pín)
罾(zēng) 芷 (zhǐ) 澧(lǐ) 潺湲(yuán)
麋mí 皋(gāo) 澨(shì) 葺(qì)
荪 (sūn) 橑(lǎo) 薜荔(bìlì)擗(pǐ) 櫋(mián) 庑(wǔ) 嶷(yí) 袂(mèi)
遗(wèi)
汀(tīng)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古诗十九首》)
“搴(qiān)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为 什么要写这么多香草,为什么要采香草送给姑 娘?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第一章2《湘夫人》(共1课时)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第一章2《湘夫人》(共1课时)Word版含答案

《湘夫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部分字词的读音,注意几个意思为第三段“水边”的字2、能力目标: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理解楚辞中语言独特的“兮”式结构3、情感目标:把握男女水神悲欢离合之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体会男女水神在生死契阔后欢会难聚的心情变化2、把握文中浪漫主义和“比兴”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1、作者的情感与文中男女水神情感的耦合2、景物描写中反映水神的情绪教学过程【导语】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坐着船去汨罗江边寻觅一位中国最早的行吟诗人,沿着他的足迹来领略荆楚文化的魅力。

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大家已经掌握的有关《楚辞》的文学常识。

一、相关背景知识介绍(一)关于屈原1 、屈原生活的时代简介:屈原(约前340至约前278)出生于楚国贵族,与楚王同姓。

祖先屈瑕,为楚武王熊通之子,被封于“屈”之地,后代以“屈”为氏。

始祖为传说中的古帝颛顼高阳氏。

“帝高阳之苗裔合,朕皇考曰伯庸。

”(《离骚》)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

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

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

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

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的情怀。

这天正是五月初五。

屈原家乡为湖北秭归县。

贵族出身,使他有机会接受教育。

学识渊博,同时由于他和楚王同姓,所以培养出较浓厚的宗国感情。

屈原生活的时代在战国中期,七大国之间连年征战。

当时最有条件统一中国的是秦国和楚国,但秦国占优势,因为经过商鞅变法后秦国更加强大起来,而楚国在吴起变法失败后越加腐败,所以楚国必须和齐国结盟共同对抗秦国。

2 、屈原作品及特色(1)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

2019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2《湘夫人》word学案

2019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2《湘夫人》word学案

2019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2《湘夫人》word学案一、整体把握1.说说此诗开头所渲染的环境气氛,对于全诗所起的作用。

答案此诗开头所渲染的环境气氛,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有力地渲染了湘君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的心理。

这是一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

这里诗人用朴素自然的语言,以清秋的景色构成一个美妙而略带轻愁的意境。

这样一开始就有力地衬托了湘君久候恋人不来所勾起的怅惘。

2.诗歌中有着大量的景物描写,为什么不能说本诗是一首写景诗呢?答案《湘夫人》是一首很有特色的爱情诗。

以景现情,寓情于景,可以说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湘夫人》的景物描写十分成功。

它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与评价湘君的心理活动相映衬,即情感的流动与外在形式同步。

诗人将湘君与湘夫人约会的地点放在湘水一带,时间又是在秋天。

整个画面是秋天水上景色。

这就为诗中主人公提供了抒发相思愁苦的自然环境。

在湘君的心目中,以为“帝子降兮北渚”——湘夫人曾经在约会的地点(北渚)等待过自己。

然而当他到来时湘夫人已经离开了。

他望穿秋水也不见对方的影子,心中忧伤万分。

“目眇眇兮愁予”中的“愁”顿时在此环境中触发。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是进一步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的愁情。

主人公不见心爱的佳人到来,从极想会见至没有会见,中间的心理落差非常之大,有一种失落感。

主人公的情绪体验染上了某种色彩,于是构成一种审美心境。

这时,在湘君的眼中,尽是令人黯然神伤的凄凉景色:秋风瑟瑟,似乎凉意渗透心间;落叶纷纷,犹如一颗沉重的心渐渐下沉;微波荡漾,犹若“心波”起伏。

湘君面对这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心事茫然,愁绪四溢。

情与景水乳交融,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美妙的意境。

二、细部探微1.第三段,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和步骤,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答案第三段纯粹是湘君幻想中与湘夫人如愿相会的情景。

2020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2湘夫人word教案

2020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2湘夫人word教案

《湘夫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部分字词的读音,注意几个意思为第三段“水边”的字2.能力目标: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理解楚辞中语言独特的“兮”式结构3.情感目标把握男女水神悲欢离合之情二.教学重点1.体会男女水神在生死契阔后欢会难聚的心情变化2.把握文中浪漫主义和“比兴”手法的运用三.教学难点1.作者的情感与文中男女水神情感的耦合2.景物描写中反映水神的情绪四.教学方法男女分组诵读,师生问答五.媒体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导入师:我们前几天刚学过屈原的《离骚》,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诗歌《湘夫人》[板书],我先请同学们来回忆一下屈原这个人的生平。

生:…… [师板书]师:好。

我们再思考一下“楚辞体”有哪些特点?[提示:可以结合《离骚》注释看]生:……师:好。

在前几篇诗歌中我们都能看出比兴手法的运用,同样在这篇诗歌中也存在着比兴手法的运用,请大家在本课的诗歌学习中注意一下运用比兴手法的诗句!现在我们来一起学习《湘夫人》。

二.课堂讨论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注意将文中注释的拼音标注到文中,阅读时同时对照诗歌释文,把握诗歌大意。

生:读3分钟。

师:下面我们分男女两大组来读这首诗,男生先读,“帝子降兮北渚”,预备开始……生:齐读师:同学们朗诵的很好,但其中有几个字音要注意一下:[板书]师:我先请一位同学来谈谈你读了这首诗读出了什么故事情节?生:……师:对了,这首诗主要写男女水神在相互述说爱慕之词,却因无法见面而黯然神伤的故事。

同学们可以结合译文感受他们对爱情的期盼。

师:下面我们来看具体的段落。

第一段我先来读一下,大家注意听我语气的停顿。

[师读] 刚才大家听我读了一便,有什么感觉。

生无语。

师:你们不说我来问大家。

这四句哪一句写的最好,最能给你深思?生一:.....生二:.....师:你们为什么选择了这一句,说说看,它好在哪里?[提示:我们高一学过《说木叶》这一课,大家想想,那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这句诗的?]{老师自己补充,别指望学生说了}师:这一段中有一句运用了比兴,大家看看,谁能找出来?(假如生一错,就叫生二.....一直到说出来)师:写的什么意思呢?生:.师:不错,这句写的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见其人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水神看到的是一幅奇怪的场景:鸟儿聚集在水草上;鱼网则被挂在树上。

【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第1课《湘夫人》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第1课《湘夫人》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湘夫人》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和情味悠深的语言2.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男女水神在生死契阔后欢会难聚的心情变化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屈原的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伟大精神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把握文中浪漫主义和“比兴”手法的运用;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疏通文意,扫清字词障碍2.难点:景物描写中反映水神的情绪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含英咀华、质疑探究的阅读方法,2.学生合作积累文言知识、品味作品的语言艺术、3. 通过合作探究,熟悉"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自主鉴赏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归纳《湘夫人》中的抒情方法;自主鉴赏抒情主人公形象,把握诗歌主旨四、教学方法:小组合作。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分析鉴赏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屈原一一生都在追求真理、追求理想。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诗歌《湘夫人》。

二、预习检测1.作者简介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

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

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

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2.写作背景一般认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

湘水是楚国境内的最大河流。

湘君、湘夫人这对神祗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想。

楚国民间文艺,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氛,祭坛实际上就是“剧坛”或“文坛”。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第2课《湘夫人》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第2课《湘夫人》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备课人授课时间课题湘夫人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读文章,理解诗句的含义,从而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其主旨。

过程与方法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比兴手法的使用,鉴赏艺术特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难点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比兴手法的使用,鉴赏艺术特色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一、导入:湖南岳阳的君山上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竹子,名叫“斑竹”,大家知道它的来历?传说湘君(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

舜的妻子娥皇、女英(尧帝的二个女儿)听到丈夫的死讯后追随到沅、湘,因丧夫而落下的伤心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这一传说人物有关的诗歌《湘夫人》。

二、作者简介:屈原,名平,字原。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

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民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遭到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

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

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远游》《卜居》《渔父》。

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三、“楚辞”及《楚辞》:1、“楚辞”: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屈原《湘夫人》(人教版高一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屈原《湘夫人》(人教版高一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屈原《湘夫人》(人教版高一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屈原《湘夫人》(人教版高一选修教案设计)1屈原《湘夫人》(人教版高一选修教案设计)屈原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现在仍然被人们所倾慕。

在他的很多作品中,有一首《湘夫人》,它是屈原的《离骚》中的一篇,讲述了一位夫人的悲惨遭遇。

本文将围绕着屈原《湘夫人》这一诗歌,介绍它的内容、文学价值和教学应用等方面。

一、作品内容《湘夫人》讲述了夫人被困宛城而悲愤难默,后来又被流放到江南的故事。

詔曰:“杵臼不出,五采旋女!夫子何为而不进此?既尝入此,而出不见,胡为虐臣?” 善善者却名之曰:“荆夫人。

” 其詔使人之宛而设语审质。

众妇人之有姣且媚者,挟函而从夫人。

或与其子语曰:“胡不鬻之?一狗得而食之矣。

”自晋献公问汲黯,至宛人内而自毙。

子母皆发次之。

逾年,楚议宣王曰:“夫人之屈楚也甚矣,不可不召。

”宣王召之,趋而进曰:“荆夫人也甚信于宣王,今召之而来,莫出此门者,诛之!” 夫人解缨而哭,曰:“过踰恶人矣,怨未及于人。

愿少短夫子,夫子有罪。

荆夫人之名美,而敢有事于夫?”乃反去。

凡此既十三岁矣。

在文章的开头,首先讲述了夫人被困于宛城的遭遇。

在一个和煦的春天,江南、菱歌女以及夫人在园中相伴欢乐。

最后夫人宣布要近宴言别,却被困于宛城。

夫人在宛城的时候,对旁人宽厚善良,但是她也深感自己的悲愤难默。

她的心情起伏了好几次,有时候是憔悴,有时候是陶然忘忧。

她在苦闷的时候,一直思念着故乡的家园和亲人,也渴望着早日脱离这里。

随后,夫人被流放至江南。

尽管她遭受了很多折磨和磨难,但她仍然保持着高尚的情操和优美的情操。

在文章的结尾,夫人选择离开楚国。

她感到过去自己并没有恨人,只是在恶人奸淫之下遭受了不幸。

二、文学价值屈原的《湘夫人》是《离骚》的一部分,在整部作品中,可以视作“感物篇”。

“感物”是指在诗歌中对物体个体的感悟和感受,此份感悟和感受可以是美好的,也可以是痛苦的,总体来说就是通过作者的灵魂升华,反映出了一种深邃的、客观的现实。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湘夫人》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湘夫人》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湘夫人》教案教学博苑2013-02-27 0859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湘夫人》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充分的“知人论世”掌握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3.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湘夫人》教案教学重点、难点:1.涵咏诗歌,理解诗中的内容。

2.通过意象营造意境,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

第一课时一、导入《湘夫人》一诗瑰丽飘渺,浪漫神秘,她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魅惑力,引得后世人猜测纷纷在第一课时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我们继续探讨,从不同层面解读诗歌,感悟诗歌的艺术魅力。

二、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课后注释,疏通课文【明确】诗歌讲的是湘君和湘夫人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

说它们是悲剧,是因为赴约的双方都错过了相会的时间,彼此都因相思不见而难以自拔,心灵和感情遭受了长时间痛苦的煎熬。

作品始终以候人不来为线索,在怅惘中向对方表示深长的怨望,但彼此之间的爱情始终不渝则是一致的。

全文主要内容:第一段写湘君思念湘夫人,意中人似乎已经飘然降临到小洲上,但又倏忽不见,只看到秋风萧瑟,洞庭波起,秋叶飘飘,于是感到无限惆怅。

已经做好了佳人到来准备,却见到世事颠倒,真担心约会要失期。

第二段写湘君把思念的感情埋在心中,急切地等待恋人而不见来到,神思恍惚地向远方张望,迷惘地看着缓缓不断的流水出神。

第三段写湘君又看到事物错位,担心心愿不可能实现。

早上弛马于江边高地,傍晚渡过西面水涯,湘君到各处寻找湘夫人。

在幻想中,似乎听到佳人召唤,要他吩咐车驾,与她一同前往。

于是湘君在水中建造高贵的宫室,打算同湘夫人一起过美满、幸福的生活。

从室内到室外,从摆设到器具,新房子都布置得高雅、华贵、精巧,表现出对湘夫人的一片深情。

这时,九嶷山的神仙纷纷出动,与湘君一起迎接湘夫人,但湘夫人并没有来。

湘君的一切等待和祈助,一切准备和幻想,全都化成了泡影。

人教版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湘夫人》教案Word版

人教版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湘夫人》教案Word版

湘夫人一、赏析目标:1.了解部分字词的读音,注意几个意思为第三段“水边”的字2.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理解楚辞中语言独特的“兮”式结构3.情感目标把握男女水神悲欢离合之情赏析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作家作品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7?),名平,原是他的字。

出身于楚国的同姓贵族。

屈原在楚怀王时曾担任左徒的官职,地位是相当高的。

《史记•屈原列传》中记载:“博闻强志,勇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1.《楚辞.湘夫人》同《诗经?蒹葭》一样,都是表现在水一方的意境。

所不同的是:《诗经》产生于黄河流域,大都是民歌,表现着现实精神;《楚辞》产生于长江流域,多是屈原个人创作,散发着浪漫气息。

2.背景简介本篇选自《楚辞?九歌》。

“九歌”本是古乐章名,在《楚辞》中则是一组诗歌的总称,包括《国殇》、《湘君》、《湘夫人》等十一首诗歌。

王逸《楚辞章句九歌》认为:“《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

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

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

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

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

”《九歌》实为祭歌,是屈原在当时楚国祭歌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套歌舞辞。

二、课文语言理解1.课文朗读(略)2.翻译全文湘夫人降落在啊北边水中小块陆地之上,举目远望(的样子)啊使我发愁。

轻轻吹拂(的样子)啊秋天起风,洞庭翻起波浪(波:这里用做动词)啊树叶飘零。

站在长满白薠的岸上啊纵目远眺,跟佳人相约啊在黄昏的帐幕之中。

鸟儿为什么聚集啊在(浮在水上的)水草中,渔网为什么啊挂结在树梢上(按,这两句用鸟应在木却集于薠、网当置水反挂于树的反常情况,比喻期待殷切却事与愿违)?沅水(水名)有白芷(香草名)啊澧水有泽兰(香草名)(按,芷和兰古人都用作佩饰),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讲。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湘夫人》教案对照翻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湘夫人》教案对照翻译

2020年精品试题芳草香出品湘夫人对照翻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踩着白薠啊纵目四望,与佳人相约啊在今天晚上。

鸟何萃兮蘋中?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罾何为兮木上?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啊望着远方,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

麋何食兮庭中?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蛟何为兮水裔?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坛。

四壁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桂木作栋梁啊木兰为桁椽,辛夷装门楣啊白芷饰卧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mían)兮既张。

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用白玉啊做成镇席,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在荷屋上覆盖芷草,用杜衡缠绕四方。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

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第1课《湘夫人》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第1课《湘夫人》课程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湘夫人》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和情味悠深的语言2.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男女水神在生死契阔后欢会难聚的心情变化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屈原的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伟大精神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把握文中浪漫主义和“比兴”手法的运用;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疏通文意,扫清字词障碍2.难点:景物描写中反映水神的情绪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含英咀华、质疑探究的阅读方法,2.学生合作积累文言知识、品味作品的语言艺术、3. 通过合作探究,熟悉"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自主鉴赏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归纳《湘夫人》中的抒情方法;自主鉴赏抒情主人公形象,把握诗歌主旨四、教学方法:小组合作。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分析鉴赏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屈原一一生都在追求真理、追求理想。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诗歌《湘夫人》。

二、预习检测1.作者简介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

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

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

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2.写作背景一般认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

湘水是楚国境内的最大河流。

湘君、湘夫人这对神祗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想。

楚国民间文艺,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氛,祭坛实际上就是“剧坛”或“文坛”。

人教版选修《湘夫人》word教学设计

人教版选修《湘夫人》word教学设计

《湘夫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有关屈原及其作品的相关内容。

2、了解有关《楚辞》的相关内容。

3、识记本课相关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1、拟人化的自然神形象(写的是神界的爱情生活,但处处流溢着人间的现实情味——人间众多痴男怨女的投影);2、情景交融的意境;3、情味悠深的语言德育目标:学习屈原的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伟大精神。

教学步骤及内容一、导入我们上学期学过屈原的《离骚》,从中感受到作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诗歌《湘夫人》。

二、作家作品1、作者:屈原,名平,字原。

战国末期楚国人。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1953年,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宠信:“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屈原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合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由于在内政外交上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以及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屈原并不因此而放弃政治主张和伟大理想,写出了著名长诗《离骚》等价值很高的、影响很大的不朽作品。

当秦兵攻破楚都消息传出后,他大失所望,悲愤投汨罗江,以身殉国,这天正是五月初五。

屈原的人格理想和影响(1)、砥砺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2)、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3)、以其卓越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情怀,鼓舞并感召后世志士仁人,培养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4)、屈原精神发展成为安顿历代士子的痛苦心灵的家园名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楚辞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来源: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祝的宗教活动,楚地的乐曲和民歌(《越人歌》);“信鬼好巫”是荆楚文化中突出的特征。

人教版选修之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湘夫人教案

人教版选修之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湘夫人教案

《湘夫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部分字词的读音,注意几个意思为第三段“水边”的字2能力目标: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理解楚辞中语言独特的“兮”式结构3情感目标把握男女水神悲欢离合之情二教学重点1,体会男女水神在生死契阔后欢会难聚的心情变化2,把握文中浪漫主义和“比兴”手法的运用三,教学难点1,作者的情感与文中男女水神情感的耦合2,景物描写中反映水神的情绪四,教学方法男女分组诵读,师生问答五,教学用具(无)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导入师:我们前几天刚学过屈原的《离骚》,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诗歌《湘夫人》[板书],我先请同学们来回忆一下屈原这个人的生平。

生:…… [师板书]师:好。

我们再思考一下“楚辞体”有哪些特点?[提示:可以结合《离骚》注释看] 生:……师:好。

在前几篇诗歌中我们都能看出比兴手法的运用,同样在这篇诗歌中也存在着比兴手法的运用,请大家在本课的诗歌学习中注意一下运用比兴手法的诗句!现在我们来一起学习《湘夫人》。

二,课堂讨论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注意将文中注释的拼音标注到文中,阅读时同时对照诗歌释文,把握诗歌大意。

生:读3分钟。

师:下面我们分男女两大组来读这首诗,男生先读,“帝子降兮北渚”,预备开始……生:齐读师:同学们朗诵的很好,但其中有几个字音要注意一下:[板书]师:我先请一位同学来谈谈你读了这首诗读出了什么故事情节?生:……师:对了,这首诗主要写男女水神在相互述说爱慕之词,却因无法见面而黯然神伤的故事。

同学们可以结合译文感受他们对爱情的期盼。

师:下面我们来看具体的段落。

第一段我先来读一下,大家注意听我语气的停顿。

[师读] 刚才大家听我读了一便,有什么感觉。

师:你们不说我来问大家。

这四句哪一句写的最好,最能给你深思?生一:.....生二:.....师:你们为什么选择了这一句,说说看,它好在哪里?[提示:我们高一学过《说木叶》这一课,大家想想,那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这句诗的?]{老师自己补充,别指望学生说了}师:这一段中有一句运用了比兴,大家看看,谁能找出来?(假如生一错,就叫生二.....一直到说出来)师:写的什么意思呢?生:......师:不错,这句写的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见其人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水神看到的是一幅奇怪的场景:鸟儿聚集在水草上;鱼网则被挂在树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夫人
一、赏析目标:
1.了解部分字词的读音,注意几个意思为第三段“水边”的字
2.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
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
理解楚辞中语言独特的“兮”式结构
3.情感目标把握男女水神悲欢离合之情
赏析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作家作品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7?),名平,原是他的字。

出身于楚国的同姓贵族。

屈原在楚怀王时曾担任左徒的官职,地位是相当高的。

《史记•屈原列传》中记载:“博闻强志,勇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1.《楚辞.湘夫人》同《诗经?蒹葭》一样,都是表现在水一方的意境。

所不同的是:《诗经》产生于黄河流域,大都是民歌,表现着现实精神;《楚辞》产生于长江流域,多是屈原个人创作,散发着浪漫气息。

2.背景简介
本篇选自《楚辞?九歌》。

“九歌”本是古乐章名,在《楚辞》中则是一组诗歌的总称,包括《国殇》、《湘君》、《湘夫人》等十一首诗歌。

王逸《楚辞章句九歌》认为:
“《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

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

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

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

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
谏。


《九歌》实为祭歌,是屈原在当时楚国祭歌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套歌舞辞。

二、课文语言理解
1.课文朗读(略)
2.翻译全文
湘夫人降落在啊北边水中小块陆地之上,举目远望(的样子)啊使我发愁。

轻轻吹拂(的样子)啊秋天起风,洞庭翻起波浪(波:这里用做动词)啊树叶飘零。

站在长满白薠的岸上啊纵目远眺,跟佳人相约啊在黄昏的帐幕之中。

鸟儿为什么聚集啊在(浮在水上的)水草中,渔网为什么啊挂结在树梢上(按,这两句用鸟应在木却集于薠、网当置水反挂于树的反常情况,比喻期待殷切却事与愿违)?
沅水(水名)有白芷(香草名)啊澧水有泽兰(香草名)(按,芷和兰古人都用作佩饰),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讲。

恍惚(心神不定的样子)啊瞭望远方,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

麋鹿为什么觅食在庭院中?蛟龙(传说中无角的龙)为什么在水的边际(按,这两句意为,麋鹿本应处山野,为什么到庭院里来吃东西?蛟龙本应居深渊,为什么游到水边?这都是湘君在心情纷乱之中的慨叹)?清晨驱驰我的马啊到水边高地,傍晚渡河啊西岸边(澨:楚地方言,岸边)。

听说湘夫人召唤着我,我将驾车飞驰与她一起前往。

建造房屋在水中央,覆盖屋顶用荷叶。

墙用荪草装饰,庭以紫贝砌成,用散布芬香的花椒泥涂壁。

用桂木做屋梁,用木兰作椽子,用辛夷作门楣,用白芷饰卧房。

编结薜荔(植物名,桑科)做成帷幔,分开蕙草做室内的隔扇啊设置。

用白玉压住坐席,用石兰在室内散布香气。

白芷修葺啊用荷叶作帷幄,缠绕啊杜衡(香草名)。

汇集各种花草啊使庭院充实,陈设芬芳馥郁啊回廊。

九嶷(山名)缤纷啊一起来迎,神灵的到来啊如云(形容众多)。

抛弃我的衣袖啊在江中,丢掉我的单衣啊在澧水边。

拔取水边或水中高地的杜若(香草名),将把它赠送给我心中所思念的远方佳人(即湘夫人)。

既然时机不能经常得到,那就姑且悠闲一番吧(容与:双声两面词,迟徊不进的样子)!
笫二课时
一、述评赏析
1.主旨内容:作为《湘君》的姊妹篇,《湘夫人》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即神恋美好生活却期约难遇的悲剧情景。

2.结构层次
首四句,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

首句“帝子降兮北渚”较为费解。

“帝子”历来解作天帝之女,后又附会作尧之二女,但毫无疑问是指湘水女神。

一般都把这句说成是帝子已降临北渚,即由《湘君》中的“夕弭节兮北渚”而来;但这样便与整篇所写湘君盼她前来而不见的内容扞格难合。

于是有人把这句解释成湘君的邀请语(见詹安泰《屈原》),这样文意就比较顺畅了。

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的情景:湘君迎候湘夫人于洞庭始波,木叶飘零之时,但“帝子降兮北渚”,可望而不可及。

开头几句是秋水的绝唱,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

这就像《诗经》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写怀人不得之情,凄迷哀慕之感,令人嗟叹惆怅难已。

《湘夫人》中写湘君待湘夫人而不至之怀恋怨慕之情,同样凄艳哀恻,令人感慨。

爱而不见,怎一个“愁”字了得。

第二段十四句,写湘君在期约难遇后的追随行为和心理活动。

湘君在恍惚中日夜奔驰于沅、湘之间,颇似《蒹葭》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的情景。

进一步深化湘君的渴望之情。

以水边泽畔的香草兴起对伊人的默默思念,又以流水的缓缓而流暗示远望中时光的流逝,是先秦诗歌典型的艺术手法,其好处在于人物相感、情景合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以下麋食中庭和蛟滞水边又是两个反常现象,与前文对鸟和网的描写同样属于带有隐喻性的比兴,再次强调爱而不见的事愿相违。

接着与湘夫人一样。

他在久等不至的焦虑中,也从早到晚骑马去寻找,其结果则与湘夫人稍有不同:他在急切的求觅中,忽然产生了听到佳人召唤、并与她一起乘车而去的幻觉。

于是作品有了以下最富想像力和浪漫色彩的一笔。

第三段十六句,铺叙湘君筑室水中幻想迎娶湘夫人的情景。

这是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神奇世界:建在水中央的庭堂都用奇花异草香木构筑修饰。

其色彩之缤纷、香味之浓烈,堪称无与伦比。

作品在这里一口气罗列了荷、荪、椒、桂、兰、辛夷、药、薜荔、蕙、石兰、芷、杜衡等十多种植物,来极力表现相会处的华美艳丽。

其目的,则全在于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烘托和反映充溢于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

因此当九嶷山的众神来把湘君的恋人接走时,他才恍然大悟,从这如梦幻般的美境中惊醒,重新陷入相思的痛苦之中。

第四段六句,写湘君离开期约地点的行为和心境。

湘君在绝望之余,也像湘夫人那样情绪激动,向江中和岸边抛弃了对方的赠礼,但表面的决绝却无法抑制内心的相恋。

他最终同样恢复了平静,打算在耐心的等待和期盼中,走完相恋相思这段好事多磨的心理历程。

他在汀洲上采来芳香的杜若,准备把它赠送给远来的湘夫人。

湘君之期望和失望,正与《湘君》中湘夫人之深情相互映衬。

寸心难表,两情不通,会合无缘,生离死别,自是古来恨事,又岂止儿女旖旎之情!
3.小结
①《湘君》和《湘夫人》是由一次约会在时间上的误差而引出的两个悲剧,但合起来又是一幕两情相悦、忠贞不渝的喜剧。

说它们是悲剧,是因为赴约的双方都错过了相会的时间,彼此都因相思不见而难以自拔,心灵和感情遭受了长时间痛苦的煎熬;说它们是喜剧,是由于男女双方的相恋真诚深挚,尽管稍有挫折,但都没有放弃追求和期盼,所以圆满结局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

当他们在耐心平静的相互等待之后终于相见时,这场因先来后到而产生的误会和烦恼必然会在顷刻间烟消云散,迎接他们的将是湘君在幻觉中所感受的那种欢乐和幸福。

②这两篇作品一写女子的爱慕,一写男子的相思,所取角度不同,所抒情意却同样缠绵悱恻;加之作品对民间情歌直白的抒情方式的吸取和对传统比兴手法的运用,更加强了它们的艺术感染力。

因此尽管这种热烈大胆、真诚执着的爱情被包裹在宗教仪式的外壳中,但它本身所具有强大的生命内核,却经久不息地释放出无限的能量,让历代的读者和作者都能从中不断获取不畏艰难、不息地追求理想和爱情的巨大动力。

这可以从无数篇后代作品都深受其影响的历史中,得到最好的印证。

③这首诗细腻地表现了湘君对湘夫人由企盼,到幻觉,到失望的凄楚情感历程。

而境界是非常唯美的,那些来自水中的香花香草满溢着纸卷,杜若、辛夷、荷、芷……让读者环绕在香氛和灵异构成的神秘奇异的世界里。

《湘夫人》就是这样浸透在满怀的香气里。

湘君和湘夫人的形象,也因此显示出高洁优美来。

这就是楚辞常用的香草美人以譬君子的笔法。

《湘夫人》,和《九歌》中的其他作品一起,向读者展示一个神秘美丽的世界。

二、布置作业
1.佳句赏析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写景如画,仿佛一幅秋风图,湘湖洞庭秋景如在目前,作者妙在以可见之水波、木叶,写出不可见之袅袅秋风,写风而有画
2.作品在这里一口气罗列了荷、荪、椒、桂、兰、辛夷、药、薜荔、蕙、石兰、芷、杜衡等十多种植物,其作用是什么?
极力表现相会处的华美艳丽。

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烘托和反映充溢于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