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三个月】高考物理(人教通用)名师考点点拨专题讲义:专题10+物理图像问题分析(含14真题及原创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高考 2020年高考高三物理高考专题复习 图像法 课件(共67张PPT)

高中物理高考 2020年高考高三物理高考专题复习 图像法 课件(共67张PPT)

t/×10-5s
v/m·s-1
d ≤ x'=2×12a(T4)2
x' 0
t/×10-5s
0.5 1 1.5 2
1 图像的转换 根据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从一个物理量的图像画出其它 物理量的图像
Ep -d O
φ
d
-d O
x
E
d
O
x -d
a
d -d O x
Ek
O d x -d
dx
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轴; 粒子-q在x=d处静止释放; 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 x轴正方向为E、a的正方向
; (2)
仅在[n~n+0.25]×10-5s(n=0,1,2,……)进入P的带电
粒子才能从Q中射出,则d应满足怎样的条件;
0 0.5 1 1.5 2 v/m·s-1
0 0.5 1 1.5 2
t/×10-5s t/×10-5s
1 图像的转换
a/m·s-2
M
q P
m
N 正
Q
d

U/V
U0
0 0.5
-U0
1 2
E,
R
r
q
t O
i
t O
3 定性分析复杂图线 利用斜率(变化率)判断复杂曲线
12
i
u
E,r
R
E i0= r
E-u i= r
Δq C=Δu
Δu Δq qi Δt =CΔt=C
ΔΔit=-rΔΔut
E=u+ir
E i0= r
E-u i= r
C⸪=qΔΔ、quuΔΔ↑⸪ut=i↓CΔΔqt=Ci OΔΔit=-rΔΔut
正 v
y

呢岸学校高三物理高考图象问题专题复习

呢岸学校高三物理高考图象问题专题复习

咐呼州鸣咏市呢岸学校图象问题专题复习一物理问题像的作用1 直接根据图像给出函数间的关系求解问题2 根据题设条件做出图像,探索物理规律3 根据数据做出图像,得出结论二、运用图像解答物理问题的重要步骤处理图象问题的关键是搞清图象所揭示的物理规律或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全面系统地看懂图象中的“轴〞、“线〞、“点〞、“斜率〞、“面积〞、“截距〞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在运用图象法求解物理问题时,还需要具有将物理现象转化为图象问题的能力。

运用图象解答物理问题包括运用题目给的图象解答物理问题及根据题设去作图、运用图象解答物理问题两个方面。

〔1〕运用题目给的图象解答物理问题两个方面。

①看清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明确因变量〔纵轴表示的量〕与自变量〔横轴表示的量〕的制约关系。

②看图线本身,识别两个相关量的变化趋势,从而分析具体的物理过程。

③看交点,分清两相关量的变化范围及给出的相关条件。

明确图线与坐标的交点、图线斜率、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物理意义。

(2)在看懂以上三个方面后,进一步弄清“图象与公式〞、“图象与图象〞、“图象与运动〞之间的联系与变通,以便对有关的物理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三、图像的种类现将高中物理课本中出现的和其他常用的物理图象归纳如下表所有以上的物理图象都形象直观地反映了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它们有很多共性或类似的地方。

辨析和甄别以上图象,又可将它们分为三个类别,见下表:四、在高三的复习,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图象问题。

(一)、要会识别图象近几年高考题中的图象问题,识图问题考的最多。

那么识图要注意哪些方面呢?1、横轴和纵轴所代表的物理量明确了两个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那么清楚了图象所反映的是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对关系。

有些形状相同的图象,由于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不同,它们反映的物理规律就截然不同,如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

另外,在识图时还要看清坐标轴上物理量所注明的单位。

都有大量考生因不注意这些细小的地方而失分的。

物理图象问题专题

物理图象问题专题

(1)变速直线运动的 s-t 图象,纵坐标表示位移,横坐标表示时间,
因此图线中某两点连线的斜率表示 平均速度 ,图线上某一点切
线的斜率表示 瞬时速度 ;(2)v-t 图线上两点连线的斜率和某点
切线的斜率,分别表示 平均加速度 和 瞬时加速度 ;(3)线圈的
Φ-t 图象(Φ 为磁通量),斜率表示 感应电动势 ;(4)恒力做功的
答案 BD
精选版课件ppt
10
一质量为 m 的小球以初动能 Ek0 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已知上升过 程中受到阻力作用,图 2 中两条图线分 别表示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重力 势能中的某一个与其上升高度之间的
关系,(以地面为零势能面,h0 表示上升
的最大高度,图中坐标数据中的 k 值为
图2
常数且满足 0<k<1),则由图可知,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3×5 5×6

6
12,C错,D对.
答案 BD
精选版课件ppt
16
题型 2 图象选择问题 【例 3】 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
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 度大小 a 与时间 t 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
精选版课件ppt
17
解析 皮球上升过程中受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由于空气阻力大
为速度,r 为半径),其斜率跟精带选版电课粒件p子pt 的比荷成正比.
5
4.面积的物理意义
(1)在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中,图线和时间轴之间的面积,等于速
度 v 与时间 t 的乘积,因此它表示相应时间内质点通过的位移;
(2)在 a-t 图象中,图线和时间轴之间的面积,等于加速度 a 与时

版《考前三个月》高考物理(通用)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物理图像问题分析

版《考前三个月》高考物理(通用)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物理图像问题分析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专题八
物理图象问题分析
学案 14
【考情分析】 命题情况
物理图象问题分析
山东 13 浙江 福建 江苏
课标全国
本 学 考查点 案 栏 力学中的图象 目 开 问题 关
13 12 12 Ⅰ Ⅱ 19 21 20 14 16 18
12 13 12 13 12 13 17 17 13 15 18 18 4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突破练习 1.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 线同时做直线运动, 其 v-t 图象如图 2 所示,则 A.1 s 时甲和乙相遇 B.2 s 时甲的速度方向反向 C.2 s~6 s 内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D.4 s 时乙的加速度方向反向 ( )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2)面积的物理意义 ①在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中,图线和时间轴之间的面积,等于 速度 v 与时间 t 的乘积,因此它表示相应时间内质点通过的位 移;② 在 a- t 图象中,图线和时间轴之间的面积,等于加速度 a 与时间 t 的乘积,表示质点在相应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③线 圈中电磁感应的 E-t 图象(E 为感应电动势),图线跟 t 坐标轴 之间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线圈磁通量的变化量;④ 力 F 移动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产生一段位移 l, F-l 图象中曲线和 l 坐标轴 之间的面积表示 F 做的功,如果 F 是静电力,此面积表示电势 能的减小量, 如果 F 是合力, 则此面积表示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⑤静电场中的 E- x 图象(E 为电场强度, x 为沿电场线方向的位 移 ),曲线和 x 坐标轴之间的面积表示相应两点间的电势差.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图1 (1)求物体上升到 0.4 m 高度处 F 的瞬时功率. (2)若物体撞击钉子后瞬间弹起,且使其不再落下,钉子获得 20 J 的动能向下运动.钉子总长为 10 cm.撞击前插入部分可以 忽略, 不计钉子重力. 已知钉子在插入过程中所受阻力 Ff 与深 度 x 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求钉子能够插入的最大深度.

高考物理状元谋略 十 图像问题-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考物理状元谋略 十 图像问题-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图像问题物理图象能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直观地展示物理过程,并能鲜明地表现物理量间的相互关系。

从近几年高考来看,图象问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一、解决图象问题时必须弄清楚以下四个方面:(1)坐标轴的物理意义。

(2)斜率的物理意义。

(3)面积的物理意义。

(4)交点、拐点的物理意义。

二、例题赏析1.设想有一质量为M的宇宙飞船,正以速度v0在宇宙中飞行。

飞船可视为横截面积为S的圆柱体〔如图1所示〕。

某时刻飞船监测到前面有一片尘埃云。

尘埃云分布均匀,密度为ρ。

假设尘埃碰到飞船时,立即吸附在飞船外表。

假设不采取任何措施,飞船将不断减速。

通过监测得到飞船速度的倒数“1/v〞与飞行距离“x〞的关系如图2所示。

求飞船的速度由v0减小1%的过程中发生的位移与所用的时间。

2.〔2010年全国Ⅰ〕【题号:3200001891】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下列图.(1)画出汽车在0~60s内的v-t图线;(2)求在这60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3.如下列图,在水平地面上竖直放置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与一个质量为2.0 kg的木块相连.假设在木块上再作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变力F,使木块缓慢向下移动0.1 m,力F做功2.5 J时,木块再次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力F的大小为50 N.(取g=10 m/s2)求:(1)弹簧的劲度系数.(2)在木块下移0.1 m的过程中弹性势能的增加量.4.[多项选择](2015·全国新课标Ⅰ ) 【题号:3200000906】如图甲所示,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乙所示。

假设重力加速度与图中的v0、v1、t1均为量,如此可求出( )A.斜面的倾角B.物块的质量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命题立意】知识:此题考查了v-t图象、牛顿第二定律。

能力:考查对v-t图象结合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

高三物理复习《图象问题》ppt

高三物理复习《图象问题》ppt

7、摩托车在平直公路上从静止开始运动, a1=1.6m/s2,稍后匀速运动,然后减速, a2=6.4m/s2,直到停止,行程1600m。问所需最 短时间为多少?
50S
V
a1
a2
t
8、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 时间t0滑至斜面底端。已知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物体 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F、v、s和E分别表示该物 体所受的合力、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下
Y 波的传播方向
O
A
C B
DX
例题2: 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
已知图形上某点的振动方向如图所示。试求这列波
的传播方向
Y
从右向左
O
V
X
如果这个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上, 从左向右
则波的传播方向又如何?
如果已知这个质点做减速运 从左向右
动,则波的传播方向又如何?
题型二: 求波在任意时刻的波形图
是有最大的引力, r r1 的地方才表示分子力为零。
因此,乙分子从r3到r1 一直受到引力作用,作加速运动,分 子力作正功,分子势能减小。
3、用图象比较物理量的大小
例4、一颗速度较大的子弹,水平击穿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设木块
对子弹的阻力恒定,则当子弹入射速度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获得的动能变大
例5.如图所示,A、B两条直线是在A、B两地分别用竖直 向上的力F拉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两个物体得出的加速度 a与力F之间的关系图线,分析图线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B A.比较两地的重力加速度gA=gB
B.比较两物体的质量有mA<mB C.比较两地的重力加速度,有gA<gB
D.比较两物体的质量有mA>mB

高考物理(人教通用)名师考点点拨专题讲义:专题10+物理图像问题分析(含14真题及原创解析)

高考物理(人教通用)名师考点点拨专题讲义:专题10+物理图像问题分析(含14真题及原创解析)

高考定位图象能形象地表述物理规律、描述物理过程,能直观地展现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趋势,利用图象解决物理问题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因此,对图象问题的考查成为近几年的热点.高考趋势: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①会识图:理解图象的意义,斜率、截距、面积的意义.②会作图:依据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规律作出图象.③会用图:能结合物理公式和图象分析解决物理问题.考题1对力学图象问题的考查例1如图1所示,轨道NO和OM底端对接且θ>α,小环自N点由静止滑下再滑上OM.已知小环在轨道NO下滑的距离小于在轨道OM上滑的距离,忽略小环经过O点时的机械能损失,轨道各处的摩擦系数相同.若用F、F f、v和E分别表示小环所受的合力、摩擦力、速度和机械能,这四个物理量的大小随环运动路程的变化关系如图.其中能正确反映小环自N点到右侧最高点运动过程的是()图1审题突破小环在NO上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在OM上做匀减速运动至速度为0,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知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相等,再根据下滑距离大于上滑距离可得物体下滑时间大于上滑时间,从而可以比较出加速度的大小,由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小球所受合外力的大小.小球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比较小球所受弹力的大小加以确定,小环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可以通过动能定理加以确定,合外力做功等于小环动能的变化,机械能随小环所受摩擦力做功而减小,根据摩擦力做功与位移关系加以讨论.解析由题意知,v=12(v0+v)知环在NO、OM上滑动的平均速度相等,又因为小环在轨道NO下滑的距离小于在轨道OM上滑的距离,结合x=v t可得:在NO上运动的时间小,在根据a=ΔvΔt可知在NO上下滑时的加速度较大,故在NO上合外力较大,所以A正确;在NO上摩擦力F f1=μmg cosθ,在OM 上F f2=μmg cos α,又θ>α,所以下滑时的摩擦力小于上滑时的摩擦力,故B 正确;因环在下滑和上滑的过程中均做匀变速运动满足v 2=2ax ,故速度与位移不是线性关系,故C 错误;由机械能守恒可知,机械能的变化是由摩擦力做功引起的,故E -x 图象的斜率表示摩擦力,又下滑时的摩擦力小于上滑时的摩擦力,所以图象前段斜率应小于后段的斜率,所以D 错误. 答案 AB1.如图2所示,直线a 和曲线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 和b 的位移—时间(x -t )图线.由图可知( )图2A .在t 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 .在t 2时刻,a 、b 两车运动方向相同C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D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比a 车大 答案 C解析 由题图可知,在t 1时刻,两车位置相同,图线切线的斜率不同,即两车速度不相等,选项A 错误;因为x -t 图线切线的斜率代表速度,在t 2时刻,a 、b 切线的斜率符号相反,故a 、b 两车运动方向相反,选项B 错误;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切线的斜率先减小后增大,故b 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选项C 正确;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比较a 、b 切线的斜率可知,开始b 车速率大于a ,然后b 车的速率逐渐减小,直到等于a 车的速率;然后减小到零后又反向增加,故选项D 错误. 2.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我市已推出新型节能环保电动车.在检测某款电动车性能的实验中,质量为8×102 kg 的电动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5 m/s ,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电动车的牵引力F 与对应的速度v ,并描绘出如图3所示的F —1v 图象(图中AB 、BO 均为直线),假设电动车行驶中所受阻力恒为车重的0.05倍,重力加速度取10 m/s 2.则( )图3A .该车起动后,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做匀速运动B .该车起动后,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接着做匀速运动C .该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1.2 sD .该车加速度为0.25 m/s 2时,动能是4×104 J 答案 BD解析 由于横坐标为速度的倒数,所以电动车的启动过程为从A 到B 到C .AB 段,牵引力不变,电动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 =F -F f m =2 000-0.05×8×102×108×102m/s 2=2 m/s 2;BC 段,由于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所以F v =P额=恒量,即以恒定功率启动,牵引力减小,加速度减小,电动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F =F f =400 N ,速度达到最大值15 m/s ,故选项A 错误,B 正确;由a =v -v 0t 可知t =v -v 0a =3-02 s =1.5 s ,故选项C 错误;该车加速度为0.25 m/s 2时,牵引力为F ′=ma ′+F f =8×102×0.25 N +0.05×8×102×10 N =600 N ,此时的速度为v ′= 2 000×3600 m/s =10 m/s ,动能为E k =12m v ′2=12×8×102×102 J =4×104 J ,故选项D 正确.1.理解横坐标、纵坐标的物理意义(1)确认横坐标、纵坐标对应的物理量各是什么. (2)坐标轴物理量的单位也是绝不能忽视的. 2.理解斜率、面积的物理意义 (1)图线的斜率的意义要理解物理图象中斜率的含义,首先要看清图象的两个坐标轴.①变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纵坐标表示位移,横坐标表示时间,因此图线中某两点连线的斜率表示平均速度,图线上某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瞬时速度;②v —t 图线上两点连线的斜率和某点切线的斜率,分别表示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③恒力做功的W —l 图象(l 为恒力方向上的位移),斜率表示恒力的大小;④用自由落体运动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的v 2—x 图象(v 为速度,x 为下落位移),其斜率为重力加速度的2倍; (2)面积的物理意义①在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中,图线和时间轴之间的面积,等于速度v 与时间t 的乘积,因此它表示相应时间内质点通过的位移;②在a —t 图象中,图线和时间轴之间的面积,等于加速度a 与时间t 的乘积,表示质点在相应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③力F 移动物体在力的方向上产生一段位移l ,F —l 图象中曲线和l 坐标轴之间的面积表示F 做的功,如果F 是合力,则此面积表示物体动能的增加量.考题2 对电场图象问题的考查例2 a 、b 是x 轴上的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 1和Q 2,沿x 轴a 、b 之间各点对应的电势高低如图4中曲线所示,P 点处电势最低,而且a 、P 之间的距离大于P 、b 之间的距离.从图中可看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4A .a 、P 间和P 、b 间各点的电场方向都指向P 点B .a 和b 一定是同种电荷,但是不一定是正电荷C .电势最低的P 点的电场强度最大D.把带负电的检验电荷沿x轴由a移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对该电荷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审题突破φ—x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所以P处场强为零,从a到b电势先减小后增大,根据电场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的关系判断电场力是做正功还是负功.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得到Q1的电荷量一定大于Q2的电荷量;根据场强方向得出两电荷一定是正电荷.解析根据顺着电场线电势降低可知,P点的左侧电场方向向右,P点的右侧电场方向向左,则a、P间和P、b间各点的电场方向都指向P点,故A正确;P点切线斜率为零,而φ—x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则P点的电场强度为零.两电荷在P点的合场强为零,P点距离Q1较远,根据点电荷的场强公式知,Q1的电量大于Q2的电量.从a到b电势先减小后增大,因为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知Q1和Q2一定是同种电荷,且都为正电荷,故B错误;由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就知道P处场强为零,且电势最低,故C错误;把带负电的检验电荷沿x轴由a 移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向左后向右,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故D错误.答案 A3.(2014·安徽·17)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取该直线为x 轴,起始点O为坐标原点,其电势能E p与位移x的关系如图5所示,下列图象中合理的是()图5答案 D解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其电势能的变化规律是非线性的.A:由E p—x图象知,带电粒子的电势能不是均匀变化的,电场力不能为恒力,故选项A错误;B:带电粒子仅受静电力作用,故电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电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即动能增加得越来越慢,故选项B错误;C:由于静电力不是恒力,加速度a应该越来越小,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4.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轴,其电势φ随x的分布可简化为如图6所示的折线.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以初速度v0从O点(x=0)进入电场,沿x轴正方向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6 A.粒子从O运动到x1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B.粒子从x1运动到x3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要使粒子能运动到x4处,粒子的初速度v0至少为2 qφ0 mD.若v0=2 qφ0m,粒子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6qφ0m答案AD解析粒子从O运动到x1的过程中,电势升高,场强方向沿x轴负方向,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也沿x轴负方向,粒子做减速运动,故A正确.粒子从x1运动到x3的过程中,电势不断降低,根据正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越大,可知,粒子的电势能不断减小,故B错误.根据电场力和运动的对称性可知:粒子如能运动到x1处,就能到达x4处,当粒子恰好运动到x1处时,由动能定理得q(0-φ0)=0-12m v 20,解得v0=2qφ0m,所以要使粒子能运动到x4处,粒子的初速度v0至少为2qφ0m,故C错误.若v0=2 qφ0m,粒子运动到x3处电势能最小,动能最大,由动能定理得q[0-(-φ0)]=1 2m v 2m -12m v2,解得最大速度为v m=6qφ0m,故D正确.电场中的图象类型可以分为如下几种基本类型,场强随坐标轴变化的函数图象:即E—x图象,电势随坐标轴变化的函数图象:φ—x图象,电势能随坐标轴变化的图象:E p—x图象.场源可能是点电荷,也可能是电偶极子,还可能是带电平板等,解答该类型题关键是要读懂图象的电学意义,即坐标轴、坐标原点、斜率、交点坐标等的物理意义,同时结合题意,读懂已知条件,以及提出的问题,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和电势的基本公式解决问题.考题3对电磁感应中图象问题的考查例3(2014·新课标Ⅰ·18)如图7(a),线圈ab、cd绕在同一软铁芯上.在ab线圈中通以变化的电流,用示波器测得线圈cd间电压如图(b)所示.已知线圈内部的磁场与流经线圈的电流成正比,则下列描述线圈ab中电流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中,可能正确的是()图7审题突破 线圈cd 与示波器连接,在每个时间段内电流不随时间变化,则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产生感应电流的磁场均匀变化,由此判断线圈ab 电流的变化.解析 由题图(b)可知在cd 间不同时间段内产生的电压是恒定的,所以在该时间段内线圈ab 中的磁场是均匀变化的,则线圈ab 中的电流是均匀变化的,故选项A 、B 、D 错误,选项C 正确. 答案 C5.有一种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可简化为如图8所示的情形,竖直面内有半径均为R 且相切于O 点的两圆形区域,其内存在水平恒定的匀强磁场,长为2R 的导体杆OA ,以角速度ω绕过O 点的固定轴,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匀速旋转,t =0时,OA 恰好位于两圆的公切线上,下列描述导体杆两端电势差U AO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图8答案 A解析 由右手定则可知,感应电动势始终从O 指向A ,为正.由E =12BL 2ω,L 是有效切割长度,B 、ω不变,切割的有效长度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且做非线性、非正弦的变化,经半圈后,再次重复,故A正确.6.如图9所示,两个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方向相反,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均为B,磁场区域的宽度均为a.高度为a的正三角形导线框ABC从图示位置沿x轴正向匀速穿过两磁场区域,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在下列图形中能正确描述感应电流I与线框移动距离x关系的是()图9答案 B解析由图知,当AB边在左边的磁场中运动时,切割的有效长度在减小,所以电动势减小,电流减小,再根据右手定则可判断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所以电流为正且逐渐减小;当AB边进入右边的磁场,切割产生的电动势为顺时针,ACB边切割产生的电动势也是顺时针,故总电动势为二者之和,在运动的过程中,总电动势在减小,所以电流为负逐渐减小,所以B正确;A、C、D错误.电磁感应中常涉及磁感应强度B、磁通量Φ、感应电动势E和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有时还会涉及到感应电动势E和感应电流I随线圈位移x变化的图象.这些图象问题大致可分为两类:(1)由给定的电磁感应过程选出或画出正确的图象;(2)由给定的有关图象分析电磁感应过程,求解相应的物理量.解这类问题需应用右手定则、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进行分析.考题4对实验中图象问题的考查例4张明同学在一次测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的实验中,用实验室仅有的实验器材(电流表一个、电阻箱一个、开关一个和导线若干),设计了如图10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利用测得的数据在如图11所示的坐标纸上画出适当的图象.图11(2)由图象可知,该电池的电动势E =________ V ,该电池的内阻r =________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利用该实验电路测出的电动势E 测和内阻r 测与真实值E 真和r 真相比,理论上E 测________E 真,r 测________r 真(选填“>”、“<”或“=”).审题突破 (1)本题由安阻法测量电动势和内电阻;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出有关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式;由数学知识可知哪种图象更科学;由公式及表中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可画出正确的图象;(2)由图象交点及斜率的意义可得出有关电动势和内电阻的表达式,则可求得电动势和内电阻;(3)实验中由于电表不是理想电表,故要考虑电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由极限分析法可得出电动势的误差.答案 (1)画出R —1I图象.(2)6.0 2.0 (3)= >解析 (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 =IR +Ir 得R =E ·1I -r ,则图象斜率为:k =E ,电动势为:E =k =ΔRΔ1I≈6.0 V ,内阻为:r =2.0 Ω.(3)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电流表会分担一部分电压,即:1I =1E R +r E +r AE ,斜率不变,则电动势大小不变,而测量内阻实际上是电源内阻与电流表内阻之和,故测量值大于实际值.7.用如图12所示实验装置测量滑块A 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长木板水平固定,细线跨过定滑轮与滑块A 、重锤B 相连.将细线拉直,测出B 离地面的高度h ,将重锤从h 高处静止释放,B 落地后,测出A 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x ;改变B 释放高度重复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1)若测得A 的质量m A =3 kg ,B 的质量m B =1 kg ,A 和B 间细线的长度L =112.0 cm ,木板的长度l =98.0 cm ,要达到实验目的,以上四个量中没有必要测量的是______(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作出x 随h 变化的图象.(3)由图象并结合(1)中所测数值求得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 答案 (1)L 、l (2分) (2)见解析图(4分) (3)0.2解析 (1)由题意可知,B 距地面的高度h ,A 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x ,A 、B 的质量m A 、m B .从静止释放让它们运动到B 着地,根据动能定理得:m B gh -μm A gh =12(m A +m B )v 2①从B 着地到A 停在木板上,根据动能定理得: 12m A v 2=μm A g (x -h ) ② 由①②解得:μ=m B h(m A +m B )x -m B h③可知没有必要测量L 和l .(2)作出x 随h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3)由③得:x =(1+μ)m Bμ(m A +m B )h根据数学知识得到图象中直线的斜率k =(1+μ)m B μ(m A +m B ) 由图得:k ≈1.5代入数据得:(1+μ)×1μ(3+1)=1.5解得μ=0.28.一实验小组准备探究元件Q 的伏安特性曲线,他们设计了如图13所示的电路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3(1)考虑电表内阻的影响,该元件电阻的测量值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2)实验测得表格中的7I —U 图线.73.000.58图14(3)为了求元件Q 在I —U 图线上某点的电阻,甲同学利用该点的坐标(U ,I ),由R =UI求得.乙同学作出该点的切线,求出切线的斜率k ,由R =1k 求得.其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同学的方法正确.答案 (1)大于 (2)见解析图 (3)甲解析 (1)由实验电路图可知,实验采用电流表内接法,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实验所测电压值U 偏大,由欧姆定律可知,元件电阻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描出对应点,然后作出图象如图所示.(3)从理论上讲,甲利用了欧姆定律,乙同学利用了斜率的意义,理论上说都没有问题,但从实际情况来说,我们根据测量数据描绘的I -U 图象的大致曲线,存在很大的误差,如果再作出切线求电阻,误差更大,计算结果更不准确;故甲同学的计算结果更准确.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图的原则要求是:准确、清楚、布局合理、便于应用. (1)合理选取坐标原点 (2)两坐标轴的分度要恰当 (3)要有足够多的描点数目(4)画出的图象应尽可能穿过较多的点或是尽可能多的描点分布在图线的两侧 作图法可以减小实验中的偶然误差.知识专题练 训练10题组1 对力学图象问题的考查1.(2014·广东·13)如图1所示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图1A .第1 s 内和第3 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 .第3 s 内和第4 s 内的加速度相同C .第1 s 内和第4 s 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D .0~2 s 和0~4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答案 B解析 第1 s 内和第3 s 内的速度均为正值,方向相同,选项A 错误;v —t 图象的斜率代表加速度,第3 s 内和第4 s 内斜率相同,所以加速度相同,选项B 正确;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在数值上等于位移的大小,第1 s 内的位移x 1=12×1×1 m =0.5 m ,第4 s 内的位移x 4=-12×1×1 m =-0.5 m ,两段时间内位移大小相等,选项C 错误;0~2 s 内的平均速度v =x t =1.52m/s =0.75 m/s,0~4 s 内的平均速度v ′=x ′t ′=1.54m/s =0.375 m/s ,选项D 错误.2.如图2甲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通过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监测到推力F、物体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取g=10 m/s2.则()图2A.物体的质量m=3.0 kg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C.第2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2.0 JD.前2 s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P=3 W答案 C解析由速度—时间图象可以知道在2~3 s的时间内,物体匀速运动,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2 N,在1~2 s的时间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直线的斜率代表加速度的大小,所以a=2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F f=ma,所以m=0.5 kg,所以A错误;由F f=μF N=μmg,所以:μ=0.4,所以B错误;第2秒内物体的位移是:x=12=1 m,摩擦力做的功为:W=-F f x2at=-2×1 J=-2 J,故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2.0 J,故C正确;在第1秒内物体没有运动,所以F 在第一秒内没有做功,在第2秒内,F所做的功为:W=Fx=3×1 J=3 J,所以前2 s内推力F做功=1.5 W,所以D错误.的平均功率为:P=Wt3.如图3甲所示,甲、乙两个小球可视为质点,甲球沿倾角为30°的光滑足够长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乙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甲、乙两球的动能与路程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甲球机械能不守恒,乙球机械能守恒B.甲、乙两球的质量之比为m甲∶m乙=4∶1C.甲、乙两球的动能均为E k0时,两球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P甲∶P乙=1∶1D.甲、乙两球的动能均为E k0时,两球高度相同答案BC解析因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甲、乙两球机械能都守恒,故A错误;动能与位移的图象斜率表示合外力,甲的合外力为m 甲g sin 30°,乙球的合外力为m 乙g ,由题图乙知m 甲g sin 30°=2m 乙g ,所以m 甲∶m 乙=4∶1,故B 正确;根据E k =12m v 2知,动能相等时,v 甲v 乙=12,两球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m 甲g v 甲sin 30°m 乙g v 乙=11,所以C 正确;由题图乙知,甲、乙两球的动能均为E k0时,两球高度不相同,所以D 错误.题组2 对电场图象问题的考查4.某带电物体所在空间形成一个电场,沿x 轴方向其电势φ的变化如图4所示.电子从O 点以v 0的初速度沿x 轴正方向射出,依次通过a 、b 、c 、d 点.则下列关于电子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图4A .在Oa 间电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电子在Od 之间一直在做减速直线运动C .要使电子能到达无穷远处,粒子的初速度v 0至少为 2eφ0mD .在cd 间运动时电子的电势能一定增大 答案 CD解析 由题图知Oa 和bc 间的电势不变,则Oa 和bc 间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子不受电场力,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 、B 错误.由于电子在Od 运动时电场力做负功,所以其电势能增大,动能减小;电场力做功:W =-e ·Δφ=-eφ0,所以要使电子能到达无穷远处,由动能定理得:W =0-12m v 20,所以粒子的初速度v 0至少为 2eφ0m ,故C 正确.电子在cd 间运动时电子受到的电场力做负功,电子的电势能一定增大,故D 正确.5.如图5所示,一半径为R 的均匀带正电圆环水平放置,环心为O 点,质量为m 的带正电的小球从O 点正上方h 高的A 点静止释放,并穿过带电环,关于小球从A 到A 关于O 的对称点A ′过程加速度(a )、重力势能(E pG )、机械能(E )、电势能(E p 电)随位置变化的图象一定错误的是(取O 点为坐标原点且重力势能为零,向下为正方向,无限远电势为零)( )图5答案 D解析圆环中心的场强为零,无穷远处场强也为零,则小球从A到圆环中心的过程中,场强可能先增大后减小,则小球所受的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方向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知,重力不变,则加速度可能先减小后增大;小球穿过圆环后到达A′点,小球所受的电场力竖直向下,加速度方向向下,为正值,根据对称性可知,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则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A正确;小球从A到圆环中心的过程中,重力势能E p=mgh,小球穿过圆环后,E p=-mgh,重力势能与高度是线性变化的,故B正确;小球从A到圆环中心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小,小球穿过圆环后,电场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大,故C正确;由于圆环所产生的是非匀强电场,小球下落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与下落的高度之间是非线性关系,电势能变化与下落高度之间也是非线性关系,故D错误.题组3对电磁感应中图象问题的考查6.如图6所示,等腰直角区域EFG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直角边CF 长度为2L.现有一电阻为R的闭合直角梯形导线框ABCD以恒定速度v水平向右匀速通过磁场.t=0时刻恰好位于图示位置(即BC与EF在一条直线上,且C与E重合),规定导线框中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时为正,则感应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图6答案 C解析 在进入长度L 的过程中,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在均匀增加,由E =BL v 知,感应电动势均匀增加,当进入L 时的感应电动势为E =BL v ,感应电流为I =E R =BL vR ,由楞次定律判断知,感应电流方向为正,在由L 进入2L 的过程中,ADC 边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在均匀增加,AB 边切割磁感的长度在均匀增加,由几何关系知AB 边增加的快且AB 边和ADC 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相反即等效于切割磁感线的总长度在减小,感应电流减小;在离开磁场的过程中,CD 边不切割磁感线,AD 边切割的长度小于AB 边切割的长度,产生负方向感应电流,C 正确.7.如图7所示,两根电阻不计的光滑金属导轨竖直放置,导轨上端接电阻R ,宽度相同的水平条形区域Ⅰ和Ⅱ内有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 ,Ⅰ和Ⅱ之间无磁场.一导体棒M 、N 两端套在导轨上,并与两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导体棒从距区域Ⅰ上边界H 处由静止释放,在穿过两段磁场区域的过程中,流过电阻R 上的电流及其变化情况相同.下面四个图象能定性描述导体棒速度大小与时间关系的是( )图7答案 C解析 据题导体棒从距区域Ⅰ上边界H 处由静止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做匀加速运动,由于导体棒在穿过两段磁场区域的过程中,流过电阻R 上的电流及其变化情况相同,说明导体棒穿过磁场的过程必定做减速运动,导体棒所受的安培力大于重力,而速度减小,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减小,感应电流减小,导体棒所受的安培力减小,合力减小,则导体棒的加速度减小,v -t 图象的斜率逐渐减小,而且根据两个过程的相似性可知进磁场和出磁场的速度相同,故C 正确,A 、B 、D 错误. 题组4 对实验中图象问题的考查8.甲、乙两同学做测定木板与铁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8中甲、乙两种方案:。

新课程人教版高三物理图象专题复习

新课程人教版高三物理图象专题复习
朝某一方向的直线运动;
D、匀变速直线运动。
拓展
v
在上题速度图象中,将v—t图象转换为 a—t图象(或F合—t)图象。答案又如何?
a
O
t
小结
运动图象反映的是物体的位移(或速度)随 时间变化的规律,而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
位移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 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其左侧,一可看作质点的物体B以初速度υ0向
右运动。已知mA = mB,A、B之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μ。
B
V0

L
①、A、B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各为多少? ②、在同一υ—t图上定性画出A、B的速度图 象?
③么、条欲件使?B与A的右侧壁不接触,υ0必须满足什
解:
V0
F

SA
ΔS
SB v
② A、B的
V0
物理意 义
图反象映比的较 物 理规律
倾斜直线
s——t图
位移随时间变化 的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
v——t图
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
斜率 交点 面积
速度 此刻两物体相遇
加速度
此刻两物体具有相同的 速度 数值上表示某段时间物 体的位移
例题1
某物体的运动图象如 sv 图: ①、若X表示位移, 物体做( A ) ②、若X表示速度, 物体做( C )
谈谈你的体会
看图的程序: 图象的主要作用: 谈谈对运用这种语言的感受:
图示2
v ① ① 做何运动?
比较①和②的不同。 ①和②②两直线的交点 阴影部分表表示示什什么么??
O

t
t
如果①和1②同③时同③地表示物体做何运动

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三 三轮复习资料,补习资料 07高考冲刺:物理学中图像法的应用

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三 三轮复习资料,补习资料 07高考冲刺:物理学中图像法的应用

高考冲刺:物理学中图像法的应用【高考展望】本专题主要讨论图像法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基本分析方法。

分析图像、读懂图像、解决图像问题是历年高考热点。

函数图像广泛应用、渗透于高中物理问题之中,呈现问题的方式复杂多变,涉及的知识面广,信息容量大,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知识升华】图像在中学物理中有着广泛应用:(1)能形象地表述物理规律;(2)能直观地描述物理过程;(3)鲜明地表示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趋势。

它要求考生能做到三会:(1)会识图:认识图像,理解图像的物理意义;(2)会做图:依据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规律作出图像,且能对图像变形或转换;(3)会用图:能用图像分析实验,用图像描述复杂的物理过程,用图像法来解决物理问题。

【方法点拨】一、物理图像及其考察方法1、物理图象及其意义物理图象是分别以不同的物理量为坐标,按照其对应关系在坐标系中描点、连线而得到的曲线。

因此物理图象反映了两个或几个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是数与形相结合的产物,是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体现,它能够直观、形象、简洁的展现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清晰的表达物理过程,正确地反映实验规律,利用图象分析物理问题有着广泛的应用。

2、物理图象的考察——从物理图象中挖掘信息物理图象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有效地挖掘信息是利用图象解题的关键环节之一。

考察物理图象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即做到六看,则信息一览无余。

(1)看坐标:首先弄清楚图象反映了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且要弄清坐标的单位。

(2)看变化:根据图象的走向明确一个物理量随着另一个物理量变化的方式和趋向。

具体地说:①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增减的区间是什么②对于不单调变化的关系要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的状态③适当的进行曲线的伸延明确物理量的变化趋势和收尾状态(3)看斜率:就是要根据斜率的数学定义和我们已有的物理概念的定义去明确斜率的物理意义——即自觉的赋予斜率一个物理意义。

要点诠释:看对边比邻边是什么(或者根据直线方程y kx b=+与物理公式比较来看,k是什么):例如凡是位移时间图象(不论直线、曲线)的斜率是xkt∆=∆,由速度的定义知xvt∆=∆,比较不难得到,位移时间图象在某一点的斜率等于这一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即v k=;再如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是加速度;电磁感应中线圈面积不变、磁感应强度均匀变化,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S BE n n nSkt tφ∆∆===∆∆,其斜率就是Bkt∆=∆,感应电流EIR r=+就是一个定值,在I t-图像上就是水平直线等等。

高考物理复习专题讲座课件★☆高中物理图像小结

高考物理复习专题讲座课件★☆高中物理图像小结

线若为倾斜的直线,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 ,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共历时1min,在这1min内
【名校课堂】获奖PPT-年高考物理复习专题讲座课件★☆高中物理图像小结(最新版本)推荐
中图线若为倾斜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名校课堂】获奖PPT-年高考物理复习专题讲座课件★☆高中物理图像小结(最新版本)推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年高考物理复 习专题 讲座课 件★☆ 高中物 理图像 小结( 最新版 本)推 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年高考物理复 习专题 讲座课 件★☆ 高中物 理图像 小结( 最新版 本)推 荐
v-t图像
由v-t 图像可以判定: ①对应t时刻的速度(大小、正负) ②达到某一速度对应的时间 ③物体的运动性质 ④物体的位移 ⑤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正 负)
【名校课堂】获奖PPT-年高考物理复 习专题 讲座课 件★☆ 高中物 理图像 小结( 最新版 本)推 荐
牛刀小试
4. 如图所示的异形导线框,匀速穿过一匀强磁场区,导线框 中的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设导线框中电流沿
abcdef为正方向)(导线框宽度小于磁场宽度) D
bc de
af
i
i
(1)运动过程分段 处理(进磁场、磁场 中、出磁场)
【名校课堂】获奖PPT-年高考物理复 习专题 讲座课 件★☆ 高中物 理图像 小结( 最新版 本)推 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年高考物理复 习专题 讲座课 件★☆ 高中物 理图像 小结( 最新版 本)推 荐
牛刀小试
3: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如果在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所受
的空气阻力数值相等,那么在图中能够正确反映它的速度变
【名校课堂】获奖PPT-年高考物理复 习专题 讲座课 件★☆ 高中物 理图像 小结( 最新版 本)推 荐

高三物理最后冲刺辅导 图象专题 人教版

高三物理最后冲刺辅导 图象专题 人教版

高三物理最后冲刺辅导图象专题★高考中考查的常见物理图象有:(1)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速度——时间图象(2)简谐横波的图象(3)导体的伏安特性关系(I—U图象)(4)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图象(ф—t,I—t,E—t图象)(5)交流电的图象(I—t,u—t图象)(6)实验中的图象等。

一.物理图象的类型:图像在中学物理中应用十分广泛,它能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能直观地叙述物理过程,并鲜明的表示物理量间的依赖关系。

综合回顾高中物理中接触到的典型图像常见下表:二.物理图象的应用:⑴利用图象解题可使解题过程更简化,思路更清晰。

图象解法不仅思路清晰,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可使解题过程得到简化,起到比解析法更巧妙、更灵活的独特效果。

在有些情况下运用解析法可能无能为力,但是图象法可能会使你豁然开朗。

⑵利用图象描述物理过程更直观物理过程可以用文字表述,也可用数学式表述,还可以用物理图象描述。

从物理图象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出物理过程的动态特征。

诚然,不是所有过程都可以用物理图象进行描述的,然而如果能够用物理图象描述,一般说来总是有直观、容易理解的特征。

利用图象描述物理过程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将物理过程描述成物理图象与从物理图象分析物理过程。

⑶利用物理图象分析物理实验运用图像处理物理实验数据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它除了具有简明、直观、便于比较和减少偶然误差的特点之外,另外还可以有图像求解第三个相关物理量。

运用图像求出的相关物理量也具有误差小的特点。

在讨论实验误差时,通常采用数学分析的方法。

诚然,数学工具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手段,但又是运用数学工具分析实验误差显得很繁琐,且物理意义不太清晰,倒不如一幅图像更明了、更简单。

三.中学物理中重要的图象⑴运动学中的s-t图、v-t图、振动图象x-t图以及波动图象y-x图等。

⑵电学中的电场线分布图、磁感线分布图、等势面分布图、交流电图象、电磁振荡i-t 图等。

⑶实验中的图象:如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时要用到a-F图象、a-图象;用“伏安法”测电阻时要画I-U图象;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时要画U-I图;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时要画的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定位图象能形象地表述物理规律、描述物理过程,能直观地展现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趋势,利用图象解决物理问题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因此,对图象问题的考查成为近几年的热点.高考趋势: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①会识图:理解图象的意义,斜率、截距、面积的意义.②会作图:依据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规律作出图象.③会用图:能结合物理公式和图象分析解决物理问题.考题1对力学图象问题的考查例1如图1所示,轨道NO和OM底端对接且θ>α,小环自N点由静止滑下再滑上OM.已知小环在轨道NO下滑的距离小于在轨道OM上滑的距离,忽略小环经过O点时的机械能损失,轨道各处的摩擦系数相同.若用F、F f、v和E分别表示小环所受的合力、摩擦力、速度和机械能,这四个物理量的大小随环运动路程的变化关系如图.其中能正确反映小环自N点到右侧最高点运动过程的是()图1审题突破小环在NO上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在OM上做匀减速运动至速度为0,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知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相等,再根据下滑距离大于上滑距离可得物体下滑时间大于上滑时间,从而可以比较出加速度的大小,由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小球所受合外力的大小.小球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比较小球所受弹力的大小加以确定,小环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可以通过动能定理加以确定,合外力做功等于小环动能的变化,机械能随小环所受摩擦力做功而减小,根据摩擦力做功与位移关系加以讨论.解析 由题意知,v =12(v 0+v )知环在NO 、OM 上滑动的平均速度相等,又因为小环在轨道NO 下滑的距离小于在轨道OM 上滑的距离,结合x =v t 可得:在NO 上运动的时间小,在根据a =Δv Δt可知在NO 上下滑时的加速度较大,故在NO 上合外力较大,所以A 正确;在NO 上摩擦力F f1=μmg cos θ,在OM 上F f2=μmg cos α,又θ>α,所以下滑时的摩擦力小于上滑时的摩擦力,故B 正确;因环在下滑和上滑的过程中均做匀变速运动满足v 2=2ax ,故速度与位移不是线性关系,故C 错误;由机械能守恒可知,机械能的变化是由摩擦力做功引起的,故E -x 图象的斜率表示摩擦力,又下滑时的摩擦力小于上滑时的摩擦力,所以图象前段斜率应小于后段的斜率,所以D 错误. 答案 AB1.如图2所示,直线a 和曲线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 和b 的位移—时间(x -t )图线.由图可知( )图2A .在t 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 .在t 2时刻,a 、b 两车运动方向相同C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D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比a 车大答案 C解析 由题图可知,在t 1时刻,两车位置相同,图线切线的斜率不同,即两车速度不相等,选项A 错误;因为x -t 图线切线的斜率代表速度,在t 2时刻,a 、b 切线的斜率符号相反,故a 、b 两车运动方向相反,选项B 错误;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切线的斜率先减小后增大,故b 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选项C 正确;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比较a 、b 切线的斜率可知,开始b 车速率大于a ,然后b 车的速率逐渐减小,直到等于a 车的速率;然后减小到零后又反向增加,故选项D 错误.2.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我市已推出新型节能环保电动车.在检测某款电动车性能的实验中,质量为8×102 kg 的电动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5 m/s ,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电动车的牵引力F 与对应的速度v ,并描绘出如图3所示的F —1v 图象(图中AB 、BO 均为直线),假设电动车行驶中所受阻力恒为车重的0.05倍,重力加速度取10 m/s 2.则( )图3A .该车起动后,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做匀速运动B .该车起动后,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接着做匀速运动C .该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1.2 sD .该车加速度为0.25 m/s 2时,动能是4×104 J答案 BD解析 由于横坐标为速度的倒数,所以电动车的启动过程为从A 到B 到C .AB 段,牵引力不变,电动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 =F -F f m =2 000-0.05×8×102×108×102 m/s 2=2 m/s 2;BC 段,由于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所以F v =P 额=恒量,即以恒定功率启动,牵引力减小,加速度减小,电动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F =F f =400 N ,速度达到最大值15 m/s ,故选项A 错误,B 正确;由a =v -v 0t 可知t =v -v 0a =3-02s =1.5 s ,故选项C 错误;该车加速度为0.25 m/s 2时,牵引力为F ′=ma ′+F f =8×102×0.25 N +0.05×8×102×10 N =600 N ,此时的速度为v ′=2 000×3600 m/s =10 m/s ,动能为E k =12m v ′2=12×8×102×102 J =4×104 J ,故选项D 正确.1.理解横坐标、纵坐标的物理意义(1)确认横坐标、纵坐标对应的物理量各是什么.(2)坐标轴物理量的单位也是绝不能忽视的.2.理解斜率、面积的物理意义(1)图线的斜率的意义要理解物理图象中斜率的含义,首先要看清图象的两个坐标轴.①变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纵坐标表示位移,横坐标表示时间,因此图线中某两点连线的斜率表示平均速度,图线上某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瞬时速度;②v —t 图线上两点连线的斜率和某点切线的斜率,分别表示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③恒力做功的W —l 图象(l 为恒力方向上的位移),斜率表示恒力的大小;④用自由落体运动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的v 2—x 图象(v 为速度,x 为下落位移),其斜率为重力加速度的2倍;(2)面积的物理意义①在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中,图线和时间轴之间的面积,等于速度v 与时间t 的乘积,因此它表示相应时间内质点通过的位移;②在a —t 图象中,图线和时间轴之间的面积,等于加速度a 与时间t 的乘积,表示质点在相应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③力F 移动物体在力的方向上产生一段位移l ,F —l 图象中曲线和l 坐标轴之间的面积表示F 做的功,如果F 是合力,则此面积表示物体动能的增加量.考题2 对电场图象问题的考查例2a、b是x轴上的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沿x轴a、b之间各点对应的电势高低如图4中曲线所示,P点处电势最低,而且a、P之间的距离大于P、b之间的距离.从图中可看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图4A.a、P间和P、b间各点的电场方向都指向P点B.a和b一定是同种电荷,但是不一定是正电荷C.电势最低的P点的电场强度最大D.把带负电的检验电荷沿x轴由a移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对该电荷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审题突破φ—x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所以P处场强为零,从a到b电势先减小后增大,根据电场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的关系判断电场力是做正功还是负功.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得到Q1的电荷量一定大于Q2的电荷量;根据场强方向得出两电荷一定是正电荷.解析根据顺着电场线电势降低可知,P点的左侧电场方向向右,P点的右侧电场方向向左,则a、P间和P、b间各点的电场方向都指向P点,故A正确;P点切线斜率为零,而φ—x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则P点的电场强度为零.两电荷在P点的合场强为零,P点距离Q1较远,根据点电荷的场强公式知,Q1的电量大于Q2的电量.从a到b电势先减小后增大,因为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知Q1和Q2一定是同种电荷,且都为正电荷,故B错误;由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就知道P处场强为零,且电势最低,故C错误;把带负电的检验电荷沿x 轴由a移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向左后向右,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故D错误.答案 A3.(2014·安徽·17)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取该直线为x 轴,起始点O为坐标原点,其电势能E p与位移x的关系如图5所示,下列图象中合理的是()图5答案 D解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其电势能的变化规律是非线性的.A:由E p—x图象知,带电粒子的电势能不是均匀变化的,电场力不能为恒力,故选项A 错误;B :带电粒子仅受静电力作用,故电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电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即动能增加得越来越慢,故选项B 错误;C :由于静电力不是恒力,加速度a 应该越来越小,故选项C 错误,选项D 正确.4.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 轴,其电势φ随x 的分布可简化为如图6所示的折线.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粒子(不计重力),以初速度v 0从O 点(x =0)进入电场,沿x 轴正方向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6A .粒子从O 运动到x 1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B .粒子从x 1运动到x 3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 .要使粒子能运动到x 4处,粒子的初速度v 0至少为2qφ0m D .若v 0=2qφ0m ,粒子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6qφ0m答案 AD解析 粒子从O 运动到x 1的过程中,电势升高,场强方向沿x 轴负方向,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也沿x 轴负方向,粒子做减速运动,故A 正确.粒子从x 1运动到x 3的过程中,电势不断降低,根据正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越大,可知,粒子的电势能不断减小,故B 错误.根据电场力和运动的对称性可知:粒子如能运动到x 1处,就能到达x 4处,当粒子恰好运动到x 1处时,由动能定理得q (0-φ0)=0-12m v 20,解得v 0= 2qφ0m,所以要使粒子能运动到x 4处,粒子的初速度v 0至少为 2qφ0m ,故C 错误.若v 0=2 qφ0m,粒子运动到x 3处电势能最小,动能最大,由动能定理得q [0-(-φ0)]=12m v 2m -12m v 20,解得最大速度为v m = 6qφ0m ,故D 正确.电场中的图象类型可以分为如下几种基本类型,场强随坐标轴变化的函数图象:即E—x图象,电势随坐标轴变化的函数图象:φ—x图象,电势能随坐标轴变化的图象:E p—x图象.场源可能是点电荷,也可能是电偶极子,还可能是带电平板等,解答该类型题关键是要读懂图象的电学意义,即坐标轴、坐标原点、斜率、交点坐标等的物理意义,同时结合题意,读懂已知条件,以及提出的问题,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和电势的基本公式解决问题.考题3对电磁感应中图象问题的考查例3(2014·新课标Ⅰ·18)如图7(a),线圈ab、cd绕在同一软铁芯上.在ab线圈中通以变化的电流,用示波器测得线圈cd间电压如图(b)所示.已知线圈内部的磁场与流经线圈的电流成正比,则下列描述线圈ab中电流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中,可能正确的是()图7审题突破线圈cd与示波器连接,在每个时间段内电流不随时间变化,则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产生感应电流的磁场均匀变化,由此判断线圈ab电流的变化.解析由题图(b)可知在cd间不同时间段内产生的电压是恒定的,所以在该时间段内线圈ab中的磁场是均匀变化的,则线圈ab中的电流是均匀变化的,故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答案 C5.有一种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可简化为如图8所示的情形,竖直面内有半径均为R且相切于O 点的两圆形区域,其内存在水平恒定的匀强磁场,长为2R的导体杆OA,以角速度ω绕过O点的固定轴,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匀速旋转,t=0时,OA恰好位于两圆的公切线上,下列描述导体杆两端电势差U AO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图8答案 A解析 由右手定则可知,感应电动势始终从O 指向A ,为正.由E =12BL 2ω,L 是有效切割长度,B 、ω不变,切割的有效长度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且做非线性、非正弦的变化,经半圈后,再次重复,故A 正确.6.如图9所示,两个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方向相反,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均为B ,磁场区域的宽度均为a .高度为a 的正三角形导线框ABC 从图示位置沿x 轴正向匀速穿过两磁场区域,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在下列图形中能正确描述感应电流I 与线框移动距离x 关系的是( )图9答案 B解析由图知,当AB边在左边的磁场中运动时,切割的有效长度在减小,所以电动势减小,电流减小,再根据右手定则可判断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所以电流为正且逐渐减小;当AB边进入右边的磁场,切割产生的电动势为顺时针,ACB边切割产生的电动势也是顺时针,故总电动势为二者之和,在运动的过程中,总电动势在减小,所以电流为负逐渐减小,所以B正确;A、C、D错误.电磁感应中常涉及磁感应强度B、磁通量Φ、感应电动势E和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有时还会涉及到感应电动势E和感应电流I随线圈位移x变化的图象.这些图象问题大致可分为两类:(1)由给定的电磁感应过程选出或画出正确的图象;(2)由给定的有关图象分析电磁感应过程,求解相应的物理量.解这类问题需应用右手定则、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进行分析.考题4对实验中图象问题的考查例4张明同学在一次测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的实验中,用实验室仅有的实验器材(电流表一个、电阻箱一个、开关一个和导线若干),设计了如图10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图10实验次数1234 5R(Ω) 4.010.016.022.028.0I(A) 1.000.500.340.250.20(1)利用测得的数据在如图11所示的坐标纸上画出适当的图象.图11(2)由图象可知,该电池的电动势E =________ V ,该电池的内阻r =________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利用该实验电路测出的电动势E 测和内阻r 测与真实值E 真和r 真相比,理论上E 测________E 真,r测________r 真(选填“>”、“<”或“=”).审题突破 (1)本题由安阻法测量电动势和内电阻;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出有关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式;由数学知识可知哪种图象更科学;由公式及表中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可画出正确的图象;(2)由图象交点及斜率的意义可得出有关电动势和内电阻的表达式,则可求得电动势和内电阻;(3)实验中由于电表不是理想电表,故要考虑电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由极限分析法可得出电动势的误差.答案 (1)画出R —1I图象.(2)6.0 2.0 (3)= >解析 (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 =IR +Ir 得R =E ·1I-r ,则图象斜率为:k =E ,电动势为:E =k =ΔRΔ1I≈6.0 V ,内阻为:r =2.0 Ω. (3)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电流表会分担一部分电压,即:1I =1E R +r E +r AE ,斜率不变,则电动势大小不变,而测量内阻实际上是电源内阻与电流表内阻之和,故测量值大于实际值.7.用如图12所示实验装置测量滑块A 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长木板水平固定,细线跨过定滑轮与滑块A 、重锤B 相连.将细线拉直,测出B 离地面的高度h ,将重锤从h 高处静止释放,B 落地后,测出A 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x ;改变B 释放高度重复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图12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h /cm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x /cm14.722.430.337.644.952.4(1)若测得A 的质量m A =3 kg ,B 的质量m B =1 kg ,A 和B 间细线的长度L =112.0 cm ,木板的长度l =98.0 cm ,要达到实验目的,以上四个量中没有必要测量的是______(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作出x 随h 变化的图象.(3)由图象并结合(1)中所测数值求得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 答案 (1)L 、l (2分) (2)见解析图(4分) (3)0.2解析 (1)由题意可知,B 距地面的高度h ,A 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x ,A 、B 的质量m A 、m B .从静止释放让它们运动到B 着地,根据动能定理得:m B gh -μm A gh =12(m A +m B )v 2①从B 着地到A 停在木板上,根据动能定理得: 12m Av 2=μm A g (x -h ) ② 由①②解得:μ=m B h(m A +m B )x -m B h③可知没有必要测量L 和l .(2)作出x 随h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3)由③得:x =(1+μ)m Bμ(m A +m B )h根据数学知识得到图象中直线的斜率 k =(1+μ)m Bμ(m A +m B ) 由图得:k ≈1.5代入数据得:(1+μ)×1μ(3+1)=1.5解得μ=0.28.一实验小组准备探究元件Q 的伏安特性曲线,他们设计了如图13所示的电路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3(1)考虑电表内阻的影响,该元件电阻的测量值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2)实验测得表格中的7组数据,请在图14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该元件的I —U 图线.序号 电压/V 电流/A 1 0.00 0.00 2 0.50 0.20 3 1.00 0.35 4 1.50 0.45 5 2.00 0.50 6 2.50 0.54 73.000.58图14(3)为了求元件Q 在I —U 图线上某点的电阻,甲同学利用该点的坐标(U ,I ),由R =UI求得.乙同学作出该点的切线,求出切线的斜率k ,由R =1k 求得.其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同学的方法正确.答案 (1)大于 (2)见解析图 (3)甲解析 (1)由实验电路图可知,实验采用电流表内接法,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实验所测电压值U 偏大,由欧姆定律可知,元件电阻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描出对应点,然后作出图象如图所示.(3)从理论上讲,甲利用了欧姆定律,乙同学利用了斜率的意义,理论上说都没有问题,但从实际情况来说,我们根据测量数据描绘的I -U 图象的大致曲线,存在很大的误差,如果再作出切线求电阻,误差更大,计算结果更不准确;故甲同学的计算结果更准确.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图的原则要求是:准确、清楚、布局合理、便于应用. (1)合理选取坐标原点 (2)两坐标轴的分度要恰当 (3)要有足够多的描点数目(4)画出的图象应尽可能穿过较多的点或是尽可能多的描点分布在图线的两侧作图法可以减小实验中的偶然误差.知识专题练 训练10题组1 对力学图象问题的考查1.(2014·广东·13)如图1所示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图1A .第1 s 内和第3 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 .第3 s 内和第4 s 内的加速度相同C .第1 s 内和第4 s 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D .0~2 s 和0~4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答案 B解析 第1 s 内和第3 s 内的速度均为正值,方向相同,选项A 错误;v —t 图象的斜率代表加速度,第3 s 内和第4 s 内斜率相同,所以加速度相同,选项B 正确;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在数值上等于位移的大小,第1 s 内的位移x 1=12×1×1 m =0.5 m ,第4 s 内的位移x 4=-12×1×1 m =-0.5 m ,两段时间内位移大小相等,选项C 错误;0~2 s 内的平均速度v =x t =1.52m/s =0.75 m/s,0~4 s 内的平均速度v ′=x ′t ′=1.54 m/s =0.375 m/s ,选项D 错误.2.如图2甲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 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通过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监测到推力F 、物体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取g =10 m/s 2.则( )图2A .物体的质量m =3.0 kgB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C .第2 s 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2.0 JD .前2 s 内推力F 做功的平均功率 P =3 W 答案 C解析 由速度—时间图象可以知道在2~3 s 的时间内,物体匀速运动,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2 N ,在1~2 s 的时间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直线的斜率代表加速度的大小,所以a =2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F f =ma ,所以m =0.5 kg ,所以A 错误;由F f =μF N =μmg ,所以:μ=0.4,所以B 错误;第2秒内物体的位移是:x =12at 2=1 m ,摩擦力做的功为:W =-F f x=-2×1 J =-2 J ,故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2.0 J ,故C 正确;在第1秒内物体没有运动,所以F 在第一秒内没有做功,在第2秒内,F 所做的功为:W =Fx =3×1 J =3 J ,所以前2 s 内推力F 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 =Wt =1.5 W ,所以D 错误.3.如图3甲所示,甲、乙两个小球可视为质点,甲球沿倾角为30°的光滑足够长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乙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甲、乙两球的动能与路程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A .甲球机械能不守恒,乙球机械能守恒B .甲、乙两球的质量之比为m 甲∶m 乙=4∶1C .甲、乙两球的动能均为E k0时,两球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P 甲∶P 乙=1∶1D .甲、乙两球的动能均为E k0时,两球高度相同 答案 BC解析 因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甲、乙两球机械能都守恒,故A 错误;动能与位移的图象斜率表示合外力,甲的合外力为m 甲g sin 30°,乙球的合外力为m 乙g ,由题图乙知m 甲g sin 30°=2m 乙g ,所以m 甲∶m 乙=4∶1,故B 正确;根据E k =12m v 2知,动能相等时,v 甲v 乙=12,两球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m 甲g v 甲sin 30°m 乙g v 乙=11,所以C 正确;由题图乙知,甲、乙两球的动能均为E k0时,两球高度不相同,所以D 错误.题组2 对电场图象问题的考查4.某带电物体所在空间形成一个电场,沿x 轴方向其电势φ的变化如图4所示.电子从O 点以v 0的初速度沿x 轴正方向射出,依次通过a 、b 、c 、d 点.则下列关于电子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图4A .在Oa 间电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电子在Od 之间一直在做减速直线运动C .要使电子能到达无穷远处,粒子的初速度v 0至少为 2eφ0mD .在cd 间运动时电子的电势能一定增大 答案 CD解析 由题图知Oa 和bc 间的电势不变,则Oa 和bc 间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子不受电场力,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 、B 错误.由于电子在Od 运动时电场力做负功,所以其电势能增大,动能减小;电场力做功:W =-e ·Δφ=-eφ0,所以要使电子能到达无穷远处,由动能定理得:W =0-12m v 20,所以粒子的初速度v 0至少为 2eφ0m ,故C 正确.电子在cd 间运动时电子受到的电场力做负功,电子的电势能一定增大,故D 正确.5.如图5所示,一半径为R 的均匀带正电圆环水平放置,环心为O 点,质量为m 的带正电的小球从O 点正上方h 高的A 点静止释放,并穿过带电环,关于小球从A 到A 关于O 的对称点A ′过程加速度(a )、重力势能(E pG )、机械能(E )、电势能(E p 电)随位置变化的图象一定错误的是(取O 点为坐标原点且重力势能为零,向下为正方向,无限远电势为零)( )图5答案 D解析圆环中心的场强为零,无穷远处场强也为零,则小球从A到圆环中心的过程中,场强可能先增大后减小,则小球所受的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方向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知,重力不变,则加速度可能先减小后增大;小球穿过圆环后到达A′点,小球所受的电场力竖直向下,加速度方向向下,为正值,根据对称性可知,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则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A正确;小球从A到圆环中心的过程中,重力势能E p=mgh,小球穿过圆环后,E p=-mgh,重力势能与高度是线性变化的,故B正确;小球从A到圆环中心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小,小球穿过圆环后,电场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大,故C正确;由于圆环所产生的是非匀强电场,小球下落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与下落的高度之间是非线性关系,电势能变化与下落高度之间也是非线性关系,故D错误.题组3对电磁感应中图象问题的考查6.如图6所示,等腰直角区域EFG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直角边CF 长度为2L.现有一电阻为R的闭合直角梯形导线框ABCD以恒定速度v水平向右匀速通过磁场.t =0时刻恰好位于图示位置(即BC与EF在一条直线上,且C与E重合),规定导线框中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时为正,则感应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图6答案 C解析 在进入长度L 的过程中,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在均匀增加,由E =BL v 知,感应电动势均匀增加,当进入L 时的感应电动势为E =BL v ,感应电流为I =E R =BL vR ,由楞次定律判断知,感应电流方向为正,在由L 进入2L 的过程中,ADC 边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在均匀增加,AB 边切割磁感的长度在均匀增加,由几何关系知AB 边增加的快且AB 边和ADC 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相反即等效于切割磁感线的总长度在减小,感应电流减小;在离开磁场的过程中,CD 边不切割磁感线,AD 边切割的长度小于AB 边切割的长度,产生负方向感应电流,C 正确.7.如图7所示,两根电阻不计的光滑金属导轨竖直放置,导轨上端接电阻R ,宽度相同的水平条形区域Ⅰ和Ⅱ内有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 ,Ⅰ和Ⅱ之间无磁场.一导体棒M 、N 两端套在导轨上,并与两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导体棒从距区域Ⅰ上边界H 处由静止释放,在穿过两段磁场区域的过程中,流过电阻R 上的电流及其变化情况相同.下面四个图象能定性描述导体棒速度大小与时间关系的是( )图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