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二十四~二十八

合集下载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解析-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解析-

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齐师.伐我(军队)B.必以信.(信任)C.小惠未遍.(遍及,普遍)D.神弗福.也(赐福,保佑)【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B.有误。

句意: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

信:实情。

故选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B.公将驰.之遂许先帝以驱驰.C.公问其故.故.自号曰醉翁也D.战则请从.隶而从.者【答案】D【解析】考查一词多义。

A.名词,类/同“嘱”,嘱托;B.动词,驱车追赶/动词,效劳;C.名词,原因/连词,所以;D.动词,跟从,跟随/动词,跟从,跟随;故选D。

3.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A.可以/一战B.彼竭/我盈C.惧/有伏焉D.齐师/伐我【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2024年语文中考总复习第四部分文言文阅读任务群一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2024年语文中考总复习第四部分文言文阅读任务群一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任务群一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任务群一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2022年版课标P21~22) 1.在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发 现、感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围绕汉字、书法、成 语典故、对联、诗文等方面内容,策划并开展语文学习、 展示和交流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字及其文化内涵的认识 和理解。
-2-
任务群一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不 浩 然 哉! 陶乎不以汪洋为大/不以方丈为局/则其心岂不浩然哉!(共 2分。每处1分)
-8-
任务群一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共3分。 “得”1分,“寓”1分,句意1分) (2)与夫庄周所谓惠施游于濠梁之乐,何以异? 与庄子所说的惠施在濠梁游赏时感受到的快乐,有什么不 同呢?(共3分。“谓”1分,“何”1分,句意1分)
-10-
任务群一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二](2023·福建中考) 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①者,年年八 月有浮槎②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 多赍③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茫 茫忽忽亦不觉昼夜。
-11-
任务群一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 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 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 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 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 人到天河时也。
(选自张华《博物志》) [注]①海渚:海岛。②槎:木筏。③赍:携带。
-12-
任务群一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1.请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题】练习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题】练习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题】练习卷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乙】景公①之时,雨②雪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

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选自《晏子春秋》)【注释】①景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

②雨(yù):下。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臣之妻私臣私:②时时而间进间:③公被狐白之裘被:④晏子对曰对:(2)请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②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3)齐威王的“善”,带来的最终结果是“”(用原文回答);齐景公的“善”,可以看出他具有的君主风范。

(4)请结合【甲】【乙】两个语段,简要说说邹忌和晏子是怎样劝说国君的。

【答案】【小题1】偏爱,间或,偶尔,同“披”,穿着,回答【小题2】略【小题3】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从谏如流【小题4】略【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意思的掌握。

①句意:我的妻子偏爱我。

私,偏爱。

②句意: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

间,间或,偶尔。

③句意:景公穿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

被,同“披”,穿着。

④句意:晏子回答说。

对,回答。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管子·治国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奚以①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

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②上犯禁③,敢陵上犯禁则难治也。

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选自《管子·治国》【注释】①奚以:凭什么、为什么。

①陵:侵犯,这里是违抗的意思。

①犯禁:触犯禁令。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三里之.城夫环而攻之.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凡治国.之道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必先富民.D.民富则.安乡重家入则.无法家拂士2.请用“/”为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标出停顿。

(每个句子限断两处)(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4.下面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主要论述了战争的重要性,是借政治谈战争。

孟子认为战争取胜的关键是“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B.甲文从全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

C.乙文中管子认识到民众的重要性,认为富民对治理国家有着巨大的作用。

D.乙文一方面讲“民富”,另一方面讲“民贫”,从这两方面作了鲜明的对比后进行总结:要治理好国家,则要先富民。

中考语文复习-- 专项二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中考语文复习--  专项二  课外文言文阅读
第一部分 古诗文默写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专项二 课外文言文阅读
真题帮
真题帮
一、[2021河北,8~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13分)
【甲】蔡元定①八岁能诗。及长,登泰山绝顶。日惟啖②荠③。于书无 不读。朱熹扣④其学,大惊曰:“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列。”
(节选自《夜航船》) 【乙】王公廷相⑤,道艺纯备⑥,为时名臣。余谒公私第⑦。公延入坐, 语之曰:“昨雨后出街衢⑧,一舆人⑨蹑⑩新履,自灰厂历长安街,皆择地而蹈, 兢兢恐污其履,转入京城,渐多泥泞,偶一沾濡,更不复顾惜。居身之道,亦 犹是耳。傥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余退而佩服公言,终身不敢忘。
真题帮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3分)
(1)日惟啖荠
日:
·
(2)余谒公私第
谒:
·
(3)更不复顾惜
复: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及长,登泰山绝顶。
(2)居身之道,亦犹是耳。
真题帮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3分)
(1)日惟啖荠
对书没有不读的。朱熹探问蔡元定的学问,大吃一惊,说道:“这是我的老朋 友,不应当在弟子之列。”
【乙】王廷相,学说和才能纯正完备,是当时有名的大臣。我到王公的府 上去拜见他。王公邀请(我)进门入座,告诉我说:“昨天雨后,我走在道路上, 一个吏卒穿了一双新鞋,从灰厂经过长安街,(他)都挑着(干净的)地面踩,战 战兢兢,唯恐弄脏他的鞋子。后来进入京城,泥泞渐渐多了起来,一不小心,浸 湿了鞋子,反而就不再顾惜了。守持自身的道理,也像这样啊。倘若一失足, 将没有什么不做的。”我退了出来,佩服王公的这番话,一辈子也不敢忘。

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2 福建6年中考聚焦
(一)
(二)
(一)【2022福建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友人袁炳,字叔明,陈郡阳夏人。其人天下之士,幼有异
才,学无不览,文章俶傥①清淡出一时,任心观书,不为章句之 学。常念荫松柏咏诗书志气跌宕不与俗人交。俯眉暂仕②,历国 常侍员外郎、府功曹、临湘令。粟之入者,悉散以赡亲。其为 节也如此,数百年未有此人焉。撰《晋史》,奇功未遂,不幸 卒官,春秋二十有八。与余有青云之交③,非直衔杯酒而已。
一致的,主要是按“主+状+谓+定+宾”的顺序排 列的,相应位置上的词的词性,也基本一致。所以, 我们解释实词时就可根据这个词在句子结构中所处的 位置进行推断,得出它的意义。
典例:【2022莆田质检1分】 [患] 夫人君患• 不能纳谏( ) 【点拨】“患”在句中处在谓语位置,故译为动词“忧 虑,担忧”。 【参考答案】忧虑,担忧
(节选自江淹《袁友人传》)
【注】①俶傥:卓异不凡。②仕:为官。③青云之交:喻 指同有高远之志的友谊。 1. 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填写文字)
关联教材
数百年未有 此人焉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①此:这样

(《岳阳楼记》)
使用词典选择义项
非直• 衔杯酒 而已
考点2 断句 解题方法: 1. 借助虚词断句 文言文中“之”“乎”“者”“也”“矣”之 类的虚词比较多,其主要作用就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 气,我们可以借助这些虚词进行断句。
典例:【2022三明一检3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 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B.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C.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D.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中考语文_202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本阅读

中考语文_202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本阅读

中考语文_202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本阅读中考语文复习:202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文言文本阅读随着中考的临近,语文复习也进入了冲刺阶段。

在文言文阅读方面,广东省中考语文近年来呈现出越来越重视对文本理解、文言基础和阅读策略的考查趋势。

本文将针对202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文言文本阅读进行深入分析,为考生提供一些备考建议。

一、理清思路,把握主题在阅读文言文之前,考生需要先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主题。

要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注意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通过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理解文意。

二、强化文言基础文言文本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是考生的文言基础。

因此,考生在复习中要注重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包括实词、虚词、句式、修辞等。

对于一些常见的文言词汇和句式,要重点掌握,做到举一反三。

三、重视阅读策略中考语文文言文本阅读不仅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还注重考查考生的阅读策略。

因此,考生在复习中要注重练习,掌握一些常见的阅读策略,如快速浏览、重点关注、前后联系、理解推断等。

通过不断的练习,考生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四、多读多练,提高语感文言文本阅读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语感,而语感的形成需要多读多练。

因此,考生在复习中要多读一些经典文言文篇目,增加自己的阅读量。

同时,还要注重练习,多做一些文言文阅读题,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应试技巧。

五、注意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考生在阅读文言文时需要注意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

要了解文言文的常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如用典、借代、象征等,理解作者的用意和表达方式。

同时,还要注意文章的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

六、积累文化常识文言文所涉及的文化常识也是中考语文文言文本阅读考查的一个重点。

因此,考生在复习中要积累一些文化常识,了解古代社会制度、历史事件、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知识。

这对于理解文言文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分类训练)第一类人物传记名人故事一、(江苏泰州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5题。

(14分)任元受①事②母尽孝,母老多疾病,未尝离左右。

元受自言:“老母有疾,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或以燥湿,或以语话稍多,或以忧喜稍过。

尽言皆朝暮候之,无毫发不尽,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不待切脉而后知,故用药必效,虽名医不迨③也。

”张魏公作都督,欲辟④之入幕,元受力辞⑤曰:“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

况能舍母而与公军事耶?”魏公太息而许之。

(节选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①任元受:名尽言。

②事:侍奉。

③迨(dài):及。

④辟:征召。

⑤辞:推辞。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每小题1分,共4分)(1)未尝离左右左右:________________(2)或以语话稍多稍:________________(3)尽言方养亲方:________________(4)必持以遗老母遗:________________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A. 可以调素琴(《陋室铭》)B. 皆以美于徐公(《曹刿论战》)C.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D. 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3.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两处)(2分)虽名医不迨也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1)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

(2)魏公太息而许之。

5. 《老学庵笔记》是宋人笔记中的佼佼者。

选文对任元受这一形象的刻画很出色,请简要分析。

(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6题。

(16分)(一)修①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②官书屡废③而叹。

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余拏.一小舟拏:(2)雾凇沆砀..沆砀: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梁衡评价此二文为“秋月冬雪两轴画”。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苏轼、张岱是如何描绘秋之月景与冬之雪景的。

4.这两篇短文各自展现了文人高雅的情趣,他们的雅趣体现在哪里?请各写一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狼蒲松龄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弛.担持刀弛:(2)意暇.甚暇:(3)屠暴.起暴:(4)乃悟前狼假寐.寐:6.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少时.学而时.习之B.一狼径去.相委而去.C.缀行.甚远夫君子之行.D.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一)(6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鱼我所欲也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1.(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舍生而取义者也/其人舍然大喜B.呼尔而与之/未复有能与其奇者C.是亦不可以已乎/惧其不已也D.故患有所不辟也/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2.(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2分)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文章开篇这两句话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使抽象的道理通俗易懂。

B.作者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时,应“舍生而取义”,这表现在“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C.“本心”即本性。

作者用“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威武不能屈”的本心,并对失去本心接受“万钟”的想法进行了尖锐嘲讽和批评。

D.第二段分析了见利忘义之人“不辩礼义”就接受厚禄的三种行为表现:“为宫室之美为之”,“为妻妾之奉为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020年中考语文专项集训28文言文阅读B卷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专项集训28文言文阅读B卷含答案

2020中考语文专项集训:28文言文阅读(B卷)含答案一、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16分)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分)A.无从致.书以观言行一致.B.益.慕圣贤之道益.多弊少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得患.失D.未尝稍降辞.色婉言辞.谢2.下面句子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2分)例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A.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B.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C.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4.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与“”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摘录原文回答)(2分)5.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专题28:文言文阅读之课外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解析版)

专题28:文言文阅读之课外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解析版)

专题28:文言文阅读之课外文言文阅读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一、(2022·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题目。

李少翁传(节选)①李少翁者,名莳,字德春,豫章人。

翁家世受医,精脉法。

翁乃沉默长者,入门无流视,未尝预问病者病,第令伸臂出示,手指一着腕上,形神忽往①。

久之,指离于腕,徐以一二语病者隐结②,少焉投药,犹掇③之耳。

余尝谓翁诊脉甚苦,而投药甚快。

②余始不甚识翁,会余弟妇病风眩,状类尸蹶④,举家喧言“瞑矣”!翁至,视其脉:“治也!”进一匙而苏。

期以逾月,法当病如前,再进一匙,乃愈。

余始奇其言,神其术。

后余数患奇疾,法当死,翁数起之。

已而,友得绵疾,翁起如之,以是益神翁医。

③于是,人争家之,念缓急可立应。

翁赴人急甚于己,百里外,中夜叩门,不以家累为解,不以风雨寒暑为辞。

会岁两大祲⑤,翁煮药如池,积片成丘。

翁所医者莫知其名,安问糈⑥?④翁性不忤物⑦,不以人所不能而愧人,不以人所不知而傲人。

翁足迹半朱门,不传言,对主人未尝暴僮仆之过。

所游病者家,酒法食单,丰约优劣之数,不挂齿牙。

其为长者如此。

⑤翁为人诊脉,思虑与病者相通。

与人处,不相疑。

余以知李翁,几乎道者也,非医者也。

(选自《钟惺散文选集》,有删改)【注】①形神忽往:全身心迅速投入到诊断病情上。

②隐结:隐伏的病根。

③掇(duō):拾取。

④尸蹶:一种病症,类似休克。

⑤祲(jìn):瘟疫。

⑥糈(xǔ):粮食。

这里指报酬。

⑦忤物:冲撞人。

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余尝谓翁诊脉甚苦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期以逾.月( )(2)余数.患奇疾( )(3)会.岁两大祲( )(4)安.问糈(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余始奇其言,神其术。

4.文中有多件事能体现李少翁医术高明,请概括其中的两件事。

5.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李少翁作为医者的“仁心”。

二、(2022·浙江衢州·统考中考真题)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学习任务。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广东通用):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广东通用):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6 文言文阅读说明:共七大题,28小题,满分84分,作答时间120分钟。

中考对接点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12分)【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①,不逮②人也;吾材③之庸,不逮人也。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④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

屏⑤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选自彭端淑《为学》,有删改) 【注释】①昏:头脑迷糊。

②逮:及,赶得上。

③材:同“才”,才能。

④迄:到。

⑤屏:同“摒”,摒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尝趋.百里外趋:(2)色愈恭,礼愈至.至:(3)久而不怠.焉怠:(4)岂有常.哉常: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人之为学有难易乎?3.【甲】文两段话作者都写求学之难,但角度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2分)4.【甲】【乙】两文都围绕“学”来写,但写作手法有所不同,请分析其异同。

(4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12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中考语文总复习(二十八)《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

中考语文总复习(二十八)《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

今日听君歌一曲 ⑥, 暂凭杯酒长精神。
炼字:“长精神”三个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 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内容:点睛之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扣住诗 题,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
【注释】①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②巴山楚水:诗人曾被贬夔州、朗州 等地,夔州古属巴郡,朗州属楚地,故称“巴山楚水”。③二十三年弃置身: 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二十二 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洛阳,所以说“二十三年”。弃置身,指遭受贬 谪的诗人自己。④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 好朋友,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杀害,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 禁悲从中来,于是作了《思旧赋》。
2.在诗中,刘禹锡没有直接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辛酸与愤懑, 而是通过“ 凄凉地 ”和“ 弃置身 ”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的 渲染,让读者自己感受。
3.诗中用了哪两个典故?诗人用典的用意是什么? 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4.你认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新生的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主旨】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 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的精 神。
【对点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酬. 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2)到乡翻. 似. 烂柯人 翻似: 反而好像 (3)暂凭杯酒长.精神 长: 增长,振作
⑤烂柯人:指晋人王质。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载,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 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斧子柄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发 现已经过了上百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去世了。⑥歌一曲:指白居易的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14: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14: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第1页(共14页)2024届中考一轮复习专题14(时间:30分钟分值:40分)1.(2022•锦州)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8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乙】荆①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

使者曰:“陈不可伐也。

”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②深,蓄积多也。

”宁国③曰:“陈可伐也。

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

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④矣。

兴兵伐之,陈可取也。

”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选自《吕氏春秋》)【注释】①荆:古代楚国的别称。

②沟洫(xù):指护城河。

洫,沟渠。

③宁国:楚国臣子。

④罢:通“疲”,疲乏,疲劳。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肉食者鄙.②神弗福.也③对.曰④遂.取陈焉(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 .忠之属.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B .何故.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C .兴兵伐之.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D .必以.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中考备考语文必考考点专项训练(二十四)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原卷版

中考备考语文必考考点专项训练(二十四)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原卷版

中考备考语文必考考点专项训练(二十四)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一、推、敲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作“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做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节选自《诗话总龟》)(注)①出自《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一日于.驴上得句云__________________(2)又欲.作“推”字 __________________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引手做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出自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请从“炼字”的角度对比“敲”“推”二字,说说贾岛为什么最终选用“敲”字?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各题。

任元受①事②母尽孝,母老多疾病,未尝离左右。

元受自言:“老母有疾,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或以燥湿,或以语话稍多,或以忧喜稍过。

尽言皆朝暮候之,无毫发不尽,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不待切脉而后知,故用药必效,虽名医不迨③也。

”张魏公作都督,欲辟④之入幕。

元受力辞⑤曰:“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

况能舍母而与公军事耶?”魏公太息而许之。

(节选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注)①任元受:名尽言。

②事:侍奉。

③迨(dài):及。

④辟:征召。

⑤辞:推辞。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未尝离左右.._____②或以语话稍.多_____③尽言方.养亲_____④必持以遗.老母_____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A.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幼时记趣》)B.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C.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广东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课件二十八、醉翁亭记

广东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课件二十八、醉翁亭记

理解默写
(1)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美国经常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醉翁 之意不在酒”,意在借此干沙别国内政。
课文理解 一、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 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文 集》
古今异义
(1)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义:情趣 今义:意思,含义)
(2)野芳发而幽香(芳-古义:花 今义:花草的 香味)
(3)非丝非竹(丝-古义:弦乐器 今义:蚕丝 竹-古义:管乐器 今义:一种草本植物)
词类活用 (1)名之者谁
(名词活用作动词,命名)
(2)翼然临于泉上 (名词活用作状语,像鸟一样张开翅膀)
优化训练
一、词语解释 环(环绕)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山 谷)尤(尤其,特别)美,望之蔚然(茂盛的样 子)而深秀(幽深秀丽)者,琅琊也。山(名词 作状语,沿山路)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 泻(倾斜)出于(在)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 回路转,有亭翼然(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 一样)临(居高面下)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造,建)亭者谁?
太守同客人到这里来喝酒,喝少许一点就醉了,而且 年纪又最大,因此自己取号叫醉翁。
来饮:来喝酒。辄(zhé):副词,就。而: 连词,而且。年:年纪。自号:自己给自己取 号。号,动词,取号。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 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的乐趣; 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而欢乐,却不知道太守 乐他所乐的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湖心亭看雪(自读)一、重点实词1.是.日更定.矣(是:这。

定:完了,结束)2.余拏.一小舟(撑船)3.雾凇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竭力,尽力。

白:这里代指酒)6.上下一白..(全白)7.客此..(客居此地)二、重点虚词1.与:天与.云与.山与.水(连词,和,及)2.焉: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疑问代词,可译为“哪”“哪里”)3.而: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连词,表承接,可译为“就”“便”“然后”) 4.其:问其.姓氏(代词,代指“他们的”)5.者:更有痴似相公者.(代词,相当于“……的人”)三、文言句式1.省略句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省略主语“余”)2.倒装句(1)大雪三日(定语前置)(2)更有痴似相公者(状语后置)四、重点句子翻译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我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我竭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5.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相公一样痴迷的人呢!五、断句感悟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六、文意理解1.内容主旨本文描写了湖心亭悠远脱俗的雪景,叙写了作者在湖心亭的奇遇,叙事、写景、抒情有机结合,表达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2.写作特点(1)巧用白描手法。

作者写景,使用白描手法,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颇有韵味。

(2)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

叙事是行文的线索,作者用精练的笔墨作了交代;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并且景中含情;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情含其中。

(时间:15分钟)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湖心亭看雪》(文略)【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①,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②梦中初遇洛神③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④,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

②东阿王:曹植。

③洛神:洛水的女神。

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

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A.是.日更定矣斯是.陋室B.问其.姓氏其.如土石何C.余.游西湖始此余.人各复延至其家D.则.已心飞湖上也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是(B)A.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B.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C.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D.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

四面的山峦色彩如黛,春花的光彩好像少女的颜面。

二十五、鱼我所欲也一、重点实词1.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得到)2.故患.有所不辟.也(患:祸患,灾难。

辟:同“避”,躲避)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想得到的东西)4.贤者能勿丧.耳(丧失)5.蹴.尔而与之(踩踏)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同“辨”,辨别)7.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8.妻妾之奉.(侍奉)9.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恩、感激)10.乡.为身死而不受(同“向”,先前、从前)11.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放弃)12.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13.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14.乞人不屑..也(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二、重点虚词1.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欤”,语气词)呼尔而与.之(给予)2.之呼尔而与之.(代词,代某人)为宫室之.美(助词,的)3.而蹴尔而.与之(表修饰,不译)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但是,却)4.于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表比较,比)万钟于.我何加焉(介词,表对象,对于)5.则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连词,表承接,那么)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连词,表转折,却)三、重点句子翻译1.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两者不能同时得到,(就)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贤明的人有这种想法,人人都有,不过贤明的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饥饿的过路人也不会接受。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从前(有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5.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就叫作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之心。

四、断句感悟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五、文意理解1.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类比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2.结合本文及《〈孟子〉二章》谈谈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1)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词汇。

(2)大量使用排比、对偶句。

这样就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3)善于比喻,这些比喻大多是根据生活常理设计的。

如《鱼我所欲也》中举“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例子。

这种取义浅近的比喻,既使他所讲的道理易于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学趣味。

(时间:15分钟)(2019遂宁中考)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鱼我所欲也》(文略)【乙】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①?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②,受物之汶汶③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又安能以皓皓④之白,而蒙世之温蠖⑤乎!”乃作《怀沙》之赋。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列传》)【注释】①醨:薄酒。

②察察:洁白的样子。

③汶汶:浑浊的样子。

④皓皓:莹洁的样子。

⑤温蠖(huò):尘滓重积的样子。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1)故不为苟得..也这里指苟且偷生(2)被.发行吟泽畔同“披”,披散(3)所欲有甚于.生者比(4)遂.自投汨罗以死于是,就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贤能的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2)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其中,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

3.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像屈原一样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请你另举出一个事例,并说说你如何理解“舍生取义”。

生命诚然高贵,但是对于人来讲,仁义之所贵更重于生命,君子贤人是能够做到为了持守仁义而献出生命的。

抗元名将文天祥不接受高官厚禄的诱惑,宁死也拒不降元,这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超越,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提升和升华,也是中华民族所弘扬的传统美德之一。

(另外如:谭嗣同“我以我血荐轩辕”、苏武漠北气节等事例。

)二十六、唐雎不辱使命(自读)一、重点实词1.不辱.使命(辱没、辜负)2.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3.安陵君其许.寡人(答应)4.大王加惠..(给予恩惠)5.虽然..,受地于先王(即使这样)6.因使.唐雎使.于秦(前者是“派遣”的意思;后者是“出使”的意思)7.故不错.意也(错,同“措”)8.请广.于君(增广、扩充)9.非若是..也(像这样)10.岂直..五百里哉(哪里只是)11.怫然..怒(愤怒的样子)12.亦免冠徒跣....(摘下帽子,光着脚)13.以头抢.地尔(碰,撞)14.此庸夫..之怒也(平庸无能的人)15.非士.之怒(有胆识有才能的人) 16.仓.鹰击于殿上(仓,同“苍”)17.休祲..降于天(吉凶的征兆,这里偏指凶兆)18.天下缟素..(穿白色丧服)19.秦王色挠..(面露胆怯之色)20.长跪而谢.之(道歉)21.寡人谕.矣(明白,懂得)22.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二、重点虚词1.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徒以.有先生也(因为)以.君为长者(把)2.而挺剑而.起(表修饰,不译)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表转折,但是)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表承接,不译)3.然虽然.,受地于先王(这样)秦王怫然.怒(……的样子)4.于受地于.先王(从)仓鹰击于.殿上(到)请广于.君(给)5.之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结构助词,的)愿终守之.(代词,指代安陵国的国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长跪而谢之.(代词,指唐雎)6.虽虽.千里不敢易也(转折连词,即使)虽.然,受地于先王(假设连词,即使)三、重点句子翻译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用头往地上撞罢了。

4.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啊。

(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再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了。

5.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如果有胆识有才能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现在立刻)倒下两具尸体,血流五步远,天下的人将会因此而穿上白色丧服,今天的情况就是这样。

6.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秦王面露胆怯之色,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

四、文意理解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2.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三士”行刺的故事?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同时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

(时间:20分钟)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唐雎不辱使命》(文略)【乙】郑同北见赵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