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纵横链接课件:1-1-09 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的比较

合集下载

【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第1课时

【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第1课时

[易混辨析]“封建”古今不同 西周的分封制史书上又称“封建”,指“封邦建国”,也 就是分封诸侯国的意思,与“封建社会”中的“封建”不同,
后者是指一种社会形态。
[图解识记]西周的分封制
三、宗法制 1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 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 .性质:宗法制是周人把 ________ 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神……据史料记载,“巫”是早期国家中最重要的职官之一。
史料二 (西周)国家政权是由“大宗”“小宗”的血缘关 系组织起来的……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
史料三
“盖诸侯之于天子,尤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
君臣之分也。”
问题:根据上述史料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提示:(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据史料一) (2)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据史料二)
(3)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据史料三)
[拓展深化]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
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3)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政 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4) 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 性。
二、分封制 周王室 1 .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 ____________ 强大的
条件下,将_______ 亲族 和______ 功臣 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
2.内容 (1)________ 功臣 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姻亲 、殷 (2)___________ 同姓亲族 是分封的主体,另外,______ 功臣 、_____ 商旧族、降族也是分封的对象。 土地 (3)受封诸侯在分封时获得____________ 、物资、武装和人 周王 口 ; 各 诸 侯 国 必 须 承 认 ____________ 的权威,并承担各种 义务 。周王和诸侯形成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________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

史论归纳 分封制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①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②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 战略要地。 ③纵向联系:明确周天子权利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 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④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 横向联系。
映了宗法制的内涵,即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缘关系远近 含义
区别亲疏的法则
史料二:以历史评
论的视角看待大宗 ②“家族的血缘关系与国家的组织关系有机地结合在一
与小宗关系及“家 起”→国家权力与家庭关系有机统一
国一体”现象
史料三:宗法制的 ③“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
影响
子不使庶孽疑焉”→宗法制的目的和积极作用
NO.3 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1.(2017·济宁模拟)夏、商王位的传承多实行兄终弟及或父子相传,而周代
强调“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变化从本质上说明了( )
A.宗法观念开始形成
B.贵族政治走向衰落
C.宗法体系逐步完备
D.家国体制正式确立
C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因此不能说从商周时 期开始形成,故 A 项错误;材料主要是体现了王位继承的原则,春秋末期到战 国时期,贵族政治走向衰落,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从夏商时期王位继承可 以“兄终弟及”或是“父子相传”,到周代严格规定“嫡长子继承制”,说明宗 法体系的发展日益严密、完备,更有利于维护家族的稳定,故 C 项正确;家国 体制的确立是宗法制发展的结果,故 D 项错误。]
③“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 离为守臣扞城”→西周初期,分封制起到了拱卫周王室、 拓展疆域、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 史料三:分封制 ④“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 的作用与影响 能定鲁侯之嗣。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 侯”→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渐崩溃,导致了诸侯分裂割据 局面的出现

2016届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配套课件:第01讲-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016届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配套课件:第01讲-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帝王的后代。 ②义务:诸侯要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 之。”) 周王—诸侯— ③权利: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可以再分封,形成“_____________ 卿大夫—士 ___________”的等级序列。
(3)影响。
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周天子对各诸侯国的 ①前期:确立了周王_________
附祭于先祖)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王至,
后匿王帐中,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杰敷请切至,涕下不能止。后乃 使王出,曰:“还尔太子!”
提示:①由图可知鲁晋两国同属于姬姓,《礼记》也提到“合二姓之
好”,说明了“同姓不婚”的原则。 ②禁止同姓成婚,在客观上会促进与异姓之邦的联姻,以此扩大和加
强与异姓集团的政治合作及军事联盟。其目的在于扩充势力范围,进
一步巩固西周统治。
2.宗法制 (2013·安徽文综·T37改造)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 (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 (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新死者
(2)三公九卿制。 丞相 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_________ 御史大夫 掌管律令、图 ①分工:_____ 九卿 分管国家和 军务 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_____ ;_____ 皇家的各种事务。
②特点:既配合又牵制,以便于皇帝独揽大权。
(3)郡县制。 郡、县两级,并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 ①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共分_______
有效控制;扩大了统治区域。
②后期: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王权
衰弱,分封制瓦解。
3.西周的宗法制: 权力、财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_________ 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_____________ (2)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度 ①核心:实行_______________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 不以长。”) 血缘纽带 ②把_________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家族等级 ③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大宗和小宗既是_________ 关系, 政治隶属 也是_________ 关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一)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共23张P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一)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共23张PPT)

据《周礼》记载,衮服是西周 统治阶级的最高一级礼服。
西周一般贵族服饰
“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 “乐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 “乐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分封制
基础
宗法制
实质
等级制
具体体现Biblioteka 礼乐制度①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由“礼乐征伐自天 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史论深化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链接高考
1.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 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 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 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给亲族、姻亲、 8 功臣 体系,大宗与小宗的关

史料解读
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 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左传》桓公二年
解读:“天子建国”即天子建诸侯,“诸侯立家”即 诸侯立卿大夫,“卿置侧室”即卿立下级之卿或大夫, “大夫有贰宗”,即大夫立下级大夫或“属大夫”。 “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指 士以其子弟为隶级,庶人不再分等级而以亲疏为若干 等级之别。 材料同时体现了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和等级制度。
凶礼:多用于丧葬凶荒之事; 如何称呼“死”呢?
宾礼:多用于朝聘往来;
军礼:多用于出兵征伐;

备战2016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1单元-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备战2016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1单元-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④秦朝是郡县制的首创者,并将其推广到全国。(×) 说明:郡县制出现在春秋后期,很长时间里郡县制与分封制 并存,秦朝统一全国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因此,郡县制不是 秦朝首创的。 ⑤秦朝既是君主专制国家,也是中央集权国家。(√)
2. 选择:祭祀祖先的传统起源于( A. 世袭制 C. 宗法制 B. 分封制 D. 礼乐制
微考点 2 宗法制的特点和影响 【史料一】 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 嫡立。 ——《吕氏春秋》 史料一反映出商纣因何得立? 试答: 提示:年幼的商纣王因为嫡长子的身份得以继位。
【史料二】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及解读
从史料二可看出分封制有何特点? 试答: 提示: ①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 ②大小宗既是家庭等级关系, 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 ③“家”“国”一体。
)
答案:C
3. 选择:今天山西简称晋、山东简称鲁源于( A. 分封制 C. 郡县制 B. 宗法制 D. 行省制
)
答案:A
4. 选择: 秦王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历史进步性在于 ( ) A. 打破贵族分封制 B. 维护国家统一 C. 促进政治文明发展 D. 加强各民族间的联系
答案:B
5. 思考: 分封制和郡县制下, 周天子和皇帝对地方的管辖权 有何不同? 试答: 提示:在诸侯领地内周天子并没有直接的管辖权力,而皇帝 对地方郡县长官直接任免。
主干梳理•巧点妙拨
知识清单 一、夏、商政治制度 1. 王权承袭: 王位世袭制 代替禅让制,王位传承的方式 有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 2. 夏商的政治特点:王权具有 神秘 色彩。 3. 夏商的行政制度
1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2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综合归纳1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综合归纳1

分 封 制
(1)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 (1)秦朝通过实行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 下按地域划分的地方管 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建 理制度 立起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郡 (2)郡县官吏由皇帝任免, (2)郡县制解决了分封制所导致的地方割据 县 且不世袭 问题,巩固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进步, 制 (3)郡县长官只领俸禄, 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没有封地,必须服从中 央 (1)分封诸侯国,实行郡 (1)汉初政权推行郡国并行制,是当时“无 为而治”的表现形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 郡 县制,郡国并存 地方经济的发展 国 (2)西周分封制的再现 并 (2)郡国并行制导致了地方诸侯国的势力不 行 断膨胀,严重威胁着中央集权,经过平定 制 “七国之乱”和汉武帝的“推恩令”,名 存实亡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次转折 (1)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以王权为中心的王位世袭制所 取代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它避免了因王权交 替而导致的混战,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保证了奴隶主贵 族在政治上的特权。
(2)以王权为核心的宗法制、分封制到以皇权为核心的封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自秦至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强化,皇权与 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贯穿始终。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形成起 到了积极作用,但后期也阻碍了新经济因素和科技创新的进 步。 (3)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向近代民主政治的转变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 想,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鸦片战 争以后,受西方代议制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中国艰难地 向近代民主政治迈进。
2.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1)主要方式: ①加强君主权力:秦朝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代利 用新儒学思想来神化皇权,唐宋元等通过分割相权、弱化地 方事权来加强君主权力,明清进一步强化了君权。 ②思想控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 取士、文字狱等。

2016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二课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016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二课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分封制
抓关键 ( ) 商

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 答案:D
郡县制

定时空
5.(2012·海南高考)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
“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
答案:C
抓关键:喻意 自己功过三皇 五帝。
6.(2014·上海高考)传国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六枚一套的御玺,分别刻着“皇
[答案]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差异的实质在于中央集权和地方 分权的斗争,这不仅是一个历史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从历史上看,中央过于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但不利于地方 的发展,而地方过于分权,短期内对地方的发展有好处,但往往 会产生分裂势力。因此,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是一个“度”的把 握问题,过分地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是有后患的。
问题:根据材料,秦始皇制玺的史实反映出他所创立的国家体 制有哪些特点? 解题提示:结合材料“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 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 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并联系秦朝政治 制度分析回答。 答案: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设置了内外两种系统处理国 事;实行中央集权体制,有较为缜密的权力运作机制。
由此可以看出三公九卿都是 国家官员。
史料三 秦朝的三公九卿为官 僚政治,职事人员为有才能的文武 官员,皆受命于皇帝,各有职分、 由此可以看出官员不再是世 等级、俸禄,公与私分明,政绩有 卿世禄,贵族政治被官僚政 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 治所取代。 组织完备………
——以上均摘自《中华文明 史·第二卷》
史料一 (摘自 2010 由此可以看出郡县制下的郡守、县令不再 年全国卷 T25)柳宗元在《封 世袭——皇帝直接任免,据此解读郡县制 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 为“公天下”之端。

【师说】2016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件: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1.3

【师说】2016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件: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1.3

新闻话题
历史回声 话题:老话题新关注,人才选拔,古今一理 【话题关注】 2015年公务员考试报名依旧火爆:“千人争一岗位”已不是 新鲜事。
从现实的公务员制度不禁让我们联想到中国古代的科举选官 制度,理解古代科举制等选官制度及监察制度,对完善现代公务 员制度的借鉴意义,认识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惩治腐败的重要 性,这也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要热点之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隋唐
完善
北宋
加强
中央:隋朝继承魏晋三省体制,将其作为中央 政府的最高统治机构;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 三省六部制 地方:隋文帝废除郡级,形成州县两级制;唐 朝前期逐渐形成道、州、县三级行政实体;唐 朝后期因地方节度使权力增大而出现藩镇割据 局面 中央: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 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增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 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 地方: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由中央派文臣 出任州郡长官;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通判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与作用 (1)在郡县制的发展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监督和制 约,而地方则要求有充分的独立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 存在。历代统治者总是采取调整地方机构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措施 以加强集权统治,这种情况到封建社会后期更加明显。地方行政 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这种情况在宋明两代尤 为突出。 (2)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实施郡县制度以来,逐渐发 展和完善。这一制度,组织系统庞大,结构严密,它们在征发徭 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 了良好的作用。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封建统治,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次转折 1.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以王权为中心的王位世袭制所取 代,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它避免了因王权交替 而导致的混战,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保证了奴隶主贵族在政 治上的特权。 2.从以王权为核心的宗法制、分封制到以皇权为核心的封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转变:自秦至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不断完善强化,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贯穿始 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中国大一 统局面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但后期也阻碍了新经济因素和科技 创新的进步。

2016届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配套课件:第02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2016届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配套课件:第02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3)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深刻变化,对后世国家体制产生深远 影响。
②既明确了行政分工,提高了办事效率,又使三省相互牵制,避免权
臣专权,加强了皇权。
【易错提醒】正确区分三省六部制和西方的三权分立制
(1)三省六部制是将权力分为决策权、审核权、执行权;三权分立是 将权力分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权力分割的形式不同。 (2)三省六部制上面由皇帝负责监督,不是绝对的分割,是为了皇帝 集权的需要;三权分立是制衡国家权力,国民监督,体现资产阶级民
c.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官 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d.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3)明清:八股取士。
【图示记忆】古代选官制度图示
3.监察与谏议制度: (1)历程。
刺史 ①秦汉时期:秦朝设立御史大夫,西汉设立_____。 谏院 ②唐宋时期:门下省和_____。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安史之乱 (1)背景:唐“_________”后,出现了藩镇林立的局面,这一局面
进一步发展,形成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2)措施。
三衙 ①收精兵:将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禁军归“_____”统领,发兵之 枢密院 权归_______,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②削实权:削夺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的权力,所有州郡直属中 文臣 通判 央,派_____出任州郡长官,并设置_____监督。 ③制钱谷:各州郡的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开封或其他指定地点,由中 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主。
【名师指津】 2.元朝的行省与郡县制有明显区别
(1)郡县是地方机构,郡县长官是地方官员。中央政令直达郡县,有
利于民族国家的统一。形象地表示:中央→郡→县,直线行政。 (2)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元设中书省,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提升(一)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提升(一)
12
3.“论从史出”的方法
13
@《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
【考题例证】 (2015·江苏单科,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 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 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8
2.鉴别原则 (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 (2)坚持正确的史学观。 (3)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 (4)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 (5)搜集更多的史料,利用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
9
@《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
【考题例证】 (2013·浙江文综,13)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 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 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解析 从题干材料可知,文献材料同样真实可信,A项错误;某些历史记载也是比 较客观的,B项错误;多项历史记载相互印证,不通过考古也可形成定论,C项错 误;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17
@《创新设计》
3.论科举制 它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 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 力,培育了顺从性,只要中国仍相对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但是随着生气勃勃的西方的入侵,它转而阻止了中国人作出有效的调整和反应的作 用。1905年,它最终被废除。 ——斯塔夫里阿诺斯 【解读】 斯塔夫里阿诺斯一方面认为科举制促进了中国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 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另一方面,科举制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不利于近代科技的发展,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究——史料鉴别·研读·论证 史料是研究历史、获取历史结论的直接或者间接依据,在历史研究与学习过程中, 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鉴别运用史料,解读获取信息,加强处理史料的能力,属于 高考考查目标中“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范畴。正确处理史料,要求对史料进行“由此 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从而获取有效信息,为解答试题提 供必要的帮助。

【师说】2016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件: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1.1

【师说】2016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件: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1.1

典例 1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 《春秋》 的目的是尊天子、 抑诸侯、 崇周制而“大一统”, 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 从而将周 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 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问题 3 宗法制和分封制之间有何关系?
提示:(1)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2)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血缘纽带基础上的,是宗法制在政 治上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
问题 4 分封制、宗法制的影响
提示:1.分封制 (1)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2)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 郑、陈等。 (3)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 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变式训练 1 (2015· 广州模拟)在分封诸侯国时,周公要求受封 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或“启以夏 政,疆以戎索”,要实行文王“德明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 王”的“保民”办法。对画线部分理解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奴隶主和奴隶的阶级关系 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C.这是西周实行的民族分化政策的反映 D.有利于缓和部族间的矛盾,巩固西周统治和维护等级差别
材料二 (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 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 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 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 ——《史记· 周本纪》 探究 2: 为什么“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你如何看 待西周分封制瓦解与西周灭亡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历史2016年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课件 必修1 第1单元 第1课时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人教版历史2016年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课件 必修1 第1单元 第1课时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的等级序列。 ②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 ③后期成为统治瓦解的制度因素。
知识整合
特别提醒
生产力的发展是分封制瓦解的根本原因。
栏 目 链 接
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是分封制瓦解的政治表现和原因。
知识整合
2.权力分配方式——宗法制
分封制 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 (1)目的:巩固________ 间的继承权之争。
知识整合
考点三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政治前提:秦的统一。
商鞅变法强 大 起 来 的 秦 国 兼 并 六 国 , 于 公 元 前 经 __________ 221 年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______
2.过程(主要内容)
栏 目 链 接
(1)创立皇帝制度。
①确立: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 ________”,皇位世代世袭。
提示 2: 材料反映了宗法制对家族团结、祭祀的影响。
宗法制下宗主作为先祖,受到后代尊崇和祭拜,有利于家族 栏 目 链 接
的和睦相处。
核心探究
【主题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内容、特点和意义 材料一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 栏 目 链 接
世,传之无穷。 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主独制而天下无所制也。 ——《史记· 秦始皇本纪》
丞相 ①________
知识整合
(3)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
乡 、里的地方行政体制。 郡 ——县——______ ①形成______ 皇帝 直接任免。 ②郡县官吏都由________
栏 目 (4)其他配套措施: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制订法律等。 链 接
知识整合
拓展提升
郡县制始于春秋战国,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 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栏 目 链 接

2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课件(共15张PPT

2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课件(共15张PPT



行省制度的特点

1、行省的格局打破按自然境界划分建置的作法,实行按 区域建置: 从秦汉的郡、州、到唐宗的道、路制,基本上都是按山 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划分,这种划分虽便于财税征收,但 无疑也有利于割据者据险称雄,对抗中央。“历来据山 为王,割地为雄的分裂割据者都是这样出现的”。元朝 统治者吸取前朝教训,所有行省北方无天险,形成以北 制南格局。像湖广行省,就不是以天险大别山为界;行 省的治所也一般设在水际交通便利之地而非中心地带, 像湖广行省的治所武昌,就在其行省的最北边。秦岭以 南的汉中地区被划归陕西行省,使四川盆地的北向门户 洞开,无险可守,这些措施有效地防止了地方分割势力 的产生。
考点2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是什么?

第一,传承制度不同。 分封制度萌芽于夏朝,盛行于西周时期,它是国君将田 邑赐给宗室臣属作为俸禄的制度。受封的对象有三种类 型:一是周王的同姓亲属即王族,二是功臣,三是古圣 王的后裔即先代贵族的后裔。不论受封的是谁,一旦被 封,都世代相传,即实行世袭制。 郡县制则与此相反,郡县的行政长官郡守和县令,均是 由皇帝直接任免的,而且不能世袭,即实行的是任免制。



第二,职责范围不同。 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封地内不但享有行政统治权, 而且拥有对土地和人口的管理权,但受封的诸侯必须对 周天子尽一定的义务。例如,必须定期朝聘周王,向周 王贡献各种物产,接受周王之命出兵保卫王室或征伐反 叛者等,同时对周王的婚丧嫁娶、巡狩等也要尽义务。 郡县制则不同,郡守和县令在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 对土地和人口逐渐失去统治权。郡守和县令只负责管理 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

1.(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10题)元朝为加强中 央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分别设置了 A.中书省、伊犁将军 B.宣政院、中 书省 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澎 湖巡检司 【答案】D 【点拨】]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 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考试内容:两宋的 繁荣与元的统一/元朝的统一/元朝的统治与行省 制度/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中书省管辖大都及其周围地区;伊犁将军(清 朝设立),管辖新疆天山南北的军务与民政。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 必修1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 必修1

【解析】秦汉时期,凡遇军国大事,先由朝臣议 定,最终由皇帝裁决,因此,A 项表述最终由朝臣议 定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皇权与相权之争,故 B 项排除。材料中“最后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体现 了皇权至上,材料没有体现对皇权的限制、监督,C 项排除。朝议制度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故选 D。
【例 2】(2014 上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六枚一套的御玺,分别刻 着 “ 皇 帝 之 玺 ”“ 天 子 之 玺 ”“ 皇 帝 行 玺 ”“ 天 子 行 玺”“皇帝信玺”“天子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 “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 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 秦亡,御玺落入汉室,代代相传,称“传国玺”。汉亡,传国玺 为魏文帝所得。蜀汉和东吴亦想握有传国玺,遂自行刻之,并 编造了传国玺神授的故事。唐兴,所获传国玺多达十余套。唐 太宗明白了这一切,于是重新刻制了御玺,使其形制增大,并 增“授命玺”一枚用于祭天仪式,表明君权神授。
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 俸禄没有封地。
其三,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
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 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央对地方的制约关系及其地 方权力的大小。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代世 袭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他山之石】 岳麓版教材认为,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
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 “田氏代齐”。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D )
A.中央集权制度的初步发展 B.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 C.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D.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破坏 【解析】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姜齐 遂变为田齐”,诸侯国发生的变化反映了春秋战国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纵横链接
分封制、郡县制与行省制的对比
1.图表释义
不 同 点
相 同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推行 推行于西周,春秋 春秋战国时期至 确立于元 时代 时期趋向瓦解 元建立前 与中 诸侯国相对独立于 郡县是中央政府 行省是中书省 央关 中央政府,诸侯的 下属的地方行政 的派出机构, 系 权力和地位可以世 机构,官吏由皇 行政长官直接 袭 帝直接任免 对中书省负责 在周前期产生过一 郡县制和行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 作用 些积极作用,但长 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 远看不利于国家统 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与补 一和社会稳定 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都是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都在 一定时期产生过积极作用。
【指点迷津】作为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内容“别”应 侧重于时代背景、与中央的关系及发挥的作用等角度分析。
2.典型例题 对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 的区分 【典例】下列关于古代地 方行政制度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秦朝废分封、行郡县导 致其孤立而亡 B.西汉采用郡国并行制, 实现长治久安 C.元朝实行行省制,行省 拥有军政大权不利于中央 集权 D.明朝废行省、设三司, 加强了中央集权
3.跟踪训练 【跟踪训练】公元1302年,元朝中书省批评各行省“不详行 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甚非所宜 ”,要求各行省自主处事,如非重要事情,应自行解决。元 朝中书省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扩大行省权力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地方监察 解析:扩大行省权力不符合历史史实,A项错误;题干中体 现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B项错误;D项题干中无体现。 所以正确选择为C项。 【指点迷津】 把握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的区别与联系,根据一定时期的 政治制度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反映的原理,从三种政治制度出现 的背景,理解它们的特点及演变历程。
选项解析
避开陷阱
参考答案
本题易错原因是对中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行省 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 制,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 理解不准确。秦朝亡于 制度经历了不断变革、发展 暴政而非郡县制,故A错 和完善的过程。由分封制到 误;郡国并行制使西汉 郡县制,主要反映了管理的 初期的中央政权遭到威 任免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 胁,B错误;行省制度便 行政任命的变化,是政治制 度进步的表现;由郡县制到 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地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 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了多民族的国家统一,C 说法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