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

合集下载

论分封制与郡县制

论分封制与郡县制

石河子大学2012至2013学年第二学期《史学专题》课程论文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成绩论分封制与郡县制摘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用了李斯提出的郡县制,打开了中央集权的新局面。

自秦汉以来,郡县制一直都占主导地位,而分封制也以与西周不同的形式长期延续存在。

那么郡县制与分封制又有什么不同呢,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它们的优劣是什么,对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于是本文将对这两种制度进行一个简单的探讨。

关键字:分封制、郡县制、周天子、秦始皇、中央集权正文:分封制来源于周朝,它是周朝的立国之本,周朝的天子虽然拥有天下的土地和人民,但是,周天子不将它们都握在自己一个人手里,而是将其分赐同姓、异姓的贵族。

郡县制来源于秦朝,在秦统一六国以后,李斯带头坚决反对继续沿用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议采用郡县制来统治和巩固新政权。

于是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这在以后的几千年,郡县制都占有主导地位。

分封制、郡县制作为两个时代的政治制度各有其利弊,它们之间有着强烈的对比,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思考,下面我将把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历史影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一:分封制度在西周时期开始盛行,这种制度是周天子将田邑赐给宗室臣属作为俸禄的制度,是西周巩固王朝统治的战略措施。

周天子将土地连同当地的居民分封给诸侯,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履行为周天子镇守疆土、交纳贡赋、助王救灾和按期朝觐述职等义务。

周王朝将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形成了以周天子为首的等级制度和从属关系。

而且分封制度实行的是世袭制,因为诸侯一旦被封,都将世代相传。

郡县制在秦朝得到推广,在秦统一六国以后,秦始皇为了巩固新政权,采纳了李斯的意见,罢免了全国范围内的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皇上直接任免郡守和县令的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不得世袭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这样下来就会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实行的是任免制,郡县的行政长官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的,不能世袭。

郡县制度

郡县制度

郡县制度郡县制,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类似于现在的行政区划),几乎盛行整个封建时代。

是中央垂直管理下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使地方处在中央的管辖之下,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

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是中国由贵族封建制度走向皇帝专制制度的象征。

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楚武王熊通;郡制起源于秦国,秦穆公嬴任好;经过历代法家代表的改革,最终成型于秦汉时期。

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发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再经过秦始皇的改革,正式成为了秦汉以后的地方政治体制。

唐乾元元年(758年),改郡为州,州县制取代了郡县制。

1.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每郡设监郡御史一名,是中央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府在每郡设置的派出机构,其职责主要在于监察一郡地方官吏。

此后,这种派出管理制度一直延续至清代。

这一制度A.削弱了地方权力B.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C.加强了中央集权D.维护了大一统的局面【参考答案】C【解题必备】秦朝郡县制度的概况及与分封制的比较1.郡县制度(1)推行:秦统一之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

(2)内容①郡设郡守、郡丞和郡尉。

②郡下设若干县,县置县令(长)、县丞和县尉。

③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

(3)作用:加强了皇帝对全国的统治。

2.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1)相同点: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学科&网(2)不同点①实行条件: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郡县制是在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

②建立基础: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

③传承制度: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动,官位概不世袭。

④官吏权利:诸侯拥有封地和爵位;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⑤历史作用: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中国历史易混易错知识点例析

中国历史易混易错知识点例析

中国历史易混易错知识点例析对于高中历史中的易混易错知识点和容易做错的试题,如果不能给予及时纠正和解决,任其长期存在,就会影响我们成绩的提升。

因此,考生应该建立错题集,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强化薄弱环节、弥补知识缺陷、规避试题陷阱。

下面我们针对中国历史中的一些易混易错知识点,结合例题进行辨析汇总,以帮助考生少走弯路,有效提高成绩。

一、古代中国历史部分1.知识点:“封建”的概念具有双重性。

易混点:把实行分封制的西周和欧洲的中世纪及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阶段混为一谈。

易混点辨析:分封制在古代中国典籍中常被称为“封邦建国”,简称“封建”;而今天人们说的“封建”的主要含义是封建社会,是一种以地主阶级剥削农民阶级为基础的社会形态。

近代以来,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史学家们开始运用唯物史观研读中国历史,一般把从战国时期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的这一时期称为中国的封建社会。

例1 历史转型是一个非常长期、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

20世纪90年代,历史学家唐德刚提出关于中国政治社会制度转型的理论——“历史三峡论”,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

在其中的“封建”阶段,我国政治社会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B.皇权和神权相结合C.“家国同构”D.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互动【解析】材料中的“封建”阶段并不是指封建社会,而是指实行分封制的西周时期。

西周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政权与血缘纽带关系紧密,“家国同构”,C项正确;A项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典型特征,始于秦朝,排除;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始于汉武帝时期,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是“帝制”阶段的特点,典型事例有秦朝的“焚书坑儒”和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D项错误。

【答案】C2.知识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

易混点:将分封制与郡县制两个概念混淆。

易混点辨析: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的比较。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对比介绍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对比介绍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对比介绍分封制是由古代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的一种政治制度,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对比介绍,希望能帮助你了解。

分封制是一种很早就有起源的一种政治制度,后来在西周时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分封制其实就是国家的君主为了缓解国家内最高阶级之间的矛盾而设置的一种分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矛盾冲突,并且也加强了统治者手中的中央集权。

而西周过后诸侯国之间相互争霸的情况之下,促使分封制最终土崩瓦解,而秦朝时期就开始实行郡县制。

那么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会是怎样的呢?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可以从多方面来进行,首先来看分封制之下的诸侯国是君主赐给功臣或者贵族后代的一种奖赏,在这一代的诸侯去世后他的后代依旧可以延续,也就是说分封制是世代沿袭的制度,再没有特殊情况之下这些诸侯国可以世世代代享受君王的恩赐。

那么郡县制就不同了,郡县制的长官都是皇帝亲自下令来任免的,而且和普通官员一样,长官依靠的都是自己的能力,不可能往下世袭的,也就是说在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二者的传承是完全不同的。

另外也可以比较一下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职责都是什么。

首先分封制度之下,各个诸侯拥有许多的权力,他们是这个诸侯国的最高统治者,政权和统治权是自然掌握在他们手中的,不管是诸侯国下的土地还是人民,诸侯们都具有同样的管理权,但是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诸侯还要受周王的辖制。

而郡县制中郡县的长官们一般拥有的只是政治上的管理权,关于土地和人民他们是没有统治的权力的,只是在一定程度受伤享有管理人们而不是统治人民的权力罢了。

分封制开始的标志分封制开始于什么时候这个在历史上说法总是很多的,而且最终也没有能够确定。

唯一在古代书籍上最早的记载就是在黄帝时期,据说那时候各个诸侯国都尊称轩辕氏为天子,这句话的含义和后来的分封制内容十分相似,更多的人倾向于分封制开始于夏朝,后来随着时间的改变才再西周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比较分封制和郡制的区别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比较分封制和郡制的区别
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辩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第三课
君主专制政体 的演进与强化
一、法令出一,确 立“皇帝”制度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
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二、君权和相权
1、君权和相权的矛盾
(1)原因
御史台都察院评价评价虽说加强了皇权但封建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选官制度世官制科举制实行时间选官标准局限性1概况先秦时期秦汉至魏晋南北朝隋唐至1905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八股取士束缚思想操于上成为世族把持政权工具血统出身德行才能考试成绩积极
皇帝制度 中央官制
(中央行政体制)
郡县制
(地方行政体制)
任职时间 1年2月 3年8月 3年9月 7年6月 2年4月 3年 2年10月 2年7月 8年3月 12年2月 2年2 2年
汉代中央 官僚机构
皇 帝 外朝 侍 中 常 侍
中朝 尚 书 令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九 卿
太 尉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特点: 相权一分为三;各部门分工、合作,监督、 牵制,保证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吏部 官吏的任免和考核 的重大创造 中书省 皇 帝
尚书省
门下省
户部 户籍、土地、赋税 决策 礼部 礼仪、科举 执行 兵部 军政 审议 刑部 刑狱
工部 国家的工程建设等
政事堂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宋代中央政治制度
皇帝
二 府
机构 职能
中书门下 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 最高军政机构
官职及权利 长官行宰相职 分行 政权
长官枢密使,低 于宰相
参知政事 副 相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我国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历经千年的传承,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标识。

这些独特而各异的文化元素,构成了我国辉煌璀璨的历史长卷。

历史的演进总是朝着进步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众多的政治体制中,对地方治理和变革显得尤为重要,从夏商周到元明清,地方管理制度的优化从未间断过。

一、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夏商周时期因为时代因素的局限性,诸侯宗主国对封封的各个诸侯以“封国”的形式来管理,《周礼》制度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然而,随着西周向东周的蜕变《周礼》也随之崩溃,各大诸侯国为了称霸中原开始进行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多方面的革新,对地方上的管理就是其中之一,郡和县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慢慢产生的。

《逸周书作雒》有记载:“千里百县,县有四郡”。

由此观之这一时期的县大于郡,而郡和县出现的时间最早可以追溯西周年间,春秋战国时期又出现了一定的发展。

最早的“郡”、“县”名为采邑,乃是诸侯直接任命一些不得世袭的官员为地方官,这是中央集权加强的标志之一。

晋国称霸时代于国内设立郡县,由君王直接进行人事任免,使得分散的权力不断向中央靠拢。

春秋时期诸侯林立,百年之后被消灭的诸侯国数不胜数,强大的诸侯国灭掉小诸侯国之后并没有采取分封,而是以县、邑的形式赏赐给有功之臣进行管理。

《左传》记载:“克敌者, 上大夫授县, 下大夫授郡”。

从某个角度来说,郡、县制度的出现也是士大夫阶层崛起的标志,授了封邑的大夫实力不断上升,旧贵族的势力、影响力开始不断减弱。

出现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君王忌惮贵族的势力太大,比如齐国曾经是姜氏一族但后期却被强大的田氏一族所取代,晋国也曾发生过三家分晋的危机。

战国时期,君王开始有意识削弱一县最高长官的权力,这一时期以“郡”为单元的行政主体不断出现并扩大,郡长官也是由君王直接任免,地方权力基本被收归到了中央。

战国末期,郡基本就成为了地方的最高形成单位。

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天下,使得“郡县制”的发展迎来了春天,分封制彻底被废除郡县制于全国全面推广开来。

历史高频考点——分封制

历史高频考点——分封制

历史高频考点——分封制一、考情分析分封制在考试中是高频考点,考察的角度非常多,从分封制的目的、分封的对象、诸侯的权利与义务,分封制的影响,分封制衰败的原因及表现、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等方面的都会有所考察,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时要全面进行掌握。

鉴于分封制这一知识点的重要性,历次考试中针对这一内容的考查形式也比较多样,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等等,都有涉及,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时重点掌握分封制的内容。

二、知识点呈现1.分封制(1)概念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封建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巩卫周王室的统治。

(2)目的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就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3)内容①主要分封土地和人口(权力和义务的纽带)等。

②对象:王族(燕、鲁、卫、晋、吴)、功臣(齐)和先代贵族(杞、宋、陈、许、楚)。

③诸侯的权利: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进行再分封,而且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税,有相对独立性。

④诸侯的义务:受封诸侯必须绝对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4)影响①积极作用: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王室与诸侯国关系更加明确,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使统治集团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

②消极作用:后期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

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现象,周天子的权威逐渐被削弱。

(5)特点受封对象多样,但是以王族为主;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土地与义务是周王与诸侯关系的纽带;层层封授,贵族内部等级森。

(6)分封制被破坏的原因和表现原因:诸侯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受封的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王权衰弱。

表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始破坏,出现了春秋争霸、战国兼并的混乱局面。

2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

2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
历史作用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了加强,周朝势力范围扩大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2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



分封制
郡县制
盛行时期
商周等早期社会
秦以后的各个时代
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系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建立基础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传承制度
侯王位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
适合从事的经济活动
便于农耕,河流可以灌溉,适合从事农业
海外贸易便利,适合从事商业活动
政治制度的选择
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
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民主政治的摇篮
文明特征
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
8雅典民主机构
机构
产生的方式或资格
主要职责
性质或地位
公民大会
成年男性全体公民参加
职责: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成员及职权: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呗选举权 程序: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
最高权力机构
五百人议事会
抽签产生
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买斧子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
民众法庭
抽签产生
职责;分理各种诉讼,终审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 原则:最大限度的保持公正,避免行贿舞弊现象的发生
日常司法机关
9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时间
14—16世纪
17—18世纪
1比较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异同
分封制
宗法制
主要目的
保证周王室强大,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的地位

中央集权制度与郡县制的区别

中央集权制度与郡县制的区别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央集权制度与郡县制的区别篇一:分封制与郡县制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比较1、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西周分封制郡县制实行条件与宗法制相联传承制度世袭官吏权力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与中央关系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秦朝郡县制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不得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中央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对土地的管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官员职责范围理权理权历史作用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治秩序,但也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三省六部制2、三公九卿三公九卿制制、三省六部制应用时代确立于秦、盛行于汉确立于隋,盛行于唐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丞相职权地位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三省长官均为宰相,相权一分为三政权作用地位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趋向巩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趋向完善固篇二: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区别郡县制与分封制比较第一,传承制度不同。

分封制度萌芽于夏朝,盛行于西周时期,它是国君将田邑赐给宗室臣属作为俸禄的制度。

受封的对象有三种类型:一是周王的同姓亲属即王族,二是功臣,三是古圣王的后裔即先代贵族的后裔。

不论受封的是谁,一旦被封,都世代相传,即实行世袭制。

郡县制则与此相反,郡县的行政长官郡守和县令,均是由皇帝直接任免的,而且不能世袭,即实行的是任免制。

第二,职责范围不同。

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封地内不但享有行政统治权,而且拥有对土地和人口的管理权,但受封的诸侯必须对周天子尽一定的义务。

例如,必须定期朝聘周王,向周王贡献各种物产,接受周王之命出兵保卫王室或征伐反叛者等,同时对周王的婚丧嫁娶、巡狩等也要尽义务。

郡县制则不同,郡守和县令在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和人口逐渐失去统治权。

郡守和县令只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

第三,“治地”方位不同。

分封制下的封地多位于授封者的周围,其中心地带为授封者,即国君或诸侯直接统治的中心。

郡县制全面取代

郡县制全面取代

郡县制全面取代分封制又叫做封建制,意思为“封邦建国”。

夏商周时期,处于国家制度草创阶段,氏族血缘对政治的影响深刻,这个时代被称为贵族政治时代。

贵族政治的一个表现就是在地方实行分封制,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世袭并拥有军队。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并起,王室衰微,许多诸侯国开始摒弃分封制,在新兼并的地区设立郡县,以加强中央集权。

而秦国则直接废除了分封制,更加彻底地实行了郡县制。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并开始在全国推广郡县制。

然东方六国的士人的思想却还没有改变,他们认为分封制才是最好的制度。

秦朝灭亡后,以项羽和刘邦为代表的关东贵族又死灰复燃,他们恢复了分封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历史倒退。

直到汉武帝时期,郡县制才彻底战胜了分封制。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称始皇帝,建立秦朝。

关于采取什么样的制度来治理东方六国,朝廷内部发生了一场辩论。

丞相王绾主张效仿周朝,分封子弟。

他说“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

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

此方案得到了群臣的支持。

然廷尉李斯却不同意,他认为周朝分封最终出现了“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的现象,使得天下大乱。

他指出,天下一统后,应当推行郡县制,这样才能掌握天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

李斯的观念得到了秦始皇的支持,于是下令将原七国土地划分为了三十六郡,后来又北伐匈奴,南征百越,扩张到了40多个郡。

但是,东方六国的儒生一直没有放弃分封制的思想。

特别是齐鲁地区的儒生,深受周朝礼乐制度的影响,一直希望恢复周朝的一系列制度,如分封制、宗法制度、礼乐制度等。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咸阳宫宴请群臣,此时儒生又重复了一句老话。

来自蒂奇的医生春于越向秦始皇建议实行分封制。

“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为此再次召开廷议。

中国郡县制

中国郡县制

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世卿世禄制被官僚制取代,地方组织出现县制和郡制。

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全面实行郡县制,直至汉朝,郡县制得到进一步发展。

与分封制不同,郡县制确立利于中央通过监察和考课加强对地方政权控制,从而结束了地方分权的格局,逐步演化为干强枝弱的中央集权制。

随着各个时期外界环境的变迁,郡县制进行细微调整,历经了道县制、路县制、行省制,但其本质并未发生变化。

郡县制从根本上消除了中央和地方的对立,有利于国家的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

2000多年的郡县制,对中国城市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来源于(论文网) 原文链接:/jingji/0R3M6252010.html郡县制”的中央集权在中国的今天,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制,对全国资源的调度,特别是在处理全国范围内大事件上显示了它独特的优越性,如奥运、抗震,但在吹响城市化号角、逐步民主化的今天,郡县制也走入了困境。

1.监督体制失效,不利于城市和谐发展。

郡县制非常重要的特征是,县以上的各级政府都不直接执行法律,他们属于监督性政府。

只有县级政府才直接服务民众,与民众直接发生关系。

中央政府的法律和政策都是通过县政府来具体实行的,如此大的权力必然需要完整的监督体制,虽然郡县制设计了一套监督体制,但在许多方面难以落实。

这样一套自上而下的权力控制体制容易致使相邻两级政府相互庇护,因为它们政绩考核也是自上而下的,上级政府不与民众发生关系是不能形成政绩,它的政绩是下级政府政绩的综合。

他们的关系本来应是监督和被监督,但现在成为利益共同体,上下级政府相互庇护,这必然滋生腐败,政府滥用权力,不利于城市健康持续发展。

2.城市“掠夺”乡镇,“城乡统筹”走入困境。

中国现阶段“市”行政体系混合在一起,其下一级政府是县。

在城市建设用地紧缺的局面下,中国新一轮“圈地运动”兴起,一些市政府将目光转移到用地宽松的农村,并赋予其“城乡统筹”的美名,而城乡统筹演化为城市掠夺乡村。

【史料及解析】分封制、郡县制与行省制的比较

【史料及解析】分封制、郡县制与行省制的比较

【史料及解析】分封制、郡县制与行省制的比较
分封制、郡县制与行省制这三个制度是中国非常非常重要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和郡县制是递进关系,因为废除了分封制才有了郡县制。

行省制和郡县制并不是递进关系,行省制是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又增加的一道“防火墙”。

这是三者之间的联系,是很重要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清楚。

1.三者的相同点:
(1)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
(2)目的都是巩固统治;
(3)结果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4)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2三者的不同点:
(1)时代:分封制产生与奴隶社会,盛行于西周;郡县制与行省制都产生于封建社会,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行省制确立并盛行于元朝。

(2)地方与中央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权力的大小:
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的。

他们虽然对上承担一定的义务,但独立性很大,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

在中央政权力量衰弱的时候,被分封者就称霸一方,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

在郡县制下,郡、县长官都是由君主任命,可以随时撤换或调动,郡、县两级政府都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手中。

郡、县两级的官员按能力选任,破了贵族制下的血缘联系。

对居民管理主要按地域划分,进一步清除了氏族制残余。

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其行政长官直属中书省。

(3)作用与影响:
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
郡县制与行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发展、完善,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中国古代史上的分封制和郡县制

中国古代史上的分封制和郡县制

试论中国古代史上的分封制和郡县制中国古代社会地方行政体制采取分封制与郡县制两种形式。

从西周开始实行的分封制,至秦统一中国后被郡县制取代。

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王或皇帝分封诸侯的制度。

商代已开始分封诸侯,称号有侯和伯。

西周灭商后,因其国都远在西北,不利于控制幅员辽阔的疆土和统治商代后裔,便大规模地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王室子弟和功臣,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有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维护周室安全的责任,由此确立了分封制。

郡县制是指对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类似于行政区划)的总称。

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楚武王熊通;郡制起源于秦国,秦穆公嬴任好;经过历代法家代表的改革,最终成型于秦汉时期。

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发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再经过秦始皇的改革,正式成为了秦汉以后的地方政治体制。

如今我们普遍认为郡县制相对于分封制具有以下的优点:其一,官员由直接国君直接任免,打破了以世卿世官制度对官职的垄断,可以使国君选拔贤人治国;其二,官员的俸禄由国家以实物的形式支付,而不是赐封土地给予世禄,这使官员失去了稳固的经济基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其独立性,而强化了其对国君的依附性。

其三,官员以代理人的身份治理地方,不再与治下人民形成臣属关系,于是在宗法制下那种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彻底改变,官员因而丧失了与中央对抗的人力资源。

但在秦以后的历代王朝中,分封制又以与西周分封制不同的形式长期延续下来。

与此相联系的关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争论也经久不息,从秦汉到明清,成为一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永恒话题。

分封制与郡县制第一次大的争论发生在秦统一后。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针对秦统一后建立什么样的地方行政体制问题,秦始皇让大臣们进行讨论。

以丞相王绾为代表的大多数官僚认为:“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

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郡县制含义

郡县制含义

郡县制含义:指对古代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类似于现在的行政区划)。

起源于周朝,起初是封建制的补充,后经过秦汉发展,取代封建制成为主要体制。

亚洲其他国家也从中国学习了该体制,如日本、朝鲜。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分封制郡县制实行条件与宗法制相联系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建立基础血缘关系地域关系传承制度诸侯王位世袭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权利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与中央关系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官员职责范围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对土地的管理权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历史作用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分封制、郡县制与行省制的比较:1、相同点:(1)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2)目的都是巩固统治;(3)结果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4)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2、不同点:(1)时代:分封制产生与奴隶社会,盛行于西周;郡县制与行省制都产生于封建社会,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行省制确立并盛行于元朝。

(2)地方与中央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权力的大小: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的。

他们虽然对上承担一定的义务,但独立性很大,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

在中央政权力量衰弱的时候,被分封者就称霸一方,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

在郡县制下,郡、县长官都是由君主任命,可以随时撤换或调动,郡、县两级政府都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手中。

郡、县两级的官员按能力选任,破了贵族制下的血缘联系。

对居民管理主要按地域划分,进一步清除了氏族制残余。

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其行政长官直属中书省。

(3)作用与影响: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郡县制与行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发展、完善,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1.由来:(1)郡县制度是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

分封制、郡县制、州郡制、道路制、行省制

分封制、郡县制、州郡制、道路制、行省制

分封制、郡县制、州郡制、道路制、行省制分封制自从有了国家,随之就产生了管理的问题。

国家越大,管理问题就越突出。

中国古代,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间接统治,即划分行政区域,由各区域的代理人代表最高统治者实行统治。

对古代君王来说,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间接统治的方式,然后才是依山川形便、风土民俗划分行政区域。

夏、商两代实际上还处于部族统治阶段,夏、商两族虽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方面都比周边部族要强,但它们直接控制的区域其实很小。

周灭商后,来自西部边陲的周人部落一下子获取了大片原属于商或臣属于商的东部领土。

为适应新的形势,对国家进行有效管理,周初的政治家们实行了两项具体措施。

一是营建洛邑(今河南洛阳),使统治中心部分东移;二是建立宗法制度,实施分封制。

周代的分封制又称“封建”,即由周王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划分领地。

领地的领主称为诸侯,除定期贡奉及满足周王要求外,诸侯拥有自己领地内的一切权力。

分封制下,周王直接统治的领地只有王都附近的一小块地方,但名义上拥有节制诸侯的权力。

各诸侯领地内部,诸侯与卿大夫间也实行分封制。

周朝的统治者希望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宗法关系,实现一种理想化的间接统治。

西周中期以前,分封制尚能保持一定的延续。

之后,随着各诸侯国力量的强大,分封制逐渐崩溃。

一方面,王室已无地可封;另一方面,各诸侯国也不再听命于周王的指挥。

终于在经历春秋战国(前770—前221)500多年的纷争之后,秦代废除了分封制。

西汉王朝建立后,部分恢复分封制,并一直延续到魏晋时期(220—316)。

但这一时期的分封制已与西周的分封制大不相同,各封国内主要官吏基本都由中央政府任命,国主也大多没有兵权和财权,实际上只是空具封国的形式而已。

魏晋之后,分封制就基本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郡县制西周的分封制,仅仅只是划分一片都邑所在的位置。

由于人口稀少,都邑之间很多土地并未开发,还没有严格的边界和行政区划概念。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随着人口增长与土地开发,逐渐出现了一些人为划定的行政区域。

3课夏商周至秦行政管理制度的变化

3课夏商周至秦行政管理制度的变化


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

1.古代中国历朝常常在地方建制之上设置监察区 ,派出监察官员对地方进行督劾。下列属于此 类官职的是( )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西汉的州刺史
C.唐代的中书令
D.宋代的枢密使
2.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 ,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
秦朝巩固统一的其他措 施:
(1)颁布秦律; (2)统一度量衡、货币、 车轨、文字; (3)修驰道、开灵渠; (4)筑修长城、移民实边 。
1、对秦朝的影响:
①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 ②初定疆域 ③巩固统一 (最重要的作用) ④有利于中华民族形成 ⑤加强统治,人民处境恶劣
→ →秦朝灭亡
2、对后世的影响: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 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有秩、啬夫(司 法赋税)

游徼(治安)
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得益最大的是谁?
1、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的官吏
而掌握了人事大权,从而控制中央和地方 皇帝
。 2、初建监察制度。
大权 独揽
13、、地中方央长官官员由互皇相帝牵直制接。任免,不得世袭 。
2、郡县是中央直接管辖地区,由中央和 皇帝控制,没有独立性。
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
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另一方面,分封制使西周 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 夫——士”的等级序列.
⑤影响: A.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B.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
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C.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
立性。 D.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强大,到西周后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郡县制的由来和推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封制和郡县制是古代中国两种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盛行商周等早期社会,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侯王位世袭,官吏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封地内有较大的行政权,包括土地管理权。然而,这种制度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相比之下,郡县制自秦朝开始实行,更强调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在这种制度下,地方行政区域按地域划分,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而无封地。郡县作为地方的行政机构,必须绝对服从中央,其辖区内只行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这种制度设计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总的来说,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其特点和历史作用,前者在早期社会中促进了地方的发展,但后期易导致割据;后者则在中央集权国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国家的统一和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